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色嘴或边), 黑色艺 (正常峦色底 , 墨绿色嘴或边)
的出艺原因 , 可能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 ,
是由一对或几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 , 它们的艺向
区别分明 , 不相含混 , 属于质量性状的遗传 。在栽
培实践中 , 上述各类线艺的性状十分稳定 , 一旦出
现不会消失。这类线艺兰多是从野生原种中获得或
可在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 , 极少在栽培品种中突变
获得 。关于线艺兰遗传类型的观点 , 仍然是一种假
说 , 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分子水平科学研究为线艺兰
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 卢思聪.中国兰与洋兰 [ M] .北京:金盾出版社 , 1994:34
-39.
[ 2] 何涛 , 吴学明 , 张文静 , 等.高山植物叶绿体与线粒体位置
相关性研究 [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 24 (4):728-731.
[ 3] 胡适宜 , 王模善 , 徐丽云.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
子发育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 J] .植物学报 , 1977, 19 (3):
167-171.
[ 4] 李靖炎.细胞在生命进化历史中的发生 [ M]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79:179-229.
[ 5] Herich R , Bobak M. Existence of membrane-like lysosomal
formations in plantcel ls [ J] .Planzenphysiol , 1975 , 75 (5):457
-459.
[ 6] 汤泽生 , 代庆阳 , 苏学辉.叶绿体吞噬现象的发现 [ J] .大
自然探索 , 1993 , 12 (46):22-27.
[ 7] 朱志清.植物学集刊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
[ 8] 李继耕.高等植物叶绿体分子遗传学 [ M] .北京:北京农业
大学出版社 , 1987.
[ 9] 陈少宏.试论国兰的遗传变异与选育 [ J] .广西园林 , 1999
(4):34-36.
(责任编辑:夏起洲)
浙江雪胆快速繁殖技术的探讨
王蒙蒙 , 吴志刚2 , 林观样1 , 雷祖培3 , 蔡进章1 , 潘晓军1 ,
(1.浙江温州医学院 药学院 , 浙江温州 325035;2.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浙江温州 325005;
3.泰顺县乌岩岭自然保护区 , 浙江 泰顺 325500)
摘 要:通过浙江雪胆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 结果表明 , 愈伤组织诱导 、 丛生芽分化 、 不定根诱导的适
宜培养基分别为MS+6-BA 3.0 mg·L-1+NAA 1.0 mg·L-1 、 MS+6-BA 3.0 mg·L-1+NAA 0.5 mg·L-1 、 MS+NAA 1.0
mg·L-1。而MS+NAA 1.0 mg·L-1培养基是浙江雪胆组培苗的适宜壮苗生根培养基 , 瓶苗移栽成活率达到 89.2%。
关键词:浙江雪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09)03-0497-03
浙江雪胆为葫芦科雪胆属药用植物 。主要生长
于海拔 800 m 的山谷灌木丛中 , 是浙江省特有种 ,
仅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有
分布[ 1] 。雪胆属植物块根普遍具有清热解毒 、 消肿
止痛之功效 , 在治疗肠炎 、 菌痢 、 冠心病 、 气管
炎 、 慢性子宫颈炎 、 带状疱疹 、肿瘤等疾病有特殊
疗效[ 2-4] 。目前 , 浙江雪胆已被列为浙江省珍稀濒
危植物保护行列[ 5] , 采集野生资源作为开发利用不
现实 。因此 ,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开展浙江雪胆快速
繁殖体系研究 , 积极开展人工栽培 , 对增强这一新
药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具有特殊的意义 。课题组在这
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 现将近阶段结果总结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浙江雪胆采于乌岩岭自然保护区 , 经浙江温州医
学院药学院林观样老师鉴定为浙江雪胆 Hemsleya
zhejiangensis , 块茎栽种于装有腐殖质土的实验钵中 ,
收稿日期:2009-02-09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Y2006A023)
作者简介:王蒙蒙 (1988-), 女 , 江苏徐州人 , 从事中药质控方面的研究工作。
注:潘晓军为通讯作者。
2009年第 3期 4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09.03.012
待长出幼苗 , 采集具芽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
1.2 培养方法
1.2.1 外植体前处理
外植体放置烧杯中 , 加适量洗洁精 , 用纱布封
好烧杯口 , 自来水龙头下冲洗 1 ~ 2 h , 取出晾干 。
处理好的材料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 置无菌烧杯
中用 70%乙醇浸泡 30 s , 无菌水冲洗 3 ~ 4次 , 再
用0.1%升汞液浸泡 8 ~ 9 min , 轻摇 , 最后用无菌
水冲洗3 ~ 4次 , 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
1.2.2 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分化
幼嫩茎段切成 0.2 cm 短圆柱形棒 , 接种于含
不同浓度 6-BA 、 NAA 的MS 培养基中 , 培养基 pH
值 5.6 ~ 5.8 、白砂糖 3%、 琼脂 0.7%。在 (25±
2)℃、光照强度为2 000 lx 、光照时间 10 h·d-1 的
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 筛选愈伤组织培养基 。
用带芽点愈伤组织块做外植体进行继代培养 , 在不
同浓度的 6-BA 、 NAA 的 MS 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
分化 。
1.2.3 壮苗生根
将2 ~ 3 cm 长的不定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 ,
生根培养基为添加不同浓度 NAA的MS , 黑暗处理
7 d后 , 置于光照强度2 000 lx 、 12 h·d-1进行光照
培养 , 20 d后观察生根状况。
1.2.4 炼苗与移栽
待幼苗高 3 ~ 5 cm , 具有 3 ~ 4条新根时 , 在培
养室内打开瓶盖适应环境 3 d后 , 取出瓶苗 , 冲洗
根部培养基 , 栽种于蛭石∶腐殖土按 1∶3比例混合
成的基质中。栽培环境进行遮荫处理 , 每隔 4 d浇
水1次 , 每 10 d 喷施 1 5的MS 母液 1次 , 40 d 观
察幼苗生长情况 , 统计成活率 。
2 结果与分析
2.1 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浙江雪胆幼嫩茎段接种在表 1所列的不同培养
基上 , 培养5 d后 , 茎段开始萌动 , 培养 10 d在各
培养基中均有少量愈伤组织形成 , 继续培养 15 d
愈伤组织明显增大 。从表 1可以看出适宜浓度的
N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 NAA 从 0.5 mg·L-1
增加到 1.0 mg·L-1时 , 诱导率从 59.3%增加到
73.3%, 且愈伤组织块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 当 NAA
增加到 2.0 mg·L-1时 , 诱导率从 79.3%降低至
75.0%, 可见高浓度的 NAA 未必有利于愈伤组织
的形成 , 从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看 , 低浓度的 NAA
(0.5 ~ 1.0 mg·L-1)形成的愈伤组织结构致密 , 高浓
度的NAA愈伤组织结构疏松 , 因此 NAA 1.0 mg·L-1
是愈伤组织形成最佳浓度。当 NAA保持 1.0 mg·L-1
时 , 6-BA在 1.0 ~ 3.0 mg·L-1范围内 , 浓度的增加其
诱导率也随之增加。结果显示 , 5号培养基为愈伤
组织最佳培养基 , 诱导率高达 90.0%。
表 1 不同培养基对浙江雪胆愈伤组织的影响
培养基 (mg·L-1) 诱导率 % 愈伤组织生长情况
MS+6-BA 1.0+NAA 0.5 59.3 块小 , 致密 , 深绿色
MS+6-BA 1.0+NAA 1.0 73.3 块小 , 致密 , 绿色
MS+6-BA 2.0+NAA 1.0 79.3 块小 , 致密 , 有芽点 , 绿色
MS+6-BA 2.0+NAA 2.0 75.0 块小 , 较疏松 , 浅绿色
MS+6-BA 3.0+NAA 1.0 90.0 块大 , 致密 , 有芽点 , 浅绿色
MS+6-BA 3.0+NAA 2.0 81.3 块大 , 疏松 , 浅绿色
利用结构致密的愈伤组织进行丛生芽分化实
验 , 愈伤组织块为 5号 (表 1)培养基诱导出的组
织块 。接种 7 d 后 , 愈伤组织块不断有芽点形成 ,
培养20 d后统计出芽情况 (表 2)。从表 2可以看
出在 NAA浓度相同的情况下 , 6-BA 浓度的增加更
有利于丛生芽的分化 , NAA 0.5 mg·L-1时 , 6-BA
在 2.0 mg·L-1时出芽率仅为62.9%, 每个愈伤组织
块平均出芽 3.5个 , 而增加到 3.0 mg·L-1出芽率则
高达93.3.0%, 平均出芽数增加到 4.8个 。在 NAA
1.0mg·L-1时 , 出芽率也表现相似的规律 , 随 6-BA
浓度增加出芽率及平均出芽数均随之增加 。从丛生
芽生长情况来看 , 在 NAA 1.0 mg·L-1的培养基中 ,
丛生芽生长旺盛 , 培养 20 d后 , 可形成 1.5 ~ 2.0
cm的无根苗。
表 2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影响
培养基 (mg·L-1) 出芽率 %
平均丛生芽数
(个·块-1)
MS+6-BA 2.0+NAA 0.5 62.9 3.5
MS+6-BA 2.0+NAA 1.0 75.0 3.8
MS+6-BA 3.0+NAA 0.5 93.3 4.8
MS+6-BA 3.0+NAA 1.0 91.1 4.6
2.2 壮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将无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壮苗生根 ,
黑暗处理 7 d , 移至光照环境继续培养 , 培养 10 d
陆续有不定根形成 , 培养 20 d统计生根情况 (表
3)。结果表明 4种培养基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生
根;NAA在 0.5 ~ 1.0 mg·L-1范围内 , 随浓度增加
其生根率及平均生根数也随之增加 , 瓶苗在 NAA
为 1.0mg·L-1时 , 生根率及平均生根数均达到最大
值 , 分别为 93.5%、 4.6条 , 且根系形成发达 , 苗
498 2009年第 3期
表 3 不同培养基对无根苗生根的影响
培养基
(mg·L-1)
接种
苗数
生根
苗数
生根率
%
平 均
生根数
MS+NAA 0.5 29 24 82.8 2.8
MS+NAA 1.0 31 29 93.5 4.6
MS+NAA 1.5 35 32 91.4 4.1
MS+NAA 2.0 33 27 81.8 3.7
长势旺盛;当 NAA 浓度超过 1.0 mg·L-1时 , 生根
率及平均生根数有所下降 , 表现为苗长势过于旺
盛 , 单苗根系形成减少且韧性不足 , 不利于瓶苗的
移栽 。因此 , 1.0 mg·L-1 NAA的MS 培养基是浙江
雪胆组培苗的适宜壮苗生根培养基 。
2.3 炼苗与移栽
浙江雪胆组培苗壮苗长至 3.0 ~ 4.0 cm 时 , 选
择根系发达 、韧性好的组培苗经室内炼苗后 , 移至
室外遮荫环境下种植 , 精心管理 40 d后 , 大部分
组培苗能成活 , 统计发现移栽 65株组培苗成活了
58株 , 移栽成活率达 89.2%。
3 小结与讨论
浙江雪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 愈伤组织诱
导 、 丛生芽分化 、不定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
MS+6-BA 3.0 mg·L-1+NAA 1.0 mg·L-1 、 MS +6-
BA 3.0 mg·L-1 +NAA 0.5 mg·L-1 、 MS+NAA 1.0
mg·L-1 。而 MS+NAA 1.0 mg·L-1培养基是浙江雪
胆组培苗的适宜壮苗生根培养基 , 瓶苗移栽成活率
达到 89.2%, 初步解决了浙江雪胆组培苗生产
问题 。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小植株一般有 3条途径:一
是外植体先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
芽 , 由不定芽再发育成小植株;二是由外植体表面
直接诱导产生小鳞茎或小芽 , 再由小鳞茎或不定芽
发育成小植株;三是由组织表层和内层一些特化了
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
茎 , 小鳞茎再形成小植株。我们采用第 1种途径再
生浙江雪胆瓶苗 , 该方法较易进行 , 但繁殖周期较
长 , 对于以快速繁殖为目的的组织培养 , 还需在第
2 、 3种途径上探索 , 以找到周期更短的繁殖方法 ,
今后课题组将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浙江雪胆野生资源匮乏 , 严重阻碍了以这一新
药源植物为原料的生产利用 。开展浙江雪胆快速繁
殖研究 , 实施人工栽培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 。组
培苗最终要落实于生产中 , 浙江雪胆分布区域狭
窄 , 乌岩岭特殊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
响 , 因此 , 浙江雪胆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应充分结
合其生长环境 , 提高瓶苗对该环境的适应能力 , 真
正做到濒危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 , 这方面
课题组有待于研究 。
参考文献:
[ 1]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 (第六卷)[ 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181-182.
[ 2] 曾庆通 , 黄永超.雪胆的综合利用 [ J] .药学通报 , 1980 ,
15 (5):5.
[ 3] 杨群芳 , 王贤英.中药雪胆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 J] .中国
药业 , 2003 , 12 (9):76.
[ 4] 宛蕾 , 覃仁安.雪胆提取物对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3 , 28 (3):266-268.
[ 5] 胡绍庆 , 丁炳扬 , 陈征海.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
保护的关键区域 [ J] .生物多样性 , 2002 , 10(1):15-23.
(责任编辑:夏起洲)
(上接第 494页)致 。6-BA对蝴蝶兰花期的影响次
之 , 乙烯利处理则无显著影响 。在开花性状方面 ,
赤霉素及 6-BA能促进蝴蝶兰花朵数的增加 , 而对
其它开花性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 乙烯利处理对开
花性状影响亦不大。
综合比较得出 , 本试验条件下 , 5 mg·L-1的赤
霉素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的蝴蝶兰开花期最长 ,
为41 d , 花朵数最多 , 但开花较晚 , 花期调控应用
时应考虑其对开花时间的延迟作用;此外 , 300
mg·L-1的 6-BA 也能较为有效地延长蝴蝶兰花期 ,
增加花朵数 , 且对始花期及盛花期影响不大 , 生产
中亦可采用。
参考文献:
[ 1] 俞虹莺.蝴蝶兰生物学特性及温室栽培技术 [ J] .福建农
业 , 2005 (10):13-14.
[ 2] 黄建, 林霞 , 张庆良 , 等.蝴蝶兰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
[ J] .林业科技开发 , 2006 , (3):62-65.
[ 3] 黄志明 , 林庆良 , 佘慧敏.蝴蝶石斛兰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
究 [ J] .莆田学院学报 , 2002 , (3):25-29.
[ 4] 黄建 , 林霞 , 张庆良 , 等.蝴蝶兰激素处理与生长状况相关
性研究 [ J] .浙江农业科学 , 2008 , (1):34-37.
[ 5] 曾爱平 , 林绍生 , 等.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 J] .浙江
亚热带作物通讯 , 2003, 12, 25 (2):26-30.
(责任编辑:夏起洲)
王蒙蒙 , 等:浙江雪胆快速繁殖技术的探讨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