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海红景天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及问题



全 文 :青海红景天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及问题
陈海娟,柯 君,曾 阳
(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810008)
摘 要:红景天是我国传统藏药,为景天科红景天属多种植物的干燥的根及根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
是我国红景天属植物的主产区之一。结合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了青海红景天属植物资源分
布和商品药材流通使用情况,对青海红景天的资源现状及青海红景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红景天资源合理保护、研究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藏药;中藏药产出;红景天;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2)07-0003-02
收稿日期:2012-04-22
作者简介:陈海娟(1979-),女,硕士,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植物为多年
生草本。全世界有90种,分布于北半球高寒地带。我国是
红景天的主产区,有73种,2亚种,7变种,主要分布在西
北、西南、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西南及西北地区种类多,
蕴藏量较大。青海是我国红景天的主产区之一,有11种,1
变种,蕴藏量仅次于西藏、四川和云南[1]。近年来随着青海
中藏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节制地过度采挖和超强度利用,
已经使现有红景天野生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明显下降。
虽然青海曾开展红景天属植物栽培研究和发展种植基地,
但远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因此,对青海红景天属药用
植物进行更全面的资源和品质评价,保证并促进相应资源
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发展青海省相对滞后的经济具有重要
意义。
1 青海红景天资源
红景天属植物除少数种生长于海拔2 000m左右的高
山草地、林下灌丛或沟旁岩石附近外,大多数生长在海拔
3 500~5 000m的岩石缝隙和高山砾石中,常几十平方米一
片片地密集生长,很少零星分布。在青海境内主要分布的
红景天的种有唐古特红景天 Rhodiola algida (Ledeb.)
Fisch et C.A.Mey.Var.tangutica(Maxim.)Fu,喜冷红
景天Rhodiola algida(Ledeb.)Fu var.jenoseense(Max-
im.)Fu,川西红景天Rhodiola algida(Frod)Fu,大红花景
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Thoms.)H.ohba,小丛红
景天Rhodiola dumulosa(Franch.)Fu,宽瓣红景天Rhod-
iola euryphlla(Frod.)Fu,圆丛红景天Rhodiola juparen-
sis(Frod.)Fu,狭叶红景天 Rhodiola kirilowii (Regel)
Maxim.,四裂红景天Rhodiola quadrifida(Pall.)Fisch.
Et Mey.,对叶红景天Rhodiola subopposita(Maxim.)Jo-
cobsen和大株红景天Rhodiola wallichiana (HK)Fu var.
cholaensis(praeger)Fu等。其中大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
和唐古特红景天是红景天属植物的代表种,也是青海红景
天的代表种[1]


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加大对首仿药的争夺,因为把精力投
向已在国外上市却未进入中国市场的“首仿药”市场,虽说
投入稍高,但国家对于首仿药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如首仿
药价格制定从优。鼓励药品创新,根据药品创新程度,对利
润率实行差别控制;承认首仿药物的技术含量,相对于次仿
药物将获得相对高价等,这会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效益。仿
制药还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一个仿制药出口虽
说带给一家企业的效益可能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个药
品的出口,企业会更多地接触并深入了解国际市场,掌握国
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将大大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洋.药品专利给中国医药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药事
管理,2011,6(7):23-24.
[2] 王华峰.以优质仿制药抢滩国际市场[N].中国医药报,2008-
12-05.
[3] 陈国东.中国仿制药危机四伏[J].中华工商时报,2003-02-
12.
(责任编辑:姜付平)
—3—
2 青海红景天商品药材使用情况
为了了解红景天属植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弄清红景天
在当地的具体使用品种、品种来源及使用量,本研究对青海
省西宁市的各大型药材市场和藏药制药企业进行了调查和
走访。
目前青海市售的红景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根茎块状,
肥大的,以青海的狭叶红景天(藏药名“力嘎都”)为代表;另
一类是根茎粗长,圆柱状的,以青海的唐古特红景天、宽瓣
红景天、西藏的大花红景天(藏药名“苏罗玛保”)为代表。
在农贸市场、保健品商店中,这些品种均没有分类使用,造
成市场上红景天品种混乱。
青海省生产红景天制剂品种的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共
有10余家,这些品种普遍具有活血化淤和抗缺氧的功效。
主要使用的是青海狭叶红景天和唐古特红景天以及西藏的
大花红景天,年需求量约150t,但以西藏的大花红景天居
多。主要购入渠道是中药材市场以及药材供应商(经农牧
民采收后,由农牧区的商户收购后贩卖给中药材市场以及
药材供应商)。主要红景天制剂品种为心脑欣胶囊和红景
天胶囊,年销售额分别为3 630万元和500万元。由于青海
省生产企业普遍实力弱小,研发能力低下,目前尚没有以红
景天为主要原料的新剂型或新功能主治的产品研究。
3 青海红景天属植物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问题
3.1 资源研究利用的广度深度不足
我国是世界红景天种质资源的主产区之一,青海又是
我国红景天的主要分布中心之一。红景天大都生长在高海
拔高寒区域,资源相对分散,对其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相
对较弱。近年来,青海省很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人
员对青海狭叶红景天的活性成分、药效学及人工栽培等方
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不如具有相同“适应原”样作用
的人参、刺五加等研究的深入广泛,与东北地区对高山红景
天的研究开发状况相比,缺乏地区特色种的深入研究,同时
对地区分布的红景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也缺乏系统性,
这是限制青海红景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根本原因。
3.2 规模化特色生物资源繁育缺乏
随着近年来青海藏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红景天资源
短缺问题已经显现。虽然狭叶红景天和唐古特红景天分布
范围较广,但天然资源储量已日益下降。红景天生长环境
特殊,种群更新非常缓慢,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
现有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红景天有两种繁殖方式,即种子
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繁殖率低,实验室对成熟种子发芽率
的实验中发现,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仅为11.35%[2]。所
以必须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实现产业化种植,
有效缓解资源的市场供需矛盾。
3.3 资源利用单一
市售的众多红景天品种的原料主要利用部位是根及根
茎,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严重。红景天虽然在省内的相关
制药企业实现了产业化,但生产品种仍停留在简单传统的
剂型,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几乎处于空白。所以建议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有产品的技术改造,以药
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等多种形式
得到应用。
3.4 解决对策
3.4.1 对青海省红景天资源进行系统研究
对青海范围内的红景天属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 、收集、
整理,同时对已被破坏了的、正在被破坏的和将可能被破坏
的红景天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的真实性进行分析鉴
定,也为红景天这一珍贵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
提供理论依据。在此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青海最具潜
在利用价值的红景天种,加大对该种红景天植物全面深入
的研究。
3.4.2 选择核心质量性状指标筛选红景天资源
目前有关红景天中成分含量测定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
对红景天苷和其前体苷元酪醇,《中国药典》2010版中对红
景天药材的质量控制仅以红景天苷作为指标。本研究在前
期实验中发现酚类成分是红景天中的一类主要成分,除红
景天苷和酪醇外,还含有大量的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
而黄酮类化合物是除酚类成分以外的红景天中的又一大类
成分。因此建立以上述指标成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快速、
准确、高效的 HPLC分析方法,对红景天种质资源进行筛
选,找到最具利用价值的红景天遗传群体,对现有不同种红
景天资源的质量评价和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4.3 利用现代生物化学手段繁殖培育红景天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植
株再生和生产植物有效成分,可以有效地缓解红景天野生
资源逐渐匮乏的状况,保护红景天野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同时也可以通过细胞工程,筛选高产细胞株系、优化培养条
件,利用红景天愈伤组织细胞的大规模培养生产有效代谢
产物[3-4]。
4 结语
红景天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国内对
红景天的需求逐渐增大。青海红景天资源丰富,为了更合理
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多学科的综合研
究。在产品开发利用方面不仅只停留在保健品阶段,而能以
药品、保健品、营养添加剂、食品补充剂和美容品等多种形式
得到广泛应用。在对其有效成分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研究的
基础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现代制药技术,积极进行
红景天的单方和复方的研究,将红景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
成分提取精制为相应制剂。面对红景天资源的日益匮乏及
其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强调在红景天资源的合
理保护的前提下实施资源的开发利用,保证红景天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做到资源的保护和产业的发展“双赢”,使其具有
更为广阔的利用前景,推动青海红景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而进一步带动青海医药和食品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34卷
(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61-200.
[2] 孙和平.狭叶红景天的人工栽培[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1996(3):59-61.
[3] 张雪莲,金日,刘宪虎,等.高山红景天不同继代愈伤组织中
红景天苷含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0):14705-
14706.
[4] 刘海军,郭斌,晏琼,等.4种红景天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0):2023-2027.
(责任编辑:宋勇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