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



全 文 :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
张秀明1,李明春2,姜美娟2,程艳芹2
(1.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63;2. 解放军第 401 医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目的 比较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分别以水、95%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荔枝草的有效成
分;采用琼脂稀释法观察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对 11 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并分别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荔枝草 4 个提取部
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
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最强。结论 荔枝草的抑菌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 95%乙醇提取部位。
关键词:荔枝草;体外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 4610(2014)05 - 0328 - 03
作者简介:张秀明,主管中药师,讲师,Tel:020-29164634,E-mail:1633909024@ qq. com
通讯作者:程艳芹,主管药师,Tel:0532-83970159,E-mail:chyq2003@ 163. com
Antibacterial Effect in Vitro of Extracts from Common Sage
Herb by Different Polarity Solvents
ZHANG Xiu-ming1,LI Ming-chun2,JIANG Mei-juan2,CHENG Yan-qin2
(1. Guangdong Provincial Food and Drug Vocation Technical School,Guangzhou,Guangdong 510663,
China;2. No. 401 Hospital of PLA,Q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he extracts from Common Sage Herb by different polarity
solvent. Methods Four different extracts from Common Sage Herb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solvents as water,95%
ethanol,ethyl acetate,and petroleum ether,respectively. Then their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11 kinds of bacteria was
observed by agar dilution.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was determined. Results All of the four extracts
from Common Sage Herb could inhibited the growth in different degree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sensitive bacteria,
resistant bacteria) ,enterococcus,epidermis staphylococcus,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respectively. And the extract
from 95% ethanol had the best antibacterial effect. Conclusion The main bacteriostatic action part of the Common Sage
Herb mainly exists in 95% ethanol extract from the plant.
Key words:Common Sage Herb;antibacterial effect in vitro;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荔枝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own)的全草,别名雪见草、癞子草、癞团
草、蛤蟆草、皱皮草等,生于湿地上,除新疆、甘肃、青
海、西藏外,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1]。全草含高车前苷
(homoplantagin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咖啡酸
(caffeic acid)等化合物[2]。本品味苦、辛,性凉,归肺、
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对荔枝草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多方面
的药理作用,如止咳祛痰、抗炎、抗组胺、抗氧化、治疗
烫伤、抗细菌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3 - 8],但未见不
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报道。本研究根据荔枝草的功
能主治,选取 11 种临床常见菌株,测定了荔枝草不同
提取部位体外抑菌活性,期望能够确定抑菌作用好的
抑菌活性部位,为进一步开发该中药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1. 1 样品
荔枝草[批号:120614;产地:江西;购自中国(亳
823
Pharmacy Today ·2014 05 Vol. 24 No. 05·
州)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经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华
教授鉴定,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 Salvia plebeia
R. Brown 的全草。
1. 2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耐药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敏感菌,ATCC25923,) ;肠球菌;表皮葡萄球
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粘质沙
雷 杆 菌;肺 炎 克 雷 伯 杆 菌;铜 绿 假 单 胞 菌
(ATCC27853) ;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均由解放军第
401 医院检验科提供,除 3 种标准菌株外,其余菌株为
临床分离株。
1. 3 试剂
95%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
司) ;乙酸乙酯(分析纯,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石油醚(分析纯,沸程:60 ~ 90 ℃,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
有限公司) ;MH2-D 琼脂(1000645000,bioMerieux Sa) ;
医用生理盐水、灭菌蒸馏水(单位自制)。
1. 4 仪器
DFT2200 型摇摆式高速中药粉碎机(温岭市大德
中药机械有限公司) ;RE52CS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星
生化仪器厂) ;LDZX-40SBI 型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
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DHG-9078A 型电热恒
温鼓风干燥箱(郑州宏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H-1 微
型混合器(上海康禾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DENSIMAT
比浊仪(法国生物梅里埃)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博
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2 方法与结果
2. 1 样品的制备
2. 1. 1 荔枝草水提取液的制备 称取 100 g 荔枝草粉
末(过 40 目筛) ,置 2 000 mL 圆底烧瓶中,加水 1 000
mL,浸泡 30 min;然后加热,调节温度,使之在微沸状态
下回流提取 2 次,每次 2 h;合并提取液,浓缩定容至
100 mL,置冰箱中保存(4 ℃) ,备用(每 1 mL相当于原
药材 1. 0 g)。
2. 1. 2 荔枝草 95%乙醇提取液的制备 称取 100 g荔
枝草粉末(过 40 目筛) ,置 2 000 mL 圆底烧瓶中,加
95%乙醇 1 000 mL,浸泡 30 min;然后水浴加热,调节
温度,使之在微沸状态下回流提取 2 次,每次 2 h,合并
提取液;回收溶剂,残渣用 25 mL二甲基亚砜溶解后加
入灭菌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置冰箱中保存(4 ℃) ,
备用(每 1 mL相当于原药材 1. 0 g)。
2. 1. 3 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液的制备 方法同“2. 1.
2“项下,仅将提取溶媒改成乙酸乙酯。
2. 1. 4 荔枝草石油醚提取液的制备 方法同“2. 1. 2”
项下,仅将提取溶媒改成石油醚。
2. 2 琼脂稀释法测 MIC[9-10]
2. 2. 1 供试药液的制备 以灭菌的 25%二甲亚砜水
溶液为溶剂,采用倍比稀释法制备不同浓度的供试药
液,共有 10 组不同浓度的药液,其中第Ⅹ组为空白溶
剂。试验操作方法见表 1。
2. 2. 2 含药琼脂板的制备 称取 MH2 琼脂(3. 8 g /
mL)11. 4 g,置 500 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300 mL。将
其放入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 105 kPa,121
℃,18 min条件下灭菌。完毕后,拿出冷却至 50 ℃,将
其倒入直径为 9 cm 培养皿中,每个 18 mL。然后趁热
迅速加入 2 mL表 1 中稀释好的药液(包括第Ⅹ组的空
白溶剂) ,轻微摇荡使药液在琼脂中分布均匀,在室温
条件下使琼脂冷却凝固。经琼脂稀释前、后的药液浓
度见表 2。
表 1 倍比稀释法试验操作
组别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溶剂(mL) 0 3 3 3 3 3 3 3 3 3
药液(mL) 3 3→ 3→ 3→ 3→ 3→ 3→ 3→ 3→ -
混合液(mL) 3 3 3 3 3 3 3 3 3 3
浓度(g /mL) 1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1 /128 1 /256 0
注:第 10 组为溶剂对照组,稀释液浓度(g·mL-1)表示每 mL溶液含原药材的克数,以下同
表 2 各组药液与琼脂混合后的浓度
琼脂板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稀释前浓度(g /mL) 1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1 /128 1 /256 0
稀释后浓度(g /mL) 1 /10 1 /20 1 /40 1 /80 1 /160 1 /320 1 /640 1 /1 280 1 /2 560 0
2. 2. 3 菌液的配制 细菌为实验前 1 天转接培养的新
鲜细菌。首先将细菌配置成0. 5个麦氏浊度(相当于107
~108 个细菌 /mL)的菌液,再用医用生理盐水稀释 10 倍
(取 1 800 μL生理盐水,再取 200 μL菌液,混匀)。
923
·2014 年 05 月第 24 卷第 05 期· 今日药学
2. 2. 4 点样法接种细菌 培养皿加入琼脂前先在琼
脂板底部用记号笔划线将其均匀分成 6 等分,标记为
1、2、3、4、5、6。取“2. 2. 1”项下的药液,按“2. 2. 2”项下
方法制备含药琼脂板,另设 1 个空白对照作为细菌生
长质控。分别取“2. 2. 3”项下的 1 μL 菌液,垂直点加
在琼脂相应区域,每个琼脂板接种 6 种细菌,平行实验
3 次。将接种好的琼脂板放入培养箱中,在 35 ℃温度
下培养 18 ~ 24 h。观察各培养皿上细菌生长情况,以
受试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生长判断为相应受试物的最
低抑菌浓度,即 MIC,结果见表 3。
表 3 荔枝草不同提取部位对不同细菌 MIC结果(g /mL)
菌种
水提
取液
95%乙醇
提取液
乙酸乙
酯提取液
石油醚
提取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0. 012 5 0. 006 25 0. 012 5 0. 025
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0. 025 0. 012 5 0. 025 0. 05
肠球菌 0. 05 0. 012 5 0. 025 0. 05
表皮葡萄球菌 0. 012 5 0. 012 5 0. 025 0. 05
鲍曼不动杆菌 0. 025 0. 006 25 0. 012 5 0. 025
大肠埃希氏菌 - - - -
粘质沙雷杆菌 - - - -
肺炎克雷伯杆菌 - 0. 05 0. 1 0. 1
铜绿假单胞菌 0. 05 0. 05 - 0. 1
变形杆菌 0. 05 0. 05 0. 1 -
产气肠杆菌 - - - -
注:“-”表示此药对该细菌无抑制作用或是该浓度的药对此细
菌无抑制作用。
由表 3可知,荔枝草的水、95%乙醇、乙酸乙酯以及
石油醚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敏感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
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 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
菌作用最强,但上述提取部位对于大肠埃希菌、黏质沙雷
杆菌、产气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变
形杆菌水提和 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强于其他 2
个提取部位。总的来说,除了对鲍曼不动杆菌外,荔枝草
的 4 个提取部位,对 G +菌的抑菌作用强于 G-菌。
3 讨论
在预实验中曾分别采用肉汤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
进行试验,结果由于提取液的颜色很深,将细菌接种于
含药肉汤培养基中不利于观察。而在琼脂培养基上容
易观察结果,并且在其上面接种的细菌,设立阴性和阳
性对照组,分别能出现阴性和阳性的结果。因此,本实
验选用琼脂培养基。
在预实验中发现,除了 95%的乙醇有抑菌作用以
外,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由于与水互不混溶,这就导致在
制备含药琼脂板时,药液不能很好地均匀分布于琼脂
里,影响了实验结果。如果先去除有机溶媒,将残渣用
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溶解,再用水稀释定容,使二甲亚
砜的浓度为 25%,既能溶解样品,又对细菌培养不产生
干扰。因此,本实验中 3 个有机提取部位的样品处理,
采用先去除有机溶媒,残渣用 25 mL 二甲基亚砜溶解
后,再用水稀释定容至 100 mL,以此来排除有机溶媒对
实验结果的干扰。
本实验根据临床功能主治选取了 11 种临床常见
菌株,除 3 种标准菌株外,其余菌株为临床分离株。荔
枝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
的抑菌作用,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1]。
本实验中荔枝草 4 种提取部位均有抑菌作用,但
抑菌程度不一样,其中以 95%乙醇提取部位的抑菌作
用最强,提示可以通过从该提取部位分离出有效成分,
进一步探寻荔枝草的抗菌作用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所,中国医学科学
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 第四册.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88:5.
[2]赵丽,娄红祥,钟蒙,等.荔枝草的化学成分及制剂质
量标准的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6,34(3) :
258 - 259.
[3]马瑜红,李玲,欧阳静萍.荔枝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
实验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7) :22 - 24.
[4]喻樊.荔枝草的化痰、止咳、抗炎药效学的研究[J].
海峡药学,2009,21(10) :31 - 33.
[5]翁新楚,谷利伟,董新伟,等.荔枝草各组分的分离及
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
工程版) ,1998,11(4) :271 - 274.
[6]罗春阳,阳秀芝,范彩霞,等.荔枝草鲜汁治疗烫伤的
实验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10(2) :
22 - 26.
[7]沈建飞.荔枝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08,6(12) :1627.
[8]张梅,孙霞.荔枝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J]. 中
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3(3) :262.
[9]程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4:261.
[10]张水寒,袁清照,蔡光先,等.金银花超微粉体不同极
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及其与抑菌活性相关性研究[J].
中草药,2011,42(11) :2226 - 2230.
[11]裴云萍,吴正红,方芸,等.荔枝草及复方荔枝草提取
液体外抑菌试验[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1,9
(3) :6 - 7.
(收稿日期:2013 - 12 - 17)
033
Pharmacy Today ·2014 05 Vol. 24 No.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