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5 卷 第 5 期
1 9 9 2 年1 0月
林业 科学研究
FO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V o l
。
5
.
N o
。
5
o e t
. , 1 9 9 2
不同伐桩高度和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
萌芽更新的影响 ‘
黄世能 郑海水
(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 业研究所 )
关扭词 大叶相思 伐桩高度 林分密度 萌芽更新
大叶相思(A ca ci a au : i邝li 了。 , 二i: )是一适应性强、 用途广泛的速生固氮树种 , 60 年 代初引
进我国 , 被认为是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荒山造林 、 园林绿化 、 环境
保护及薪炭材树种 [’一“ 1。
薪材树种的重要特性之一 , 是要具有较强的萌芽或萌孽能力。 据报道川 , 早在50 年代就
有人试图以萌芽更新方式经营大叶相思矮林 , 但效果很不理想 。 近 10 年来的试验也终因未充
分考虑影响萌芽更新的因素及缺乏合理的更新技术而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6一 6 ] 。 为探索大
叶相思的萌芽更新技术 , 作者于1 9 8 5年在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林场首先进行了不同伐桩高度
的采收更新试验 , 并观测了林分密度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 林场 , 地处n 0 0 30 , E , 18 0 14 ‘ N , 海拔45 m , 属热带
季风气候 , 干湿季节明显 , 雨期多集中于 6 ~ 10 月。 该地区的土壤及气象资料已有报道川 。
2 材料与方法
2
.
1 试验材料
为 3 年生密度试验 林(实生 ) , 密度有 : 1 0 0 0 0 株/ h m Z (D , )、 6 6 6 7 株/ h m Z (D 么)、 4 4 4遵
株/ h m Z(D : )和3 3 3 3 株/ hm Z(D ‘) , 保存率 9 8 . 2 % 以上 。
2
.
2 试验设计
采用裂区设计 , 以密度为主区 , 伐桩高度为副 区 , 3 次重复。 伐桩 高度 有 30 c m 、 60
em 和 1 0 0 e m 。 1 9 8 5年 5 月采伐(皆伐 ) , 每小区砍 1 0 0株树 , 调查中间的1 0株(桩 )。
2
一
3
2
。
3
一
1
训查因子和方法
伐桩萌芽率 采伐后即开始逐日观测 , 直到确认伐桩枯死为止。
1 9 9 1一0 1一0 3收稿 。
* 本文系国家攻关课题 “薪炭林选种引种和栽培经营技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 并得到加拿大国际发 展研究 中心(I D R C )
的资助 。 本所何克军 、 蔡满堂 同志参加部分工作 , 本文 承蒙李善淇副研究员审阅并提 出修改意见 , 在此一并致 谢。
6 1 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5 卷
2
.
3
.
2 萌茅始期和萌芽过程 结合萌芽率的调查 , 记录 各伐桩 开始 萌 芽 的日期 , 并对60
c m 伐 桩的萌芽过程进行为期30 d 的详细观测 , 记录伐桩每天萌发的萌条数 。萌 生于同一萌
芽点的一簇萌条记为 1 条 , 下同 。
2
.
3
.
3 萌条数量及其分布 伐后 3 个月进行条数计量 , 同时将60 c m 和 1 0 0 c m 的伐桩划分
为上 、 中、 下三个部位 (详见表 2 注 ) , 调查不同部位的萌条数分布 。
2
.
3
.
4 伐桩存活率和萌条径 、 高生长 伐 后每隔一定时期(一般为 3 个月)记录死 亡 伐桩数
量 , 同时测量存活伐桩中所有直立萌条的径 (萌芽点以上50 c m 处)、 高生长 。
2
.
3
.
5 萌芽林长势及其生物量 萌芽林长势以萌条长势表示 , 分好、 中、 差三级 , 标准为 :
好—粗壮直立 、 主干明显 ; 中一一较粗壮、 主干明显直立但顶部分叉 ; 差—纤细弯曲、顶部分叉 。 林分生物量(鲜重 )采用相关测定法〔7 ]进行测算。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 伐桩萌芽率
调查结果如表 1 。 方羞分析表明 , 林分密度对伐桩萌芽率洽响不显 著 (F = 0 . 18 < F 。. 。。
二 4 . 7 6 ) 。 然而 , 作为一个直接影响林木生长尤其直径生长的因 j气, 林分密度也间接 地 影响
了伐桩的萌芽率。 从 30 c m 伐桩的萌芽结果看 , 林分密度越大 , 萌芽率越高 。 这可能与高密
度林分的林木较细 小有关 , 因为通常情况下 , 小径级林木的伐桩萌芽率较大径级林木高〔吕1 。
伐桩高度对萌芽率有极显著影响(F = 5 3 . 4 5 > F 。 . 。: = 3 . 6 3 ) , 萌芽率随伐桩高度 的 增 加而增
高 。 伐桩高度对萌芽率的这种影响 , D eB e ll和 H o o k (1 9 70 )和 H a r r in g to n (1 9 5 4 )等人认为
伐桩高度影响伐桩本身所含潜伏芽或不定芽的数量所致 , 尤其是那些仅靠潜伏芽萌发萌条的
树种 [。 , ‘。] 。 均数差异检验结果 , 60 c m 和 1 0 0 c m 伐桩的萌芽率显著高于 30 c m 伐桩的萌 芽
率 。 林分密度与伐桩高度的交互作用对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F = 0 . 17 < F0 : 。。 二 2 . 了4 )。
裹 1 不同林分密度及砍伐离度伐桩萌芽率和萌条致t 的比较
因 子 伐 桩 萌 芽 率 (% ) 平 均 萌 条 数 贵 (根 )
伐桩高度 (e m ) 3 0 6 0 10 0 平 均值 3 0 6 0 10 0 平均值
密 IJ : 8 4 . 1 1 0 0 10 0 9 4 . 7 7 . 1 14 . 4 2 1 . 7 1 4 . 4 a e
D : 8 0
.
9 1 0 0 10 0 9 3
.
6 8
.
3 16
.
7 2 3
.
0 16
.
o b
I)3 7 8
.
6 1 0 0 1 0 0 9 2
.
9 6
.
6 14
.
2 2 6
.
0 15
.
6 a b
度 丈)‘ 7 6 . 9 1 0 0 1 0 0 9 2 . 3 4 . 9 1 1 . 4 2 3 . 0 13 , I c
平 均 位 8 0 . 1八 1 00 B 1 0 O B 9 3 . 4 6 . 7 A 1 4 . 2 B 2 3 . 4 C 1 4 . 8
注 : 平均值栏内数值后大 、 小字母分别示伐桩高度 、 密度 的均数差异检睑(尸 = 。. 0 5 )结果 , 下「J。
3
.
2 萌芽始期和萌芽过程
3
.
2
.
1 萌芽始期 调查结果表明 , 不同密度的林分其树桩开始萌芽的时间是一 致的 , 但不
同高度的伐桩 , 萌芽始期则不 [aJ 。 1 0 0 c m 和60 c m 伐桩分别在采伐后第10 d 和第 12 d 开始
萌芽 , l{lj 3 0 c m 伐桩伐后16 d 才开始萌芽 。 伐桩越高 , 萌芽越早的这种趋势 , 作者在马占相
思的萌芽更新研究中也曾观测到川 。
书. 2 . 2 萌芽过程 对60 c m 伐桩进行萌芽过程观测的结果如图 1所示 。 萌芽 始于 采伐后第
亏期 黄世能等 : 不同伐桩高度和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12 d
, 当天平均萌条数就达 3 . 2根/ 桩 , 以后继续萌芽 , 日均2 。 5根/ 桩以上 , 20 d 时 日均萌
条数量最大 , 为4 . 1根/桩 ; 24 d 后开始减少 , 1 个月时基本停止萌芽。 荫芽峰 期 在 采伐后
1 2一 2 4 d , 萌芽期持续约2 0 d 。
.叔味伙留肠上场l0
. 魂卜 众/
):卜) / \皿 :肠/ 、
\ 、~ ~
、一 .
1 2 14 16 卫3 20 2 2 2 4 2 6 2 8 3 0
采伐后夭效
图 1 大叶湘 思伐桩 (6 0 c m )的萌发过程
-一 日均 萌芽条数量 —累计萌芽条数量
3
.
3 萌条数量及其分布
3
.
3
.
1 萌条数量 调查结果见 表 1 。 方 差
分析显示 , 林分密度与伐桩高度的影响均达
极显著水平 (尸密 = 1 0 . 10 > 尸。 . 。: 二 9 . 78 , 尸高
= 31 1
.
03 > F
。 . 。, = 6 . 23 )
, 但两者的 交 互 作
用影响则不显著 (F = 2 . 68 < 尸。. 。。 = 2 . 7 4 )。
萌条数量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多 , 原因如
上所述 。林分密度对萌条数量的极显著影响 ,
可能也是间接通过伐桩直径的作用 而 实 现
的 。此外 , 调查结果还显示 , 所有的萌条没有
一根是由根部萌发的 , 说明大叶相思是一种不能靠根部萌孽的树种 。 我们对一些采伐木和风
倒木进行覆土埋根试验 (将根系与树头切开并培土以期根部萌芽 )也证实了这一点。
3
.
3
.
2 不同伐桩部位的萌条分布 就 60 c m 伐桩而言 , 78 % 以上的萌条位于伐桩的 中、 上
部 , 而 1。。 c m 伐桩其中、 上部的萌条占83 % 以上。 不同密度的林分 , 均有伐桩越 高 、 中上
部萌条越多的趋势 (表 2 )。 由此可见 , 增加伐桩高度有利于伐桩萌芽及萌条存活 。
表 2 不同伐桩部位的萌条分布 (单位 : % )
密 度 D I D : D s D -
伐桩高度 (e m ) 6 0 1 0 0 6 0 1 0 0 6 0 1 0 0 6 0 1 00
7 2
.
3
1 2
。
8
1 4
.
9
6 1
.
7
2 1
.
3
1 7
.
0
5 8
.
9
2 6
.
8
1 4
.
3
9 4
.
7
5
.
3
0
.
0
6 0
.
9
2 1
.
9
1 7
.
2
{:
5 4
。
4
2 3
。
6
2 1
.
8
7 1
.
6
2 1
.
7
6
.
7
上中部位 下
注 : 6 o e m 伐桩的下 、 中和上部 分别指 0一Zo e m 、 2 2 ~ 4 o e m 和‘i ~ 6 o e m 。 i o o e m 伐桩则指。~ 3 3 e m 、 5 4 ~ 6 6 e .
和 6 7 ~ l oo e m 。
表 3 伐桩存活率比较
(单位 : % )
倪 桩 高 度 (c m )林分密度 平 均 值
30 6 0
D i
D :
D 。
D -
平均值
.
3
。
8
.
6 A
9 2
。
o a
8 3
.
s a
8 6
.
4 a
7 9
.
l a
9 1
.
3 B 9 9
.
2 B 8 5
.
4
3
.
4 伐桩存活率与萌条径、 离生长
3
.
4
.
1 伐桩存活率 伐后19 个月的调 查 结
果见表 3 。 方差分析表明 , 伐桩高度对存活
率有极显著影响 (F = 19 。 32 > F。:。: ) , 而林分
密度以及密度与伐桩高度的交互 作 用 影 响
则不 显 著 (F密 = 1 . 1 < F0 :。。, F交 = 。。 23 <
F
。
;
。5
)
。 均数差异检验结果 , 6 0 em 和 i oo en
伐桩的存活率间无显著差异 , 但均显著高于
30 Cm 伐桩的存活率 。
自‘
.
0nU月U九n b几IJ材O曰,玉1.1咋了70”
.⋯月b性一舀了O甘09吕796352
3
.
4
.
2 萌条径 、 高生长 调查结果见表 4 。 方差分析表明 , 伐桩高度对萌条径 、 高 生 长有
极显著影响 (F径 = 15 。 04 > F 。;。, , F高 = 1 0 . 40 > F 。. 。: ) ; 林分密度对萌条径生长 影 响 极 显著
(F = 1 5
.
57 > F
。二。; ) , 但对高生长则无显著影响 ( F = 2 . 08 < F 。 . 。5 ) 。 密度与伐桩高度的交互作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5 卷
川对萌条径、 高生 民均无显著影响 (F = 。. 25 ~ 。。 28 < F 。 . 。5 ) 。
衰 4 19 个月生劝条径 、 离生长的比较
因 子
伐桩高度 (c m )
萌 条 直 径 (c m )
3 0
2
.
4 5
2
.
7 1
:
.
::
6 J 10 0
2
.
6 3 3
.
1 6
2
.
9 5 3
.
2 7
2
.
9 0 3
.
3 6
3
.
2 8 3
.
7 1
平 均 位
2
.
7 5 a
2
.
9 8 b
3
.
0 2 b
3
.
2 8 C
:
.
;:
3
.
6 6
3
.
4 9
3
.
6 1
‘
萌 条 裔 (m )
6 0 1 0 0
3
.
9 5 4
.
1 8
3
.
5 4 3
.
8 8
3
.
7 0 4
.
0 3
3
.
7 6 4
.
1 3
、聆 均 值
3
.
9 6 a
3
.
6 4 a
3
. 吕o a
3
.
7 9 a
2
.
7 lA 2
.
9 4 B 3
.
3 8 t: 3
.
0 1 3
.
7 4 3 4
.
0 6 C 3
. 色0
一几你.从执一密度平
3
.
5 萌芽林的长势及其生物产皿
3
.
5
.
1 萌芽林长势 萌芽林长势以林分中好 、 中、 差萌条所占比例表示 (表 5 ) 。 就不 同 密
度而言 , D : 和 D ‘萌芽林分长势最好 , 这是因为 D , 密度大 , 其竞争萌条的向上生长 较其他
密度的林分明显 , D ‘则 由于伐桩较粗壮 , 贮藏物质较多 , 故萌生的萌条较粗壮 。 其 他 两种
密度的林分长势则较差 。 从伐桩高度看 , 6 0 c m 伐桩的萌芽 林分长势最好 。
裹 5 不同密度 、 不同伐桩言度的蔺多林分长势比较 (单位 : ;幻
D
,
D : D J D ‘
6 0 1 00
7 8
.
2 9 5
.
0
2 1
,
8 5
.
0
0
.
0 0
.
0
3Q80.跳6曰RUO1一3547
林分密度
桩高 (e m )
长 好
,
}
J ::
,
:
3 0
4 6
_
4
6 0
5 5
.
3
1 0 0 3 0
6 8
.
4 6 4
.
0
! 5
.
8 2 6
.
0
6 0
5 7
.
8
4 2
.
2
11‘O曰
六d一6一6831比一.内j一,JR
Lb几」
势 左 0 . 0 0 . 0 0 . 0 1 0 . 7 3 . 6 1 5 . 8 10 . 0 0 . 0 1 6 . 4 0 . 0
3
.
5
.
2 萌芽林分生物量 试验求得19 个月生萌芽条生物量与其径、 高的 回 归 方 程 为 W =
。. 19 6 S X (口H )。” ‘” ( : “ 。. 98 7 1 , 达极显著水平 ) 。 由此方程推算的不同林分生物量 统计结
果如表 6 。 方差分析表明 , 伐桩高度及林分密度对林分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 (F 高 = 2 1 . 09 >
衰 6 19 个月生魂芽林分的生钧皿比较
林 分密度 书 均 位
D
,
刀 :
I )
;
D 。
平 均 位
f忆 桩 高 度 ( e m )
3 0 6 0 1 0 0
3 6
.
2 0 4 9
.
8 7 5 4
.
8 8
2 4
.
9 2 4 6
.
8 2 4 8
.
56
2 3
.
7 1 3 3
.
1 5 3 7
.
8 0
12
.
4 7 2 7
.
6 8 3 3
.
8 5
4 6
.
9 8 a
4 0
.
10 b
3 1
.
17 e
2 4
.
6 7 d
2 4
,
3 3 八 3 9 . 3 8 B 4 3 . 7 7 C 3 5 . 8 3
FO
. 。: , F密 = 45 ·84 > F 。
. 。工) , 但两者的交互作
)lj影响则不显著 ( F = 0 . 4 < F。. 。。) 。 均数 差
异检验结果表明 , 1 0 0 c m 伐桩萌芽林分生物
童较 60 c m 伐桩萌芽林分高4 . 34 t/ hm “, 但据
测定 , 若以 1。。c m 高度采伐 , 则伐桩留存生
物量比6 0 c m 高度采伐的要多 4 . 43 4t / h m : 。
可见 , 萌芽林分在 19 个月生时 以 60 c m 高
度进行第二次采伐 , 其生物量总产量要比以
1 0 0 c m 高度采伐的高。
J
4 结语与讨论
( 1) 大叶相思不是一种萌芽力很强的树种 , 不能靠其根部萌禁形成矮林 , 而只能通过增
加伐桩高度来提高其萌芽更新能力。 伐桩高度对它的萌芽能力及萌芽林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
综合分析结果认为 , 大叶相思的萌芽 更新采用 6 0 c m 的伐桩高度较合适 。 与广东省电白县林
5 期 黄世能等 : 不同伐桩高度和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 右1 5
~ 护-网~一- 一一- - - - ~ ~ ~ ~ , 护~ ~ ~ ~ ~ ~ ~ ~ ~ . ~ 一 _一一科所的试验结果相比工’“] , 不仅因降低伐桩高度而提高了收获量 , 且能较大程度地避免由于伐
桩过高而导致萌条被风折、 风倒的不良后果 。
(2 ) 萌芽林分与实生林分对密度的反应是相同的 。 萌芽林的直径生长和林分生物产量受
密度的影响十分明显 。
(3) 林分密度对低伐桩萌芽率的影响以及对萌条数量的影响 , 可能是通过伐桩直径的影
响而实现的。 至于伐桩直径对萌芽更新的影响 , 有待进一步探讨 。
参 考 文 献
1
2
3
5
恶
9
1 0
徐燕千 , 霍应强 . 大叶相思栽培及其利用研究 . 热带林业科技 , 1 9 82 , (1) : 20 ~ 30 , (2 ) : 1 ~ 13 .
郑每水 , 何克军 , 蔡满堂 , 等 . 贫府地薪材树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 热带林业科技 , 1 9盯 , (5) : 21 一 30 .
N a tio n a l A e a d e m y o f S e ie n e e s
.
Fir e w o o d e r o P s
一 s hr u b s a n d t r e e s P e e ie s fo r e n e r g y Pr o d u e tio n
.
N a tio n a l A e a d e m v Pr e ss
.
W
a s h in g t o n
.
D
.
C
. ,
U
.
5
.
A
.
2 95 0
.
W i
e r s u m K F
,
R a m la n A
.
C u lt iv a t io n o f A c a c ‘。 a o r ic u l‘fo r 爪 15 o n Ja y a . Io d o n e s ia , C o m m o n w .
Fo r
.
R e w
. ,
1 9 8 2
, 右1 (2 ) : 1 35 ~ 14 4 .
Y a n ta s a t h K
.
Fie ld t r ia ls o f fa s t g r o w in g
, n it r o g e n fix in g t r e e s i一1 T h a ila n d , A u s tr a lia n A e a e ia ,
in D e v e lo p in g C o u n t r ie s
.
A C IA R
.
Ca n b e r r a
,
A u s t ra lia
. ,
1 0 8 7
.
i7 G~ 1 7 9
.
B r e w b a k e r Ja m e s I
J .
P e r fo r m a n e e o f A u s tr a lia n a ea c ia s in H a w a iia n ”itr o g e n fix in g tr e e t r ia ls
.
A u s tr a lia n A e a e ia s in D e v e lo Pin g C o u n tr ie s
.
A C IA R
.
C a n b e r ra
.
A u st ra lia
, i , 8 7
.
1 80 ~ 1 5 3
.
佐藤大七郎 , 堤利夫著(聂绍荃等译) . 陆地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 7 , 1 ~ 18 .
Jo hn s o n P 5
.
G r o w t h a n d st ru e t u ra l d e v e lo p m e n t o f r e d o a k sp r o u t e lu m p s
,
Fo r
.
S e i
. ,
1 9 75
,
2 1 : 4 1 3 ~ 4 1 8
.
圣la r r in g to 一飞 C 、. Fa e to r s in flu o n c in g in it ia l s Pr o u tin g o f r e d a ld e r , C a n . J . Fo r . R e s . , 1 0 5‘,
1 4
t
3 5 7 e 3 6 1
.
D e B e ll D S
,
H o o k
,
D D
.
Fa e to r s i o flu e n e in g s tu m p s p r o u t in g o f s w a m p a o d w a 亡e r tu p e lo
s e e d lin g s
,
U
.
5
.
F o r
.
Se r y
.
R e s
.
Pa p
. ,
1 0 7 0
,
S E
一
5 7
.
黄世能 . 不 同伐桩直 径及高度对马 占相思萌芽更新彤 响的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19 90 , 3( 3 ) : 2们一 2土9 .
陈文励 . 大 叶相思修 枝定千试验初报 . 广东林业科技通讯 , 1匀80 , (2 ) : 2 ~ 23 .
,上自,J11
E ff
e e ts o f s才u o P H e‘g lt a o d S ta n d D 。。s£t夕 o o T 八e
S P r o u t R e 夕e n e r a tio n o f A e a e ia a o r ie u lffo rm is
H u a n g S hin e t g Z h e n g H a ish u i
(T he R o se a r c h I n stito te o f T
r o p fe a l F o r e s tr夕 C A F )
A bs tr ac t A s tud y w
a s e o n d u e t e d in a sPlit P lo t d e s ig n w ith thr e e r e PI
-
ie a tio n s t o in v e st ig a te the effe e ts o f s tu m P he ig ht a n d s ta n d d e n s it y o n th e
sPro u t r e g e n e ra t io n o f 3一y e a r一o ld A c a c ia a u , fe u lifo r ,n fs a t Y a n g jia n g , Q io n g ha i
CO
u n ty (1 1 0
“
3 0 产 E , 1 8
0
1 4
尸
N ) o f H a in a n Pro v in e e
。
R e s u lts sh o w e d th a t bo th
套he s t u m p he ig ht a n d s ta n d d e n s ity h a d s t a tis tic a lly s ig n ifie a n t e ffe e ts o n
61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5 卷
t h e n u m be r o f sP ro u ts Pr o d u c e d Pe r s t u m P
, a n d d ia m e te r (5 0 c m a bo v e th e
p o in t o f o r ig in ) a n d b io m a s s p r o d u e t io n o f s p ro u t fo r e s ts 1 9 m o n ths a fte r
e u tt in g
.
T h e p e rc e n ta g e o f s t u m p s p ro u t in g
, a n d s u r v iv a l r a te o f s tu m p s
a n d le n g th o f s p ro u ts 1 9 m o n t h s a fte r c u tt in g w e r e s ig n ifie a n t ly in flu e n e e d
b y s tu m p h e ig h t b u t n o t s ta n d d e n s ity
.
T o m a x im iz e t h e b io m a s s p r o d u e t io n
o f s p r o u t fo re s ts o f A
. a u : ic u lflo 了m is , a s t u m P h e ig h t o f 6 0 e m 15 re e o m m e n d e d
.
K e y w o r d s A e a c fa a : , ic u lifo : 执15 s t um P h e ig ht s ta n d d e n s ity sp r o u t
r e g e n e x a tio n
佗、程熟. 作李. 雌卜.咤争. 心乒.心、仁、心、咤卜‘咤卜. 趁卜‘提》、雌》. 理、趁》, 心、佗、趁》. 程全、心、佗、棍、趁卜. 理、嗯卜‘哎》. 心、理、雌卜‘佗、雌卜‘心、口、趁卜佗、趁》曰咤卜犬全、性》,
“华北和 日本落叶松种和种源研究 ”通过专家鉴定
“华北和 日本落叶松种和种源研究 ”是 “六五 ” 、 “七五 ” 国家科技攻关专题 , 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主
持 , 陕西 、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17 个单位参加 。从 1 97 9年开始 , 共营造各类试验林 20 多h m . 。 经过 1 3 a
的多点试 验和对早期引种落叶松的调查研究 , 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 : ¹ 在我国第一次 全面揭示 了 日 本 、
华北 、 西伯利亚 、 长白 、 兴安落叶松种的适生范围 , 明确了落叶松种间差异显著大于种源和 林 分差 异 的
规律 。 从温带到亚热带 , 日本落叶松的树 高生长均高于其他落叶松 , 在 31 ’ N 以南 , 海拔1 。。。m 以上地 Ix:
的生长量 比其它落叶松快60 % ~ 70 % ; º 查清了华北落叶松种内不 同种源 生长有显著差异 , 并初步确定了
种内随机的地理变异规律 , » 在我国首次进行了 日本落叶松广泛的适生区的划分 , 确定 在北起燕山山区 ,
南抵五岭山地的亚热带中、 高山区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 在最适生 区年平均生 长量可达 12 ~ 15 m , / hm Z 。 特
别是在亚热带不能种植杉木和马尾松的高山区 , 日本落叶松平均年生长量也能达 12 m “/ h m Z 。 目前已在湖
北 、 四川 、陕西 、 湖南等省推广 , 示范造林 1 . 5万 hm Z 。
在最近通过的成果鉴定会上 , 专家们认为 : 该项研究试验树种多 、 顶盖面宽 、 工作难度大 。 研究成果
填补了我国落叶松造林区划中的空 白 , 对我国各地 正确选择落叶松种和 日本落叶松南移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辐 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