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ipase production by using hydrolyzed soybean meal as nitrogen source

豆粕水解液为氮源发酵产脂肪酶的研究



全 文 :Sep.2008
· 36·
生物加工过程
ChineseJournalofBioprocessEngineering
第6卷第5期
2008年9月
豆粕水解液为氮源发酵产脂肪酶的研究
朱耀光,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 要:研究了以豆粕水解液作为氮源,假丝酵母c口利池sP.99—125发酵生产脂肪酶的过程。分析水解时间对于
产酶的影响,对比豆粕水解前后作为氮源发酵时的产酶规律。在30L发酵罐中批次发酵酶活最高可达
6000IU/mL,采用豆油反馈流加之后,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500IU/mL。
关键词:脂肪酶;水解;豆粕
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08)05-0036—04
Lipaseproductionbyusinghydrolyzedsoybeanmealasnitrogensource
ZHUYao—guang,TANTian-wei
(CollegeofLife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BioprocessK yLaboratory,BeijingUniversity
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ByusinghydrolyzedsoybeanmealasnitrogensourceinCandidasp.99—125fermentationits
productionprocesswainvestigated.Theeffectof ydrolyzingtimeandifferencesoflipaseproduction
betweenusingsoybeanmealandhydrolyzedsoybeanmealasnitrogensourcewasanalyzed.Batchfermen—
tationina30Lfermentorwasuptohighlipaseactivityof6000IU/mL.ByusingpH—responsiveadding
strategy,thefinallipaseactivityreached8500IU/mL.
Keywords:lipase;hydrolyzed;soybeanmeal
脂肪酶(LipaseEC3.1.1.3),又称三酰基甘油
酰基水解酶(Triacylglycerolacylhydrolase),是分解
脂肪的酶⋯。脂肪酶是一种特殊的酯键水解酶,它
可作用于甘油三酯的酯键,将甘油三酯降解为甘油
二酯、单甘酯、脂肪酸。
脂肪酶在动植物的各种组织及许多微生物中都
普遍存在,在生物体内有着相当重要的生理功能。脂
肪酶由于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动物脂肪酶、植物脂肪酶
和微生物脂肪酶。而微生物脂肪酶由于种类多、易于
大量生产及提纯等优点,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
源,常见的包括假丝酵母(饧蒯如sp.)口。1、根
霉.4J、青霉‘5o和假单胞菌帕1等产生的脂肪酶,其中假
丝酵母是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产脂肪酶菌种。
目前国内对于脂肪酶的发酵工艺研究有一些
报道,何耀强等"1对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的发酵
工艺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培养基组成及发酵
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全脂豆粉作为发酵氮源,摇
瓶产酶水平达到5000U/mL,30L发酵罐产酶水平
达到8000U/mL。豆粕和全脂豆粉发酵特征以及
效果相似,但是发酵时间都较长,并且所得发酵液
收稿日期:2008-03-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576013);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B7160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1002);北
京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D020500404021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325622)
作者简介:朱耀光(1983一),男,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化工。
联系人:谭天伟.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twtan@mail.butt.edu.cn
万方数据
2008年9月 朱耀光等:豆粕水解液为氮源发酵产脂肪酶的研究 ·37·
黏度较大,对于后续的分离提取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本实验中采用豆粕水解液替代全脂豆粉发
酵,在产酶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降低了培养基成
本,并且缩短了发酵时间,大幅提高了发酵效率。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
假丝酵母(Candidasp.99—125),本实验室选育
保存。
1.2培养基
摇瓶培养基(g/L):豆油40,豆粕40,K:HPO。
1,KH2P04l;
原始发酵培养基(∥L):豆油60,豆粕80,
K2HPO。2,KH2PO。1,加入适量消泡剂;
豆粕水解液发酵培养基(g/L):豆油60,
K2HPO。2,KH:PO。1,加入适量消泡剂,再加豆粕80
g/L(按照y(蛋白酶):V(豆粕):V(水)=1:100:
500加入蛋白酶以及水,40℃水浴搅拌进行水解)。
1.3发酵条件
1.3.1摇瓶培养
250mL锥形瓶中装培养基50mL,从斜面上接
种,放置于旋转式摇床中在26℃下培养120h,转速
220r/min。
1.3.230L发酵罐培养
将发酵培养基(按12L装液量)配好并装入发
酵罐内,121℃下灭菌30rain,冷却至26℃后接种,
搅拌转速350r/min,通风量1m3/(rain·L)。
1.4脂肪酶酶活的测定
采用橄榄油乳化液测定法。
I.5核酸的测定方法
I.5.I纯菌体的获得
摇瓶培养结束后,发酵液5000r/rain离心20
min,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沉淀菌体,5000r/min离心
20min,收集沉淀菌体于60℃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
研钵研碎,置干燥处保存备用。
1.5.2核酸的提取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0.1g纯菌体,加入25mL质量分数
5%的三氯乙酸溶液,于80℃水浴中提取25min.其
间不断进行搅拌,取出后冰浴冷却,然后5000r/rnin
离心30min,稀释5倍,以质量分数5%三氯乙酸作空
白对照,于260llm处测OD值。
1.5.3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为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所有测定都进行3次
重复,取其平均值。为比较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
对菌体中核酸含量影响的大小,引入了相对偏差的
概念,其计算方法为:相对偏差(%)=[(测定最大
值一测定最小值)/所有测定值的平均值]×100%。
1.6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取lmL发酵液,按照纯菌体核算提取方法提取
核酸,以未经发酵的培养基提取核酸作为空白于
260illn处测OD值,由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生物量。
2结果与讨论
2.1 水解液水解时间对摇瓶产酶的影响
豆粕分别水解0(不水解),l,3,6,9,12h,配成摇
瓶培养基在摇床中发酵5d并测定酶活,结果见图1。
【3芹荔。量 广●
f
I

./
O l 3 6 9 12
f(水解)/Il
图l 水解时间对于产酶的影响
Fig.1Effectofusinghydrolyzedsoybeanofdifferent
hydrolyzetimeasNitrogensouseforlipase
fermentation
相对于原始豆粕,将豆粕水解后发酵,发酵5d
时酶活有所提高。水解超过3h对酶活上升无明显
影响,故取3h为最优水解时间。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采用凯氏定氮的测定方法分
析水解不同时间豆粕释放的营养物质的总氮量见图
1曲线。水解3h氮源基本已经全部释放到发酵液
中,发酵液含氮量上升不明显,这与发酵结果相符合。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都取3h为最优水解时间。
2.2 豆粕水解液培养基与豆粕培养基成分对比
豆粕水解液对比豆粕本身应用于发酵的优势
在于减少了不溶物的含量,并且使得氮源易于被微
生物吸收利用,通过3组平行实验对比了豆粕水解
前后制成的培养基在灭菌后的不溶物含量以及上
清液含氮量。由表1可知,通过水解豆粕中的氮源
并大量释放到液体培养基中,有利于菌体吸收利
用。同时减少了不溶物的含量,提高了发酵过程中
的溶氧,传质效果。
一..一.掌一娲聪舡一一弓≈
5
4
3
2
1
O
5
4
3
2
l
O
一。rI旨.fl一言_【×蜒窿
万方数据
· 38· 生物加工过程 第6卷第5期
表1 豆粕水解液和豆粕成分对比
Table1 Comparisonof ybeanandhydrolyzedofsoybean
g·L一1
豆粕 35.736.833.635.40.230.340.120.23
豆粕水解液26.728.527.427.54.674.554.324.51
2.3 水解液作为氮源产酶规律研究
通过摇瓶实验对比了豆粕水解液发酵和豆粕
发酵的产酶规律,见图2。







×





3





U


t/d
一豆粕水解液酶活一豆粕水解液发酵卜清液含氮量
—·一原豆粕酶活 -.o=-原豆粕发酵上清液含氮量
图2豆粕水解前后作为氮源发酵产酶规律对比
Fig.2Differencesoflipaseproductionh神weenusingsoybean
andhydrolyzedofsoybeanasNitrogensource.
通过图2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发酵卜.清液的含氮
量。当采用豆粕水解液作为氮源,发酵液中的初始
含氮量大大高于豆粕作为氮源的情况,随着发酵过
程的进行,含氮量下降,最终消耗剩余大约2.3g/L;
而当采用豆粕作为氮源,初始发酵上清液中的含氮
量很低,这是因为豆粕可溶性不强,随着发酵的进
行,菌体自身合成的蛋白酶催化豆粕中的氮源释放
到培养基中并被菌体消耗利用,总体上体现出含氮
量略有上升。
可见,采用水解液发酵更利于菌体吸收利用氮
源,利于菌体的快速生长,故而产酶周期缩短,如图2
所示,在发酵第5天达到最高点,比豆粕发酵早2d。
2.4水解液上罐规律的研究
2.4.1批次发酵
采用水解液批次发酵结果见图3。从图3中可
见本次选用水解液作为氮源进行发酵效果明显,酶
活上升速率明显快于豆粕作为氮源发酵的情况,酶
活在3d内超过了6000U/mL。然而,当发酵进行
到72h以后,由于培养基中豆油消耗殆尽,pH反弹
剧烈,导致酶活下降很快,最终停止发酵。
图3水解液上罐各参数变化曲线
Fig.3Changesof ermentationparametersin
hydrolysateferm ntation
O.06{
o.04霎

2.4.2豆油流加实验
参照批次发酵实验,采用pH反馈流加的策略。
当发酵进行到豆油消耗殆尽,pH有反弹趋势的时候
流加豆油以保持pH稳定在5.0,酶活继续上升,最
终在100h达到8500U/mL。发酵周期相比于使用
豆粕发酵缩短了约20%,从经济角度讲成本节省了
5%以上,见表2。
lO
三8

童6
墨 4
×
藿z
O 20 40 60 80 100
t/h
8
7
Z

6
5
0.10
0
.08,
.06
E
.04赢
.02荨
图4 pH反馈流加豆油上罐各参数变化曲线
Fig.4Changesoffermentationparametersinhydrolysate
fermentationus ngpH—responseaddingstrategy
表2发酵成本对比
Table2 Comparisonoffermentioncost
影万单位酶活
3结论
1)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中采用豆粕水解液发酵
万方数据
2008年9月 朱耀光等:豆粕水解液为氮源发酵产脂肪酶的研究 · 39·
可以提高酶活并且缩短发酵周期。
2)通过采用豆粕水解液作为氮源发酵,在30L
发酵罐中,最终酶活可以达到8500U/mL,并且大
幅度提高了发酵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树政,徐家立.酶制剂工业:下册[M].2版,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4:655-670.
[2]SongQX,LinJP,RongYP,eta1.StudiesOillipa.seproduction
fromCandidarugosa[J].ChineseJour alofBiotechnology,
2001,l(17):101·104.
[3]MontesinosL,DalmauE,CasasC.Lip∞eproductioninc ntinu·
OUScultureofCand/darugosa[J].JournalofChemicalTechnolo.
gYandBioteehnology,2003,78:753-761.
[4]ul·HaqI,IdreesS,RajokaMI.ProductionoflipasesbyRhizopus
oligosporousbysolid—statefermentation[J].ProcessBiochemistry,
2002,37:637-641.
[5]
[6]
[7]
[8]
LiJH.WuMC.WuXZ.Fermentationechnologyofalkaline
lipaseproducedbyPenicilliumcyclopiumPG371[J].Journalof
Wuxi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2000,2(19):100-104.
KanwarL,GogoiKB,GoswamiP.Productionofa^eudomonas
lipaseinnalkanesubstrateanditsisolationusingnllimprovedⅢ一
moniumsulfatepr cipitationech ique[J].BioresourceTechnol —
gY,2002,84:207-211.
何耀强,王炳武,谭天伟.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的发酵工艺
研究[J].生物丁程学报,2004,20(6):918-921.
HeYaoqiang,WangBingwu,Tianwei.Fermentationproduc-
tiontechnologyoflipasewithCandidasp.99—125[J].Chinese
JournalofBiotechnology,2004,20(6):918-921.
魏培莲,岑沛霖,盛春琦.3种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比
较[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1):60-64.
WeiPeilian,CenPeilin,ShengC unqi.Comparisonofthreebio—
massestimationmethodsinsolidstatef rmentation『J].Journalof
FoodScienceandBiotechnology,2006,25(1):60-64.
山西省拟建14处生物质发电项目
山西省对生物能源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情况,山西省生物发电规划初步确定,到
2012年,全省要建设14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总容量168MW,年发电量9.24亿kW·h,消耗农林剩余物105
万t;到2020年,将规划扩建13个项目,使年发电量达到17.8亿kW·h。据估算,这个数字将占2020年全省
用电总量的0.6%,也相当于太原去年用电总量的近1/10。可以消耗200万t的农林剩余物,可替代100万t
的标准煤。
(朱宏阳)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