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aeration ratio on production of arachidonic acid by Mortierella alpina in airlift reactor

通气量对气升式反应器培养高山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全 文 :第 13卷第 1期
2015年 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1
Jan􀆰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1􀆰 012
收稿日期:2014-0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640)
作者简介:王  成(1988—),男,江苏宿迁人,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詹晓北(联系人),教授,E⁃mail:xbzhan@ yahoo􀆰 com
通气量对气升式反应器培养高山被孢霉生产
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王  成1,2,郑志永1,2,朱  莉3,高敏杰1,2,詹晓北1,2
(1􀆰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南大学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3􀆰 江苏瑞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25)
摘  要:高山被孢霉具有很强的积累花生四烯酸(ARA)的能力,通过对 30 L气升式反应器发酵过程的通气量进行
调控,结果发现:通气量对高山被孢霉菌体生长、形态及 ARA 合成具有显著影响。 中等大小的球形菌丝形态有利
于菌体持续生长和油脂积累,ARA占总油脂的含量最高,而羽状菌丝形态菌体中总油脂含量和 ARA含量均小于球
形菌丝形态菌体中的含量。 通气量为 1􀆰 0 vvm(1 vvm为每分钟通气量与罐体实际料液体积之比)时有利于菌体保
持良好形态和生长,通气量为 1􀆰 4 vvm有利于发酵对数期后(72~168 h)ARA的积累。 提出一种两阶段通气量控制
策略,在气升式发酵罐中高山被孢霉的菌丝形态得到显著改善,ARA产量达到 4􀆰 72 g / L,比对照提高了 40􀆰 1%。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花生四烯酸;气升式反应器;通气量
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1-0068-07
Effect of aeration ratio on production of
arachidonic acid by Mortierella alpina in airlift reactor
WANG Cheng1,2,ZHENG Zhiyong1,2,ZHU Li3,GAO Minjie1,2,ZHAN Xiaobei1,2
(1􀆰 Key Laboratory of Carbohydrate 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3􀆰 Jiangsu Rayguang Biotechnology Co.,Ltd.,Wuxi 214125,China)
Abstract:Mortierella alpina has strong ability to accumulate arachidonic acid (ARA) in the mycelium.
When M. alpina ferment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30 L airlift bioreactor, the aeration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cell growth and ARA synthesis. Morphologci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edium size pellet
morphology was beneficial to the cell growth and ARA biosynthesis,while feathery mycelia morphology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production of total lipid and ARA. When the aeration was controlled at 1􀆰 0
vvm (gas volume flow per unit of liquid volume per minute) in the first stage,cells grew well and the
morphology showed regular pellet mycelia. In the second stage,the aeration ratio was increased to 1􀆰 4
vvm for accumulation of ARA after logarithmic phase (72⁃168 h). The two⁃stage aer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ycelial morphology of M􀆰 alpina with the ARA yield of 4􀆰 72 g / L,which was 40􀆰 1%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Keywords:Mortierella alpina;arachidonic acid;airlift bioreactor;aeration ratio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全称二十
碳 5,8,11,14 四烯酸 (全顺),是 ω 6 系列多不
饱和脂肪酸,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机体各种组
织的细胞膜上,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
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ARA 是人体中前列腺
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等重要物质的前体物质,对预
防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功效[1-2],并且 ARA 可以作
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添加到婴儿奶粉中,有
助于提高婴幼儿感光及认知能力[3]。
ARA在成年人体内合成量很少,在婴幼儿体
内,因缺少相应的酶而无法合成[4]。 传统 ARA主要
来源于蛋黄、动物肝脏和肾上腺等,但动物组织中
ARA含量大多低于 5%[5],并且提取得到的为 ARA
粗品,含有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而过量的二十碳
五烯酸会抑制 ARA的吸收和合成,从而降低细胞中
ARA水平,导致婴幼儿大脑发育不成熟,甚至性早
熟[6]。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 ARA具有突出的优势:
其不受原材料及气候限制、生产周期短、培养工艺
简单并且含量高。 因此,微生物发酵生产 ARA已成
为主流趋势。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目前
被认为是发酵生产 ARA 的最佳菌株,其菌体中
ARA含量丰富且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合理[7-8]。
气升式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剪切应力小、能
量耗散均匀和供气效率高等优点,对剪切力敏感的
微生物培养具有重要意义[9],用于 ARA发酵有利于
保持 M􀆰 alpina菌体的优势形态,而菌体形态对总油
脂及 ARA的积累影响很大[10]。 目前利用气升式反
应器发酵生产 ARA的文章鲜有报道,本文中笔者将
考察气升式反应器重要操作参数———通气量对
M􀆰 alpina 的生长及合成 ARA 的影响,以期提高
ARA的发酵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 1  菌株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CFCC 88447,
购自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1􀆰 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 (g / L):马铃薯 200,葡萄糖 20,琼
脂 20;pH自然。
种子培养基 (g / L):葡萄糖 30,豆粕粉 10,酵母
膏 10, KH2PO4 3, NaNO3 3, MgSO4·7H2O 0􀆰 5;
pH 6􀆰 0。
发酵培养基 (g / L):初始葡萄糖 50,豆粕粉 10,
KH2PO4 3,NaNO3 3,MgSO4·7H2O 0􀆰 5;pH 6􀆰 0。
1􀆰 3  培养条件
种子液的制备:500 mL 三角瓶中加入 100 mL
种子培养基,将 M􀆰 alpina 菌种接种到种子培养基
中,25 ℃、110 r / min振荡摇床培养 48 h作为种子液
备用。
气升式反应器恒速补料分批发酵条件:30 L 气
升发酵罐 (无锡市海信化机设备有限公司),接种量
10%,装液系数为 0􀆰 6,通气量 0􀆰 8 vvm(1 个 vvm 表
示每分钟通气量与罐体实际料液体积的比值),分
批发酵时初始 pH 为 6􀆰 0,使用 2􀆰 0 mol / L NaOH 维
持发酵液 pH为 6􀆰 0 ± 0􀆰 1,发酵温度为 25 ℃,发酵
开始后,恒速 (6􀆰 12 mL / h) 流加补料液 (700 g / L
葡萄糖) 直至发酵 7 d结束。
1􀆰 4  分析方法
1􀆰 4􀆰 1  生物量测定
准确量取 50 mL发酵液进行真空过滤 (直径 7
cm中速定量滤纸),用蒸馏水冲洗至流出液无色,
将菌体置于培养皿中,105 ℃下烘干至恒质量,称菌
体干质量。 生物量计算公式:生物量=菌体干质量 /
发酵液体积。
1􀆰 4􀆰 2  菌球直径的测定
发酵结束后,取 2 mL摇匀后的发酵液倒入培养
皿中,加入 20 mL 去离子水,稀释后从中随机选取
30个菌球,以游标卡尺为参照逐个测定菌球直径,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1􀆰 4􀆰 3  葡萄糖含量测定
利用 3,5 二硝基水杨酸(DNS)法[11]测定发酵
液中残留的葡萄糖含量。
1􀆰 4􀆰 4  总油脂含量测定[12]
精确称取干燥后的菌体 0􀆰 5 g,置于研钵中充分
研磨至粉状,转移到 7 mL 离心管中,加入 3 mL
CHCl3 CH3OH溶液 (体积比 1 ∶ 2),剧烈振荡抽提
1 min,再加入 1 mL CHCl3溶液,再次剧烈振荡 1
min,最后加入 1 mL 去离子水,振荡萃取 1 min,静置
30 min后溶液分层,将下层有机相全部取出至预先
称质量的 5 mL 离心管中,水浴 (80 ℃、4 h) ,将有
机相蒸干,干燥后再次称离心管质量,减去空离心
管的质量即为总油脂的质量。
1􀆰 4􀆰 5  ARA含量测定[13]
精确称取 1􀆰 4􀆰 4中总油脂 0􀆰 1 g,加入 2 mL 0􀆰 5
mol / L的 NaOH CH3OH溶液,60 ℃水浴加热至油
脂完全溶解,冷却后加入 2 mL 体积分数 25%的
96  第 1期 王  成等:通气量对气升式反应器培养高山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BF3 CH3OH溶液,60 ℃水浴酯化 20 min,再次冷却
后加入 2 mL 正己烷并振荡混匀,最后加入 2 mL
NaCl饱和溶液并振荡,静置 30 min后取上层有机相
于 1个干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无水 Na2SO4以去除
微量水分,供气相色谱 /质谱(GC / MS)分析使用。
GC / MS分析采用美国瓦里安公司气相色谱串
联质谱联用仪 1200 L型 GC MS;色谱条件:色谱
柱为 DB 225,30 m × 0􀆰 25 mm × 0􀆰 15 μm 毛细
管柱;载气为 He;流量为 1 mL / min,不分流进样;
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 180 ℃,维持 2 min,以 5
℃ / min速率升温至 230 ℃,维持 12 min;质谱条
件:接口温度 250 ℃;离子源温度 200 ℃;离子化
方式 EI;电子能量 70 eV;检测电压 350 V;发射电
流 200 μA。
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得到样品气相图谱如图 1所
示,其不同保留时间所对应的油脂组分见表 1。
图 1  M􀆰 alpina产油脂的总离子流图
Fig􀆰 1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lipids produced
by M􀆰 Alpina
表 1  M􀆰 alpina合成的油脂组分分析
Table 1  Components of lipids produced by M􀆰 alpina
保留时间 / min 油脂成分
4􀆰 40 肉豆蔻酸
6􀆰 43 棕榈酸
8􀆰 97 硬脂酸
9􀆰 28 油酸
9􀆰 94 亚油酸
10􀆰 37 亚麻酸
12􀆰 18 二十碳 11 烯酸
13􀆰 64 二十碳 7,10,13 三烯酸
14􀆰 16 花生四烯酸
15􀆰 88 二十二酸
2  结果与讨论
2􀆰 1  通气量对 M􀆰 alpina菌体生长影响
气升式反应器中通气量大小对丝状真菌
M􀆰 alpina菌体形态及生长影响较大,通气量较大时
相应的剪切力也会增加,可能影响菌体形态;通气
量较小时供氧不足,亦影响菌体生长。 为此,首先
考察不同通气量大小对 M􀆰 alpina 菌体形态及生长
的影响。
图 2  通气量对 M􀆰 alpina菌体生长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aeration ratio on cell growth of M􀆰 alpina
在不同通气量(0􀆰 6、1􀆰 0、1􀆰 4 和 1􀆰 8 vvm)时 30
L气升式反应器恒速补料分批发酵,结果如图 2、图
3和表 2所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发酵起始后菌体
快速进入对数生长期,72 h 后菌体生长放缓,进入
稳定期。 结合图 3 和表 2 可以看出:不同通气量对
发酵过程菌体形态有显著影响,通气量较低时(0􀆰 6
vvm),发酵液中菌球(图 3(e))平均直径最大(3􀆰 9
mm),球状菌体所占比例也最高(88􀆰 4%);而随着
通气量的增加,气泡逸出液面的几率增加,气泡破
碎产生的剪切力趋于明显,发酵液中球状菌体比例
趋减,不规则羽状形态菌体(图 3( f))比例不断增
加,同时菌球平均直径减小,发酵液逐渐变得黏稠。
比较不同通气量水平可看出:通气量 1􀆰 0 vvm 时,
07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M􀆰 alpina生物量最高,此时羽状菌体比例低于通气
量 1􀆰 8 vvm时的比例,菌球(图 3(g))平均直径相对
于 0􀆰 6 vvm通气量时较小(2􀆰 4 mm),而菌体生物量
和细胞得率系数均达到最大,分别为 34􀆰 6 g / L 和
0􀆰 489 g / g,同时最大比生长速率 μmax(0􀆰 055 h 1)比
其他通气量时要高,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12 h)要
稍短。 可见,利用 M􀆰 alpina进行气升式反应器发酵
生产 ARA时,通气量的选择很关键。
在气升式反应器中,通气量直接影响反应器
内的体积传氧系数 kLa,进而影响反应器的传氧速
率。 当通气量较低时( 0􀆰 6 vvm),气泡上升速率
慢,剪切速率小,菌丝相互缠绕易形成大的菌球,
菌球的形成有利于菌丝保持其完整形态而不发生
断裂,使菌体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是 Huang
等[14]也发现,当菌球直径过大时,不利于 O2 从发
酵液中扩散至菌球内部,会导致菌球内部的菌丝
体因缺氧而死亡和自溶。 而当通气量较大时(1􀆰 8
vvm),虽然溶氧能大幅提高,但随着气泡上升,速
率加快,气泡在液面破裂时,细胞所受的剪切力也
快速增加,菌丝缠绕形成的菌球又会随气泡破裂
而崩散,形成大量羽状形态的菌体,导致发酵液变
得黏稠,这亦会影响 O2 的传递[15] 。 而当通气量为
1􀆰 0 vvm时,合适的通气量有利于形成大小合适的
菌球形态,维持较小的发酵液黏度,一方面有利于
保持大部分菌丝以菌球形态相互缠绕而不断裂,
另一方面,较小的菌球也有利于 O2 的传质和生物
量的积累,故通气量 1􀆰 0 vvm时较有利于 M􀆰 alpina
菌体的生长。
图 3  通气量对 M􀆰 alpina菌体形态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aeration ratio on mycelia morphology of M􀆰 alpina
表 2  通气量对 M􀆰 alpina菌体生长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aeration ratio on mycelia morphology by M􀆰 alpina
通气量 /
vvm
m(菌球形态生物量) /
m(总生物量) / %
菌球平均直径 /
mm
菌球直径
标准差
生物量 /
(g·L-1)
细胞对底物的得率 /
(g·g-1)
0􀆰 6 88􀆰 4 3􀆰 9 0􀆰 90 23􀆰 4 0􀆰 403
1􀆰 0 81􀆰 8 2􀆰 4 0􀆰 62 34􀆰 6 0􀆰 489
1􀆰 4 61􀆰 1 2􀆰 0 0􀆰 56 29􀆰 4 0􀆰 457
1􀆰 8 37􀆰 6 1􀆰 2 0􀆰 54 20􀆰 4 0􀆰 395
17  第 1期 王  成等:通气量对气升式反应器培养高山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2􀆰 2  通气量对 M􀆰 alpina 菌体中总油脂和 ARA 合
成影响
    ARA是 M􀆰 alpina胞内次级代谢产物,其最终产
量的决定性因素有生物量、总油脂含量和 ARA占总
油脂比例。 图 4 为通气量对 M􀆰 alpina 菌体中总油
脂和 ARA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图 4  通气量对 M􀆰 alpina菌体中总油脂
和 ARA生物合成影响
Fig􀆰 4  Effects of aeration ratio on total lipid and
ARA biosynthesis by M􀆰 alpina
从图 4 可以发现:总油脂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呈
部分耦联关系,在 0 ~ 72 h 内随菌体生物量的快速
增加而迅速积累,至 96 h 时,非油脂生物量基本达
到稳定,此后菌体主要进行油脂的合成。 从整个发
酵过程看,不同通气量对菌体中总油脂的比例影响
不大,最终总油脂产量主要依赖于菌体的生物量。
同时由图 2和图 3可知,1􀆰 0 vvm通气量时最有利于
M􀆰 alpina菌体维持良好形态和生长,发酵结束后生
物量最高,所以此时总油脂含量也最高,达到 15􀆰 2
g / L。 但对比不同时期、不同通气量条件时的 ARA
合成情况却发现,在 0 ~ 72 h 阶段,1􀆰 0 vvm 通气量
时 ARA平均合成速率最高 (0􀆰 031 g / (L·h)),而在
72~168 h阶段,通气量为 1􀆰 4 vvm 时,ARA 平均合
成速率最高 (0􀆰 016 g / (L·h))。 此外,分析总油脂
中 ARA比例变化规律同样可以看出,发酵 72 h 后,
通气量 1􀆰 4 vvm 条件下,总油脂中 ARA比例已明显
高于其他通气量时比例。 发酵结束时,1􀆰 4 vvm 通
气量对应总油脂中 ARA 比例和 ARA 产量最高,分
别为 29􀆰 1%和 3􀆰 93 g / L,比 1􀆰 0 vvm 通气量时分别
提高了 31􀆰 6%和 16􀆰 6%。 以上分析表明:总油脂产
量主要依赖于菌体生物量,当通气量 1􀆰 0 vvm 时最
有利于菌体生长,此时油脂也含量最高。
表 3为不同菌体形态 M􀆰 alpina中总油脂和 ARA
的含量比较结果。 从表 3可以看出,不同菌体形态中
总油脂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羽状菌体中油脂含量
较低。 分析原因可能是:通气量较大时,菌丝发生断
裂,损伤较大,而这种损伤有时候是不可恢复的[16],
同时,损伤的菌体需要利用更多的底物进行自身修
复[17],从而影响了油脂合成。 因此,适当提高通气量
对菌体生长对数期后 (72~168 h) ARA合成更有利,
即溶氧在 ARA 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与
Higashiyama等[18]发现溶氧可以提高产油微生物菌
体胞内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结果一致,其原因是不饱和
脂肪酸的形成要经过脂肪酸链的延长和油脂脱饱和
作用,而 O2 是脱饱和途径电子传递链的末端受体,并
且 O2 还可调控脱饱和酶的形成。 但结合图 2和图 3
结果分析发现,M􀆰 alpina 菌体生长和目标产物 ARA
合成的最适通气量大小不一致,因此,采用分阶段溶
氧调控策略进行下一步实验。
表 3  不同菌体形态 M􀆰 alpina中总油脂和 ARA的含量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total lipid and ARA productions in
different mycelia morphology of M􀆰 alpina
菌体形态 m(总油脂) /m(生物量) / %
m(ARA) /
m(总油脂) / %
球状 46􀆰 8 24􀆰 3
羽状 39􀆰 1 18􀆰 2
27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2􀆰 3  两阶段通气量控制策略对 M􀆰 alpina 生产
ARA的影响
    为了最大程度同时满足 M􀆰 alpina 菌体生长和
目标产物 ARA合成需要,提高最终 ARA产量,对发
酵过程通气量进行了分阶段控制,即初始阶段 (0 ~
72 h) 保持通气量 1􀆰 0 vvm,对数期后 (72 ~ 168 h)
保持通气量 1􀆰 4 vvm,以 1􀆰 0 vvm 通气量为对照,结
果如图 5、图 6 和表 4 所示。 在 0 ~ 72 h 阶段,
M􀆰 alpina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期,此时通气量对应的
剪切速率较小,有助于维持菌体成球状(图 6),保证
了氧传递效率,最终菌体能够更快生长,实现总油
脂和 ARA合成速率的提高。 在 72 ~ 168 h 阶段,菌
体生长变缓,非油脂生物量基本维持稳定,此后菌
体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油脂的合成,发酵结束时
最终生物量为 35􀆰 2 g / L,总油脂达到 16􀆰 2 g / L,相比
单一采用 1􀆰 4和 1􀆰 0 vvm通气量进行发酵均有了显
著提高。 同时,在 72 ~ 168 h 阶段因通气量由 1􀆰 0
vvm提升至 1􀆰 4 vvm,导致剪切速率相应增加,随着
发酵的进行,菌球平均直径不断减小,并且羽状形
态菌体比例有了一定增加(图 6),但与图 3(c)和图
3(d)相比,菌体形态有了明显改善,发酵结束时羽
状菌体比例降低。 另一方面,溶氧的提高增强了菌
       
体油脂中非饱和脂肪酸的转化能力,特别是 ARA的
合成,最终 ARA 产量达到 4􀆰 72 g / L,比对照(1􀆰 0
vvm)提高了 40􀆰 1%。 可见,通过两阶段通气量调控
策略,在保证 M􀆰 alpina 良好生长的同时,实现 ARA
产量的显著增加。
图 5  两阶段通气量调控策略对 M􀆰 alpina生产 ARA影响
Fig􀆰 5  Effects of two⁃stage aeration ratio control strategy
on ARA biosynthesis by M􀆰 apine
图 6  两阶段通气量调控过程中 M􀆰 alpina菌体形态变化
Fig􀆰 6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M􀆰 alpina in two⁃stage aeration ratio control strategy
表 4  两阶段通气量调控策略对 M􀆰 alpina生产 ARA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two⁃stage aeration ratio control on ARA biosynthesis by M􀆰 alpina
发酵策略
m(菌球形态
生物量) /
m(总生物
量) / %
生物量 /
(g·L-1)
ρ(总油脂) /
(g·L-1)
ρ(ARA) /
(g·L-1)
m(总油脂) /
m(生物
量) / %
m(ARA) /
m(生物
量) / %
菌体对底
物的得率
Yx / s /
(g·g-1)
总油脂得
率系数
Ypt / s /
(g·g-1)
ARA得率
系数
Ypa / s /
(g·g-1)
两阶段通
气量调控 73􀆰 6 35􀆰 2 16􀆰 2 4􀆰 72 46􀆰 0 29􀆰 1 0􀆰 529 0􀆰 240 0􀆰 070
对照 81􀆰 8 34􀆰 6 15􀆰 2 3􀆰 37 43􀆰 9 22􀆰 1 0􀆰 489 0􀆰 215 0􀆰 048
变化量 / % 6􀆰 6 40􀆰 1 4􀆰 8 31􀆰 7 8􀆰 2 11􀆰 6 45􀆰 8
  注:下标中 x表示生物量,s表示葡萄糖,pt表示总油脂,pa表示 ARA.
37  第 1期 王  成等:通气量对气升式反应器培养高山被孢霉生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
3  结论
在 30 L气升式反应器水平上研究了不同通气
量对 M􀆰 alpina菌体生长和 ARA 合成影响。 结果表
明,通气量为 1􀆰 0 vvm时有助于M􀆰 alpina菌体生长,
通气量为 1􀆰 4 vvm时有助于发酵对数期后 (72~168
h) 目标产物 ARA的合成。 通过两阶段通气量调控
策略,最终 ARA 产量达到 4􀆰 72 g / L,相比对照提高
了 40􀆰 1%,效果显著,体现了气升式反应器发酵生
产 ARA 过程中通气量调控的重要性,同时为 ARA
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1 ]  Gill I,Valivety R.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art 1.occurrence,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pplications [ J ] . Trends Biotechnol,
1997,15(10):401⁃409.
[ 2 ]   Horrobin D F, Huang Y S. The role of linoleic acid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lowering of plasma cholesterol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 Int J Cardiol,1987,17
(3):241⁃255.
[ 3 ]   Hoffman D R, Boettcher J A, Diersen⁃Schade D A. Toward
optimizing vision and cognition in term infants by dietary
docosahexaenoic and arachidonic acid supplementation:a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 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2009,81(2):151⁃158.
[ 4 ]   邓中涛,纪晓俊,聂志奎,等.高山被孢霉三阶段培养法生产
花生四烯酸油脂[J] .生物加工过程,2013,11(4):8⁃13.
[ 5 ]   Barclay W R.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rchidonic acid: US,
6541049[P].2007⁃03⁃27.
[ 6 ]   Kyle D J,Reeb S E,Sicotte V J. Infant formula and baby food
containing docosahexaenoic acid obtained from dinoflagellates:
US,5397591[P].1995⁃03⁃14.
[ 7 ]   丛蕾蕾,彭超,纪晓俊,等.高山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及其遗
传改造的研究进展 [ J ] .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26 ( 9 ):
1232⁃1238.
[ 8 ]   姚笛,于长青,杨健,等.深黄被孢霉的饱和酶活性与花生四
烯酸产量的关系[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11):24⁃29.
[ 9 ]   Kahar P,Kobayashi K,Iwata T,et al.Production of ε⁃polylysine in
an airlift bioreactor (ABR) [ J] . J Biosci Bioeng,2002,93(3):
274⁃280.
[10]   周正雄,卢英华,班甲,等.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花生四烯酸油
脂的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2013,11(4):72⁃78.
[11]   Miller G L.Use of dinitrosalicylic acid reagent for determination of
reducing sugar[J] .Anal Chem,1959,31(3):426⁃428.
[12]   Bligh E G,Dyer W J.A rapid method of total lip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J] .Can J Biochem Physiol,1959,37(8):911⁃917.
[13]   董宏祯,许晨,许建中,等.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的甲酯
化工艺[J] .食品科学,2011,32(24):69⁃72.
[14]   Huang M Y,Bungay H R. Microprobe measurements of oxygen
concentrations in mycelial pellets[J] .Biotechnol Bioeng,1973,15
(6):1193⁃1197.
[15]   Park E Y,Koizumi K,Higashiyama K.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and macromorphology of Mortierella
species using a flow⁃through chamber coupled with image analysis
[J] .J Eukaryot Microbiol,2006,53(3):199⁃203.
[16]   Higashiyama K,Fujikawa S,Park E Y, et al. Image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nge during arachidonic acid production by
Mortierella alpina1S⁃4[J] . J Biosci Bioeng, 1999, 87 ( 4 ):
489⁃494.
[17]   Shinmen Y, Shimizu S, Akimoto K, et al. Production of
arachidonic acid by Mortierella fungi [ J ] .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1989,31(1):11⁃16.
[18]   Higashiyama K, Murakami K, Tsujimura H, et al.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on the morphology of an arachidonic acid
production by Mortierella alpina 1S⁃4 [ J] . Biotechnol Bioeng,
1999,63(4):442⁃448.
(责任编辑  管  珺)
47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