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蒿的质量及其与伪品臭蒿和易混品茵陈的HPLC鉴别



全 文 :μm ,宽至 70μm ,其上有纹孔 。棕色块类方形 、长方
形 ,直径 35μm左右。淀粉粒圆形 、椭圆形 ,单粒或
复粒 ,多数个相聚 ,脐点不明显 ,直径至 12 μm。见
图 3。
参 考 文 献
[ 1] 江西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 .下册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97:2698.
[ 2] 江苏植物研究所 .新华本草纲要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991:127.
(2006 - 05 -10收稿)
青蒿的质量及其与伪品臭蒿和易混品茵陈的 HPLC鉴别
令亚萍 ,刘建利 ,王玉英 ,赵红岩 ,房敏峰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69)
  摘要 建立一种不经衍生测定青蒿素含量的方法 ,并结合色谱图鉴别青蒿样品的真伪与质量的优劣。采用反
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以 ODSC
18
(4. 6 mm ×150 mm , 5 μm)为色谱柱 , 乙腈 /水 55%(v /v)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03
nm , 流速 1.0 m l /m in, 柱温 40℃。青蒿素线性范围为 0. 05 ~ 10 mg /m l( r=0. 9999);回收率为 102. 5%, RSD为
1. 59%,以内标标准曲线定量测定。以色谱 8强峰作为青蒿的特征 , 可与伪品臭蒿及易混品茵陈区别。结论:本法
简便 、快速 、准确 、重现性好 ,适用于青蒿原料真伪及质量优劣的评价。
关键词 青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臭蒿;茵陈;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4454(2006)11-1164-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070905)、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青蒿是一味效高价廉易得的中药 , 《中药大辞
典》称它具有清热 、化湿 、解暑 、除蒸 、截疟 、杀虫等
功能。主治夏令感冒 、中暑 、温病寒热往来 、湿热黄
疸 、骨蒸劳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 、截疟等多种疾病 。
20世纪 7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从中药青蒿中发现了
抗疟药青蒿素 ,它对脑型及抗氯喹恶性疟疾有特殊
疗效 ,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1-5〕 ,是世
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药物。我们在测定青蒿
素时发现它在青蒿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用于提取青
蒿素的栽培青蒿含量高达 0.7%,而有些市售青蒿
含量约为 0.1%,甚至不含青蒿素 ,但其他主要成分
都存在 。虽然不同产地青蒿的青蒿素及其他成分的
相对含量变化较大 ,但只要是青蒿 ,其主要色谱峰都
会出现 。常见的伪品臭蒿和易混的茵陈不但不含青
蒿素 ,其主要成分也不同 ,因此使用 HPLC方法可以
用于青蒿真伪和优劣的判断。对青蒿真伪的鉴别可
依据样品主要色谱峰的匹配。对于质量的鉴别 ,特
别是用于提取青蒿素的样品以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进
行 。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试剂与样品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系
列 ( SCL-10AVP、 LC-10ATVP );检 测 器 (SPD-
M 10AVP);电子天平 (北京塞多利斯天平有限公
司)。青蒿素对照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提供 );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 (美国 Fisher公司 );石
油醚 (30℃ ~ 60℃)和萘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提
取青蒿素的青蒿样品由西安天一生物技术工程公司
提供 ,系购自四川 、重庆等地的栽培品种 。本地青
蒿 、茵陈及臭蒿采自西安市长安区的野生品种 ,经西
安市药检所谢志民研究员鉴定分别为 Artem isia An-
nua , Artem isa capillaris和 Artem isia hedinii。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ck VP-ODSC18
(150 mm ×4.6 mm , 5 μm);柱温:40℃;流速相:乙
腈-水(55∶45);流速:1.0 m l /m in;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20μl。
1.3 测定步骤
1.3.1  青蒿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青蒿
素对照品 250mg于 25 m 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
定容至刻度。
1.3.2  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萘 15 mg于 25
m 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 定容至刻度 ,取此溶液
2.5 m l于 25 m l容量瓶中 ,加甲醇定容至刻度 。
1.3.3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青蒿 (臭蒿 、茵
陈)细粉 2 g(自然干燥 ,过 60目筛),以石油醚为溶
剂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 6 h,挥干石油醚 ,用甲醇溶解
残渣 ,转入 25 m l容量瓶 ,定容至刻度 ,用 0.45 μm
1164 中药材第 29卷第 11期 2006年 11月
DOI牶牨牥牣牨牫牳牰牫牤j牣issn牨牥牥牨牠牬牬牭牬牣牪牥牥牰牣牨牨牣牥牨牱
滤膜滤过 ,待测。
1.3.4 标准曲线:分别取青蒿素对照品溶液 0.5,
1.0, 1.5, 2.0, 2.5, 3.0, 3.5 m l于 10 m l容量瓶中 ,
加内标溶液 2m l,定容至刻度 ,按拟定色谱条件进行
测定 ,以对照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为横坐标 ,
对照品浓度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对照品色谱
图如图 1所示。
1.3.5 样品测定:取 5批 1.3.3处理后的样品溶
液 4m l于 10m l容量瓶中 ,加内标溶液 2m l,定容至
刻度 ,按拟定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每批连续进样 3
次 ,结果见表 1。样品色谱图如图 2所示。对于定
性鉴别真伪的样品可以不加内标 ,其他相同。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选择 经过对检测波长 、流动相 、柱
温 、流速等进行优选 ,表明在以下条件下结果最好 。
检测波长 203 nm、流动相 55%的乙腈水溶液 、柱温
40℃、流速 1.0m l /m in。
2.2 提取条件选择 本文参考文献〔6〕采用索氏提
取器提取和超声提取对照 ,并对石油醚和甲醇作溶
剂对照 ,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溶剂 ,用索氏提取器提
取 6 h后 ,提取完全。
2.3 回收率与精密度实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 ,在
已测定含量的样品中 ,精密加入已知量的对照品 ,按
样品处理方法处理后进样 ,计算 5次测定结果的平
均回收率为 102.5%, RSD为 1.59%。
取同一批样品在拟定色谱条件下测定 5次 ,其
峰面积 RSD为 1.91%。
2.4 线性范围实验与最低检出限 配制 7组不同
浓度对照品溶液在拟定色谱条件下测定 ,以对照品
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为横坐标 ,对照品浓度为
  表 1  样品测定结果
No. 1 2 3 4 5
Con tent /% 0. 6458±0.020 0.5279±0.012 0.4551±0. 022 0. 4254±0. 011 0. 4945±0.008
图 1 青蒿样品 1色谱图
图 3 臭蒿色谱图
图 2 青蒿样品 2色谱图
图 4 茵陈色谱图
1165 中药材第 29卷第 11期 2006年 11月
纵坐标 ,建立标准曲线 ,线性方程为 y =1.6093x -
4.1916 ×10-2 , 相关系数为 0.9999。结果表明在
0.05mg /m l~ 10mg /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在拟定色谱条件下 ,当信噪比位 S /N =3时 ,最
低检出限为 2 μg /m l。
2.5  重现性与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在拟
定色谱条件下测定 5次 ,其含量 RSD为 2.17%,取
同一批号样品每隔 2 h进样 , 8 h内记录峰面积 ,其
RSD为 2.38%。
2.6  结果
2.6.1 定量测定:在上述最佳条件下 ,对青蒿素提
取企业送样 、市售青蒿以及我们自己采收的样品中
青蒿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市售青蒿及我
们自采的样品青蒿素含量不高 ,一般在 0.1%左右 。
而提取青蒿素的样品含量较高 ,在 0.4%-0.7%之
间 。表 1是测定的数十个样品中的一组数据。
2.6.2 定性鉴别:由于青蒿素在青蒿中含量较少 ,
同时不同产地的青蒿各成分含量之间差别较大 ,因
 表 2 青蒿 8强峰和臭蒿 、茵陈色谱峰保留时间(m in)
样品编号 峰 1 2 3 4 5 6 7 8
1 5.131 6.841 8. 119 11.782 16.488 21.348 24.669 31. 451
2 5.130 6.845 8. 080 11.796 16.496 21.362 24.754 31. 449
3 5.08 6.71 8. 001 11.60 16.02 21.94 24.92 31. 85
4 5.06 6.71 7. 98 11.59 16.03 21.73 24.99 31. 62
5 5.10 6.76 8. 06 11.68 16.13 21.78 24.98 31. 82
臭蒿 5.02 5.42 7. 04 11.03 15.27 19.21 22.36 31. 48
茵陈 7.08 11.49 14. 43 15.28 19.22 22.33 31.50 34. 04
  注:下划线的为基峰
此选择其中共有的 8个强峰作标志与伪品臭蒿及易
混品茵陈进行鉴别 。表 2是典型的青蒿 8强峰和臭
蒿及茵陈的色谱峰保留时间 。图 1和图 2是两个典
型的青蒿样品色谱 , 一个含青蒿素很高 (9.322
m in),而另一个含量很低。图 3和图 4是臭蒿与茵
陈的色谱图 ,从中不难发现它们与青蒿虽然有共有
峰 5、11、31m in峰 ,但还是很容易区别的。
3 小结
青蒿有多种药理作用 ,截疟只是其一。对于青
蒿真伪与质量的鉴别 ,如果只是提取青蒿素则通过
测定其含量就可以了。如果作为中药配方使用应该
考虑多种成分 ,因此 ,主要色谱峰比对可能是一个较
好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 Khac, V. T., Van, V. N. and Van, T. N.. Te trahedron
Le tters, 2005, 46, 4243.
[ 2] Oh, S., Jeong, I. H. and Lee, S.. J. o f O rganic Chem-
istry, 2004, 69, 984.
[ 3] Pa rshikov, IA., Mu ra leedharan, K. M., M iriya la, B., e t
a l. J. Na tural P roducts, 2004, 67, 1595.
[ 4] K im , B. J. and Sasak i, T.. J. o f O rganic Chem istry,
2004, 69, 3242.
[ 5] 刘春朝 , 王玉春 , 欧阳藩 , 等 . 化学进展 , 1999, 11(1):
41.
[ 6] 黄海滨 , 岑家铭 ,章建芳 . 广西大学学报 , 1994, 19(2):
194.
(2006 - 01 -16收稿)
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 RP-HPLC指纹图谱研究
雷海民 ,毕 葳 ,李 强 ,周玉新 ,黄 娴 ,龚卫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
  摘要 目的:应用 RP-H PLC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 。方法:采用 K rom asil C18色谱柱(5
μm , 4.6 mm ×150 mm), 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 ,流速 1 m l /m in,检测波长 280 nm。结果和结论:各产地牛蒡子药材
RP-HPLC色谱图中各成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 可作为牛蒡子药材的专属性指纹图谱。
关键词 牛蒡子;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11-1166-03
基金项目:科技基础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1DEA20010)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
燥成熟果实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具有疏散风热 、宣
肺透疹 、解毒利咽的功效 ,用于风热感冒 、咳嗽痰多 、
麻疹 、风疹 、咽喉肿痛 、痄腮丹毒 、痈肿疮毒等 。化学
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包括牛蒡子苷
及苷元等 ,另外还含有脂肪油和脂肪酸等。现代药
1166 中药材第 29卷第 11期 2006年 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