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的探讨



全 文 :·130·
农 技 推 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1期
摘要:详述了特种蔬菜红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优质高产栽培、
特征和特性、产量和品质,实施标准化生产,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
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红秋葵;种植模式;技术;探讨
红 秋 葵 是 黄 秋 葵 种 中 的 一 个 果 实 外 皮 红 色 的 品 种 , 学 名
Hibiscus esculentus L.,别名秋葵、黄蜀葵、羊角菜(椒),又
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植物伟哥、伟哥菜等,属锦葵科秋葵属
(Malv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肉质柔嫩、润滑的嫩果
供食,既可炒食、煮食、凉拌、作汤,又可作泡菜、制罐头。嫩果
营养丰富,是药食兼用的保健蔬菜,每100g嫩果中含蛋白质2.5g、
糖类2.7g、脂肪0.1g、纤维素1g、维生素A660国际单位、维生素
B10.2mg、维生素B20.06mg、维生素C44mg、钙81mg、磷63mg、铁
0.8mg,可提供150kJ的热量;嫩果黏滑的汁液中含有一种由果胶
(为可溶性纤维)、牛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
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的功效。叶、芽、花也可食用,花也可制
茶用,种子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榨油,又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
用品。另外,花、种子、根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瘤胃炎、胃溃疡
等多种疾病有疗效。红秋葵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病虫害轻,
容易栽培,费工用种少,成本低,并以华丽的外表和高产高效深受
人们喜爱。红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如下。
1 种植模式
1.1 种植模式
1.1.1 粮-菜型。前茬粮食作物,后茬红秋葵,如旱粮(小麦、
玉米等)-红秋葵等。
1.1.2 菜-菜型。前茬经济作物,后茬红秋葵,如蔬菜-红秋葵
等。可以利用红秋葵与草莓、大白菜的形态与特性之不同,进行科
学的套种间作。
1.1.3 栽培模式。一是露地高产栽培;二是棚室高效栽培;三是
盆钵栽培。
一般产量为1 500~2 000kg/667m2。
2 植物特征特性
2.1 特征
为直根系,根系发达,吸收力强;植株高大,茎紫色,圆柱
形,直立,株高1~2.5m;叶掌状五裂,互生,有硬毛,叶缘有锯
齿;叶柄细长,中空;表皮上有茸毛,在较低温时茸毛变硬。无限
花序,雌雄同体,单花,腋生,异花授粉,花大黄色,瓣基褐红
色,直径7~10cm,色艳丽,具观赏价值,花着生在主枝各叶腋,
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果实为蒴果,长角形,先端尖,倒圆锥形,
形似羊角红色,有棱5~6条,长8~20cm,横径1.9~3.6cm;横断
面五角或六角,也有圆形;子房10或12室,每室有种子7~8粒;
种子球形,大小似绿豆,灰黑色至褐色,表面被细毛,千粒重约
55~75g。
2.2 特性
属短日照蔬菜,性喜温暖和强光,耐热怕寒,不耐霜冻。温
度: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12℃以下发芽缓慢,开花
结果期最适温度26~28℃,月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气温
低于14℃生长不良。光照:喜光,在光照充足,尤其光照时间长、
光照强度大的天气条件下,有利于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
快,产量高,品质好。抗逆:较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
水分充足,利于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差劣。
3 生产环境
3.1 立地
立地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
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以土层厚、肥
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好,要求pH值6~8。
3.2 大气环境
生 产 基 地 应 选 择 在 大 气 无 污 染 的 地 区 , 空 气 环 境 质 量 达
GB3059-19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二级标准执行。
3.3 土壤
生产基地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
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不能受到污染。土壤农残和重金属含量按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执行。
4 主栽技术
4.1 播前准备
品种为引进的红秋葵品种。
4.1.1 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
厚、土壤团粒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
种植。实行轮作,避免重茬。
4.1.2 精细整地。彻底清除选好地块上的杂草、碎石,深耕晒
垡。栽植前施足基肥,耕翻耙平,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4.1.3 施足基肥。穴施入腐熟人畜粪水3 000kg/667m2、复合肥
30~40kg作底肥,深耕20~30cm,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4.1.4 科学作畦。让茬后,及时深翻土地20~30cm,耙平作畦,
一般以宽1.2m作高畦;沟深25~30cm。
4.2 播种育苗
4.2.1 播种期。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以春播为主。3~4月播
种,5~9月收获;5~6月播种,7~10月收获;7月播种,9~11月
收获。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露地栽培
3~6月播种,7~10月收获。
4.2.2 播种。一般于3月上、中旬在冬暖大棚内播种育苗,由于
种皮较硬,播前需种子处理,用30~35℃温水浸种20~24h,在
28~30℃条件下催芽48h刚露白时,播于8cm×8cm营养块中,苗床
保持25℃左右,4~5天可出齐苗。
4.2.3 播种量。用种0.5kg/667m2。
4.2.4 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二种方式。(1)直播:露地
栽培常采用直播,有条播、沟播、撒播或穴播等方式。①条播。
条播按33cm行距开浅沟,沟深3cm,播种后覆土与畦面平。②穴
播。穴播每穴播种3~4粒,覆土2cm厚,约5~6天即可发芽出土。
(2)育苗移栽。早春保护地栽培可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苗龄
30~40d或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小苗定植。
4.3 定植
4.3.1 带土移栽。定植时要做到带土移栽,植株根系尽量不受损
红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的探讨
施积文1,高金成2,史良雨2,范国虎3,蒋鹏宏4
(1.扬中市农委,江苏扬中 212200;
2.镇江市农委,江苏镇江 212000;
3.丹阳华都园艺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000;
4.姚桥镇农服中心,江苏镇江 212000)
基金项目:为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SXGC[2015]235
·131·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1期
伤。苗床育苗的,起苗时应多带护根土;钵、盘育苗的,要保持
钵、盘土不散开。
4.3.2 及时间苗。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去弱苗、病苗。
4.3.3 定植标准:苗龄不宜过长,苗株不宜过大,当幼苗具有
2~3片真叶、高10~12cm时定植。
4.3.4 定植密度。每畦种两行,行距70cm,株距45~50cm,种植
1 800~2 000株/667m2。大棚栽培行距60cm,株距20~25cm,定植
时每穴栽苗3株。
露地栽培一般适当加大定植密度。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利成
活。
5 田间管理
5.1 间苗定苗
露地栽培直播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掌握:“早间苗,迟定苗”
的原则。破心时进行第l次间苗,间去病苗、小苗、弱苗。在长出
2~3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间去弱苗、残苗,留壮苗。3~4片
真叶时定苗,每穴留壮苗2~3株。
5.2 中耕除草
定植后,要避免杂草争肥争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每7~10
天进行一次。应连续中耕2~3次,有利提高地温,促进苗壮。第1
朵雌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除草,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开花结
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
5.3 追肥
由于植株高大,结果多,结果期较长,对肥料要求氮磷钾齐
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植株易
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植株因生长不良而减产,因此,
肥水充足是取得高产的关键。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及时巧
施追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出苗后及时追施
齐苗肥,施尿素6~8kg/667m2;定苗或定植后5~7天追施提苗肥,
施腐熟人畜粪水1 000kg/667m2、尿素3~5kg/667m2(或施复合肥
15~20kg/667m2);开花结果前期(定苗或定植后25~30天)施
足花肥,施腐熟人畜粪1 500kg/667m2、氯化钾5~8kg/667m2;开花
结果盛期再追施花果肥,施腐熟人畜粪水2 000kg/667m2,氯化钾
8~10kg/667m2。
5.4 抗旱排涝
由于较耐旱,水分管理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一般于栽
后7~10天浇一次水。炎夏季节正值嫩果收获盛期,地表温度高,
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红秋
葵也喜湿,要求较湿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时不能缺
水,要及时补水,供给充足的水分,确保正常生长。由于不耐涝
渍,要保证排水通畅,田不积水,苗不受渍。
5.5 防倒伏
由于植株高大,根深株稳,一般不存在倒伏问题;但在长江中
下游地区,入夏以后,暴雨和台风频繁,也有倒伏风险。因此封行
前要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m
左右的竹竿、树枝扶持植株,防止倒伏。
5.6 植株整理
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对种植较密、苗全苗旺的,侧
枝过多会影响坐果,应及时抹去侧芽,以免消耗养分,并改善田间
通风透光性;若株苗较稀,只需剪除部分弱小分枝,留下粗壮的,
以增加结果枝。对生长过旺的,也可以采取扭叶柄的方法,将叶柄
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
量。生长中后期,开花结果期时,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
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
虫害蔓延。
5.7 病虫害防治
由于抗病力很强,一般病虫害很少。确需使用化学农药时,
要科学、合理,保证其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和对生态环
境无污染。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生物、物理
及生态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虫害主要是蚜虫、螟虫和蚂
蚁,用吡虫啉类农药如10%一遍净、10%蚜虱净、10%大功臣3 000
倍液防治,或用2.5%敌杀死3 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2 500倍液
喷治;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际周围灌80%敌服1 500倍液,或90%敌
百虫500倍液,毒杀幼虫。连阴雨季节,枝叶出现较多病斑,可在
天转晴后,及时在植株基部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病害蔓延。由于嫩
果采收间隔日期短,所用药剂一定要选用无公害蔬菜的适用农药,
喷雾时尽量不要喷在花器或嫩果上。
6 适时采收
6.1 采收嫩果
具有7~9片叶时开始开花,花谢后7~8天,从第4~8节开始
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2~4d可采收嫩果。
一般嫩果长到长6~7cm,横径1.5cm、约12g左右重时即可采收上
市。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嫩果长都不要超过10cm,采收过早产
量低,采收过迟嫩果老化,纤维增多不能食用。收获前期一般2~3
天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
3~4d采收1次。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果柄,不能用手硬拉,防止伤
枝。注意剪净嫩果,不要漏剪,如漏采或迟采,不仅单果老、质量
差、影响食用和加工,而且影响其他嫩果的生长发育。红秋葵茎、
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否则皮肤被刺,奇
痒难忍。
从播种至初收约需50天,一般于6月上中旬开始初收,可持续
采收至初霜前,采收供应期为4个月左右。
6.2 采后保鲜
嫩果呼吸作用强,采摘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
工,须重视保鲜。即将嫩果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
经10min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
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
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
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果发暗、萎软变暗时,应即处理,不可
再贮藏。
6.3 采收坚果
当果实开始变褐色,就可采收籽粒产量。
7 留种
7.1 安全隔离
红秋葵是异花授粉作物,留种地要建立安全隔离区。在大田中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单株作种株,一般选取植株中上部果实
为留种果,其他果实在嫩果期摘下上市。
7.2 及时摘心
留种地要及时摘心,可促使种子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
子质量。
7.3 种子采收
当其进入生育后期,正值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
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作种用;植株顶部果
实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
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
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当果实开始变褐色,即
可采收种子。待果实完全晒干、脱粒、清选后,然后贮存。每个种
果约有90~100粒种子。种子晒2d太阳后贮藏,翌年可保持95%左
右的发芽率。
参考文献
[1] 潘宝国,江银荣,魏亚凤.苏裸麦1号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与
推广[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4):32-32.
[2] 潘国云,马爱民.西瓜蔬菜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种植技术[J].上
海蔬菜,2008,(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