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



全 文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36(6): 1173-1178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4-11-10 修回日期 2015-01-12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 201303077-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 2013hzs1J012)。
作者简介 陈 亮(1989 年─),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热带果蔬采后病理。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胡美姣(HU Meijiao),
E-mail: humeijiao320@163.com。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
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
陈 亮 1,2, 高兆银 2, 李 敏 2, 张正科 2, 赵 超 1,
朱迎迎 1,2, 章 武 2, 胡美姣 1,2*
1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摘 要 神秘果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热带优稀水果。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 生理代谢及采
后病害的影响, 试验采用低温(4 ℃)和常温(25 ℃)贮藏, 测定了神秘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可溶性固形物、 维
生素 C 及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 同时进行了呼吸强度、 乙烯释放速率测定以及采后病害鉴定。 结果表
明: 神秘果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 维生素 C 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 且低温贮藏条件较常温
条件变化缓慢; 常温贮藏条件下神秘果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极高, 而低温能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
烯释放; 低温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神秘果的果色转变, 保持 92.33%的好果率; 神秘果采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和蒂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总之, 低温贮藏能显著
延长神秘果的贮藏期, 并显著降低其采后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神秘果; 采后品质; 生理代谢; 病害; 低温贮藏
中图分类号 TS255.3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s of Storage Temperature on Postharvest
Quality,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Disease in
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
CHEN Liang1,2, GAO Zhaoyin2, LI Min2, ZHANG Zhengke2,
ZHAO Chao1, ZHU Yingying1,2, ZHANG Wu2, HU Meijiao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2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Tropical Crop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Pest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Abstract 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 is one of the tropical fruits that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torage temperature on the postharvest quality,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postharvest diseases, fresh fruit of S. dulcificum were stored at low temperature (4 ℃) and room temperature(25 ℃).
During the period of storage, soluble solid content, vitamin C content and titratable acidity were measured.
Meanwhile, the respiration rate and ethylene production rate as well as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miracle frui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soluble solid content increased, vitamin C content and titratable acidity content
declined, which were changed slowly at low temperature. The respiration rate and ethylene production rate of the
fruit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very strong, which was inhibited obviously at low temperature. What’s mor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remarkably inhibited the coloring of the fruit and more than 92.33% good fruit was
maintained. The major postharvest diseases were anthracnose (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Penz.) Sacc.) and
stem-end rot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storage life of the fruit stored at low
temperature could be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ostharvest diseases were obviously reduced.
Key words 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 Postharvest quality;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Diseas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6.026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 又称
奇迹果、 变味果, 原产于西非, 是一种热带优稀水
果。 神秘果含有神秘果素 [1], 能引起人们的味觉神
经末梢对食物味道发生变化, 因此, 食用神秘果后
再吃酸性水果(如柠檬、 酸橙、 葡萄柚等)口感反而
觉得甘甜。 此外, 神秘果果肉中还有维生素 C、 柠
檬酸、 琥珀酸、 草酸和(R*)-4-hydroxy-2-oxetanone
等物质, 具有调节高血糖、 高血压、 高血脂、 痛
风、 尿酸、 头痛等保健作用而日益受到关注[2-3]。
目前, 神秘果在海南、 云南、 广西、 广东等热
带地区有少量栽培[4]。 在海南, 神秘果树终年长绿,
四季均可以开花结果, 但是一年仅 2 次集中成熟
期。 新鲜神秘果是一种特殊的浆果, 皮薄多汁, 不
耐贮藏, 自然条件下极易腐烂 [5]。 目前对神秘果采
后品质、 生理代谢和采后病害研究较少, 其采后保
鲜技术研究尚欠缺。 本试验开展常温和低温贮藏条
件对神秘果采后品质、 生理代谢和病害等方面研
究, 以期为其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神秘果采自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基地。 采收的果实达生理成熟(果皮呈浅红色但底
色带绿色), 大小均一、 颜色一致、 无损伤、 并带
有完整的果蒂。
1.2 方法
果实在低温 [(4±0.5)℃、 RH 85%~95%]和常
温[(25±0.5)℃、 RH 85%~95%] 贮藏。 低温贮藏每
3d测定 1次相关指标, 常温贮藏每天测定相关指标。
1.2.1 果实品质测定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
手持糖度计测定, 维生素C(Vc)含量用 2,6-二氯酚
靛酚滴定法测定, 可滴定酸(TA)含量用酸碱滴定
法测定[6]。
1.2.2 呼吸强度测定 呼吸强度采用 CO2分析仪
测定法测定 [7]。 先将 1 L 广口瓶放置在贮藏温度下
预冷 20 min, 再取神秘果约 30 g 放于广口瓶中,
在贮藏温度下密闭 120 min, 用 CXH-3010D 红外
CO2分析仪测定广口瓶内 CO2浓度。 神秘果体积用
排水法测定, 果实重量用称重法测定。 试验重复 3
次, 以平均值表示。
1.2.3 乙烯释放测定 乙烯释放速率采用气相色
谱法测定。 取 3粒神秘果果实放入 20 mL顶空瓶中
密闭 30 min, 每个处理测定 6 瓶 , 用安捷伦
CTC80 顶空进样器+7890A GC 仪器测定乙烯浓度。
GC 条件 : FID 检测器 250 ℃ , 氢气 30 mL/min,
空气300 mL/min; HP-5(30 mm×0.32 mm×0.25 μm)
流量 1 mL/min; 柱温 60 ℃, 保持 2.5 min; 进样口
105 ℃, 分流比 30 ∶ 1; 顶空进样 1 mL。 用乙烯标
准气体(纯度>99.99%)作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1.2.4 果实颜色变化 果皮颜色变化用 Ocean
QE65 pro 光谱仪测定。 采用 LAB 颜色模式, 积分
时间 8 ms、 平均次数 100 次、 平滑宽度 3、 光源
LED、 波段 380~1 000 nm、 波长修正 0。 用标准白
板放在积分球上调整读数为 60 000, 取参比值作为
100%, 用标准黑色面放在积分球上取暗流值作为
0, 测定 30 个果实颜色 L*、 a*、 b*的变化, 求平均
值。 其中, L*表示亮度, a*表示绿色和红色之间的
转变程度(负值表示颜色为绿色, 正值表示颜色为
红色), b*表示蓝色和黄色之间的转变程度(负值表
示蓝色, 正值表示黄色)。
1.2.5 神秘果采后病害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调查贮藏期间的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常温贮藏
果实每天调查 1 次, 低温贮藏果实隔天调查 1 次,
每处理 60 个果实, 重复 2 次, 计算好果率。 病果
是指果实表面至少有一处发生病变或者汁液外漏、
果实软化皱缩或腐烂现象[8]。
参考胡美姣等 [9]的研究方法, 根据柯赫氏法则
确定神秘果采后病害病原菌的种类。
(1)病原菌分离纯化。 将病果沿病健交界处切
取大小 3 mm×3 mm 的果皮组织块若干, 用 0.1%的
升汞酒精(75%)消毒 30 s, 无菌水冲洗 3 次后, 将
组织块移于 PDA 平板上, 待菌落长出后从菌落边
缘取菌丝进行纯化, 获得供试菌株待用。
(2) 致病性测定及病原菌再分离。 供试菌株
28 ℃恒温培养 4 d 后, 采用刺伤接种法将菌饼(φ=
5 mm)接种于健康神秘果果实上, 每处理接种 3 个
果实, 以接种无菌 PDA 块为对照, 重复 3 次, 置
于保鲜盒中保湿, 观察果实发病情况, 并对病原菌
再分离纯化。
(3)病原菌种类鉴定。 将再分离菌株与原始供
试菌株分别培养, 观察菌落培养性状、 菌丝体形
态、 产孢结构及孢子形态、 颜色、 大小等特征, 并
进行鉴定[10]。
1.3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 SAS 8.1 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
Duncan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贮藏期间神秘果品质的变化
常温条件下贮藏, 神秘果果实品质发生了极显
1174- -
第 6 期
可溶性固形物/% Vc/[mg/(100 g)] 可滴定酸/[mmol/(100 g)]
0 d (9.82±0.97)Bb (14.73±1.16)Aa (0.60±0.07)Ab
常温25℃贮藏5 d (11.88±1.08)Aa (12.06±1.01)Bc (0.52±0.06)Cc
低温4℃贮藏15 d (11.58±1.03)Aa (13.30±0.87)Ab (0.55±0.05)Bb
表 1 神秘果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 on the quality of miracle fruit
说明: 表中同列数据后大、 小写字母分别表示 0.01 和 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性。 下同。
Note: different capital and small alphabets in the same column re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 and 0.05 level, respectively. The same as below.
A为常温(25℃)贮藏, B为低温(4℃)贮藏。 图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 下同。
A is room temperature (25 ℃) storage, B is low temperature (4 ℃) storage.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figure 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
The same as below.
图 1 不同条件下贮藏对神秘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n the respiration rate of miracle frui
著的变化, 贮藏 5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88%,
提高了20.98%, Vc含量降至12.06 mg/(100 g), 下降
18.130%, 可滴定酸含量由 0.6 mmol/(100g)降低到
0.52 mmol/(100g), 降低了 13.33%。 低温贮藏 15 d
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极显著升高, 但升幅低于常温
下贮藏 5d的果实, Vc含量显著下降 9.71%, 降幅低
于常温贮藏, 可滴定酸含量由 0.6mmol/(100 g)降低到
0.55 mmol/(100 g), 下降 8.33%, 下降幅度极显著
低于常温下降的幅度(表 1)。
2.2 贮藏期间神秘果呼吸强度变化
呼吸强度的变化是采后果蔬最重要的生理生化
变化之一, 呼吸强度可以衡量呼吸作用的强弱 [11]。
常温(25 ℃)贮藏条件下, 神秘果果实采后呼吸代
谢旺盛,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神秘果的呼吸强
度迅速增加, 在第 3 天达到呼吸高峰, 呼吸强度
为 604.24 mg CO2/(kg·h), 随后呼吸速率下降; 低
温(4 ℃)贮藏条件下, 神秘果呼吸强度随贮藏时间
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但极显著低于常温下贮藏的呼
吸速率, 在第 9 天时达到呼吸高峰, 呼吸强度仅
为60.25 mg CO2/(kg·h), 随后呼吸强度下降(图 1)。
2.3 贮藏期间神秘果乙烯代谢的变化
对于呼吸跃变型水果, 微量乙烯即可启动果实
的后熟进程, 从而发生果实软化和转色等采后最显
著的变化。 在常温贮藏条件下, 神秘果果实的乙烯
释放速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 贮藏至第 5
天时, 乙烯释放速率达到最大, 为 398.83μL/(kg·h)。
在低温贮藏条件下, 神秘果果实乙烯释放速率随贮
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第 9 天达到高峰, 为
23.47 μL/(kg·h), 随后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图 2),
整个贮藏过程中, 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低于常温下
的乙烯释放速率。
2.4 贮藏期间神秘果果实颜色的变化
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 神秘果果实颜色的
L*值和 b*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而 a*值
则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图 3), 说明果实颜色
逐渐变深, 黄色逐渐减少, 红色逐渐增加。
常温贮藏的神秘果果实颜色的 ΔL*值(9.05)和
Δb*值(14.72)与低温贮藏的ΔL*值(10.84)和 Δb*值
(17.21)差异并不明显。 在常温贮藏条件下, a*值
在贮藏不到 2 d 的时间由负值转变为正值, 即果实
0 3 6 9 12 15
贮藏天数/d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m
g
CO
2/(
kg
·
h)
]
C
BC
BC
AB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0 1 2 3 4 5
贮藏天数/d





/[
m
g
CO
2/(
kg
·
h)
] A
BB
D
CD
BC
A B
陈 亮等: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 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
A
AB
1175- -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图 3 不同贮藏条件下神秘果颜色的变化
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n the color of miracle fruit
已从绿色转为红色, 而在低温贮藏条件下, a*值贮
藏 9 d 后才由负值转变为正值, 且常温贮藏的 Δa*
值(78.87)与低温贮藏的 Δa*值(42.47)存在极显著
差异, 说明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 颜色转为红色
的速度较常温贮藏缓慢。
2.5 神秘果采后病害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5.1 采后病害的调查 在常温贮藏条件下, 神
秘果果实贮藏至第 3 天, 即发现个别果实开始腐
烂, 随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果实腐烂快速增
加。 而在低温贮藏条件下, 第 9 天才出现果实腐
烂, 贮藏至第 15天时, 好果率仍为 92.33%(图 4)。
调查还发现, 采摘受伤和受挤压的果实最先腐烂。
2.5.2 病害种类及病原菌鉴定 神秘果果实在贮
藏过程中出现 2种症状的病害(图 5)。
症状 1: 首先在果蒂处或果实表面出现针头
状小黑斑, 逐渐扩展为黑色病斑, 病健交界明显,
A
BB
C
C
C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0 1 2 3 4 5
贮藏天数/d






/[μ
L/
( k

h)
]
0 3 6 9 12 15
贮藏天数/d
A
B
E
BC
DE
CD
25
20
15
10
5
0






/[μ
L/
( k

h)
]
图 2 不同条件下贮藏对神秘果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n ethylene production rate of miracle fruit
A B
AA
AA
B
C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
0 1 2 3 4 5
贮藏天数/d
A
AAA
B
AB
100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
0 3 6 9 12 15
贮藏天数/d
图 4 不同贮藏条件下神秘果好果率变化
Fig. 4 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n the quality of miracle fruit
A B
70
50
30
10
-10
-30
贮藏天数/d
0 1 2 3 4 5
70
50
30
10
-10
-30
贮藏天数/d
0 3 6 9 12 15
L*
a*
b*




( L
* 、
a*
、 b
* )
A BL*
a*
b*




( L
* 、
a*
、 b
* )
A A
A A
A A
AAAA
A A A
A A
B
A A
A A A A
AAA
AA
A
C
C
E DE
D
C
B
1176- -
第 6 期
图 5 神秘果果实炭疽病受害症状(A)和蒂腐病受害症状(B)
Fig. 5 Symptoms caused by anthracnose(A)and stem-end rot(B) of miracle fruit
A B
果皮变黑略皱缩, 潮湿时表面易产生灰白色绒毛
状霉层, 并产生小黑粒状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盘。 在采摘时果柄脱落或有挤压伤的果实易发生
该病害。
从该症状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在 PDA 培养基培
养时, 生长速度中等, 菌落圆形, 初为白色, 后变
为深灰色, 菌丝绒毛状, 圆筒形, 有隔膜和分枝。
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盘内或直接产生于菌丝体
上, 单胞, 无色透明, 椭圆形、 圆筒形或棍棒形,
两端钝圆, 直或中间略向内凹陷, 内有1~2 个油
球, 大小(5.8~17.3)μm×(3.5~5.6)μm。 该菌分生孢
子悬浮液涂布于载玻片上极易产生附着胞, 附着胞
黑色, 近球形或卵形, 少数不规则型, 大小(4.9~
8.1)μm×(3.6~7.3)μm。
根据上述特征, 该病为炭疽病, 病原菌鉴定为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症状 2: 首先从果实蒂部发病, 初期病斑水渍
状、 病健交界不明显, 病部向果身扩展迅速, 果
肉组织软化, 果皮水渍状褪色, 2~3 d 全果腐烂,
流出的汁液导致健康果实快速腐烂。 后期果实失水
干枯变为黑色。 该病菌极易侵染采摘时果蒂脱落的
果实。
从该症状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在 PDA 培养基培
养时, 生长速度极快, 菌落圆形, 菌丝体茂盛, 初
为白色, 2~3 d 变为深灰色, 后变为黑褐色, 基质
由淡黄色转至墨绿最后变为黑褐色, 20~30 d 可产
生成熟的子座及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近炭质,
梨形、 球形或近球形, 2~4 个集生在一个子座内;
分生孢子椭圆形, 未成熟时无色、 透明、 单胞, 内
含许多颗粒状物, 成熟时褐色、 双胞, 表面具纵
纹, 大小为(17~21.8)μm×(8.5~19)μm。
根据上述特征, 该病为蒂腐病, 病原菌鉴定为
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3 讨论与结论
与多数水果一样, 神秘果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升高、 可滴定酸和 Vc 含量下降。 低温
贮藏条件下, 神秘果采后品质指标变化显著慢于常
温条件, 这与低温贮藏下草莓、 龙眼采后品质变化
结果相似[12-13]。
呼吸作用是采后水果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 呼
吸跃变型水果后熟期间, 呼吸速率会急剧上升, 形
成一个高峰 [14]。 神秘果采后生理代谢旺盛, 营养消
耗快, 常温下神秘果呼吸强度极高, 呼吸高峰时呼
吸速率达到 604.24 mg CO2/kg·h, 这可能是神秘果
不耐储藏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温下神秘果果实乙烯
释放速率没有明显的呼吸高峰, 而是持续上升, 第
5 天乙烯释放速率最高可达 60.25 mg CO2/kg·h, 这
可能是因为果实在贮藏第 4 天开始大量发生 B.
theobromae 病原菌引起的蒂腐病, B. theobromae 诱
导果实产生乙烯的量是正常条件下的数倍[15], 从而
使乙烯峰值无法出现。 低温对采后神秘果果实呼
吸强度和乙烯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与张
有林 [16]研究的低温贮藏减少猕猴桃乙烯释放量, 推
迟呼吸跃变出现的结果相似。 常温贮藏条件下, 生
理成熟的神秘果果实在第 3天果面能全转为鲜艳红
褐色; 低温贮藏条件下, 果实能正常转为红色且无
冷害症状, 果实口感与常温下无差别, 但低温下转
色比常温下稍淡。 袁源等[17]通过加工工艺制得神秘
果含片, 产品保留了神秘果的变味特性, 延长了贮
藏期, 并能达到神秘果的食用效果, 但是加工产品
无法代替神秘果鲜艳的视感、 新鲜水果酸甜的口
感、 以及人们对神秘果猎奇趣味的心理, 因此新鲜
神秘果有很好的鲜销前景。
神秘果采后主要病害为炭疽病(C. gloeosporioides)
和蒂腐病(B. theobromae)。 在常温贮藏条件下, 两
陈 亮等: 贮藏温度对神秘果果实采后品质、 生理代谢及病害的影响 1177- -
第 36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者极易侵染果蒂脱落的果实, 导致神秘果快速腐
烂, 采用低温贮藏方法能明显延缓果实的腐烂。 因
此, 新鲜神秘果采摘时, 应选择达到生理成熟(果
皮呈淡红色但底色带绿色)且果蒂保留完整的果实,
将果实贮藏在低温(4 ℃)条件下可显著延长其贮藏
时间, 降低采后病害的发生, 提高好果率。
参考文献
[1] 潘丽萍 , 余丝莉 , 李海航 . 变味蛋白神秘果素研究进展 [J]. 科
技导报, 2009(3): 99-101.
[2] 卢圣楼, 刘 红, 贾桂云. 神秘果功能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3(5): 256-260.
[3] 李 彦, 路晓庆 , 刘艳薇, 等. 神秘果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
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脂代谢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11(4): 64-67.
[4] 张知杭, 王会全, 欧高政. 神秘果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4(2): 61-63.
[5] 陆敏泉, 陈文学, 王 辉, 等. 神秘果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初
步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7): 923-926.
[6] 李仲芳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
社, 2012.
[7] 张 桂. 果蔬采后呼吸强度的测定方法[J]. 理化检验: 化学分
册, 2005, 41(8): 596-597.
[8] 孟宪军, 姜爱丽, 胡文忠, 等 . 箱式气调贮藏对采后蓝莓生理
生化变化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9): 379-383.
[9] 胡美姣, 杨 波, 李 敏, 等. 海南芒果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
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34(8): 1 564-1 569.
[10] 戚佩坤 . 广东果树真菌病害志 [M].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0.
[11] 杨振生 , 袁 唯 . 果蔬呼吸强度测定方法 [J]. 保鲜与加工 ,
2003(2): 24-25.
[12] 钱玉梅, 高丽萍, 张玉琼, 等. 低温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
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2): 268-271.
[13] 孔祥佳, 林 瑜, 林河通, 等. 低温贮藏对晚熟龙眼 “立冬本”
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J]. 包装与食品机械 , 2008(1):
1-6.
[14] 田世平, 罗云波, 王贵禧 . 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基础 [M].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15] 高兆银, 胡美姣, 李 敏, 等 . 芒果蒂腐病菌对芒果采后乙
烯释放和ACC含量的影响 [J].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31(10):
1 785-1 789.
[16] 张有林. 猕猴桃低温、 气调、 保鲜剂复合贮藏保鲜技术[J]. 农
业工程学报, 2002, 18(4):138-141.
[17] 袁 源, 李积华, 林丽静. 神秘果含片加工工艺的研究[J]. 食
品工业, 2014, 35(3): 108-111.
责任编辑: 古小玲
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