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年第 8期
生物传感器在植物激素测定中的研究进展
李巍 1 莫瑾 2 萧浪涛1
( 1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410128; 2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长沙 410004)
摘 要: 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反应快速、灵敏度高、易于操作和能耗低等优点在植物激素含量测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概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几种生物传感器在植物激素含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
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植物激素测定
Research Progress on Optim ization of Biosensors for
Determ ination of PlantHormones
L iW ei
1 M o Jin2 X iao L angtao1
(
1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2
Hunan EntryEx it Insp 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Changsha 410004)
Abstrac:t Ow ing to the advan tages o f rapid response, h igh sens itiv ity, easy hand ling and low cost, the biosensor has rece iv 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 f de term ina tion o f p lant horm ones. This article summ arized the bas ic pr inciple, classification as we ll as resea rch
prog ress o f severa l b iosensors for de term ination o f plant ho rm ones. The ex isted prob lem and prospect fo r the deve lopm ent expectation of
b iosensor in the futurew as br ie fly stated.
Key words: B iosensor Determ ination o f plant horm ones
收稿日期: 20100315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 ( 09QN15)
作者简介:李巍,女,硕士,研究方向:植物激素传感检测; Em ai:l m ach ineand liw e@i 163. com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微量信号分子, 它们几
乎调节着植物生长发育的所有过程, 长期以来一直
是生物学和农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成果为农业科
技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推动历次绿色革命、大
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
不可替代的作用 [ 1, 2]。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 且其生理作用
在植物体内具有时空特异性,同时很容易被光解、热
解和氧化。因此,如何对植物激素进行简便、快速和
准确的定量分析一直是植物激素研究领域的难题
之一。
由于植物激素研究的重要性, 很多生物学基础
研究领域如基因表达、生长发育与信号转导研究以
及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建立等都需要对植
物激素进行高灵敏测定。近年来, 随着代谢组学等
整体性 组学 !方法的提出 [ 3, 4 ]以及生物学研究对
活细胞单分子行为及其原位、实时测定的日益关
注 [ 5 ] ,对植物激素等重要代谢调节物的测定技术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业研究领域, 现有植物激素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已经影响到包括超级杂交稻研究
在内的一批重大研究项目的推进。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大幅度提高, 公众对蔬菜和水果及其它农产品
中生长调节剂残留问题日益重视, 食品安全检测等
领域对植物激素的高灵敏快速测定新技术也提出了
迫切要求 [ 6 - 8 ]。
1 植物激素传统测定技术
很多生物学和化学研究工作者对改进传统的植
物激素测定方法特别是建立新的植物激素测定方法
给予了高度关注, 近年来已在以下几方面有不少新
的进展。
生物试法主要利用植物激素的生理活性, 通过
植物某些器官和组织对植物激素产生的特异性反应
2010年第 8期 李巍等:生物传感器在植物激素测定中的研究进展
来进行测定,至今还常被用于植物激素的定性鉴定。
传统生物试法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也得到不少的改
进和发展。如用苋红素合成法来测定细胞分裂素取
得了较好的专一性和稳定性, Boer jian等 [ 9 ]根据生
长素 ( IAA)和细胞分裂素 ( CTK )诱导 Pg5GU S基因
表达,通过 DNA重组技术和表达产物的测定来定量
IAA和 CTK, 其对 IAA和 CTK的检测灵敏度有较大
提高, 但操作较繁琐。
光谱法除主要用于结构鉴定外, 近年来也被用
作定量测定, 例如何伟平 [ 10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赤
霉素 ( GA )含量, GA与浓硫酸作用生成三环芳烃衍
生物, 可用荧光法进行含量测定。在色谱方面,也有
很多研究工作者对色谱法条件如改进气相测定时的
进样方法和筛选衍生剂, 改进液相色谱测定时的洗
脱和检测条件等, 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采用
HPLC法测定植物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常
规技术 [ 11]。
电化学方法也被用于植物激素的定量分析,如
郑冰等 [ 12 ]用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植物激素, Zhang
等 [ 13 ]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巴西三叶胶的茉莉
酸,袁敏等 [ 14 ]和邓宁等 [ 15 ]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法实现了对多种植物激素的分离。王宏等 [ 16 ]根椐
植物激素在某些介质中的伏安特性用极谱仪对脱落
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展现了电化学方法在植物激素
检测中的前景。
长期以来, EL ISA和 RIA等免疫分析技术一度
成为植物激素测定的经典方法。近年来, 植物激素
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例如,
南京农业大学改进了脱落酸 (ABA )等几种激素的
酶联免疫测定方法。胶体金免疫技术或免疫探针技
术结合电镜分析可进一步进行植物激素的定位。此
外,免疫分析领域还出现了多种新技术,如荧光免疫
分析 ( F IA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 T rFIA )、酶 -
荧光免疫分析 ( enzym elinked f luo rescence immunoas
say)、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C IA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 ( ECLI)、生物发光免疫分析 ( B IA )等方法。
在生物分析的其它领域,近来还报道了一些新
型测定技术,如利用 PCR高度敏感性和放大能力来
强化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免疫 PCR技术。这类
超高灵敏免疫分析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 Zepto水
平甚至 Yocto水平,有可能实现单分子检测。另外,
近来还报道了一种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
术 ( S IET) [ 17, 18] , 可以无损伤地测定特定组织甚至
单个细胞中多种离子的浓度和通量。尽管目前还
没有利用这些新的分析技术建立相应的植物激素
检测方法, 但这些新技术均有应用于植物激素检
测的潜力。
2 传统植物激素测定方法的局限性
常用于测定植物激素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生物试
法、气相色谱法 (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气
-质联用 ( GC /M S)或液 -质 ( LC /M S)联用、酶联免
疫 ( EL ISA )、放射免疫 ( RIA )等方法。这些方法各
有优点,也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中,生物试法简
单易行,虽然能反映被测植物激素的生理活性,但不
能排除植物激素类似物和拮抗物的影响,专一性和
灵敏度均较低;色谱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但对样
品纯化要求高、样品需要量大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
备和较高的使用维护费用; 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
法灵敏度较高,样品前处理相对有所简化,但抗体制
备纯化较为困难、测定周期长且很难排除植物激素
前体物、结构类似物引起的交叉反应。此外,酶联免
疫法重现性较差, 放射免疫法还存在放射性废物处
理等问题。
传统测定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大多是对冻干
样品进行粉碎,经有机溶剂提取、分离纯化后进行相
应测定,不仅其提取分离纯化过程繁琐、回收率低,
而且最终只能得到粉碎样品的平均值,不便于了解
植物激素在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分布情况。
3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研究起源于 20世纪 60年代, 1967
年 Upd ike和 H 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膜和氧
电极组装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种生物传感器,即
葡萄糖酶电极。此后, 随着生物、化学、物理学、医
学、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生
物传感器相继出现;到 80年代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
已基本形成,成为电化学分析和生物技术研究最为
活跃的领域之一。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
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
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生物传感器是在化学
传感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将生物活性物质
25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年第 8期
与各种固态物理传感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检测仪
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和
进行快速在线连续监测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基础
研究、生物、临床化学和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分析、
过程控制与检测等领域 [ 1927 ]。
生物传感器一般由敏感膜、换能器和信号处理
器 3部分组成 (图 1)。
图 1 生物传感器示意图
其原理是: 当待测物质与生物敏感膜 (含有能
与目标物进行选择性作用的生物活性组分 )接触
时,生物活性组分与目标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生物
学反应信息。换能器则能敏感捕捉反应信息, 并将
其表达为可检测的物理信号。产生的电化学、光学、
热学、压电学等响应信号, 其大小与分析物含量或浓
度存在定量关系,从而实现对待测物质的定量检测。
生物传感器一般可以从 3个角度来进行分
类 [ 28 ] :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产生方式, 可分为生
物亲合性生物传感器和代谢性 /催化性生物传感器;
根据生物传感器中生物分子识别元件上的敏感物质
的属性可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
器、细胞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和 DNA传感器;根据生
物传感器的信号获取方式, 可分为电化学生物传感
器、光化学生物传感器、压电生物传感器和热传导生
物传感器。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按测量信号不同
又可分为电流型、电位型和电导型。
生物传感器 4大应用领域正进入全面深入研究
开发时期,各种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实用化的生
物传感器与系统越来越多。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
中的应用包括食品成分、食品添加剂、有害毒物及食
品鲜度等的测定分析。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
益严重,人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能对污染物进行连
续、快速、在线监测的仪器, 生物传感器满足了人们
的要求。目前,已有相当部分的生物传感器应用于
环境监测中。在各种生物传感器中, 微生物传感器
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不受发酵液混浊程度的限
制、能消除发酵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干扰等特点。
因此, 在发酵工业中广泛地采用微生物传感器作
为一种有效的测量工具。微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测
量发酵工业中的原材料和代谢产物。另外, 还用
于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利用这种电化学微生
物细胞数传感器可以实现菌体浓度连续、在线的
测定。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生物传感技术不仅为基础医学研究及临
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型方法, 而且因
为其专一、灵敏、响应快等特点, 在军事医学方面
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生物传感器在植物激素测定中的应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基于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选
择性好、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和进行快速在线连续监
测等特点研制出了一些植物激素生物传感器, 在植
物激素测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4. 1 吲哚乙酸生物传感器
李春香等 [ 29 ]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
铁修饰的碳糊电极 ( LFMCE )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
酸传感器的研制,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初步
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
试验表明, 此电极在 NaH 2 PO4 - Na2HPO 4 ( pH 5. 8)
缓冲溶液中对植物生长素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氧
化峰电位约在 0. 42V左右.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
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 8– 160 g /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 4. 2 g /mL,
相关系数为 0. 9984,在样品回收率的测定中取得满
意结果。
李春香等 [ 30 ]还提出了一种酶标识抗原与待测
样品的竞争免疫反应定量测定 IAA的方法。方法
基于金基底上形成的均一、稳定、有序的巯基乙酸自
组装单层膜,在 EDC、NHS活化下,能以共价方式固
定抗体。待测样品 IAA含量的对数值, 与酶标催化
介体邻氨基酚的氧化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利用这一
关系可得校正曲线。循环伏安法探讨了底物在不同
26
2010年第 8期 李巍等:生物传感器在植物激素测定中的研究进展
条件下的反应特征,并研究了最佳试验条件,对样品
IAA的总含量进行测定。
李劲等 [ 31, 32 ]设计了 3种测定 IAA的免疫传感
器: ( 1)基于质量放大原理, 采用竞争免疫反应, 设
计成压电免疫传感器实现对小分子植物激素的测
定,测定范围为 0. 5– 5g /mL液相样品中的 IAA。
( 2)基于微金电极表面巯基自组装设计成测定 IAA
的安培免疫传感器,测定范围为 5. 68 ∀ 10- 7– 2. 83
∀ 10- 5mo l/L, 这种传感器能测定绿豆芽提出液中
的 IAA的浓度。 ( 3 )以褐藻酸钠对硅溶胶–凝胶
碳糊电极改性,提高了电极表面的负电性, 通过静
电吸附进行电极表面的免疫组装, 以 HRP标记的
抗原为识别抗原、以 H 2O2 TMB为酶联安培测定的
反应底物, 设计成功基于褐藻酸钠 -硅溶胶 - 凝
胶碳糊电极 ( SACE )表面静电吸附免疫自组装的
安培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 IAA的含量, 测定范围
为 5– 500 g /mL。
李雨薇等研制出基于碳纳米管和铁氰酸镍修饰
纳米颗粒协同作用的吲哚乙酸传感器, 检测下限为
0. 08 g /mL。其原理是: 利用铁氰酸盐的良好电子
转移能力与氧化催化能力和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与
高导电率,将铁氰酸镍纳米颗粒与碳纳米管混合后
所形成的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 IAA吡咯环上的
氮原子在特定条件下被氧化, 并发生电子转移。新
复合膜体现了铁氰酸盐和碳纳米管之间的协同作
用,由于碳纳米管良好的电子传递性能,使铁氰酸盐
催化氧化还原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因而可以检测微
弱的电流变化。
4. 2 脱落酸生物传感器
李雨薇等 [ 33 ]研制出基于电聚合纳米金修饰膜
构建的脱落酸阻抗型免疫传感器, 检测下限达到
01 ng /mL。其原理是通过在氯金酸中电沉积纳米
金于玻碳电极表面, 所形成的多孔纳米金修饰层直
接吸附 ABA抗体, 使其固定于电极表面, 再用牛血
清白蛋白封闭电极表面多余的蛋白质结合位点,当
待测液中的 ABA与免疫电极表面的 ABA抗体结合
后将导致电极表面电子传递受阻, 表现为阻抗的增
加。此传感器无须对抗原或抗体进行任何标记,可
以直接通过阻抗变化值检测 ABA浓度,这种直接阻
抗检测方法降低了外界对检测的干扰。
L i等 [ 34 ]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金 /硫堇修饰金
电极的 ABA安培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H2O2
HRP硫堇催化波体系构建, 其中硫堇为传感介质。
当 HRP存在时,通过加入 H 2O2, 硫堇的还原电流大
幅增加, 并且电流的增加依赖于 HRP活性。HRP
活性又由 ABA与 HRP酶标抗体结合物调控, 产生
一个减小的催化波。用 BSA封闭硫堇单分子层修
饰后可能存在的活性位点以避免非特异性吸附。检
测下限达到 0. 2 ng /mL。
4. 3 赤霉酸生物传感器
李劲等 [ 35 ]基于铜离子标记抗原, 采用方波溶
出伏安法设计成功测定赤霉酸的电化学传感器, 测
定范围为 1– 150 g /mL。
4. 4 异戊烯基腺嘌呤 ( iPA )免疫传感器
李劲等基于电聚合膜修饰,采用双酶催化,设计
成功测定 iPA的安培免疫传感器,其测定范同为 5-
300 g /mL。
5 展望
生物传感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常受到电活性物质的干扰;压电生物传
感器需要对其晶体进行校准,当用抗原 /抗体包被时
存在波动现象。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如使用寿命、
长期的稳定性、可靠性、批量生产工艺等都是生物传
感器研究、应用和产业化亟待解决的。但是针对植
物激素这样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物质, 相比以往各种
传统方法,应用生物传感器测定植物激素含量,不但
精确、高灵敏, 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廉价、轻巧
等优点,因而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植物激素测定
方法。
近年来,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光
学纳米传感器、化学纳米传感器和生物纳米传感
器等多种纳米传感器; 微型化生物传感器是一种
敏感部尺寸为数微米到数纳米的生物传感器, 是
近年来生物传感技术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
型传感器。其特点是: 体积小、分辨率高、响应时
间短、所需样品量少、对活细胞损伤小, 可进行动
态的微创测量; 此外, 生物传感芯片在生物分析领
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些领域的迅
速发展, 除了继续应用成熟的生物传感技术来探
索更好的植物激素测定方法, 可以预见, 未来应用
27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年第 8期
这些生物纳米传感器、微型化生物传感器以及生
物传感芯片等来构建微型化植物激素生物传感
器, 实现对植物激素的原位、实时测定可能成为植
物激素领域新的发展目标。
参 考 文 献
[ 1] 许智宏, 李家洋. 中国植物激素研究: 过去、现在和未来. 植物
学通报, 2006, 23 ( 5) : 433442.
[ 2 ] h ttp: / /www. xssc. ac. cn /Web /L is tC on fs /Con fB rie.f asp? rno
= 846.
[ 3] O liver F iehn. M etabolom icsthe link betw een genotypes and pheno
typ es. P lan tM olecu lar B iology, 2002, 48( 1- 2 ): 155171.
[ 4] DunnWB, E l lis D I. M etabolom ics: cu rrent analyt ical p latform s and
m ethodo log ies. Trends inAnalyticalChem istry, 2005, 24( 4 ): 285
294.
[ 5 ] 陈宜张, 林其谁. 生命科学中的单分子行为及细胞内实时检测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11.
[ 6] 何瑞, 刘艾平, 曹玉广.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中的安全问题.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3, 10( 2) : 99101.
[ 7] A locilja EC, Radke SM. M arket analysis of b iosensors for food safe
ty. B iosensors and B ioelect ron ics, 2003, 18( 5 ) : 841846.
[ 8] PatelD, Thaker VS. E st im at ion of endogenou s con tents of phytohor
m ones during in ternod e developm en t inM errem ia em argin ata. B iolo
gia P lan tarum, 2007, 51 ( 1) : 7579.
[ 9] Zh ang ZL, Liu X, LiDF, LuYT. Determ inat ion of jasm on ic acid in
bark extracts fromH ev ea bra silien sis by cap illary electrophores is w ith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 ion. Analyt ica l and B ioana lytical
C hem istry, 2005, 382( 7) : 16161619.
[ 10 ] 袁敏, 张铭光, 康经武, 李菊白. 植物生长激素的毛细管胶束
电动色谱法分离. 色谱, 1997, 15 ( 6) : 482485.
[ 11 ] 张能刚, 徐义俊, 周燮. 脱落酸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14( 3 ) : 2124.
[ 12 ] 贾文锁, 王学臣, 娄成后. 蚕豆叶肉细胞中 ABA的胶体金免
疫电镜定位. 植物生理学报, 1994, 20 ( 4) : 380384.
[ 13] N iem eyer CM, Ad lerM, W ack er R. Imm unoPCR: h igh sens it ivi
ty detection of proteins by nucleic acid am p lification. T rends in B i
otechnology, 2005, 23( 4) : 208216.
[ 14 ] A llen RC, Rogelj S, Cordova SE, et a.l An imm unoPCR m ethod
for detect ing Ba cillu s thu ring iensis C ry1A c toxin. Jou rnal of Imm u
nologicalM ethods, 2006, 308( 12) : 109115.
[ 15 ] 印莉萍, 上官宇, 许越. 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及其
在高等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6( 3 ): 262
266.
[ 16 ] H oldaw ayC lark eTL, W edd le NM, K im SR, et a.l E ffect of extra
cel lu lar calcium, pH and borate on grow th oscillat ions in L ilium
form osanum pol len tubes. Journa l of E xperim ental B otany, 2003,
54( 380 ) : 6572.
[ 17] Ml ler A, Dcht ing P, Wei ler EW. A mu lt ip lex GCM S /M S tech
n ique for the sens itive and qu ant itat ive s inglerun analys is of acidic
phytohormones and related com pounds, and its app lication to Ara
bidopsis thaliana. Planta, 2002, 216( 1 ): 4456.
[ 18 ] Sergeeva E, L iaim erA, B ergman B. E viden ce for produ ct ion of the
phytohormone indole3acet ic acid by cyan obacteria. P lan ta,
2002, 215( 2) : 229238.
[ 19] N iwa O, Xu Y, H alsallH B, et a.l Sma llvolum e voltamm etric de
tection of 4am in ophenolw ith interd igitated array electrodes and its
appl icat ion to electroch em ical enzym e immunoassay. Analyt ical
Chem is try, 1993, 65 ( 11) : 15591563.
[ 20] W ang J, T ian B, Rogers KR. Th ickfilm electroch em ical immu
nosensor based on stripp ing poten tiom etric detection of a m etal ion
labe.l AnalyticalC hem istry, 1998, 70 ( 9 ) : 16821685.
[ 21] Pasco N, Jef fries C, Davies Q, et a.l Characterisat ion of a ther
m oph ilic Lg lutam ate dehydrogen ase b iosen sor for am perom etric de
term ination of Lglu tam ate by flow in ject ion analys is. B iosen sors
and B ioelectron ics, 1999, 14 ( 2) : 171178.
[ 22] Volpe G, M ascin i M. Enzym e sensors for d eterm inat ion of fish
freshness. T alan ta, 1996, 43 ( 2 ) : 283289.
[ 23] Kalb T, Sk ldal P. D isposable m u ltichannel imm unosensors for
2, 4d 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u s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as an
enzym e labe.l E lectroan alysis, 1997, 9 ( 2 ): 293297.
[ 24] W ang J, Chen L, H ocevar SB, et a.l Onestep electropolym eric
coimmob ilization of glu cose ox idase and hep arin for am perom etric
b iosens ing of g lucose. The Analyst, 2000, 125 ( 8 ): 14311434.
[ 25] H ed enm o M, Narvez A, Dom nguez E, et a.l Im proved m ed iated
tyros inase am perom et ric enzym e electrode. Journal ofE lectroanalyt
ical Chem istry, 1997, 425 ( 1 ) : 111.
[ 26] VanderlaanM, W atk in sBE, Stanker L. Environm en talm on itoriby
immunoassar. E nvironm ental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22
( 2) : 247254.
[ 27 ] Sw ind lchu rstCA, N iem anTA. F lowin jection determ ination of sug
arsw ith imm ob ilized enzym e reactions and ch em ilum inescence de
tection. Analyt ica Ch im ica A cta, 1998, 205 ( 1) : 195205.
[ 28] 王建龙, 张悦, 施汉昌, 等.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
应用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00( 3 ) : 1318.
[ 29] 李春香, 李劲, 肖浪涛, 等.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
感器的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 2003, 19( 3 ): 205208.
[ 30] 李春香, 李劲, 肖浪涛, 等. 基于巯基自组装单层膜的植物激
素吲哚乙酸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化学学报, 2003, 61
( 5) : 790794.
[ 31] L i J, Shen GL, YuRQ. A novel p iezoelectric b iosen sor for the de
tection of phytohormone bindole acet ic acid. Analyt ical S cien ce,
2002, 18: 403408.
(下转第 34页 )
28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年第 8期
genes have b een described for th e first t im e ou ts ide m am
m alsM olecu lar Imm un ology, 2006, 43: 9991000
[ 14 ] G ray PW, Goeddel DVStru cture of the hum an immun e in terferon
geneNatu re, 1982, 298: 859863
[ 15 ] 潘晓梅,窦永喜,才学鹏 猪干扰素 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
通报, 2008 ( 6) : 3639
[ 16 ] 郭瀛军,吴丹,陈蕊雯,等 猪 干扰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
纯化 生物工程学报, 2001, 17 ( 2) : 183186
[ 17 ] 李江凌 成华猪 干扰素基因克隆及表达效应研究 [M ]成
都:四川大学, 2002
[ 18 ] Shtrichman R, SamuelCEThe role of gamm a in terferon in ant im i
crob ial imm un ityCurren t Op inon in M icrob iology, 2001, 4 ( 3 ) :
251259
[ 19 ] 程坚,刘秀梵,彭大新,等 表达鸡#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
病毒的构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10 ( 2) : 152155
[ 20 ] 孙卫民,王惠琴 细胞因子方法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1999
[ 21] Ch in YE, K itagaw aM, SuWC, et alC ell grow th arrest and induc
tion of cyclindepend ent k inase inh ib itor p21WAF1 / C IP1 m ed ia
ted by STAT1Science, 1996, 272( 5262) : 719722
[ 22] B romb erg JF, H orvath CM, W en Z, et alTranscript ional ly act ive
S tat1 is requ ired for the an tiprol iferative effects of both interferon
alpha and in terferon gamm aProc Natl Acad S ci USA, 1996, 93
( 15) : 76737678
[ 23] B illiauA Interferon8: b iology and role in pathogen es isAdv Immu
no,l 1996, 62: 61130
[ 24] 李志中. 抗鸡干扰素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定量抗原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 25] 潘晓梅 猪干扰素 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 D] 乌
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08
[ 26] 孙圣兰,江青艳,傅伟龙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2002, 23( 6 ): 3941.
(上接第 28页 )
[ 32 ] L i J, Shen GL, Yu RQ. A renewable am perom etric imm unosensor
for phytohorm one bindole acet ic acid. Anal Ch im A cta, 2003,
494: 177185.
[ 33 ] L iYW, X ia K, W ang RZ, et a.l An impedance imm un osensor for
the detect ion of the phytoh orm one abscisic acid. An al B ioan al
C hem, 2008, 391( 8) : 28692874.
[ 34] L iW, H uang ZG, L iHS, et a.l Am perom etric imm unosen sor b ased
on gold nanoparticle / th ion ine m od ified gold electrod e for the detec
t ion of ab scis ic acid. Ch inese Journ al of S ensors and A ctuators,
2008, 21( 8 ): 13011306.
[ 35 ] L i J, Shen GL, Yu RQ. Imm unosen so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gib
berellin acid in the rice grain. Jou rnal of Agricu ltu re and Food
C hem istry, 2005, 53 ( 5) : 1348135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