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 317
海滨锦葵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郭予琦 1,2,田曾元 2,赵福庚 1,张洁 1,钦佩 1,*
1南京大学盐生植物实验室,南京 210093;2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郑州 450001
Tissue Cultur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Kosteletzkya virginica (L.) K.
Presl ex Gray
GUO Yu-Qi1,2, TIAN Zeng-Yuan2, ZHAO Fu-Geng1, ZHANG Jie1, QIN Pei1,*
1Halophyte Research Laborator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收稿 2006-12-04 修定 2007-02-09
资助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 0 0 6 B A D 0 9 A 0 4 和
200 6BAD 09A0 8)。
* 通讯作者(E-ma i l:qinpei@nju .edu .cn;T el:0 2 5 -
8 3 5 9 2 6 8 4 )。
1 植物名称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 (L.) K.
Presl ex Gray]。
2 材料类别 无菌苗茎段。
3 培养条件 (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KT
1.5 mg·L-1 (单位下同)+IAA 2.0或MS+6-BA 4.0+IBA
0.2,以在培养基中加入 50 mg·L-1的肌醇效果较
好;(2)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2iP
5.0+NAA 0.5;(3 )腋芽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为
MS+KT 0.4+IAA 1.0;(4)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在培养基(1)~(3)中添加 30 g·L-1蔗糖和 4.8 g·L-1
琼脂,培养基(4)中加入 20 g·L-1蔗糖和 4.8 g·L-1
琼脂。所有培养基的 pH均为 6.0,用人工气候箱
设定恒定的昼夜温度为(24±1) ℃,光照时间 12
h·d-1,光照强度 40 µ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愈伤组织的诱导 用无菌苗茎切割成 0.5 cm长
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1)中。10 d后
即可看到茎段切口处开始膨大,出现明显的愈伤
组织(图 1)。愈伤组织的颜色不同,大致有绿色、
白色、微红色带白色、白色中带黄色和微褐色 5
种颜色。
4.2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 把愈伤组织接种到
培养基(2)中,50 d后发现白色略透明的愈伤组织
分化出不定芽(图 2),不定芽成丛状。7 d即能长
到约 1 cm高。
4.3 腋芽的增殖 将无菌苗芽尖和腋芽接种到培养
基(3)上,15 d出现丛芽(图 3),23 d后丛芽可长
到 1 cm。芽尖和腋芽的丛芽繁殖系数分别达到
4.5和 4.1。
4.4 不定芽生根 把不定芽接种到培养基(4)上,9 d
后有条根长出(图 4),15 d时统计,平均每个芽
有 2~3条根,最长的根可以达到 1.8 cm,生根
率达到 95%。
4.5 试管苗移栽 当试管苗比较茁壮,茎长大于 4
cm和根长大于 3 cm时,揭去三角瓶封口膜(图 5)
2 d,移栽到盛有蛭石和珍珠岩的塑料小杯中,置
于湿度为 95%、温度为23 ℃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图 6),移栽成活率达 72%。
5 意义与进展 海滨锦葵是锦葵科(Malvaceae)海
滨锦葵属多年生宿根和耐盐油料植物,分布于美
国含盐沼泽地带。1992年由南京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盐生植物实验室引种我国后,十几年在若干
滩涂区的试验表明,它是多用途的优良耐盐草本
经济植物,含有较高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
以用作保健品(徐国万等 1996)。它耐盐,耐寒、
耐瘠薄、对土壤选择不苛刻,在肥力中等的旱
地上生长茁壮,适合在沿海滩涂种植,这对我
国人均耕地不足但又有大量无法利用的沿海滩涂
的开发有很大意义。它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植物,
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另外海滨锦葵还是一种观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318
图 1 海滨锦葵愈伤组织(茎段) 图 4 海滨锦葵不定芽生根
图 5 海滨锦葵试管苗揭膜培养图 2 海滨锦葵愈伤组织诱导的不定芽
图 3 海滨锦葵侧芽途径的丛生芽 图 6 海滨锦葵试管苗移栽
赏植物。本文结果对建立海滨锦葵的快速繁殖体
系和进一步遗传改良利用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海滨锦葵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徐国万, 钦佩, 谢民, 吕文良, 仲崇信(1996). 海滨锦葵的引种生态
学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2): 26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