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白山保护区天然针阔混交林和张广才岭地区红松人工林内,设立5个样地,采集蜜环菌样本331号。利用体细胞非亲和性的试验方法,鉴定出东北地区林木病原菌奥氏蜜环菌在林间的遗传体密度较低,是以菌索的形式存在,并为主要传播方式。在防治中应以切断病原菌的土壤传播为主要原则。
In the natural coniferous-broad-mix forest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 and the Pinus koraiensis plantation of the Zhangguangcai Mountain range, 5 plots were set up, 331 Armillaria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Somatic incompatibil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density of Armillaria ostoyae genet was lower in the northeast forest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 and it existed in rhizomorphs which was main dissmination mode. The main principle of prevention should be to stop the dissmination of the pathogeny-fungi in soil.
全 文 :第 wv卷 第 t期
u s s z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v o²1t
¤±qou s s z
蜜环菌群体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赵 俊t 秦国夫t 张 来u 徐振昌u 赵日良u 蔺成阁u 彭广增u
kt1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沈阳 ttssvw ~ u1 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 敦化 tvvzswl
摘 要 } 在长白山保护区天然针阔混交林和张广才岭地区红松人工林内 o设立 x个样地 o采集蜜环菌样本 vvt号 ∀
利用体细胞非亲和性的试验方法 o鉴定出东北地区林木病原菌奥氏蜜环菌在林间的遗传体密度较低 o是以菌索的
形式存在 o并为主要传播方式 ∀在防治中应以切断病原菌的土壤传播为主要原则 ∀
关键词 } 奥氏蜜环菌 ~病原菌 ~遗传体 ~群体遗传
中图分类号 }≥zt{1{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t p sszu p sy
收稿日期 }ussx p sw p t{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kv|zzsyt{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kv||tttvsu||l和吉林省林业厅≈t||z 第 uv|号项目资助 ∀
Πριµαρψ Στυδψ ον Αρµιλλαρια Ποπυλατιον Ηερεδιτψ Λαω
«¤²∏±t ±¬± ∏²©∏t «¤±ª¤¬u ÷∏«¨ ±¦«¤±ªu
«¤² ¬¯¬¤±ªu ¬± ≤«¨ ±ªª¨ u °¨ ±ª∏¤±ª½¨ ±ªu
kt1 ΓενεραλΣτατιον οφ Φορεστ Πεστ Χοντρολo Στατε Φορεστρψ Αδµινιστρατιον Σηενψανγ ttssvw ~ u1 Ηυανγνιηε Φορεστρψ Βυρεαυ o ϑιλιν Προϖινχε ∆υνηυα tvvzswl
Αβστραχτ} ± ·«¨ ±¤·∏µ¤¯ ¦²±¬©¨µ²∏¶2¥µ²¤§2°¬¬©²µ¨¶·²©·«¨ ≤«¤±ª¥¤¬ ²∏±·¤¬± ¤±§·«¨ Πινυσ κοραιενσισ ³¯¤±·¤·¬²± ²©·«¨
«¤±ªª∏¤±ª¦¤¬²∏±·¤¬± µ¤±ª¨ ox ³¯²·¶ º¨ µ¨ ¶¨·∏³ovvt Αρµιλλαρια ¶³¨¦¬°¨ ±¶ º¨ µ¨ ¦²¯¯¨ ¦·¨§q ≥²°¤·¬¦¬±¦²°³¤·¬¥¬¯¬·¼ ·¨¶·
¶«²º¨ §·«¤··«¨ §¨±¶¬·¼ ²© Αρµιλλαρια οστοψαε ª¨ ±¨ ·º¤¶ ²¯º¨ µ¬±·«¨ ±²µ·«¨¤¶·©²µ¨¶·²©·«¨ ≤«¤±ª¥¤¬²∏±·¤¬±o¤±§¬·¨ ¬¬¶·¨§¬±
µ«¬½²°²µ³«¶º«¬¦« º¤¶ °¤¬± §¬¶¶°¬±¤·¬²± °²§¨ q ׫¨ °¤¬± ³µ¬±¦¬³¯¨²© ³µ¨√¨ ±·¬²± ¶«²∏¯§ ¥¨ ·² ¶·²³·«¨ §¬¶¶°¬±¤·¬²± ²©·«¨
³¤·«²ª¨±¼2©∏±ª¬¬±¶²¬¯q
Κεψ ωορδσ} Αρµιλλαρια οστοψαε ~³¤·«²ª¨±~ª¨ ±¨·~³²³∏¯¤·¬²± «¨µ¨§¬·¼
群体遗传学主要是通过鉴定群体k³²³∏¯¤·¬²±l无性和有性繁殖的组成及其随寄主在时间 !空间上的变异 o
来了解群体的基因流kª¨ ±¨ ·©¯²ºl !遗传漂变k§µ¬©·l以及交配和重组格局k³¤·¨µ±l o进而明确繁殖方式在病害初
侵染和流行中的作用 !对寄生适合度k©¬·±¨ ¶¶l的影响k±§¨µ¶²± ετ αλqot||xl o是以遗传个体kª¨ ±¨ ·¬±§¬√¬§∏¤¯l或
称遗传体kª¨ ±¨ ·l为基点的 ∀因此 o遗传体的鉴定在土传病原菌的群体结构中尤为重要k±§¨µ¶²± ετ αλqo
t||xl o遗传体的大小和密度分别是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结果 o也是病害发生的直接原因 ∀
蜜环菌根朽病k¤µ°¬¯¯¤µ¬¤µ²²·µ²·l是世界性的病害 ot{zv年由 ¤µ·¬ª首次发现 o现已在 zs多个国家造成经
济损失k≥«¤º ¶ ετ αλqot||tl ∀国内鞠国柱kt|z|l首次报道以来 o东北地区由蜜环菌引起的根朽病普遍发生
k何军等 ot||v ~秦国夫等 ot|||l ∀在蜜环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方面 o ²¯ 2¯¤±¶¨±kt|{xl认为在整个北半球 oΑq
µελλεα仅寄生于阔叶树上 o具有极强的致病力 ~寄生针叶树 o则引起根朽病 ∀在阔叶林中 oΑq γαλλιχα具有发
达的菌索网络 o无性繁殖力强 o基因多样性较低 o遗传体占据较大空间k±§¨µ¶²± ετ αλqot||xl ∀针叶林的主要
靠担孢子飞散建立遗传体 o基因多样性较高k¬½½² ετ αλqot||x ~ • ²µµ¤¯¯ot||wl ∀ • ²µµ¤¯ k¯t||wl发现 o混交林
中蜜环菌种类多 o遗传体面积小 !密度高 o而只有一个生物种的纯林中 o遗传体面积大 !密度低 ∀
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是重要的经济林和生态林 o在国民经济和自然调控方面 o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
国蜜环菌群体遗传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弱 o基本上停留在 us世纪 zs年代的水平 ∀笔者调查和研究了东北地
区蜜环菌的种类及分布 o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t 材料与方法
111 样地的设定
详细地调查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内蜜环菌的发生情况 o在天然针阔混交林设定了 v块样地 o以东西 !
南北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os1x °范围内视为同一个样本 o统一编号 o作好寄主 !坐标值的记录 o共采集了 tzs
号标本 ∀
在张广才岭的额穆地区人工次生林内 o以同样方法设定了 u块样地 o共采集了 tyt号标本 ∀
112 菌种分离
每一个样本 o野外进行组织分离的同时 o制作孢子印k¶³²µ¨ ³µ¬±·l o低温带回室内备用 ∀组织分离的菌株
纯化后 o用 t1x h ∞培养基k¨¯·∞¬·µ¤¦·tx ª!ª¤µtz ª!u t l保存 o对组织分离不好的样本号 o室内促进
孢子萌发后再分离 o纯化后保存备用 ∀
113 单孢分离
根据各个样本实际分布特点 o把样地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区域 o在每个小区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为
代表株 o在直径 | ¦°的培养皿中 o到入 u h水琼脂培养基kª¤µus ª!u t lv °°厚 o无菌环境下用野外制
作的孢子印 o在培养基表面进行均匀涂抹 oux ε 培养待孢子萌发后在显微镜下kts ≅ tsl进行单孢分离 o具体
方法参照赵俊等kt|||l o选取具有白色棉絮状的菌落保存备用 ∀
114 遗传体的测定
采用体细胞非亲和性k¶²°¤·¬¦¬±¦²°³¤·¬¥¬¯¬·¼o≥l的方法 o在 v h ∞k¨¯·∞¬·µ¤¦·vs ª!ª¤µtz ª!u t l
培养基上 ou个菌落相距至少 x °°对接 oux ε 对接培养 w周后观察记录 ∀
115 生物种测定
利用 u h ∞培养基分离得到的单孢菌株分别与东北地区的 x个生物种进行对接 o测定其种类 o具体
方法参照文献k秦国夫等 ot|||l ∀
116 坐标图的绘制
根据记录的具体位置情况 o按样地分别绘制了相对位置图 o为室内试验的设计 o提供了详细 !直观的资料
k图略l ∀
u 结果与分析
211 遗传体之间的亲和反应
u个遗传体之间 o采用距离较远的长白山及张广才岭额穆的 u个菌株k同一个种类l o进行对抗性培养试
验 ∀其表现出明显的拮抗反应 o即 u个菌落互不融合 o保持一定的距离 o产生明显的拮抗区域 o但没有黑褐色
的拮抗线 ∀在接种点超过 x °°时 ou个菌落的褐色壳状壳皮深入培养基直达底部 o在背面可看到明显的 v
°°左右的拮抗区域 o拮抗区域两侧具有两条褐色线 ∀正面拮抗区域不明显 o但有时也可看见k图 tl ∀这是 u
个遗传体之间相互拮抗 o各自产生酚类物质 o抑制对方生长所致 ∀
图 t 不同遗传体之间的拮抗反应
ƒ¬ªqt ׫¨ ¤±¤ª²±¬¶° µ¨¤¦·¬²±¬± §¬©©¨µ¨±·ª¨ ±¨ ·
图 u 同遗传体之间的拮抗反应
ƒ¬ªqu ׫¨ ¤±¤ª²±¬¶° µ¨¤¦·¬²±¬± ¶¤°¨ ª¨ ±¨ ·
当受到杂菌感染时 o蜜环菌菌落与杂菌菌落之间也产生明显的拮抗反应 o与蜜环菌 u个遗传体之间的表
现相同 ∀这一现象说明无论是种内还是种间 o只要是 u个遗传体 o彼此之间就产生拮抗反应 ∀因此 o当受到
杂菌感染时 o试验结果不可靠 ∀从理论上来说 o不同种的 u个遗传体之间 o在反应出明显拮抗作用的同时 o还
应该具有一条黑色拮抗线k¥¯¤¦® ¬¯±¨ l o但由于拮抗线的颜色与 u个菌落的颜色相同或相近 o很难辨认 o必须
做生物种的测定 ∀
相同遗传体之间 o采用同一个遗传体的菌株 o进行对抗性培养试验 ∀其表现为不产生拮抗反应 ou个菌
落相互融合k图 ul ∀
vz 第 t期 赵 俊等 }蜜环菌群体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在接种 v周时 o已经有部分呈现出培养性状 o在接种 w周时 o大部分对接培养点能够表现出培养性状 ∀
但仍有部分未能表现 o有的菌落刚变色 o有的菌落甚至没变色 ∀到接种 x周时现已全部表现 ∀
212 长白山样地遗传体的测定
根据各个样点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o选取了 vw !wy !xw !zw !zx !zz !{z !|t !|w !tst !ttt !ttv !tt{ !tuu !tux !tu{ !
tvv !tvy !twt !twy !txu !tx| !tys !tyt !tyv !tyy !tzs号等 uz个号为代表性样本 o按照就近原则划分出 uz个小区
域 ∀每个小区域内的样本菌株分别与代表性样本的菌株进行对接培养 o结果表明在每个小区内 o大部分样本
菌株都与代表性样本菌株融合 o表现为同一个遗传体k表略l o只有 t{号与 xw号 !wu号与 vw号之间似乎有拮
抗反应 ∀扩大范围进行了 t{ !wu号分别与 t{ !vw !wu !ttt !ttv号对接培养 o结果表明 t{号与 vw !wu号无拮抗
反应 o而与 ttt !ttv号之间具有明显的拮抗反应 ~wu号与 vw号无拮抗反应 o而与 ttt !ttv号之间似乎有明显
的拮抗线 ∀造成这种假拮抗现象 o主要是由于一方菌落老化造成菌索变黑 o致使培养基同时也变黑 o并非菌
落之间拮抗作用的结果 o在判断时应特别注意 ∀
uz个小区代表性菌株之间进行大循环对接培养 o结果 vw !wy !xw !zw !zx !zz !|w !tt{ !tuu !tux !tu{ !tvv !
tvy !twt !txu !tx| !tys !tyt !tyv !tyy !tzs号为 t个组 o{z !|t !tst !ttt !ttv号为另 t个组 ∀组内每个号与多个
号有不产生拮抗反应试验配对 o如果两两之间用线段连接 o可组成错综复杂 !闭合的相互网络 o因此可推出相
互间为同一遗传体 ∀组间每个号至少与 u个号有产生拮抗反应试验配对 o从而可推出每个组分别是 t个遗
传体k表 tl ∀
表 1 长白山代表样本的循环试验 ≠
Ταβ . 1 Τηε χψχλε τεστ οφ τηε ρεπρεσεντατιϖε σπεχιµενσιν τηε Χηανγβαι Μουνταιν
样本号 ²q
²©¶³¨¦¬°¨ ±¶ vw wy xw zw zx zz {z |t |w tst ttt ttv tt{ tuu tux tu{ tvv tvy twt twy txu tx| tys tyt tyv tyy tzs
tz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y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y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y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y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x| ≥ ≥ ≥ ≥ ≥ ≥ ⁄ ⁄ ≥ ⁄ ⁄ ⁄ ≥ ≥ ≥ ≥ ≥ ≥ ≥ ≥ ≥ ≥
txu ° ≥ ≥ ≥ ≥ ≥ ⁄ ⁄ ≥ ⁄ ⁄ ⁄ ≥ ≥ ≥ ≥ ≥ ≥ ≥ ≥ ≥
twy ≥ ≥ ≥ ≥ ≥ ≥ ⁄ ⁄ ≥ ⁄ ⁄ ⁄ ≥ ≥ ≥ ≥ ≥ ≥ ≥ ≥
twt ≥ ≥ ≥ ≥ ≥ ≥ ⁄ ⁄ ≥ ⁄ ⁄ ⁄ ≥ ≥ ≥ ≥ ≥ ≥ ≥
tvy ≥ ≥ ≥ ≥ ≥ ≥ ⁄ ⁄ ≥ ⁄ ⁄ ⁄ ≥ ≥ ≥ ≥ ≥ ≥
tvv ≥ ≥ ≥ ≥ ≥ ≥ ⁄ ⁄ ≥ ⁄ ⁄ ⁄ ≥ ≥ ≥ ≥ ≥
tu{ ≥ ≥ ≥ ≥ ≥ ≥ ⁄ ⁄ ≥ ⁄ ⁄ ⁄ ≥ ≥ ≥ ≥
tux ≥ ≥ ≥ ≥ ≥ ≥ ⁄ ⁄ ≥ ⁄ ⁄ ⁄ ≥ ≥ ≥
tuu ≥ ≥ ≥ ≥ ≥ ⁄ ⁄ ≥ ⁄ ⁄ ⁄ ≥ ≥
tt{ ≥ ≥ ≥ ≥ ≥ ≥ ⁄ ⁄ ≥ ⁄ ⁄ ⁄ ≥
ttv ⁄ ⁄ ⁄ ⁄ ⁄ ⁄ ≥ ≥ ⁄ ≥ ≥ ≥
ttt ⁄ ⁄ ⁄ ⁄ ⁄ ⁄ ≥ ≥ ⁄ ≥ ≥
tst ⁄ ⁄ ⁄ ⁄ ⁄ ⁄ ≥ ≥ ⁄ ≥
|w ≥ ≥ ≥ ≥ ≥ ≥ ⁄ ⁄ ≥
|t ⁄ ⁄ ⁄ ⁄ ⁄ ⁄ ≥ ≥
{z ⁄ ⁄ ⁄ ⁄ ⁄ ⁄ ≥
zz ≥ ≥ ≥ ≥ ≥ ≥
zx ≥ ≥ ≥ ≥ ≥
zw ≥ ≥ ≥ ≥
xw ≥ ≥ ≥
wy ≥ ≥
vw ≥
≠ ≥ }同一遗传体 ≥¤°¨ ª¨ ±¨ ·~⁄}不同遗传体 ⁄¬©©¨µ¨±·ª¨ ±¨ ·~° }污染 °²¯ ∏¯·¨ ~}不清楚 ±®±²º±q下同 ∀׫¨ ¶¤°¨¥¨ ²¯º q
tyt号与 {z !ttv号之间 otwy号与 {z号之间无拮抗现象 o而与 |t !ttt号之间 otwy 号与 |t !tst !ttt !ttv
号产生拮抗反应 ∀{z !|t !tst !ttt !ttv号 !可以肯定为同一遗传体 o这样似乎产生矛盾 ∀唯一可以解释的是
不产生拮抗反应的配对中 o可能是只有一个接种点的缘故 ∀为此又重复了 twy !tyt号与 {z !ttv号之间的对
接培养 o结果明显地表现出拮抗反应 o这一现象说明在无拮抗反应的情况下应注意是否为单点所致 ∀
wz 林 业 科 学 wv卷
从生长状态上看 o长白山第 u组遗传体的菌落生长缓慢 o褐色壳状壳皮明显 !发亮 o菌落表面中间有少量
的白色气生菌丝 o从背面看对应菌落处色泽偏红褐色 ∀而第 t组遗传体的菌落生长快 o褐色壳状壳皮不明
显 !菌落表面发暗 o无白色气生菌丝 o从背面看对应菌落处色泽偏白 o如同菌丝底层有一层白布 ∀两组的差别
很大 o可以从另一方面证明是 u个遗传体 ∀
213 张广才岭额穆样地遗传体的测定
根据各个样点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o选取了 tzw !t{w !t|z !us| !uuz !uv{ !uxt !uzz !u{x !u|x !vux !vuy !vvt号等
tv个为代表性样本 o按照就近原则划分出 tv个小区域 ∀每个小区域内的样本菌株分别与代表性样本菌株
进行对接培养 o结果表明在每个小区内 o样本菌株都与代表性样本菌株融合 o表现为同一个遗传体k表略l ∀
tv个小区代表性样本菌株之间进行大循环对接培养 o结果见表 u ∀从结果可看到 otzw !t{w !t|z !us| !
uuz !uv{ !uxt !uzz !u{x !u|x !vux !vuy !vvt号每个号均与多个号不产生拮抗反应而相互融合 ~如果两两之间用
线段连接 o可组成错综复杂 !闭合的相互网络 ~从培养性状上看 o菌落的表现形式相同或相近 o因此 o可推出相
互间为同一遗传体 ∀tzw !vux号与长白山的 tzs号明显区分为不同的遗传体 ∀
表 2 张广才岭代表样本的循环试验
Ταβ . 2 Τηε χψχλε τεστσ οφ τηε ρεπρεσεντατιϖε σπεχιµενσιν τηε Ζηανγγυανγχαι Μουνταιν
样本号
²q²©¶³¨¦¬°¨ ±¶ tzw t{w t|z us| uuz uv{ uxt uzz u{x u|x vux vuy vvt
tzs ⁄ ⁄
vvt ≥ ≥ ≥ ≥ ≥ ≥ ≥ ≥ ≥ ≥ ≥ ≥ ≥
vuy ≥ ≥ ≥ ≥ ≥ ≥ ≥ ≥ ≥ ° ≥ ≥
vux ≥ ≥ ≥ ≥ ≥ ≥ ≥ ≥ ≥ ≥ ≥
u|x ≥ ≥ ≥ ≥ ≥ ≥ ≥ ≥ ≥ ≥
u{x ≥ ≥ ≥ ≥ ≥ ≥ ≥ ≥ ≥
uzz ≥ ≥ ≥ ≥ ≥ ≥ ≥ ≥
uxt ≥ ≥ ≥ ≥ ≥ ≥ ≥
uv{ ≥ ≥ ≥ ≥ ≥ ≥
uuz ≥ ≥ ≥ ≥ ≥
us| ≥ ≥ ≥ ≥
t|z ≥ ≥ ≥
t{w ≥ ≥
tzw ≥
214 生物种的测定
张广才岭额穆的 u个样地的 tyt号 o经测试属于同 t个遗传体 o且均为奥氏蜜环菌k秦国夫等 ot|||l ∀而
长白山的 v个样地的 tzs号样点 o经测试分属于 u个遗传体 o由于种间的拮抗线很难判断 o因此 o必须用单倍
体菌株进行互交不育性试验 ∀首先第 t组中选取了 v{ !xw !x{ !tyv !tzs o第 u组中选取了 ttv有代表性的样点
进行单孢分离 o经互交不育性试验 o均为奥氏蜜环菌k秦国夫等 ot|||l ∀
215 群体在林间的分布
张广才岭的样地 o位于吉林敦化额穆 o为多年生红松k Πινυσ κοραιενσισl人工林 o很多树木遭受蜜环菌侵
染 o也是作者开展防治试验的样地 o面积大约 s1x «°u o东侧为谷底溪流 o西侧为道路 o南北两侧为农田地 ∀试
验结果表明 }样地范围内样本属于同一个遗传体k图 vl ∀
长白山的样地位于白河黄松蒲附近 o为针阔混交的原始林 o部分生长势弱的林木遭受蜜环菌的侵染而死
亡或濒临死亡 o面积大约 t1uv «°u o东西向为 v °宽的小路 o南北向为稍明显的小道 ou条道路把整个样地分
成 w部分 o西南区域未发现蜜环菌 o其余 v个区域分别对应 t个样地 ∀试验结果表明 }样地包含了 u个遗传
体 ot个遗传体在西北角 o只涵盖了一小部分 o另 t个遗传体较大k图 wl ∀
v 讨论
311 遗传体的拮抗种类
目前共有 w种方法用于检测菌物的遗传结构 }交配型等位基因k°¤·¬±ªp·¼³¨ ¤¯¯¨ ¯¨ ¶l !体细胞非亲合性
xz 第 t期 赵 俊等 }蜜环菌群体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图 v 张广才岭遗传体样点分布图
ƒ¬ªqv ׫¨ §¬¶·µ¬¥∏·¬²± ²©¶³¨¦¬°¨ ±¶ª¨ ±¨ ·¬±·«¨ «¤±ªª∏¤±ª¦¤¬²∏±·¤¬±µ¤±ª¨
k¶²°¤·¬¦¬±¦²°³¤·¬¥¬¯¬·¼o≥l !同工酶和分子
标记技术k如 °⁄! ƒ°l o它们鉴别遗
传体的效果一致 ∀交配型等位基因和同
工酶方法现很少采用 o因为前者工作量极
大 o而且抽样调查的分离株基本是来自病
腐木 !天麻块茎和菌索的双倍体菌株 ~后
者易受环境条件 !单双倍菌体等诱导基因
表达因素的影响 ∀ ≥配对是鉴定蜜环菌
和其他担子菌个体基因型的常用方法 o简
便快速 ∀分子标记技术是 ≥的补充 ∀在
≥配对接种实验时 ou个接种点之间的距
离不得小于 x °° o留有足够的反应空间 ∀
在判断时存在 v种情况 }一是相同遗传体
的 u个菌落相互融合变为一体 ~二是同种
的 u个不同遗传体的菌落之间产生拮抗
图 w 长白山遗传体样点分布
ƒ¬ªqw ׫¨ §¬¶·µ¬¥∏·¬²± ²©¶³¨¦¬° ±¨¶ª¨ ±¨ ·¬±·«¨ ≤«¤±ª¥¤¬²∏±·¤¬±
反应 o但不产生黑色拮抗线 ~三是不
同种类的遗传体的菌落之间产生拮
抗反应 o并且产生黑色拮抗线 o结果
与 ¤¯¯¨·等kt|{yl 对于双倍体的蜜
环菌的判断都呈现 v种交配反映类
型相同 ∀由于菌落颜色的影响 o通
常情况下很难观察到黑色拮抗线 o
必须用单孢菌株进行互交不育性实
验 o以区分是否为相同的种类 ∀
312 我国林木根朽病的病原菌奥氏
蜜环菌的传播方式
试验表明 }我国东北地区红松
林内 o林木根朽病的病原菌奥氏蜜
环菌 o其遗传体在林间的密度较低 o
同一个体占据着较大的区域 o以菌
索形式在土壤中传播 !侵染 o不同于
¬½½²等kt||xl ! • ²µµ¤¯¯kt||wl针叶
林的奥氏蜜环菌主要靠担孢子飞散
建立遗传体 o基因多样性较高的结
论 ∀在天然针阔混交林中 o虽然林
木根朽病的病原菌奥氏蜜环菌的遗
传体在林间仍然以菌索形式在土壤
中传播 !侵染 o但其遗传体的密度比
纯林要高 o从图 w中存在的空白情况
可以得到验证 ∀与 • ²µµ¤¯ k¯t||wl混
交林中蜜环菌种类多 o遗传体面积小 !密度高的结论雷同 ∀长白山地属于针阔混交林 o林内蜜环菌的种类较
为丰富 o从 {月下旬到 ts月上旬 o各个种类相继出现 ∀在样本采集时以子实体为主 o没有采集腐木 !枯枝并
进行分离 o缺少其他蜜环菌种类的分布状况 o造成图 w中的空缺现象 ∀
313 林木根朽病的防治措施
我国东北林区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 o纯林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o人为活动日趋频繁 o森林生态
yz 林 业 科 学 wv卷
环境趋于恶化 o林木根系范围内的菌落失去平衡 o有益菌的衰退 o造成病原菌的入侵 ∀感病初期 o树木表现不
明显 o潜伏期较长 o不易引起重视 o表现症状后又较难治愈 ∀病原菌蜜环菌在林间是以菌索形式传播 !蔓延 !
侵染的 o菌索的分布与土壤的湿度与土壤中氧气分布密切相关 o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 ts ∗ us ¦°深度之间
k⁄¤¼ot|uz ~ §¨©¨µ±ot|zvl o所以侵染经常发生在树木的根茎处或根系的开始部位 o而不是在根系的边缘
k²µ«²±¨ ± ετ αλqot|zwl ∀因此在蜜环菌根朽病的防治策略上 o一是改良林木的生长环境 o采伐迹地应当把枝
桠材清理干净 o铲除根基附近地面的杂草 o疏松表面土壤 ~二是用无致病性的木腐菌快速处理伐桩 o首先占领
最佳生态位 o使病原菌无法迅速扩展蔓延 ~三是实行菌根化育苗 o提高苗木的质量 !等级 o增强抵抗病原菌侵
染的能力 ~四是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 o提高土壤中菌物种类的多样性 o降低病原菌的密度 ∀
参 考 文 献
何 军 o马文春 o陈国义 o等 qt||v q落叶松根朽病生物防治研究 q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outkvl }|z p tst
鞠国柱 qt|z|1 红松根朽病研究 q东北林学院学报 okul }w| p xy
秦国夫 o赵 俊 o戴玉成 o等 qt|||1 中国东北蜜环菌根朽病病原菌的鉴定 qƒ∏±ª¤¯ ≥¦¬¨±¦¨ otwkt oul }xv p yu
赵 俊 o田淑敏 o王玉玲 o等 qt||| q蜜环菌遗传测定的单孢分离和培养方法 q微生物学通报 ouykvl }usz p us|
±§¨µ¶²±
o²«± qt||x1 ≤¯ ²±¤¯¬·¼¬± ¶²¬¥²µ±¨ o³¯¤±·p³¤·«²ª¨ ±¬¦©∏±ª¬q±±∏ √¨ ²©°«¼·²³·«²¯²ª¼ ovv }vy| p v|t
⁄¤¼ • qt|uz1 ׫¨ ³¤µ¤¶¬·¬¶° ²© Αρµιλλαρια µελλεᬱ µ¨ ¤¯·¬²±·²¦²±¬©¨µ¶q±∏¤µ·¨µ¯¼ ²∏µ±¤¯ ƒ²µ¨·µ¼out }| p ut
²µ«²±¨ ± o ¬±·¬®®¤ ∂ qt|zw1 ≤¼·²¯²ª¬¦¤¯ √¨¬§¨±¦¨ ©²µ¶²°¤·¬¦§¬³¯²¬§¬½¤·¬²±¬± §¬®¤µ¼²·¬¦¦¨¯¯¶²© Αρµιλλαριελλα µελλεα qµ¦« ¬¦µ²¥¬²¯ o|x }t{z p t|u
¤¯¯¨·o ²³®¬± o
¯ ±¨¬¶° ∂ qt|{y1 ∂ ª¨¨·¤·¬√¨¬±¦²°³¤·¬¥¬¯¬·¼¬± §¬³¯²¬§¬¶²¯¤·¨¶²© Αρµιλλαρια ²µ·« ° µ¨¬¦¤± ¥¬²¯²ª¬¦¤¯ ¶³¨¦¬¨¶ ¤±§ ∂ q ≤¤±¤§¬¤±
²∏µ±¤¯ ²©
²·¤±¼oyz }vs{v p vs{|
§¨©¨µ± ⁄
qt|zv1 ׫¨ ªµ²º·« i ¥¨ «¤√¬²µ²© Αρµιλλαρια µελλεᵫ¬½²°²µ³«¶¬± ¶²¬¯q×µ¤±¶¤¦·¬²±¶²©·«¨
µ¬·¬¶« ¼¦²¯²ª¬¦¤¯ ≥²¦¬¨·¼oyt }xy| p x{t
¬½½² ⁄ o
¯¤±¦«¨·¨ o ¤¼ qt||x1 ⁄¬¶·µ¬¥∏·¬²± ²© Αρµιλλαρια οστοψαε ª¨ ±¨ ·¶¬± ¤ ΠινυσρεσινοσαpΠινυσ βανκσιανα©²µ¨¶·q≤¤±
²²·ozv }zzy p z{z
²¯ 2¯¤±¶¨± ƒ qt|{x q׫¨ µ°¬¯¯¤µ¬¤¶³¨¦¬¨¶¬± ∞∏µ²³¨ q∞∏µƒ²µ°¤·«otx }uu p vt
≥«¤º ¶ ≤ o¬¯¨ qt||t1 Αρµιλλαριαµ²²·§¬¶¨¤¶¨ qƒ²µ¨¶·≥ µ¨√¬¦¨ ±¬·¨§≥·¤·¨¶⁄¨ ³¤µ·° ±¨·²© ªµ¬¦∏¯·∏µ¨ qªµ¬¦∏¯·∏µ¨ ¤±§¥²²® ²qy|t ot p uvv
• ²µµ¤¯¯qt||w1 °²³∏¯¤·¬²± ¶·µ∏¦·∏µ¨ ²© Αρµιλλαριᶳ¨¦¬¨¶¬± ¶¨√¨ µ¤¯ ©²µ¨¶··¼³¨¶q ¼¦²¯²ª¬¤o{ykvl }wst p wsz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zz 第 t期 赵 俊等 }蜜环菌群体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