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杜英的特征特性及主要培育技术



全 文 :- 8 9 -
上海农业科技 20 11 -4
杜英的特征特性及主要培育技术
施国良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经济开发区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处 215128)
朱 丹 陆华兵 徐 康 董务闯 胡惠根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局 215128)
杜英属常绿乔木,杜英科、杜英属,别名胆八树、山杜
英、山橄榄,为常绿速生树种,材质好,适应性强,病虫害
少,是庭院观赏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1 特征特性
1.1 特 征
杜英为常绿乔木,高 20 m,叶薄革质,倒卵状圆形或
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杜英单叶互生,表面平滑无毛,
羽状脉;总状花序为淡绿色、腋生,长约 5~10 cm,花瓣
5枚,前端呈撕裂状,雄蕊多数;果实为椭圆形褐果,两端
锐形,种子坚硬。杜英树冠大厚伞形,丛集枝端,核果卵形,
成熟时呈紫黑色;秋天树叶会变红,属于具有观赏价值的变
叶树种,近年来,已经成为造林的主要树种;树皮深褐色、平
滑,小枝红褐色,树冠紧凑,近圆锥形,枝叶茂密;秋冬至
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杜英最
明显的特征是叶片在掉落前,高挂树梢的红叶,随风徐徐飘
摇,有小鱼群钻动般的动感,是值得驻足停留欣赏的植物。在
园林绿地中,杜英宜丛植、群植或对植,也可植于草坪边缘
或用作花木背景。由于杜英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适宜作厂、
矿区的绿化树种。
1.1.1 根。根系发达,树干坚实挺直,抗风力强。
1.1.2 茎。树干直通,树冠成大伞形,浓绿的树冠上镶着
点点红叶。
1.1.3 叶。单叶丛生枝端,狭披针形,浅锯齿缘。
1.1.4 花。总状花序,花白色,下垂,瓣缘分裂。花期 5~
8月。
1.1.5 果实。核果椭圆形,内果皮坚骨质,表面有多数网
状沟纹,果期 8~12月,核果绿转黄黑。
1.2 特 性
杜英是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环境,稍耐荫,适生于
酸性土壤和红壤土中。在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中生长十分
迅速,病虫危害少,被砍伐后,伐根萌芽更生能力极强,经
过二、三年又可成树,因此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杜英以播种
繁殖为主,3月上旬新叶萌发前,老叶呈紫红色,开始凋落。
4月中旬叶落如疏林,至 5月上旬新叶盛放而老叶停止凋落。
核果圆锥形呈暗紫色。一般采种后即播种,也可将种子用湿
沙层积至次年春播。幼苗期可于夏季追施薄肥几次,翌年春
季将幼苗分栽。小苗移栽时要带宿土,大苗移栽时需带土球,
并适当疏剪部分枝叶,定植后成活力极高。对二氧化硫等毒
气体抗性较强。
2 主要用途
(1)树皮可作染料。(2)木材为栽培香菇的良好段木。
(3)椭圆形的果实似橄榄可食用。(4)种子油可作肥皂和润
滑油。(5)杜英树可用作各种造景,既可作为观赏红叶的树
种,也可栽在公园、庭园、绿地做为添景树或行道树。(6)根
辛温,根能散瘀消肿,治疗跌打、损伤、瘀肿。
3 主要培育技术
3.1 繁 殖
主要通过播种繁殖,扦插繁殖也可成活。秋季果实成熟
时采种,将种子阴干后随即播种或藏于湿沙层积至翌年春
播,移植以秋季或晚春较好,小苗需宿土,大苗需带泥球并
删剪部分枝叶。
3.2 圃地的选择和整地
杜英为深耕性耐荫树种,应选择日照时间短、排灌方便、
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作为圃地。秋末冬初对圃地进行深
翻,并施足基肥,每 667 m2施腐熟厩肥 2 000 kg、饼肥
100 kg,每 667 m2施粉状硫酸亚铁 15 kg进行土壤消毒。
细致整地,苗床高 20~25 cm、宽 1.2 m。
3.3 播 种
播种时间为 2~5月,采用条播,条距 25 cm,沟宽 10~
12 cm,深 3 cm,每 667 m2播种量为 8~10 kg。播时撒适
量钙镁磷肥,有利于发根。覆土宜薄,盖种土以焦泥灰为好,
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上面还可盖一层薄薄的干草,以保持
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期为 30~40 d,当
70%的幼苗出土后,傍晚揭除覆盖物,第 2天傍晚用敌克松
0.1%溶液喷洒苗床,可预防病害发生。
3.4 抓好苗期管理
3.4.1 施肥。苗木生长初期,每隔 15 d施浓度 3%~5%稀
薄人粪尿。5月中旬以后,可用 1%过磷酸钙或 0.2%尿素溶
液浇地。———————
收稿日期:2 0 1 1 - 0 3 -2 8
摘 要:杜英为常绿高大乔木,是公园、庭园、绿地及行道树的良好树种。树皮可做染料,段木可培育香
菇,果实可食用,种子油可作肥皂及润滑油。只要掌握杜英的特征特性和主要培育技术,该树木才将被人们广
泛应用种植。
关键词:杜英;特征特性;培育技术
(下转第96页)
- 9 6 -
上海农业科技 20 11 -4
由表 4 可知,所有施肥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极显著水
平;处理(2)与处理(3)、(1)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
理(3)与处理(1)间无显著性差异。
2.1.4 产投比。由本试验可知,处理(2)较处理(3)、(1)
分别增产 57.35、48.67 kg/667 m2,每 667 m2增加收入
97.48、82.74元,处理(2)、(3)、(1)每 667 m2促花肥投
入的成本分别为 18.9、17.82、20元,因此,施用颗粒碳
铵的处理(2)较施用粉状碳铵的处理(3)、施用尿素的处
理(1)每 667 m2增加纯收入 96.4、83.84元(注:稻谷
按 1.7元 /kg计、尿素按 2.0元 /kg计、颗粒碳铵按 0.7元 /
kg计、粉状碳铵按 0.66元 /kg计)。
2.2 作保花肥
2.2.1 施用颗粒碳铵作水稻保花肥,优化了农艺性状,促
进了植株健壮生长。由表5可知,处理(2)比处理(3)、(1)
株高分别增加了 4 .7、0 .60 cm,剑叶面积分别减少 6 .42
cm2、增加 0.74 cm2,倒三叶面积分别增加 1.08、2.33 cm2。
2.2.2 施用颗粒碳铵作水稻保花肥,可减少枝梗退化,促进
水稻增粒增重。从表 5可知,处理(2)较处理(3)、(1)的
二次枝梗分别减少退化 0.90、0.40个,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
表6 水稻保花肥试验的产量及其构成
2.2.3 施用颗粒碳铵作水稻保花肥,可优化产量构成因素,
提高产量。从表 6可知,处理(2)较处理(3)、(1)有效穗
分别增加 0.20、0.14万 /667 m2,每穗实粒数分别增 1.17、
4.13粒。处理(2)较处理(3)实产增加 35.34 kg/667 m2,
增 6.21%;处理(2)比施处理(1)实产增加 7.31 kg/667
m2,增 1.23%。
将各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F测验结果表明(见表7),
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试验中含有增产极显著的施肥
处理,需进一步作多重比较。
由表 8可知,处理(2)、(1)与CK之间差异达极显著
水平;处理(3)与CK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
理(1)间无显著差异。
2.2.4 产投比。由本试验可知,处理(2)较处理(3)、(1)
分别增产 35.34、7.31 kg/667 m2,增收 60.10、12.43元,
处理(2)、(3)、(1)用作保花肥的肥料成本分别为 7.56、
7.13、8.0元,因此,施用颗粒碳铵的处理(2)较施用粉状
碳铵的处理(3)、施用尿素的处理(1)分别每 667 m2增纯
效益 59.67、12.87元(注:每 kg稻谷、尿素、粉状碳铵、颗
粒碳铵分别按 1.70、2.0、0.66、0.70元计)。
3 结 论
3.1 施用颗粒碳铵能有效控制氮素养分的释放速度,使其
肥效稳而持久,有利于水稻增粒、增重,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3.2 颗粒碳铵的粒径不宜过大,否则用作作物追肥田间撒
施时,易落入植株茎秆内,引起伤苗。
3.3 粉状碳铵用作追肥时,应与潮细土拌匀后撒入田间。
3.4 水稻施促花肥应以颗粒碳铵为宜。
3.5 颗粒碳铵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应
作为粉状碳铵的更新换代产品大力推广。
变异来源
区组间
处理间
误差
总和
d f
2
3
6
1 1
SS
0 .2 9 1 1
10 .7 92 9
2 .3 5 2 3
MS
0 .1 4 6
3 . 5 9 8
0 .3 9 2
F
0 . 3 7
9.18 **
F0.05
5 . 1 4
4 . 7 6
F0.01
1 0.9 2
9 . 7 8
处理
2
1
3
4(CK)
平均
产量
20.07
1 9 .8 2
1 8 .9 3
1 7 .6 5
0.05
a
a
a
b
0.01
A
A
A B
B
差异
表5 水稻保花肥试验的农艺性状比较
株高
(cm)
8 6 .1 5
8 6 .7 5
8 2.0 5
7 8 .3 5
穗长
(cm)
1 6 .8 6
1 6 . 6
1 6 .9 5
1 4 . 8
长(cm)
2 3 .2 5
2 4 . 5
2 6 .9 5
2 3 . 2
宽(cm)
1 . 5 7
1 . 5 2
1 . 6 2
1 . 4 0
现有
1 1 . 2
1 0 .6
1 0 .7
9 . 7
每穗实
粒数(粒)
1 1 4 .2 7
1 1 8 .5 8
1 1 7 .4 1
10 1.15 1
剑叶 每穗总
粒数(粒)
1 2 1 .0 7
1 2 5 .9 8
1 2 5 .7 5
1 0 4 .9 5
倒二叶
处理
1
2
3
4(CK)
长(cm)
3 2 .4 5
2 9 . 9
3 3 . 9
3 2 . 2
宽(cm)
1 . 3 5
1 . 2 5
1 . 2
1 . 1 6
长(cm)
3 0.5 5
3 0.4 5
3 1 .7 5
3 0.8 5
宽(cm)
1 . 0 4
1 . 1 2
1 . 0 4
1 . 0 4
退化
0 . 1
0
0
0 . 3
现有
2 9 . 4
2 7 . 4
2 3 . 1
1 5 . 2
退化
1 . 7
1 . 3
2 . 2
6 . 4
倒三叶 一次枝梗 二次枝梗
处理
1
2
3
4(CK)

19.89
20.14
19.07
17.88

18.75
20.05
18.84
17.95

20.83
20.01
18.88
17.11
实产(kg
/667 m 2)
594.7
602.01
566.67
529.36
有效穗(万
/667 m 2)
21.06
21.2
21.0
21.1
每穗实粒
数(粒)
114.27
118.58
117.41
101.15
千粒
重(g)
25.84
25.06
23.93
24.84
理产(kg/
667 m2)
621.85
629.98
590.02
530.15
小区产量(kg)
3.4.2 除草。可用 50%乙草胺 1 200 mL/hm2和 12.5%盖
草能 600 mL/hm2间隔 45 d交替喷雾。
3.4.3 水分管理。梅雨季节应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干旱季
节应做好灌溉工作。
3.4.4 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为食叶害虫铜绿金龟子和地
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防治铜绿金龟子时应掌握成虫盛期,可
震落捕杀,亦可用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毒杀。防治蛴螬、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咬食,可用敌敌畏或甲胺磷乳油0.125%~
0.167%溶液,用竹签在床面插洞灌浇。
3.4.5 抓好间苗。生长盛期(6月中旬以后),应分期分批
做好间苗工作,7月下旬做好定苗工作,每1 m2留30~40株,
在立秋前 15 d停施氮肥。9月中旬~11月下旬,每隔 10 d
喷 1次 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和 0.2%硼砂溶液,交替
喷施2~3次,以促进苗木提高木质化。一般一年生的苗木高
度可生长到 50 cm左右。
(上接第89页)
*********************************************************************************************************
表7 方差分析
表8 差异显著性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