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PROVENANCE TRIALS OF BLACK WATTLE

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全 文 :第 2 卷 第 2 期
1 9 8 9 年 4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V o l
.
2 ,
A P r
。 ,
N O

2
1 9 8 9
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高传璧 郑芳揖 任华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刘石俊
(江西省翰州地 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
关键词 黑荆树 , 地理种源
黑荆树是一种生长快、 用途广的树种。 树皮是优质拷胶原料 ; 木材可做矿柱和家具等 ;
根具根瘤 , 可以固氮 , 改良土壤 。 中国在 50 年代初开始 引种 , 目前主要种植在亚热带的中南
部地区 , 跨经度 20 “ 、 纬度 10 “ , 其垂直分布差为1 5。。m 。 分布区内气候和土壤差异很大 , 因
此 , 各种植区只有选择合适的种源进行造林 , 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
中国早期的种子来源于印尼 、 日本、 肯尼亚 、 阿尔及利亚 、 荷兰 、 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商
品种子 , 产地不清。 现在各地造林所用的种子均是上述种源的后代 , 种源混杂 , 很多地方造
林后出现早花、 早实 、 早衰现象 。
为了解决中国各地种植区选择适宜的种源 , 加速黑荆树的发展 , 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
究中心 (A CIA R )资助 ,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合作 , 于 1 9 8 6年和 1 9 8 7年在中国福建、 江西 、 浙江 、 广西四省 (区 )黑荆树主栽区开展了种源
试验。 1 9 86年上半年营造的试验林现已郁闭成林 , 可以初步看出各种源间的差异 。 本文仅对
福建的苗期试验和江西试验点的造林对比试验进行分析 。
一 、 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 ) 试验材料
澳大利亚提供24 个种源 , 代表了 8 个气候类型 。 我国提供 6 个种源 , 分别选自国内各主
要种植区 。 另外还有一个巴西种源 。 参加苗期对比试验的有澳大利亚种源 24 个 , 中国种源 1
个(云南省广南种源)。 参加造林对比试验的有澳大利亚提供的种源18 个 , 中国种源 6 个及巴
西种源一个。 各参试种源的地理位置见表 i 。
试验地分别设在 5 个黑荆树主要种植区 : 福建省长太县陈巷林场(24 0 29 ’ N 、 1 1了“52 ’ E ,
海拔 i 0 9 m ) ; 江西省赣州市湖边园艺场 (2 5 “2 1 ‘ N 、 1 1 4 “ 5 0 ‘ E , 海拔 i 2 3 m ) , 福建省 南 平
市福建林学院试验场(2 6 “ 39 ‘N 、 1 1 8 “10 ‘ E , 海拔 1 27 m ) ; 广西自治 区河池地区林 科 所 试
验场 (2 4 0 4 9 ’ N 、 10 7 “ 4 1 ’ E , 海拔6 9 7 m ) ; 江西安远县孔田林 场 (2 5 0 4 9 , N 、 i r 5 O 2 0 ’ E , 梅
拔2 6 6 m ) ; 浙江省温州市亚热带作物研究所(2 8 “0 1 ‘ N 、 1 2 0 0 4 0 ‘ E , 海拔 so m ) 。 以上各点
以往 10 a 的年平均气温均在 17 ℃一21 ℃ 。绝对最低气温为 一 2 . 5℃一 一 7 . 9℃ , 年平均降雨量为
本文于 1 0 8 8年 9 月 2 7 日收到 ,
1 7 2
表 1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参 试 种 源 的 地 理 位 皿
取污 号 种子产地 万一 _ 一 人 _ r。 ! 、。
’阮 _ 阮生_ 。于‘ 一 : 、, , 几, ,J :备 p 之共 一 弓工 儿屯 一 , m 、 1! 拥场 勺 l 于r 丁 J J匕 一 二 P 诀火 名口二 JJ心一 - 一 一- - -一二 {卜一 卜- -一 - - - - - - - 一 ’- -一 一3 5 ’ ‘5‘ 5
} “ 9
’ 4 0 ‘ E } 80
·
} “ 7 7‘ ⋯澳大 利亚 “6 “ 2 8 ’ s ’‘9 . 0 ‘’ E
3 8
’ 。。’ S “‘“ c o ‘ E ’。0 11 “, 92 3 ⋯ ’ · 3 7 “ 。。‘ 5 “ 9 “ 2 0 ’ E
3 5 “ ‘2 ‘ ”
}
’‘。“ ‘2 ‘ E { 7 6 0 { “9 2 8 }
’ 3 7 “ 4。‘ 5 ’5 。“ 49 ‘ E
3 6 “ 3 9

S { 1 4 9
一 3 5 , E } 2 60 一 1 5 32 0 ’ 护 4 1 “ 0 7 , 5 1 46 . 5 2 产 E
遂碑灭n 月 )
1 4 3 9 生
1 4 9 2 7
1通7 2 5
1 4 7 7 0
1 5 08 7
1 5 48 5
1 4 76 9
1 4 39 7
14 9 2 3
1 4 92 2
1 4 41 6
1 4 39 8
1 4 92 6
1 5 0 8 8
1 4 92 4
1 4 39 5
澳大 利亚
,曰n.Ž八甘””0几U,d月‘矛n材UJ任9一D工b,曰曲口了个夏 非
澳大利亚
3 0
.
3 5
, S
3 7
0
5 0
产 S
3 5 . 2 9
, S
1 5 0
0
5 1

E
14 0
0
4 7
产 E
14 9
0
16
, E
15 0
0
0 5
尹E
1 4 1 0 2 8
, E
4 1 0 5 7
, S
《1 0 4 9 产 S
42 0 5 0 产 S
1 4 8
“ 1 8
, E
1 4 7
0
35
, E
1 4 7
0 31
,
E
9 10
5 0 0
1 0 0
4 0
30
2 2 0
1 0 0
1 4 7 0 1 5
,
E
1 5 0
0 1 3 尹E
1 17
0 4 5 产E
2 5
0
2 1
, N
2 8
0 0 1 , N
2 3
0
5 1
, N
2 5
0
5 0

N
3 1 0 5 6

N
2 4
0 2 0 , N
1 14
0
5 0 E ,
1 2 0
. 40 尹E
1 0 5
.
10
, E
1 1 4
0
50
, E
1 0 7
0
1 4
, E
1 0 3
0 2 0 , E
1 0 0
5 0
1 5 4 0
1 2 3
6 9 0
1 6 0 0
55六乙1矛,r声
.
众UO月眨J‹践””比un甘1二,人‘Ž妇心00.87尸舀叮古卜”勺J,d六曰几丹西O
夕护尸厅才
认j 非
澳大 利亚 3 6 0 5 5 , S
3 5

1 5
,
S
1 4 9
0
5 4
, E
1 4 9
.
2 0
, E
1 5 3 2 7
1 5 32 8
1 5 3 3 1
1 5 3 3 0
C 6
C 2 1
C 2 2
C 2 3
C 2 4
C 2 5
C 2 0
,
中国吸州
‘卜国温州
中国云南
中国 . 州
中国四川
中国云南
巴 西
1 0 0 0一 1 7 0 0 m m 。
(二 ) 试脸设计
育苗试验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三次重复二行小区 , 每个小区10 0株。
造林试验采用 B I B设计 , 5 x s 正方形小区 , 在福建 、 江西的三个试验点有25 个种源参
加 , 6 次重复 。 其他三个点有 21 个种源参加 , 5 次重复。 在重复周围设 1 一 2 行保护区 。
(三 ) 育苗和造林技术
用聚乙烯袋育苗。 袋的口 径为 1 2 c m , 高 20 c m , 袋 的周围打三排排水孔 , 然后装土成
为营养杯 。 育苗前种子用95 ℃以上的热水浸种催芽 , 种子萌动后播种 。 用 3 一 5 个月的苗木
造林 。
造林 : 块状伦大穴整地。 穴 _ L底口 边长 60 c m , 一b’) 氏边长为40 c m , 深 40 c m 。 短穴施垃
圾土 1 2 . 5 k g 。 磷肥 1 0 0 9 , 氮肥5 0 9 , 株行距2 . 0 x 2 . 0 m 。
抚汀管理 : 造林当年锄草二次 , 第一次锄草时追施一次氮肥 。
(四 ) 观洲记载
苗期终了观测苗木高度 、 地径和生物量 。
造林后每年年终测树高 、 胸径的生长欲 , 斗观测树木的干形 、 冠幅 、 枝 卜高、 开花结果
}‘李况及病虫害等。 调查植株机械抽取 。
观测后 , 对各性状进行比较 、 分析。 对数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 以确定各种源间的差异
水平 。
二 、 试验结果与分析
因各点 育苗、 造林时间不一玫 , 有的点苗期只有 3 个月 , 有的却有 6 个月 ; 有的点造林
2 期 高传璧等: 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1 7 3
后还不到一年 , 性状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 所以 , 本篇只分析陈巷林场的苗期材料和赣州试
验点的造林对比试验材料。
(一 ) 苗期生长性状
参试种源苗期各性状观测结果见表 2 。 数据 (已经过调整 )经 IB M 计 算 机方差分析 , 可
以看出黑荆树各种源在苗木的高 、 径生长和总生物量上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见 表 3 一
5 )
o
表 2 苗期各性状观洲值平均数
二⋯⋯ 苗 高 ⋯地 径 生 物 量(g /株 ) 苗 高 地 径序 号 种 源 号(e m ) (C m ) (e m ) (e m ) 生 物 云(g /株 )
八舀”U,UO”内J工匕冲‘,曰†RnnUZ勺山Ž0.,止SQ甘97.⋯,人上l’11一UC”nU0,目,臼曰Jln”人n几」,曰,一妇弓‘月n勺山.⋯nuoŽU八tl”勺0
尸J勺曰一‘O口”n目匕9左孟,16叮40甘⋯内匕RŽJ任九舀,翻1”,上,1一,山一胜”八舀OUt口”.吕n甘0”UJ目月‘比口怪†‘从⋯2咬1月‘.1山1 50 8 81 4 3 9 51 50 8 7
1 4 72 5
1 4 4 1 6
1 4 9 2 4
1 5 3 3 1
1 4 39 8
1 4 92 6
1 4 92 7
1 5 33 0
1峨92 5
1 5 32 8
0

3 4
幻。 2 9
0

3 5
0

3 0
0

2 5
0

2 7
0

2 4
0

2 7
0

2 3
0

2 2
0

2 2
0

2 2
0

2 3
:{:{
1

1 3
0

82
1

93
1

1 2
1

3 8
1

5 5
1

1 5
1

1 3
1 4 3 9 4
1 4 3 9 7
1 4 9 2 2
1 5 32 7
C 2 2
1 4 92 8
1 5 4 5 8
1 4 7 69
1 5 32 6
1 4 7 71
1 49 2 3
1 4 7 70
1 2

2 5
0
.
19
0

19
汽UOtI7Ž吕咬J任7.‘
:
1,上止O甘,山”11.1
8

1 2
J任”勺斑h7OUgn甘1上,山几J‘任5,二目l人曰工1”之22260的81529743口Ž臼叮n乙,之, .八Un””0.。07t一才了2,自2勺目q石山土,几之止上
1 7
.
0 8
22453675。10妞3
表 3 苗 期 离 生 长 方 差 分 析
变 异 来 源 自 由 度 离差平方 和 均 方 F F 0 . 0 5 F o . o i
no1.二一匕7J丹 任OJ曰O”6 4 4
.
7 1
1 4 8 7
.
1 6
3 3 3

3 G
2 4 6 5
.
2 3
32 2

6 1

4 6
.
4 2二
8
.
9 2二

1 9

7 4 :::
8n乙刀性SJ生
†9J雌厅‘
libJŽ左异复理变重处误总
表 4 苗 期 地 径 生 长 方 差 分 析
变 异 来 源 自 由 度 离差平方和 均 方 F F 0 . 0 5 F 0 . 0 1
⋯ 。· 0 4 }二 5 。 0 82 。 2nJ. .上0
.
0 2
0
.
0 0 5
0
.
0 0 1 2 5
1 6

0 0
. 电
4
.
0 0二

1 9

7 4
乃自通任SJ映
勺习J搜开了
间戈己和复理重误处总
(二 ) 一年半生幼林各项生长指标调查分析
各参试种源幼林生长量见表 6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幼林阶段种源间的生长差异极为显
著 (见表 7 、 8 ) 。
1 7 4 休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表 5 苗 期 生 物 量 方 差 分 析
变 异 来 源 白 由 度 离差平方和 均 方 F F o . o s F 0 . 0 1
1
.
0 8
1 生. 2 7
8
.
8 3
2
.
0 1
0
.
5 9
0 1 8
1 1
.
1 0二
3
. 艺3二
竹曰‘1 .OU月性
仆自月任一」
间问差异复理变重处误总
表 6 参 试 种 源 幼 林 生 长 最
序一源 号 种 源 号
(m ) (e m ) (m ) (e m )
己J门才吸弓曰n6叮.了
.⋯八‘移“,曰,
·⋯

OU‘峨‘,勺曰b几工J几工一O九bŽ二JJ,n一吕
.⋯,山曰咋口O‘臼自
2 5
总平均
1 49 2 6
1 49 2 8
C 2 3
1 4 3 9 5
C 6
1 4 4 16
1 4 9 2 7
1 4 9 2 3
1 4 7 6 9
1 4 7 7 0
14 9 2 4
C 2 2
2

7 2
2

6 9
1

8 0
1
.
7 1
1

9 4
1

8 3
1
.
9 2
1
.
6 8
1
。右5
1
.
7 0
1

6 0
1

3 0
1

6 7
1

4 6
1

9 2
月任二JR”一了OO臼八U,人曰勺J‘咭,且1二.n‘妇,叮”1内J兑J场J月q“几1,’‘任内卜一洲”J尸O月妇,目n”0.勺曰。‘O†U1.1n12
.⋯,一nŽ目1上妇0”11叮4,自0‘勺一1工q一,n甘51.上0ŽUO月任J场Q†O”,d口目n山11..孟,八土.v”tlO曰内乙. .⋯丹jnJ几J,d33内2C 2 41 47 2 5C 2 0
1 43 9 7
1 43 9 8
1 50 8 7
14 9 2 5
1 47 7 1
1 4 39 4
C 2 1
1 4 9 2 2
1 5 0 8 8
C 2 5
87910n23
表 7 脚 径 生 长 量 方 差 分 析
变 异 来 源 自 目l 度 离 差 平 方 和 均 方 F
2 几
2 9
9 6
1 4 9
1 2
.
9 2 0 9
G 4
.
3 3 2
1 6
.
6 5 3 0
9 3
.
9 0 5 9
0
.
5 38 4
2
.
2 18 3
0
.
17 3 5
3
.
10 4二
12
.
7 8 6二
左和间理组处区误总
表 8 树 高 生 长 艇 方 差 分 析
变 异 来 源 自 111 度 离 差 平 方 和 均 方 户,
2 4
艺9
9 G
1 4 9
{
{ 1 0 . 9 4 6 1
4 6
.
2 6 9 2
1 1
.
1 1 8 6
6 8
.
3 3 4 5
0
.
4 56 1
1
.
5 95 5
0
.
1 15 6
3
.
9 3 8二
1 3
.
80 1二
组理差和处区误总
(三 ) 枯梢病发病情况
通过对枯梢病发病率的调 查得出 , 大部分种源都有不同程度的枯梢现象 , 但也发现有部
分种源发病较轻 , 如“ 1 4 9 26 ”便没有发病 , “ 1 4 7 7 0 ”发病率也较低 。
2 期 高传璧等 : 黑荆树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1 7 5
(四 ) 开花结实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 参试的种源中 , 国外的 19 个种源无一开花 , 而我国的 5 个种源却已开花 。
开花率最高的是赣州种源 , 高达 6 4 . 4 % , 开花率最低的是温州种源 , 仅为2 . 8 % 。
三 _ 小 结
黑荆树不同的地理种源 , 经过苗期及造林初期的试验观察表明 , 各种源间无 论 在 生 长
量上 , 还是其他形质指标方面差异都极显著。 经 q 检 验 与 当地 对 照 种 源 C 6比 较 , 参 试
的种源中存在显著 差异 的 是 C 2 4 、 1 4 7 2 5 、 1 5 0 8 7 、 1 5 0 8 8 、 1 4”7 、 1 4 7 7 1 、C 2 0和 C Z i等 种
源。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衫木种源试验协作组 , 1 9 8 8 , 杉木造林 区种源选择 , 林业科学研究 , 1 (1) : 1 一13 。
〔2 〕马育华 , 19 8 2 , 试验设计, 农业 出版社。
A PR E LIMINAR Y R E POR T ON PR O V E NANC E T R IALS
O F B LACK W AT TLE
G a o Ch u a n g b i Z helig F
a
lg q i R en H
u a d o n g
(T he R e s ea r c 人 I” s t‘t二 to o f S u btr o p ie a l F o r e s t川 C A F )
L iu Sh iju n
命 , 二 ho “ R e s e a r e h I o s fftu te o f F o r e : t心 )
A b str a ct D e s ig n a nd
e o
nd iti
o ns o f th e s it e s fo r the Pro ven a n c e t r ia ls o f
th e b lac k w a ttle (A
c a cfa 优e a r n sff) h a v e be e n d es e r ibed

V a ria t io n s o f e h a rac te r s
r elev a址 to s ee d lin g s in t h e n u r se r y st a g e a nd the yo ulg tre s o f o n e a n d a
h a lf y e a r o ld w er e a n a ly z e d
.
T he re su lt s w e re a s fo llo w s :
I

T h e r e w e re si g n ifie alt d iffer e n c es be tw ee n d iffer e n t Pr o v en a D c e 3 in
he ig h t
,
d ia m et e r g ro w th a n d b io m a s a t n u rser y s ta g e
.
亚 。 Fo r yo u n g t re s , th e s ig n ifie a n t d iffe renc e lie s in inc r em en t o f d ia m e-
te r a nd t
re h e ig ht
.
皿 。 A m o昭 s ix C hin ese Pr o ven a nc e s , five o n e s s ta rted flo w er i鳍 , b u t n o
A u st r a lia n Pro ven anc e te ste d w a s fo u nd fl
o w er ilg 滋 th e sam e t im e
-
万 。 Pro ven anc e s 14 7 2 5 , 15 0 8 7 , 15 0 8 8 , 1 4 3 9 7 , 14 7 7 1 , C 2 4 , C 2 0 a n d C Z I
a PPear ed th e be st
.
N o
.
C6 fro m G anz h o u w a s p e r fo r m i昭 bad ly .
V

A ll 少o ven a nc es test ed d id no t d lffe r s ig n ifie a n tly fo r d ie- b a ek inc id -
e n Ce
.
K叮 ~ d s b lac k w a ttle : p r o v en a n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