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日本甜夏橙果实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



全 文 :浙江农业学报 Acta Agr icu lturae Zhej iangensis 6 (2):119-123 , 1994
日本甜夏橙果实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
张上隆1 陈昆松1 刘春荣2 张百寿2
(1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 杭州 310029;2衢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 , 衢州 324000)
提 要:日本甜夏橙果实采后果皮和果肉组织的衰老是非同步的 , 后者先于前者;贮藏前期汁胞总糖含量明
显减少 , 含酸量相对稳定 , 后期总糖变化缓慢 , 含酸量下降明显。贮藏期间果实的主要微生物病害是青 、 绿
霉病和蒂腐病 、 生理病害以果皮褐斑病为主 , 偶有水肿病发生。采后用 1000ppm 特克多 (TBZ)加
200ppm2.4-D处理果实可获得良好的防腐效果 , 若结合XG塑料保鲜袋单果包装 , 则综合保鲜效果更佳 , 可
更有效地控制果实腐烂 , 显著减轻果皮褐斑病 , 明显减少果实失重 , 维持新鲜度 , 提高果品商品性 , 同时还
可改善果实的食用品质。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可能是褐斑病发生过程的一个重要因子。
关键词:日本甜夏橙;果实;采后生理;微生物病害;生理病害;塑料薄膜;贮藏
Studies on postharvest physiology and storage of natusdaidai fruits:Zhang Shanglong1 , Chen Kunsong1 , Liu Chunrong2&
Zhang Baishou2 (1Departmen t of Hort iculture , Zhejiang Agr icultural Universi ty , Hangzhou 310029;2The Citrus Research
Inst itute of Quzhou , Quzhou 324000)
Abstract:The changes in postharvest physiology , quali ty , main diseases and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and the storage technology
of natusdaidai(Citrus natusdaidai Hayata)f rui t stored at 8.42±3.10℃under 79.82±5.11% relative humidity for 160 days
were investigated in 1989-1991.The resul ts showed that the senescence of rind and juice sac tissue of f ruit w as not syn-
ch ronous and the senescing of rind was later than that of juice sac.The marked decline in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f ruit happened
before 79-day-storage and t it ratable acid content w as no notable change in the same period.The contrary results occured in
soluble sugar and ti tratable acid conten t af ter 79-day -storage.The treatment w ith the fungicide thiabenchazole(TBZ)at
1000ppm+2.4-D at 200ppm in 24 hoursafter harvest combined w rapping the fruit individually with polyethylene film signif i-
cantly decreased the rate of f rui t decay causedby moldsandother microorganism s;controlled occurence of brown blotch , a phys-
iological disorder on the rind of f ruit;declined loss in weight of f ruit;keeped fresh of f ruit;and was no marked change in eating
quali ty as well.The fruit flavour andappearance were best in frui ts w rapped in XG modified film , a modified polyethylene film.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w relat ive humidity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wn blotch of natusdaidai fruit.
Key words:Natusdaidai;Fruit;Postharvest physiology;Disease;Physiological disorder;Polyethylene film;Storage
 柑桔品种结构调整是当前柑桔生产的主要
问题之一。杂柑类柑桔可作为品种结构调整
的重要内容〔4〕 。日本甜夏橙是柚橙杂种 , 品
质优 , 耐贮藏 , 易栽培 , 丰产性好 , 是解
         
收稿日期:1994-01-09
决春夏柑桔淡季市场供应的优良杂柑品种之
一 , 果实在 11 月至翌年 4 ~ 5 月间均可采
收 , 但秋冬采收的果实含酸量较高 , 达
1.5%左右 , 需经一段时间贮藏 , 使糖酸比
达到一个较适宜的水平 , 以发挥其优良的风
味 , 适应消费者之需。在我国的一些桔产
区 ,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 , 故果实常在 11 月
下旬采收 , 因而在推广栽培日本甜夏橙的同
时 , 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果实贮藏技术。本
试验通过对日本甜夏橙果实的一些采后生理
和品质变化及其贮藏技术进行研究 , 以了解
果实采后生理的变化 , 筛选适用的贮藏技
术 , 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与处理
 供 试日本甜夏 橙 (Ci trus natsudaidai
Hayata)果实采自衢州市柑桔研究所果园内
1988 年的高接树 , 根砧为枳壳 (Poncirus
tri foliat (L.)Raf.), 温州蜜柑 (Citrus un-
shiu Marc.)作中间砧。11月 21日采收 , 选
择大小中等 (每只约 250克)的果实 , 采后
24 小 时 内 用 多 种 防 腐 剂 处 理 (均 加
200ppm2.4-D), 以筛选适宜的防腐剂及适
用浓度。经 7天预贮后 , 一部分果实用不同
塑料薄膜行单果包 , 以选择适于采后贮藏的
薄膜材料;另一部分不包膜 , 用于测定有关
生理指标。果实贮藏于通风贮藏库内 , 用自
记温 、湿度仪记录其温 、 湿度变化。
(二)试验方法
 1.超氧物歧化酶 (SOD)活性  按李柏
林和梅慧生〔5〕方法进行测定。重复三次。
 2.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按吕均良
等〔2〕的方法进行测定。重复三次。
 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按 Bradford〔7〕方
法测定 , 重复三次。
 4.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  分别用
3.5—二硝基水杨梅比色法和酸碱滴定法测
定其含量。重复三次。
 5.主要贮藏病害观察和鉴定 贮藏期每
隔 20 ~ 30 天检查一次;并对病原菌进行分
离 、 培养 、 镜检和鉴别。
 6.指标检查定期检查和计算  果实失重
率 、 腐烂率 、 健果率。果皮褐斑指数和果蒂
新鲜指数。
指数 =∑(各级别数 ×该级别果数)最高级别数 ×检查总果数
级别  0级  1级   2级     3级
果皮褐 无褐斑 轻微<20%表面积>20%表面积
斑程度
果蒂新 全干 暗绿 青绿 , 新鲜   —
鲜程度
结果与分析
(一)贮藏过程的温 、 湿度
 果实贮藏期的平均温 、 湿度分别为 8.42
±3.10℃和 79.82±5.11%, 旬平均温 、 湿
度变化如图 1所示。
(二)贮藏期果皮 、 果肉组织中的 SOD 和
POD活性及果实品质变化
 1.SOD及 POD酶活性变化
果实贮藏期果皮和果肉组织中的 SOD
和 POD活性变化不同。果皮组织在贮藏前
期 , SOD和 POD 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 前者
于采后 79天达到较高水平 , 并在随后的 80
天内一直相对稳定 , 后者于采后 144 天出现
峰值 , 随后下降;果肉组织的 SOD 和 POD
活性变化趋势同步 , 初期二者呈上升趋势 ,
采后 79 天 同 时 达 到 高峰 , 以 后 趋 下
      
图 1 贮藏过程贮藏环境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Fig.1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dur-
ing frui t storage
·120· 浙江农业学报 第 6卷 (1994)
图 2 贮藏过程果皮、 果肉组织中 SOD和 POD活性
变化
Fig.2 Changesof superoxide dismutase(★)and perox-
idase(○)activity in peel and juice sac during fruit storage
降。果肉组织中的 SOD 和 POD 活性下降均
先于果皮组织 (图 2), 这种变化 , 说明果
实贮藏过程中果皮组织和果肉组织的衰老是
非同步进行的 , 果肉先于果皮。如何调节果
皮和果肉组织相对不同步老化可能是维持果
实贮藏后期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
 2.果实品质变化
 贮藏期果肉组织的可溶性总糖 、 还原糖
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如图 3所示。结果表明
可溶性总糖下降 , 还原糖含量略上升 , 贮藏
前期二者变化较明显 , 后期趋缓慢。可滴定
酸含量变化与总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 前期
变化较缓 , 后期下降较快。这可能是由于果
实在不同贮藏阶段的呼吸底物不同之故。这
种变化是否与果实贮藏性有关尚待进一步研
究。
图 3 贮藏过程果肉组织中的糖 、 酸变化
Fig.3 Changes of soluble sugar and t it ratable acid(TA)
content in juice sac during storage
表 1 几种防腐剂处理效果比较
Table 1 Effects of several fungicideson rate of decay(RD)
and index of brown blotch(IBB)during frui t storage
处理
Treatment
无薄膜包果
Without common
PE fi lm
普通薄膜单果包装
Individually w rapped
with mommon PE
film
腐烂率
RD (%)
褐斑指数
IBB
腐烂率
RD (%)
褐斑指数
IBB
135d 160d 135d 160d 135d160d 135d 160d
1000ppm TBZ
500ppm TBZ
200ppm Befran
100ppm Befran
100ppm BC-98
 20ppm BC-98
1000ppm MBC
Cont rol
0
10
5
5
0
10
0
25
0
10
15
10
15
20
10
35
0.20
0.23
0.42
0.47
0.22
0.33
0.32
0.44
0.37
0.35
0.53
0.55
0.40
0.44
0.42
0.48
0
0
0
5
5
0
5
15
0
0
0
5
5
15
5
25
0.05
0.10
0.21
0.23
0.11
0.24
0.15
0.23
0.12
0.15
0.30
0.32
0.27
0.33
0.27
0.33
d=days=天
(三)贮藏保鲜试验
 1.防腐剂的筛选
 采用不同浓度的特克多 (TBZ)、 培福朗
(Befran)、 BC-98 、 多菌灵 (MBC)及清水
(对照)进行防腐试验 , 结果如表一所示。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防腐效果以 1000ppm 特
克多加 200ppm 2.4-D处理最佳 , 既可有效
地控制果实腐烂率 , 又对果皮褐斑病具一定
防治作用 , 这与特克多可减轻或控制八朔
柑〔10〕和葡萄柚〔13〕果实果皮褐斑症状的报道
相一致 , 各 处理 若结合 聚乙 烯薄膜 袋
(0.01mm)单果包膜 , 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果
实的新鲜度 , 更有效地控制腐烂率和减轻果
皮褐斑病。
 2.XG 保鲜膜的贮藏保鲜效果
  试验比较了 XG 保鲜膜 (XG modified
film , 0.01mm)、 一 般 改 性 膜 (common
modified film , 0.03mm)、 普通 聚乙烯 膜
(common PE film , 0.01mm)单果包膜处理
和不包膜对照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 试
    
·121·日本甜夏橙果实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
表 2 不同塑料薄膜单果包装贮藏对果实失重率的
影响 (%)
Table 2 Effect of individual w rapping with dif ferent PE
film on weigh t loss(%)of f rui t during storage
处理
Treatment
7d 48d 78d 112d135d160d
Control
Common PE film
Common modif ied f ilm
XG modif ied f ilm
0
0
0
0
7.6
1.4
1.2
0.7
8.3
1.5
1.4
0.8
10.1
1.8
1.7
0.9
14.7
1.8
1.9
1.3
17.5
2.0
2.3
2.0
验用果实均经 1000ppm特克多加 200ppm2.4
-D 处理。
 (1)减少果实失重率 由表 2 可知 , XG
保鲜膜与一般薄膜一样 , 可显著减少贮藏期
的果实失重。三种不同薄膜处理间无差异。
 (2)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表 3表明 ,
采用薄膜包果各处理的果蒂新鲜指数均显著
高于不包膜处理 , 同时 , 可有效地控制褐斑
病的发生。其中 XG 保鲜膜处理效果显著优
于其他两种薄膜材料。
 (3)对果实食用品质的影响 对贮藏 160
天后的果实品质分析表明 , 各处理间的可溶
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XG 保鲜膜处理果实
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四个
处理间的糖酸比均达显著差异 , 其中以 XG
保鲜膜处理的糖酸比最高 , 依次为对照果 、
一般改性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膜处理 (表
    
表 4 不同塑料薄膜单果包装贮藏对果实食用品质
的影响 (160天)
Table 4 Effects of individual w rapping with dif feren t PE
film on eating quali ty of f ruit after 160 day storage
处理
Treatment
含糖量
Sugar
content
(%)
可滴定酸
含量
Titratable
acid (%)
糖酸比
Sugar/
acid
Control
Common PE film
Common modified film
XG modified film
5.59a
4.98a
5.15a
5.14a
1.04a
1.05a
1.05a
0.93b
5.35b
4.74d
4.90c
5.53a
4)。从而可见 , XG 保鲜膜不仅不影响果实
贮藏的品质 , 还可改善果实的食用品质。
讨论
 自由基衰老学说认为衰老过程即活性氧
代谢失调 、 累积的过程。SOD是植物体内广
泛存在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 尤其在生物活
性氧代谢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采后荔枝果
实的衰老与 SOD 活性下降有关〔6〕 , 采后日
本甜夏橙果实果皮和果肉组织中的 SOD 活
性呈非同步变化 , 说明果皮和果肉组织的衰
老是非同步的 , 即当果肉组织出现衰老时 ,
果皮组织仍具较旺盛的代谢水平 , 成为较强
的代谢 “库” 。POD 活性变化也与衰老有
关〔9〕。日本甜夏橙果实果肉和果皮组织
      
表 3 不同塑料薄膜单果包装贮藏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individual w rapping with dif ferent PE film on exterior quality of fruit
处理
Treatment
135d 160d
褐斑病
Brown blotch
好果率
Health
fruit(%)
指数
Index
果蒂新鲜指数
Fresh index
of fruit stalk
褐斑病
Brown blotch
好果率
Health
fruit(%)
指数
Index
果蒂新鲜指数
Fresh index
of f ruit stalk
Control
Common PE film
Common modif ied f ilm
XG modif ied f ilm
62.5b
90.0a
85.0a
90.0a
0.168a
0.042b
0.07ab
0.031b
0.29b
0.58a
0.61a
0.63a
32.5b
65.0a
70.0a
72.5a
0.34a
0.17ab
0.20ab
0.11b
0.17b
0.58a
0.58a
0.61a
·122· 浙江农业学报 第 6卷 (1994)
中的 POD 活性变化也呈非同步 , 这种趋势
与 SOD活性变化相似。果实贮藏过程果皮
和果肉组织中 SOD 和 POD 的这种变化 , 说
明调控果皮组织与果肉组织间的相对衰老进
程可能是改善果实贮藏后期食用品质的关
键。至于果实贮藏过程的 SOD和 POD 活性
变化与贮藏性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
究。
 柑桔果皮褐斑病是果实贮藏期间的一种
生理性病害 , 其发生与低温冷害〔8 , 11〕 、 贮藏
环境的相对湿度〔12〕和内源乙烯〔1〕等有关。
一般认为乙烯是低温冷害的次生反应 , 而相
对湿度又与冷害程度有关。至今 , 有关褐斑
病的致因仍不很清楚。Purvis〔12〕认为低温冷
害的初始反应是果实失水 , 如能有效地防止
果实失重 , 便可延迟或减轻冷害的发生。在
高湿 (RH>95%)环境中贮藏的锦橙果实
褐斑率为 18.4%, 而在低湿 (RH 为 70 ~
90%)环境中 , 则上升至 86.4%〔3〕。本试
验贮藏环境的平均相对湿度为 79.82 ±
5.11%, 属低湿范围 , 贮藏 160天后果皮褐
斑病高达 67.5%, 如采用塑料薄膜袋单果
包装处理 , 则可显著减少发病率 , 其中以
XG保鲜膜处理效果最佳 , 其发病率仅为同
期对照的五分之二。由此可知 , 贮藏环境的
相对湿度可能是影响褐斑病发生的一个重要
的可控因子。
参考文献
〔1〕 王振永等 1987.甜橙褐斑病与乙烯产生的关
系.植物生理学报 13 (3):287-294
〔2〕 吕均良 陈昆松 张上隆 1993.猕猴桃果
实后熟过程的乙烯生成 、超氧物歧化酶和过
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 (2):135-138
〔3〕  华南农学院 (主编) 1981.果品贮藏加
工学.北京:农业出版社
〔4〕  吴光林  1991.杂柑在浙江省开发的前
景.浙江柑桔 (4):1-4
〔5〕  李柏林 梅慧生 1989.燕麦叶片衰老与
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植物生理学报  15
(1):6-12
〔6〕  林植芳等 1988.采后荔枝果实中氧化和
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植物学报  30 (4):
382-387
〔7〕  Bradford MM 1976.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s of microg ram
quantitives of protein us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dye binding.Anal.Biochem .72:
248-254
〔8〕  Chalutz E et al.1985.A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citrus fruit cultivars to
storage temperature.Scientia Hort.25:271
-277
〔9〕  Gorin N , Heidema FT 1976.Perox idase ac-
tivity in golden delicious apples as a possible
parameter of ripening and senescence.J .A-
gric.Food Chem.24 (1):200-202
〔10〕 Hasegaw a Y , Iba Y 1981.Kohansho:a physi-
ological disorder of the rind of citrus fruits dur-
ing storage in Japan.Proc.Int.Soc.Citri-
culture 764-767
〔11〕 Iw ata T et al.1969.Phys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ling injury in natsudaidai (Citrus natsu-
daidai Hayata)fruits.II.J .Japan.Soc.
Hort.Sci .38:93-100
〔12〕 Purvis AC 1984.Importance of w ater loss in
the chilling injury of grapefruit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Scientia Hort.23:261-267
〔13〕 Schiffman-Nadel M et al.1972.Reduction
of pitting in grapefruit by TBZ during long term
storage.Hort Science 7:394-395
·123·日本甜夏橙果实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