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东北山梅花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 2007 - 06 - 15
作者简介:张庆镐 ( 1964 - ) ,男,吉林延吉人,教授,博士, 从事中医免疫
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吴学 ( 1955 - ) ,男 (朝鲜族 ) , 吉林延边人, 教授, 博士生导
师, 博士, 主要从事长白山植物化学研究。 Te:l 0433 -
2732298 Fax: 0433 - 2739626 E -m ai:l w uxu e@ ybu. edu. cn
水平 因素
A B C D
葛根素含
量 (m g /g)
4 2 1 2 3 131. 86
5 2 2 3 1 134. 71
6 2 3 1 2 147. 57
7 3 1 3 2 143. 15
8 3 2 1 3 196. 09
9 3 3 2 1 120. 75
K1 260. 45 232. 03 252. 72 212. 34
K2 231. 93 268. 52 235. 52 260. 82
K3 235. 24 227. 07 239. 38 254. 46
K1 86. 82 77. 34 84. 24 70. 78
K2 77. 31 89. 51 78. 51 86. 94
K3 78. 41 75. 69 79. 79 84. 82
R 9. 51 13. 82 5. 73 16. 16
3 讨 论
从方差分析得知,影响提取效果的极显著性因素
是提取次数,较显著性因素为溶媒量及乙醇浓度,提取
时间为不显著性因素。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结
果一致,说明本项研究方法方案合理, 数据可靠, 结果
可信。
表 3 葛根素得率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值 显著性
A 162. 21 2 81. 11 2. 99 不显著
B 341. 58 2 170. 79 6. 29 不显著
C 54. 30 2 27. 15
D 462. 76 2 231. 38 8. 52 不显著
注: F 0. 05 ( 2, 2 ) = 19. 00。
方中葛根为主药,葛根含有葛根素,故评价指标以
葛根素为对照品。由于葛根素为脂溶性成分, 因此采
用乙醇提取,而本文利用 HPLC对葛根提取工艺进行
较为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顾志平,陈碧珠,冯瑞芝, 等.中药葛根及其同属植物的资源利用
和评价 [ J ].药学学报, 1996, 3( 5) : 387
[ 2 ] 龙再根,赵绪元.不同加工方法对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影响 [ J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8) : 511 - 512
[ 3 ] 白海波,李波,宋子荣.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 2002, 8( 6 ): 14 - 15
[ 4 ] 王胜春,胡咏武,贺雪梅, 等.正交试验制备工艺对柴葛冲剂药效
学的影响 [ J ].中成药, 1999, 21( 2 ) : 56 - 59
东北山梅花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庆镐,韩荣弼,刘冬梅,吴 学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 目的:研究东北山梅花 ( Philade lphus sch renkii Rupr. )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乙醚萃取, 所得部分通过 GC -MS分析检测; 利用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分离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光谱分析鉴定
结构。结果 得到 8个挥发油成分, 2个非挥发性化合物, 分别为香兰素和 7 -羟基 -8 -甲氧基香豆素。结论: 以上所得
挥发油成分和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东北山梅花根中分离鉴定。
关键词: 东北山梅花;香兰素 ; 7 -羟基 - 8 -甲氧基香豆素;挥发油
中图分类号: R28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07) 11 - 1616 - 02
Stud ies on the Chem ical Constituents of Ph iladelphus SchrenkiiRupr. Root
ZHANG Qing-gao, HAN Rong-b i, lIU Dong-m ei, WU Xue
(Yanb 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J ilin, China )
Abstrac t: Ob jective : To study the chem ica l constituen ts of Ph ilade lphus schrenk ii Rupr. roo.t M ethods: W et distillation w as
app lied to the research o f vo latile component, then the vo latile componentw as ex trac ted by e ther and iden tified by GC -MS. Ge l
co lum n ch rom a tog raphy and p repa red TLC w ere used he re to separa te the non - vo latile chem ical constituents w hich we re identi-
fied by NMR, M S, IR, UV and NOESY spec tra. R esults: E igh t essentia l oils constituents and two compounds w ere got here. The
two compounds a re 4 - hydroxy -3 -m ethoxybenzya ldehyde and 7 - hydroxy - 8 -m ethoxycoum arin. Conclusion : The e ssentia l
o ils constituents and the tw o com pounds reported here are ob ta ined from Philadelphus schrenkii Rupr. root fo r the first time.
K eywords: Philade lphus sch renkii Rupr. ; 4 - hydroxy -3 -m ethoxybenzya ldehyde; 7 - hydroxy - 8 -m ethoxycouma rin; es-
sen tia l o ils
东北山梅花 ( Philade lphus schrenk ii Rupr. )属于虎
耳草科 ( Sax ifragaceae)山梅花属 ( Philade lphus Linn)植
物,系多年生落叶灌木, 一般多生长在山坡阔叶林内,
林缘及灌丛中。山梅花属的植物在我国约有 15种, 自
西南,长江流域至东北广布 [1 ]。东北山梅花是其中的
一种,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各市、县。山梅花的根皮为
#1616#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第 34卷第 11期
DOI:10.13192/j.ljtcm.2007.11.115.zhangqh.066
民间药物,可以治疗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太阳
头痛等病症 [2], 山梅花的茎、叶入药可用于治疗膀胱
炎,黄疸型肝炎 [3]。为了研究东北山梅花根皮中的有
效化学成分,本文对东北山梅花的根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材料
用东北山梅花根产于吉林省长白地区抚松县, 采
集日期为 2002年 7月, 由高级农艺师张君仪先生鉴定
为虎耳草科山梅花属东北山梅花 ( Philadelphus sch ren-
k ii Rupr. )。
仪器及试剂: Bruke rAV - 300、AV - 600核磁共振
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1100 -HPLC M/ SD质谱仪; 美国
FT - IR1730型红外光谱仪; UV3010型紫外光谱仪; 德
国 PE TurboM ass -Autosy stem XL HS - 40型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柱层层析硅胶 ( 100 - 200目 )、薄层层
析硅胶 ( GF254 )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石油醚, 乙酸
乙酯, 甲醇, 氯仿,正丁醇均为工业品, 蒸馏后使用; 提
取挥发油所用乙醚溶剂为分析纯试剂;温度计未校正。
挥发油的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 WAX30 @ 0. 25 @
0. 25毛细柱; 程序升温: 40~ 160e /m in; 离子源温度
180e ;进样方式, 顶空进样。
2 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过程
2. 1 挥发油的提取 取东北山梅花切碎的根 300g,
依水蒸气蒸馏法,蒸馏至馏出液无明显油珠为止,然后
用乙醚萃取,室温浓缩乙醚萃取液得油状物,进行 GC
-M S分析。
2. 2 GC样品处理办法 取挥发油原液用乙醚稀释溶
解作为分析用溶液。
2. 3 实验结果 通过 GC -M S分析, 计算机检测, 采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相对含量, 按化合物保留时
间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实验结果见表 1。
表 1 东北山梅花根中挥发油成分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 保留时间
(m in)
相对含量
(% )
1 甲酸乙酯 HCOOCH2CH 3 2. 35 9. 54
2 乙酸乙酯 CH3COOCH2CH3 2. 86 59. 06
3 亚硝基甲烷 CH3NO 3. 40 17. 45
4 正己醛 CH3 ( CH 2 ) 4CHO 6. 00 6. 32
5 正丁醇 CH3 ( CH 2 ) 2CH2OH 7. 61 2. 19
6 正癸烷 C10H20 9. 02 1. 32
7 2 -羟基丙酰胺 CH3CH (OH ) CONH2 20. 08 2. 09
8 正丁酸 CH3CH2CH2COOH 29. 78 2. 27
2. 4 实验结果讨论 从表 1的数据可以看出得到 8
种化合物, 乙酸乙酯的相对含量最大, 占总量的
59. 06% ,亚硝基甲烷占 17. 45% ,甲酸乙酯占 9. 54%。
3 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将山梅花的根切碎, 用 95% 的工业乙醇浸泡 3
次,减压浓缩得到的乙醇浸泡液,得乙醇总浸膏。将所
得到的乙醇浸膏用水溶解,依次用石油醚, 乙醚, 正丁
醇萃取,减压浓缩各部分萃取液,得到 3组提取物, 再
用柱层析的方法反复对各个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
乙醇总浸膏用柱层层析法进行分离, 石油醚B乙酸
乙酯 = 3B1处得到有香味的组分。再用柱层层析法进
行分离,石油醚B乙酸乙酯 = 10B1的组分结合薄层层
析板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Ñ。乙醚提取物用柱层层
析法进行分离, 收集石油醚B乙酸乙酯 = 2. 5B1的组
分,浓缩,再用柱层层析法分离,石油醚B乙酸乙酯 = 10
B1的组分结合薄层层析板进行分离,最后也得到化合
物Ñ。
石油醚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用柱
层层析法进行分离,收集石油醚B乙酸乙酯 = 3B1~ 2B1
的组分,再用柱层层析法进行分离, 石油醚B乙酸乙酯
= 10B1的组分结合薄层层析板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
合物Ò 。
4 化合物Ñ 和Ò 的结构鉴定
化合物Ñ :白色固体物质 mp. 81. 5 - 82e 。UVnm
( log
E
) 304 ( 1. 383 ) , 273 ( 1. 850 ), 231 ( 2. 142 );
IRcm - 1 3422, 2852, 1668, 1592, 1511, 1465, 1267; FAB
-M Sm /z 151. 1 [M - 1 ] 计算 C8H8O3 152. 144; 1H
-NMR( CDC l3 ) ppm: 3. 97( s, 3H ),
6. 34( s, 1H, OH ), 7. 05( d, 1H, J= 8. 46Hz) , 7. 44
( br, 2H ) , 9. 84( s, 1H );
13C -NMR( CDC l3 ) ppm: 56. 11, 108. 81, 114. 39,
127. 5, 129. 88, 147. 16, 151. 71, 190. 88. 以上数据与
CRC手册上记载的 3 -羟基 - 4甲氧基苯甲醛的数据
基本相符。
化合物 Ò : 无色棒状晶体 (丙酮 ) mp. 156. 5 -
157e 。UV nm ( logE ) 319( 0. 7203);
IR cm - 1 3328, 1698, 1606, 1570, 1504, 1457,
1343, 1244; FAB -MS m /z 193. 1 [M + 1 ] 计算 C10
H8O4192. 164;
1H -NMR( 300兆 ) ( CDC l3 ) ppm: 4. 13
( s, 3H ) , 6. 25( d, 1H, J = 9. 54Hz) , 6. 40 ( s, 1H,
OH ), 6. 92( d, 1H, J = 8. 49Hz) , 7. 12( d, 1H, J =
8. 49Hz) , 7. 63( d, 1H, J = 9. 54H z)
13C -NMR( CDC l3 ) ppm: 61. 75, 112. 08, 112. 64,
113. 24, 123. 24, 133. 65, 144. 19, 147. 15, 152. 07,
160. 301 H -NMR ( 600兆 ) ( CDC l
3
) ppm: 4. 14 ( s ,
3H ), 6. 27 ( d, 1H, J = 9. 54Hz) , 6. 37 ( s, 1H,
OH ), 6. 92( d, 1H, J = 8. 49H z) , 7. 14( d, 1H, J =
8. 49Hz) , 7. 66 ( d, 1H, J = 9. 54H z) ; NOESY ( 600
兆 ) ppm: 7. 66, 7. 14, 6. 92, 6. 27
化合物 Ò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呈阳性, 由
氢谱、碳谱、质谱可确定其比例式为 C10H8O4,红外谱图
中 3328cm - 1为羟基的吸收信号。氢谱中 4. 13ppm处
有一个积分值为 3的单峰, 表明其为甲氧基, 碳谱中
61. 75ppm处也有甲氧基碳的吸收信号。从 NOESY谱
中可以确定羟基和甲氧基的位置。所用的标准氢谱为
600兆核磁测试的结果。图中显示 7. 14ppm处的氢与
6. 27ppm, 7. 66ppm处的两个氢有 NOE; 6. 92ppm处的
氢与 7. 14ppm处的氢有 NOE, 4. 14 ppm处的甲氧基不
与任何核发生 NOE。从以上的数据和相关谱图分析
可以确定此化合物为 7 -羟基 -8甲氧基香豆素。
参考文献
[ 1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M ]. 2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48 - 49
[ 2 ] 中药大词典# 上册 [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苏新医学院,
211
[3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 下册 [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68
[ 4 ] Jeanette G. G rassel l,i M. S. W il liam M. R itchey. Ph. D. CRC A tlas of
Spectral Data and Physica l Constan ts for O rganic C om pounds [M ].
2nd E dit ion Volum Ò
#1617# 辽宁中医杂志 2007年第 34卷第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