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乙烯控制瓠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全 文 :中 旧 歼 荃
199 1 年 3月 B 辑 第 3期
乙烯控制瓤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
应振土 李曙轩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 , 杭州 3 10 0 29)
摘 要
植物激素改变瓤瓜 的性别是与其花芽分化过程 中有 “特定两性期 ” 有关 . A C C
(乙烯前体 )和 S T s( 乙烯拮抗剂 )能改变 “特定两性期 ” 的离体花芽性别分化的方向 .
S T S 是通过抑制乙烯的作用 ,直接促进雌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发育、 相应地抑制雌蕊原
基发育而发挥诱雄作用 . 由此推论 , 乙烯是直接抑制雄花芽中的雄蕊原基发育 、 相应
地促进雌蕊原基发育而发挥诱雌作用 . 乙烯的这种诱雌作用是通过改变同化物向雌
雄蕊运转的方向 ,进而改变雌雄形态分化的方 向 .
关健词 : 颤瓜性别分化 , 乙烯 , A C C , S侣
瓤瓜是我国原产的瓜类蔬菜 ,其每一叶腋只着生一朵花 , 或雄花 、 或雌花 . 雄花一般着生
在主蔓上 ,雌花着生在侧蔓的第 1一 3 节上 「`1. 关于其花芽性别分化 的激素控制 , 据我们过去
的试验 12 一 6] , 乙烯 、 乙烯利 ( 乙烯释放剂 )和 A C C 在整体 ( in 。 iv o) 试验条件下 , 可以促进靓瓜
多生雌花 ,而赤霉素和 S T S 处理 , 可以少生雌花 ,多生雄花 . 并发现乙烯利和 A C C 是通过提
高瓤瓜植株茎尖中的乙烯浓度而起诱雌作用的 「51 . 但究竟是提高植株茎尖的哪一个部位 (幼叶 、
生长点或花芽等 )中的乙烯浓度? 乙烯是通过什么生理途径来改变瓤瓜的性别表现? 为了探
明这些问题 ,本试验利用乙烯释放剂和乙烯拮抗剂 ,在整体和 离体 ( l’n 。 itr o) 的试验条件下 , 人
为地控制瓤瓜性别的分化 ,进一步研究乙烯控制性别分化与植株其它器官的关系 , 然后采用 同
位素示踪法探讨乙烯控制瓤瓜性别分化的生理机制 .
一 、 材 料 与 方 法
1
. 试验材料
供试的瓤瓜 ( L驾口诬a r l’a s
~ iar
S tan dl
.
) 变种为 “杭州长葫芦 ” ( va r . h isP ida H ar a) . 其
性别表现的特点是主蔓上几乎每节只着生一朵雄花 , 侧蔓在第 l 一 3 节内每节 只 着生一朵
雌花 「31 .
19 9 0 年 1 1 月 14 日收到修改稿 .
* 本研究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提供部分资助 .
本文缩写 : BA A— 脱落酸 , A 〔℃— l一 氨基环丙烷 一 l 一 梭酸 , B A— 6一节基腺嗦吟 , C A 3— 赤霉酸 , 3H 一p
lG
u— 3H 一-D 葡萄糖 . IA — 叫噪 一 3一 乙酸 , s T s — 硫代硫酸银 , 乙烯利— 2 氯乙基磷酸 .
第 3 期 应振土等 : 乙烯控制瓤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A C C 按朱旭祥等 7[] 的方法合成 . S T S 由 A g N O 3 与 N a ZS ZO 3 配成 ,其浓度按 A g N o 3 的
量计算 . 乙烯利为上海彭浦化工厂产品 . B A , A B A , IA A 和 G A 3 均为生化试剂 .
2
. 花芽的离体培养
( l) 激素种类及其浓度 的确定 以 M S 培养基添加 0 . 6% 琼脂为基本培养基 , 采 用
L 25 ( 5
6
)的正交试验 (表 l) 确定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以及蔗糖的浓度 . 先进行粗选 (表 l) , 然后在
粗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精选 .
因 子
表 1 L 25 (5 6 )的正交试验的因子及水平

} 2 } 3
冷,内儿1一、ú一弓
20八U
,立`1.1.三
三矛102
, Jl通1
.
.且畜,孟
2000
,1山..1一且
护0蔗糖 (% )
I A A ( n mo l压 )
A C C ( n m o l压 )
B A (n m o l压 )
G A 3 (
n
mo l L/ )
A B A (mn
o l儿 )
2 一 l
试验时 ,将瓤瓜外植体接种在不同处理上 ,
共25 种处理 (表 1 ) ,每处理 8 次重复 . 根据培
养体的生长状况来选择最佳处理 ,再进行单因
子试验 ,具体方法见结果部分各表下注解 .
( 2 )接种 作为外植体材料的瓤瓜植株
为温室内种植约两个月苗令的幼苗 . 靓瓜两
性期潜在雄花芽外植体取自主蔓顶端 ,花蕾长
度约有 0 . 2 6 一 0 . 3 m m (图 1 ) , 去 掉侧芽和
幼叶 ,并使花芽带有一点幼茎组织 (l 一Zm m , ) .
瓤瓜两性期潜在雌花芽的外植体取 自主蔓顶
端 (主蔓上雄花芽性别定型附近的节位 )上具
有 1 . 0 一 1 . s m m 长的侧芽 ,其第一节上的潜
在雌花蕾的长度为 0 . 25 一 0 . 35 m m ,在双筒
解剖镜下操作 ,使每一侧芽带一 点幼茎组织
( 2 一 3m m , ) . 用 0 . 1% 的 H g C I: 消毒 , 每瓶
接种 2 个外植体左右 .
( 3 )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为 2 0士 oZ C
( 暗 期 )一 25 士 oZ C ( 光期 ) . 光 照 时数 为
12 h / 天 ,光照强度为 24 0 l x 左右 . 图 f 瓤瓜 “特定两性期 ·的潜在雄花芽的外植体
3
.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
( l)
’ ` om A g

S T S 示踪 ” om A g (银丝 )购于中科院核能所 . 配制时先用硝酸溶解 , 制成
, ’ om A g N 0 3 溶液 . 然后再按 (A g N 0 3+ ” o m A g N O 3 ) : N a 25 20 3 = l : 4 的摩尔比 , 配成放射性浓
度为 1 · 6 6 7 拜C i / m l 的 2 . om m o l / L ” orn A g 一 S T S .
中 国 科 学 (B辑 ) 9 19 1年
处理方法 9月 17日播种 ,当植株达 5一 6 叶期时 ,先用 .2 o m m ol L/ 的乙烯利整株 l费西. 经
7 5 m i n 后 ,再喷洒 2 . 0 m m o lL/ 的 ” o m A g 一 S T S ,平均每株约为 10 拜C i ,且晦株 6 m l左右的 S T S药液 .
取样方法 处理后 40 天取样 ,割取由乙烯利诱导出的雌花蕾 20 个 , 长度约为 .3 s cln . 另
外再切取 由 S T S 逆转乙烯利诱雌区段上的雄花蕾 20 个 (图 2 ( a ) ) , 长度约为 1 . cs m . 各花器
的分割法见图 2( b ) .
测定 将分割毕的各花器分别置于
节位
2 4
}

花瓣 + 花粤
1|1
柱头 十 花柱
未发育的雄蕊闭囚岩劣幕老日牟的卜S
如附朋骼冲忠
嘟囚姗绍幕架日

性别表现
(
a )
图 2 S T S 对乙烯利诱雌的拮抗区间a( )及雌花蕾各
花器划分法 (b )示意图
各 瓷钳锅 内 . 先在 80o C 下烘 2 4 h , 然 后
在 5 0o C 下灰化 16 h . 灰化后在各瓷钳锅
内加人 Zm l 0 . 1 5 m o l / L 的 H N O 3 , 1 0 0拜l
3 0 % 的 H ZO : , 混 匀 , 静置 3 h 后再 加人
10 0 # 1 3
.
0 m
o l / L 的 N H 4 o H , 此液以下称
为 ” om A g 制备液 .
在 巧m l 的 闪烁液 ( I 0 0 0 m l 二氧六 环
+ 10 0 9 蔡 + 0 . 5 9 p o P o p + 7 9 P P o )中 , 加
人 l . Om l ” o m A g 制备液 , 在 F g 一 Z I O I G 型液
闪计数器上进行双管测定 .
( 2 ) ’ H

D

G l
u 示 踪 ’ H 一 D 一 G l u
【即 D 一 ( 1一 3H )葡萄糖 ] 购于 中科院上海原
子 能所 . 使用 时 , 用 普通 的 D 一 G fu 稀 释
3H

D

G l u
,使放射性浓度为 0 . l m C i / m l , 葡
萄糖浓度为 0 . 5 m ol / L
处理方法 取 5 一 7 叶期的瓤瓜植株茎尖部分 (约 18 c m 长 ) , 插在盛有 10 m l M S 培养
液 (不加蔗糖和琼脂 )的 1Om l 刻度试管中 ,置于 2 0 o C (夜 )一 2 5 o C (昼 ) ,光照强度为 3 0 0 0 l x 的
条件下 . 处理时 ,用 5 0川的微量注射器 ,将 ’ H 一 D 一 G lu 水溶液点加在瓤瓜茎尖部分的第一 片叶
上 ,每茎尖标记一叶 ,每叶 5拼iC 的 ’ H 一 D 一 G ut . 然后立即用卡介苗注射器将 o . 20 m m of L/ A C C
或 2 . O m m ol / L S T S 点加在标记叶以上的所有器官上 ,每茎尖为 40 川, 以蒸馏水为对照 . 处
理后用水喷雾 ,保持叶面湿润 ,每处理为 10 个茎尖 .
测定 处理后的第七天取样 ,将标记叶以上的部分分成顶芽 (约 0 . s c m 长 ) 、 侧芽 、 叶 、
茎和雄花蕾等器官 , 其中雄花蕾再按图 2( b )相类似的方法进行分割 , 并称重 . 各器官分割后
分别剪碎混匀 , 各称取 50 m g 左右 . 分别置于 s m l的塑料试管 中 , 加入 50 川 50 % 的乙醇 , 研磨 ,
再加人 2m l 50 % 的乙 醇 , 置试管于摇床上 , 振荡 s h ( 10 次 m in ) . 然 后在 3 0 0 0 9 下离 心
30 m in
, 取上清液 1 . Om l 于 5m l 闪烁液中 , 测定的仪器和条件同上 .
4
. 显微观察
不同大小的雌 、 雄花芽于 O ly m p us 高级变倍实体生物显微镜下 ,观察其形态发育程度 ,并
测量花器的大小 .
二 、 结 果 与 讨 论
1
. 瓤瓜性别激素控制与 “特定两性期 ” 的关系
乙烯 、 乙烯利等可以控制瓤瓜的性别表现 【4 1 , 但不能控制所有大小的花芽性 别 , 而只能控
第 3 期 应振土等 : 乙烯控制瓤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制处于一定发育时期的花芽性别 .
瓤瓜不同苗令对乙烯利诱雌的反应是不同的 . 一叶期一二叶期的幼苗对 2 . Om m ol / L 乙
烯利没有反应 ,三叶期一 四叶期的植株对乙烯利才有反应 , 而且也只能诱导一定数量的雌花
(表 2 ) . 花蕾直径大于 0 . 80 m m 左右或花药长度长于 0 . 30 m m 的花芽 ,其性别已经定型 (表 2) ,
表 2 瓤瓜不同苗令对乙烯利水溶液的反应 *
主蔓上节位 乙烯利处理时期
一叶期 二叶期 三叶期 四叶期
L 1 F d A l S E * * L 1 F d A l SE L 1 F d A l S E L 1 Fd A l S E
l
* * *
5 2 一 一 一 6 7 一 一 一 10 1 一 一 一2 2 2 一 一 一 6 2 一 一 一 8 5 一 一 一 10 5 一 一 一
3 7 一 一 一 2 8 一 一 一 8 2 一 一 一 9 7 一 一 一
4 3 一 一 一 1。 l 一 一 一 4 1 1 . 40 0 . 9 3 忿 7 5 3 . 3 0 2 . 4() 忿
5 1 一 一 一 0 . 40 舌 1 9 1 . 2 0 0 . 7 1 色 4 1 3 . 5 0 2 8 0 舌
6 0
.
3 3 色 1 . 0() 0 . 6 6 忿 1 7 3 . 40 2 . 7 0 色
7 0
.
1 9 忿 0 . 8 0 0 . 3 1 忿 3 . 0 2 . 0 0 忿
8 0
.
09 色 0 . 6 0 0 . 1 8 早 2 . 4() l , 4 0 色
9 乙 0 . 40 早 2 . 10 1 ` 3 0 色
I 0 忿 0 . 3 0 早 1 . 80 1 2 0 舌
l l 色 0 . 2 3 早 1 . 30 0 . 7 0 忿
l 2 色 0 . 1 5 早 1 . 0 0 、 4 7 舌
l 3 色 忿 0 . 9 3 0 . 3 5 忿
l 4 色 忿 0 . 6 7 0 . 1 5 早
l 5 舌 忿 0 . 4 7 早
16 忿 色 0 . 37 早
l 7 色 忿 0 2 7 早
l 8 盆 舌 0 . 15 早
l 9 色 忿 色
2 0 色 忿 色
* 用 2 . o r n幻n ol / L 乙烯利涂株植株茎尖 . 每处理 10 株 ,其中 5 株作为观察性别之用 ,于处理后两周统计 ;另外 5 株作为形
态解剖之用 .
*
*L l— 真叶长度硬~ ) , F d— 花蓄直经 (~ ) , 月— 花药长度 (~ ) , S E — 性别表观 .* * * 没有着生花芽的节位 .
其花芽性别分化的方向不能被乙烯利所改变 . 且花芽原基直径小于 0 . 巧m m 的潜在雄花芽
的发育方向也不能被乙烯利所改变 (表 2) . 乙烯利只能诱导花蕾直径在 0 . 巧一 0 . 70 m m 之间
(或花药长度短于 0 . 20 m m )的雄花芽 (图 l) 发育成雌花 (表 2) . 我们把处于这一分化阶段的
花芽称为 “特定两性期 ” 的花芽 . 同样 , S T S 也不能诱导那些性别已定型 的雌花芽或那些花芽
原基还小于 O , 15 m m 的潜在雌花芽改变原来的发育方向而成为雄花 , 而只能诱导 “ 特定两性
期 ” 的雌花芽转变为雄花 .
2
. 离体花芽试验
( l)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确定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及浓度的确定 , 是通过一系
2 80 中 国 科 学 (B 辑 )19 9 1年
列的正交试验来完成的 (表 1 ) .在所采用的五大类激素 (用 A C C代替乙烯 )中 , A B A 对所有
培养体的分化和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因此在以后的试验中都不加人 A B A .
在一系列的培养基中 , 只有将两性期的潜在雄花芽和带有 两性期潜在雌花芽的侧芽分别
培养在蔗糖 4 % + I A A l o Zn m o l / L (单位下同 ) + A C C 10 0 + B A · 10 2+ G A 3 1 0 o 的 M S 培养
基和 4% + I A A 1 0 0 + A C C 10 0 + B A 10 2 + G A 3 10 , 的 M S 培养基上 ,其花芽才发育良好 .
故选择这两种培养基作为下列试验中确定激素浓度的基本依据 .
( 2 )A C C 对潜在雄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 在培养基 (表 3 注 ) 中添 加低浓度的 A C C
( 5 x 10 一 5 x 10 2 n m ol / L )对离体潜在雄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而添加较高浓度的 A C C
( 10
,一 2 x 10 3 n m ol / L )则有明显的作用 , 即能使一半左右 的潜在雄花芽改变其原来的发育
方向而形成雌花 (表 3) , 这意味着 A C C 是通过提高花芽中的乙烯浓度来调节瓤瓜的性别表现 ,
而与其它部位中的乙烯浓度的高低关系不大 .
表 3
A C C ( n m o l / L )
A C C 对瓤瓜离体潜在雄花芽性别发化的影响
9个培养体一愕一一节一 雄花数8
l
,`
0
1
.
.
2 0 *
*
50
, .二ó`、ù
1 (洲洲) * *
20 0 0
* *
*
M s + 蔗糖 4 0, + I从 10 2 。 m o一儿 (单位下同 )+ B A 10 2 + G ^ 3 1 00 , p H S . 8 , 采用过滤灭菌 ,培养 30 天后统计 .
* * 其中有 1一 2 个培养体被污染 .
S T S
* *
(声如 0 1庄 )
表 4 S T S 对瓤瓜离体潜在雌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 *
}
- 一
10 个培养体
雌花数
0
1(洲〕* * *
2《洲) * * *
5o
0 《X) * * *
雄花数
0
8
8
9
l 2
*
M s + 蔗糖 4 0, + I从 10 0 n om一儿 (单位下同 )+ a A 10 2+ A C C l o o e + G A 3 2 x 10 1和不同浓度的 s T s 后 , p H S . s , 进
行高压灭菌 , 培养 25 天后统计 .
* * S T S 中 A g N 0 3 与 N a 2 5 2 0 3的摩尔比为 1 : 8
* * * 个别培养体上有两个花等发育 .
( 3 ) S T S 对离体潜在雌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将带有 “特定两性期 ” 潜在雌花芽 的侧芽接种
在添加不同浓度 S T S 的M S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表 4 注 ) . 结果表明 , S T S 具有抑制这种雌花芽
继续向雌花方向发育的作用而促使其向雄花方向发育 (表 4) . 在不加 S T S 的培养基上所发育
第 3 期 应振土等 : 乙烯控制瓤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的花全部是雌花 ;在添加 S T S 的培养基上 ,随着 S T S 浓度的增加 , 雌花数明显减少 ,而雄花数
明显增多 ;当浓度为 10 拜1l l o l/ L 时 ,就可使半数以上的潜在雌花芽转变发育方向而形成雄花 ;
当浓度为 5 0 0 拜m ol / L 时 ,使所有的潜在雌花都发育成为雄花 (表 4) . 这表明 ST S 诱雄作用的
部位也是在花芽中 ,而与其它部位的关系不大 .
S T S 是乙烯拮抗剂 〔81 , A C C 是乙烯生物合成前体 19 .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 , S T S 和 A C C
改变瓤瓜雌雄性别的作用部位都是在 “特定两性期 ”花芽中 . 由此推论 , 乙烯诱雌作用部位也
是在 “特定两性期 ” 花芽中 .
3
. 同位素示踪试验
( l)
’ `om A g

ST S 在不同花器中的分布 S T S 诱雄的可能方式只有两种 : 一种是 S T S 的
托花
花游+粤.T lsese
l柱头+花


瓣花十夸蕊雄
作用部位在 “特定两性期 ”雌花芽的雌蕊中 ,
通过抑制雌蕊原基的 自然发育 ,使其雄蕊
原基得以顺利发育而形成雄花 ; 另一种是
S T S 的作用部位在雄蕊 中 , 直接促进雌花
芽 中雄蕊原基的发育 ,然后相应地抑 制雌
蕊原基的发育而形成雄花 . ` ’ omA g

s T s 的
示踪结果表明 : ` ’ omA g

s T s 在雄蕊中积累
的量不仅比雌蕊中积累 的量多得多 ,而且
比其它任何花器中的量都多 (图 3) . 这证明
了 S T S 的诱雄作用部位是在雄蕊 中 , S T S
是直接促进 “特定两性期 ”雌花芽中雄蕊原
基的发育 ,然后相应地抑制其雌蕊原基的
发育而形成雄花 `
S T S 是 乙烯作用 的竞争性专一 抑制

托 子

031 98675432x1ǎ侧欲妙息艺燃塑裸华望左二
雌花及两性花 .
l8, ’ 0]
. 在瓜类性 别 表 现 【6, ’ ` ] 、 切 花 衰
图 3 四 一六叶期靓瓜苗经乙烯利和 ’ 10nt A兮 s T S 外理
后 l’ om A g 在不同花器官中的积累
(
* 在测定的 2 0个雌花芽中 ,其中 14 个在雄蕊 )
「` , 一 ’ 4] 、 果实成熟 〔” , `61 及离层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l` ]等方面 , S T s 对乙烯的生理作用 都具
剂老
有拮抗效应 . S T S 的这种拮抗效应是通过抑制乙烯的作用而得以表现的 . 这已被许多研究者
所证实 I’ 么 ` , 一 ’ :0] 乙烯与 S T S 的作用部位相同 ,但方向相反 (前者诱雌 、 催熟 、 加速衰老 ,后相诱
雄 、 延迟成熟 、 延缓衰老 ) . 由此推论 , 乙烯的诱雌作用是通过直接抑制 “特定两性期 ” 潜在雄花
芽中雄蕊原基的顺利发育 ,然后相应地促进其雌蕊原基的发育 ,而形成雌花 .
( 2)
3H
一 同化物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与对照相 比 , ST S 和 A C C 处理中叶片 中 3H 一 同
化物的转运出绝对量都有所减少 (表 5) . 但就 ’ H 一 同化物在器官中的分布而言 , S T S 处理相对
地增加 ’ H 一 同化物在顶芽和雄花芽中积累的比例 , 而 A C C 外理则相应地减少了这个比例 . 与
A C C 相 比 , S T S 更加明显地减少了 ’ H 一 同化物在侧芽 中的积累量 . 在瓜类的个体发育中 ,一
般认为项芽具有雄性特征 ,而侧芽具有雌性特征 [20] . 这意味着 S T S 有利于增强具有雄性特征
的库 ( is n k ) ,而削弱具有雌性特征的库 .
在雄花蕾中 , 经 S T S 处理后 , ’ H 一 同化物在雄蕊中的相对量最多 , 经 A C C 处理后 ,则 在花
托中最多 ;而对照的以花瓣中为最多 (表 6) . 因此 , S T S 处理可 以促进同化物 向雄蕊部运转 ,
而 A c c 处理则促进同化物向花托部分运转 (花托在雌花中可 以发育成果实的一部分 2I[ 1) . 这
表明 S T S 和 A C C 之所以能够调节瓤瓜 “特定两性期 ” 花芽中性器官的发育 ,是由于它们能够
2 82 中 国 科 学 ( B 辑 ) 199 1年
通过乙烯的作用 ,改变同化物向雌 、 雄蕊运转的方向 ,进而改变雌 、 雄形态分化的方向 .
表 5 瓤瓜径 A c c 或 s T s 处理后 3 H 同化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器 官 3H 一 放射性强度
H 2 0 (对照 ) 2 0 n u l l o l / L A C C 2 . 0 r n幻n o l / L S T S
c Pm 月 0 0 m g * % e Pm l/ 0() m g % e Pm I/ 0() m g %
幼 叶 8 2 12 9 . 3* * 3 4 2 0 {} 3 7 17 2 2 6
.
1
茎 9 4 5 2 10 7 科0 2 2 4 8 . 1 9 9 6 7 3 5 . 3
顶 芽 7 2 7 0 8 . 3 2 82 9 3 . 1 2 8 2 9 10 . 0
侧 芽 4 8 3 0 4 54 . 8 2 9 88 8 32 . 1 59 4 7 2 1 . 1
雄花芽 14 8 9 7 16 . 9 1 1 38 6 12 4 77 7 7 2 7 . 5
* 鲜重 . * * 占所测定的同一处理中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率 .
表 6 靓瓜径A c c 或 s T s 处理后 3H 一 同化物在雄花蕾内各花器中的分配
花 器 3H 一 放射性强度
H 2 0 (对照 ) 2 . 0 n l」110 1/ L A C C 2 . 0 r n们。 0 1/ L S T S
e Pm / 10 0 m g % c Pm / 10 0 m g % e Pm / 10 0 m g %
雄 蕊 2 9 5 9 19 . 9 * * 20 6 1 18 . 1 2 7 7 9 3 5 7
花 托 2 24 3 15 . 1 59 88 5 2 6 19 4 5 2 5 0
花 曹 3 5 79 2 4 . 0 19 59 17 . 2 18 9 6 2 4 . 4
花 辫 * 6 1 16 4 1 . 1 13 78 12 . 1 11 5 7 14 . 8
* 还带有一点在尊组织 , * * 占雄花蕾中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率 .
三 、 小 结
本研究以瓤瓜为材料 , 利用乙烯前体和乙烯拮抗剂在整体和离体的试验条件下 , 人为地控
制抓瓜的性别 ,并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探讨乙烯控制瓤瓜性别的生理机制 . 结果表明 :
1
. 乙烯利只能诱导处于 “特定两性期 ” (即花蕾直径在 0 . 15 一 0 , 70 m m 之间或花药长度 短
地 0 . 20 m m )的抓瓜潜在雄花芽改变发育方向而形成雌花 .
2
.
A C C 能改变离体的瓤瓜 “ 特定 两性期 ” 的潜在雄花芽性别分化的方向而发育成雌花 .
而 S T S 却能有效地改变离体的瓤瓜 “特定两性期 ” 的潜在雄芽性别分化的方向而发育成雌花 .
这意味着 乙烯诱雌的作用部位是在其花芽中 .
3 二 ” ` A g 一S T S 在雄蕊里积累的量显著地多于雌蕊和其它花器中积累 的量 . 这说明 S T S
诱雄作用的部位是在雄蕊中 , 直接促进雄蕊原基的发育 ,然后相应地抑制雌蕊原基的发育 . 由
此推论 , 乙烯是先抑制 “特定两性期 ” 潜在雄花芽中雄蕊原基的发育 . 然后相应地促进其雌蕊
原基的发育 ,而发挥诱雌作用 .
4
.
S T S 有利于增强具有雄性特征的库 ( iS n k ) ,促进同化物运向雄蕊部分 ;而 A C C 却相反 .
这表 5 T S 和 A C C 能够通过调节乙烯的作用 , 改变同化物向雄 、 雄蕊运转的方 向 ,进而改变雌 、
雄形态分化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l 」 寿诚学等 , 浙江农学院学报 , 2( l 9 5 7) , 43 一 54 .
第 3 期 应振土等 :乙烯控制瓤瓜性别分化的机理研究 8 3 2
[ 2]
1 3 ]
〔4 1
[ 5 1
1 6 ]
1 7 ]
1 8 ]
1 9 }
【10」
[ 1 1]
[ 1 2]
[ 1 3]
[ 1 41
[ 1 5]
[ 1 6]
李曙轩 , 科学通报 , 肠 ( 19 8 1 ) , 1 8 : 1 1 3 5一 1 13 6 .
应振土等 , 科技通报 , 以 1 98 9 ) , 2 :29 一 31 .
李曙轩等 , 植物生理学报 , 5( l 9 7 9) , 83 一 92 .
应振土等 , 园艺学报 , 14 ( 1 9 8 7 ) , 42 一 4 8 .
应振土等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5( l9 89 ) , 2 47 一 25 .2
朱旭祥等 , 有机化学 , 19 8 5 , 2 : 1 5 3一 1 5 5 .
应振土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 0 , 1 : 63 一 64 , 26 .
Y a n g
,
S
.
F
·
e t a l一 An
. 石乞U · 尸左叭 t P句i)s( , l · , 书 ( 19 8 4 ) , 15 5一 18 9 .
V e e n
,
H
. ,
A e匆 刀 d r itc . , 18 1 ( 19 8 6 ) , 12 9一 13 4 .
D e n N ij
s , A
·
p
·
M
·
e t a l一 尽睡对ica , 29 ( 19 8 0 ) , 2 7 3一 2 8 0 ·
B a i d
,
L
·
M
·
e t a l一 尸勿刀 t rG o w ht 及例 l · 3 ( 19 8 4 ) , 2 1 7一 2 2 5 .
C a m
e r o n A
.
C
.
e t a l
. ,
cS 勿儿血 石勿r r比 . , 26 ( 19 8 5 ) , 16 7一 17 4 .
D如a lla , G . G · e t a l一 .Z jP 油砚2曰帅 ,` 勿 l一 卯 ( 19 8 0 ) , 19一 2 6 ·
H o r s o n
,
G
.
e t a l
. ,
J
. 尸如刀 t P 勺` 10 1. , 1 16 ( 19 8 4 ) , 2 1一 2 9 .
H o r s o n
,
G
,
E
·
e t a l 一 五内企 , 口月 J p aln r L艳` e人p 耀 , I t ( E d s . oR be r t s , J . A . e t a l . ) , B u t te ~ hrt p re s s
,
Ne w oY rk
,
3 3 9一 34 2 .
B e y e r
,
E
.
M
.
J r
. , 尸左功 r P hJ )s 匆1. , 63 ( 19 7 9 ) , 1 79 一 1 8 3 .
s is le r
,
E
·
C
·
e t a l
· , 卢叭刀砚t rG 口、 ht 及罗 l · , 4 ( 19 8 6 ) , 2 13一 2 1 8 ·
V e e n
,
H
.
e t a l
. , 尸白八 ta , 140 ( 19 7 8 ) , 9 3一 9 6 .
曹宗翼 , 生物学通报 , 19 65 , 2 :4 一 7 .
J u d s o n
,
J
.
E
. , 月刀犯了 . 汤刀扩 . 刀口t . , 16 ( 19 2 9 ) , 6 9一 8 6 .
0j7189]l]12
,1.,`r
` .胜rLft.
.浦洲喇川州泌比改朴沛汗湘份服淤飞居陌随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