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灯笼草的组织培养①
李克烈② 王荣香 陈 伟 马千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海南儋州 571737)
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 要 以灯笼草的茎尖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其初代、 继代及生根培养的主要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 最适初
代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 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1mg/L; 最适生根
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
关键词 灯笼草 ; 组织培养 ; 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S641.9
Tissue Culture of Physalis peruviana
LI Kelie WANG Rongxiang CHEN Wei MA Qianquan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Shoot tips of Physalis peruviana Linnaeus were used as explants for tissue culture,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ulture, subculture and rooting of P. peruviana Linnaeus were determined. 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media for culture, subculture and rooting were MS+6-BA 2.0 mg/L+NAA
0.2 mg/L; MS+6-BA 1.5 mg/L + NAA 0.1 mg/L, and1/2 MS+NAA 0.5 mg/L.
Key words Physalis peruviana Linn.; tissue culture ; rapid propagation
① 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PZS039)
收稿日期: 2009-10-02责任编辑/张海东 E-mail: rngcrngc3@gmail.com
② 李克烈(1972-), 男, 海南澄迈人, 副研究员。
2009年10月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33, No.5
热 带 农 业 工 程 第33卷第5期
Oct. 2009
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 Linn.)又名小果酸
浆、 天泡草、 地灯笼, 为茄科(Solanum Li)酸浆属
(Physalis Linn.)植物[1], 是一种耐旱、 涝、 热、 寒
的作物。 灯笼草根含有机酸、 氨基酸、 黄酮甙、 酚
类及糖类; 叶片含绿原酸; 果实富含胡萝卜素。 全
草皆可入药, 具有清热、 行气、 止痛、 消肿等功
效,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 咽喉肿痛、 腮腺炎等病
症[2]。 灯笼草能在全国各种土壤上生长, 是一种很
有开发前途的果、 药兼用的经济植物。 由于常规繁
殖效率低, 为此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灯笼草进行组
织培养, 为灯笼草的快速繁殖及种质资源的保存开
拓一条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外植体材料为优良健壮灯笼草植株的嫩茎, 来
源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南药圃。
1. 2 方法
1. 2. 1 诱导分化
外植体用洗洁剂将材料洗净, 流水冲洗干净,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表面消毒15s, 再用
0.1%升汞 (加吐温1-2滴)溶液消毒12min, 无菌水冲
洗3-5次。 切取0.8-1.5cm带1-2个腋芽的茎段, 分
别接种于下列诱导培养基中 : ① MS+6-BA 5.0
mg/L+NAA 0.1mg/L; ② MS+6-BA 3.0mg/L+NAA
0.1mg/L; ③ MS+6-BA 2.0 mg/L+NAA 0.1 mg/L;
④ MS+6-BA 1.0mg/L+NAA 0.1mg/L。 每处理接种
20瓶, 每袋装1块材料, 观察芽的分化情况。
1. 2. 2 丛生芽的继代培养
将诱导出的丛生芽接种于继代培养基(MS+6-BA
1.5mg/L+ NAA0.1mg/L)上; 增殖培养周期以3Od为宜。
44- -
李克烈 等 灯笼草的组织培养
1. 2. 3 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基中高3-4cm的幼苗接种于生根培
养基(MS+NAA 0.5mg/L)上, 20d后统计生根情况。
以上MS培养基中蔗糖为30g/L, 卡拉胶均为
6.0g/L, pH值5.6。 培养条件为: 温度22-24℃,
光照强度30-40μmol/m2·s; 光照时间12 h/d。
2 结果与分析
2. 1 芽初代培养
灯笼草嫩茎接种7d后, 块茎上的芽点开始萌
动, 并长出新芽, 且基部开始出现突起, 15d后开
始长出丛生芽, 25d后丛生芽逐渐增多。 4种培养
基对丛生芽的诱导率见表1:
在诱导②与③培养基上, 芽的萌发率最高, 为
100%。 诱导②虽然形成丛生芽时间短, 但芽过于
密集, 且成簇生状堆积于培养基上, 不利于以后的
转接; 而诱导③丛生芽数量较多, 质量较高。 因此
适宜灯笼草组培的诱导培养基为: 诱导③, 即MS+
6-BA 2.0mg/L+ NAA 0.2mg/L。
2. 2 增殖培养
将丛生芽分成小块, 每块有3-4个小芽, 同时
将较大的芽切去部分叶片和顶芽, 转接入增殖培养
基中。 15d左右芽块增殖产生大量的丛生芽, 增殖
系数达4.8。 同时, 芽块基部也会诱导产生少量的
愈伤组织块, 在增殖继代过程中愈伤组织体积不断
增大, 并分化不定芽。 增殖培养周期以3Od为宜。
2. 3 壮苗及生根培养
将3-4cm长的不定芽分切成单芽接种到壮苗及
生根培养基中, 7d后可见不定根突起, 30d后长出
5-7条白色带有根毛的不定根, 形成完整根系, 生根
率达90 %, 苗高达6cm以上。 最适宜幼芽壮苗及生根
培养基为MS+NAA 0.5mg/L, 生根的同时又壮苗。
2. 4 炼苗与移栽
将具有完整根系的试管苗移置荫棚内炼苗3d;
打开瓶塞再炼苗2d; 取出组培苗, 洗净根部培养
基; 将试管苗浸泡在2g/L的多菌灵溶液中20min;
移栽入V河沙∶V椰糠=1∶1的混合基质中; 盖塑料薄
膜保湿7d左右, 保持湿度80%-90%, 每天喷水1-2
次。 成活率达90%, 且长势良好; 42d后移栽于营
养杯中, 按常规育苗方法管理。 灯笼草诱导、 增
殖、 生根和移栽如图1-4所示。
1
图 1 灯笼草诱导
3
图 3 灯笼草生根
4
图 4 灯笼草移栽
2
图 2 灯笼草增殖
培养基
序 号
激素浓度(ρ/mg·L-1)接种数
/个
出芽数
/个
出芽率
/%
丛生芽
长 势6-BA NAA
诱导① 5.0 0.2 20 16 80成簇生状
诱导② 3.0 0.2 20 20 100成簇生状
诱导③ 2.0 0.2 20 20 100芽苗健壮
诱导④ 1.0 0.2 20 13 65芽苗长势一般
表 1 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灯笼草腋芽诱导的影响
45- -
2009年10月 第33卷第5期热带农业工程
3 结论
综合3个培养基环节, 激素浓度、 种类及不同
的配比组合对植物外植体的诱导及分化起着重要作
用。 本试验选用的6-BA为细胞分裂素, NAA为生长
素类物质, 从试验结果可得出有利于灯笼草茎段芽
诱导MS+6-BA 2.0mg/L+NAA 0.2mg/L; 丛生芽继
代培养MS+6-BA 1.5mg/L+NAA 0.1mg/L; 生根培
养MS+NAA 0.5mg/L。
参考文献
1 戴好富, 梅文莉.黎族药志[M].第1册.北京: 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王远志, 许 亮, 王 冰, 等.灯笼草的生药鉴别研究
[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3): 536-537
!!!!!!!!!!!!!!!!!!!!!!!!!!!!!!!!!!!!!!!!!!!!!
(上接第43页)
32(4): 741-747
5 范 黎, 郭顺星, 肖培根.密花石斛等六种兰科植物菌
根的显微结构研究[J].植物学通报 , 2000, 17(1):
73-79
6 彭 锐 , 李泉森.栽培基质对密花石斛产量的影响
[J].重庆中草药研究, 2002(2): 19, 25
7 王关林, 方宏筠, 那 杰.高活性细胞激动素TDZ在植
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植物学通报, 1997, 14(3):
47-53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