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4 卷第 4 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34 No. 4
2015 年 12 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 Sci. Edition) Dec. 2015
收稿日期 2014-05-30
作者简介 陈旅翼(1983-),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有毒民族药物,E-mail:clyhappy05@ 163. com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03284,81403157);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2015070404010183);
湖北省自科基金创新群体资助项目(2013CFA013)
大麻药总皂苷滴丸制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
陈旅翼1,解锦勃1,兰 洲2,林淑华1,胡 超1,邓旭坤1,林亲雄1
(1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武汉 430074;2 湖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武汉 430065)
摘 要 为确立大麻药总皂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并考察其溶出度,以滴丸的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对大麻药滴丸
基质与冷却剂的选择、大麻药与基质的配比、滴制的温度、滴距、滴速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正交试验
通过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 3 个指标对上述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选,采用转篮法和 HPLC测定了其溶出
度和含量.结果表明:大麻药总皂苷滴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B3A1C1D2,即药物基质质量比为 1∶ 4,PEG4000-PEG6000
基质质量比为 2∶ 1,滴制温度为 70℃,滴距为 5 cm,此条件下滴丸各项指标最好.说明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
靠合理,滴丸溶出度良好,符合 2010 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关键词 大麻药总皂苷;滴丸;制备工艺;正交试验;溶出度
中图分类号 R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321(2015)04-0053-05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Dissolution Rate of Dropping
Pills of Total Saponin in Dolichos falcate Klein
Chen Lüyi1,Xie Jingbo1,Lan Zhou2,Lin Shuhua1,Hu Chao1,Deng Xukun1,Lin Qinxiong1
(1 College of Pharmacy,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2 College of Pharmacy,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765,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the dropping pills of total saponin in
Dolichos falcate Klein,the briquetting rate of the dropping pill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various processing factors,such as
the choice of substrate and refrigerant,the proportion of substrate to drug,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dropping
distance and dropping spee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pill weight variation,the dissolution
time limit,and the pill s appearance via an orthogonal test. The dissolubility and the content of dropping pills was also
determined by rotating basket and HPLC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B3A1C1D2,viz.,a proportion of substrate to drug of 1 ∶ 4,a proportion of PEG4000 to PEG6000 of 2 ∶ 1,a processing
temperature of 70°C,and a dropping distance of 5 cm. The technique wa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were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The dropping pill thus prepared fully met the requirements for dropping pill as
described in the 2010 edition of China Pharmacopoeia with good dissolution.
Keywords total saponin in Dolichos falcate Klein;dropping pills;preparation process;orthogonal test;dissolution rate
大麻药(Dolichos falcate Klein)为豆科镰萹豆属
植物,药用根茎,别名麻里麻、麻三段、豆叶百步还阳
等[1],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尤以云南
为多.本品性辛、麻、温,有毒,具有祛风活血、止血止
痛等功效.在云南民间主要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
湿疼痛,治疗外伤出血,能抗癌、利尿[2-4].
大麻药总皂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5,6]. 皂苷类
成分一般口服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低[7],对胃肠
道刺激性较大[8,9],不适宜做成普通的散剂或片剂
等.而滴丸具有制备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周期
短、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剂量准确的优点,其服用
量小、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10,11].本文采用固体分
散技术将大麻药制成滴丸,缩短了药物的溶散时限,
改善了口感,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降低了胃肠道的
刺激性.
1 材料与仪器
1. 1 材料
PEG4000、PEG6000(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
司),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甘油(天津博迪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菜籽油(多琦,食用型,湖北华饴木
本油脂有限公司),大麻总皂苷(自制,批号
20131025,纯度 > 60%),大麻药苷 B(自制,批号
20120705,纯度 > 98%).
1. 2 仪器
分析天平(PL403,METTLER TOLEDO,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智能药物溶出试验仪(RCZ-6B3 型,
上海楚柏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
(戴安 Ultimate 3000 分析型液相色谱仪),Phecda
C18 色谱柱(汉邦科技,2. 1 mm × 150 mm,3 μm),
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400KDE 型,昆山市
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螺旋测微器(北京第二量具
厂).
2 方法与结果
2. 1 滴丸制备单因素分析
2. 1. 1 基质的选择
大麻药总皂苷水溶性常温下较小,热水中较大.
故选用水溶性较好的 PEG类基质来研制滴丸,以基
质种类和配比设计空白实验方案,以滴丸成型效果
作为判定指标,其他条件相同,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当 PEG6000 与 PEG4000 按质量比为 2 ∶ 1,
1∶ 1,1∶ 2 时滴丸成型效果较好,故选择上述配比作
为正交实验中因素 A水平.
表 1 滴丸基质的选择
Tab. 1 Selection of substrate of the dropping pills
基质种类 质量比 滴丸成型效果
PEG6000 - 呈扁平状
PEG6000-PEG4000 3∶ 1 部分呈扁平状
PEG6000-PEG4000 2∶ 1 略有拖尾
PEG6000-PEG4000 1∶ 1 成型性较好
PEG6000-PEG4000 1∶ 2 成型性较好
PEG4000 – 成型性较好,质地较软
2. 1. 2 冷却剂的选择
以多琦菜籽油、液体石蜡和二甲基硅油为冷却
剂,其他条件相同,进行滴丸剂的滴制. 以滴丸沉降
速度、外观形状为指标,结果见表 2,由表 2 可见,多
琦菜籽油为冷却剂时滴丸外观最圆整,故选用多琦
菜籽油作为大麻总皂苷滴丸剂制备的冷却剂.
表 2 滴丸冷却剂的选择
Tab. 2 Selection of cooling agent of the dropping pills
冷却剂种 多琦菜籽油 液体石蜡 二甲基硅油
沉降速度 适中 很快 很慢
外观评分 8. 5 7. 5 5. 5
圆整度 /% 94. 83 ± 5. 06 88. 41 ± 2. 80 96. 58 ± 2. 10
2. 1. 3 药物与基质比例的筛选
称取一定量的 PEG6000 和 PEG4000 于蒸发皿
中,其中 PEG6000 和 PEG4000 质量比分别为 1 ∶ 1,
1. 5∶ 1. 5,1∶ 2,1∶ 3 .再向蒸发皿中分别加入大麻药
总皂苷药粉 2,1. 5,1,1 g,使得药物与基质的质量
比分别为 1∶ 1,1∶ 2,1∶ 3 和 1∶ 4,其他条件相同,考察
各种配比药液的融合情况、粘稠度和滴制难易程度,
结果见表 3.由表 3 可知,当基质与药物质量比小于
2∶ 1 时药液很粘稠,难以融合,无法滴制,故确定基
质与药物的最小质量为 2 ∶ 1,同时为了控制滴丸中
基质的含量,最大比例控制为 4∶ 1,最终确定基质与
药物的比例为 2 ∶ 1,3 ∶ 1,4 ∶ 1 作为 B 因素的 3 个
水平.
表 3 药物与基质比例的筛选
Tab. 3 Screening on the mass ratio of substrate and drug
药物与基质质量比 融合情况 粘稠度 滴制难易
1∶ 1 很难 很稠 无法滴制
1∶ 2 较易 稠 较易
1∶ 3 较易 较稠 较易
1∶ 4 较易 易适中 易
2. 1. 4 药液温度、滴距、滴速的选择
主药与 PEG6000、PEG4000 质量比为 1∶ 2∶ 1,冷
凝液为多琦菜籽油,其他条件均一致,分别以滴制温
度(70,80,90 ℃),滴距(3,5,7 cm),滴速(20,30,
40 滴 /min)设计实验,以其成型率为考察指标.结果
表明:滴制温度、滴距对滴制效果影响较大,最佳温
度为 80℃,最佳滴距为 5 cm,而滴速对成型工艺研
究影响不是很大. 综上最终确定滴速为 30 滴 /min,
以 70,80,90 ℃的滴制温度作为 C 因素的 3 个水
平,以 3,5,7 cm的滴距作为 D因素的 3 个水平.
2. 2 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2. 2. 1 正交因素水平设计
选择对滴丸成型工艺影响较大的 4 个因素,即
PEG6000-PEG4000 质量比(A)、主药与基质质量比
(B)、滴制温度(C)、滴距(D),每个因素选择 3 水
平,采用 L9(3
3)正交实验法对滴丸成型工艺参数进
行研究.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设计见表 4.
4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4 卷
表 4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Tab. 4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水平
A
质量比
B
质量比
C
滴制温度 / ℃
D
滴距 / cm
1 2∶ 1 1∶ 2 70 3
2 1∶ 1 1∶ 3 80 5
3 1∶ 2 1∶ 4 90 7
2. 2. 2 实验指标计算
选取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评分 3 个指标
来考察滴丸制备工艺参数. 丸重差异:任取滴丸 20
粒,精密称定每粒滴丸的重量,计算 20 粒滴丸的重
量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溶散时限:任取滴丸
6 粒,按 2010 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 XIIA 崩解时
限检查方法中滴丸剂进行检查,记录每粒滴丸的溶
散时限,计算 6 粒滴丸溶散时限的平均值、标准差和
变异系数.外观评分:以大小均一、色泽一致、圆整、
成型率及相互不粘连为满分 10 分,其中每项各占 2
分,逐项评分后再总分,计算 3 人评分的平均值、标
准差和变异系数.
2. 2. 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正交 9 个实验所制的滴丸的外观评分、溶散时
限和丸重差异的结果见表 5.
表 5 正交实验结果
Tab. 5 Resul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水平 A B C D 外观评分 溶散时限 / s 丸重差异 /%
1 1 1 1 1 8. 5 ± 0. 5 422 ± 64 8. 34
2 1 2 2 2 8. 2 ± 0. 3 369 ± 47 4. 38
3 1 3 3 3 8. 5 ± 0. 5 340 ± 11 4. 28
4 2 1 2 3 6. 7 ± 0. 6 428 ± 23 10. 40
5 2 2 3 1 7. 8 ± 0. 8 415 ± 31 18. 02
6 2 3 1 2 8. 5 ± 0. 0 360 ± 14 4. 82
7 3 1 3 2 7. 5 ± 0. 5 410 ± 63 10. 90
8 3 2 1 3 8. 5 ± 0. 5 390 ± 17 4. 31
9 3 3 2 1 8. 7 ± 0. 3 396 ± 21 2. 13
2. 2. 4 外观评分结果分析
外观评分的直观分析结果见表 6,4 个因素的极
差大小排序为 B > A > C > D. 采用极差最小的 D 因
素作为误差项进行方差分析,其他 3 个因素均不具
备显著性(p > 0. 05,见表 7),其中 A1 > A3 > A2、B3
> B2 > B1、C1 > C3 > C2,滴距因素中以 D1 得分较
高,故采用外观评分作为指标优选的最佳工艺为
B3A1C1D1,即药物基质质量为 1∶ 4,基质质量为 2∶ 1,
滴制温度为 70℃,滴距为 3cm.
表 6 外观评分直观分析表
Tab. 6 Direct viewing analysis of appearance score
A B C D
K1,j 25. 15 22. 72 25. 51 25. 00
K2,j 23. 04 24. 47 23. 62 24. 20
K3,j 24. 72 25. 71 23. 79 23. 72
R 2. 18 3. 03 1. 87 1. 30
表 7 外观评分方差分析表
Tab. 7 Variance analysis of appearance score
Source SS f F Mean Square Sig
A 0. 89 2 3. 09 0. 44 0. 244
B 1. 52 2 5. 30 0. 76 0. 159
C 0. 73 2 2. 53 0. 36 0. 283
D(Error) 0. 29 2 0. 14
2. 2. 5 溶散时限结果分析
溶散时限的直观分析结果见表 8,4个因素的极
差大小排序为 A > D > B > C.采用极差最小的C因
素作为误差项进行方差分析,B 因素具有显著性差
异(p < 0. 05,见表9),且 B3 < B2 < B1,A、D均不具
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其中 A1 < A3 < A2、D2 <
D3 < D1,滴制温度因素中以 C3 溶限时间较短,故采
用溶散时限作为指标优选的最佳工艺为 B3A1C3D2,
即药物基质质量比为 1 ∶ 4,基质质量为 2 ∶ 1,滴制温
度为 90 ℃,滴距为 5 cm.
表 8 溶散时限直观分析表
Tab. 8 Direct viewing analysis of disintegration time
A B C D
K1,j 1131 1260 1172 1233
K2,j 1203 1174 1193 1139
K3,j 1196 1096 1165 1158
R 72 164 28 94
55第 4 期 陈旅翼,等:大麻药总皂苷滴丸制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
表 9 溶散时限方差分析表
Tab. 9 Variance analysis of disintegration time
Source SS f F Mean Square Sig
A 1050. 9 2 0. 64 525. 44 0. 119
B 4486. 2 2 2. 72 2243. 11 0. 031
D 1646. 9 2 0. 09 823. 44 0. 079
C(Error) 141. 5 2 70. 78
2. 2. 6 丸重差异结果分析
由丸重差异的直观分析结果(表 10)可见,4个因
素的极差大小排序为A > C > B > D.采用极差最小的
D因素作为误差项进行方差分析,其他3个因素均不具
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见表 11),其中 B3 < B2 <
B1、A1 < A3 < A2、C2 < C1 < C3,滴距因素中以D3丸重
差异最小.故采用丸重差异作为指标优选的最佳工艺
为 B3A1C2D3 ,即药物基质质量比为 1∶ 4、滴制温度为80
℃、基质质量为 2∶ 1、滴距为 7 cm.
表10 丸重差异直观分析表
Tab. 10 Direct viewing analysis of weight variation index
A B C D
K1,j 17. 00 29. 64 17. 47 28. 50
K2,j 33. 24 26. 71 16. 91 20. 10
K3,j 17. 34 11. 23 33. 20 18. 99
R 16. 24 18. 41 16. 29 9. 50
表11 丸重差异方差分析表
Tab. 11 Variance analysis of weight variation
Source SS f F Mean Square Sig
A 57. 4 2 3. 19 28. 72 0. 239
B 65. 2 2 3. 63 32. 78 0. 216
C 57. 0 2 3. 17 28. 46 0. 240
C(Error) 18. 0 2 9. 03
2. 2. 7 滴丸制备工艺参数确定
以外观评分、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指标优选的最
佳工艺分别为 B3A1C1D1,B3A1C3D2,B3A1C2D3 .药物制
剂过程须着重考虑药效和成本两个因素.考虑药效,溶
散时限对其影响较大,故滴距项选择 D2;节约成本,降
低能耗考虑,滴制温度选择 D1 .故大麻药总皂苷滴丸制
备的最佳工艺确定为 B3A1C1D2,即药物基质质量比为
1∶ 4,基质质量为 2∶ 1,滴制温度为70 ℃,滴制距离为
5 cm.
2. 2. 8 滴丸制备工艺小试验证
按 B3A1C1D2 滴丸制备工艺参数制备了 3 批小试
滴丸(批号 1312181,1312182,1312183),通过外观评
分、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指标测试后证明该滴丸制备
工艺稳定可行.
2. 3 滴丸溶出度考察
本品制备工艺研究表明,滴丸水溶性较好,丸重规
格较小,考虑含量测定中进样浓度等因素,以每次服用
量 8粒为单位,选择 250 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
4)为溶出介质,每次取样1 mL,进行相关处理后测定溶
出度,因大麻药总皂苷主要药效成分为大麻药苷 B,其
纯度为 70%,故选择测定大麻药苷 B含量来考察大麻
药总皂苷滴丸的溶出度.
2. 3. 1 对照品储备液制备
精密称定100 mg大麻药苷B,置于100 mL容量瓶
中,加少量甲醇超声溶解,再加甲醇定容,制备成浓度
为 1000 μg /mL的对照品储备液.
2. 3. 2 供试品配制
精密称取 12 mg 磨碎的滴丸,溶于 10 mL容量瓶
中,配制成供试品溶液.
2. 3. 3 色谱条件
Phecda C18色谱柱(2. 1 mm × 150 mm,3 μm),柱
温 25℃,流动相:A为 0. 1%乙酸乙腈溶液,B 为0. 1%
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条件:0 ~16 min,A-B (30∶ 70→62
∶ 38);16 ~18 min,A-B (62∶ 38→30∶ 70);18 ~20 min,A-
B (30∶ 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15 nm;流速 0. 3 mL
·min -1.
2. 3. 4 标准曲线绘制
将对照品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0. 3,0. 5,1,1. 2,
1. 5,2 mL定容至 5 mL容量瓶中.吸取上述不同浓度
的对照品溶液 10 μL,进 HPLC得到对应的峰面积,以
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曲线方
程为 y = 723. 18 x + 2. 3912,线性范围 60 ~ 400 μg /
mL,相关系数 r =0.9999,方程可用.
2. 3. 5 精密度试验
将浓度为 200 μg /mL 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6
次,RSD为 0. 37 %,表明精密度良好.
2. 3. 6 重复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 6次,RSD为 0. 33 %,表
6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4 卷
明重复性良好.
2. 3. 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过 0. 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
液上液相,进样量 10 μL,分别在 0,1,4,8,12,24 h
进样测定含量,供试品在 24 h内含量 RSD为0. 68 %,
表明稳定性良好.
2. 3. 8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9份3 mg已磨碎滴丸,分别加入1. 8,2.
2,2. 6 mL对照品各 3份,溶于 2. 5 mL容量瓶中,平行
操作9次,上液相检测,每份溶液测定3次,结果显示,3
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 2%,101. 5%,101. 3%,RSD
为 1. 02%,符合试验要求.
2. 3. 9 含量测定
将 3 次重复工艺制备得到的滴丸磨碎,分别精
密称取约 12 mg,置于 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
和定容,过 0. 45 μm 微孔滤膜,取续滤液上液相检
测大麻药苷 B 的峰面积,每份溶液平行测定 3 次,
算得平均值 14. 09%,RSD为 0. 45%,即滴丸中的大
麻药苷 B含量为 14. 09% .
2. 3. 10 溶出度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溶出度测定
项下的方法测定溶出度,平行检测 3 批(1312181,
1312182,1312183).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 = 7. 4)
作为溶出介质,维持温度(37 ± 0. 5)℃,转速(100 ±
1)r /min,分别在 5,10,15,30,45,60 min 取样,同
时立即补充等量新鲜介质,试样过 0. 45 μm 微孔滤
膜,续滤液上液相检测大麻药苷 B 峰面积,再按标
准曲线计算药物的累积释放量,结果见表 12,表明
滴丸体外溶出明显加快,60 min 内滴丸累积释放量
达到 95%,说明该法制备的滴丸符合药典的相关
规定.
表 12 大麻药总皂苷滴丸溶出度测定
Table. 12 Determination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dropping pills
t /min
样品累积溶出率
1312181 1312182 1312183
平均值 RSD /%
5 47. 86 46. 91 43. 75 46. 17 2. 15
10 58. 95 55. 24 54. 54 56. 24 2. 37
15 65. 91 69. 84 67. 31 67. 69 1. 99
30 80. 09 82. 39 80. 78 81. 09 1. 18
45 90. 13 91. 24 91. 71 91. 03 0. 81
60 95. 38 96. 75 96. 91 96. 35 0. 84
3 结论
(1)大麻药总皂苷滴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物
基质质量为 1∶ 4,基质质量为 2∶ 1,滴制温度为 70℃,此
条件下,滴丸各项指标最好.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
标可靠合理,滴丸成型性好,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
滴丸制剂的要求.
(2)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滴丸平均重量为 45
mg,其中大麻药苷 B含量达到 14. 09%,即每丸中含有
6. 3 mg大麻药苷 B.已建立的色谱方法能满足对大麻
药总皂苷滴丸中大麻药苷 B的含量测定要求.
(3)溶出度实验表明:在磷酸缓冲盐(pH =7. 4)的
条件下,有较好的溶出速率,说明大麻药总皂苷滴丸在
正常肠道内的溶出良好.
参 考 文 献
[1] 云南省卫生局革命委员会.云南中草药[M].昆明:云南
人民出版社,1971.
[2] 田成国,杨燕云. 大麻药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J]. 中草
药通讯,1977,12(2):8-12.
[3] 黄厚聘,程才芬,林文琴,等. 大麻药总皂苷的抗癌作用
[J]. 中国药理学报,1982,3(4):286-288.
[4] 贵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大麻药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细
胞呼吸的影响[J]. 科学通报,1975,20(7):339-342.
[5] 浦湘渝,吴大刚,杨崇仁. 大麻药的三萜皂苷成分(1)
[J].云南植物研究,1984,6(3):321-324.
[6] Chen L,Mola M,Deng X,et al. Dolichos falcata Klein
attenuated the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monosodium urate
crystals in vivo and in vitro[J]. J Ethnopharmacol.,2013,
150(2):545-52.
[7] Han M,Sha X,Wu Y,et al. Oral absorption of ginsenoside
Rb1 us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s[J]. Planta Med,
2006,72(5):398-404.
[8] Shen J,Cao C N,Su H,et al. Ev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as an active and toxic target of sasanqua saponins
extract[J]. Exp Toxicol Pathol,2008,60(1):43-49.
[9] 陈旅翼,兰 洲,林亲雄,等. 大麻药生品和三种炮制品
的急性毒性比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 2013,32(3):54-59.
[10] 崔福德. 药剂学[M]. 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56.
[11] 李 军,孙殿甲,马桂芝. 红景天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11):1050-1052.
75第 4 期 陈旅翼,等:大麻药总皂苷滴丸制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