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赤霉素浓度对乌榄种子发芽的影响



全 文 :2007年第 1期(总第 108期) 广西 热 带 农业 3
表 1 各处理的发芽率及差异显著性
处理 重复 Ⅰ 重复Ⅱ 重复Ⅲ 平均发芽率(%)发芽数(粒) 发芽率(%) 发芽数(粒) 发芽率(%) 发芽数(粒) 发芽率(%)
处理1 78 78 66 66 90 90 78
处理2 84 84 78 78 84 84 82
处理3 90 90 81 81 90 90 87
CK(清水) 66 66 57 57 63 63 62
用 50~ 200mg/L的赤霉素溶液处理乌榄种子 4 h ,
对于破除乌榄浅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 , 且可缩短发芽
天数 ,提高发芽率 ,使发芽整齐一致 ,且经处理的乌榄
种子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未造成不良影响。以上方法可
用于乌榄育苗生产 ,其中以 200 mg/L浸泡 4 h处理的
效果最好 。
2.2 病原菌的初步鉴定
分离纯化的病原菌在 PDA培养基中 30 d才产
孢 , 菌丝有隔膜 , 分生孢子梗很短 , 分生孢子器球形
(见图 1)。分生孢子椭圆形 ,圆柱形 ,纺锤形 ,梨形或球
形 ,无色 ,单胞 ,内含油球(见图 2)。测量 100个孢子 ,
平均大小为 2.0μm×6.0μm。对比相关文献 [3 ~ 4] , 初
步鉴定为茎点霉属(Phoma sp.)。
3 讨论
由茎点霉属 (Phoma sp .)引起的哈密瓜蔓腐病
在症状和病原上均不同于由壳二孢属 (Ascochyta cit-
rullina Smith)引起的哈密瓜蔓枯病 , 因此称之为哈密
瓜“蔓腐病” 。
参考文献
[ 1] 于莉 , 白金凯 .茎点霉和叶点霉两属的新种及国
内新记录种 .菌物系统 ,1995(14)3:192~ 195
[ 2]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 ,1999
[ 3]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2001
[ 4] 魏景超 .真菌鉴定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1979
乌榄种子有休眠习性 , 在育苗中 , 存在种子发芽困
难 , 发芽时间长 , 出苗不整齐 , 甚至不发芽等问题 , 给生
产管理带来不便。为了提高乌榄发芽率 , 进行了本试
验。
1 方法
本试验于 2005年 9月 ~ 11月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
究所试验站进行。选择充分成熟 、籽粒饱满的种子。分别
将供试种子在 50 mg/L(处理 1)、100 mg/L(处理 2)、200
mg/L(处理 3)的赤霉素溶液内浸泡 4 h ,以清水浸 4 h的
种子凉干为对照(CK)。种子凉干后置于沙床催芽。每个
处理 100粒种子 , 3次重复 ,从第 10天起每 7天统计 1次
发芽数 , 计算各处理的发芽率。每次调查后把发芽的种
子播于营养袋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2 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 , 处理 1 、2、3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比对
照高 16%、 20%、 25%, 其中以处理 3的种子发芽率最
高。见表 1。
不同赤霉素浓度对乌榄种子发芽的影响
郑树芳 赵大宣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 , 龙州 53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