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驳骨、小驳骨的生药学鉴别



全 文 :大驳骨、小驳骨的生药学鉴别
刘光明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新兴527400)
摘 要:目的:鉴别大驳骨、小驳骨2种生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从药材的来源、性状、
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大驳骨、小驳骨两种生药在性状、显微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
别。结论: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区分大驳骨、小驳骨的生药学鉴定依据。
关键词:大驳骨;小驳骨;生药学;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2)01-0013-02
收稿日期:2011-10-2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60600009)
  大驳骨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大驳骨Adhatoda ven-
tricosa(Wal.)Nees的全株,性平、味辛、微酸,具有活血散
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常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
炎、腰痛等病症[1]。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为
爵床科驳骨草属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
茎叶或全株,性平,味辛、苦,具有祛风湿、散瘀血、续筋骨之
功用,主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
等病症[2]。这两种生药在两广地区为常用的中草药,较易
混淆。为便于辨识、推广和应用,发掘其药用价值,笔者特
对两种生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等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比较
鉴别,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驳骨、小驳骨采自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药植园,经本

校中药教研室彭瑞松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爵床科鸭嘴花属
图1 实验大鼠窦房结Gsα蛋白
图2 实验大鼠窦房结复本胶内参Tubulin
4 讨论
窦房结Gsα蛋白含量的高低对起搏细胞离子通道蛋白
活性及心率的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Gsα蛋白,即刺激性鸟
苷酸结合调节蛋白,是细胞内一类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
作为耦联与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效应器的桥梁,是调节
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7]。在窦房结神经血管内皮细胞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AC)信号传导系统中,G蛋白以Gαβγ复
合体的形式与受体和作为效应器的起搏细胞离子通道蛋白
共同定位在细胞膜上。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激素受
体被激活,并与Gαβγ复合体相互作用,使Gsα亚基游离;游
离的Gsα蛋白介导PKA(cAMP依赖蛋白激酶)激活,促进
cAMP的合成,并通过cAMP介导 HCN(环核苷酸门控)、
Cav1、K等离子通道磷酸化,增加通道活性,增加If、ICa-L、
IK等;进而引发动作各相电位变化、窦房结自律性和激动能
力提高等一系列心率正性效应[8]。
实验结果显示,桂枝甘草汤能明显提高心动过缓大鼠
的心率,对正常大鼠心率无明显影响,作为心脏功能调节主
要因素的Gsα蛋白随桂枝甘草汤剂量增加持续增加,桂枝
甘草汤对大鼠窦房结Gsα蛋白含量的调节是其治疗心动过
缓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秋,王占石.桂枝甘草汤温经通脉的药效学研究[J].中医
药研究,2002,18(5):41-42.
[2] 吕英,高洁.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配伍的实验研究[J].中
药材,2010,33(8):1297-1299.
[3] 洪丽生,刘长节.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J].福建医药杂志,2006,27(2):149-150.
[4] 黄海.试论经方的双向调节作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12(1):26-27.
[5] 黄海.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心血管病[J].中医杂志,2005,46
(1):71.
[6] 郭翠萍.浅谈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J].中国医药卫
生,2005,6(17):121-122.
[7] 周元国,王正国,朱佩.G蛋白在心脏功能调节中的作用蛋白
在心血管功能调节及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第三军
医大学报,1997(2):159-162.
[8] 齐普斯(美),贾莱夫(美).郭继鸿,李学斌,译.心脏电生理:
从细胞到临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姜付平)
—31—
植物大驳骨Adhatoda ventricosa(Wal.)Nees的全株;爵床
科驳骨草属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茎叶
或全株。
1.2 仪器
QYCYA18-19型电脑切片机,L2001-A荧光显微镜。
1.3 基原与性状鉴别(见表1)
表1 大驳骨、小驳骨的基原与性状鉴别
鉴别项 大驳骨 小驳骨
基原 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大驳骨的全株 爵床科驳骨草属植物小驳骨的茎叶或全株
学名 Adhatoda ventricosa(Wal.)Nees  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根 圆柱形,表面棕褐色 圆柱形,表面黄褐色
茎 直立,粗壮,圆柱形,节显著膨大,呈膝状 直立,茎节膨大,青褐色或紫绿色,枝条对生,无毛

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10~15cm,
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两面均被微毛,
具短柄
单叶,叶片披针形,长6~11cm宽1~2cm,先端尖,基部
狭,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叶柄短

穗状花序顶生或近顶部腋生,苞片卵形或倒卵形;花冠
白色而有紫色线条,2唇形,上唇2裂或近全缘,下唇3
裂,雄蕊2,突出,花柱线形,短2裂
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内,长4~10cm,有时分
枝,花簇生,下部花束常疏离,内外两对苞片都小而窄;
花冠二唇形,白色或粉红色,有紫斑;雄蕊2个
果 蒴果长约2cm,被毛,有种子4颗 蒴果棒状,无毛
1.4 显微鉴别(见表2)
表2 大驳骨、小驳骨的显微鉴别
鉴别项 大驳骨 小驳骨
茎横切面
茎呈扁圆形,表皮为一列紧密的类圆形细胞组成,外壁
被角质层,并有非腺毛,表皮内方有一列皮层由5~10
列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内可见细小的草酸钙方晶,皮层
中可见很多聚集在一起的石细胞群,内皮层不甚明显,
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明 显成环,木质部亦较窄,由导管
木纤维组成,导管多角形至类圆形,纤维壁微木化,髓部
大,由薄壁细胞组成。
茎略呈四方椭圆形,最外侧为复表皮,表皮细胞2~3
层,类方形或类圆形,有的细胞内含碳酸钙结晶(钟乳
体),在表皮外侧,常可见腺鳞。皮层细胞十数列,外侧
复表皮下7~9层细胞为厚角组织,内侧为一般不含叶
绿体的皮层细胞5~7层,间有一层石细胞断续成环,内
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韧皮部甚窄,形成层成环,木质
部发达,成环,导管单行径向排列,木射线细胞1~3列,
髓部宽大,由大型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
叶横切面
表皮细胞由一列排列紧密的扁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
外被较厚的角质层,可见单细胞或多细胞非腺毛及腺
鳞,主脉上下部均突起,叶脉为外韧维管束,亦可见较小
周韧维管束,主脉内常有1~4个维管束,韧皮部细胞列
木质部呈不规则V字形栅栏组织由一列细胞组成,未通
过主脉内含叶绿体,细胞表面含有大量的草酸钙方晶,
维管束的一端含有一个多层纹的石细胞,维管束的另一
端亦有3个多层纹的石细胞。
上下表皮各为1列细胞,上表皮外被角质层,细胞稍大,
类方形或扁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有些切向延长,有气
孔分布。上下表皮较大的细胞中含钟乳体,均被腺鳞,
叶肉栅栏组织短,细胞1~2列,约占整个叶片的1/4,海
绵细胞5~6列,性状不规则,细胞间隙大,主脉向叶片
两面突出,在其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数列厚角组织,维管
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导管数列,每列1~3个,形
成层明显。
叶表皮撕片
叶上表皮制片气孔呈直轴式,偶有不等式,副卫细胞曲
线状弯曲,有的副卫细胞有2个,有的副卫细胞偶有3
个,腺鳞由4~6个组成。
叶表面表皮细胞形态不规则,类三角形类四边形,含较
多的钟乳体,直轴式气孔,副卫细胞大小悬殊,大者紧抱
小者,腺鳞头部扁球形,由4个细胞组成。
2 讨论
大驳骨、小驳骨在性状、组织及粉末等方面有较多的相
似之处,在市面上有混淆现象,从以上鉴别得出大驳骨、小
驳骨的主要区别如下:①性状:大驳骨叶矩圆状椭圆形,小
驳骨叶披针形;②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大驳骨表皮为一列细
胞、小驳骨为复表皮,细胞内含钟乳体;大驳骨皮层有一层
明显的石细胞环带,小驳骨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叶横
切面大驳骨少见钟乳体,小驳骨含大量钟乳体。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区别大驳骨、小驳骨防止
混淆,以纠正临床误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57
[2] 王玉生,蔡岳文.南方药用植物图鉴[M].第1版.汕头:汕头
大学出版社,2005:238.
(责任编辑:姜付平)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