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3.1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
疗效标准[2]拟定如下: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主要症状包括
上肢麻木、颈项与肩臂疼痛、颈项活动不利及颈部压痛,主要体
征包括椎间孔挤压试验与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消失,能正
常工作、生活。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反复,但
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生活部分
自理,不能持续工作。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好转。
3.2 结果(见表1)
表1 2组总疗效对比分析表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痊愈率 有效率 愈显率
治疗组* 56 23 19 11 3 41% 94.6% 73.2%
对照组 56 7 15 20 14 12.5% 75% 39.2%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产生颈椎力
学失稳,继发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退
变,使椎间孔或神经根管狭窄,加之外力作用使小关节错位、绞
锁,滑膜肿胀造成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牵拉,使神经鞘内血
液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释放大量致炎致痛物质,神经缺
血缺氧而致脱髓鞘改变,最终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剧
烈的患肢神经疼痛、麻木,长时间可造成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
连致病程迁延难愈[3]。在充分松解颈部肌肉的基础上使用颈
椎的旋转整脊手法可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关节错位,解除滑膜
嵌顿,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调整钩椎关节及后关节、恢
复正常的颈椎关节解剖序列,恢复颈椎静力平衡,松解神经根
周围粘连,减轻神经根管内压,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静脉的
回流、神经根周围炎症的减退,改善了神经根的营养达到治疗
目的[4];配合使用小圆枕可以改善颈椎曲度,矫正颈椎反屈,使
头颅重力距减小,相应降低颈椎伸肌群的持续收缩,降低颈椎
负荷,改善颈椎伸肌群的劳损,巩固颈椎动力稳定,两者合用共
同促进了颈椎的内外力学平衡,解除或改善了对神经根的压迫
和刺激,故而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93,31(8):472-47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86-189.
[3] 曹明亮,周红海,秦明芳.颈椎病致神经根损伤的研究进展[J].广
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60-61.
[4] 朱立国,于杰,高景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述
[J].中医正骨,2005,17(8):69-70.
(收稿日期:2011-10-21)
1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骨科(西安,710054)
·临床报道·
盘龙七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史达1 孙银娣1 张平安1 殷继超1 刘西纺1 刘娜1 郭玲1
[关键词] 盘龙七;手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1.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205(2012)03-0042-02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fiopa-
thy,CSA)指的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
脑供血不全,临床上出现以眩晕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
群。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随着人口老
龄化的来临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
势,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CSA发
病机制复杂,导致其治疗方法各异,手法推拿治疗CSA具有独
特的优势,而中成药配合手法治疗CSA的研究较少,我们前瞻
性的采用盘龙七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很好的
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36例,均来
自本院住院病人,年龄最小27岁,最大66岁,平均38.4±11.3
岁。病程最短ld,最长6年,平均(3.27±1.26)年;按随机数字
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8例,治疗组18例,在性
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青岛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诊
断标准及分型标准,拟定以下诊断标准:(1)符合颈椎病诊断标
准;(2)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
神经根征;(3)颅脑多普勒彩超(TCD)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
度异常。(4)颈椎X线片有钩椎关节增生或CT、MRI示有椎间
盘突出或椎动脉变细。
1.3 排除标准
24 Chinese J Trad Med Traum &Orthop,Mar 2012,Vol 20,No 3
(1)有眩晕症状但颈椎 X线片或 TCD检查显示正常者;
(2)眩晕发作次数2次以内者;(3)眩晕伴严重高血压者;(4)伴
有内耳、前庭神经病变、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及大脑病变者。
2 方法
2.1 评定方法
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①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evaluation scale for cenricalvenrtigo ESCV)评分:眩晕16分
(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
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满分为30
分,每项均分5个等级。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椎动
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2.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扩血管药物、颈椎牵引及中频治疗,治疗组加手
法复位术并口服盘龙七片,手法每次30min,每日1次,10d1疗
程。
药物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晚睡前1次。
治疗组加服盘龙七片,每次3片,每日3次,10d1疗程。
颈椎牵引:采用普通颈椎牵引器,中立位牵引,重量5~
8kg。每次2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如牵引过程中出
现头昏等症状加重。则减轻牵引重量或暂停牵引。
中频治疗:采用ZP-100CHH 型电疗仪(成都产),电极为
10cm×15cm,颈前后相对放置,微热量,每次20min,每日1次,
10d1疗程。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后侧,用拇指触
诊法,触摸到偏歪的棘突,准确定位,棘突偏向左侧者,医者用
右拇指触诊顶住偏歪棘突的左侧,左手绕过患者颌下,肘关节
掌侧托住患者下颌,左手掌抱在患者头顶,患者枕部贴于医者
胸部,使患者头部向右倾45°,向左侧自主旋转至最大限度,医
者双上肢协调配合,左上肢向上、向左轻轻旋转、提拉,右拇指
同时向右推定偏歪的棘突,这时多能听到“咔嚓”响声。棘突偏
歪方向相反者,手法相同,方向相反。然后按与肌纤维垂直方
向弹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再按肌纤维方向推压理筋,最后
按摩印堂、风池、风府、百会、双侧头维穴、推双侧睛明、攒竹、鱼
腰、丝竹空穴,治疗时用力注意稳、准、轻,禁用暴力,不能单纯
追求手法中的弹响声,颈椎旋转幅度应在生理活动范围内,以
免发生意外。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所有数据均
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3 结果(见表1、2、3)
表1 2组治疗前后ESCV评分比较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18 16.68±3.07 26.23±3.23*
对照组 18 16.84±3.14 23.54±2.84*#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比较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18 23.85±4.16 38.08±4.52*
对照组 18 24.12±4.84 36.52±5.08*#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18 24.75±5.73 40.64±4.54*
对照组 18 25.02±5.82 37.26±4.88*#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组比较P<0.01。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退变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
杂,部分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而且其症状繁多、容易复发,
导致了治疗方法的多样化,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各种症状,恢复
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颈性眩晕症状与评估量表评定能够全
面反映病情变化[1],TCD可敏感反映脑血管及脑血流速度的情
况。可发现流速异常、血管痉挛及硬化情况[2]。本研究同时采
用以上两种评定工具,能客观的反映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
手法推拿治疗CSA具备独特的疗效,且操作简单,安全性
高。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颇具争议的
方法之一,但也有研究认为如果此手法运用得当,效果显著,既
可纠正椎间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又使骨刺和被压的椎动脉
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减轻或解除骨刺对椎动脉的压迫,达
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3]。盘龙七配合旋转复位手法,可以
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加速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手法
推拿恢复了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盘龙七则从整体出发,活血
化瘀、通络止痛,二者配合起到了内外兼治的作用。本研究结
果表明盘龙七片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效
果,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其它技术
综合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胡云,刘菊英,彭力.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
病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9):833-834.
[2] 张建宏,范建中,漆松涛,等.电刺激双耳后乳突部治疗椎动脉型颈
椎病的TCD和BAEP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
222-224.
[3] 高平洋.推拿手法结合牵引下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5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2):22-24.
(收稿日期:2011-11-18)
34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年3月第20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