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芩与甘肃黄芩的鉴别研究



全 文 :维较长 ,腔大 ,木化或非木化。④淀粉粒较少 ,多以单粒
类圆形 ,半圆形盔帽状 ,直径 3~ 15~ 26μm,脐点为点
状 ,复粒少 ,多为 2~ 3单粒组成。 ⑤导管多为螺纹 ,网
纹或孔纹 ,直径 17~ 29μm(见图 2)。
3 讨论:仙桃草这一植物喜温暖、向阳环境。 繁殖力
强 ,在潮湿的河边湿地 ,水稻旁易于生长。 我国南方诸
多省的产量都很可观。且仙桃草不仅用于妇产科 ,在治
疗外科骨折、跌打损伤中效果也十分显著。该草药已在
部颁成药“跳骨片”中使用 ,因此民间又称接骨仙桃。同
时 ,对肺结核咯血治疗中 ,有报道显示其基本达到脑垂
体后叶素的效果。另外 ,对各种出血症状有很好的止血
效果。 可见 ,仙桃草不仅价格低廉 ,更具有很高的药用
价值 ,对该药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今通过显
微鉴别使人们对仙桃草结构有进一步的认识。 易于同
其它全草药 ,特别是药材粉末区别开。仙桃草粉末的理
化鉴别已有报道 ,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9年 , 9月 ,第一版
〔2〕金继曙 ,等 .《中草药》 1982, 13( 4): 154.
黄 芩 与 甘 肃 黄 芩 的 鉴 别 研 究
陈福星 林 徽 (宁德市药品检验所 宁德 352100)
摘要: 本文从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几方面对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进行鉴别研究 ,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两种药材的黄芩苷
含量进行分析 ,探讨两者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 黄芩 ;甘肃黄芩 ;薄层层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R931. 5; R931. 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3765( 2001) 02-0045-03
  黄芩是一种常用中药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止
血、安胎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有抗菌降压 ,
保肝利胆 ,抗过敏〔1~ 2〕等作用。《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
部规定的正品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 rgi的根 ;由于近年来使用量日益增多 ,
而药材来源日益枯竭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除药典规定
的正品黄芩外 ,还有多种代用品及伪品混杂。笔者在日
常检验中发现一种黄芩代用品甘肃黄芩 S. rehderiana
Diels。本文对两种黄芩进行比较研究 ,为确保用药安
全有效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 1 材料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uctellaria
baicalensis Geo rgi的干燥根 ;甘肃黄芩为唇形科植物
甘肃黄芩 S. rehderiana Diels的干燥根。以上药材均由
本所中药室鉴定、提供。
1. 2 试剂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照品 (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薄层层析板:硅胶 G(青岛海
洋化工厂 )常规铺板 , 105℃活化 30min置干燥器中备
用 ;高效液相用甲醇为色谱纯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 3 仪器  IV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 SSI公司 ) ,
525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 ,色谱柱 SUN T EK S-Gel
C18 ( 250mm× 4. 6mm ); UV-25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2 生药鉴别〔1, 3〕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从古至今生药性状特
征描述基本一致:呈圆锥形、扭曲、表面粗糙、棕黄色或
深黄色 ,具扭曲的纵纹或不规则网纹 ,老根木部枯朽或
中空 ;而甘肃黄芩主根明显 ,多有分枝 ,纵纹细腻 ,老根
不枯朽。两者的横切面组织特征差别也较为明显 (见图
1)。两种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鉴别 (见表 1)。
·45·
Strai 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 l 13 No. 2 2001
表 1 两种黄芩根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比较
项 目 黄 芩 甘肃黄芩
形 状 圆锥形、钮曲 圆锥形或圆柱形、顺直、少弯曲 ,主根明显 ,下部多分枝
大小长 ( cm) 长 8~ 15  径 1~ 3 长 6~ 15  径 0. 3~ 1. 5
颜 色 棕黄~ 深黄 黄褐~ 灰褐
表面特征 粗糙 ,有的外皮略成鳞片状 ;具稀疏的疣状根痕 ,全体有扭曲的纵纹或不规则的网纹
根头具数个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主根横长皮孔明显 ,全体具
较为细腻的纵纹
断 面 黄色 ,中心红棕色 ;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 ,暗棕色或棕黑色 黄色或黄褐色 ;老根中心无枯朽或中空 ,暗褐色。
栓内层 无 有 ,约为韧皮部的 1 /3,与韧皮部界限明显 ,有石细胞及纤维多呈单个散在
韧皮部宽度 约为半径 1 /3 约为半径 1 /4
韧皮部石细胞及纤维 石细胞多分布于外侧 ,纤维多分布于内侧 纤维多单个或数个成束分布在韧皮部外缘 ,石细胞少见
形成层 明 显 明 显
木质部导管排列方式 导管群呈扁平层状 ,相间排列 ,层间为薄壁细胞 导管常单个纵向放射状排列 ,周围有的薄壁细胞为木化薄壁细胞
中央木栓环 有 无
图 1 两种黄芩横切面简图
A. 黄芩 (根中部× 15)  B. 甘肃黄芩 (根中部× 15)
1. 木栓层  2. 石细胞  3. 纤维  4. 韧皮部
5. 形成层  6. 木质部  7. 木栓环
图 2 薄层 ( 1)图谱
S: a黄芩素  b. 汉黄芩素
1. 黄芩  2. 甘肃黄芩
图 3 薄层 ( 2)图谱
S: 黄芩苷  1. 黄芩  2. 甘
肃黄芩
3 薄层鉴别
3. 1 薄层层析 ( 1)〔4〕
3. 1. 1 样品溶液 取甘肃黄芩粉末 1g,加水 20m l,在
水浴中温浸 2h,于 50℃浓缩至约 10ml ,用乙醚提取 2
次 ,每次 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 ,浓缩至约 5m l,作为供
试品溶液。
3. 1. 2 对照品溶液 取黄芩对照药材 1g同上法制成
对照药材溶液 ;另取黄芩素 ,汉黄芩素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 1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3. 1. 3 方法 取上述 3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同一
用 0. 5mol· L-1草酸溶液调制的硅胶 G薄层板上 ,以
氯仿 -甲醇 ( 100∶ 1)为展开剂 ,展开、晾干 ,置紫外光灯
( 365nm )下检视 (见图 2)。
3. 2 薄层层析 ( 2)
3. 2. 1 样品溶液 取甘肃黄芩药材粉末 1g ,加甲醇
20ml ,超声外理 20min,滤过 ,滤液浓缩至 1ml作为供
试品溶液。
3. 2. 2 对照品溶液 取黄芩对照药材 1g同上法制成
对照药材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 l
含 1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3. 2. 3 方法 取上述 3种溶液各 5μl,分别点于同一
用含 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
胶 G薄层板上 ,以醋酸乙酯 -丁酮 -甲酸 -水 ( 5∶ 3∶ 1∶
1)为展开剂 ,饱和 30min,展开 ,取出晾干 ,喷以 1%三
氯化铁乙醇溶液显色 (见图 3)。
4 紫外吸收光谱鉴别
4. 1 溶液的制备 取甘肃黄芩粉末 1g ,置索氏提取
器中 ,加乙醇 80ml ,提取至近无色 ,取提取液 1ml ,加
80%乙醇稀释成 10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对
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4. 2 方法 取上述两种溶液 ,分别置 1cm比色池中 ,
以 80%乙醇溶液为空白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
收曲线 ,扫描范围 240~ 380nm ,结果表明两种药材在
这一波长范围吸收图谱基本相同 (见图 4)。
·46·
海峡药学  2001年 第 13卷 第 2期
图 4 紫外光谱图
1. 黄芩  2. 甘肃黄芩
A       B        C
图 5  HPLC色谱图
( A)黄芩苷对照品 ( B)黄芩 ( C)甘肃黄芩
5 含量测定〔1〕
5.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SUN TEK S-Gel C18 ( 250mm
× 4. 6mm, 5um) ;流动相: 甲醇 - 水 - 磷酸 ( 55∶ 45∶
0. 2) ;检测波长 280nm,流速: 1ml· min-1。
5. 2 测定方法 精密称定药材中粉 0. 3(同时另取粉
末按药典法测定水分 )加 70%乙醇 40ml,回流 3h ,滤
液定量至 100m l,摇匀 ,精密量取 1ml加甲醇定量至
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在 60℃减压干燥 4h
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 l含 60μg的溶
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上述 2种溶液各 10μl,注入液
相色谱仪中 ,按外标法计算 ,色谱图 (见图 5) ,两种药
材的黄芩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 2000年版的规定。
测定结果按干燥品计算 ,结果 (见表 2)。
表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 (n= 3)
样 品 黄芩苷的含量 (% ) 理论板数
黄 芩 9. 8( 0. 36) 6305
甘肃黄芩 10. 4( 0. 39) 6914
注: 括号内为 RSD值
6 讨论
6. 1 通过对两种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者区别较为明显 ;可根据其外观性状 ,结合横切面的
显微特征从 3个方面予以区分 ;栓内层是否存在 ,韧皮
部的发达情况 ,黄芩的韧皮部较为发达 ,直至木栓层 ,
不存在栓内层 ,甘肃黄芩横切面中栓内层较为宽广与
韧皮部界限明显 ;木质部导管的排列方式 ,黄芩的导管
呈扁平层状相间排列 ,而甘肃黄芩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
根部中央是否有木栓环的存在 ,在黄芩的根部中央因
枯朽 ,横切面中可以看到木栓环 ,甘肃黄芩则无木栓
环。
6. 2 目前 ,黄芩在中药成方制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 ,这一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
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及高效液相等几个方面对甘肃黄
芩的内在质量与正品黄芩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甘
肃黄芩也含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有效成
份〔2〕 ,而且所含黄芩苷的含量也符合《中国药典》 2000
年版黄芩项下的规定 ;二者为同属植物文献资料〔 5-6〕及
笔者实验研究均表明两种药材极为相似。 给甘肃黄芩
作为黄芩代用品提供了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 . 中国药典 , 2000, 248.
〔2〕王筠默 ,等 . 中药药理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 , 1985, 36.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 中药志 ,第一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北京 , 1979, 546.
〔4〕淹户道夫 ,等 . 中药黄芩主成分分析研究 ,药学杂志 , 1975, 95, 108.
〔 5〕刘永氵隆 ,等 .甘肃黄芩中新黄酮 -甘黄芩甙元的结构 ,药学学报 ,
1984, 19( 11): 830.
〔 6〕苏薇薇 . 聚类分析法在黄芩鉴别分类中的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 ,
1991, 16( 10): 579.
丁 香 酚 与 丁 香 油 薄 层 色 谱 鉴 别
陈星霞 1 黄 鑫 2 ( 1. 顺昌县医院顺昌 353200; 2. 福建中医学院 福州 350003)
关键词: 丁香酚 ;丁香油 ;薄层层析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6-3765( 2001) 02-0047-02
  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Eugenia Ca ry ophy l-
lata Tbunb花蕾提取的油 ,丁香酚系由丁香油经碱溶
解后用酸析出分离得的单体。丁香酚具有消炎、止痛及
驱风作用。口腔科常作为牙科填充材料及补齿消毒剂。
·47·
Strai 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 l 13 No. 2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