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ww卷 第 tu期
u s s {年 tu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w o²1tu
⁄¨ ¦qou s s {
平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3
程云清 刘剑锋 陈智文
k吉林师范大学 四平 tvysssl
摘 要 } 以平榛茎段为外植体 o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 ∀结果表明 }初代培养基 ⁄• n x °ª#pty2
n s1st °ª#pt
中加入维生素 ≤ u1s ª#pt可有效抑制褐化的发生 ∀附加 yw1wu °ª#pt腐胺 !x{1ts °ª#pt亚精
胺和 us1us °ª#pt精胺有利于外植体芽体的萌发与生长 o经初代培养后茎段切口可产生愈伤组织 o并可直接成芽 ~
以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 o在培养基 ⁄• n s1st °ª#pt
n u1x °ª#pt ×⁄ n vu1ut °ª#pt腐胺 n u|1sx °ª#pt
亚精胺 n ts1ts °ª#pt精胺上 o平榛愈伤组织可诱导分化出不定芽 o加多胺的处理有利于提高芽体萌发率和加快
生长 ∀在培养基 tΠu≥ n
s1ux °ª#pt上生根率达 |s h以上 ∀
关键词 } 平榛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zuu1vn z ~ ±|wv1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ltu p ssxz p sx
收稿日期 }uss{ p st p ty ∀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k吉教科合字 ussz第 vyz号l ∀
3 陈智文为通讯作者 ∀
Τισσυε Χυλτυρε ανδ Ραπιδ Προπαγατιον οφ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 ±ª ≠∏±´ ¬±ª ¬∏¬¤±©¨ ±ª ≤«¨ ± «¬º¨ ±
kϑιλιν Νορµ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Σιπινγ tvysssl
Αβστραχτ }
∏§¬±§∏¦·¬²± ¤±§©¤¶·³µ²³¤ª¤·¬²± º¨ µ¨ ¦¤µµ¬¨§²∏·¥¼ ∏¶¬±ª¶«²²·¶¨ª°¨ ±·¶¦²±·¤¬±¬±ª¤∏¬¬¯¬¤µ¼ ¥∏§¶²©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³µ¬°¤µ¼ °¤·¨µ¬¤¯¶q ׫¨ µ¨¶∏¯·¶¶«²º¨ §·«¤·o³µ¬°¤µ¼ °¨ §¬∏° ⁄• n x °ª#pt y2
n s1st °ª#pt
¶∏³³¯ °¨¨ ±·¨§º¬·« u1s ª#pt √¬·¤°¬± ≤ º¤¶³µ²©¬·¤¥¯¨·² ³µ¨√¨ ±·¥µ²º±¬±ª ²© ¬¨³¯¤±·¶o¤±§ ¤§§¬·¬²± ²© yw1wu °ª#pt
³∏·µ¨¶¦¬±¨ ox{1ts °ª#pt ¶³¨µ°¬§¬±¨ ¤±§us1us °ª#pt ¶³¨µ°¬±¨ ³µ²°²·¨§¥∏§ª¨µ°¬±¤·¬²±µ¤·¨ ¤±§ªµ²º·«¶³¨ §¨q ≤¤¯ ¬¯²µ
¥∏§¶²¦¦∏µµ¨§©µ²°·«¨ ¦∏·¶²©¶«²²·¶¨ª°¨ ±·¶²±·«¨ ³µ¬°¤µ¼ °¨ §¬∏°q׫¨ ¦¤¯ ¬¯º¨ µ¨ ·µ¤±¶©¨µµ¨§·² °¨ §¬∏° ⁄• n s1st °ª#
pt
n u1x °ª#pt×⁄ n vu1ut °ª#pt ³∏·µ¨¶¦¬±¨ n u|1sx °ª#pt ¶³¨µ°¬§¬±¨ n ts1ts °ª#pt ¶³¨µ°¬±¨ ¤±§¬±§∏¦¨§
·²³µ²§∏¦¨ ¤§√¨ ±·¬·¬²∏¶¥∏§¶q׫¨ ·µ¨¤·°¨ ±·¶º¬·«³²¯¼¤°¬±¨ ¶º¨ µ¨ ³µ²©¬·¤¥¯¨·²³µ²°²·¨¥∏§¶ª¨µ°¬±¤·¬²±¤±§ªµ²º·«q√¨ µ|s h
µ¨ª¨ ±¨ µ¤·¬²± ³¯¤±·¯¨·¶º¨ µ¨ ¤¥¯¨·²µ²²·¤©·¨µ·µ¤±¶©¨µµ¨§·² °¨ §¬∏° tΠu≥ n
s1ux °ª#pt1
Κεψ ωορδσ}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µ¨ ~µ¤³¬§³µ²³¤ª¤·¬²±
平榛k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l属桦木科k
¨·∏¯¤¦¨¤¨ l榛属 ∀榛属在世界上约有 us余种 o我国原产 z个种 ∀平
榛是榛属中分布最广 !资源最丰富 !产量最多的一种 ∀目前市场出售和出口的商品榛子主要来自平榛 ∀平榛
是我国重要的坚果树种之一 o也是我国珍贵的乡土经济林树种 o综合利用价值极高 o十分适合在东北广大林
间空地栽培 ∀但近年来其产品质量及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o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在平榛苗木
的生产方面 o目前主要以榛果实播种与分株压条繁殖k杨青珍等 oussy ~宋锋惠等 ousswl为主 o但通过播种生
产的实生苗难以保持母株的优良结果习性 o分株压条繁殖速度很慢 o这导致苗木市场售价达到每株 ts ∗ tx
元 o每公顷苗木投入需 tx sss ∗ uu xss元 o苗木的高成本已成为制约吉林省榛子产业的瓶颈问题 o但平榛的
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至今未见报道 ∀因此 o建立平榛的组织培养与快繁体系对于降低平榛苗木成本 o促进平
榛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 o本研究以吉林省四平市野生平榛优良植株为试材 o建立其
离体培养体系 o并采取措施扩大繁殖系数 o为平榛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t 材料和方法
111 试验材料
ussz年 v月上旬取四平市叶赫满族镇ktuwβuzχ∞owvβuχl优良 t年生平榛枝条为材料 ∀此时芽体尚未萌
动 o取 vs余枝 o每个枝条带腋芽 ts余个 o长 vx ∗ wx ¦°o湿毛巾包裹带回实验室 ∀平榛枝条的催芽按 ¤¶
kusswl的方法进行 ∀u ∗ v周时 o多数腋芽萌发 o取产生 v片以上新叶的嫩梢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
112 方法
t1u1t 材料表面消毒处理 平榛叶片与茎段有大量绒毛 o因此表面消毒除菌不易k⁄¬¤½ ετ αλqot||sl ∀在去
掉新生嫩梢的叶片和叶托后 o流水冲洗 t «o嫩梢用体积分数为 zs h的乙醇浸泡 vs ¶进行表面消毒 o然后用
灭菌去离子水冲洗 w ∗ x次 o浸泡于体积分数为 tu h的漂白液中 o每升漂白液加 ׺¨ ±¨2us ts滴 o浸泡 tx °¬±o
用灭菌去离子水冲洗 w ∗ x次 ∀用含 t ∗ u个腋芽茎段作为接种外植体 ∀
t1u1u 抗氧化处理与初代培养基筛选 抗氧化处理 }以 ⁄• n x °ª#pt y2
n s1st °ª#pt
为基本培
养基 o并添加以下抗氧化剂 }tl维生素 ≤k∂ ≤ls1x !t1s !v1s ª#pt ~ul活性炭k≤ls1ux !s1x !t1s °ª#pt ~vl聚
乙烯吡咯烷酮k°∂°lu1x !x1s !ts1s ª#pt ∀接种后 w{ «内置黑暗培养 o此后转入光照培养 o在接种后 t周统
计褐变率 ∀褐变率k h l 褐变数Π接种数 ≅ tss ∀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 ⁄• t } ⁄• n x °ª#pt y2
n s1st
°ª#pt
o并附加 yw1wu °ª#pt腐胺 !x{1ts °ª#pt亚精胺和 us1us °ª#pt精胺 ~⁄• u }⁄• t中不含多
胺 ~≥t } ≥ n x °ª#pt y2
n s1st °ª#pt
o并附加 yw1wu °ª#pt腐胺 ox{1ts °ª#pt亚精胺和 us1us °ª
#pt精胺 ~≥u } ≥t中不含多胺 ∀此外 o每种初代培养基中加入 ∂¦u1s ª#pt ∀
t1u1v 增殖培养基 将初代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愈伤组织转入芽增殖培养基中 o每块愈伤组织质量约 s1u ª∀
增殖培养基 t }⁄• n s1st °ª#pt
n kt ou1x ox °ª#ptl×⁄ o附加 vu1ut °ª#pt腐胺 !u|1sx °ª#pt亚精
胺和 ts1ts °ª#pt精胺 ~增殖培养基 u }⁄• n s1st °ª#pt
n kt ou1x ox °ª#ptl×⁄ ∀t个月后统计芽
萌发与生长情况 ∀
t1u1w 生根培养与移栽 将平榛试管苗切成带 t ∗ u个节位的小段 o分别接种于附加
s1t !s1x !t1s !u1s
°ª#pt的 tΠu ≥培养基上 ∀试管苗生根后 o将生根苗的瓶盖打开 o于 ux ε !散射光下炼苗 v ∗ w §o取出小苗
后 o洗净根部培养基 o将生根的试管苗移植于蛭石Β草炭ktΒtl基质中 o并加盖透光塑料杯 ot周后去杯并移栽
至大田 ∀
t1u1x 培养条件 以上培养基 ³值均为 x1{ o琼脂粉k济南普朗特公司生产lx1s ª#pt o葡萄糖 vs ª#pt o在
t1w ®ª#¦°pu压力下灭菌 us °¬±∀如果培养基中加入多胺或 ∂¦o则经过滤除菌后在无菌条件下加入到灭菌后
温热的培养基中 ∀材料接种后置于培养温度 ux ε !光照强度为 v sss ¬¯!光周期为 ty «k光照lΠ{ «k黑暗l的
÷2tys型智能光照培养箱k北京北方科仪l中培养 ∀
t1u1y 统计分析 应用 ≥≥{1u统计软件中 ∂ 模块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显著性分析 ∀如结果为百分
率数据 o经过反正弦转化后进行统计分析 ∀
表 1 不同抗氧化剂抑制平榛褐变的效果 ≠
Ταβ .1 Εφφεχτσ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αντιοξιδαντσ ον βροωνινγ ρατιο οφ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εξπλαντσ
抗氧化剂
±·¬²¬¬§¤±·
质量浓度
≤²±¦¨±·µ¤·¬²±
Πkª#ptl
接种数
∏°¥¨µ²©
¬±²¦∏¯¤·¬²±
褐变率
µ²º±¬±ª
µ¤·¬²Πh
平均褐变率
√¨ µ¤ª¨ ¥µ²º±¬±ª
µ¤·¬²Πh
对照 ≤ vs yv1vv¤ yv1vv¤
∂¦ s1x vs wv1vv§¨ vx1{v¦
t1s vs vy1yzª©
u1s vs vs1ss«
v1s vs vv1vvª«
活性炭 s1ux vs xv1vv¥ wy1yz¥
¦·¬√¤·¨§¦¤µ¥²± s1x vs xv1vv¥
t1s vs ws1ss ©¨
u1s vs ws1ss ©¨
聚乙烯吡咯烷酮 u1x vs xs1ss¥¦ wx1{v¥
°²¯¼√¬±¼¯ x1s vs wy1yz¦§
³¼µµ²¯¬§²±¨ z1x vs ws1ss ©¨
ts vs wy1yz¦§
≠同列内不同字母表示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在 Π s1sx水平上差异显著 ∀
下同 ∀ ⁄¬©©¨µ¨±·¯¨·¨µ¶ º¬·«¬± ¤ ¦²¯∏°± ¬±§¬¦¤·¨ ¶¬ª±¬©¬¦¤±·§¬©©¨µ¨±¦¨ ¤· Π s1sx ¥¼
⁄∏±¦¤±. ¶°∏¯·¬³¯¨µ¤±ª¨ ·¨¶·¶q׫¨ ¶¤°¨ ¥¨ ²¯º q
u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抗氧化剂抑制平榛褐变的效果
平榛在初代培养过程中 o材料褐变率
很高 o不加任何抗氧化剂的对照 o褐变率达
到 ys h以上k表 tl ∀当培养基中加入 ∂¦!
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抗氧化剂后 o
褐变率明显下降 o其中 o活性炭与聚乙烯吡
咯烷酮抗褐变效果较为接近 o平均褐变率
在 wx h左右 o这 u种抗氧化剂浓度分别以
t ª#pt和 z1x ª#pt为最佳 o此时褐变率均
为 ws h ∀ ∂¦抗褐变效果明显好于活性炭
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 o平均褐变率为
vx1{v h o其最佳处理浓度为 u1s °ª#pt o
此时褐变率为 vs h o明显低于活性炭与聚
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最低褐变率 ∀综上所
述 o平榛初代培养过程中材料的褐变非常
严重 o∂¦!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
{x 林 业 科 学 ww卷
都能降低褐变率 o但以 u1s ª#pt ∂¦处理抗氧化效果为最佳 ∀
212 不同培养基和多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平榛茎段在不同培养基初代培养的差异如表 u所示 ∀平榛带芽茎段在 ≥与 ⁄• 培养基中均可萌发 o
但萌发率均较低 o在 vs h以下 o其中 o平榛在 ⁄• 培养基上的萌发率要明显高于 ≥培养基 ∀同一种基本培
养基处理 o多胺的有无对茎段芽体的萌发有重要的影响 o总的说来 o附加多胺的处理芽体萌发率较高 o芽体生
长相对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 o在 y周时 o正常萌芽的茎段 zs h的试管苗切口处尤其是叶柄基部的切口处常
可长出愈伤组织 ∀图 t p t为茎段产生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的生长情况 ∀其中 o培养基中加多胺的处理
其愈伤组织有较多的芽点 ∀综上 o选用 ⁄• n x °ª#pt y2
n s1st °ª#pt
o并附加 yw1wu °ª#pt腐胺 !
x{1ts °ª#pt亚精胺和 us1us °ª#pt精胺对于促进平榛茎段上芽体的生长以及愈伤组织的生长 !芽分化均
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o而外植体茎段上产生的密布芽点的愈伤组织为平榛的快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
表 2 平榛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上初代培养的差异
Ταβ .2 Γροωτη διφφερενχε οφ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ον διφφερεντ πριµ αρψ µεδια
基本培养基
¤¶¬¦
°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ªµ²º·«
µ¨ª∏¯¤·²µΠk°ª#ptl
接种数
∏°¥¨µ²©
¬±²¦∏¯¤·¬²±
萌发率
¨ µ°¬±¤·¬²±
µ¤·¬²Πh
平均枝梢长度
√¨ µ¤ª¨ ¶·¨°
¯¨ ±ª·«Π¦°
愈伤组织生成情况
≤¤¯ ∏¯¶
ªµ²º·«
≥t
y2
x1s o
s1st o腐 胺
°∏·µ¨¶¦¬±¨ yw1wu o亚精胺
≥³¨µ°¬§¬±¨ x{1ts o精 胺
≥³¨µ°¬±¨ us1us
ys us1s¦ s1zw¥
有绿色愈伤组织 o其上芽点少 o长势
缓慢 ׫¨µ¨ º µ¨¨ ªµ¨ ±¨ ¶¯²º2ªµ²º¬±ª
¦¤¯ ¬¯©²µ°¨ §º¬·«¶³¤µ¶¨ ¥∏§³µ¬°²µ§¬¤
≥u y2
x1s o
s1st ys tx1s§ s1w|¦
有少量绿色愈伤组织 o芽点少 o愈伤
组织易褐变死亡 ׫¨µ¨ º µ¨¨ ©¨ º ªµ¨ ±¨
¦¤¯ ¬¯©²µ°¨ § º¬·«¶³¤µ¶¨ ¥∏§³µ¬°²µ§¬¤o
¤±§¦¤¯ ¬¯º µ¨¨ ¤¨¶¼·²¥µ²º± ¤±§§¬¨
ڥ t
y2
x1s o
s1st o腐 胺
°∏·µ¨¶¦¬±¨ yw1wu o亚精胺
≥³¨µ°¬§¬±¨ x{1ts o精 胺
≥³¨µ°¬±¨ us1us
ys u{1v¤ t1tz¤
有较多绿色愈伤组织 o密布芽点 o长
势较旺 ׫¨ µ¨ º µ¨¨ °²µ¨ ªµ¨ ±¨ µ¤³¬§2
ªµ²º¬±ª¦¤¯ ¬¯©²µ°¨ § º¬·« ¦µ²º§¨§ ¥∏§
³µ¬°²µ§¬¤
ڥ u y2
x1s o
s1st ys ux1s¥ s1{v¥
有绿色愈伤组织 o其上密布芽点 o长
势较缓 ׫¨ µ¨ º µ¨¨ ªµ¨ ±¨ ¶¯²º2ªµ²º¬±ª
¦¤¯ ¬¯©²µ°¨ §º¬·«¦µ²º§¨§¥∏§³µ¬°²µ§¬¤
2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芽苗增殖的影响
以上述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对存活愈伤组织进行 t次继代培养后 o愈伤组织生长较旺盛 ∀此时
将愈伤组织转移到不同的芽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o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芽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上面芽点
的萌发率差异较大 o而且每个外植体出芽数与芽体的生长速度均存在很大的差异k表 vl ∀芽分化培养基中
加多胺的处理 o芽点的萌发率很高 o均达到 tss h k图 t p ul o没加多胺的处理芽点萌发率在 ys h ∗ {s h不等 ∀
从平均每个外植体出芽数和平均芽体长度来看 o培养基中加多胺的处理均显著高于不加多胺的处理k Π
s1sxl o其中 o在培养基为 ⁄• n u1x °ª#pt ×⁄ n s1st °ª#pt
o并附加 vu1ut °ª#pt腐胺 !u|1sx °ª#pt
亚精胺和 ts1ts °ª#pt精胺时 o芽体生长速率最快 o因此用其作为平榛诱芽培养基较为适宜 ∀
表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榛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Ταβ .3 Εφφεχτσ οφ πλαντ γροωτη ρεγυλατορσ ον πλαντλετ προλιφερατιον οφ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植物生长调节剂
°¯ ¤±·ªµ²º·«µ¨ª∏¯¤·²µΠk°ª#ptl
外植体数
∞¬³¯¤±·±∏°¥¨µ
芽萌发率
∏§¶³µ²∏·¬±ªµ¤·¬²Πh
平均每个外植体出芽数
√ µ¨¤ª¨ ¥∏§±∏°¥¨µ³¨µ ¬¨³¯¤±·
平均芽体长度
√¨ µ¤ª¨ ¥∏§¯¨ ±ª·«Π¦°
×⁄x1s n
s1st n ³²¯¼¤°¬±¨ ¶ vs tss1s¤ {1u ¦ t1ut¦
×⁄u1x n
s1st n ³²¯¼¤°¬±¨ ¶ vs tss1s¤ tx1u ¤ t1{|¤
×⁄t1s n
s1st n ³²¯¼¤°¬±¨ ¶ vs tss1s¤ ts1v ¥ t1ww¥
×⁄x1s n
s1st vs zs1s¦ v1t ¨ s1z|¨
×⁄u1x n
s1st vs {s1s¥ y1u§ s1|w§
×⁄t1s n
s1st vs yv1v¦ v1s¨ s1{u¨
≠ °²¯¼¤°¬±¨ ¶}多胺 成分与含量为 vu1ut °ª#pt腐胺 !u|1sx °ª#pt亚精胺和 ts1ts °ª#pt精胺 ׫¨ ¬±ªµ¨§¬¨±·¶¬± ³²¯¼¤°¬±¨ ¶¤µ¨ vu1ut
°ª#pt ³∏·µ¨¶¦¬±¨ ou|1sx °ª#pt ¶³¨µ°¬§¬±¨ ¤±§ts1ts °ª#pt ¶³¨µ°¬±¨ q
214 不同生根培养基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将生长健壮 !高约 u1s ¦°左右的芽切下k图 t p vl o接种于 tΠu≥培养基k表 vl上培养 o转接后 ys §左右
|x 第 tu期 程云清等 }平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可形成完整小植株k图 t p wl ∀转接 ts §左右开始生根 o到转接后的第 ys天 o对生根率等数据进行统计k表
wl ∀结果表明 }生长素能促进平榛试管苗生根 o但生长素种类及其浓度的差异明显 o生根效果
好于
o二者均以 s1ux °ª#pt的生根率最高 o浓度过高易产生畸形根 ~从每苗平均根数 !平均根长与平均苗高
来看 o两者均以 s1ux °ª#pt处理的效果最佳 ∀因此 o生根较为理想的培养基为 tΠu≥ n
s1ux °ª#pt ∀
图 t 平榛愈伤组织的分化过程
ƒ¬ªqt ⁄¬©©¨µ¨±·¬¤·¬²± ³µ²¦¨¶¶²©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 ¬¯
t1 茎段产生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的生长情况 ~u1愈伤组织芽点萌发情况 ~v1多胺可促进芽体快速生长 ~
w1 平榛试管苗形成 ∀t1µ²º·«¤©·¨µ¶∏¥¦∏¯·∏µ¨ ²©¦¤¯ ¬¯¬±§∏¦¨§©µ²°¶·¨° ¶¨ª° ±¨·~u1
∏§ª¨µ°¬±¤·¬²±©µ²°¦¤¯ ¬¯~v1°²¯¼¤°¬±¨
³µ²°²·¬±ª¥∏§ªµ²º·«~w1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³¯¤±·¯¨·¶©²µ°¨ §q
表 4 1Π2 ΜΣ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榛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Ταβ .4 Εφφεχτσ οφ πλαντ γροωτη ρεγυλατορσιν 1Π2 ΜΣ µεδιυµ ον πλαντλετ ροοτινγ οφ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植物生长调节剂
°¯ ¤±·ªµ²º·«
µ¨ª∏¯¤·²µΠk°ª#ptl
接种数
∏°¥¨µ²©
¬±²¦∏¯¤·¬²±
生根率
²²·¬±ª
µ¤·¬²Πh
每苗平均根数
²²·±∏°¥¨µ
³¨µ³¯¤±·¯¨·
平均根长
√ µ¨¤ª¨ µ²²·
¯¨ ±ª·«Π¦°
平均苗高
√¨ µ¤ª¨ ³¯¤±·¯¨·
¯¨ ±ª·«Π¦°
vs zy1z¨ v1y§ t1y¨ w1{¥
s1ts vs {v1v¦§ w1v¦§ u1v§ x1s¤¥
s1ux vs |v1v¤ z1u¤ v1|¤ x1w¤
s1xs vs |s1s¤¥ w1x¥¦ v1v¥ x1t¤¥
s1ts vs {s1s§¨ v1|¦§ t1u¨ w1u¦
s1ux vs {y1z¥¦ x1u¥ v1u¥¦ w1|¥
s1xs vs {v1v¦§ v1z¦§ u1z¦§ w1{¥
215 移栽
移栽前将生根苗的瓶盖打开 o于 ux ε !散射光下炼苗 v ∗ w §o然后用镊子取出小苗后 o洗净根部培养基 o
将生根的试管苗移植于蛭石Β草炭ktΒtl基质中 o并加盖透光塑料杯 ot周后去杯并移栽至大田 o成活率在
|s h以上 ∀
v 讨论
榛属植物组织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 o易出现外植体或培养物的褐化 !枯死现象 o这种褐化现象又称为酚
污染 o会对外植体的脱分化和营养物质的再分化产生严重的影响k½§¨ °¬µ ετ αλqoussw ~ ≠∏ ετ αλqot||x ~
²§µ¬ª∏¨ ετ αλqot|{{l o甚至对其初代培养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 ∀榛属植物在茎段培养中 o外植体一般在接
种 uw «后就开始出现褐变 o最后导致外植体死亡 o因此难以建立无性繁殖体系k¤¶ ετ αλqoussw¤~ussw¥l ∀
褐化在许多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中也较为常见k蒋林等 ousswl o然而关于榛属植物的抗褐化研究少有报道 ∀ ∂¦
是一种抗氧化剂 o它能与空气中的氧生成脱氢抗坏血酸 o从而减轻 u 与氧化物质的结合 o达到抗褐化的目
的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 o∂¦!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都能降低褐变率 o但以 u1s ª#pt ∂¦处理抗氧
化效果最佳 ∀建议在榛属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 o初代培养加入 ∂¦以降低褐化的比率 o提高材料的成活率 ∀
以 ⁄• 为基本培养基时 o多采用 y2
和
的激素组合 ∀近年来 o有研究表明 y2
对榛属植物诱芽
作用似乎并不明显 o而新型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榛属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被陆续采用k刘家宁
等 oussy¤~ussy¥l ∀此外 o组培苗的生长速度也是限制榛属植物组培体系成功的巨大障碍 o有研究表明 o多胺
具有促进芽体伸长与芽体增殖的作用k¤¶ousswl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 o初代培养基中采用 y2
和
的
组合 o外植体可产生愈伤组织 o偶尔还可在切口处直接成芽 o这表明 y2
在初代培养过程中促进组织的分化
是有效的 ∀在增殖培养基中采用 ×⁄替代 y2
o此外附加一定量的多胺 o结果表明芽点的萌发 !芽体的生长
情况较好 ∀考虑到 ×⁄目前在国内每克的价格是 y2
的 tss倍以及初代培养过程中常出现较高的污染率 o
sy 林 业 科 学 ww卷
在初代培养过程中采用 y2
o而在增殖培养基中采用 ×⁄似乎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多胺对芽体的增殖
与生长都十分有利 o虽然它需经过滤除菌才能加入培养基 o增加了培养基制作的复杂性 o建议在初代培养与
增殖培养中使用 ∀
参 考 文 献
蒋 林 o黄清春 o张晚风 o等 qussw1 五指毛桃组织培养研究 q中药材 ouzk{l }xwz p xw| q
刘家宁 o秦 岭 o高遐虹 qussy¤q榛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q北京农学院学报 outktl }yu p yy q
刘家宁 o高遐虹 o秦 岭 qussy¥q平欧杂交榛的组织培养 q果树学报 ouvkvl }wzt p wzw q
宋锋惠 o史彦江 o卡德尔 qussw1 杂交榛子压条苗繁殖技术研究 q经济林研究 ouu kwl }xy p x{ q
杨青珍 o王 锋 o季 兰 qussy1 榛子的繁殖技术 q山西果树 otzkvl }tw p ty q
⁄¬¤½ ≥ ≤ o ¼¨ o²§µ¬ª∏¨½ qt||s q± √¬·µ² ¶¨·¤¥¯¬¶«°¨ ±·²©¦¼¦²¯¦¯²±¤¯ ¦«¤¬±©µ²° ±²§¤¯ ¶¨ª° ±¨·¶¤±§¤³¬¦¤¯ ¥∏§¶²©¤§∏¯·«¤½¨ ¯k Χορψλυσ αϖελλαναl q°¯¤±·
≤¨¯¯o׬¶¶∏¨ ¤±§ µª¤± ≤∏¯·∏µ¨ ouv }txt p txz q
¤¶ qussw q±¦¯∏¶¬²± ²© ³²¯¼¤°¬±¨ ¶¬± ·«¨ °¨ §¬∏° ¬°³µ²√ ¶¨¶«²²·¨¯²±ª¤·¬²± ¬± «¤½¨ ±¯∏·k Χορψλυσ αϖελλανα ql °¬¦µ²³µ²³¤ª¤·¬²±q ×∏µ®¬¶« ²∏µ±¤¯ ²©
ªµ¬¦∏¯·∏µ¨ ¤±§ƒ²µ¨¶·µ¼ou{kvl }t{| p t|w q
¤¶ o ∏·¯∏o ¤¨§° ∞qussw¤q¤±§²° ¤°³¯¬©¬¨§³²¯¼°²µ³«¬¦⁄ k °⁄l ¤±¤¯¼¶¬¶²© ²¯±ª2·¨µ° ¦∏¯·∏µ¨§«¼¥µ¬§«¤½¨ ±¯∏·q²µ·¶¦¬¨±¦¨ ov| }tsz| p
ts{u q
¤¶ o ¤¨§° ∞qussw¥q «¼³²·«¨¶¬¶©²µ·«¨ §¨ √¨ ²¯³°¨ ±·²©¤§¨©¬±¨ §·¬¶¶∏¨ ¦∏¯·∏µ¨ ° §¨¬∏° ²©«¬ª«¨µ³¯¤±·¶¤±§ °¬¦µ²³µ²³¤ª¤·¬²± ²©«¤½¨ ±¯∏·¶q≥¦¬¨±·¬¤
²µ·¬¦∏¯·∏µ¤¨ otst }t{| p uss q
½§¨ °¬µƒ o ®¬±¨ ¬qussw1 °«¼¶¬¦¤¯ ¤±§±∏·µ¬·¬²±¤¯ ³µ²³¨µ·¬¨¶²©©²∏µ°¤²µ¦²°° µ¨¦¬¤¯ ×∏µ®¬¶««¤½¨ ±¯∏·√¤µ¬¨·¬¨¶q²∏µ±¤¯ ²©ƒ²²§∞±ª¬±¨ µ¨¬±ªoyv }vwt p vwz q
²§µ¬ª∏¨ ≤ o⁄¬¤½2≥¤¯¤ ≤ o ±±¦²µ¤ qt|{{1 ≥¨´ ∏¨±·¬¤¯ ¦∏¯·∏µ¨¶²© ¬¨³¯¤±·¶·¤®¨ ±©µ²° ¤§∏¯·χορψλυσ αϖελλανα q¦·¤ ²µ·¬¦∏¯·∏µ¤¨ ouuz }wys p wyv q
≠∏ ÷ o ¨¨ §
qt||x1 °¬¦µ²³¤ª¤·¬²± ¶¼¶·¨° ©²µ«¤½¨ ±¯∏·k Χορψλυ󶳨¦¬¨¶l q ²µ·¶¦¬¨±¦¨ ovs }tus p tuv q
k责任编辑 徐 红l
ty 第 tu期 程云清等 }平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