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变叶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全 文 :第 15卷第 1期
2008年 1月               
现代农业科学
ModernAgriculturalSciences               
Vol.15 No.1
Jan., 2008
文章编号:1005-4650(2008)01-0034-03
变叶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王育选 ,于 娜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
摘要:以变叶木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速繁殖 , 选用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 添加不同浓
度及种类的激素 ,接种后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变叶木最佳的初代培养基为 MS+6-BA0.5mg/L+
IBA0.5mg/L,继代培养以培养基 MS+6-BA1mg/L+IBA0.2mg/L增殖效果最好 ,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
基为 1/2MS+IBA1.5 mg/L。
关键词:变叶木;组织培养;快速繁育
中图分类号:S6710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12-12
作者简介:王育选 , 1968生 ,男 ,山西稷山人 ,在职硕士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助理实验师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StudyonTissueCultureofVariegatum
WANGYu-xuan, YUNa
(AgronomyColege, 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 Taigu, Shanxi030801, China)
Abstract:Thestemsofvariegatumasexplantstissuecultureforrapidpropagationtest:MSculturemediumasthebasicmedium,
adddiferentconcentrationsandtypesofhormone, acontroledtrialafterinoculation.Theresultsshowthat:thebestearlymediumfor
MS+6-BA0.5 mg/ L+IBA0.5mg/L, asubcultureofmediumMS+6-BA1mg/ L+IBA0.2mg/Lproliferationthebest
effect, thebestrootingculturemediumfor1/2 MS+IBA1.5mg/L.
Keywords:variegatum;tissueculture;rapidpropagation
 变叶木为变叶木属(CodiaeumA.Juss.)植物 , 共 15种。
我国引进栽培的有 C.variegatum(L.)Bl.1种 ,南方各地常
见栽培。变叶木原产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至澳大利亚 , 喜高
温 、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寒。
变叶木是一种珍貴的热带观叶 。其奇特的形态 、绚丽
斑谰的色彩招人喜爱。在华南一带可用于公园 、绿地和庭
园的美化与彩化;同时它也是良好的盆栽观叶 , 可用以美化
房间 、过道 、厅堂和会场 , 美化装饰效果良好。 笔者对变叶
木的组织繁育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 试图摸索出变叶木的
最佳组培条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人工种植的变叶木实生苗 , 由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组
培试验室提供。
1.2 材料处理
选择生长旺盛的新枝 , 剪去变叶木叶片 , 茎段用自来水
冲洗后置于 75%酒精中 30 s, 倒去酒精 , 用无菌水漂洗 , 转
入 0.1%升汞中消毒 6 ~ 8min, 然后用无菌水漂洗 5 ~ 8次 ,
并在无菌水中浸泡 20min,最后取出将茎段切为 0.5 ~ 2 cm
的小段备用。
1.3 培养基配制
采用 MS基本培养基 , 附加不同浓度的蔗糖 、 6 -BA、
IBA、NAA、2, 4-D, 加琼脂 6 g/L。培养基煮沸后调 pH5.8
后注入容器中 , 加棉塞后高压灭菌 30 min[ 1-3] 。
初代培养基:蔗糖为 30g/L。 (1)MS+6-BA0.2mg/L
+NAA0.2 mg/L;(2)MS+2, 4 -D 1 mg/L+6-BA0.1
mg/L+NAA0.1 mg/L;(3)MS+6-BA2 mg/L+IBA1 mg/
L;(4)MS+6 -BA1 mg/L+IBA0.5 mg/L;(5)MS+6-
BA1.5 mg/L+IBA0.5 mg/L;(6)MS+6 -BA0.5 mg/L+
IBA0.5 mg/L。
继代培养基:蔗糖为 30 g/L。(7)MS+6-BA1 mg/L+
IBA0.2 mg/L;(8)MS+6 -BA0.5 mg/L+IBA0.5 mg/L;
(9)MS+6-BA2mg/L+IBA1.5mg/L;(10)MS+6-BA1.
5 mg/L+IBA0.5 mg/L;(11)MS+6-BA2.5 mg/L+IBA2
mg/L。
生根培养基:蔗糖为 15 g1 L。 (12)1/2MS+IBA1.5
mg/L;(13)1/2MS+IBA2mg/L;(14)1/2MS+IBA3mg/
L;(15)1/2MS+IBA4 mg/L。
1.4 培养条件
将接种了外植体的三角瓶置于光照培养室内 , 室温 25
℃左右 , 光照度 1 000-2 000 lx, 每天光照时间 12 h条件下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 20 d后继代培养 , 40d后生根培养 [ 4] 。
1.5 观察记载
在组织培养的不同时期观测记录组织发育情况 、幼苗
长势及生根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对变叶木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由表 1可知 , 在不同培养基上变叶木愈伤组织产生的
时间略有差异 , 总体上在 15 ~ 20 d切口处均产生了愈伤组
织或不定芽。接种于处理(2)和(6)的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
最快 , 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诱导出较多的愈伤组织 , 并且愈
伤组织生长旺盛很快产生不定芽。其他处理在随后的 3 ~ 4
d内也都产生了愈伤组织或不定芽 , 且各处理间产生的不定
芽数量差异不显著。
表 1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处理编号 培养基 愈伤组织产生时间 /d
1 MS+6-BA0.2 mg/L+NAA0.2 mg/L 17
2 MS+2, 4-D1 mg/L+6-BA0.1 mg/L+NAA0.1 mg/L 16
3 MS+6-BA2mg/L+IBA1 mg/L 20
4 MS+6-BA1 mg/L+IBA0.5mg/L 18
5 MS+6-BA1.5mg/L+IBA0.5 mg/L 19
6 MS+6-BA0.5mg/L+IBA0.5 mg/L 15
2.2 不同培养基对变叶木继代培养的影响
由表 2可知 , 在 5种不同配比的培养基下继代培养 , 幼
苗的分化结果差异很大。(7)和(8)培养基分化较好 , 20 d
分化 2 ~ 3苗 , 且苗生长正常 , 处理(7)的苗比处理(8)的苗
长势略好但不显著。与(7)、(8)相比其他培养基条件下分
化结果很不理想 ,分化苗数较低或不分化。
表 2 不同培养基处理下继代培养分化结果
处理编号 培养基 生长状况 分化幼苗情况
7 MS+6-BA1mg/L+IBA0.2 mg/L 较好 20 d均分化 2 ~ 3苗 , 高 1 cm;40d后 3 ~ 5苗 ,高 4 cm
8 MS+6-BA0.5 mg/L+IBA0.5mg/L 较好 20 d均分化 2 ~ 3苗 , 高 0.8 cm;40 d后 3 ~ 5苗 ,高 3 cm
9 MS+6-BA2mg/L+IBA1.5 mg/L 差 20 d均分化 2苗 ,高 0.8 cm
10 MS+6-BA1.5 mg/L+IBA0.5mg/L 一般 20 d均分化 1 ~ 2苗 , 高 0.5 cm
11 1MS+6-BA2.5mg/L+IBA2 mg/L 差 20 d均不分化
2.3 不同培养基对变叶木生根培养的影响
由表 3可知 , 在 4种不同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有明显
的差异性 , 处理(12)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 , 随着培养基中
IBA浓度的增高生根效果逐渐变差 , 在培养基 1/2MS+
IBA3mg/L中已经不能生根 , 在培养基 1/2MS+IBA4 mg/L
中也不能生根 ,同时在根部产生了大量的愈伤组织。
表 3 不同培养基处理下生根培养结果
处理编号 培养基 生根效果
12 1/2MS+IBA1.5 mg/L 均生根 3 ~ 6条 , 长 2 ~ 4 cm, 25 d生幼根 , 40 d后生根完成
13 1/2MS+IBA2mg/L 均生根 4 ~ 6条 , 长 3 ~ 4 cm
14 1/2MS+IBA3mg/L 不生根
15 1/2MS+IBA4mg/L 不生根 , 根部产生大块愈伤组织
3 结论与讨论
  激素浓度 、种类及不同的配比组合对植物外植体的诱导
及分化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选用的 6 -BA为细胞分裂
素 , NAA和 IBA为生长素类物质 , 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和特
点。生长激素的添加量过低时 ,愈伤组织生长缓慢;浓度过
高时 , 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在组
织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 即 “激素杠杆 ”。生长素生物学效
应高于细胞分裂素时 , 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
成;细胞分裂素的效应高于生长素时 , 诱导植物组织再分化
和芽原基的形成 [ 5] 。
在本试验中初代培养最佳的配方是 MS+6-BA0.5mg/L
+IBA0.5 mg/L, 相对低浓度的 BA和 IBA组合更有利于变
叶木愈伤组织的产生。 6 -BA具有扩大细胞 , 促进细胞分
35 第 1期                王育选等:变叶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裂 , 打破休眠芽 ,促进侧芽萌发的作用。
变叶木继代培养时其最佳的培养基是(7),与初代培养
基不同的是适当增加了 6-BA浓度同时降低了 IBA浓度 ,
这样更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和芽的分化 ,细胞分裂素的效应高
于生长素的效应 , 但如果同时增加 6 -BA与 IBA浓度 , 6-
BA的效应会显著降低 , 导致芽不分化或分化较弱。
IBA有利于促进形成长而细的不定根 , 低浓度的 IBA作
用效果优于高浓度的 。在本试验当中 1/2MS+IBA1.5 mg/
L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 ,随 IBA浓度的增加生根的条数
和长度减少 , IBA浓度达 3.0 mg/L时变叶木已不能生根。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各激素的使用浓度。
参考文献
[ 1]  汪一婷.工厂化组培苗的污染及控制研究 [ J].安徽农业科
学 , 2005, 33(12):2357-2358.
[ 2]  徐怀亮 ,罗鹏.紫罗兰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24(1):19-22.
[ 3]  邓小梅.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的研究进展 [ J] .江西
林业科技 , 2004, (6):33-36.
[ 4]  林海 ,王正颖.雀舌黄杨茎段组培技术研究 [ J] .安徽林业科
技 , 2006, (1):11-12.
[ 5]  程爱芳.百合的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 J] .武汉生物工程学
院学报 , 2006, 1(2):19-27.
(上接第 30页)
2.5%敌杀死 2 000倍稀释液)+蚜虱净 800倍稀释液 。当
气温升至 25℃左右 ,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梨瘿螨为害最为严
重 , 常造成梨嫩叶褐黄硬脆变色变干脱落 ,应结合根外追肥
混用杀虫杀螨剂 , 如 20%灭扫利 2 000倍稀释液 +50%尼索
朗 2 000倍稀释液(或螨危 、扑螨特等)+10%世高 5 000倍
稀释液。以后随高温高湿的到来 , 多种病害发生较重 , 应单
独或结合根外追肥喷用杀虫杀螨剂和杀菌剂 ,视病虫害发生
情况间隔 15~ 20天适时交替用药 , 防治害螨 、梨花网蝽 、食
心虫 、蚜虫和褐斑病 、黑斑病 、黑星病。 防治梨大 、梨小 、桃
小 、桃蛀螟 、蝶蛾类等鳞翅目害虫 , 可用 25%灭幼脲 3号
2 000倍稀释液 、2.5%保得乳油 3 000倍稀释液 、2.5%功夫
2 000-3 000倍稀释液 、 10%天王星 3 300-10 000倍稀释
液等。
5.1.4 采果后保叶不放松
采果前 20d停止用药 , 采果后立即喷药 ,以后应视病虫
和雨水情况适时用药 ,一般间隔 20天左右雨后天晴即喷一
次 , 至 11月初为止 , 以防治梨花网蝽 、螨和黑斑病 、黑星病 、
褐斑病 、轮纹病等对叶的为害以及防炭疽 、灰霉病浸染芽造
成枯芽。
5.2 加强采后管理 ,防异常落叶开秋花 ,控制后期
生长防 “返青”
采果前后以速效氮肥配以农家肥施足采果肥 , 并立即灌
足水 ,防止干旱落叶和控制芽早熟。遇旱及时灌水 ,并注意
防止涝害。采果后病虫防治保叶不放松。采取拉枝 、摘心 、
全树叶面喷施氨基酸微肥促新叶转色老熟。 用体积分数(5
~ 10)×10-6的 GA3喷施老叶等综合措施防老叶提前脱落;
喷多效唑等控制后期生长(控制 7 ~ 8月二次梢的发生), 防
“返青” 。保叶较好的 ,在控制秋梢生长的前提下 , 9月底视
花芽饱满程度 ,重施有机基肥 ,配施复合肥 , 并灌透水 , 恢复
树势并提高土壤理化性质。
梨树一旦出现二次开花和生长时 , 应在子房膨大期停
花 ,在 3 ~ 4片叶时摘心 , 以利于新叶成熟积累养分 ,以免引
发再次抽梢。冬剪时尽量多保留花芽 , 花芽少的枝适量重
剪 ,反之则尽量轻剪或不剪。
(上接第 33页)
[ 5]  黄运凤 ,章玉平 ,刘武 ,等.月季切花保鲜技术研究初报 [ J] .广
西农业科学 , 2005, 36, (4):333-335.
[ 6]  邓群仙, 袁秋月 ,王小蓉 ,等.无机盐对月季切花保鲜的影响
[ 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24, (1):101-103.
[ 7]  高勇,吴绍锦.月季切花瓶插期生理变化与衰老关系的研究
[ J].园艺学报 , 1990, 17, (1):71-75.
[ 8]  王三根.植物生理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 M].重庆:西南农业非
正式出版物大学 , 2000:13-14.
[ 9]  陈丹生 ,蔡汉权 ,林鸿生 ,等.玫瑰切花保鲜的研究进展 [ J] .江
西科学 , 2005, 23, (6):814-819.
[ 10]  叶自新.植物生长激素在切花保鲜上的应用 [ J] .中国花卉园
艺 , 2006, 12:54-55.
[ 11]  沈嘉祥 ,丹羽利夫 ,丸茂晋吾.天然型和非天然型脱落酸的生
物活性比较 [ J].植物生理学报 , 1995, (2):166-174.
36             现 代 农 业 科  学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