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盆栽神秘果结果措施初探



全 文 :盆栽神秘果结果措施初探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 究院南亚热带作物研 究所 胡继肚 刘付东标
摘 要
盆浅神密果实生苗的成龄树 , 通书只开花很少结果或不结吸。 本试验 扮; ’又表明 , 使盆栽成龄
公多结果约关键措施是涂去新梢 。 在此基础上 , 进行根外追吧则能 一次到最佳的增产效果 。
前 言
神秘果原产于热带非洲西部 , 学 各 是
s y n s e p a l u o d u 坟i f i e她 D a o i e t一, 英名 m y -
S t i。 r r u i t , 属山滋科 ( : a p o ta : e a e ) 典型的
阳性灌木植物 。 尽一 6 月和 10 一 1 1月为结果
盛期 。 果红色 、 味甜 、 长圆形 , 内含有 “ 密
拉柯灵 ” ( 又 名 `神秘果素 ’ 、 m i r a c u l u m )
的李味糟蛋 白质 , 可改变人 的味觉 , 将酸变
甜 t ” ’ “ , 是一种既有神奇感又具有较 高 观
赏价值的盆栽植物 。
盆栽实生苗的成龄植 株开花多 , 但结果
很少或不能结果 , 为使其多结果并具有较高
盆栽价值 , 木试验通过更换部分基质 , 在基
质养分基木一致条件下 , 进行修剪和根外追
肥的探索 。
匀后 , 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用 。 ·
采用素烧泥盆盆栽 , 其规格为 : 盆口直
径 2 6 e m , ` 盆底直径 一6 e m , 高为 xg o m 。
2
。 试雏方法
本试验设 2 个因子 2 个水平 ( 表 l ) 4
个处理 , 每处理 ,。盆 , 重复 3 次 , 共` 80 盆 ,
采用 2 “ 复因子试验 , 随机区组设计 。
辛 1 因子水平表蕊 修剪 ( A ) 根外追肥 ( B )
一 、 ·试吮材料和方法
1
.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是 6 年生 盆栽实生苗 。 选择苗
高 、 孙摇基本相同的植株参试 , 除去根系上
层宿土 , 保留盆底层占盆高 2 / 3的由表土和
有机吧混合组成的培养土 , 上层 ( 占盆高的
1/ 3 ) 加入 2 . 1公斤复合基质 。
复台基质的组分为腐叶土 : 谷壳 : 猪粪
“ 2 , l : 1 ( 为体积比 ) , 同时加入 1 %
德肥 ( 尿素 : 过磷酸钙 : 氯化钾 = 2 : 3 :
2
, 先将过磷酸钙与猪粪堆沤 2 周 ) , 经拌
`
{
。一` 钻`、“ ( A l , 不进行牛及夕`、 电几巴 ( B : ,
2 」摘 梢 ( A Z ) 进行根外追肥 ( B Z )
试验的 4个处理及代号如下 :
处理 1 ( 对照 ) 不摘梢 , 不进行根外追
肥 ( A : B : )
处理 2 不摘消 ,进行根外追肥 ( z气 I B : )
处理 3 摘梢 ,不进行根外追肥 ( A Z B ; 》
处理 4 摘梢 , 进行根外追肥 ( A : B : )
摘俏是当新消长出 1 . 0一 l . F。 m 时 , 用
手将新悄摘去 , 处理 3 、 4 每 6 天 摘 1 次
( 注 : 新梢呈粗线状 ) 。
根外追肥的肥料种类及比例 : 尿素 : 磷
酸二氢钾 = 1 : 3 , 浓度为 3 . 。输 , 同 时 加
入硼酸 , 浓度为 0 . 2编 , 故根外追肥的 总 浓
度为 3 . 2喻 。 处理 2 , 4 每小区 ( 小盆 ) 施溶
液 LS公斤 , 淋在叶片上 , 每 卜天淋 1 次 , 在
晴天上午 9 一 10 时进行 。
观察内容 : 结果盆数和成熟果实数 。 试
互,
验时间为 19 8 7年 8月至 12月 。 表 3
表 2
试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不同处理的结果盆掀统计瑞
不同处理平均单枕绘果数
(单位 : 杜 )
、李乡、…爪…}一下一丁一: - -- - 一全一亨方…1 {见…丫 一 、竺土 …` · 了}了· 。…2 8· 6{ 3 。· 4… 6了· 7兰 }” · , 】5 · 6 }2 , · 515 `· ’… 7 9· `竺 _ {` · 3…2· 5 {2 3· “…4 5· 7…7 3· ’
_矜 、严 少口 {“ · ” 1` 5· ` {7 3· 7!` “ 7· 2 {2` ” · ” 二 丁
_
一竺竺上竺 _ 「 .『…兰型_ {巡抢士比生且_ _ 二 ”
2一3026917
I


处 理 和
供试总盆数
平均百分率 ( % ) 5 7。 5
3 8 3 8
3 6 3 9
3 5 3 9
1 0 9 1 1 6
1 2 0 1 2 0
9 0

8 9 6

7 三 、 讨 论
一八乙
L一目了O口伪dn甘八U1一r扛厂联2(奴
根据 F测验和 Q测验 统创结果 , 可 得 出
如下结论 : 1。 处理 2 仅比处理 1多结果 3 . 7
粒 , 未达显著水平 。 2 . 处理 3 比处理 1 和
处理 2分别多结果 2 3 . 。和 19 . `粒 , 差异均达
显著水平 。 3 . 处理 4 结果最多 { 4 2 。 4粒 ) , ’
与处理 1 和处理 2 比较 ,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
平 , 比处理 3 多 17 . 8粒 , 其差异极接近显著
水平 ( 仅差 0 . 53 ) 。 处理 4为本试验中的最优
处理 。
表 4 结 果 数 方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1
. 不同处理对结果盆数和单株平均结
果数的平均百分率影响
试验结果 ( 表 2 ) 表明 , 不同处理的结
果盆数的平均百分率是不 员的 , 从高至低排
列顺序为处理 4 > 处理 3 > 处理 2 > 处 理
1
, 处理 4 为最高 , 达 9 6 , ; % , 而对照仅为
4 0
.
8 %
。 另外 , 从平均单株结果数 看 ( 表
3 )
, 数量上从多至少的顺序则和上述排列
顺序相同 。
均方 F值 F 0 . 0 , F o 。 0 1
: 1 6

2 6 8

1 3 0

19 5

14 1 0

9 2
1 0 8 5

0 8 2 5

8 5二
4 1

9 8
9

7 8
组差理区处误
总变异
3 2 5 5

2 5
2 5 1

8 5
3 5 2 3

3 6
表 5
处理
各处玻的平均单粉结果嫩蓬异比软表
均数 ( 天) 天一 l 。 3 云一 5 . 0 交一 2吐. 6
4 2

4
2 4

6
建1。 1二
2 3
.
3.
3 7
。 二
1 9
.
6 .
1 7
.
8
2 5

0 3

7
1 1

3
〔 其中: ` n 。 = 3 , s又= 3 . 7 4 、 Q 。 . 。 。
( a 二

4

D j = 6 )
= 4
. ` 0 , Q 。 . 。 。 ( a = 4 ,
D 全= 6 ) = 7 。 0 3 , D 。 。 。 。 ( a = 墟 ) = 1 8。 3 3 ,
D 。 . 。 , ( a = 4 ) = 2 6
,
2 9 〕
2
。 搞梢对结果的影响
不断摘除新悄可抑制营养生长 , 减少植
株养分消耗 , 提高养分积累 , 仗其向生殖生
长转化 , 促进花芽分化 , 在花 、 呆期可达到
保花保果的 目的 L 3 ’ 5 〕。 由表 5 一可见 . 处理 3结
果数高于处理 l , 差异达显著水平 ; 处理 才高
于处理 2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结果 表 明 ,
摘除新梢是盆栽神秘果多结呆的关键措施 。
3
。 根外追肥对结果的影晌
根外追施的N 、 P 、 K 、 B 4 种元素对植
物开花和结果的作用机理 , 前人已经做了大
( 下转第 52 页 )
34
天熟户可幢射。 .瑞波尔多夕良。
六 、 巴戟根结线虫病
本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 , 在巴戟整个生
育期中均有发生 , 是巴戟主要病害之一 , 发
病率 40 一 0S % 。
1
。 症状 受害植株的根部出现许多大
小不等 、 形状不规则的瘤状虫座 , 这是本病
,哟主要症状 。 虫瘦单生或连接成串珠状 , 初
为白色 , 表面光滑 , 后变为褐色 , 并腐烂破
一碎。 病株地上部分表现生长缓慢 , 叶 片 褪
绿 , 叶缘卷曲 , 无光泽 , 呈失水缺肥状态 。
严重时整株凋萎死亡 ( 图 6 ) 。
质卵囊 内 。
3
。 发病特点 厉原线虫主要以 卵随病
根在土壤中越冬 , 卵在卵囊内发育形成 l 齿冬
幼虫 , 1 龄幼虫蜕皮一次后破卵而出成为 2
龄侵染幼虫 , 乙匕活于土壤中 , 并侵入 寄主棺
物内寄生 。 幼虫自身行动很慢 , 但 能 借 人
畜 、 工具 、 地面流水为媒介作近距离传播 ,
并可借病苗及混有病株残体的粪肥 、 病土作
远距离传播 。 土壤结构疏松 , 通透性良好的
环境有利于线虫活动 , 发病较重 。 此线虫寄
主范围很广 。 连作地发病重 。
4
。 防治方法
( 1 ) 加强管理 , 清除杂草 , 施 用 净
)把 ;
( 2 ) 选用生荒地种植 , 实行轮作 ,
( 3 ) 收获时清除病根 , 并犁地曝晒 ;
( 4 ) 苗圃可用 80 %二澳氯丙烷 乳剂 ,
每亩 2。 5公斤 , 用水稀释至 30 0倍开沟灌施 ,
然后覆土压实 。 也可用 3 %映喃丹颗粒剂 ,
每亩 2 . 5一 4公斤 。
参考文献
. 6
` 病很上出现大 t 一状虫澳
2
。 病军 本病原是一种线 虫 ( M le io -
刁。` yn o sP

) , 属线形动物门 、 线 虫 纲 、
根结线虫属 t ’ J 。 本线虫雌雄异体 , 雌 成 虫
梨形 , 前端尖细 , 后端膨大 , 黄白色 ; 雄虫
线形 , 略透明 , 卵蚕茧状 , 较透明 , 一侧稍
隆起 , 一侧稍内陷 。 卵集聚于雌虫尾端的胶
红 1 〕江苏农学院 : 《 植物病害诊断 》 , 农业
出版社 , 2 9了s
〔 2 〕魏景超 : 《 其菌鉴定手册 》 , 上海科技
出版社 , 1 9 79
( 3 〕安微农学跳主编: 《 茶树痢虫害 》 , 农
业出版社 , 1 98 3
〔 4 〕徐金俊等 : 巴戟基腐病病原鉴定 , 亚热
带植物通讯 , 1 9 79 , 2 期
( 上接第 60 页 )
量的研究 l ` ’ “ ] 。 试验结果表明 , 处理 4 比
处理 3 平均结果数提高 1了。 8粒 , 差异按近显
著水平 ( 仅差。 。 5 3 ) , 处理 2 和处理 1差异
不显著 。 由此可见 , 不除新梢而进行根外追
肥没有增产的效果 ; 只有在不断除去新悄的
基础上进行根外追肥 , 才有较高的结果数 。
参考文献
〔 1 〕 吴中伦等 : 《 国外树种引种 城论 》 .
科学出版社 , 1 9 8 3
〔 2 〕 刘慕青 : 也界植物珍闻 , 《 光明日报 》
1 9 7 9

1

4
〔 3 〕 吴耕民: 《 果树修剪学 》 , _ 1二海科学扛
术出版社 , 1 9 8 3
〔 4 〕 杨文衡等 : 《 果树生长与结实 》 , 上沦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 6
〔 5 〕 浙江农业大学 : 《 农业化学 》 , 上梅剥
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