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5-04-05
修回日期:2005-05-16
作者简介:刘布鸣(1956-),男 ,湖南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
成分 、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广西科技攻关(桂科攻 0322024-5A)项目和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
专项资金(115-2003-51)资助项目。
广西科学Guangxi Sciences 2005 ,12(3):214 ~ 215
棒柄花中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
化学结构分离鉴定*
Structure Analysis for Trans-4-(1-Propenyl)-Phenol-β-D-
glucopyranoside from 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刘布鸣 ,卢文杰 ,牙启康 ,陈家源
Liu Buming , Lu Wenjie ,Ya Qikang , Chen Jiayuan
(广西中医药研究所 ,广西南宁 530022)
(Guangx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
摘要:从大戟科植物棒柄花(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中分离得一化合物 , 经理化常数 、UV、
IR、1HNMR、13CNMR、MS 等波谱测试和解析 , 鉴定为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该化合物是首次
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关键词:糖苷 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分离 结构鉴定 棒柄花
中图法分类号:O6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64(2005)03-0214-02
Abstract:One compound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 for the first
time.This compound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as Trans-4-(1-Propenyl)-Phenol-β-D-glucopyranoside by spec-
tral analysis(UV , IR , 1HNMR , 13CNMR ,MS).
Key words:glucoside , Trans-4-(1-Propenyl)-Phenol-β-D-glucopyranoside , isolated , structure identify ,
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
棒 柄花 为 大戟 科植 物 棒柄 花 (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
别名大树三台 ,分布于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有消炎
解表 ,利湿解毒 、通便的功能 ,常用于治疗感冒 、急慢
性肝炎 、疟疾 、膀胱炎[ 1 ,2] 。棒柄花还具有治疗肝炎
的作用 ,对其化学成分研究已有报道[ 3] 。我们从棒柄
花植物中分离得一化合物 , 通过理化常数 、ESI/MS 、
EI/MS 、UV 、IR 、 1HNMR、 13CNMR等波谱综合解析 ,
鉴定为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
简称对丙烯基苯酚糖苷 ,它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
定 ,结构式如图 1 所示。本文报道其分离和结构鉴
定。
图 1 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结构
式
Fig.1 Structure of Trans-4-(1-Propenyl)-Phenol-β-D-glucopy-
ranoside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棒柄花采集于广西天等县 。由广西中医药研究
所赖茂祥副研究员采集并鉴定 。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美国 PE Lambda 12型紫外光谱仪 ,日本岛
津 IR 470型红外光谱仪 ,美国 Varian Mercury 400 型
核磁共振波谱仪 , 美国 Finnigan/MAT95 质谱仪 。试
剂:氘代丙酮 ,氘代吡啶 ,内标 TMS ,均为分析纯;层析
D101大孔树脂 、层析硅胶H 。
214 Guangxi Sciences , Vol.12 No.3 , August 2005
DOI :10.13656/j.cnki.gxkx.2005.03.016
1.3 提取分离
粉碎棒柄花 ,用水煮提取 3次 ,滤过 ,合并滤液 ,
浓缩 ,过D101大孔树脂层析 ,用水洗脱 ,再用 30%乙
醇洗脱 ,收集 30%乙醇洗脱液 ,浓缩 ,再进行硅胶柱
层析 ,用氯仿 、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 得粗结晶。
将粗结晶反复进行硅胶H 柱层析(加压)用氯仿-甲醇
混合溶剂洗脱 ,得粗结晶 ,经混合溶剂反复重结晶 、纯
化 ,得白色粉末结晶 ,即为对丙烯基苯酚糖苷 。
2 结果与分析
2.1 理化常数
对丙烯基苯酚糖苷为白色粉末结晶 ,熔点 190 ~
191℃,溶于甲醇 、乙醇 、丙酮 ,水 、氯仿 ,醋酸乙酯微
溶。
2.2 结构鉴定
IR(KBr)ν/ cm-1 3410(O-H),3020(苯环 、C=
C),2885(-CH2 -、-CH3), 1604 、1506(苯环), 1234 、
1070(C -O), 962(反式 C=C-H), 839(苯环对位取
代)。UV(甲醇)nm 260(有不饱和共轭体系)。1HNMR
(C5D5N ,400MHz ,TMS)δ∶1.72(3H , d , J=6Hz , 9-H),
4.11 ~ 4.58(m , glc-H),5.64(1H , d , J=7Hz , glc 1′-
H),6.04(1H ,dq , J=6.0 ,16Hz ,8-H),6.38(1H ,d , J=
16Hz ,7-H),偶合常数 J=16 Hz两个反式烯氢 ,7.31
(4H ,m ,芳-H)。13CNMR(C3D5O ,400MHz ,TMS)δ∶18.1
(CH3 ,C-9),61.9(CH2 , glc C-6′),70.6(CH , glc C-
4′),74.0(CH , glc C-2′), 77.2(2CH , glc C-3′、5′),
101.4(CH , glc C-1′), 117.0(2CH , C -3 、5), 123.9
(CH ,C-8),127.2(2CH ,C-2 、6), 130.8(CH ,C-7),
132.5(C ,C-1),157.4(C ,C-4)。DEPT 示有 1个-
CH3 伯碳 ,1个-CH2 仲碳 , 11 个-CH-叔碳 , 2个季
碳。ESI/MS:m/z 319.1181([ M+Na] + ,C15H20O6Na ,
计算值319.1158),可确定其分子式为 C15H20O6 ,由于
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常常测不出 , EI/MS 分
子离子的相对丰度较小 ,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
(ESI/MS)测定 , 正离子检测的 ESI/MS 分子离子有:
[M+Na] +m/ z 319 , [ 2M +Na] +m/ z 614 , [ 2M +K] +
m/ z 631 ,负离子检测的 ESI/MS 分子离子有:[ M -
H] -m/ z 295(准分子离子峰), [ 2M -H] -m/ z 591 ,可
推断分子量为 296。EI/MS:m/ z 296(M+), 162 , 134
(100),133 ,117。综合各MS数据分析 ,分子量为 296 ,
分子式 C15H20O6 ,计算不饱和度为:Ψ=(2×15+2-
20)/2=6 ,与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
糖苷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C15H20O6相符[ 4] 。
MS主要裂解途径:分子离子 m/z 296 ,碎片离子
有m/ z 134(100)为M-162 ,是失去葡萄糖得苷元离子 ,
即丙烯基苯酚离子[ Propenylphenol] + ,组成是C9H10O;
分子离子 m/ z 162为 M-苷元的葡萄糖基离子[ hexos-
gl] + ,组成是 C6H10O5;单糖氧苷在 EI谱中大多无分
子离子 ,苷元离子常为基峰 ,葡萄糖苷失去 162amu得
苷元离子[ 5] ,据此判断分子为单糖氧苷 ,主要特征离
子和裂解途径如图 2所示。
图 2 EI/MS主要特征离子和裂解途径
Fig.2 The characteristic ions and fragmentation patterns in EI/
MS
3 结论
化合物经质谱测得 EI/MS 分子离子峰为 m/e
296 ,分子量为 296 , ESI/MS 为 319.1181([ M+Na] + ,
C15H20O6Na ,计算值 319.1158),负离子检测获得[ M-
H] -m/ z 295 的准分子离子峰 ,推断其分子式为 C15
H20O6 ,为单糖氧苷化合物 , IR、UV 、 1HNMR 、13CNMR 、
MS 均证明结构单元中含有反式 C=C 、O-H 、CH3-、
-CH2-、苯环 ,质谱特征碎片离子也证明其化学结
构 。综合各光谱数据 ,各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与反式
-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结构相
符 ,并与文献[ 4] 基本一致 ,确定为反式-4-(1-丙烯
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参考文献:
[ 1] 冉先德.中华药海[ 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 1993.
1856.
[ 2]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94.623.
[ 3] 李翠红 , 周红娇 , 羊晓东 , 等.棒柄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4 , 16(6):514.
[ 4] Kimiko Nakanno , Koji Nishizawa , Ikumi Takemoto , et
al.Flavonol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from lilium corda-
tum[ J] .Phytochemistry , 1989 , 28(1):301.
[ 5] 丛浦珠 , 李笋玉.天然有机质谱学[ M]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 2003.
(责任编辑:邓大玉)
215广西科学 2005 年 8 月 第 12卷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