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on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accumulation
—A case study in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以北京通州区为例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蔡万涛(%’#"—),男,辽宁大连人,博士,主要从事城郊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与养分资源循环高效利研究。./0123:45612%’#"7%!)8 690
! 通讯作者 :;3:"%"$)!-&&&%),./0123:6<;=>?7 61?@ ;A?@ 6=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
———以北京通州区为例
蔡万涛%,陈 阜%!,崔永恒!,雷 杰&,淮贺举%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 北京通州区技术推广站,北京 %"%%"%;
&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北京 %"""##)
摘要:运用对通州区的调查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典型种植模式对 "—! 0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 "—! 0土壤矿质氮提取利用能力顺序为:向日葵—向日葵 B冬小麦—夏玉米(玉米秸秆还
田)B冬小麦—夏玉米(玉米秸秆不还田)B冬小麦—大豆 B玉米—玉米。在大田作物生产中,应进行合理的作物
轮作、增加地面覆盖度、轮作中加入有固氮能力的豆科作物、注重与根系发达或深根作物进行轮作,能有效地提取
利用土壤深层 CD$& /C,并能有效减少氮素向土壤下层的淋洗。蔬菜生产田 "—! 0土壤含有较高的 CD$& /C和 CEF( /
C,累积量达 %’&G8"& HI J <0!和 !"%8# HI J <0!,因此,应通过减少氮肥投入量,优化轮作种植模式以提高作物对深层
土壤 CD$& /C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种植模式;蔬菜田;大田;硝态氮;铵态氮
中图分类号:K&((;K %G&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G"GL(!""’)")$%!)"$")
!""#$%& ’" ()""#*#+% $*’,,)+- &.&%#/& ’+ &’)0 )+’*-1+)$ +)%*’-#+ 1$$2/201%)’+
—3 $1&# &%2(. )+ 4’+-56’2 7)&%*)$%,8#)9)+-
M+N O1=/519%,ME.C P?%!,MQN R9=I/<;=I!,S.N T2;&,EQ+N E;/U?%
(! "#$$%&% #’ (&)#*#+, -*. /0#$#&, 1%23*045%,"30*- (&)025$65)-$ 7*08%)906,,/%0:0*& !;;!<=,"30*-;> /%0:0*& 1#*&?3#5 @096)026
(&)#A1%23*02-$ BC6%*90#* "%*6%),/%0:0*& !;!!;!,"30*-;= /%0:0*& (.+0*096)-60#* D%%. D6-60#*,/%0:0*& !;;;EE,"30*-)
3:&%*1$%::<; ;>>;65V 9> A2>>;W;=5 6W9XX2=I VYV5;0V 9= V923 2=9WI1=26 =25W9I;= 166?0?31529= 41V 1=13YZ;A ?V2=I V?W[;Y 1=A
;\X;W20;=5V A15; @ :<; W;V?35V V<94;A 5<15 5<; 1]2325Y 59 W;69[;W =25W9I;= >;W5232Z;W ?=A;W A2>>;W;=5 6W9XX2=I VYV5;0V 41V 1V
>93394V:69=52=?9?V V?=>394;W B 4<;15/69W= W951529=(>2;3A 69[;W;A 425< 6W9XV)B 4<;15/69W= W951529=(425<9?5 69[;W2=I)
B 4<;15/V9Y];1= W951529= B 69=52=?9?V 69W=@ ^;1V9=1]3; W951529=( 2 @ ; @ W951529= 425< C!/>2\2=I 3;I?0;V,W951529= 425<
A;;X/W995;A 6W9XV)1=A V5?]]3;/0?36<,4;W; W;6900;=A;A ];61?V; 5<;Y 69?3A ?5232Z; CD$& /C >W90 5<; V?]V923,XW;[;=5
39VV;V 9> =?5W2;=5V >W90 3;16<2=I@ :<; 109?=5 9> CD$& /C 166?0?31529= 1=A CEF( /C 166?0?31529= 2= [;I;51]3; >2;3A 2=
"—! 0 V923 31Y;W 41V %’&G8"& HI J <1 1=A !"%8# HI J <1 W;VX;652[;3Y @ :<; <2I< 69=6;=5W1529= 9> W;V2A?; CD$& /C 2=A2615;A
5<15 5<; W15; 9> C 2=X?5 V<9?3A ]; W;A?6;A,1=A 6W9XX2=I V;_?;=6; V<9?3A ]; 1A9X5;A 59 ;=<1=6; 5<; ?5232Z1529= ;>>262;=6Y
9> CD$& /C >W90 5<; V923 15 A;X5;#. <’*(&:6W9XX2=I VYV5;0V;[;I;51]3; >2;3A;6W9X >2;3A;=25W15;/C;1009=2?0/C
当土壤有机质矿化作用超过作物吸收利用时,
CD$& /C便会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通过作物轮作
来减少土壤中 CD$& /C含量,主要是根据不同作物对
土壤中氮素吸收利用能力的差异。根系在土壤中的
分布特征、作物生长特征的差异,尤其是后茬作物对
土壤残留氮素的回收利用能力[!],都会影响土壤中
的 CD$& /C含量,如在主要农作物生长后的休闲时期
种植一些速生作物,形成主要农作物与速生作物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G()):%!)"$%!)G
""""""""""""""""""""""""""""""""""""""""""""""""""""""""""""""
‘31=5 C?5W2529= 1=A P;W5232Z;W K62;=6;
轮作,来提高对土壤中硝态氮的提取利用[!]。"#$%&&
等[’()]研究发现,在保守施肥量条件下,连种 *!!年
的玉米能有效减低土壤中的 +,(! -+累积量。蔬菜
多为浅根系( . /0 12)作物,高频率且过量灌水导致
蔬菜田中 +,(! -+的大量淋洗。34516等[/]研究在洋
葱收获后,种植甜菜可回收利用残留于土壤中的氮
素;7%&8%#等[9]研究结果显示,在洋葱收获后,利用
深根作物如玉米或小麦与其轮作,可提高对土壤
+,(! -+的利用。对深层土壤 +,(! -+,则可通过种植
深根作物如玉米,可有效利用 :*0 12土层以下的氮
素;多年生苜蓿第 : 年能吸收利用 :;0 12处土壤
+,(! -+,第 *年利用深度可达 !/0 12[;]。
38<=&%>等[?]研究表明,通过在作物轮作中加入
具有固氮能力的豆科作物,不仅能够肥沃土壤,同时
也能够减少硝态氮向土壤下层的淋洗。据报道,玉
米—大豆、小麦—大豆轮作,与粮食作物连作相比,
不仅能增加玉米或小麦的产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
作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0(::]。
本研究通过对通州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
态氮累积量测定,进一步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 0—
*00 12土层 +,(! -+的利用能力,优化现有的种植模
式,以期为该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区域概况
北京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属永定河、潮白
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
高点 *9@/ 2,最低点仅 ;@* 2。年平均温度 ::@!A,
降水量 /*0 22左右(!0年平均),主要集中在 /、9、;
月。区域地理坐标北纬 !?B!/C!’0B0*C,东经 ::/B!*C
!::/B)/C,东西宽 !/@) 62,南北长 ’; 62,面积 ?09
62*。土壤多为石灰性潮土和沙壤土[:*]。*009年粮
食作物播种面积 !)9!0@; 42*;蔬菜作物播种面积为
:/0;0@) 42*。该地区主要粮食和蔬菜作物氮肥施用
水平及作物产量见表 :、表 *。
表 ! 主要粮食作物氮肥施用水平及其产量
#$%&’ ! ( )’*+,&,-’* ,./0+ 1) 2$31* 4*1/5 $.6 +7’,* 8,’&65
项目
D8%2E
春玉米
3F#G=H 15#=
夏玉米
3I22%# 15#=
小麦:)
J4%<8
小麦*)
J4%<8
大豆
35>K%<=
向日葵
3I=L&5M%#
施氮量 + L%#8G&GN%# #<8%(6H O 42*) !*0 *’) ’’0 ’’0 **) :*0
作物产量 P#5F >G%&$(6H O 42*) :0’)0 /’00 )!00 )/00 !!*0 *’00
注(+58%)::)小麦—玉米轮作 J4%<8-15#= #58<8G5=;*)小麦—大豆轮作 J4%<8-E5>K%<= #58<8G5=
表 9 不同蔬菜种植田氮肥施用水平
#$%&’ 9 :’*+,&,-’*;( ,./0+5 ,. 6,))’*’.+ <,.65 1) =’>’+$%&’ ),’&6
施氮量
+ L%#8G&GN%# #<8%
露地菜田
,I8$55#E LG%&$
温室菜田
Q#%%=45IE%
棚间菜田
RG%&$ K%8M%%= H#%%=45IE%E
有机肥 + S<=I#% +(6H O 42*) 0!:/0 !’0!’;0 :/0
无机肥 + R%#8G&GN%# +(6H O 42*) 9;0 )00!?/0 :*0
!"9 调查田块与采样时间
选取能代表不同种植模式的典型田块,其原则
是::)保证土壤类型一致,尽量在同一个区域内选
取被调查田块;*)选取的田块要有一定生产规模
( T /00 2*);!)选取的田块必须保证在 )年以上连
续采用同一种植模式。采样时间为:冬小麦—夏玉
米(包括玉米秸秆还田和玉米秸秆不还田)轮作
*009年 ?月 *;日;冬小麦—大豆、春玉米—玉米轮
作 *009年 :0月 *日;向日葵—向日葵轮作 *009年
?月 *:日、露地菜田 *009年 ?月 */日,保护地菜田
*009年 :0月 ’日,棚间菜田 *009年 :0月 ’日。
!"?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土壤样品采用土钻取土,取样层次分别为 0—
*0、*0—!0、!0—/0、/0—?0、?0—:*0、:*0—:)0、:)0—
:;0、:;0—*00 12。所选大田作物田块面积为 0@0!
!0@09 62*,地块平整,种植年限间为 ;!:’年,在田
块内按“3”型布设采样点,单点法采集 :)个样品,分
别混匀[:!];菜田面积 //9!*:00 2*,按“3”型取 )
!:0点,分别混匀。土壤样品放于密封袋中,置于冰
保鲜箱内,带回实验室,立即过 * 22筛,并用 0@0:
25& OU P+,(! -+和 +VW’ -+[:’]。在调查典型地块中采用环刀
:/*:/期 蔡万涛,等: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
法测定土壤容重。
! 结果与分析
!"#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
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块中,由于小麦和玉
米都属于深根( ! "# $%)作物,能够充分利用 #—&’#
$%土层的 ()*+ ,(。夏玉米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收获后 #—-# $% 土层中,()*+ ,( 累积量为 &"+./&
01 2 3%’、(456 ,(累积量为 &#".+/ 01 2 3%’,分别占 #—
’## $%总累积量的 6#7和 68."7;在秸秆不还田的
夏玉米田中,#—-# $%土层 ()*+ ,(累积量为 -#.--
01 2 3%’、(456 ,(累积量为 ."# 01 2 3%’,分别占 #—
’## $%总累积量的 ’+7和 6".’7(图 &9、:)。在有
秸秆覆盖春玉米连作田中,#—-# $%土层 ()*+ ,(和
(456 ,(累积量分别为 ’&8.+" 和 -".;+,分别占 #—
’## $%总累积量的 +-."7和 68."7(图 &<)。
图 &还看出,土壤 ()*+ ,(和 (456 ,(在 -#—’##
$%土层中有较多残留,即通过淋洗被移出作物根系
活动层。秸秆覆盖春玉米连作田其 #—’## $%累积
量与 -#—’## $%的矿质氮含量均高于冬小麦—夏
玉米轮作田,而春玉米连作与夏玉米与冬小麦轮作
的总施肥量相当(表 &),说明加入冬小麦进行轮作,
有利于大田作物对氮素的利用,可有效地减少氮素
向下层运移;另外,与玉米秸秆不还田相比,玉米秸
秆粉碎还田可增加土壤中 < 2 (比[&;],能够有效提高
#—-# $% 土壤矿质氮累积量,尤其是 ()*+ ,( 累积
量,减少其向土壤深层的淋洗量。
冬小麦轮作种植模式中加入豆科作物,#—-#
$%土壤 ()*+ ,(和 (456 ,(累积量分别占 #—’## $%
总累积量的 ;;.’7和 "+.;7(图 ’9),与春玉米连作
模式比较,该模式能够增强土壤 #—-# $%的矿质氮
供应能力,有效减少氮素在深层土壤的残留量[&#];
而且加入豆科作物比小麦—玉米轮作能提高小麦产
量 ;."7(表 &)。在向日葵进行连作田中(图 ’:),
#—’## $%土层 ()*+ ,(和 (456 ,(累积量分别为 &;6
和 &’6.6 01 2 3%’,且各层次间累积量均在 &#! ’#
01 2 3%’之间变动,说明由于向日葵根系庞大,比玉米
根量大 &倍以上[&"],能够充分利用 #—’## $%土层
的氮肥,属于洁净型农业生产[&8*&/]。
图 # 不同轮作田 $—!$$ %&土层矿质氮的累积量
’()*# +,(- (.,/)0.(% .(1/,)2. 0%%3&3-01(,. (. $4!$$ %& -052/ 6(17 8(992/2.1 %/,::(.) ;5;12&;
[9:小麦—玉米轮作田(玉米秸秆不还田)=3>?@,$ABC BA@?@DAC(ED>FG HD@3AI@ $AJ>B>G $BAKL);::小麦—玉米轮作田(玉米秸秆还田)
=3>?@,$ABC BA@?@DAC(ED>FG $AJ>B>G HD@3 $BAKL);<:玉米连作田 FG]
!"! 不同蔬菜田中土壤矿质氮含量
对京郊地区地下水 ()*+ ,(含量的研究表明,土
壤 ()*+ ,( 对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 ()*+ ,(
含量与氮肥施用量同步上升,其含量已超过国家颁
布的标准(’# %1 2 01),尤其是蔬菜生产田附近地下
水 ()*+ ,(含量极高[&"]。大田作物土壤矿质氮含量
主要集中在 #—’## $%土层中,但在蔬菜田 ’## $%
以下的土层中仍含有较高的硝态氮[&-]。在蔬菜田
中,#—’## $%土层 ()*+ ,(和 (456 ,(累积量分别为
&-+;.#+和 ’#&./ 01 2 3%’,且各土层间的 ()*+ ,( 累
积量均高于 ’## 01 2 3%’,其累积量峰值出现在 &;#—
&/# $%,达 6#-." 01 2 3%’,说明由于灌溉等因素 ()*+ ,
(存在严重向下淋洗现象。各层 (456 *(累积量相
对比较稳定(图 +9)。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图 ! 向日葵连作田和冬小麦—大豆轮作田 "—!"" #$土层矿质氮含量
%&’(! )*&+ &,*-’.,&# ,&/-*’0, .##1$1+./&*, &, "2!"" #$ +.30- *4 560./78*390., -*/./&*, .,: #*,/&,1*18 81,4+*50- 4&0+:8
图 ; 露地蔬菜田、日光温室蔬菜田、温室间菜田中 "—!"" #$土层矿质氮含量
%&’(; )*&+ &,*-’.,&# ,&/-*’0, .##1$1+./&*, &, "2!"" #$ +.30- *4 *1/:**-8 <0’0/.9+0 4&0+:,
’-00,6*180 <0’0/.9+0 4&0+: .,: <0’0/.9+0 4&0+: 90/500, ’-00,6*1808
保护地蔬菜生产田中 !—"!! #$ 土壤 %&’( )%
和 %*+, )%累积量分别为 -"../0和 -"-/1 23 4 5$"(图
(6),其含量仅次于露地蔬菜生产田。保护地蔬菜
田的氮肥投入高于露地蔬菜田,有机肥与无机肥投
入量分别达到 (,!!,.!和 1!!!07! 23 4 5$",而露地
蔬菜则主要以无机肥为主;温室蔬菜生产多为少量
多次灌溉,而露地蔬菜田中则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这两种管理措施均对土壤 %&’( )%和 %*+, )%累积量
构成直接影响[-!]。所以在菜田生产过程中,应适量
增加有机肥投入比例,最佳灌溉方式应为滴灌["!]。
日光温室间空地多作为蔬菜生产田,其管理方
式介于日光温室(精耕细作:滴灌或沟灌、精量施
肥)和露地菜田(粗放式管理:大水漫灌、撒施氮肥)
之间,氮肥料投入以有机肥为主,总氮量投入量远少
于日光温室和传统菜田,所以土壤中的 %&’( )% 与
%*+, )%累积量相对较小。!—"!! #$ 土壤 %&’( )%
和 %*+, )%累积量分别为 (-!/, 和 -"!/0 23 4 5$"(图
(8),!—0! #$土层累积量分别占 !—"!! #$总累积
量的 1"9和 1-/,9,说明在对日光温室间菜地的管
理方式,增加了土壤 !—0! #$的矿质氮累积量,但
不会导致氮素向土壤深层运移。
(7"-7期 蔡万涛,等: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
! 讨论
通过对北京通州潮土区 !"# 份的问卷调查,研
究发现通州区的土地经营模式多为农场集中管理经
营,冬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占研究区比例最大,
其次为春玉米连作种植模式。田间的肥料投入中氮
肥用量最大,氮投入量最高达 $"# %& ’ ()",最低为
*!# %& ’ ()",平均氮量为 +"# %& ’ ()"。朱兆良等["*]
提出,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下,施 , 量达 *-#! *.#
%& ’ ()"时,大田作物能够达到其最高产量,并将该施
肥量确定为“平均适宜施氮量”,显然,本研究区域的
大田作物施肥量远超过该适宜施氮量。
土壤中 ,/0! 1,发生淋洗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
件:*)土壤中 ,/0! 1, 的大量累积;")水分运动存
在。促进或阻止两因素任何一个都会影响氮素的淋
洗与否及其程度[""]。土壤中 ,/0! 1,的累积与施氮
量密切相关,一般土壤剖面 ,/0! 1,残留量随施氮量
的增加而增加,而且还存在明显的下渗["!]。保护地
菜田周年施氮量在 2##!*$## %& ’ ()",灌溉方式多
采用频灌(少量且多次),有的甚至单季施氮量达
$3# %& ’ ()";露地蔬菜生产田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
其肥料投入以氮肥为主,两茬蔬菜投入总量平均达
$.# %& ’ ()"。说明目前生产条件下的施肥量均处较
高水平,且导致土壤深层 ,/0! 1,较高累积量。土壤
,/0! 1,的大量残留被认为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
要来源,累积量越高,则污染潜力越大[*2,""];同时
大量的灌水及随时间的延长造成 ,/0! 1,累积峰值
下移["+0"-]。从环境角度考虑,必须在科学减量施肥
的同时,在作物最佳需水时期进行合理适量灌
溉[*.];建立合理的轮作种植模式,加入根系发达或
根深作物,如:甜菜[3]、向日葵[*.]、小麦、玉米、苜
蓿[$]、柳枝稷["-]等与其轮作,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
时,充分利用残留于根系活动层外的 ,/0! 1,["3],从
而有效减少深层土壤中的 ,/0! 1,累积量,降低其对
地下水的潜在污染。
" 结论
*)本研究区域内,大田作物 #—"## 4) 土层
,/0! 1,累积量顺序为:玉米—玉米 5冬小麦—大豆
5冬小麦—夏玉米(玉米秸秆还田)5冬小麦—夏玉
米(玉米秸秆不还田)5向日葵—向日葵;其中在冬
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还田条件
下的土壤矿质氮含量主要集中在 #—2# 4)土层,而
在玉米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土壤矿质氮累积量主要
集中在 2#—"## 4) 土层。说明各种植模式对 #—
"## 4)土壤矿质氮利用能力为:向日葵—向日葵 5
冬小麦—夏玉米(玉米秸秆还田)5冬小麦—夏玉米
(玉米秸秆不还田)5冬小麦—大豆 5玉米—玉米。
在大田作物轮作生产体系中,合理加入根系庞大作
物与其轮作,能够有效减低土壤中氮素的残留量;
通过改进耕作措施管理,增加地面的覆盖度,轮作中
加入有固氮能力的豆科作物,能够增加与其轮作的
作物产量,并能有效减少氮肥向土壤下层的淋洗。
")蔬菜田 #—"## 4) 土层矿质氮累积量顺序
为:露地蔬菜田 5温室蔬菜田 5温室间菜田;露地
菜田与温室菜田远高于大田作物的含量。说明菜田
生产的氮肥管理水平下,,/0! 1,积累对地下水污染
潜力极大,淋洗到深层中的 ,/0! 1, 迫切需要被利
用。为降低矿质氮对地下水的污染潜力,在菜田生
产过程中,最佳灌溉方式应改为滴灌,并需降低氮肥
的总投入量,适当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比例["$]。
参 考 文 献:
[*] 67899:;< =,6;8>>8?6 @,A998?BC? D E !" #$ F ,8G;C&H? 7G898IG8C? C> BH1
9H4GH< 4;CJJ8?& BKBGH)B 8? G(H LF MF ?C;G(H:BG F !MC89 J;C>89H ?8G;:GH
<8BG;8N7G8C? :?< :447)79:G8C?[O]F A&;C?F OF,*22-,.$:*220"#$P
["] Q7:?& R,S84%H;9 D Q,=HJ(:;G = DF SH4CTH;K C> BC89 ?8G;C&H?1*- NK BV8G4(&;:BB,:9>:9>:,8?H>>H4G8TH :9>:9>:,:?< 4C;?
[O]F O F W?T8;C?F X7:9 F,*223,"-:*!2+0*+##P
[!] Y;8?I DF Z?4;H:B8?& J;C<74G8T8GK 8? B):99 (C9:;)8?& BKBGH)B NK 8?1
G;C<74G8C? C> J9:?GH< >:99CVB[O]F O F Y9:?G F SHBF DHTF,*2.3,"+:!*
0-3P
[+] Q:9TC;BC? A D,M4(VH8BB8?& @ [F [;C? ;HBJC?BH GC ?8G;C&H? >H;G898I:1
G8C? 8? : BC89 V8G( (8&( ;HB8<7:9 ?8G;C&H?[O]F A&;C?F OF,"##-,2$
(+):* """0*""2P
[-] /9BH? S O,QH?B9H; S @,AGGCH / O !" #$ F @H;G898IH; ?8G;C&H? :?< 4;CJ
;CG:G8C? 8? ;H9:G8C? GC )CTH)H?G C> ?8G;:GH ?8G;C&H? G(;C7&( BC89 J;C>89H F
MC89 F M48 F MC4F A) Y;C4F,*2$#,!+:++.0+-"P
[3] M(C4% [ [,MH<<8&( \,M:7?:?< JH;>C;):?4H >C99CV8?& (H:T89K >H;G898IH< C?8C?[ O]F A&;C?F OF,
"###,2":*#0*-P
[$] YH9GH; 6 X,MC;H?BH? W O,^ (C;?GC? S W,MGHTH?B SF D;K N79N C?8C?
J;C<74G8C? 8? G(H [C97)N8: N:B8?[\]F V:B(8?&GC? :_799 F W_*3.!P
E:B(8?&GC? MG:GH L?8TF [CCJF W‘G F Y799):?F,*22"P
[.] \:G(H;B A [,MGHV:;G _ A,_9:8; _F ,8G;:GH1?8G;C&H? ;H)CT:9 >;C) BC89
J;C>89HB NK :9>:9>:[O]F O F W?T8;C?F X7:9 F,*2$-,+:+#!0+#-P
[2] 6:G(7)N8 M \,[:<8B4( 6F M7NBC89 ?8G;C&H? 4:JG7;H 8? )8‘H< 9H&7)H
BG:?A)F OF,"##!,3$:-$!0-."P
[*#] [CJH9:?< Y O,[;CC%BGC? S =F [;CJ BHa7H?4H :>>H4GB ?7G;8H?G 4C)JC1
B8G8C? C> 4C;? :?< BCKNH:? &;CV? 7?H;G898GK[O]F A&;C?F OF,
+3"*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
[!!] +,-./00 1 2,34556-7 8 +9 :6;<,;/ 0=77/7 ;><=45> 74?74<@,A/ ;600/
.<,6-,5/ 6- A=-7/[G]9 G 9 H-B6<=-9 I4,0 9,!""J,#K:!#%’)!#%J*
[!#] 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年鉴,#’’J[L]9 北京:北京市通州统计局,
#’’J*
M>/ F/,=4 6- P/6Q6-5 #’’J[L]9 P/6Q6-5:P4M=-5O>=4,#’’J*
[!(] 周国华,郑文,刘占元,等 9 平原区中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
调查采样方法 ) 浙江省平湖市试验研究[G]9 第四纪研究,
#’’&,#&(():(’J)(!&*
R>=4 1 3,R>/- 2,S64 R T !" #$ 9 U=60 7,DC06-5 D/;>=.7 @=< D6.V
.0/ ,-. 0,<5/V7A,0/ 5/=A>/D6A,0 746- X6-5>4,R>/G6,-5 X<=B6-A/[G]9 I4,;/<-9 UA6 9,#’’&,#&(():
(’J)(!&*
[!%] X,<,D,76B,D U,W0B, W Y9 Z,;/ =@ -6;<,;/ ,-. ?<=D6./ 6- ,- 4-7,;4V
<,;/. O=-/ =@ , 7,-.F 7=60 4-./< A6;<47 C<=.4A;6=-[G]9 G 9 H-B6<=-9
I4,0 9,#’’#,(!:KJ!)K$!*
[!&] [6560 L Z,Y677/0 8 H9 H\4,;6=-7 @=< /7;6D,;6-5 ;>/ ,D=4-; =@ -6;<=V
5/- D6-/<,06O/. @<=D A<=C !""!,&&:J&J)JK!*
[!K] 寇长林 9 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
境的影响[8],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Y=4 ] S9 H@@/A;7 =@ -6;<=5/- @/<;606O,;6=- =@ .6@@/C6-5 7F7;/D7 =- /-B6<=-D/-; 6- :=<;> ]>6-, X0,6-[8]9 P/6Q6-5:X>8
.677/<;,;6=- =@ ]>6-, W5<6A40;4[!J] 3,0B=<7=- W 8,P0,AN W S,Y<4C6-7NF G L !" #$ 9 UC<6-5 E>/,; 7C=-7/ ;= ;600,5/ ,-. -6;<=5/- @/<;606O,;6=- 6- <=;,;6=- E6;> 74-@0=E/< ,-
E6-;/< E>/,;[G]9 W5<=-9 G9,#’’’,"#:!(K)!%%*
[!$] 3,0B=<7=- W 8,P0,AN W S,Y<4C6-7NF G L !" #$ 9 U4-@0=E/< ;= ;600,5/ ,-. -6;<=5/- @/<;606O,;6=- 4-./< 6-;/-76B/ A<=CC6-5 6- , E>/,;
<=;,;6=-[G]9 W5<=-9 G9,!""&,"!:K(J)K%#*
[!"] 巨晓棠,张福锁 9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
影响[G]9 生态环境,#’’(,!#(!):#%)#$*
G4 _ M,R>,-5 Z U9 :6;<,;/ ,AA4D40,;6=- ,-. 6;7 6DC06A,;6=- ;= /-B6V
<=-D/-; 6- -=<;> ]>6-,[G]9 HA=0 9 H-B6<=-9,#’’(,!#(!):#%)#$*
[#’] 张学军,赵营,陈晓群,等 9 滴灌施肥中施肥量对两年蔬菜产
量、氮素平衡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G]9 中国农业科学,
#’’J,%’(!!):#&(&)#&%&*
R>,-5 _ G,R>,= T,]>/- _ I !" #$ 9 H@@/A;7 =@ ,CC06A,;6=- =@ -6;<=V
5/- =- B/5/;,?0/ F6/0.,-6;<=5/- ?,0,-A/ ,-. 7=60 -6;<=5/- ,AA4D40,V
;6=- 4-./< ;E= F/,<7’.<6C @/<;65,;6=-[G]9 UA6 9 W5<6A9 U6-9,#’’J,
%’(!!):#&(&)#&%&*
[#!] 朱兆良,文启孝 9 中国土壤氮素[L]9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 #(%)#(K*
R>4 R S,2/- I _9 :6;<=5/- 6- 7=607 =@ ]>6-,[L]9 :,-Q6-5 :
G6,-574 UA6/-A/ ,-. M/A>-=0=5F X4?067>6-5 3=47/,!""#* #(%)#(K*
[##] G/D67=- G L G<,Z=‘ + 39 :6;<,;/ 0/,A>6-5 @<=D -6;<=5/-V@/<;606O/.
,-. D,-4 O/<=V;/-76=- C,- 0F76D/;/<7[G]9 G 9
H-B6<=-9 I4,0 9,!""%,#(:((J)(%(*
[#(] 刘学军,巨晓棠,张福锁 9 基肥尿素对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动态
的影响[G]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K(&):K()K$*
S64 _ G,G4 _ M,R>,-5 Z U9 H@@/A; =@ ?,7,0 ,CC06A,;6=- =@ 46-=<5,-6A -6;<=5/- 6- 7=60 C<=@60/[G]9 G 9 ]>6-, W5<6A9 ^-6B9,#’’!,
K(&):K()K$*
[#%] 袁新民 9硝态氮的淋洗及其影响因素[G]9干旱区研究,#’’’,!J
(%):%#)%K9
T4,- _ L9M>/ /@@/A;6=-7 =- ;>/ 0/,A>6-5 =@ -6;<,;/V: 6- ;>/ 7=60[G]9
W<6. R=-/ +/79,#’’’,!J(%):%#)%K9
[#&] U;,-.0/F G,M>=D,7 1 W,304-;/< 3 L !" #$ 9 8/AF/,<7 6- 74?7=60 -6;<,;/ 6- , B/<;67=0 E6;> 5<,6- 7=<5>4D ,-. 5<,77[G]9
X0,-; U=60,!""’,!#&:!)K*
[#K] 3,<;/D6-N W H,P4 + G,G,D, P !" #$ 9 U=60 -6;<,;/ ,-. E,;/< .FV
-,D6A7 6- 7/7?,-6, @,00=E7,E//. @,00=E7,,-. D,6O/[G]9 U=60 9 UA6 9
U=A9 WD9 G9,!""K,K’:&K$)&J%*
[#J] 甄兰,崔振岭,陈新平,等 9 #&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驱动的县
域养分平衡状况的变化———以山东惠民县为例[G]9植物营养
与肥料学报,#’’J,!((#):#!()###*
R>/- S,]46 R S,]>/- _ X !" #$ 9 M>/ A>,-5/7 =@ -4;<6/-; ?,0,-A/7
.<6B/- ?F ,.Q47;6-5 A<=C 7;<4A;4A,7/ 7;4.F 6- 346D6- ]=4-;F,U>,-.=-5 X<=B6-A/[G]9 X0,-; :4;< 9
Z/<; 9 UA6 9,#’’J,!((#):#!()###*
&K#!K期 蔡万涛,等: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质氮累积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