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iotransformation of high-concentration glycerol into 1,3-dihydroxyacetone and batch fermentation dynamics

生物转化高浓度甘油生产1,3-二羟基丙酮及分批发酵动力学



全 文 :第 14卷第 1期
2016年 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4 No􀆰 1
Jan􀆰 2016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6􀆰 01􀆰 007
收稿日期:2015-08-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64)
作者简介:李英东(1993—),男,甘肃省兰州人,研究方向:生物技术;陈  军(联系人),副教授,E⁃mail: cj7206@ shnu.edu.cn
生物转化高浓度甘油生产 1,3 二羟基丙酮及
分批发酵动力学
李英东,张  川,吴  迪,张  怡,陈  军
(上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以生物柴油生产的高浓度副产物甘油为唯一碳源筛选甘油高耐受性 1,3 二羟基丙酮(DHA)高产菌株,运
用响应面与正交试验优化菌株产 DHA条件,提高 DHA产量。 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筛选的高产 DHA菌种 G40为
芽胞杆菌属(Bacillus)菌株,DHA产量为 29􀆰 46 g / L。 响应面分析和正交试验优化后,在甘油 224􀆰 22 g / L、K2HPO4
1􀆰 60 g / L、NaCl 0􀆰 5 g / L、KH2PO4 0􀆰 5 g / L、(NH4) 2SO4 0􀆰 5 g / L、酵母膏 1􀆰 60 g / L和 pH 7􀆰 2、35 ℃、200 r / min的条件
下,G40菌株发酵 60 h产生 DHA 86􀆰 84 g / L,比优化前提高了 194􀆰 8%。 实验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浓度甘油高效率发
酵生产 DHA的方法。
关键词:1,3 二羟基丙酮;菌种筛选;甘油;发酵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6)01-0036-08
Biotransformation of high⁃concentration glycerol into 1,3⁃dihydroxyacetone and
batch fermentation dynamics
LI Yingdong,ZHANG Chuan,WU Di,ZHANG Yi,CHEN Jun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High⁃concentration glycerol was used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to select the bacteria that can
also produce 1,3⁃dihydroxyacetone (DHA) efficiently.Then, response surface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DHA′s medium component and culture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output. The
most efficient DHA producing strain was Bacillus as shown by 16S rRNA homology analysis,with a DHA
output of 29􀆰 46 g / L.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strain G40
produced 86􀆰 84 g / L DHA in 60 hours with 224􀆰 22 g / L glycerol,1􀆰 60 g / L K2HPO4,0􀆰 5 g / L NaCl,0􀆰 5
g / L KH2PO4,0􀆰 5 g / L (NH4) 2SO4, 1􀆰 60 g / L yeast extract under pH 7􀆰 2,35 ℃ and 200 r / min,which
had improved 194􀆰 8% compared with the output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established an efficient DHA producing bio⁃method.
Keywords:1,3⁃dihydroxyacetone;bacterias separation;glycerol;fermentation dynamics
    1,3 二羟基丙酮(DH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
酮糖[1] ,可以有效减缓脂肪代谢速度,作为一种生
物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化妆品、医学药物合
成、农药合成和食品等行业[2-5] ,其合成条件和产
业化生产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6] 。 目前,DHA 的
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两种,
其中生物发酵方法由于易于操控、经济效益高并
且有较高的原料利用率和产出量等优点成为研究
的热点[7-8] 。 Yamada 等[9]和游庆红等[10]利用氧
化葡萄糖酸杆菌在 60 g / L 的甘油中发酵 57 h,实
现甘油转化率 97%;孙杨等[11]研究了氧化葡萄糖
酸杆菌在 106􀆰 85 g / L 甘油中的最大产率为
224􀆰 22 g / L。 高甘油耐受度及转换率对 DHA 的生
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工业上采用动植物
油脂与醇类物质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每
生产 9 kg生物柴油就会产生 1 kg左右高浓度的废
甘油[12-15] 。 由于菌种对甘油的耐受度低,现行技
术条件下从生物柴油中提取高浓度甘油需要增加
工艺流程来稀释和调节合适的甘油浓度才能不影
响发酵菌种的正常生产[16] 。
笔者试图驯化筛选可在高甘油浓度下达到高
DHA发酵转化率的甘油发酵菌株,为废弃的高浓度
甘油提供新的利用途径。 同时对高浓度甘油发酵
过程建立动力学模型,为 DHA的简便经济发酵生产
提供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 1  土壤样品及材料来源
多点采集的高浓度油脂污染土壤来自上海师
范大学食品残留处理点;DHA标样、甘油(分析纯),
阿拉丁标准试剂网;Taq 酶,Thermo Fermentas 公司;
细菌基因组 RNA 小量制备试剂盒、胶回收试剂盒,
Axygen公司。
1􀆰 2  培养基
基础盐培养基(g / L):K2HPO4 1􀆰 5,KH2PO4 0􀆰 5,
NH4NO3 1􀆰 0,(NH4)2SO4 0􀆰 5,NaCl 0􀆰 5,MgSO4·7H2O
0􀆰 5。 根据实验需要添加甘油。
LB培养基(g / L):胰蛋白胨 10􀆰 0,酵母粉 5􀆰 0,
NaCl 10􀆰 0。
以上培养基调 pH 7􀆰 0、0􀆰 1 MPa蒸气灭菌 30 min。
1􀆰 3  仪器设备
Agilent 1260L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
技有限公司,SCQ 2500F 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ZHWY 2102C 型双层恒温培养振荡器,上海智城
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UV 2550 紫外分光光度
计,上海奥析科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 4  实验方法
1􀆰 4􀆰 1  土样中微生物的驯化
取土样 10 g,加入 50 mL 无菌水漩涡振荡均匀
后,取 10 mL土壤悬液加入到含有 7 g甘油的 50 mL
基础盐培养液中,在 37 ℃、150 r / min条件下培养 48
h后,再吸取 10 mL 培养液接入含有 7 g 甘油的 50
mL基础盐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再次增殖 48 h,后
以同样方法连续驯化富集 4 ~ 5 次制备最终驯化增
殖培养液。
1􀆰 4􀆰 2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
最终驯化的增殖培养液经过梯度稀释后,涂布
于灭菌的、以甘油为唯一碳源的基础盐培养平板
上,37 ℃恒温箱中放置 48 h后,挑取生长速度较快、
菌落大且形态不一的菌落反复纯化至菌落形态特
征一致,并对筛得的菌株进行保存。
1􀆰 4􀆰 3  高甘油耐受度 DHA生产菌的筛选
将不同菌株以相同的接种量接入以甘油为唯
一碳源的 50 mL 基础盐培养液中,在 37 ℃、150
r / min下培养 48 h后,取降解液在 4 000 r / min、24 ℃
的条件下离心 10 min,然后取上清液 1 mL,通过水
相针式滤器过滤降解液,加入进样瓶中,用高效液
相色谱法(HPLC)测定培养液中 DHA 的产生量,筛
选出 DHA产量最高的菌株。
1􀆰 4􀆰 4  分析方法
1)菌体生物量测定   取 10 mL 样液在 10 000
r / min、10 ℃下离心 10 min后去除上清液,在干燥箱
中烘干后,称菌体沉淀干质量。 菌体生物量用菌体
沉淀干质量除以样液体积(10 mL)计算得到。
2)DHA测定  以 DHA标准样品为参照样品检
测。 色谱柱 Alltima C18(5 μm,250 nm×4􀆰 6 mm),
采用 5%的甲醛水溶液(用 0􀆰 05 % H3PO4调节 pH
至 3),流速 1􀆰 0 mL / min,柱温 25 ℃,检测波长 200
nm,定量体积 10 μL[17]。
3)甘油的测定   配制 0􀆰 05 g / mL CuSO4溶液,
取 1 mL该溶液与 3􀆰 5 mL的 0􀆰 05 g / L NaOH溶液混
合,加入含甘油样品振荡 12 min,过滤后在 63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18]。
1􀆰 4􀆰 5  响应面分析试验
以含有甘油的基本盐培养基的各组分为因素
进行优化,利用 Plackett Burman 试验设计对每个
因素设高、低 2个水平(1,-1),每组试验设 3 个平
行,取培养 60 h后的样品检测 DHA产量。
利用 Box Behnken试验设计对影响因子最大的
3个因素进行优化,每个因素设高、中、低 3 个水平
(1,0,-1),检测培养后的 DHA产量。 计算得到关于
DHA产量的回归方程和最优培养基组分,并预测最
73  第 1期 李英东等:生物转化高浓度甘油生产 1,3 二羟基丙酮及分批发酵动力学
高的 DHA产量,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1􀆰 4􀆰 6  正交试验
以响应面分析出的优化培养基培养生产菌株,
根据该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查找相应文献后,
确定菌种最适条件大致范围[19-21],通过正交试验分
别分析摇床摇速、发酵培养基初始 pH 以及温度对
DHA产量的影响,并得出最适的摇床转速、溶液 pH
和培养温度。
1􀆰 4􀆰 7  数据统计分析
用 Minitab 16及 Design Expert 8􀆰 06 软件对响
应面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等值图和 3D 曲面
图。 通过 SPSS软件对生产菌株 G40 在不同甘油浓
度下随时间变化的细胞浓度、甘油消耗量及 DHA产
量作显著性分析。
1􀆰 5  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以 27F、1492R为引物对 G40的基因组进行 PCR
扩增,扩增后的 16S rRNA经过纯化后寄送上海瑞楚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在 NCBI 检索相似序
列后,根据 Neighbor Joining法,通过 MEGA(6􀆰 0)软
件构建系统发生树,计算自引导值(Bootstrap,1 000
次重复)以评估系统发生树的置信度。
1􀆰 6  分批发酵动力学分析
绘制菌体浓度、甘油残留量和 DHA随时间变化
的示意图,分析各参数在分批发酵动力学的关系。
1􀆰 6􀆰 1  菌体生长动力学关系式[19]
①对数生长期的菌体生长动力学关系式
dX
dt
= μX或dN
dt
= μnN (1)
    两边取自然对数则有
ln X t = ln X0 + μt或 ln Nt = ln N0 + μn t (2)
式中:X 为菌体质量浓度( g / L);N 为菌体细胞个
数;X0、X t分别为初始和 t时间培养后的菌体质量浓
度(g / L);N0、Nt为初始和 t 时间培养后的菌体细胞
个数;t为培养时间;μ为菌体比生长速率;μn为以菌
体细胞个数表示的比生长速率。
②菌种生长稳定期的动力学公式,μ 与 St的关
系可用 Monod方程表示
μ =
μmSt
KS + St
(3)
式中:KS是底物亲和常数,其数值相当于 μ 处于最
大比生长速率(μm)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反映微生物
对该底物的亲和力,St为稳定期 t 时刻底物剩余量,
也称为生长限制性底物,KS越大,表明微生物对该
底物的亲和力越低,比生长速率越小。
1􀆰 6􀆰 2  底物消耗动力学关系式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底物主要消耗于以下三方
面: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合成代谢产物和提供细胞
生命活动的能量。
比生长速率 μ = 1

× dX
dt
,则有 dS
dt
= μX
YX/ S
(4)
同时 μ =
μmS
KS + S
,则有 rS = -
dS
dt
= 1
YX/ S
×
μmSX
KS + S
(5)
式中:S为底物质量浓度(g / L),YX/ S为细胞得率。
若单位质量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的底物消耗量
用 qS表示,则有
qS =

YX/ S
×
μmS
KS + S
(6)
如果底物消耗的速率方程不考虑单独的产物生成
项,则
rS = -
dS
dt
= 1
Y∗X/ S
rX + mX (7)
式中: Y∗X/ S为理论细胞得率,表示为长成细胞的质量
与完全消耗于细胞生长的底物的质量之比;m 为维
持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细胞维持系数;
rX 为菌体生长速率;rS 为底物消耗速率。
rS = -
dS
dt
= 1
Y∗X / S
rX + mX ,两边除以 X 再将 qS =

YX/ S
μ代入式中,得到

YX/ S
= 1
Y∗X/ S
+ m
μ
(8)
因此,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
rS = -
dS
dt
= 1
Y∗X/ S
rX + mX +

YP / S
rp (9)
式中:YP / S为产物的得率系数(也是底物转化为产物
的转换率);rP为产物生长速率。
1􀆰 6􀆰 3  代谢产物的合成与微生物生长的动力学
关系
根据 Luedeking Piret方程,当菌体的目的代谢产
物与菌体生长部分偶联时,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程为
dP
dt
= α dX
dt
+ βX (10)
式中: dP
dt
为产物生成速率; α为与菌体生长有关的产
物生成系数; β为与菌体浓度有关的产物生成系数。
83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4卷 
2  结果与讨论
2􀆰 1  DHA生产菌的筛选
经过富集和纯化后筛选得到 40 株菌体可以在
高浓度的甘油中生长,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复筛得到
1株可以较高效产生 DHA(产量为 29􀆰 46 g / L)的
菌,命名为 G40。
将测得的 DHA 生产菌 16S rRNA 序列输入
NCBI网站进行在线的序列同源性比对,网站检索结
果显示 G40 菌的序列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 )
相似度较高,可知 G40为芽胞杆菌属。 PCR 纯化结
果如图 1所示,系统进化树如图 2所示。
2􀆰 2  DHA生产菌培养基优化
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及结果如表 1所示。
根据 Expert design 软件设计的 Box Behnken 试验
表进行试验,Box Behnken 试验结果的主效应图和
曲面图如图 3和 4所示。
图 1  PCR纯化结果
Fig􀆰 1  Purification result of PCR
图 2  基于 16S rRNA的系统进化树
Fig􀆰 2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6S rRNA sequences of selected strains
表 1  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及结果
Table 1  Expermental results and design of Plackett⁃Burman test
实验组
ρ(成分) / (g·L-1)

甘油

K2HPO4

NaCl

KH2PO4

(NH4) 2SO4

酵母提取物
ρ(DHA) /
(g·L-1)
1 -1 -1 1 1 1 -1 18􀆰 99
2 1 -1 1 -1 -1 -1 28􀆰 07
3 -1 1 1 -1 1 -1 19􀆰 89
4 1 1 -1 1 1 -1 28􀆰 28
5 1 -1 1 1 -1 1 27􀆰 56
6 -1 1 -1 -1 -1 1 19􀆰 55
7 1 -1 -1 -1 1 1 30􀆰 73
8 1 1 1 -1 1 1 33􀆰 76
9 -1 -1 -1 1 1 1 24􀆰 75
10 -1 1 1 1 -1 1 25􀆰 87
11 -1 -1 -1 -1 -1 -1 21􀆰 87
12 1 1 -1 1 -1 -1 30􀆰 00
        注:-1代表基础盐培养基中的相应因子的浓度,1代表基础盐培养基中的相应因子的浓度提升 25%后的浓度。
93  第 1期 李英东等:生物转化高浓度甘油生产 1,3 二羟基丙酮及分批发酵动力学
图 3  Plackett Burman关于 DHA产量的主效应图
Fig􀆰 3  Main effect plot of production of DHA
    根据 Box Behnken实验结果,经过软件模拟去
除不显著项后得到 DHA 生产量的回归方程,见式
(11)。
DHA 生产量 = 78􀆰 38 + 3􀆰 36AB - 0􀆰 47AC +
0􀆰 13BC - 8􀆰 73A2 - 5􀆰 40B2 - 3􀆰 91C2 (11)
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知,模型回归 P>F 的值小于 0􀆰 01,可知该模型与
实际值较为相符,结果可靠。
根据 DHA生产量的回归方程式算得产 DHA菌
图 4  Box Behnken试验 3D曲面图
Fig􀆰 4  3D surface of Box⁃Behnken test
的最优培养基成分 ( g / L):甘油 224􀆰 22、K2 HPO4
1􀆰 60、NaCl 0􀆰 5、KH2PO4 0􀆰 5、(NH4) 2 SO4 0􀆰 5、酵母
提取物 1􀆰 6,模型预测最大产量为 78􀆰 38 g / L,通过 4
组平行实验验证,在最优培养基中,DHA 平均产量
为 77􀆰 28 g / L,与预测值相差不大。
2􀆰 3  发酵条件正交试验优化
根据 minitab软件设计的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
正交试验结果主效应图如图 5 所示。 由图 5 可知:
在 pH 7􀆰 2、摇床转速 200 r / min、温度 35 ℃时,DHA
的产量最大,模型预测最大 DHA产量为 88􀆰 81 g / L,
经过 4组平行验证试验得 DHA 产量为 86􀆰 84 g / L,
比优化前提高了 194􀆰 8%。
04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4卷 
表 2  二次多项模型及多项式的方差分析
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of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差 F值 P值 显著性
模型 441􀆰 9  6 73􀆰 65 9􀆰 96  0􀆰 002 4 ∗∗
AA 45􀆰 09 1 45􀆰 09 6􀆰 1 0􀆰 038 7 ∗
CF 0􀆰 86 1 0􀆰 86 0􀆰 12 0􀆰 741 1
AB 0􀆰 062 1 0􀆰 062 0􀆰 008 45 0􀆰 929
AC 281􀆰 54 1 281􀆰 54 38􀆰 08 0􀆰 000 3 ∗∗∗
BC 107􀆰 55 1 107􀆰 55 14􀆰 55 0􀆰 005 1
A2 56􀆰 44 1 56􀆰 44 7􀆰 63 0􀆰 024 6 ∗∗
B2 59􀆰 14 8 7􀆰 39
余差 56􀆰 59 6 9􀆰 43 7􀆰 4 0􀆰 123 8
失拟项 2􀆰 55 2 1􀆰 27
纯误差 501􀆰 04 14
总和 441􀆰 9 6 73􀆰 65 9􀆰 96 0􀆰 002 4 ∗∗
              注:∗∗∗表示非常显著(P<0􀆰 001);∗∗表示较为显著 t(P<0􀆰 01);∗表示显著(P<0􀆰 05)。
图 5  正交试验主效应图
Fig􀆰 5  Main effect plot of orthogonal test
2􀆰 4  分批发酵动力学分析
2􀆰 4􀆰 1  菌体生长动力学分析
DHA生产菌的细胞浓度、DHA 生产量及甘油
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6所示。
图 6  发酵动力学参数
Fig􀆰 6  Fermentation kinetic parameters
从图 6中可以看出:DHA在培养 10 h后进行生
产,在 DHA生产菌的延滞期没有生成量;8~20 h 为
DHA生产菌的无限制对数生长期。 图 6 中所统计
出的 G40生长曲线生长趋势充分地表现了高浓度
的有机溶剂对细胞会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从而使
得细胞的生长速度变缓慢的现象[20]。 这一现象在
以全培养液培养的对数期菌液在高浓度甘油培养
液中培养 8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时表现出来。 正常
情况下,芽胞杆菌属延滞期不会超过 4 h,菌种由对
数期转入平稳期的时间也比正常情况下稍长,这有
效地说明了菌种在高浓度甘油下生长受到了抑制。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有机溶剂也会对细胞分泌
的产物有促进和催化的作用,细胞以分泌产物来维
持细胞内外渗透压或包裹细胞以此隔阂与有害物
质的接触[21],因而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筛选菌体在
高浓度的甘油条件下,细胞生长受到影响并诱发了
DHA的大量分泌,从而提高了 DHA 产量。 根据菌
体生长动力学方程 ln
X t
X0
= μm t计算 μm ,将数据代入
Origin计算得 μm = 0􀆰 229 95。 将计算所得 μm 代入
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如表 3所示,线性
回归分析如表 4所示。
在 20~32 h,DHA生产菌在抑制作用下生长缓
慢,但是未达到平稳期,这一时期的 μ值计算通过将
14  第 1期 李英东等:生物转化高浓度甘油生产 1,3 二羟基丙酮及分批发酵动力学
数据代入 μ =
μmSt
KS + St
, μm= 0􀆰 229 95,则 KS =
μm


0􀆰 115,计算得 μ = 0􀆰 227 99,将 μ值代入原方程检验
拟合度,结果显示 R2 = 0􀆰 999 9,表明公式高度符合
实际数据。 则 DHA 生产菌在生长阶段的延滞期 μ
= 0,对数生长期 μm = 0􀆰 229 95,平稳期 μ = 0􀆰 115,稳
定期 μ = 0,底物亲和系数 KS =
μm

= 0􀆰 115。
表 3  生长动力学公式的方差分析
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growth kinetics formula
分析项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差 F值 P>F
模型 1 5􀆰 0762 8 5􀆰 0762 8 258􀆰 049 64 0􀆰 003 85
误差 2 0􀆰 039 34 0􀆰 019 67
总和 3 5􀆰 115 62
表 4  生长动力学的线性回归分析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rowth kinetics
截距 斜率
截距值 标准误差 斜率值 标准误差
统计学分析
校正决定系数
0 — 0􀆰 229 95 0􀆰 014 31 0􀆰 988 46
2􀆰 5􀆰 2  代谢产物的合成与微生物生长的动力学
菌体按不同的产物生产形式可以划分为生长偶
联型、非生长偶联型和部分生长偶联型 3 种形式,从
实验数据分析得:筛得的 DHA生产菌为部分生长偶
联型,则根据 Luedeking 等提出的模拟方程式:
dP
dt
= α dX
dt
+ βX来描述菌体生长与产物之间的关系,
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X则有 qp = αμ + β ,其中 qp为
比产物合成速率,其中由图 6可知菌体在 8~28 h 生
长的同时也在产生 DHA,将 8~28 h实验数据代入公
式,用 Origin 软件拟合后得到 α = 1􀆰 043 66;β =
0􀆰 012 17,方程拟合方差分析表如表 5所示,回归分析
如表 6所示。 由方差分析 P<0􀆰 05得出拟合度较好,
由方差分析和方程拟合图可见,α、β 值带入公式后能
较好地表现菌体生长与产物形成间的实际情况。
表 5  产物合成的方差分析
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product synthesis
分析项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差 F值 P>F
模型 1 0􀆰 015 75 0􀆰 015 75 23􀆰 215 58 0􀆰 008 53
误差 4 0􀆰 002 71 6􀆰 78E 04
总和 5 0􀆰 018 46
表 6  产物合成的线性回归分析
Table 6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duct synthesis
截距 斜率
截距值 标准误差 斜率值 标准误差
统计学分析
校正决定系数
0􀆰 012 17 0􀆰 023 37 1􀆰 043 66 0􀆰 216 61 0􀆰 816 28
2􀆰 5􀆰 3  底物消耗动力学关系式
将实验数据代入底物消耗动力模型
rS = -
dS
dt
= 1
Y∗X/ S
rX + mX +

YP / S
rP
得: m = 0􀆰 124 68, 1
Y∗X/ S
= 1􀆰 365 78, 1
YP / S
= 0􀆰 420 74
将计算值代入底物消耗动力模型中进行方差
分析,结果如表 7所示,由方差分析 P<0􀆰 05 得出拟
合度较好。 模拟参数 m、 1
Y∗X/ S
、 1
YP / S
对自变量 rX、X、rP
的残余量分析,如图 7~9所示。
表 7  底物消耗动力模型的方差分析
Table 7  Variance analysis of kinetic model of
substrate consumption
分析项 DF 平方和 均方差 F值 P>F
回归分析 3 85􀆰 800 91 28􀆰 600 3 522􀆰 007 0􀆰 001 91
余差 2 0􀆰 109 58 0􀆰 054 79
未修正项和 5 85􀆰 910 49
修正项和 4 0􀆰 010 13
图 7  模拟参数对自变量 rX的残差分析
Fig􀆰 7  Residual vs independent rX Plot
图 8  模拟参数对自变量 X的残差分析
Fig􀆰 8  Residual vs independent X Plot
24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4卷 
图 9  模拟参数对自变量 rP的残差分析
Fig􀆰 9  Residual vs independent rP Plot
3  结论
通过筛选得到 1株甘油高耐性的 DHA生产菌,
通过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使 DHA
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 G40
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 ),不同于以往研究的
DHA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 oxydans)。
通过分批发酵动力学分析和检测发现,此菌种生产
DHA的方式为部分生长偶联型发酵,并建立了各参
数的动力学模型,各模型 P 值均小于 0􀆰 05,较好地
反映了菌体浓度与比生长率、底物消耗量以及产物
合成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过程中 DHA 产物的形成
在 48 h后明显放缓,这可能是由于 DHA 在培养液
中大量累积,对 G40菌的产物形成酶产生了抑制作
用,也可能是产物形成酶的酶活性在发酵结束前逐
渐失活造成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为 G40 的工业化
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并为今后进一步放大实验及
连续发酵过程中进行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1 ]  ZELIKIN A N,PUTNAM D. Poly ( carbonate⁃acetal) s from the
dimer form of dihydroxyacetone [ J] . Macromolecules, 2005, 38
(13):5532⁃5537.
[ 2 ]   MISHRA R, JAIN S R, KUMAR A. Retracted: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dihydroxyacetone [ J] . Biotechnol Adv, 2008, 26
(4):293⁃303.
[ 3 ]   HEKMAT D,BAUER R,FRICKE J.Optimization of the microbial
synthesis of dihydroxyacetone from glycerol with Gluconobacter
oxydans[J] .Bioproc Biosyst Engineer,2003,26(2):109⁃116.
[ 4 ]   ENDERS D,VOITH M,LENZEN A.The dihydroxyacetone unit⁃a
versatile C3 building block in organic synthesis[J] .Angew Chem
Int Ed,2005,44(9):1304⁃1325.
[ 5 ]   DA SILVA G P,MACK M,CONTIERO J. Glycerol:a promising
and abundant carbon source for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J ] .
Biotechnol Adv,2009,27(1):30⁃39.
[ 6 ]   MORALES M, DAPSENS P Y, GIOVINAZZO I,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lac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glycerol using cascade bio and chemocatalysis [ J] . Energ
Envir Sci,2015,8(2):558⁃567.
[ 7 ]   ROCHA⁃MARTIN J, ACOSTA A, GUISAN J M, et al.
Immobilizing systems biocatalysis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glycerol coupled to in situ cofactor recycling and hydrogen
peroxide elimination [ J ] . Chem Cat Chem, 2015, 10 ( 2 ):
1939⁃1947.
[ 8 ]   HARA M,NAKAJIMA K,KAMATA K.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catalysts for biomass conversion into high
value⁃added chemicals [ J ] . Sci Technol Adv Mat, 2015, 16
(3):034903.
[ 9 ]   YAMADA S,NABE K, IZUO N,et al. Enzymatic production of
dihydroxyacetone by Acetobacter suboxydans ATCC 621 [ J ] . J
Ferment Technol (Japan),1979,51:221⁃225.
[10]   游庆红,戴小燕,朱宏阳,等.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驯化选育及
其产二羟丙酮[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4(1):10⁃14.
[11]   孙杨,刘宇鹏,李华,等.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甘油催化生产 1,
3 二羟基丙酮[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223⁃226.
[12]   RYWINSKA A, RYMAOICZ W, ZAROWSKA B, et al.
Biosynthesis of citric acid from glycerol by acetate mutants of
Yarrowia lipolytica in fed⁃batch fermentation [ J] . Food Technol
Biotechnol,2009,47(1):1⁃6.
[13]   RYMOWICZ W, RYWIÑSKA A, MARCINKIEWICZ M. High⁃
yield production of erythritol from raw glycerol in fed⁃batch
cultures of Yarrowia lipolytica[J] .Biotechnol Lett,2009,31(3):
377⁃380.
[14]   PAPANIKOLAOU S,FAKAS S,FICK M,et al. Biotechnological
valorisation of raw glycerol discharged after bio⁃diesel (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 manufacturing process: production of 1, 3⁃
propanediol,citric acid and single cell oil[J] .Biomass Bioenergy,
2008,32(1):60⁃71.
[15]   PAGLIARO M,CIRIMINNA R,KIMURA H,et al.From glycerol
to value⁃added products[J] .Angew Chem Int Ed,2007,46(24):
4434⁃4440.
[16]   郭晓亚,慈冰冰,于晶露,等.生物柴油生产废液中甘油的提
取及三醋酸甘油酯的合成[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6(5):412⁃415.
[17]   饶志明,徐美娟,沈微,等.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酵液中 1,3
二羟基丙酮( DHA)方法的建立 [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28(1):61⁃64.
[18]   阎杰,丘泰球.甘油铜比色法测定甘油含量的研究[J] .中国油
脂,2004,29(1):40⁃43.
[19]   余江龙,朱敏,李为,等.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应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0]   刘雯雯.Pseudomonas putida Idaho 有机溶剂耐受机理的研究
[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1]   王栋.米曲霉蛋白酶在高盐环境的催化动力学及其在酱油酿
造中的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管  珺)
34  第 1期 李英东等:生物转化高浓度甘油生产 1,3 二羟基丙酮及分批发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