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tillage strategies on the topsoil water content and the yield of potato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全 文 :书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
状况和产量的影响
范士杰1,2,王蒂1,张俊莲1,白江平1,宋吉轩2,马智黠3
(1.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
贵州 贵阳550006;3.贵州省威宁县农业局,贵州 威宁553100)
摘要:针对我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频繁出现的干旱问题,试验于2009-2010年设置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
方式(GMPM)、绿肥聚垄栽培方式(GM)、地膜覆盖栽培方式(PM)、普通翻耕栽培方式(CK)4个不同处理,研究
其对马铃薯田间耕层土壤水分状况、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并用FLINT1模型对水分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
果表明,与普通翻耕栽培方式相比,播种后至封行前,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
方式田间土壤(0~21cm)含水率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2.93%,6.30%和10.88%。封行后,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
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土壤含水率比对照平均低6.35%和6.40%。FLINT1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地膜绿肥
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有一定的水分胁迫。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
量比对照增加25.6%,但是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比对照降低15.8%。因此,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
培方式能显著地提高苗期耕层土壤含水率和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地膜覆盖可采取前期覆膜、中后期撤膜的栽培技
术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方式;模型;土壤含水率;水分胁迫
中图分类号:S532.06;S1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2)02027109
  土壤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耕作栽培措施中的土壤水分效应,对于揭示
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肥力特征的内在原因及耕作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15]。前人研究表明
地膜具有透光率高、不透气、质轻耐用等特征以及显著的增温、保水和增产促早熟作用[611];绿肥是理想的固氮植
物,具有保水增肥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1014]。马铃薯(犛狅犾犪狀狌犿狋狌犫犲狉狅狊狌犿)是我国西南高寒山区的主栽农作
物,其中贵州省威宁县马铃薯的常年种植面积就超过11.07万hm2,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12]。该
县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降水多集中在6-9月;春季降水稀少,且地表蒸发强烈,土壤含水量低,因此,马
铃薯出苗期至开花期一般为该地区的低温干旱阶段,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率和苗期的生长发育水平[1318]。春季
土壤水分状况成为制约该地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所在。
本研究将地膜与绿肥2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在马铃薯作物的生育时期内,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0~21cm农
田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以及对马铃薯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并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提供的
FLINT1模型对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的水分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揭示栽培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影
响,针对我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季节性干旱,为建立合理耕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9年3月17日和2010年3月18日在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进行,8月27日收获。该镇距威宁县
城12km,位于东经104°15′、北纬27°06′,平均海拔2200m,年均气温10~12℃,年均降水量962.3mm,无霜期
第21卷 第2期
Vol.21,No.2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271-279
2012年4月
 收稿日期:20111031;改回日期:20120216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黔科合 NZ字[2005]3009,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8]6009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2011GB2F200012)和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6资助。
作者简介:范士杰(1967),男,贵州贵阳人,在读博士。Email:fsjgy2000@yahoo.com.cn
通讯作者。Email:Wangd@gsau.edu.cn
208d,年均日照时数1800h,夏季平均气温23.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马铃薯为当地的主要作物之一,一
年一熟。试验土壤为黄壤,土壤肥力中上等。试验地气象数据由贵州省威宁县气象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1)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GMPM):绿肥收割后随即整地播种,绿肥放在马铃薯播薯
后的沟中和种薯的上方,起垄后盖地膜;2)绿肥聚垄栽培方式(GM):绿肥放在马铃薯播薯后的沟中和种薯的上
方,起垄后不盖地膜;3)地膜覆盖栽培方式(PM):不用绿肥,播种起垄后盖地膜;4)对照(CK)采用普通翻耕栽培
方式,不用绿肥,播种起垄后不盖地膜。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每小区5行,面积为21m2,单垄
栽培,垄距60cm,株距28cm,每小区播125株。绿肥小区绿肥使用量按75kg,绿肥中含水率为65%。地膜为
普通农膜,膜厚0.015mm,宽90cm。马铃薯供试品种为黔芋1号,施肥水平各处理相同。
绿肥品种为紫云英,每666.67m2 用种5kg。绿肥的播种时间为安排试验年份的上一年的9月上旬播种,在
安排试验种植的当年整地时(一般为3月中旬)将绿肥收割,待划好试验小区开沟播种施肥后,再将绿肥放在播薯
后的沟中和种薯的上方,随即起垄盖土,俗称“绿肥聚垄”。由于整地到播种的时间较短,绿肥仍多为活体植物,对
播种后的土壤有补充水分的作用。种植绿肥也有改良和培肥土壤的作用。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土壤水分:采用取土烘干法。根据烘干法测定农田耕层土壤水分的取样梯度(7cm),按0~7、7~14和14~
21cm梯度从播种后每5d的14:00取样测定1次。在生育的主要时期(齐苗期、盛花期、封行期、成熟期)取样测
定0~1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0~1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为0~20,20~40,……,80~100cm(梯度为2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之和。土壤体积质量的取样用环刀法。
各生育期生物量及产量:自马铃薯播种后,分别在齐苗期、盛花期、封行期和成熟期采取植株样,取样标准为
1m样段,计算生物量。收获时以每小区产量记产,折合成每hm2 产量。
商品薯率(%)=小区单个薯块0.1kg以上的薯块质量/小区产量(kg)×100%
土壤质量含水率(%)=(湿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 (1)
土壤贮水量:狑=ρ×犺×ω×10 (2)
式中,狑为土壤水分总贮存量(mm);ρ为地段实测土壤体积质量(g/cm
3);犺为土层厚度(cm);ω为土壤质量含水
率(%)。
生育期耗水量:犈犜=犘+犐+Δ狑-犇狉-犌犮 (3)
式中,犈犜为作物生育期内的总耗水量(mm);犘为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mm);Δ狑 为土壤水分在一段时间内
的变化量(mm);犐为灌溉水量(mm);犇狉为地表径流(mm);犌犮为深层入渗量(mm)。由于西南山区没有灌溉设
施,故灌溉水量为0;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蓄水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在50m以下,故试验地的地表
径流和深层入渗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1920]。
水分利用效率:犠犝犈(kg/hm2·mm)=犢犪/犈犜 (4)
式中,犢犪为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kg/hm2)。
植被有效辐射率:犉犔犐犖犜1= 犕犌犆×
(犖×犉狅×e犚狅×狋)
犖×犉狅×e犚狅×狋+1-犖×犉狅
(5)
式中,犉犔犐犖犜1(fractionoflightintercepted):植被有效辐射;犕犌犆(maximumfractionachievedbythecanopy
cover):最大冠层受光面;N(plantingdensity,plant/m2):植株密度;犉狅(initialfractionoflightinterception):初
始植被有效辐射;犚狅(rateofrelativeincreaseoflightinterception):相对接受辐射增加速率;狋(cumulatedgrowth
degreeday):生长度天。
植被有效辐射(FLINT1)的计算公式由国际马铃薯中心(CIP,www.cipotato.org)提供[21,22]。估算土壤水
分胁迫的萎蔫系数(WP,wiltingpoint)、水分关键水平(CL,criticallevel)、蒸腾蒸发量(ETP,evapotranspira
tion)等马铃薯生长参数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土壤多年多点的统计数据。该试验选用
的估算作物水分胁迫的有关参数为肥力中上等的黄壤类型的数据。
2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如果实际的土壤水分含量(SWC)大于水分关键水平,实际蒸腾量(Ta)就等于初始蒸发量(犜0,犜0=
犉犔犐犖犜1×犈犜犘);如果土壤水分含量小于萎蔫系数,犜犪就等于0;如果土壤水分含量小于水分关键水平,大于萎
蔫系数,犜犪=犜0×(萎蔫系数-土壤水分含量)/(萎蔫系数-水分关键水平)。
作物水分胁迫系数(cws)计算:如果[1-实际蒸腾量(犜犪)/初始蒸腾量(犜0)]-0.2小于0,该指数等于0;如
果大于0,指数为实际计算值。
由上式可知,犮狑狊=0表示作物处在无水分胁迫状态,犮狑狊=1.0表示作物受的水分胁迫最大。
1.4 数据处理
采用 MicrosoftExcel和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马铃薯生育期内田间土壤平均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表明(图1),土壤平均含水率季节变化明显。在5月中
旬前,绿肥割收后,随即聚垄埋入土中,再利用地膜的保水作用,在一段时间内土壤中水分含量较高。绿肥聚垄地
膜覆盖栽培方式、绿肥聚垄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耕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高出对照12.93%,
6.30%和10.88%;在5月中旬后,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田间耕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分
别低于对照6.35%和6.40%,绿肥聚垄栽培方式田间耕层土壤平均含水率仅高出对照1.17%,变化不大。
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对照比较(表1),在3月下旬-5月中旬,有提高耕层土壤
含水率的作用,在5月中旬-8月下旬,有降低耕层土壤含水率的作用,并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犘<0.05)。地膜
覆盖栽培方式和对照比较,除在3月下旬-5月中旬土壤深度0~7cm外,均有提高各耕层土壤含水率的作用。
图1 不同栽培方式下0~21犮犿土壤平均含水率随时间变化动态
犉犻犵.1 犇狔狀犪犿犻犮狊狅犳犪狏犲狉犪犵犲狊狅犻犾犿狅犻狊狋狌狉犲犮狅狀狋犲狀狋犪狋0-21犮犿犾犪狔犲狉狌狀犱犲狉狏犪狉犻狅狌狊狋犻犾犪犵犲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不同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水平显著(犘<0.05)。Differentsmalletter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at0.05level.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Greenmanure+plasticmulchingmode(GMPM).绿肥聚垄栽培方式:Greenmanure(GM).地膜覆盖栽培方式:Plasticmulchingmode(PM).采用
普通翻耕栽培方式:Control(CK).下同。Thesamebelow.
372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表1 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时段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率
犜犪犫犾犲1 犛狅犻犾狑犪狋犲狉犮狅狀狋犲狀狋犪狋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犱犲狆狋犺狊狑犻狋犺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狆犲狉犻狅犱狊狌狀犱犲狉狏犪狉犻狅狌狊狋犻犾犪犵犲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
处理
Treatment
0~7cm
3月下旬-5月中旬
LateMarto
MidMay
5月中旬-8月下旬
MidMayto
LateAugust
7~14cm
3月下旬-5月中旬
LateMarto
MidMay
5月中旬-8月下旬
MidMayto
LateAugust
14~21cm
3月下旬-5月中旬
LateMarto
MidMay
5月中旬-8月下旬
MidMayto
LateAugust
GMPM 19.6±2.49aA 14.3±3.28cB 33.5±3.64aA 21.7±2.26bB 36.9±4.32aA 26.0±2.83dD
GM 12.4±1.61dD 21.1±3.59aA 27.3±2.95cB 28.9±3.16aA 35.8±3.90bA 34.5±3.59aA
PM 17.7±2.30bB 12.8±2.67dC 30.5±3.29bB 21.0±2.05bB 35.6±3.84bB 28.1±3.31cC
CK 14.2±2.21cC 19.8±3.14bA 18.5±2.06dC 28.1±2.92aA 24.8±3.12cC 33.1±3.61bB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或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犘<0.05)或极显著(犘<0.01)。下同。
 Note:Differentsmallettermeansthe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fourplotsat犘<0.05level,anddifferentcapitalletterat犘<0.01level.The
samebelow.
图2 不同栽培方式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犉犻犵.2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狋犻犾犪犵犲狊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狅狀狋犺犲犱狔狀犪犿犻犮
狏犪狉犻犪狋犻狅狀狅犳狆犾犪狀狋犱狉狔犿犪狋狋犲狉犪犮犮狌犿狌犾犪狋犻狅狀
图3 不同栽培方式马铃薯耗水量的动态变化
犉犻犵.3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狋犻犾犪犵犲狊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狅狀狋犺犲犱狔狀犪犿犻犮
狏犪狉犻犪狋犻狅狀狅犳狆犾犪狀狋狑犪狋犲狉犮狅狀狊狌犿狆狋犻狅狀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生长动态的
影响
2.2.1 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干
物质生产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图2显示了生育期
内主要阶段马铃薯干物质增加的量。不同栽培方式对
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大小为: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
方式>绿肥聚垄栽培方式>普通翻耕栽培方式>地膜
覆盖栽培方式。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绿肥聚
垄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生育期内的主要阶段,干物质的
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7.8%和1.4%,地膜覆盖栽培
方式干物质的量比对照减少了21.2%。绿肥聚垄地
膜覆盖栽培方式在生育期内的主要阶段,马铃薯干物
质积累的量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犘<
0.05)。
不同栽培方式在生育期内的主要阶段马铃薯干物
质的量增加基本规律是:盛花期>封行期>齐苗期>
成熟期。其在各生育阶段干物质增加的量所占比例分
别为:7.6~35.2%%,30.6%~40.7%,22.2%~
35.5%,8.2%~16.2%,其中,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
方式、绿肥聚垄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对照在
盛花期干物质增加的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1.4%,
34.7%,40.7%和30.6%,在封行期干物质增加的量
所占比例分别为35.2%,25.3%,7.6%和31.0%,这
说明绿肥聚垄栽培方式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在封行
期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受到了影响,并且达到了显著
差异水平(犘<0.05)。
2.2.2 对马铃薯耗水及耗水特征的影响 作物耗水量反映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状况。在各生长阶段,
封行期-成熟期的作物耗水量最高(图3)。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比较,对照耗水量在每个生育阶段均最高,除成
4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熟期外,与其他的栽培方式相比,其耗水量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犘<0.05)。有地膜处理的栽培方式与没有地膜处
理的栽培方式相比,有地膜处理的栽培方式马铃薯的耗水量低。
没有地膜处理的2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其耗水量为对照>绿肥聚垄栽培方式,在齐苗期、盛花期和封行期,
其耗水量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犘<0.05);有地膜处理的2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除齐苗期外,其耗水量为绿肥聚
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在封行期和成熟期,其耗水量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犘<0.05);有绿肥
处理的2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其耗水量为绿肥聚垄栽培方式>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其耗水量仅在齐苗
期达显著差异水平(犘<0.05)。
对马铃薯的耗水量与对应的降水量进行比较显示(图3):各处理在齐苗期土壤的耗水量大于该时段降水量,
而在其他生长阶段土壤的耗水量均低于该时段降水量,这说明在齐苗期,栽培设施的使用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应
考虑向土壤补充水分或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在马铃薯其他生长阶段,栽培设施的使用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应
考虑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率。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田间耕层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2.3.1 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具有明显的差异(表2)。绿肥聚垄栽培
方式与对照间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差异不显著,而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与对照间的差异
显著。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与绿肥聚垄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对照间的产量差异均极显著。绿肥
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高出对照25.6%(犘<0.01),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比
对照减产15.8%(犘<0.05)。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的块茎商品薯率较高。
表2 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和水分比较
犜犪犫犾犲2 犈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犻犾犪犵犲狊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狅狀狑犪狋犲狉狌狊犲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
处理
Treatment
耗水量
Waterconsumption(mm)
马铃薯产量
Potatoyield(kg/hm2)
商品薯率
Commodizationrate(%)
水分利用效率
Wateruseefficiency(kg/hm2·mm)
地膜绿肥栽培方式GMPM 554.8±27.74aA 26584.7±451.94aA 82.6±3.47aA 47.92±2.88bC
绿肥栽培方式GM 328.9±15.46cB 21655.8±389.80bB 75.1±3.08AB 65.84±3.75aB
地膜栽培方式PM 528.2±25.88bB 17828.3±303.08cC 66.2±2.65bC 33.75±2.09cC
普通栽培方式CK 305.0±15.25cBC 21161.8±402.07bB 73.4±5.87cC 69.38±3.87aA
2.3.2 对水分利用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高低顺序为(表2):普通栽培方式、绿肥栽培方式、地
膜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方式,平均依次为69.38,65.84,47.92和33.75kg/(hm2·mm)。地膜栽培方式、地
膜绿肥栽培方式和绿肥栽培方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5.63%,21.46%和3.54%。
2.4 基于FLINT1模型对马铃薯产量的预测和不同栽培方式的水分胁迫分析
2.4.1 基于FLINT1模型对马铃薯产量的预测 用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提供的FLINT1模型对本试验进行
马铃薯产量预测,马铃薯产量预测过程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计算结果见表3,其预测产量结果为32134.09
kg/hm2。
2.4.2 对不同栽培方式下0~21cm土壤水分胁迫分析 利用由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FLINT1模型对马铃
薯的土壤水分胁迫分析结果表明(图4),不同栽培方式在0~21cm耕层土壤对马铃薯水分胁迫系数影响存在明
显的差异。
不同栽培方式在5月中旬马铃薯的生长均受到水分胁迫(图4),除绿肥聚垄栽培方式外,其余3种栽培方式
的马铃薯生长均受到了较严重的水分胁迫,以地膜栽培方式最为严重。有地膜处理的栽培方式,马铃薯生长受到
水分胁迫出现的频率最多,水分胁迫系数值最大。同一栽培方式在5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比较,有地膜处理的
2种栽培方式(地膜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方式)在5月中旬-7月上旬,马铃薯生长均受到了一定的水分胁
迫,其中,5月中旬受到的水分胁迫最为严重。5月中旬-7月上旬是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开花期和封行期),
这个时间段马铃薯生长受到水分胁迫,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较大。
572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表3 基于犉犔犐犖犜1模型对马铃薯产量的预测
犜犪犫犾犲3 犘狉犲犱犻犮狋犻狅狀狅犳狋狌犫犲狉狔犻犲犾犱犫犪狊犲犱狅狀狋犺犲犉犔犐犖犜1犿狅犱犲犾
时间
Time
(月日
Monthday)
降水
Rainfal
(mm)
蒸腾蒸发量
Evapotran
spiration
(ETP)(mm)
太阳有效辐射
Photosyntheticaly
activeradiation
(PAR)(MJ/m2)
有效温度
Effective
temperature
(℃)
累加生长
Cumulatedgrowth
(cumGDD,
℃·d)
冠层有效
辐射
Flint
(MJ/m2)
潜在干物质
Potentialtotal
drymatter
(TDM)(kg/hm2)
分化
Partitioning
潜在块
茎鲜重
Freshtuber
(kg/hm2)
331 0.50 1.004 1.00 7.00 7.00 0.02 690.51 7.82×10-13 0.00
410 1.72 0.710 0.71 4.65 11.65 0.02 1392.95 1.29×10-11 0.00
420 3.20 1.478 1.48 9.65 21.30 0.02 2021.10 3.56×10-10 0.03
430 1.19 0.765 0.77 7.70 29.00 0.02 2673.64 1.94×10-9 0.19
510 0.40 0.602 0.60 10.85 39.85 0.02 3641.67 1.12×10-8 1.50
520 3.61 1.287 1.29 11.15 51.00 0.02 4604.47 4.33×10-8 7.39
531 1.12 0.858 0.86 10.75 61.75 0.03 5579.09 1.24×10-7 25.63
610 2.31 1.115 1.12 11.20 72.95 0.03 6490.77 3.10×10-7 74.58
620 4.72 2.313 2.31 12.80 85.75 0.03 7622.65 7.55×10-7 213.10
630 8.47 1.320 1.32 13.15 98.90 0.03 8546.33 1.65×10-6 523.66
710 1.07 2.577 2.58 12.50 111.40 0.04 9929.75 3.18×10-6 1170.84
720 8.71 0.975 0.98 15.25 126.65 0.04 11058.91 6.45×10-6 2640.77
731 7.15 0.709 0.71 14.00 140.65 0.04 12228.83 1.15×10-5 5198.03
810 2.40 1.567 1.57 13.45 154.10 0.05 14272.67 1.90×10-5 10025.40
820 0.11 1.836 1.84 13.60 167.70 0.05 16977.52 3.02×10-5 18988.10
831 6.05 2.167 2.17 13.40 181.10 0.05 18825.57 4.61×10-5 32134.09
 注:数据以天为计算单位。
 Note:Aldatawerecolectedbydaily.
图4 0~21犮犿不同栽培方式马铃薯水分胁迫系数随时间变化动态
犉犻犵.4 犇狔狀犪犿犻犮狅犳狆狅狋犪狋狅狑犪狋犲狉狊狋狉犲狊狊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犪狋0-21犮犿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犻犾犪犵犲狋狔狆犲狊
 校正后的萎蔫系数(WP)为12.2%,水分关键水平(CL)为25.2%。Calibratedwiltingpoint(WP)
is12.2%,criticallevel(CL)ofwateris25.2%.
6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3月下旬-5月上旬,由于马铃薯处在出苗期,马铃薯的地上植株接受太阳的有效辐射受到了限制,因此,不
能较好的计算植被有效辐射率,也就无法计算马铃薯的水分胁迫系数,但可以分析水分关键水平(CL)和土壤水
分胁迫的萎蔫系数来从宏观上了解马铃薯受水分胁迫的情况。本试验普通栽培方式0~21cm耕层土壤,平均水
分含量均低于水分关键水平25.2%,有时甚至接近萎蔫系数12.2%,基本上可以推断普通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的
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土壤水分胁迫。在3月下旬-5月上旬0~21cm耕层土壤,不同栽培方式受干旱威胁的程度
是:普通栽培方式>绿肥栽培方式>地膜栽培方式>地膜绿肥栽培方式。
3 讨论
3.1 马铃薯产量的预测和土壤水分胁迫
作者2010年8月在甘肃兰州参加了一个由国际马铃薯中心驻北京办事处和甘肃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马铃
薯模型与模拟高级培训班,会上国际马铃薯中心总部的RobertoQuiroz博士介绍了FLINT1马铃薯产量预测和
水分胁迫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模拟[21,22],还提供了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世界各地不同类型土壤多年多点的统计数
据,以及整理的预测马铃薯产量和计算水分胁迫的供参考的有关参数 。该模型与Jackson等[23]提出的模拟和预
测模型[2428]相比具有修正和改进参数简便,可操作性强,既可以从宏观上对马铃薯的产量进行预测,也可以对试
验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的特点。
在统计试验产量时发现,地膜栽培方式的产量最低,这一现象不是很好解释,就试着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
的FLINT1马铃薯产量预测和水分胁迫计算模型对该试验进行了水分胁迫分析,结果发现,普通栽培方式0~21
cm土壤根系层,在3月下旬-5月上旬,马铃薯的生长可能受到了土壤水分胁迫;地膜绿肥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
方式0~21cm土壤根系层,在5月上旬-8月下旬,马铃薯生长受到水分胁迫。这样就较好地解释本试验不同
栽培方式的产量与0~21cm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联系。
用FLINT1马铃薯产量预测和水分胁迫计算模型对该试验进行了产量预测和水分胁迫分析在国内尚属首
次,期待与同行对FLINT1马铃薯产量预测和水分胁迫计算模型作进一步的探讨。
3.2 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时间
虽然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
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2930]。但在本试验中,地膜覆盖对水分而言,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
本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国西南高寒山区,特别是在有前期干旱的地区,可使土壤的旱情明显好转,有
效降低生育前期干旱胁迫的危害,促进马铃薯早长快发,但是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却阻碍了自然降水进入垄
体,导致马铃薯在旺长期发生水分亏缺,影响正常生长。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马铃薯种植采用的是垄
作方式。虽然在中国西南高寒山区,春播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自然降水量较多,但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由于垄面
上盖有地膜,因而不能充分的接受自然降水,这就造成地膜栽培方式和地膜绿肥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生育中、后期
0~21cm土壤含水率处在较低水平状态,而对照和绿肥栽培方式由于厢面上可以接受自然降水,表现出较高的
土壤含水率。因此,在我国西南高寒山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种植的春播马铃薯,地膜是否需要全程覆盖就是
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试验认为,地膜覆盖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和降水特点,采取5月上旬前覆膜,5月上旬后期撤膜的栽培技术
措施将更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4 结论
马铃薯不同耕作方式0~21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在5月中旬前,地膜绿肥栽培方式、绿肥栽培方
式和地膜栽培方式与对照相比田间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了12.93%,6.30%和10.88%;在5月中旬后,地膜绿肥
栽培方式和地膜栽培方式与对照相比田间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了6.35%和6.40%。
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对照比较,在3月下旬-5月中旬,有提高耕层土壤含水
率的作用,在5月中旬-8月下旬,有降低耕层土壤含水率的作用,且均达显著水平。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和对照
比较,除在3月下旬-5月中旬土壤深度0~7cm外,均有提高各耕层土壤含水率的作用。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
培方式在马铃薯生育期内的主要阶段干物质的量比对照增加了17.8%。马铃薯的耗水量得出各处理在齐苗期,
772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应向土壤补充水分。
绿肥聚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与对照间马铃薯块茎产量的提高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马铃薯
的块茎产量比对照减产达极显著差异水平。FLINT1模型对马铃薯的土壤水分胁迫分析表明,地膜绿肥栽培方
式和地膜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在0~21cm存在一定的水分胁迫现象。
本试验认为,地膜覆盖栽培应结合当地的马铃薯生产的实际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好地膜的作用,可采取前期
覆膜中后期撤膜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山仑,陈培元.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13.
[2] 惠竹梅,李华,周攀,等.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水分含量及贮水量变化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20(1):6268.
[3] 张义,谢永生.不同覆盖措施下苹果园土壤水文差异[J].草业学报,2011,20(2):8592.
[4] 冯燕,王彦荣,胡小文.水分胁迫对两种荒漠灌木幼苗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20(4):293298.
[5] 王进,张勇,颜霞,等.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和播种深度对披针叶黄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
20(9):16401644.
[6] 薛少平,朱琳,姚万生,等.麦草覆盖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7173.
[7] 孙大鹏,万伦.甘肃半干旱区地膜覆盖再利用免耕技术效应与前景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5):6063.
[8] 梁永超,胡峰,杨茂成,等.水稻覆膜旱作高产节水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1):2632.
[9] 张仁陟,罗珠珠,蔡立群,等.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20(4):110.
[10] 晋小军,李国琴,潘荣辉.甘肃高寒阴湿地区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4,18(4):207210.
[11] 李世清,李东方,李凤民,等.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1(5):2129.
[12] 雷尊国.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威宁种薯生产[J].种子,2008,27(11):130131.
[13] 张艳,肖昌智,张君龙,等.威宁气候与农业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19320.
[14] 黄平娜,秦道珠,龙怀玉,等.绿肥烟稻轮作与烟叶产量后茬晚稻产量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学,2010,26(1):103108.
[15] 李银平,徐文修,候松山,等.春小麦复播绿肥对连作棉田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学,2009,25(6):151154.
[16] 李正,刘国顺,敬海霞,等.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20(3):225232.
[17] 刘国顺,罗贞宝,王岩,等.绿肥翻压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水田保持学报,2006,20(1):95
98.
[18] 王岩,刘国顺.绿肥中养分释放规律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6,43(2):273279.
[19] 孙宏勇,刘昌明,张喜英,等.不同行距对冬小麦麦田蒸发、蒸散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3):2226.
[20] 董宝娣,张正斌,刘孟雨,等.小麦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及对灌溉制度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7
33.
[21] CondoriB,HijmansRJ,QuirozR,犲狋犪犾.QuantifyingtheexpressionofpotatogeneticdiversityinthehighAndesthrough
growthanalysisandmodeling[J].FieldCropsResearch,2010,119(1):135144.
[22] LegayS,LefèvreI,LamoureuxD,犲狋犪犾.Carbohydratemetabolismandcelprotectionmechanismsdifferentiatedroughttol
eranceandsensitivityinadvancedpotatoclones(犛狅犾犪狀狌犿狋狌犫犲狉狅狊狌犿L.)[J].Functional&IntegrativeGenomics,2011,11:
275291.
[23] JacksonRD,IdsoSB,ReginatoRJ,犲狋犪犾.CanopyTemperatureasacropwaterstressindicator[J].WaterResourceResearch,
1981,179(4):11331138.
[24] MeronM,TsiprisJ,OrlovV,犲狋犪犾.Cropwaterstressmappingforsitespecificirrigationbythermalimageryandartificial
referencesurfaces[J].PrecisionAgriculture,2010,11(2):148162.
[25] SuárezL,ZarcoTejadaPJ,GonzálezDugoV,犲狋犪犾.Detectingwaterstresseffectsonfruitqualityinorchardswithtimese
riesPRIairborneimagery[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10,114(2):286298.
[26] SuárezL,ZarcoTejadePJ,BerniJ,犲狋犪犾.ModelingPRIforwaterstressdetectionusingradiativetransfermodels[J].Re
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09,113(4):730744.
8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27] AlenRG,PereiraLS,RaesD,犲狋犪犾.CropEvapotranspiration.GuidelinesforComputingCropWaterRequirementsIrriga
tionandDrainage[M].Rome:FAO,1998.
[28] LuoY,OuyangZ,YuanG,犲狋犪犾.Evaluationofmacroscopicrootwateruptakemodelsusinglysimeterdata[J].Transactions
oftheASAE,2003,46(3):625634.
[29] 王俊,李凤民,宋秋华.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和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05210.
[30] 王俊,刘文兆,李凤民.半干旱区不同作物与苜蓿轮作对土壤水分恢复与肥力消耗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7,44(1):
179183.
犈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狋犻犾犪犵犲狊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狅狀狋犺犲狋狅狆狊狅犻犾狑犪狋犲狉犮狅狀狋犲狀狋犪狀犱狋犺犲狔犻犲犾犱狅犳狆狅狋犪狋狅
FANShijie1,2,WANGDi1,ZHANGJunlian1,BAIJiangping1,SONGJixuan2,MAZhixia3
(1.GansuKeyLabofCropImprovementandGermplasmEnhancement,ColegeofAgronomy,Gansu
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2.PotatoInstituteofGuizhouProvince,
Guiyang550006,China;3.AgricultureBureauofWeiningCountyin
GuizhouProvince,Weining5531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Forthepurposeofdevelopingnewmethodstoattenuatetheimpactofdroughtstressonthespring
plantingpotatoinSouthwestChina,thisstudyanalyzedtheeffectoftilagestrategiesonthepotatofieldtopsoil
watercontent,thegrowthdynamicandthetuberyield.Wealsoanalyzedandpredictedthepotentialyieldand
thewateruseefficiencyunderdifferenttilagetreatmentswiththeFLINT1potatogrowthmodel.Theresults
demonstratedthatbeforethefulcoverage,comparedtotheconventionaltilagetechniquetreatment(CK),the
topsoil(0-20cm)watercontentinthefieldtreatedwithgreenmanure+plasticmulchingmode(GMPM),
greenmanure(GM)andsimplyplasticmulchingmodel(PM)increased12.93%,6.30%and10.88%,respec
tively.Whileafterthefulcoverage,topsoilwatercontentofthefiledtreatedwithGMPMandPMwerelower
thanthatofCKat6.35%and6.40%.TheresultsofFLINT1modelanalysisindicatedthattheGMPMand
PMstrategiesmightinducewaterstressduringthelatertuberdevelopmentstage.However,thetuberyield
fromGMPMfieldwas25.6% higherwhiletheyieldfromPMfieldwas15.8%lowerthanthatfromCK.
Therefore,theconclusionisthattheGMPMstrategycould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topsoilwatercontent
duringearlyseedlingstageandthefinaltuberyield,therefore,itisasuitabletilagestrategyfortheproduction
ofspringplantingpotatoinSouthwestChina;Whiletheplasticmodelmightbeappliedatearlyseedlingstage
andremovedduringtuberdevelopmentstagetomaintainthehightopsoilwatercontentandtheyield.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potato(犛狅犾犪狀狌犿狋狌犫犲狉狊狅狊狌犿);tilagestrategy;growthmodel;soilwatercontent;waterstress
972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