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全 文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沈文杰 2,3,李育军 1,李光耀 2,4,冯强 2,4,
植石灿 2,3,秦树香 2,3,黄妙林 2,3,曾仕晓 4,5,王东平 2,4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2.华南农业大学;3.广州本草四季农产品有限公司;
4.深圳市河田姆生物农业创新有限公司;5.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黄 秋 葵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
Moench)]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热
带地区, 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新型蔬菜,其
嫩果可供食用,也可制成罐头食品;花供观赏用,也
可制作花茶;叶、茎可饲用;种子可榨油,也可作为
咖啡豆的替代品[1]。秋葵嫩果富含的黄酮、多糖类物
质使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不仅有利于保护皮
肤、肠胃、肝脏,还可提高抗疲劳能力。此外,黄秋葵
的低糖低脂特性使其可作为纤体食品,甚至在多个
国家成为了运动员营养膳食的首选蔬菜 [2]。 国内研
究结果也表明,黄秋葵水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耐力
及耐缺氧、耐寒、耐热能力,明显降低剧烈运动后小
鼠血乳酸水平,具抗疲劳的活性[3]。 普遍认为,黄秋
葵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以及具有食疗功效的保健
蔬菜,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国内黄秋葵的栽培育种起步与国外相比较晚,
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资源评价、引
基 金 项 目 : 广 东 省 中 国 科 学 院 全 面 战 略 合 作 项 目
(2010B090301015);汕尾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A002);
广东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领域(2014A070713025)
沈文杰(1990-),男,本科,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研究,
E-mail:1055662013@qq.com
李育军(1963-),男,通信作者,硕士,研究员,从事作物种质
资源创新、育种栽培、品质与加工研究,
E-mail:1790643179@qq.com
收稿日期:2016-03-20
摘 要:以 9 个黄秋葵品种为基本材料,通过连续多代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分析和比较了各个自交系的性状特点,选
择了 8 个性状较为优良的自交系作为亲本进行配对,制成了 14 个单交种材料,同时,首次尝试将黄秋葵与红秋葵进
行杂交,获得了果实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的中间类型。通过调查和比较,筛选出 2 个具有产量优势的杂交组合。在杂
交育种过程中,也发现了可利用叶柄颜色作为标记性状来生产杂交黄秋葵种苗的新方法。
关键词:黄秋葵;红秋葵;杂交育种;品种
中图分类号:S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10-0034-06
李育军
男,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带头人;中国驻多
米尼克农业专家组首席农业专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际合作
项目农业专家,菲律宾国际合作项目农业专家;农业部作物基
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副主任,国家现代农业
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专家团队成员;科技部和广
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广东农业科技园区专家组组长(汕尾市),
企业科技特派员(省部产学研),农村科技特派员。 先后承担并
完成国家、部省、市项目 70 多项,其中主持或参与主持 30 多
项。 荣获主要科技成果奖 7 项,科普奖 1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各 1 项等;取得国家、省审定品种 12 个,新品种权 1 项,粤食卫
准字食品 1个。 发表主要学术论文 80多篇,参编著作多部。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6.10.015
2016.10
34- -
种、品种比较与新品种选育方面[1]。广州市农业科学
研究所从 1999 年开始,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从 79
份黄秋葵材料中选育出适合广东地区栽培,具有始
花节位低、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的黄秋葵新品种
粤海黄秋葵[4]。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 1999年引入美
国的黄秋葵品种,进行小区试种观察,表现适宜辽
北种植;2000 年对美国黄秋葵进行大区栽培试验,
从中选出优良单株;2002 年将其定名为黄秋葵 1
号[5]。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0年开始
广泛收集黄秋葵种质资源并进行观察,发现 1 株株
高在 1.8 m 左右的优良单株,留种后经过连续 3 代
种植和分离提纯,2003 年选出 10 个表现相对一致
的优良株系进行产量、抗性鉴定,并选出 1 个结果
多、适口性好、抗性强的早熟株系,定名为碧剑[6]。浙
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利用从日本引进的黄
秋葵品种(新东京五号)自留种的变异株,经过多代
单株选择提纯得到遗传稳定、丰产性好、品质优、适
应性强、抗倒伏能力较强、耐病虫的黄秋葵新品种
纤指, 并在 2006 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7]。国内黄秋葵新品种的选育,普遍
是从国内外收集的优良黄秋葵品种或材料经过栽
培,发现优良的变异单株后,进行选择并对其连续
多代自交、分离提纯,得到常规品种。 近几年,广东
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李育军研究员带领的
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了黄秋葵种质资源的引进、栽
培试验与利用研究,其中从多米尼克引进的高秆型
美洲 1号黄秋葵是很有潜力的品种和育种材料[8]。
国外对黄秋葵的研究历史较久,遗传育种研究
主要集中在育种方法的研究及改进上。 印度、菲律
宾、科特迪瓦、美国、巴西、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国
是黄秋葵主要种植国,其中以印度的种质资源最为
丰富。印度育种家用 γ射线处理黄秋葵植株诱发突
变,已获得雄性不育植株,该不育性由隐性单基因
控制。 利用育成的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与正
常可育系相比,可节省 70%的时间和劳力[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
育军研究员提供的 9 个黄秋葵品种或材料,分别为
美洲 1 号(加勒比地区)、南湘 2 号(湖南)、南湘 2-
2(湖南)、热研 1 号(海南)、热研 2 号(海南)、五福
(台湾)、特莱、东升(北京)、花仙子,其中东升和花
仙子 2 个品种为红秋葵。 在牛玉、梁劲兄等的研究
基础上,共进行了两代黄秋葵的栽培与杂交试验。
第一代黄秋葵在 2013 年 4 月栽培, 以 9 个黄
秋葵品种为基本材料进行栽培试验,并根据前人研
究结果以及栽培过程中的调查记录进行亲本组合
的选配,选择了 8 个较为纯合的自交系材料进行杂
交, 得到了 14 个新的单交种材料, 分别是美热 F1
(♀美洲 1 号×♂热研 1 号)、热美 F1(♀热研 1 号×
♂美洲 1 号)、美湘 F1(♀美洲 1 号×♂南湘 2 号);
湘美 F1(♀南湘 2 号×♂美洲 1 号)、五东 F1(♀五
福×♂东升)、东五 F1(♀东升×♂五福)、东花 F1(♀
东升×♂花仙子)、东湘 2-2 F1(♀东升×♂南湘 2-
2)、东热 2 F1(♀东升×♂热研 1 号)、花五 F1(♀花
仙子×♂五福)、花湘 2-2 F1(♀花仙子×♂南湘 2-
2)、五美 F1(♀五福×♂美洲 1 号)、美热 2 F1(♀美
洲 1 号×♂热研 2 号)、湘 2 热 1 F1(♀南湘 2 号×♂
热研 1号)。
2014年 4月, 继续对 9个基本材料及 14个新
的单交种材料进行栽培选育,通过田间调查,掌握
各个材料的农艺性状,了解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后
代的表型,并进一步筛选有杂交优势的组合。
1.2 试验方法
①数据处理及调查记录 通过田间调查记录
各品种材料实际生长过程中的多个数据,利用 SAS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SSR 法) 和多重比较
(Duncans 法),比较各材料之间的差异,特别是重
点分析比较亲本与子代之间的表型差异。
调查的农艺性状包括出苗期、始花期、始收期、
盛收期、末收期、株高、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果实
长度、果实横径、果实颜色等。
②黄秋葵的杂交方法 黄秋葵的花为两性花,
花着生于叶腋处,由下而上依次逐步开放。 晴天下
午,选择母本次日开放的花蕾(表现为花萼饱满、略
微露出黄色的花冠)用刀片去雄。
去雄前, 先用 75%酒精擦拭手指以及刀片,然
后用刀片在花蕾上横径最大处环割一圈,切入深度
约为花蕾最大横径的 1/3, 环割一圈后即可把花冠
整个取下,露出柱头和雄蕊。 用刀背轻轻刮净附着
在花柱上的雄蕊后,套上牛皮纸袋,即可等待第 2
天早上的人工授粉。
父本花也要在开花前进行套袋处理,防止被其
他品种的花粉污染。 授粉时间以 8:00~10:00 为
宜,过早父本花粉未散开,过晚则花粉失去活力。授
2016.10
35- -
粉时,将已经完全开放的父本花整朵摘下,去掉花
冠,露出花粉,将花粉均匀涂抹在待授粉的母本花
朵的柱头上。授粉完毕后,及时用牛皮纸袋套好,防
止串粉。最后挂上标签,写上母本、父本的编号及授
粉日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秋葵生育期比较
从表 1 可知, 美洲 1 号为典型的晚熟品种,其
始花期、始收期、末收期均比其他材料晚 1 个月左
右。美洲 1号与热研系列、南湘系列杂交的后代(美
热 F1、热美 F1、美湘 F1等)均表现出始花期、始收期
有所提前,且正交、反交的结果差异不大。试验结果
表明,美洲 1 号晚熟品种与热研系列、南湘系列的
早熟品种杂交,可以改良美洲 1 号品种结果迟的特
性,使其采收期延长,从而提高产量。
2.2 黄秋葵果实的性状比较
①单果质量 由表 2 可知, 在 23 个黄秋葵材
料中,美洲 1 号的单果质量最大,与其
他材料有极显著差异。美洲 1号与其他
品种的杂交后代中,未发现有单果质量
超过美洲 1号的杂交组合。
②单株结果数 由表 2 可知,五美
F1、花湘 2-2 F1、南湘 2-2、南湘 2 号、美
湘 F1这 5 个材料的单株结果数都比较
多,且这 5 个材料单株结果数之间无显
著差异,但与其他材料差异极显著。 其
中单株结果数最高的五美 F1、花湘 2-2
F1均是杂交种材料,说明这 2 个组合在
提高单株结果数方面具有杂交优势。
③结果高度 由表 2 可知,结果数
量最多的前 5个材料, 第 1果着生高度
在 35~55 cm; 第 1 结果节位在第 9~15
节,这也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
参考依据。
④果色 本次试验中,为国内首次
尝试将黄秋葵(果实颜色为绿色)与红
秋葵(果实颜色为红色)进行杂交,并且
同时进行正交与反交的试验。试验结果
表明,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一代五
东 F1、 东五 F1的果实颜色均表现为介
于两者之间,即果实颜色为红色中带一
点淡绿(图 1)。另外,本次试验中还有 4
个红秋葵与黄秋葵的杂交组合, 分别为东湘 2-2
F1、东热 2 F1、花五 F1、花湘 2-2 F1,这些杂交组合的
果实颜色同样也介于两亲本之间。
2.3 黄秋葵的植株形态比较
①株型 黄秋葵株型太矮,不利于高产;株型
太高,不利于采收和日常管理,还可能出现倒伏。由
表 3 可知,株型最高的品种是美洲 1 号,和其他品
种相比差异极显著。株高超过 2 m的品种(材料)有
美洲 1号、东升红秋葵和湘美 F1 ,其中湘美 F1为南
湘2号(♀)×美洲 1号(♂)的第 1代杂交种材料,其
株高介于两亲本之间,且差异极显著。 说明可将高
秆型品种与矮秆型品种杂交,改良株型过高或太矮
的缺陷。
②株幅 调查和分析了各个黄秋葵材料的叶
长、叶宽、叶柄长等性状,发现亲本材料中热研系列
的品种株幅较小,适合密植,但将其和其他株幅较
大的品种(如美洲 1 号)杂交后,株幅会变大,且与
亲本热研 1号差异极显著(表 3)。 热研 1号的杂交
表 1 各品种黄秋葵生育期调查
材料
播种期
月/日
出苗期
月/日
始花期
月/日
始收期
月/日
盛收期
月/日
末收期
月/日
采收天
数/d
美洲 1 号 4/13 4/16 7/20 7/27 8/1 10/17 52
南湘 2 号 4/13 4/16 6/8 6/15 6/21 9/13 90
南湘 2-2 4/13 4/16 6/8 6/15 6/19 9/10 87
五福 4/13 4/16 6/10 6/17 6/23 9/15 89
热研 1 号 4/13 4/16 6/5 6/10 6/14 9/10 92
热研 2 号 4/13 4/16 6/12 6/18 6/22 9/5 79
特莱 4/13 4/16 6/8 6/15 6/21 9/10 87
花仙子 4/13 4/16 6/11 6/17 6/25 9/16 91
东升 4/13 4/16 6/8 6/16 6/22 9/16 92
美热 F1 4/13 4/16 6/7 6/15 6/20 9/11 88
热美 F1 4/13 4/16 6/9 6/16 6/24 9/11 87
美湘 F1 4/13 4/16 6/11 6/17 6/23 9/13 88
湘美 F1 4/13 4/16 6/11 6/18 6/25 9/16 90
五东 F1 4/13 4/16 6/5 6/13 6/20 9/3 82
东五 F1 4/13 4/16 6/5 6/14 6/20 9/3 81
东花 F1 4/13 4/16 6/5 6/13 6/21 9/2 81
东湘 2-2 F1 4/13 4/16 6/5 6/13 6/23 9/8 87
东热 2 F1 4/13 4/16 6/2 6/11 6/13 9/9 90
花五 F1 4/13 4/16 6/4 6/11 6/13 9/7 88
花湘 2-2 F1 4/13 4/16 6/6 6/11 6/14 9/10 91
五美 F1 4/13 4/16 6/8 6/15 6/22 9/16 93
美热 2 F1 4/13 4/16 6/11 6/18 6/27 9/10 84
湘 2 热 1 F1 4/13 4/16 6/13 6/20 6/28 9/10 82
2016.10
36- -
种美热 F1和热美 F1没有在杂种一代中表现出株幅
小的表型,因此在 F2性状分离时要重点留意。
3 讨论
3.1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的遗传规律
本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与红秋葵无论是正交
还是反交, 杂交一代的果实颜色均介于两亲本之
间。 初步推断有 2 个原因:一是控制黄秋葵果实颜
色的基因可能有多个,属于数量性状;二是果实颜
色可能由单基因控制,由于不完全显性而使子代表
现出介于两亲本之间的性状。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
验证,可对 F1进行自交产生 F2,若 F2的果实颜色出
现更多的中间类型,则表明黄秋葵果实颜色由多基
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若果实颜色的红色∶中间类
型∶绿色的比例为 1∶2∶1, 则表明是由于不完全显性
而出现中间类型。
3.2 黄秋葵杂交育种和制种方法的改进
①去雄方法改进 在本次试验中,黄秋葵杂交
种制种采用的手术去雄及人工授粉方法虽能保证
创制出高纯度的杂交种(组合),但难以在实际生产
中大规模应用。 首先是去雄及授粉的技术不好掌
图 1 红秋葵与黄秋葵果实颜色
注:a.东升;b.五福;c.五东 F1;d.东五 F1。
表 2 各品种黄秋葵果实性状比较
材料
单果质量
g
单株结果数

单个果长
cm
果实横径
cm
第 1 结果高度
cm
第 1结果节位

果实
颜色
果实棱
数/个
美洲 1 号 45.28 A 10.50 FGHIJ 13.91 HIJ 2.91 A 61.17 A 15.17 A 绿 8
南湘 2 号 32.34 CDEFG 15.33 ABC 17.53 B 2.33 EF 47.33 CDEF 15.17 A 绿 5
南湘 2-2 28.32 FGHI 17.17 AB 14.96 EFGHI 2.48 CD 47.50 CDEF 15.33 A 绿 5
五福 32.86 CDEF 13.00 CDEFG 15.20 EFGH 2.49 CD 38.67 FGHI 10.67 CDEFG 深绿 5
热研 1 号 36.85 BC 14.33 BCDE 16.81 BC 2.55 C 50.00 BCDE 15.83 A 绿 5
热研 2 号 27.31 GHI 10.00 GHIJ 15.20 EFGH 2.39 DE 32.00 IJ 12.67 BC 绿 5
特莱 30.08 EFGH 12.33 CDEFGHI 14.33 GHIJ 2.41 CDE 44.83 CDEFGH 11.50 BCDEF 绿 5
花仙子 37.00 BC 10.67 FGHIJ 16.56 BCD 2.55 C 42.00 DEFGHI 10.50 CDEFG 红 5~8
东升 38.25 B 12.50 CDEFGH 22.45 A 2.18 GHI 60.33 AB 8.83 GHIJ 粉红 5
美热 F1 35.24 BCD 11.67 DEFGHIJ 15.93 CDEF 2.70 B 61.67 A 14.00 AB 浅绿 5~8
热美 F1 33.22 CDEF 8.67 J 14.86 FGHIJ 2.55 C 51.33 ABCD 13.83 AB 浅绿 5~8
美湘 F1 30.87 DEFGH 14.83 ABCD 13.61 J 2.49 CD 47.50 CDEF 12.00 BCD 绿 5~8
湘美 F1 30.76 DEFGH 12.83 CDEFG 17.58 B 2.50 CD 56.00 ABC 13.83 AB 绿 5~8
五东 F1 32.78 CDEF 8.83 J 16.78 BCD 2.18 GHI 46.50 CDEFG 9.00 FGHIJ 红中带绿 5
东五 F1 30.71 DEFGH 9.00 IJ 16.23 CDE 2.10 HI 40.00 EFGHI 8.00 HIJ 红中带绿 5
东花 F1 24.70 I 11.00 EFGHIJ 13.76 IJ 2.05 I 27.33 J 6.50 J 红 5~8
东湘 2-2F1 26.65 HI 11.67 DEFGHIJ 15.60 CDEFG 2.19 GH 36.17 GHIJ 6.83 IJ 粉红 5
东热 2F1 29.45 FGHI 9.17 HIJ 16.19 CDE 2.24 FG 27.83 J 7.00 IJ 粉红 5
花五 F1 26.80 HI 13.83 CDEF 15.15 EFGH 2.30 EFG 26.83 J 7.50 HIJ 红中带绿 5
花湘 2-2 F1 31.40 DEFGH 17.67 A 17.56 B 2.29 EFG 36.00 GHIJ 9.33 EFGHI 粉红 5
五美 F1 34.64 BCDE 17.83 A 15.51 DEFG 2.52 CD 54.17 ABC 11.67 BCDE 绿 8
美热 2 F1 28.51 FGHI 9.00 IJ 14.15 HIJ 2.38 DE 48.17 CDEF 11.50 BCDEF 浅绿 8
湘 2 热 1 F1 28.06 FGHI 8.67 J 14.04 HIJ 2.41 CDE 35.33 HIJ 9.67 DEFGH 浅绿 5
2016.10
37- -
握,能掌握制种方法的人员不多,且人工成本非常
高。 其次是此去雄方法的工作效率不高,制种数量
有限,难以满足黄秋葵制种的生产需求。 为提高去
雄效率,可尝试对去雄方法进行改进,一是制作专
门的去雄工具,一次剪下黄秋葵花蕾的尖部而不伤
害花柱,后用小塑料管或胶布将雄蕊套住,使其花
粉不会散落到柱头上; 二是尝试利用化学去雄,找
出适合于黄秋葵的化学杀雄剂及相应的施用浓度。
②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及利用 据报道,在印度
已有育种家利用 γ 射线处理黄秋葵植株来诱发突
变,且已获得雄性不育植株。 若能利用雄性不育系
来制种,将免除人工去雄这一繁琐的步骤,能大大
提高制种效率。
③利用特异材料杂交制种 在试验过程中发
现,有部分材料(如美洲 1 号)畸形果比较多,而这
些畸形果的出现,正是由于授粉不良引起的。 经过
观察,发现其花丝退化、花药较少、柱头较长,可能
这些材料的自交率非常低,可以尝试作为育种所用
的母本材料。
④F2剩余杂种优势的利
用 若杂交种两个亲本的果
实相关性状差异不大, 可以
尝试利用常规制种方法生产
F1种子,再由 F1种子生产 F2
种子, 这样 F2种子成本与常
规种子生产成本相当, 还能
充分利用剩余的杂种优势。
在棉花上,湘杂棉 1 号、中棉
所 28、 皖棉 40 等 F2 杂种品
种已广泛种植, 黄秋葵与棉
花同属于锦葵科, 两者有一
定的相似性, 可以尝试应用
此方法来制种。 本次试验制
得的 14个 F2种子材料,可留
待下季进行 F2杂种优势的测
定试验。
3.3 黄秋葵育种方向的创新
①培育观赏价值较高品
种 目前黄秋葵主要作为蔬
菜, 因此育种目标大多放在
提高产量及食用口感方面。
但黄秋葵还具有非常高的观
赏价值, 培育观赏价值较高
的黄秋葵品种,可从延迟花期、培养矮化品种、培养
果色鲜艳品种等方向进行研究。本试验中红秋葵与
黄秋葵杂交后代花湘 2-2 F1株型、颜色等性状相对
于其他品种更具观赏性,可以用于培育观赏秋葵。
②培育药用或保健功效较高的品种 黄秋葵
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其根、茎、花、种
子等均可入药[10]。 试验研究表明,黄秋葵水提液能
明显提高小鼠耐力及耐缺氧、耐寒、耐热能力,明显
降低剧烈运动后小鼠血乳酸水平,具抗疲劳活性 [3]。
因此,黄秋葵的育种方向也可从药用或保健功能方
面考虑。
③培育饲用价值高的品种 黄秋葵的生长速
度快,生物产量高,茎、叶中含有丰富的的粗纤维、
粗蛋白、脂肪等,还含有大量的叶黄素,可作为饲料
的天然着色剂。通过研究黄秋葵茎叶粉对文昌鸡蛋
黄着色的影响, 发现鸡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后,蛋
黄颜色明显加深[11]。 若选育饲用价值高的黄秋葵品
种,要求其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能够适应植物饲
料生产过程中的粗放管理。本次试验田间调查结果
表 3 各品种黄秋葵植株形态比较
材料 株高/cm 叶长/cm 叶宽/cm 叶柄长/cm 叶色 叶柄颜色 茎颜色
美洲 1 号 285.00 A 27.1 BCDE 29.2 CD 23.3 EFG 绿 绿 绿
南湘 2 号 164.17 EFG 25.2 CDEFGH 27.2 DE 24.2 DEF 绿 红 红绿相间
南湘 2-2 161.67 EFG 25.7 CDEFGH 29.2 CD 24.6 DEF 绿 红 红绿相间
五福 165.00 EFG 30.3 A 30.3 BC 31.0 A 深绿 红 红绿相间
热研 1 号 142.50 HI 22.9 HI 27.1 DE 21.4 GHI 绿 红 绿
热研 2 号 124.17 KL 21.2 I 26.0 E 22.0 FGH 绿 红 绿
特莱 158.50 FG 25.0 CDEFGH 30.4 BC 26.4 BCD 绿 红 红绿相间
花仙子 157.50 G 24.5 DEFGH 29.2 CD 24.3 DEF 深绿 红 红
东升 223.33 B 27.4 BCD 31.3 ABC 25.3 CDE 深绿 红 红
美热 F1 168.33 DEF 28.9 AB 29.2 CD 21.1 GHI 绿 绿 绿
热美 F1 167.50 DEFG 25.5 CDEFGH 31.2 ABC 24.8 DE 绿 绿 绿
美湘 F1 169.67 DE 23.3 FGHI 30.2 BC 21.3 GHI 绿 红 绿
湘美 F1 202.50 C 26.1 BCDEFG 32.8 AB 27.7 BC 绿 红 绿
五东 F1 121.67 L 21.2 I 25.8 E 17.6 J 深绿 红 红
东五 F1 142.50 HI 24.0 FGHI 27.3 DE 20.0 HIJ 深绿 红 红
东花 F1 147.50 H 23.1 GHI 25.9 E 18.8 IJ 深绿 红 红
东湘 2-2 F1 134.17 IJ 22.9 HI 26.7 DE 19.1 IJ 深绿 红 红
东热 2 F1 158.33 FG 24.0 FGHI 26.7 DE 18.9 IJ 绿 红 红
花五 F1 135.00 IJ 24.4 EFGH 27.0 DE 20.0 HIJ 深绿 红 绿
花湘 2-2 F1 132.50 JK 26.1 BCDEFG 28.9 CD 26.2 CD 绿 红 绿
五美 F1 175.83 D 27.6 BC 33.0 A 28.9 AB 绿 红 绿
美热 2 F1 128.33 JKL 26.3 BCDEF 31.0 ABC 25.1 CDE 绿 红 绿
湘 2 热 1 F1 166.67 DEFG 24.2 EFGH 26.6 DE 22.0 FGH 绿 绿 绿
2016.10
38- -
表明,美洲 1 号、东升红秋葵、湘美 F1的株型高大,
生物产量高,可往培育饲料用途的育种方向发展。
④培育适合加工的品种 黄秋葵的种子可作
为咖啡豆的替代品来制作咖啡, 也能提炼秋葵籽
油,这是一种高档的食用油。 黄秋葵果实中的黏液
是一种新型的天然亲水胶体,可作为理想的天然食
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等的生产加
工[12]。 黄秋葵的用途多样,可以根据不同加工方向,
选育出能适应相应加工方式的不同黄秋葵品种。
4 结论
4.1 筛选出具有杂交优势的组合
通过田间调查记录,并利用 SAS 软件对数据进
行分析处理,最终筛选出花湘 2-2 F1、五美 F1 2 个
杂交种,二者在产量上比其他组合更有优势。 花湘
2-2 F1 在单株结果数上与父本、母本的相比,均有
极显著差异;五美 F1单株结果数与父本、母本的相
比,也极显著高于父本、母本。
4.2 可利用标记性状生产杂交种苗
本次试验中,通过反复调查,发现杂交种美湘
F1的叶柄为红色,其母本美洲 1 号的叶柄颜色为绿
色,而且这一差异在苗期就能表现出来。 这就可以
使美洲 1 号黄秋葵不去雄进行杂交制种,在下一年
播种出苗后,根据标记性状即叶柄是否为红色来选
择杂交种的幼苗,从而去除非杂交种的幼苗。 利用
美洲 1 号与美湘 F1叶柄颜色差异这一性状区别真
假杂种,可不进行人工去雄来生产杂交种苗,这为生
产杂交种苗提供了新途径,且提高了制种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维侠,曹振木,党选民,等.保健蔬菜黄秋葵遗传育种研
究进展[J].热带农业工程,2012(36):26-29.
[2] 何幕怡,沈文杰,李育军,等.黄秋葵营养加工特性及其冻
干食品研发[J].长江蔬菜,2014(22):1-7.
[3] 王君耀,周峻,汤谷平 .黄秋葵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中国
现代应用药学,2003(4):316-317.
[4] 孙怀志,林春华,张文海,等.早熟优质高产黄秋葵新品种
粤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3(2):6-7.
[5] 侯敏,贺淑珍,侯刚 .秋葵 1 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北方
园艺,2003(6):24.
[6] 张永泰,李爱民,周如美,等.黄秋葵新品种碧剑的选育与
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07(6):59-60.
[7] 董文其,寿伟松,雷娟利,等.黄秋葵新品种纤指的选育及
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7):194-197.
[8] 徐碧珍,李育军,陈炳望,等.黄秋葵新品种美洲 1 号引种
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3(10):40-41.
[9] 钟惠宏,郑向红,李振山 .秋葵属的种及其资源的搜集研
究和利用[J].中国蔬菜,1996(2):49-52.
[10] 罗燕春,张绪元,刘国道.论黄秋葵的育种前景[J].安徽农
业科学,2008,36(20):8 539-8 540.
[11] 刘国道,王东劲,侯冠彧,等 .黄秋葵茎叶粉对文昌鸡蛋
黄着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7):16-19.
[12] SengkhamparnN, Sagis LMC, Vries R, et a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ctins from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J]. Food Hydrocolloids, 2010, 24(1): 35-41.
Preliminary Study on Cross Breeding of Okra and Red Okra
SHEN Wenjie2,3, LI Yujun1, LI Guangyao2,4, FENG Qiang2,4, ZHI Shican2,3, QIN Shuxiang2,3,
HUANG Miaolin2,3, ZENG Shixiao4,5, WANG Dongping2,4
( 1.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College of Agr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Guangzhou Herb and Four Seas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 Ltd.;
4.Shenzhen Field and River Mother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Co., Ltd; 5.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
Abstract: Using nine okra cultivars as basic materials, inbred lin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ontinuous self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inbred lin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n, eight inbred lines with
superior traits were selected as parents to match in pairs. As a result, 14 single cross hybrids were made. Meantime, it was
the first attempt to cross okra with red okra, and intermediate types with fruit color between parents were obtained. After
investigation andcomparison, two cross combinations which had significant superiority in yield were screened out. Besides,
a new method that taking the color of okra petiole as marked character to produce new hybrid of okra seedlings was also
found in the course of cross breeding.
Key words: Okra; Red okra; Cross breeding; Cultivars
2016.10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