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全 文 :·技术与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期
收稿日期 : 2011-07-20
作者简介 : 孙建平 , 男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生化制药 ; E-mail:sunjianpingkd@163.com
通讯作者 : 谭竹钧 , 男 , 教授 , E-mail:zjtan55@126.com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建平 谭竹钧 韩雅莉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州 510006)
摘 要: 细胞凋亡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多年以来一直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准确、快速的检测细
胞凋亡,人们发明了多种方法,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就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的一些检测
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检测 形态学 电泳 酶学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s to Detection Apoptosis
Sun Jianping Tan Zhujun Han Yali
(Facult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Light Industry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 Apoptosi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life activities, and has been the focus of life science for many years. People has created a
number of methods in order to detect apoptosis rapidly and precisel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would be growing
new techniques for apoptosis detecting. Some methods available to detect apoptosi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Apoptosis Detection Morphology Electrophoresis Enzymology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由 Kerr 等在
1972 年首先提出,是指在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情况下
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通过基因调控而使细胞
主动有序的消亡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生命个体生
长发育的各个阶段[1]。细胞凋亡发生时会出现一定
的形态学特征,如胞膜有小泡生成,细胞固缩,核
质浓缩,染色质凝聚,DNA 降解,胞膜最终形成许
多凋亡小体[2,3],然后被邻近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细胞凋亡在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细胞凋亡的
识别和确认方面,以及细胞凋亡分子机制方面的研
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4]。目前已有多种细胞凋亡
检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1 形态学检测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借助相应的染色方法,可以
观察细胞凋亡时会出现的一系列形态特征。常用的
染色法包括台盼蓝、吖啶橙 / 溴化乙啶(AO/EB)、
Giemsa 和 HE 法等。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核
固缩、质浓缩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现象。杨连
君等[5]用 6% 的乙醇作用人肝癌细胞系 HCC-9204
细胞 6 h,诱导其凋亡,然后对未固定的细胞进行
台盼蓝染色或 AO/EB 双染色,细胞固定后再进行
Giemsa 染色或 HE 染色等。结果发现,台盼蓝的效
果不好,而其他染色方法均能不同程度的显示典型
的细胞变圆,细胞核深染,染色质边集,呈环状、
团状或新月状,以及细胞浆浓缩和“出泡”现象等
凋亡形态特征。于曦等[6]认为,台盼蓝对凋亡中后
期的细胞和死细胞都能染色,而凋亡早期的细胞由
于其胞膜保持完整而使染色呈现阴性。这可能是导
致杨连君用台盼蓝染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电镜形态学观察法是一种比较经典、可靠的方
法,被认为是确定细胞凋亡的金标准[8]。电镜下凋
亡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集、核浓缩、核裂解、胞浆
收缩和胞膜具有发泡现象及凋亡小体出现等[7]。高
飞等[9] 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维生素 C 存在的情况下,
2012年第1期 55孙建平等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s2O3 )与二甲萘醌 (DMNQ)联用时
诱导白血病细胞株 U937 细胞发生凋亡的比例明显
增加,在电镜下见到凋亡细胞胞核皱缩,染色质浓聚、
边缘化等现象。
形态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它只能定性,不能有
效的定量,而且判定时难免存在主观性,故常作为
其他检测方法的基础。
2 Annexin V 法
细胞凋亡早期位于胞膜内侧的磷酯酰丝氨酸
(phosphatidylserine,PS)会翻转到细胞膜外表面[10]。
基于此现象,人们采用了 Annexin V 法检测细胞凋亡。
该法利用了 Annexin V 能与 PS 高亲和特异性结合的
特点,Annexin V 分子量为 35 kD,属于膜联蛋白家
族中的一类,在 Ca2+ 存在情况下,当位于胞膜内侧
的磷酯酰丝氨酸翻转到胞膜外侧时,Annexin V 能够
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到 PS 上[11]。而在正常或坏死的
细胞中,PS 这种外翻现象却不会发生。
检测早期的细胞凋亡以 Annexin V-FITC 染色为
主,将 Annexin V 进行荧光素(FITC)标记,以标
记了的 Annexin V 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
者荧光显微镜即可检测到细胞凋亡的发生[8,12]。晚
期 凋 亡 细 胞 则 采 用 Annexin V-FITC/PI 双 染 色[13]。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为一种核酸染料,
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 PI 可以透过凋亡中晚
期及死细胞的细胞膜而使细胞核染成红色。因此,
若将 Annexin V 与 PI 匹配使用,就可以将凋亡早晚
期的细胞及凋亡晚期和死细胞区别开来[14]。
Kim 等[15] 基 于 同 样 原 理 发 明 了 一 种 叫 做
pSIVA 的生物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细胞凋亡。他们
以 Annexin 蛋白家族中的 Annexin B12 为材料,在
该蛋白家族与膜特异结合的中心结构域上第 101 位
和 260 位半胱氨酸上连接了对极性敏感的荧光基
团,称为 pSIVA。正常情况下,PS 位于胞膜内部,
pSIVA 会停留在溶液中而不与胞膜结合,这时对极
性敏感的荧光基团也不会发射任何显著的荧光,一
旦细胞凋亡起始,PS 外翻到胞膜外侧,pSIVA 会
选择性地连接到 PS 上,接触到非极性环境,而激
发荧光。该方法能够进行实时检测,追踪凋亡过程
中活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细胞检测中不需洗涤,
并且能够持续的进行活体成像。
3 电泳法
3.1 DNA梯形条带分析法
凋亡发生时,Ca2+ 和 Mg2+ 浓度升高可激活细胞
内核酸内切酶,导致细胞核 DNA 双链断裂,形成
180-200 bp 的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通过琼脂糖
凝胶电泳可以发现典型的梯型条带[16]。李春丰[17]
对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的白毒鹅膏菌毒素,然后采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肝细胞凋亡,结果发现,
小鼠干细胞出现凋亡特征——DNA 梯形带,分别为
180 bp、360 bp、520 bp、720 bp 和 900 bp 等。康洁[18]
以 2- 甲基萘醌诱导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的原生质体,
通过 DNA 电泳发现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原生质体发
生凋亡过程中有典型的 DNA 梯形条带出现。
3.2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也称彗星电泳法,其原理
是有核细胞的生物膜在细胞裂解液中发生破坏,细
胞内蛋白质及其他成分继而扩散到裂解液中,而核
DNA 仍附着在核骨架上,留在原位,在碱性电泳液
作用下,DNA 双螺旋结构发生解旋。若 DNA 未受
损伤,进行电泳时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大而停留在核
基质中,经荧光染色后呈圆形的荧光团无拖尾现象;
反之,如果 DNA 发生损伤,解旋后产生核 DNA 断片,
电泳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片段可以进入凝胶向阳极
伸展,经荧光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具有头
部和尾部的彗星影像[19]。李威[20]用单细胞凝胶电
泳法检测小鼠早期胚胎凋亡情况,发现早期胚胎发
育过程中各时期的形态正常胚胎当中的凋亡情况,
即使在形态正常的胚胎当中也存在凋亡现象,并且
随胚胎细胞数目的不断增加,发生凋亡的比率也逐
渐增高,并在胚胎发育至桑葚胚时达到高峰。
4 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
细细胞凋亡时,被激活的核酸内切酶可以使染
色质核小体间的 DNA 产生缺口,甚至发生断裂。染
色体 DNA 链断裂产生大量的黏性 3-OH 末端,因而,
可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作用下,将脱氧核
糖核苷酸和荧光素、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或生
物素形成的衍生物标记到 DNA 的 3-OH 末端游离羟
基上,进行原位凋亡细胞的检测。而正常细胞几乎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期56
无 DNA 断裂,也没有 3-OH 形成,故很少被染色。
Zacharaki [21]用该方法检测小鼠背部外侧膝状体,发
现在小鼠出生后的一周内,能够检测到 TUNEL 法呈
阳性的细胞,即能够检测到凋亡的细胞,并且凋亡
的水平在出生后会达到一个峰值。
5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既可以定性又可
以定量,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和敏感等许多优点,
但检验样品前需要获得单细胞悬液才能更好的检
测[17]。此法的基本原理是细胞在通过流式细胞仪激
光焦点时可以发生光散射,产生前向散射光(FSC)
和侧向散射光(SSC),前者强度与细胞大小有关,
后者与质膜和细胞内部的折射率有关。凋亡细胞的
FSC 会 减 小, 而 SSC 会 增 大 ;坏 死 的 细 胞 FSC 和
SSC 都会增大 ;而正常细胞 FSC 会增大,SSC 减小。
因此,通过对散射光的分析,可以对 3 种细胞进行
检测和区分,检测凋亡的细胞。
碘化丙啶(PI)能选择性定量嵌入 DNA 双螺
旋结构中,激发后发射波长为 620 nm。处于不同
细胞周期的细胞其 DNA 的分布在 2-4 N 之间,而
凋亡细胞的 DNA 断裂成小片段,当细胞用乙醇、
TritonX-100 处理后细胞膜上出现漏洞,小片段 DNA
从细胞内释放出来,使 DNA 含量低于正常细胞的二
倍体。用 PI 染色后,可在二倍体 G0/G1 峰前出现“亚
二倍体峰”即细胞凋亡峰(APO), 根据 APO 峰的高
低可测出凋亡细胞百分率。朱艳琴[22]运用该法检
测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 MGC-803 凋亡的作用,结
果显示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 MGC-803 的凋亡指数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表明苦参素对人
胃癌细胞系 MGC-803 具有促使凋亡作用。
6 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线粒体与细胞凋亡进
程密切相关,在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过程中,线粒体在促进凋亡信号和 Caspase 激活之
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3]。凋亡早期,线粒体内
膜通透性转换管控开放,使膜的通透性增加,跨膜
电位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级
联反应过程中最早发生的事件,一旦线粒体膜电位
崩溃,则细胞凋亡不可逆转。许多染料都能够追踪
测试膜电位的变化,其中以 JC-1、rhodamine 123 和
mitotracker red 这 3 种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JC-1
在线粒体中表现出膜电位依赖性聚集,能灵敏地反
映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改变情况。当线粒体跨膜电
位未降低时,JC-1 聚合而被检测到红色发射光 ;当
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时,JC-1 以单体形式存在,被
检测到绿色发射光[24]。因此,追踪这些聚集物,是
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随后发生细胞凋亡的一种
有效的方法。崔娜等[25]用 JC-1 标记测定人卵巢黄
素化颗粒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分析其与卵巢功能
的关系。结果发现,黄素化颗粒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与颗粒细胞凋亡率呈负显著相关,与优质胚胎率及
妊娠率呈正相关关系。由此,作者推断颗粒细胞的
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及胚胎的体
外发育潜能,从而影响妊娠结局。
7 酶学测定
7.1 Caspase家族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许多蛋白酶参与并相互协调
以促进凋亡的发生。在凋亡的起始和执行过程中起
关键作用的是半胱胺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s),此
酶在促进凋亡因子刺激下活化,对底物进行特异
性水解 , 通过切断与周围细胞的联络、重组细胞骨
架、关闭 DNA 复制、修复和破坏 DNA 及核结构而
直接参与凋亡的早期启动 , 并将活化信号传递下去
形成一个 Caspase 级联反应[26]。大多数凋亡都涉及
Caspase-3 的活化,它通过分解去除 DNA 酶的一个
负调节亚基而间接使之活化,实现了 DNA 的片段
化,最终发生细胞凋亡。至今在细胞坏死中未发现
有 Caspase 的活化,Caspase 的失活可能使细胞从凋
亡转入坏死,因此检测细胞中 Caspase 的活力可以
作为区分凋亡和坏死的一个标准。检测 Caspase 活
力可用免疫杂交技术分析酶原的加工和底物水解的
产物,或用人工底物(DIE2V3D4-X)检测酶活力,
也可对活化的 Caspase 做亲和标记。这些检测技术
结合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将会对凋亡细
胞作较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灵敏度高、特异
性强[27]。
7.2 蛋白酶PARP的检测
聚多聚酶(PARP)为一种 Zn2+ 依赖性的真核
2012年第1期 57孙建平等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DNA 结合蛋白,可特异性地识别 DNA 断裂末端并
结合,是一种重要的 DNA 修复酶。在凋亡早期,
Caspase 作用于 PARP,使其裂解为 89 kD 和 24 kD 2
个片段,修复作用丧失[28]。其中 89 kD 片段产生后
会游出细胞核,因而 89 kD 可以作为细胞发生凋亡
检测的一个指标[29]。可以用抗 PARP 抗体通过蛋白
印迹法检测 PARP 的 89 kD 片段。
7.3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是
主要存在于神经系统的一种水解酶,其经典功能
是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从而终止神经冲动的传
递[30]。张学军等[31]发现乙酰胆碱在细胞凋亡追踪
起重要作用,他们以人肺成纤维细胞株、NIH/3T3
小鼠、HEL、PC-3 和牛肉皮细胞等为材料,用衰老
凋亡或化疗药物诱导法诱导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
术、DNA 电泳、形态学及 TUNEL 等方法检测凋亡
细胞,发现各类细胞在正常状态下无 AchE 活性反应,
一旦发生凋亡,均具有 AchE 活性反应,从而建立
了这一检测凋亡细胞的新方法。
8 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法)是定量检测细胞
凋亡的免疫化学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夹心 ELISA
法检测细胞凋亡后形成的由组蛋白和 DNA 片段组成
的核小体。此外,也有用 ELISA 法测定 Fas 和 Fasl
等细胞凋亡促进因子来检测凋亡。此法具有需要设
备简单,敏感性高,所需细胞个数少等优点。其缺
点是不能精确测定凋亡发生绝对量和提供细胞的组
织学定位。赵明媚等[3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高
血压出血病人脑脊液中 Fasl 的变化,研究亚低温对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
患者脑出血后 1 d 内 Fasl 含量开始升高,2-3 d 脑脊
液中 Fasl 含量达到高峰,并逐渐下降 ;亚低温治疗
组患者脑脊液 Fasl 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出
除了亚低温能够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细胞凋
亡的发生,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的观点。
9 检测细胞色素 C
细胞凋亡时,线粒体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膜电位
下降,与此同时,细胞色素 C(Cyt-c)会从线粒体膜
上被释放到胞浆中。Cyt-c 进入胞浆后,在 dATP 存
在下,与凋亡相关因子 1(Apaf-1)procaspase-9 组成
凋亡聚合体(凋亡体)。凋亡体可激活 procaspase-9,
后者将激活 procaspase-3 进入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途
径,最终导致发生细胞凋亡[33,34]。目前,蛋白印记
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细胞色素 C。这是检测早期
细胞凋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法检测速度快,敏
感性高 [35]。
10 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检测细胞凋亡方法。
Xiao 等[36] 把 连 有 一 段 肽 链 的 二 茂 络 铁(Fc)-
GDGDEVDGC 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其中二茂络铁作
为一个有电活性的报告分子,肽段是细胞凋亡时出
现的特殊蛋白酶 Caspase-3 的识别和切割位点。如图
1 所示,在连有肽链修饰的二茂络铁的金电极表面,
具有电活性的二茂络铁能够显出可逆的氧化还原电
波,因此通过电子在肽桥上的转移,能够获得比较
好的电化学信号。通过金电极检测到的峰值电流和
检测速率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金电极表
面所连接的 Fc- 肽段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电化学反
图 1 Fc-GDGDEVDGC 金电极的工作原理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期58
应。若连有 Fc- 肽段的金电极被浸入到凋亡细胞的
裂解液中一段时间(2 h),从该电极检测到的峰值
电流就会很明显的降低,降幅可达到 85%。若该电
极插入正常细胞裂解液中,虽然在前 30 min 内会产
生一定的降幅,这可能是一些生物活性成分结合在
被修饰后的金电极表面而引起了金电极和 Fc 之间的
电子转移,但 30 min 之后电流就保持不变。因此,
可以用这个装置通过电化学的方法来检测细胞凋亡。
也有人将磷脂酰丝氨酸的识别蛋白 AnnexinV 固
定在金电极表面,构建 AnnexinV 的修饰电极,利用
凋亡细胞与电极表面 AnnexinV 蛋白的特异性生物识
别对铁氰化物电化学阻抗的抑制,构建检测早期凋
亡细胞的无标记型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来测定细胞凋
亡,并且取得了与流式细胞仪相近的检测结果[37]。
电化学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
并且能够很容易的建立与光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相关的检测方法。不足之处是它不能对单个细胞进
行细胞凋亡检测。
11 微流体技术
微流体技术能够保证许多生物分析过程可以
在集成化和小型化的水平上进行,它为细胞凋亡的
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38]。微流体技术是指在
微观尺寸下控制、操作和检测复杂流体的技术,是
在微电子、微机械、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门全新交叉学科,此技术着重于构建微
流体通道系统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微流体操纵功能。
Preckel[39]发明了一种以微流体芯片为基础的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荧光参数,他们成功的应运这
项技术来检测凋亡的细胞。此装置有两个光源,当
有荧光标记的细胞通过微流体芯片中的单细胞通
道被激发光照射时,就可以对这些细胞进行检测。
微流体技术仅需要少量的样品就能够进行检测,因
此,它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来源不是很丰富的细胞
检测[40]。
12 展望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众多,原理各异,以上是
一些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的介绍。选择检测方法时,
应根据试验目的,结合试验条件以及费用来选择合
适的方法。相信随着对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的不断
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将会有更多新的检测
方法出现,实现快速、准确、方便地检测细胞凋亡。
参 考 文 献
[1] Huerta S, Goulet EJ, Huerta-Yepez S, et al.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of apoptosis.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2007, 139:143-156.
[2] Pulido MD, Parrish AR. Metal-induced apoptosis: mechanisms.
Mutation Research, 2003, 533(1-2):227-241.
[3] Kettunen MI, Brindle KM. Apoptosis detection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Progress 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2005, 47:175-185.
[4] Spencer SL, Sorger PK. Measuring and modeling apoptosis in single
cells. Cell, 2011, 3(144):926-939.
[5] 杨连君 , 司晓辉 , 王文亮 , 等 . 六种染色后光镜观察法检测肝癌
细胞凋亡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6,13(1):8-10.
[6] 于曦 , 董光元 , 乔永平 , 等 . 研究细胞凋亡的几种光镜形态学检
测方法比较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03,15(3):140-140.
[7] 茅晓红 , 陈立峰 , 王群 , 等 . 电镜与 TUNEL 技术检测银屑病皮肤
细胞凋亡的比较研究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04, 18(5):
260-262.
[8] 佟俊杰 , 张广耘 , 袁晓 .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口腔医
学 , 2010, 30(7):437-439.
[9] 高飞 , 易静 , 史桂英 , 等 . 维生素 C 增强氧化砷连用二甲萘醌
诱导的 U937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 中华血液学杂志 , 2002, 23
(1):9-11.
[10] 李娟 , 石英 , 吴亚松 , 等 . Annexin V 法检测 HepG2 细胞凋亡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 2008, 2(4):277-281.
[11] Liu T, Zhu W. Detection of apoptos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nexin V and phosphatidylserine.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9, 82(6):2410-2413.
[12] Logue SE, Elgendy M, Martin SJ.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use
of recombinant annexin V for the detection of apoptotic cells. Nature
Protocols, 2009, 4:1383-1395.
[13] 黄文芳 , 刘永长 , 刘华 , 等 . 辛伐他汀诱导 K562 细胞凋亡过
程中 Caspase-3、Caspase-9 活性变化 . 肿瘤防治研究 , 2007, 34
(1):39-41.
[14] 郭延锋 , 高均伟 , 朱国坡 , 等 . 细胞凋亡常用检测方法的研究
进展 .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37(2):90-92
[15] Kim YE, Chen J, Langen R, et al. Monitoring apoptosis and
neuronal degeneration by real-time detection of phosphatidylserine
2012年第1期 59孙建平等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externalization using a polarity-sensitive indicator of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Nature Protocols, 2010, 5(8):1396-1405.
[16] 刘海峰 , 孙文汇 , 高洪 , 等 . 细胞凋亡的特征及其检测方法 . 动
物医学进展 , 2008, 29(3):106-108.
[17] 李春丰 , 江清林 , 庄树文 , 等 . 白毒鹅膏菌毒素诱导小鼠肝细
胞凋亡的 DNA 凝胶电泳分析 . 信息科技 , 2010(11):5,19.
[18] 康洁 , 余晓丽 . 植物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 .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33(8):1564-1565.
[19] 董菊 , 王明艳 , 詹瑧 , 等 .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中医药研究
中的应用 . 医药导报 , 2010, 29(12):1614-1616.
[20] 李威 , 王连卿 , 苏静艳 , 等 .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
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检测 . 细胞生物学杂 , 2006, 28:596-602.
[21] Zacharaki T, Sophoua S, Giannakopoulou A,et al. Natural and
lesion-induced apoptosis in the 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during development . Brain Research, 2010(1344):62-76.
[22] 朱艳琴 . 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 MGC-803 凋
亡的作用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7, 2(10):577-579.
[23] Mohamad N, Guti rrez A, N nez M, et al. Mitochondrial apoptotic
pathways. Biocell, 2005, 29(2):149-161.
[24] Smiley ST, Reds M,Mottola-Hartshorn C,et al. Intracellular
heterogeneity i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revealed by
J-aggregate-forming lipophilic cation JC-1.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1, 88(9):3671-3675.
[25] 崔娜 , 郝桂敏 , 赵志明 , 等 . 颗粒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与
卵巢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河北医药 , 2011, 33(6):818-820.
[26] Martinez M, Reif RD, Pappas D, et al. Early detection of apoptosis
in living cells by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396:1177-1185.
[27] Sasaki K, Chiba K.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starfish eggs requires
spontaneous inactivation of MAPK (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followed by activation of p38MAPK .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2004, 15( 3):1387-1396.
[28] 赛燕 . 死亡底物 PARP 与细胞凋亡 . 免疫学杂志 , 2002, 18(30):
177-181.
[29] 杨丽霞 , 郭瑞威 , 王红 , 等 . Ang Ⅱ致内皮细胞凋亡中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2007, 23
(11):2100-2102.
[30] 杨磊 , 张学军 . 乙酰胆碱酯酶参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细胞
生物学杂志 , 2002,(5): 321.
[31] 顾琪 , 朱汉民 , 贺恒益 , 等 . 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观察体外培
养成骨细胞的凋亡 . 老年医学与保健 , 2001, 7(4):218-219.
[32] 赵明媚 , 宁铁英 , 刘伯晨 , 等 . 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细胞凋
亡的影响 . 河北医学 , 2009, 15(6):631-634.
[33] 马科伟 . 线粒体细胞色素 C 与细胞凋亡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7,
23(23):3786-3788.
[34] 许守明 , 陈双喜 , 何艳霞 . 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 C. 安徽农学通
报 , 2009, 15(15):38, 202.
[35] Martinez MM, Reif RD, Pappas D. Detection of apoptosis: A review
of conventional and novel techniques. Analytical Methods, 2010, 2:
996-1004.
[36] Xiao H, Liu L, Leng F, et al. Electrochemical approach to detect
apoptosi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80:5272-5275.
[37] 石保香 . 肿瘤及凋亡细胞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 2008.
[38] Qin J, Ye NN, Liu X,et al.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the analysis of
apoptosis. Electrophoresis, 2005, 26:3780-3788.
[39] Preckel T, Luedke G, Chan SW, et al. Detection of cellular para
meters using a microfluidic chip-based sys-tem. Jou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utomation, 2002, 7(4):85-89.
[40] Chan SDH, Luedke G, Valer M, et al. Cytometric analysis of
protein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in human primary cells with a
novel microfluidic chip-based system. Cytometry Part A, 2003, 55
(2):119-125.
(责任编辑 狄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