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安溪油柿叶保健茶标准化生产初探



全 文 :1 04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 o r i s e i丑 u l l Z o l 6 , 2 2 ( 1 8 )
安溪油柿叶保健茶标准化生产初探
李朝庆
(安溪半林国有林场 ,福建安溪 3 6 2 4 34 )
摘 要 :该文对安溪油柿叶保健茶的原料基地生产建设 、 初制茶生产工艺 、 精制和 包装技术 、 深加工技术等生
产流程进行了标准化研究探讨 。 对安溪油柿叶茶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 成年树生产管理 、 柿叶茶鲜叶采收 、
初制生产工艺 、精制和包装技术等作了 系统阐述 。
关键词 : 油柿 ;保健茶 ;标准化 ; 生产 ;初探
中图分类号 T S2 7 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7一 7 7 3 1 ( 20 16 ) 1 8一0 10 4 一0 3
D O I
: 1 0
.
1 63 7 7 j/
.
e n k i注s s n l 0 07 一 7 7 3 1 . 2 0 16 . 1 8 .0 4 2
根据最终茶品安全类型选择适当柿园基地 , 即按照 始 , 注重培育主干 、 主枝 、 分枝生长形状 , 到第三年形成半
保健食品最低安全规范要求组织生产 , 如 ,有机基地 、 绿 圆形或半纺锤型立体树冠 , 以增加挂果枝和采叶鲜叶叶
色食品安溪油柿叶茶生产等 ,而后遵照采叶 、 采果兼备的 片总量 ;二是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 ,从定植初的 1耐种植
安溪油柿园 (以下简称 “一般油柿园 ” )柿树栽培或专用柿 穴 ,扩大为 1 . 5 m时 . s m时 . 2 m伸展穴 , 同时增施腐熟有机肥
叶茶基地农艺技术规范的要求 ,及《绿色食品产品适用标 或自制配方有机肥 ,鼓励自制使用生物有机肥 ,每年有机
准目录》 ( 2 01 5版 )《国家有机产品 · 生产》 ( G B T/ 19 6 30 . 1一 肥使用量达 4 5 00 k g h/ 耐以上 ,满足矮化健壮树体的培育
20 11) 的规定 ,参照 《安溪油柿栽培技术规范》 ( D 3B 5/ 7 9 1一 需求 ;三是培育健壮无病虫害为害的结果树 ,病虫防治重
20 07 )组织原料柿叶生产 。 点 : ( l) 炭疽病预防 。 苗期嫁接要选择无病原菌侵害的苗
1 安溪油柿叶茶的原料生产基地 穗外 ,初产期田园每年应注意喷洒生石灰粉 , 清除枯叶病
L l 建园标准 主要栽培技术要求 (按专用柿叶基地和 枝 ; ( 2 )蠢木蛾 、 地中海果蝇的防治 。 注意保护天敌 ,繁殖
一般油柿园不同分 )如下 : 一般油柿园参照 《安溪油柿 天敌种群 ,如黑缘红瓢虫 、 红点瓢虫 ,利用性诱剂诱杀害
栽培技术规范》 ( D 3B 5/ 79卜 2 0 0 7 )的建园要求执行 ,专用 虫 , 又如利用性诱剂诱杀地中海果蝇等 ,不直接喷洒化学
柿叶基地柿园的整地挖穴株行距缩小为Z m鸡 . s m或 Zm 义 农药 ,保护柿叶鲜叶生长全过程不受化学物质污染 , 以利
4
.
5 m
,
1 12 5 一 1 50 0株h/ 耐 , 以增加适宜的油柿鲜叶产量 于柿叶茶基地原料的安全生产 。
与效益 。 2 结果成年树生产期管理
L Z 柿苗木培育筛选 一般油柿园的柿苗培育砧木种子 参照 《安溪油柿栽培技术规范》 ( D B 3 5/ 7 91 一 2 0 07 )执
选用油柿 、 橙色柿 、 野生柿子的种子均可 ,而专用柿叶基 行 , 同时考虑采叶的质量安全 。 本生产期一般油柿园进
地柿园的柿苗培育砧木种子宜选用油柿 、 野生柿子的种 人采果盛产期 ,在肥料使用 、 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农事管理
子 , 以利于适度密植和生产管理 。 活动中 ,应注重突出重点管理内容 。 在肥料使用方面 ,应
L 3 栽培管理 柿苗种植一般油柿园参照 《安溪油柿 注意优化配方施肥 ,特别是有机生物肥料的推广使用 ,如
栽培技术规范》 ( D 3B 5/ 79卜 2 0 0 7 )的种植要求执行 ,专用 利用台湾的活力美生物肥来自制柿树生物有机肥 ,便于
柿叶基地柿园的柿苗 , 株行距缩小为 Z m 义 3 . 5m 或 Zm 义 培育健壮结果母枝 , 以利于培育营养丰富质量安全达标
4
.
5 m
,
1 12 5 一 1 50 0株h/ 耐 。 增施腐熟有机肥或配方有机 的柿叶茶鲜叶 。 专用柿叶基地柿园除上述管理要求外 ,
肥 、 磷矿肥 。 幼苗期栽培管理 。 参照 《安溪油柿 栽培技 还应注意适度控制树冠生长势 ,注意修剪总体控制 ,可以
术规范》 ( D 3B 5/ 7 9 1一2 0 0 7 ) ,要求增施有机肥 ,严禁使用化 部分留果 ,既可收获少量优质果 、 优质柿叶茶鲜叶原料 ,
学除草剂 ,鼓励使用生物有机肥 ,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还有利于树势总体控制 。
发生 。 3 柿叶茶鲜叶采收管理
初产期田园管理 。 4 一 5a 生油柿树 ,是柿叶茶生产基 安溪油柿叶茶不同采收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
地培育树体健壮的关键 ,管理好坏 ,既影响果树成林结果 定 , 其主要成分叶绿素 、 类胡萝 卜素 、 类黄酮 、 V C 、 多酚
能否达到高产优质 ,又影响柿叶茶鲜叶能否高产优质的 等含量是不同的 , 据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林河
关键期 ,这一阶段 ,应突出几方面管理要点 : 一是关注修 通等合作研究表明 ,安溪油柿叶的适宜采收期在每年 9
剪 ,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目标为核心 , 定植后第二年开 月份 。
作者简介 :李朝庆 ( 1 9 60 一 ) ,男 ,福建安溪人 ,农艺师 ,从事农业茶果技术培育工作 。 收稿日期 : 2 01 6 一 0 8一 09
2 2 卷 8 1期 李朝庆 安溪油柿叶保健茶标准化生产初探 10 5
3 . 1初产期柿叶茶鲜叶采收 鲜叶采收时间 :3 一 5a 生的
一般油柿园和专用柿叶基地柿园 , 因不考虑结果产量 ,可
以在 9月中旬到 10 月底采收 。 其活性成分叶绿素 、类胡萝
卜素 、类黄酮 、 V C 、 多酚等含量可达到最适宜要求 。 鲜叶
采收标准叶 :顶叶往内数第 4叶以下鲜叶片 ,无病虫害 、 无
缺刻 ,不褪色转黄的正常生长叶片 ;鲜叶采收储运 :采收
后必须用棉布袋或透气编织袋短时间存放 ,并马上运往
初制加工厂 ;鲜叶前处理 : 用优质清水洗净后 ,沥干 , 即放
初加工晾青房簸箕上晾青 。
.3 2 盛产期柿叶茶鲜叶采收 鲜叶采收时间 : 进人盛产
期 ,即 6年生以上的一般油柿园 ,考虑结果产量 ,可以在 10
月上旬至 10 月底采收 ;专用柿叶基地柿园 , 因不考虑结果
产量 ,可以在 9月中旬到 10 月底采收 。 鲜叶采收标准 、储
运 、前处理等与初产期柿叶采收相同。
.3 3 冬季田园管理 冬季田园管理好坏会间接影响第二
年柿叶茶鲜叶质量 , 参照 《安溪油柿 栽培技术规范 》
( D 3B 5/ 79 1
一20 07 )执行 , 同时 ,强调要求做好冬季田园枯
枝残叶的清理 ,冬防石硫合剂封园 ,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
以利于第二年柿园管理 。
4 柿叶茶初制生产工艺
.4 1 柿叶茶初制工艺技术路线 经多年来试验研究 ,柿
叶茶初制适宜采用 以下工艺技术路线 。 适宜采收期采收
的鲜叶。 挑剔 (剔除病虫害叶 、 枝条 )。 清洗 、 沥干。 萎凋
咭族青 卜揉捻 》干燥斗柿叶茶半成品 。
.4 2 质量关键流程控制 萎凋 :萎凋不仅影响安溪油柿
叶茶可溶性糖 、 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 , 同时也影响了
类黄酮和 V C的含量 , 因此 ,要注意萎凋时间的长短和强
度 ,从而达到改进柿叶茶的香气 、 滋味 ,又不影响柿叶所
含的活性成分 。 经过系类研究得出 ,安溪油柿叶茶在安
溪区域秋季气候条件下 ,最适萎凋时间为h6 左右 ,萎凋青
房要适宜通风 、 阴凉 (表 1 、表 2 ) 。
表 1 不同萎凋时间的安溪油柿叶茶可溶性糖 、 游离氨基酸和水浸
出物的影响
萎凋 可溶性 比对照增 游离氨基 比对照增 水浸出 比对照增
时间 糖 (% ) 减 (% ) 酸 (% ) 减 (% ) 物 (% ) 减 (% )
h0 (对照 )
3h
5石4 5 0 0 7 2 1 0 26名59 0
5刀2 1
6 3 4 2
+ 4名9 1
12 3 5 2
0 7 8 2 8 4 3 4 27 5 52 2 5 79
0名4 0 16 4 5 2 2 8 3 3 6 5 5 0 0
6 5 6 6 16 3 19 0名6 0 19 3 5 1 2 8名19 7 2 96
h69
表 2 不同萎凋时间对安溪油柿叶茶活性成分类黄酮、 多酚和 V c 的影响
萎凋 类黄酮 比对照增 茶多酚 比对照增 V C含量 比对照增
时间 (% ) 减 (% ) (% ) 减 (% ) ( nr 舒10 0 9 ) 减 (% )
h0 (对照 )
3h
12刀3 9 0 5刀 18 14 7 5刀 18 0
1 17 12 一 2
t
7 12 5
t
7 2 7 一 3
t
24 13 84 2 7 1 一6
t
2 06
1 15 3 5
10 7 5 2
一 4
.
19 5
t
5 4 8 一 6
t
27 13 4 2名0 3 一9 t 0 19
一 10
t
6 9 12刀2 12 4 3 5 14 一 15 t 74 6
.4 3 杀青 经过多年研究安溪油柿叶茶杀青不同方法得
出结果 , 以茶叶炒青机杀青及 12 0 一 巧0℃杀青温度 、 不多
于 3 kg鲜叶 ( 10 k郭乌龙茶炒青机 ) 、 杀青时间为 1 一 Zm in 为
最佳组合杀青技术方案 ,对安溪油柿叶茶可溶性糖 、游离
氨基酸和水浸出物 、 活性成分类黄酮 、 多酚和V C的影响达
到最佳状态 ,特别是以利于活性功能成分类黄酮 、 多酚和
V c保持较高水平 ,有利于对保健食品功能成分最大值的
保持及后续精制过程的有效控制 。 杀青处理后的柿叶茶
半成品原料 ,要求快速摊晾 ,减少堆积时间 ,尔后进人揉
捻 、 烘焙干燥流程 。
5 柿叶茶精制和包装技术
.5 1 柿叶茶精制工艺技术路线 经烘焙干燥后的柿叶茶
半成品 ,要经过系列工艺流程才能作为产品成品供消费
者食用 。 一般工艺流程是 : 柿叶茶半成品。 粉粹制角末
茶 卜拣易」。 过筛。复烘。 拼配。 装袋斗装盒 顶交品 。
.5 2 制角末茶 柿叶茶半成品因叶片扭曲不成形 、 松散
难于直接冲泡饮用 ,为此 ,必须做成细茶 ,必须粉粹过筛 ,
即达到乌龙茶茶叶 12 号标准筛以下至40 号标准筛以上的
细茶 。
.5 3 复烘 为达到产品标准 ,控制理化指标水分 、 安溪
油柿叶茶可溶性糖 、 游离氨基酸及水浸出物 、 活性成分
类黄酮 、 多酚和 V C的含量达到最佳状态 ,达到上述角末
茶细茶筛目要求的柿叶茶还必须复烘 。 复烘温度控制
在 90 一 10 0℃ , 时间 3 . 5 一 4 . 5h , 水分含量控制在 5 . 0% -
6 5 %

.5 4 拼配 柿叶茶达到乌龙茶茶叶 12 号标准筛以下至40
号标准筛以上的细茶 ,全部细茶混合均匀 。 如做成商品
茶需要调味加人铁观音细茶 ,也必须上述标准筛的细茶 ,
以利于冲泡饮用时 自然均衡浙出水浸出物 ,混合 口味均
衡 。 调人混合茶量不超过 16 % ,水分指标要与柿叶细茶
一 致相 当 。 产 品标 准 符合 《安溪 油柿 叶茶 》 (QB/
F A F F 0 0 8一2 0 16 )

.5 5 装袋 柿叶茶达到乌龙茶茶叶 12 号标准筛以下至40
号标准筛以上的细茶 ,全部细茶混合均匀后 ,用细茶滤纸
(食品用 )在细茶 自动分装包装机进行包装 ,净含量控制
3
.
0 一 4
.
0 9调味加人铁观音细茶 (调味加人铁观音细茶
3
.
0 9
,纯柿叶茶细茶 3 . 5 一 4 . 0 9 ) ,装袋前应分级 ,执行《安溪
油柿叶茶》 (QB /F A F F o o s 一 20 16 ) 。
.5 6 装盒 执行《安溪油柿叶茶》 (QB/ F A F F 0 0 8一 2 01 6) 标
准 ,见附件 (QB/ F A F F 0 0 8一 2 01 6 ) 。 主要感官 、 内质指标见
附件一 。
6 叶茶深加工技术方向探索
.6 1 柿叶茶保健功能成分 林河通等针对安溪油柿叶茶
鲜叶不同采收期的主要化学成分叶绿素 、 胡萝 卜素 、 氨基
酸等营养成分及类黄酮 、 V C 、 多酚等活性功 (下转 139 页 )
h69
22卷 1 8期 孟 茹等 气象利研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13 9
点和发生发展机理不清楚 ,利用预报指标体系建设项目 ,
通过对历史天气个例的认真分析和再研究 ,结合天气学
理论和方法寻找天气指标 ,对预报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提
升具有重要作用 。 这个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建立短时 、 短
期预报时效的天气学经验预报指标体系 ,建成逐月气象
要素气候极值指标 、 短期气象要素指标 、 短时临近预报指
标和短期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 ,使其成为本地预报预测
的重要参考方法之一 。 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支
撑 ,有效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 这个项目已于 20巧年
验收 , 目前在汉中市预报业务应用中还在不断订正完善 ,
对提升预报质量效果显著 。 此项 目可以说是研究型科研
与业务紧密联系的典范 。
.4 2 汉中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研制 此项目是一
个部门合作 ,先开展研究 ,出成果后再推广应用的案例 。
《汉中市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系统》是 20 07 年汉中市气
象局立项研究开发的项目 。 该系统利用国土资源局提供
的山洪地质灾害数据 ,结合气象局监测资料 、 实时天气要
素资料 , 对地质灾害易发 区 域提前做 出判断预测 。
20 07 一 20 10 年 ,该系统一直在业务运行中 ,并在使用过程
中不断完善功能 。 2 01 0年 6月 ,市气象局与市国土局签订
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启动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工
作 。 在此项目的基础上 ,国土 、气象两部门更深层次的开
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工作研究合作和应用 。 2 0 12 年
3月该项 目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 、 省气象局 、 汉中市人民
政府联合专家组验收 ,认为项 目思路超前 、 技术先进 、 模
式合理 、 效益显著 、 可移植性强 ,省国土资源厅向各地市
进行了推广 。 此项 目在业务运行中 ,产生了较大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 ,为汉中市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损失立
下了功劳 。
5 结语
当前 ,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得到了决策层 、 社会的广泛
关注 ,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 , 挑战前所未有 , 机遇大于挑
战 。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决定着气象事业的未来 , 只要
发挥气象部门科技研发的优势 ,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作为加快发展 、 不断赶超的动力源泉 ,把科研成果转化能
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加强组织引导 ,营造氛围 ,就一定
能够形成特色的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
参考文献
[ 1〕易燕明 ,范旭 , 周爱国. 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特点趋向及我国
当前主要环境地质学的问题分析 [ 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2 0 0 4
,
15 ( 2 )
:
9 一 15
.
[ 2 〕易燕明 ,范旭 , 刘伟 .国外科技成果管理的比较及对我国气象部门
科技成果全程管理的启示 [ J〕.科技管理研究 , 2 0 0 8 , 3 : 6 6 一70 .
[ 3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成果认定办法 (试行 ) (气发
〔2 0 15〕4 7号 ) [N 〕. 中国气象报 , 2 0 15 一 07 一 2 4 .
[ 4 〕杨萍 , 张源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安排与机制优化 [ J〕.科技
管理研究 , 2 0 10 , 9 ·
[ 5 〕毛维静 .论高校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设 [ J〕.科技管理研究 ,
2 0 10
,
9
.
(责编 : 张宏民 )
(上接 10 5页 !能成分含量进行过深人研究 ,不同萎凋方法
(时间 、处理方式 ) 、杀青工艺 (温度 ,切段 、 整叶处理方式 )
等进行深人研究 ,并进行营养和活性功效成分评价 、 与国
内外同类产品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形成安溪油柿叶茶最
佳工艺路线 〔’ 一 2〕 。 结果体现柿叶茶保健功能成分如下 : 营
养成分 : 叶绿素 、 胡萝 卜素 、 氨基酸 ;活性功能成分 :类黄
酮 、 V c 、 多酚 。
类黄酮具有抗菌 、 消炎 、 调节血脂 、 促进血液循环 、 改
善心血管功能 、 扩张支气管 、 解痉挛 、抗过敏 、降低血清胆
固醇 、 升高磷脂及改善胆固醇与磷脂比例 、 祛痰等多种活
性功效 ,并且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 柿叶黄酮具
有降血压 、降胆固醇 ,降血脂 、 软化血管 ,抗衰老 ,抗肿瘤
等生理功能和健肤美容作用 〔3一 5〕。
.6 2 柿叶黄酮提取 卫静莉等采用实验工艺乙醇提取法
( 《林业工程学报》2 0 07 第三期 ) ,曹云丽等采用 乙醇浸提
萃取方法 (《中国食物与营养》2 01 2年第 8期 ) ,赵文红等柿
叶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 007
第 5期 ) ,岳红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柿叶黄酮工艺
研究 ,获得最佳工艺 : 萃取压力 30 M P a , 萃取温度50 ℃ , 萃
取时间h3 ,二氧化碳流量 30k 郭h ( 《化学研究与应用 》 20 05
年 6月 ,第 17 卷第 3期 ) 。 以上研究规模大多在实验室阶
段 ,规模化工厂生产柿叶黄酮尚未见报道 。 规模化工厂
生产高纯度柿叶黄酮最佳工艺 ,应该采用超临界二氧化
碳萃取柿叶黄酮工艺 。
.6 3 特殊功能成分研究与提取 除类黄酮 、 多酚 、 V c 等
功能成分以外 ,安溪油柿叶茶还含有特殊的功能成分 ,有
待于研究与提取方法探讨 。
参考文献
[ 1〕黄绍华 ,石锦芹 .柿叶茶加工技术研究 [ J 〕.食品工业 , 2 0 02 2 3 ( 6 ) :
4 6 一4 8
.
[ 2 〕赵晓莉 .柿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研究 [D 〕.西安 : 西北工业大
学 , 2 0 0 5 , 0 4 ( 2 4 ) : l 一9 3 .
[ 3〕范杰文 .柿叶种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 [ J〕.浙江大学学报 ,
2 0 0 6
,
0 9 ( 18 )
:
l 一5 8
.
[4 〕王晓丹 , 史桂云 ,李同德 ,等 .不同提取柿叶总酮含量的比较泰山
医学院学报 [ J ] . 2 0 0 8 , 0 6 ( 14 ) : 5 9 一 6 0 .
[ 5〕曹云丽 , 潘白红 ,杨子峰 ,等 .柿叶黄酮的两种萃取方法比较研究
日〕.中国食品与营养 , 2 0 08 , 0 8 (6 ) : 5 7 一 60 . (责编 : 张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