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 o r i s e i丑 u l l Z o l 6 , 2 2 ( 1 8 )
红秋葵 1 02 与配套栽培技术
孟庆华 ` 季银静 2 陶永艳 3 李珍艳 4
(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中心 , 山东棉 花研究中心 , 山东济南 2 5 01 0 0 ;2 山东省农业广播学校商河分校 , 山东商河 2 51 6 0叭
3 巨野县柳林镇政府 , 山东巨野 2 7 4 9 2 2 ;4 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山东济南 2 5 01 0山
摘 要 : 红秋葵 10 2 是山 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中心 、 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选育
而成的高产 、 优质 、 抗倒红秋葵一代杂交种 。 该文介绍 了红秋葵 10 2 品种的选育过程 、 品种特征特性 、 丰产性 、
抗逆性和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 红秋葵 ; 红秋葵 10 2 ;品种选育 ;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5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7一 77 3 1 ( 20 16 ) 18一 0 0 60 一0 2
D O I
: 10
.
16 3 7 7 j/
.
e n k i注s s n l 00 7 一7 7 3 1 . 2 0 1 6 . 1 8刀2 2
红秋葵除含有其他秋葵的营养成分外 ,还含有花青 长度 10c m嫩果中含蛋白质23 . 1 8% ,总糖 16 7 % ,多糖
素等抗癌保健成分 ,备受人们喜爱 〔’ 一 2 〕。 在 “ 山东省农业 1 . 90 % ,脂肪 8 . 9% ,黄酮 2 . 73 % ,花青素 0 . 1 1% ; 100 9嫩果中
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 和 “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课题 ” 含有维生素A 1 . 7 1 m g ,维生素 C lZ m g ,维生素 BI 0 . 2l m g ,
的资助下 ,先后引进 、 改造国内外红秋葵 50 多份品种资 维生素 BZ 0 2 3 m g , 胡萝 卜素 0 . 39 m g , 尼 克酸 1 . l m g , 钙
源 , 以优质矮化耐密易管为育种目标 ,通过人工杂交和系 10 9 m g ,磷87 m g ,铁 0 . g m g ,锌 2 . 8 1m g ,锰 13 . 7m扩。〕。
统选育 ,育成了高产 、 耐密 、 优质 、 抗逆 、 适于速冻出口 日 4 丰产性
韩的一代杂交种红秋葵 10 2 ,开展了播期 、 密度 、 肥水等单 201 4一 201 5年在山东济南 、 萃县 、 曹县 、 莱阳和苍山
项技术研究 ,并制定配套的轻简化栽培技术 , 打破了山东 5地试验 , 10c m嫩荚平均 hl 耐产量分别为49 363 . 5 kg 、
省没有 自主选育的红秋葵品种的空 白 ,创造了新的红秋 47 82 6 k g 、 46 26 3 k g 、 46 4 20 5 k g 、 49 36 8k g , 比红星 13 。
葵高产纪录 ,节约了生产成本 ,使目前红秋葵 hl m Z产量由 (对照 )分别增产 1 . 9 % 、 8 . 7% 、 6 . 5% 、 13 . 1% 、 10 . 9 % ,平均
2 50 0k g左右提高到45 00 0 k g以上 〔3一 5〕。 通过洋葱 一秋葵 、 增产 10 . 2 % 。
大蒜一秋葵 、 菠菜一秋葵和荷兰豆 一秋葵一年两熟栽培技 5 抗逆性
术 , 使红秋葵 l h耐纯效益提高45 0 0 元以上 ;通过产学 20 14 年在山东省农科院特色经济作物研究中心病圃
研 、 育繁推加一体化结合 ,较好地解决了主要依赖加工外 鉴定枯萎病指 1 ,黄萎病指 13 。
贸企业出 口的销售瓶颈 ,发展到出口和内销并重 ,并逐渐 6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走人寻常百姓家 ,提高了种植秋葵农民和大户的收益 ,推 .6 1 种植基地的选择 种植基地应安排在无霜期较长 、
动了种植秋葵的积极性 〔6一 9 〕。 光热条件较好 、 阴雨天少 、 群众种植水平高 、 劳动力资源
1 选育过程 充足的地区 。
该品种首先将彤星和凤鸣套袋自交 , 系统选育出母 .6 2 种植田的选择 要求土层深厚 、 地力肥沃 、 地势平
本材料1R 02 和父本 51 02 ,然后以 1R 02 为母本 、 51 02 为父 坦 、 排灌水条件良好 ,无枯萎病 、 无黄萎病 ,成方连片 ,交
本杂交选育而成 。 通便利 。
2 特征特性 .6 3 造墒 如土壤肥力较差 , hl 耐可施45 m 3农家肥 。 精
一年生草本植物 ,全生育期 130d ,根系发达 ,直根性 , 细造墒 ,做到上松下实 , 口墒好底墒足 ,无坷垃 。
株型紧凑 ,主茎直立 ,茎紫红色 , 0果枝 ;矮杆 ,株高 15 0c m .6 4 备种 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 ) 9 % 、 芽率 ) 85 % 、 净
左右 ; 叶深绿色 , 掌状五裂 ,互生 ,深裂 ;花大 ,黄中带紫 , 度 ) 9 % 、 水分毛 10 % 。 播前选晴天将亲本种子晒 3 一 4d ,
底端紫色 ,着生于叶腋 ;果为葫果 ,羊角形 , 5角 ,紫红色 , 随翻晒随剔除破子 、 异型子 , 以打破种子休眠 ,提高发芽
有光泽 ,形似羊角 ;单株结果 35 个左右 ,适果期果长 10 c m , 势和发芽率 。
10c m单果重 16 9左右 ,单果种子数45 粒 ,种指 6 . 5 9 ,有少量 .6 5 播种 种植田宜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或地膜覆
刚毛 。 盖直播 。 营养钵育苗移栽一般在 4月初播种 , 4月底至 5月
3 品质指标 初移栽 l[ 一川 。 可参照执行D 3B 7/ 1T 6 3一 92 棉花营养钵育苗
基金项目 :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 2 01 3 0 ;2 济南市国际合作项 目 2 01 3 0 50 54 。
作者简介 :孟庆华 ( 1 9 68 一 ) ,男 , 山东曹县人 ,研究员 ,从事经济作物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 2 0 16 一0 8一 02
22 卷 1 8期 孟庆华等 红秋葵 12 0与配套栽培技术 l 6
移栽技术规程 。 地膜覆盖直播秋葵田 ,一般 4月中旬至 5
月初 ,平均地温稳定通过巧℃时 ,抢晴天播种 ,先播种 ,再
打乙草胺 ,然后地膜覆盖 。
6
.
6 种植密度 密度一般 7 5 0 0 0 一 9 0 00 0株h/ m Z ,大小行
种植 ,大行 7 0 一 g o e m ,小行 3 0 一 4 o e m 〔’ 3 〕。
.6 7 种植前的准备
6
.
7
.
1 人员培训 种植前应对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使
其熟悉种植程序和要求 ,树立质量意识 ,严格操作规程 。
6爪 2 常用工具置备 种植后 ,备好工作服 、 水桶 、 剪刀 、
周转箱 、 运输车等 。
.6 8 去杂去劣 在苗期根据本品种的特险 ,在技术人员的
指导下 ,严格拔除种植田内的杂株 、 劣株 、变异株和病株 。
.6 9 田间管理
6
.
9
.
1 目标 增加单位面积总荚数 ,提高单荚重 ,提高种
植产量和质量 。
6
.
9
.
2 浇水 一般年份不需浇水 ,特殊年份 , 5月底 6月初
如天气较旱 ,可浇 1次苗水 。
6从 3 结合病 虫害防治施肥 秋葵喜钾和硼肥 ,严禁多
施氮肥 。 一般不施基肥 (也可适当使用有机肥和磷钾
肥 ) ,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施肥 。 6月中下旬 ,苗病和蚜
虫发生时 ,采用 5% 毗虫琳 10 m m 、 恶霉灵 29和尿素 10 0 9兑
水 2 00 一 3 0 0 倍喷雾防治 ;结荚期采用 hl m Z用 0 . 3%苦参
碱水剂 7 50 0 一 l o s o o m m 、 磷酸二氢钾 3 0 00 9 和硼肥
巧 09 ,加水 6 0 一 7 50 k g进行喷雾 , 防治菜青虫 、 棉铃虫等 ,
严禁使用高毒 、 高残留农药 ,特别是采果期 〔’ “ 〕。
6
.
9 4 植株调整 秋葵植株生长旺盛时 ,主侧枝粗壮 , 叶
片肥大 ,往往开花结果延迟 。 可采取扭枝法 ,生育中后
期 ,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 ;采收嫩果者
适时摘心 ,可促进侧枝结果 ,提高早期产量『, 5 , 。
6从 5 轻度化控 种植开始后一般不再化控 ,但如遇连
续阴雨天 , 可适当进行化控 ,化控时 hl 耐用缩节安巧 -
2 2 5 9 (或助壮素 6 0 一 9 0m L ) ,兑水 150 一 22 5 k g均匀喷雾 。
7 采收
秋葵从播种到第一嫩果形成约需 5 5d 左右 。 以后整
个采收期长达90 一 12 0d ,全生育期可达 15 0d 左右 ,甚至更
长 。 秋葵商品性鲜果外表鲜绿色 ,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 ,
一般 6 一 10 c m长度采摘最佳 ,盛果期每天摘 1次 。 如果采
收不及时 , 肉质老化 ,纤维增多 , 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
低 。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 ,初期每隔2 一 4d 收 1次 ,随温度升
高 ,采收间隔缩短 。 8月盛果期 ,每天或隔天采收 1次 。 9
月以后 ,气温下降 , 3 一 4d 采收 1次 。 采收时宜用剪刀 ,并
套上手套 , 以免茎 、 叶 、 果实上刚毛或刺瘤刺伤皮肤 。 通
常花谢后4d 采收嫩果 ,品质最佳 。 摘后分选 ,一般分为L
( 12 一 15 e m )
、
M (9 一 12 e m )和 S ( 3 一 g e m ) 3级 。
参考文献
[ 1〕宫慧慧 , 于倩 , 王恩军 , 等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 J 〕.山东农业科学 , 2 0 13 , 4 5 ( 10 ) : 13 1一 1 34 .
[ 2 〕单承莺 , 马世宏 , 张卫明 .保健蔬菜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 01 2 , 3 1 ( 2 ) : 6 8一 71 .
[ 3〕钟惠宏 , 郑向红 ,李振山.秋葵属的种及其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
用 [ J 〕.中国蔬菜 19 9 6 ( 2 ) : 4 9 一5 2 .
[ 4 〕孟庆华 , 宫慧慧 , 李珍艳 , 等 .秋葵 101 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
术 .安徽农学通报 , 2 01 4 , 2 0( 2 3 ) : 4 6 一47 .
[ 5〕陈彩贞 , 王鸿博 .特菜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 [ J〕.惠州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 0 0 2 , 2 2 ( 6 ) : 3 9一 4 1
[ 6 〕孟庆华 , 宫慧慧 ,李珍艳 , 等 . 山东秋葵一荷兰豆一年两熟节本高
效种植技术 [ J 〕.长江蔬菜 , 2 0巧 , 10 月 (上 ) : 3 0一 31 .
[ 7 〕孟庆华 , 宫慧慧 ,李珍艳 , 等 .大蒜间作套种秋葵高产优质栽培技
术 .山东农业科学 , 2 0 14 , 4 6 ( 12 ) : 1 14一 1 16 .
[ 8〕孟庆华 ,宫慧慧 , 李珍艳 , 等 .洋葱一秋葵一年两熟高产优质栽培技
术安徽农学通报 , 2 0 14 , 2 0 ( 2 1 ) : 5 1一5 3 .
[ 9 〕孟庆华 ,宫慧慧 , 李珍艳 , 等 .山东秋葵一菠菜一年两熟规模化种植
技术安徽农学通报 , 2 0 14 , 2 0 ( 2 4 ) : 5 8一 5 9 .
[ 1明李学智 , 徐志豪 , 董文其 , 等 .设施栽培黄秋葵食用嫩荚的品质变
化研究 [ J 〕.浙江衣业学报 , 2 0 0 4 , 16 ( l ) : 12 一 15 .
[ 1 1〕曹毅 , 任吉君 , 李春梅 ,等 .不同播期对红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 J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 0 08 , 30 : 8 7 一 89 .
[ 12 〕李春梅 , 曹毅 .不同播期对黄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 J 〕.长江蔬
菜 , 2 0 0 8 , s b : 3 1一 3 2 .
[ 13 〕曹毅 , 任吉君 , 李春梅 ,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秋葵生长发育的影
响 [ J 〕.北方园艺 , 2 0 0 8 ( 3 ) : 3 4一 35 .
[ 14 〕董迪 ,何 自福 , 柴兆祥 .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样中检测到烟粉
虱传双生病毒 [ J〕.植物保护 , 2 01 0 , 3 6 ( 1 ) : 6 5一 6 8 .
[巧 〕赖李明 , 任吉君 .不同整枝高度与不同栽培密度对红秋葵产量的
影响 [ 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 0 04 , 2 2 ( 4 ) : 7 4 -
7
.
(责编 : 吴柞云 )
(上接 51 页 !化的芝麻产业化运作机制 ,扶持芝麻种植区的
龙头企业 ,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集团 。 开展产品精 、 深加工 ,在巩固芝麻香油等传统初加
工产品的基础上 ,发展芝麻植物蛋白、 芝麻素 、 芝麻蛋白
和芝麻酚等产品精深加工 ,探索芝麻产品多元化开发利
用新途径 ,提高芝麻产业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益 〔6一 7 〕。
参考文献
[ 1〕赵国志 .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概况 [ J〕.粮食与油脂 , 2 0 0 5 ( 1 ) : 3 1-
3 2
.
[ 2 〕梁少华 ,汪学德 ,魏安池 , 等 .芝麻加工贸易现状及技术需求的调
研 [ J ] .中国油脂 , 2 0 0 9 , 3 4 ( 8 ) : 10一 15 .
[ 3〕张鹏 , 张海洋 ,郑永战 , 等 .芝麻种质资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
[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 0 08 , 3 0( 1 ) : 7 1一 78 .
[ 4 〕赵国志 .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概况 [ J〕.粮食与油脂 , 2 0 0 5 ( 1 ) : 3 1-
3 2
.
[ 5 ]郭护团 ,李君 , 郭永华 .陕西省芝麻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J〕.
陕西农业科学 , 2 0 0 2 ( 10 ) : 3 3一 4 1 .
[ 6 ]郭鹏燕 ,左联忠 ,王彩萍 , 等 .我国芝麻市场前景分析与发展对策
[ J ]
.陕西农业科学 , 2 0 0 7 ( 2 ) : 12 8一 12 9 .
[ 7 ]刘泽 , 孔令聪 ,汪强 , 等 .提升安徽省芝麻出 口创汇能力的分析
[ J ]
.安徽农业科学 , 2 0 0 6 , 3 4 ( 13 ) : 3 2 2 3 一 犯2 9 .
(责编 : 张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