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Staphylea bumalda Seed Oil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以省沽油野生和栽培种子为材料,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GC-MS联用仪,对其种子出仁率、出油率、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省沽油种子出仁率为49.78%~51.90%,种子出油率为27.82%~32.72%,属于高含油量种子;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0.2%~80.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59.4%~67.7%,n6 PUFA/n3 PUFA为5.2~6.2,SFA∶MFA∶PUFA为1∶ (0.4~0.9)∶(0.8~6.6);种子油脂具有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的特点,属于亚麻酸类油脂。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可用来开发功能性植物油脂。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fatty acids, yield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wild and cultivation seeds of Staphylea bumalda seed oil wer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with the routine analysis methods and GC M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o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kernel yield and oil yield of seeds were 49.78%~51.90% and 27.82%~32.72%, respectively, which belonged to high oil content. The total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UFA)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were 70.2%~80.3% and 59.4%~67.7% in fatty acids, respectively. The ratios of n6 PUFA/n3 PUFA and SFA∶MFA∶PUFA were 5.2~6.2 and 1∶ (0.4~0.9)∶ (0.8~6.6), respectively. The seed oil, belonged to linolenic acid type, had characteristics of low acid value (AV) and low peroxide value (POV). S.bumalda, a good kind of woody oil plant, can be used to exploit functional plant lipid.


全 文 :第 ww卷 第 u期
u s s {年 u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w o‘²1u
ƒ ¥¨qou s s {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3
刘正祥 张华新 刘 涛
k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 tsss|tl
摘 要 } 以省沽油野生和栽培种子为材料 o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和 Š≤ p ≥联用仪 o对其种子出仁率 !出油率 !种子
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油脂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省沽油种子出仁率为 w|1z{ h ∗ xt1|s h o种子出油
率为 uz1{u h ∗ vu1zu h o属于高含油量种子 ~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 zs1u h ∗ {s1v h o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
k°˜ƒ„l占 x|1w h ∗ yz1z h o±2y °˜ƒ„Π±2v °˜ƒ„为 x1u ∗ y1u o≥ƒ„ƒ„Β°˜ƒ„为 tΒ ks1w ∗ s1|lΒks1{ ∗ y1yl ~种子油脂
具有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的特点 o属于亚麻酸类油脂 ∀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 o可用来开发功能性植
物油脂 ∀
关键词 } 省沽油 ~种子油 ~理化特性 ~油脂类型 ~功能特性
中图分类号 }≥z{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lsu p ssw{ p sz
收稿日期 }ussz p sw p u{ ∀
基金项目 }意大利国际合作项目kussv p sul和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kussy p swl的部分内容 ∀
3 张华新为通讯作者 ∀
Αναλψσισ ανδ Φυνχτιοναλ Εϖαλυατιον οφ Σταπηψλεα βυµαλδα Σεεδ Οιλ
¬∏«¨ ±ª¬¬¤±ª «¤±ª ‹∏¤¬¬± ¬∏פ²
k ΚεψΛαβορατορψοφ Τρεε Βρεεδινγ ανδ Χυλτιϖατιον o Στατε Φορεστρψ Αδµινιστρατιον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ρψo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οφ Φορεστρψ Βειϕινγ tsss|tl
Αβστραχτ } ׫¨ ¦²°³²¶¬·¬²± ¤±§¦²±·¨±·²©©¤·¼ ¤¦¬§¶o¼¬¨ §¯¤±§³«¼¶¬¦²¦«¨ °¬¦¤¯ ³µ²³¨µ·¬¨¶²© º¬¯§¤±§¦∏¯·¬√¤·¬²± ¶¨ §¨¶²©
Σταπηψλεα βυµαλδα ¶¨ §¨²¬¯ º¨ µ¨ ¶¼¶·¨°¤·¬¦¤¯ ¼¯ °¨ ¤¶∏µ¨§º¬·«·«¨ µ²∏·¬±¨ ¤±¤¯¼¶¬¶°¨ ·«²§¶¤±§Š≤2≥¬±²µ§¨µ·²∏±§¨µ¶·¤±§·«¨
¦«¤µ¤¦·¨µ¬¶·¬¦¶¤±§±∏·µ¬·¬²±¤¯ √¤¯∏¨ ²©·«¨ ²¬¯q׫¨ µ¨¶∏¯·¶¬±§¬¦¤·¨§·«¤··«¨ ®¨µ±¨ ¯¼¬¨ §¯¤±§²¬¯ ¼¬¨ §¯²©¶¨ §¨¶º¨ µ¨ w|1z{ h ∗
xt1|s h ¤±§uz1{u h ∗ vu1zu h oµ¨¶³¨¦·¬√¨ ¼¯ oº«¬¦«¥¨ ²¯±ª¨§·²«¬ª«²¬¯¦²±·¨±·q׫¨ ·²·¤¯ ¦²±·¨±·²©∏±¶¤·∏µ¤·¨§©¤·¼¤¦¬§¶
k˜ƒ„l ¤±§³²¯¼∏±¶¤·∏µ¤·¨§©¤·¼ ¤¦¬§¶k°˜ƒ„l º¨ µ¨ zs1u h ∗ {s1v h ¤±§x|1w h ∗ yz1z h ¬±©¤·¼ ¤¦¬§¶oµ¨¶³¨¦·¬√¨ ¼¯ q׫¨
µ¤·¬²¶²©±2y °˜ƒ„Π±2v °˜ƒ„ ¤±§≥ƒ„ƒ„Β°˜ƒ„ º¨ µ¨ x1u ∗ y1u ¤±§tΒ ks1w ∗ s1|lΒ ks1{ ∗ y1yl oµ¨¶³¨¦·¬√¨ ¼¯ q׫¨ ¶¨ §¨
²¬¯o¥¨ ²¯±ª¨§·² ¬¯±²¯ ±¨¬¦¤¦¬§·¼³¨ o«¤§¦«¤µ¤¦·¨µ¬¶·¬¦¶²© ²¯º ¤¦¬§√¤¯∏¨ k„∂l ¤±§ ²¯º ³¨µ²¬¬§¨ √¤¯∏¨ k°’∂l q Σ qβυµαλδαo¤
ª²²§®¬±§²©º²²§¼ ²¬¯ ³¯¤±·o¦¤± ¥¨ ∏¶¨§·² ¬¨³¯²¬·©∏±¦·¬²±¤¯ ³¯¤±·¯¬³¬§q
Κεψ ωορδσ} Σταπηψλεα βυµαλδα~¶¨ §¨²¬¯~³«¼¶¬¦²¦«¨ °¬¦¤¯ ³µ²³¨µ·¬¨¶~ ¬¯³¬§·¼³¨ ~±∏·µ¬·¬²±¤¯ √¤¯∏¨
省沽油k Σταπηψλεα βυµαλδαl属于省沽油科省沽油属 o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o别名水条 o地方又俗称为
珍珠花 o是我国稀有的木本油料 !可食用灌木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省沽油多分布于北半球温带 !亚热带
和热带地区 o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黑龙江 !河南 !山西 !陕西 !湖北 !安徽等地 o生于路
旁 !山地或丛林中 ∀省沽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 o据5中草药售6记载 o省沽油可清热解毒 !
消肿 !散结 o长期食用对无名肿毒 !痔疮 !皮炎 !跌打骨损 !动脉硬化 !肠炎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o一直在民间
应用 ∀直到 us世纪 |s年代以后 o研究发现省沽油的嫩叶 !嫩梢和花蕾中粗脂肪 !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等
营养成分含量很高k周芳 ousswl o种子和根均可入药 o种子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k毛多斌等 oussw ~
贾春晓等 ousswl o作为保健用油 !食用油或化妆品的新油源 o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为发掘我国特色木
本油料资源 o本文首次对省沽油种子出油率 !油脂理化性质及种子油脂类型与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 o以期为
其种子油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
t 采种地概况
采种地点选择在省沽油中心分布区 o即皖南山区的安徽省石台县贡溪乡高宝村 !大别山区的湖北省国有
大悟五岳山林场和桐柏山区的河南省桐柏县月河徐寨镇 ∀
贡溪乡高宝村位于安徽省石台县东侧 o九华山脉南端 o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o小地形明显 o地处 vsβtwχ ‘o
ttzβvvχ ∞o海拔 wss ∗ {ss °∀地带性土壤以黄壤为主 o主要发育于酸性泥质页岩类k页岩 !千枚岩等l ~非地
带性土壤以石灰土为主 o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 o土壤中性至微碱性 ∀气候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
气候 o四季分明 ∀春季温凉多雨 o夏季炎热湿润 o秋季先干后湿 o冬季寒冷少雨 ∀小气候呈垂直分布 o年平均
气温约 tz ε o极端最高气温 ws ε o极端最低气温 p tv ε o无霜期约 uvs §o全年日照总时数为 t zsw1w «∀年
平均降水量 t x{v °° o主要集中在 x ) z月 ov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ws h ∀
湖北国有大悟五岳山林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o南北全长 ws ®° o跨长江 !淮河两大流域 o为大别山之余
脉 o地处 vtβwxχ ‘ottwβtzχ ∞o海拔 vxs ∗ {ys ° o整个山脉自北向南延伸 ∀成土母岩为片麻岩和花岗岩 o土壤为
山地黄壤 o质地疏松 o土层厚度 vs ∗ {s ¦° o³‹值 x1x ∗ y1x o呈酸性反应 ∀气候类型属季风性北亚热带大陆性
气候 o冬季受西北冷风影响 o寒冷干燥 o夏季受南太平洋气团的影响 o炎热多雨 o其特点是冬干夏湿 o四季分
明 ∀年平均气温 tx1w ε o无霜期为 uvx §o全年日照总时数约为 u tt| «∀年平均降水量 t tws °° o春季雨水
占全年降水量的 vs h o夏季占 wx h ∀
桐柏县月河徐寨镇位于河南省南部 o桐柏山北麓 o淮河源头 o地处 vuβutχ ‘ottvβuwχ ∞o海拔 t|s ∗ zxs °∀
土壤母岩为片麻岩 o质地疏松 o³‹值为 y1y ∀地处北亚热带北部边缘 o属亚热带季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o兼有
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的特点 ∀四季分明 o温暖湿润 o雨水较为充足 ∀年平均气温为 tx1s ε o极端最高气温
wt1t ε o极端最低气温 p us1v ε o年均日照时数为 u suz «o无霜期 utt ∗ uvt §∀年均降水量 |vv ∗ t t{t °° o
降水主要分布在 y ) {月 o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w{1u h o年平均相对湿度 zw h ∀
u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ussv !ussw和 ussx年在安徽省石台县 !湖北省大悟县 !河南省桐柏县 v个种源区随机采集野生和栽培的
省沽油种子 o混合均匀 o自然风干 o贮藏于 w ε 冰箱内备用 o采种林分基本概况见表 t ∀
表 1 省沽油采种林分基本概况 ≠
Ταβ .1 Γενεραλ χονδιτιονσ οφ Σ . βυµαλδα στανδσ
项目
Œ·¨°
安徽省石台县高宝村
Š¤²¥¤² √¬¯¯¤ª¨ ²©≥«¬·¤¬
≤²∏±·¼o„±«∏¬°µ²√¬±¦¨
湖北大悟五岳山林场
• ∏¼∏¨¶«¤±©²µ¨¶·µ¼ ¦¨±·¨µ²© ⁄¤º∏
≤²∏±·¼o ‹∏¥¨¬°µ²√¬±¦¨
河南省桐柏县徐寨镇
÷∏½«¤¬·²º± ²©×²±ª¥¤¬
≤²∏±·¼o ‹ ±¨¤± °µ²√¬±¦¨
林龄 ≥·¤±§¤ª¨Π¤
平均株高  ¤¨± «¨¬ª«·Π¦°
平均地径  ¤¨± ªµ²∏±§§¬¤° ·¨¨µΠ¦°
海拔 „¯·¬·∏§¨Π°
密度 ⁄¨ ±¶¬·¼Πk·µ¨ #¨«°pul
疏松土层深 ²²¶¨ ¶²¬¯ §¨³·«Π¦°
w
tuw1{
t1|
yss
uus
|s ∗ tsx
x
txz1v
t1|
wss
vss
ys ∗ {s
x
tyu1x
t1|
uts
uus
{s ∗ tss
土壤 ≥²¬¯
黄壤 o呈中性至微碱性
≠¨¯ ²¯º ¶²¬¯o©µ²° ±¨ ∏·µ¤¯ ·²
¬¯·¯¨¤¯®¤¯¬±¨
黄壤 o腐殖质深 ts ¦°
≠¨¯ ²¯º ¶²¬¯ots ¦° «∏°∏¶
§¨³·«
黄棕壤 o有机质含量 tss ª#®ªpt
≠¨¯ ²¯º2¥µ²º± ¶²¬¯otss ª#®ªpt
²µª¤±¬¦°¤·¨µ¦²±·¨±·
坡向 ≥¯ ²³¨ ¤¶³¨¦·
坡位 ≥¯ ²³¨ ³²¶¬·¬²±
坡度 Šµ¤§¬¨±·Πkβl
西 • ¶¨·
下 ²º µ¨
tx
西 • ¶¨·
中 ¬§§¯¨
ux
东 ∞¤¶·
下 ²º µ¨
x
≠ 表中采种林分为人工栽培的省沽油林分 ∀ ׫¨ ¶¨ §¨2²¥·¤¬±¬±ª¶·¤±§¶¬± פ¥qt ¤µ¨ Σ qβυµαλδα ³¯¤±·¤·¬²±q
212 试剂与仪器
试验用石油醚kys ∗ |s ε l !重氮甲烷 !乙醚 !乙醇 !氢氧化钾 !碘化钾 !三氯甲烷 !冰乙酸 !硫代硫酸钠等
试剂均为分析纯 ∀气相色谱 p 质谱联用仪k气相色谱为 ≤∞ Œ‘≥ו ˜∞‘× 公司的 ו „≤∞א usss o质谱为
ƒŒ‘‘ŒŠ„‘公司的 ∂ ’≠„Š∞•  „≥≥l !索氏提取器 !超声波提取器 !密度瓶 !阿贝氏折光仪 !„∞tyy型分析天平
k精确至 s1sss t ªl等 ∀
213 研究方法
u1v1t 种子出仁率测定 w次重复k下同l o每个重复随机取种子 tu ∗ tx ªk约 wxs ∗ xss粒l o人工剥去种皮 o
分别称量种仁和种皮质量 o计算种子出仁率 ∀
u1v1u 种子出油率测定 包括 }tl不同提取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测定种子出油率 o具体方法
|w 第 u期 刘正祥等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如下 }≠索氏提取法 秤取过 us目k即 s1| °°Π孔径l分样筛种子 tx ∗ ux ª放入索氏提取器中 o用石油醚浸泡
过夜 o在 {t ∗ {v ε 下提取 { ∗ ts «o过滤 o合并滤液 o浓缩干燥即得种子油 ∀  超声波提取法 取种子 tx ∗ us
ªo用石油醚浸泡 vs °¬±o超声波提取 {s °¬±kus °¬±Π次 ≅ w次l o过滤 o合并滤液 !浓缩干燥即得种子油 ~ul不同
种源种子 分别取不同种源种子约 x ªo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出油率 ∀
u1v1v 种子油脂肪酸测定 采用 Š≤ p ≥联用仪测定种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 o重氮甲烷法甲酯化脂
肪酸 o并用乙醚溶解 o其他条件如下 }
气相色谱条件 采用 ⁄…p • ¤¬柱kvs ° ≅ s1ux °° ≅ s1ux Λ°l o程序升温 }初始温度为 xs ε o以 us ε #
°¬±pt温度梯度升至 t{s ε o再以 ts ε #°¬±pt升至终温 uws ε k保持 vs °¬±l o进样口温度为 uxs ε o进样量为
t ˏo载气为氦气 o流速 t °#°¬±pt o不分流时间为 t °¬±∀
质谱条件 电离方式 }∞Œo质量范围 }u| ∗ xws ¤°∏o接口温度 }uvs ε o电离电压 }zs ∂¨ o离子源温度 }
uss ε o发射电流 }txs Λ„ o检测器电压 }vxs ∂ o每次扫描时间为 s1x ¶o溶剂延迟 { °¬±∀
u1v1w 种子油脂理化性质测定 测定指标包括种子油脂的相对密度 !折光指数 !过氧化值 !酸值等部分理
化常数k何照范等 ot||{ ~孙平 ousswl ∀
v 结果与分析
311 种子出仁率
表 u给出了不同种源省沽油种子出仁率测定结果 oussw年河南省桐柏种源栽培种子出仁率比野生种子
高约 u h o分别为 xt1zw h和 w|1z{ h o人工栽培驯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饱满度 o从而提高种子出仁
率 ~ussx年安徽省石台县 !湖北省大悟县和河南省桐柏县 v个种源种子出仁率分别为 xt1y{ h !xt1|s h和
xt1tx h o不同种源间种子出仁率无明显差异 ∀
表 2 不同种源省沽油种子的出仁率 ≠
Ταβ .2 Κερνελ ψιελδ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Σ . βυµαλδα σεεδσ
种子
≥¨ §¨
出仁率 Ž¨µ±¨ ¯ ¼¬¨ §¯Πh
´ µ ¶ ·
标准差
≥·¤±§¤µ§
§¨√¬¤·¬²±
变异系数
≤²¨©©¬¦¬¨±·²©
√¤µ¬¤¥¬¯¬·¼Πh
平均值
„√ µ¨¤ª¨Πh
ussw年桐柏野生 • ¬¯§¶¨ §¨¶²©×²±ª¥¤¬oussw w|1uy w|1|{ xs1tu w|1zy s1ssv v s1z w|1z{
ussw年桐柏栽培 ≤∏¯·¬√¤·¨§¶¨ §¨¶²©×²±ª¥¤¬oussw xt1uv xu1tt xt1|x xt1yx s1ssv w s1z xt1zw
ussx年石台栽培 ≤∏¯·¬√¤·¨§¶¨ §¨¶²©≥«¬·¤¬oussx xt1xx xt1{y xt1x| xt1zu s1sst u s1u xt1y{
ussx年大悟栽培 ≤∏¯·¬√¤·¨§¶¨ §¨¶²© ⁄¤º∏oussx xt1|t xu1ts xt1zv xt1{y s1sst v s1v xt1|s
ussx年桐柏栽培 ≤∏¯·¬√¤·¨§¶¨ §¨¶²©×²±ª¥¤¬oussx xs1{w xt1ww xt1v{ xs1|y s1ssu z s1x xt1tx
≠ ´ oµ o¶ o· 分别代表 w个重复 o下同 ∀ ´ oµ o¶ ¤±§ · µ¨³µ¨¶¨±·w µ¨³¨·¬·¬²±¶o·«¨ ¶¤°¨¥¨ ²¯º q
312 种子出油率
以 ussw年河南省桐柏县栽培种子为材料 o索氏提取法获得的种子出油率略高于超声波提取法 o分别为
vs1wt h和 u|1{z h k表 vl ∀索氏提取法是通过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的回流和虹吸现象 o使油脂每次均为纯溶
剂所回流提取 ~超声波提取一方面是利用超声波能量加速油脂与基体分离 o另一方面是超声波的次级效应 o
如机械震动 !乳化 !扩散 !击碎 !化学效应等 o加速油脂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 o从而将油脂提取出来 ∀
与索氏提取法相比 o超声波提取具有操作简易 !溶剂温度低和萃取时间短等优点 o是科学试验中获得省沽油
种子油脂的一种高效方法 ∀
表 3 不同提取方法种子出油率
Ταβ .3 Οιλ ψιελδ οφ σεεδσ βψ διφφερεντ εξτραχτιον µετηοδσ
提取方法
∞¬·µ¤¦·¬²± ° ·¨«²§
出油率 ’¬¯ ¼¬¨ §¯Πh
´ µ ¶ ·
标准差
≥·¤±§¤µ§§¨√¬¤·¬²±
变异系数
≤²¨©©¬¦¬¨±·²©√¤µ¬¤¥¬¯¬·¼Πh
平均值
„√ µ¨¤ª¨Πh
索氏提取 ≥²¬«¯ ·¨¨ ¬·µ¤¦·¬²± vs1zv vs1wy u|1{u vs1yv s1ssv x t1u vs1wt
超声波提取 ˜¯·µ¤¶²±¬¦ ¬¨·µ¤¦·¬²± u|1zu vs1wt u|1|y u|1v| s1ssv z t1u u|1{z
ussw年河南省桐柏县野生和栽培种子的种子出油率分别为 uz1{u h !vs1u{ h o种仁出油率分别为
xx1{| h和 x{1xu h o种子出油率和种仁出油率在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后均提高了约 v1s h k表 wl ~ussx年安徽
省石台县 !湖北省大悟县和河南省桐柏县 v 个种源栽培种子的种子出油率分别为 vu1zu h !vt1vw h 和
sx 林 业 科 学 ww卷
vs1ss h o种仁出油率分别为 yv1vt h !ys1v| h和 x{1yx h ov个种源间种子出油率和种仁出油率无明显差异 ~
ussw年和 ussx年河南省桐柏县种源栽培种子的种子出油率分别为 vs1u{ h和 vs1ss h o种仁出油率分别为
x{1xu h和 x{1yx h o不同年份间稳定性好 o没有明显差异 ∀从表 v还可以看出 o省沽油种子出油率和种仁出
油率与文冠果k Ξαντηοχερασσορβιφολιαlk分别为 vs1ws h和 x{1ys h l和榛子k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lk种仁出油率为
ys1|z h l相当 o比核桃kϑυγλανσρεγιαlk种仁出油率为 xu1wu h l高 o属于高含油量种子 ∀
表 4 不同种源省沽油种子和种仁的出油率 ≠
Ταβ .4 Οιλ ψιελδ οφ σεεδ ανδ κερνελφορ διφφερεντ Σ . βυµαλδα σεεδσ h
种子
≥¨ §¨
种子出油率
’¬¯ ¼¬¨ §¯²©
¶¨ §¨
种仁出油率
’¬¯ ¼¬¨ §¯²©
®¨µ±¨ ¯
种子
≥¨ §¨
种子出油率
’¬¯ ¼¬¨ §¯²©
¶¨ §¨
种仁出油率
’¬¯ ¼¬¨ §¯²©
®¨µ±¨ ¯
ussw年桐柏野生
• ¬¯§¶¨ §¨¶²©×²±ª¥¤¬oussw uz1{uΠs1wy xx1{|
ussx年石台栽培
≤∏¯·¬√¤·¨§¶¨ §¨¶²©≥«¬·¤¬oussx vu1zuΠs1vx yv1vt
ussw年桐柏栽培
≤∏¯·¬√¤·¨§¶¨ §¨¶²©×²±ª¥¤¬oussw vs1u{Πs1vz x{1xu
ussx年大悟栽培
≤∏¯·¬√¤·¨§¶¨ §¨¶²© ⁄¤º∏oussx vt1vwΠs1wv ys1v|
文冠果 3 Ξαντηοχερασσορβιφολια vs1ws x{1ys ussx年桐柏栽培≤∏¯·¬√¤·¨§¶¨ §¨¶²©×²±ª¥¤¬oussx vs1ssΠs1vu x{1yx
核桃 3 ϑυγλανσρεγια ) xu1wu 榛子 3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 ys1|z
≠ 表中带/ 3 0数据摘自文献k王振宇 oussv ~倪培德 oussvl ∀¤Π¥中 o¤和 ¥分别代表 w个重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o下同 ∀ ׫¨ §¤·¤ ¤¯¥¨¯¨ §
º¬·« / 3 0 º µ¨¨ ¬¨¦¨µ³·¨§©µ²° • ¤±ª ≠ oussv ¤±§‘¬° ⁄oussv ~¤Π¥o¤¤±§¥µ¨³µ¨¶¨±··«¨ ¤√¨ µ¤ª¨ ¤±§¶·¤±§¤µ§§¨√¬¤·¬²± ²©©²∏µµ¨³¨·¬·¬²±¶µ¨¶³¨¦·¬√¨ ¼¯ o
·«¨ ¶¤°¨¥¨ ²¯º q
313 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图 t 种子油中脂肪酸甲酯总离子流图
ƒ¬ªqt ׌≤ ²©©¤·¼ ¤¦¬§¶¬± ¶¨ §¨²¬¯ ²© Σ qβυµαλδα
图 t是各个色谱峰相应的质
谱图 o经人工解析和计算机检索 o
确定其化学结构 o共鉴定出 tu种
主要脂肪酸 o采用面积归一法测
定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 o结果见
表 x ∀
从河南省桐柏县 ussv 年野
生种子 !ussw年野生和栽培种子
中提取的油脂所含脂肪酸种类基
本相同 o在鉴定出的 tu种主要脂
肪酸中 o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
肪酸各有 y种 o其中饱和脂肪酸
以软脂酸和硬脂酸为主 o不饱和
脂肪酸以油酸 !亚油酸和亚麻酸
为主 ∀野生种子与栽培种子各种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 o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 y|1wy h kussw年栽培种
子l !xw1xz h kussw年野生种子l和 wt1|w h kussv年野生种子l ~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最高 o分别为
wx1w{ h kussw年栽培种子l !vs1y| h kussw年野生种子l和 uw1st h kussv年野生种子l o油酸含量为 tw1|s h
kussw年栽培种子l !tw1yv h kussw年野生种子l和 |1{v h kussv年野生种子l o亚麻酸为 z1u{ h kussw年栽培
种子l !x1{z h kussw年野生种子l和 w1sz h kussv年野生种子l ∀种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及 v种主要不
饱和脂肪酸含量呈现出相同规律 }ussw年栽培种子  ussw年野生种子  ussv年野生种子 ~u种主要饱和脂
肪酸及饱和脂肪酸总量则相反 o即 ussv年野生种子  ussw年野生种子  ussw年栽培种子 ∀说明人工栽培措
施 o不仅能保持野生树种种子油中化学成分组成 o而且通过改善土壤条件等因素 o还能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 o使其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 ~此外 o随着种子放置时间的延长 o不饱和脂肪酸逐渐被氧化 o而使其含量
下降 ∀
314 种子油脂理化性质
不同类型油脂的部分理化常数测定结果见表 y ∀从表 y可见 o用索氏法提取的 ussw年桐柏县栽培种子
tx 第 u期 刘正祥等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表 5 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Ταβ .5 Χοµ ποσιτιον ανδ χοντεντ οφ φαττψ αχιδσιν Σ . βυµαλδα σεεδ οιλ
峰号
‘²q
化合物
≤²°³²∏±§
分子式
²¯ ¦¨∏¯¤µ©²µ°∏¯¤
分子质量
²¯ ¦¨∏¯¤µº ¬¨ª«·
相对含量 • ¨¯¤·¬√¨ ¦²±·¨±·Πh
ussv年种子
≥¨ §¨²©ussv
野生种子
• ¬¯§¶¨ §¨
栽培种子
≤∏¯·¬√¤·¨§¶¨ §¨
t 十四碳酸甲酯  ·¨«¼¯ °¼µ¬¶·¤·¨ ≤tx ‹vs ’u uwu v1ttΠs1sx t1y{Πs1su t1sxΠs1st
u 十五碳酸甲酯  ·¨«¼¯ ³¨ ±·¤§¨¦¤±²¤·¨ ≤ty ‹vu ’u uxy t1v{Πs1sv s1{wΠs1st s1xvΠs1st
v 十六碳酸甲酯  ·¨«¼¯ ³¤¯°¬·¤·¨ ≤tz ‹vw ’u uzs v{1ttΠs1xv vs1u|Πs1ww t|1uuΠs1vt
w | p十六碳烯酸甲酯  ·¨«¼¯ ³¤¯°¬·²¯ ¤¨·¨ ≤tz ‹vu ’u uy{ v1u|Πs1sv u1vvΠs1sv s1|tΠs1st
x 十七碳酸甲酯  ·¨«¼¯ «¨ ³·¤§¨¦¤±²¤·¨ ≤t{ ‹vy ’u u{w s1xxΠs1st s1xtΠs1st s1xtΠs1st
y 十八碳酸甲酯  ·¨«¼¯ ¶·¨¤µ¤·¨ ≤t| ‹v{ ’u u|{ tw1ywΠs1uz tt1wuΠs1vs {1vzΠs1tt
z 油酸甲酯  ·¨«¼¯ ²¯ ¤¨·¨ ≤t| ‹vy ’u u|y |1{vΠs1tx tw1yvΠs1uu tw1|sΠs1vs
{ | p十八碳烯酸甲酯  ·¨«¼¯ ¨¯¤¬§¤·¨ ≤t| ‹vy ’u u|y s1wzΠs1st s1ywΠs1st s1xwΠs1st
| 亚油酸甲酯  ·¨«¼¯ ¬¯±²¯ ¤¨·¨ ≤t| ‹vw ’u u|w uw1stΠs1v{ vs1y|Πs1vv wx1w{Πs1wt
ts 亚油酸乙酯 ∞·«¼¯ ¬¯±²¯ ¤¨·¨ ≤us ‹vy ’u vs{ s1uzΠs1st s1wtΠs1st s1vxΠs1st
tt 亚麻酸甲酯  ·¨«¼¯ ¬¯±²¯ ±¨¤·¨ ≤t| ‹vu ’u u|u w1szΠs1s{ x1{zΠs1sz z1u{Πs1s{
tu 二十碳酸甲酯  ·¨«¼¯ ¬¨¦²¶¤±²¤·¨ ≤ut ‹wu ’u vuy s1uyΠs1ss s1zsΠs1st s1{zΠs1st
油脂的相对密度和折光指数分别为 s1|tu x和 t1wzu v o而 x种类型种子油的过氧化值 !不皂化物 !酸值和皂
化值分别介于 s1stu ∗ s1st{ ª#ktss ªlp t !u1vz h ∗ v1yy h !u1t{ ∗ u1zz °ª#ªptŽ’‹和 txv ∗ t{v °ª#ªptŽ’‹ ∀
与核桃油 !文冠果油 !中国沙棘油和初榨橄榄油相比 o省沽油种子油酸值和过氧化值均较低 o测定的各项指标
符合食用植物油的理化参数 o若将提取的原油进一步精练和深加工可开发附加值较高的优质食用油或保健
用油 ∀
表 6 不同类型种子油理化常数 ≠
Ταβ .6 Πηψσιχοχηεµιχαλ χονσταντσ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κινδσ οφ σεεδ οιλσ
油脂类型
×¼³¨ ²© ¬¯³¬§
相对密度
• ⁄
折光指数
•Œ
过氧化值 °’∂Π
≈ª#ktss ªl p t 
不皂化物
˜≥Πh
酸值 „∂Π
k°ª#ªpt Ž’‹l
皂化值 ≥∂Π
k°ª#ªpt Ž’‹l
ussw年桐柏野生种子 • ¬¯§¶¨ §¨¶²©×²±ª¥¤¬oussw p p s1stwΠs1sst v1vsΠs1sv u1t{Πs1sw tyuΠ|1t
ussw年桐柏栽培种子 ≤∏¯·¬√¤·¨§¶¨ §¨¶²©×²±ª¥¤¬oussw s1|tu xΠs1ss{ x t1wzu vΠs1sut y s1stvΠs1sss u1|sΠs1sx u1w|Πs1sz t{tΠz1x
ussx年石台栽培种子 ≤∏¯·¬√¤·¨§¶¨ §¨¶²©≥«¬·¤¬oussx p p s1stuΠs1sss v1ttΠs1sz u1ytΠs1sw txvΠx1y
ussx年大悟栽培种子 ≤∏¯·¬√¤·¨§¶¨ §¨¶²© ⁄¤º∏oussx p p s1st{Πs1ssu v1yyΠs1sx u1zzΠs1sx t{vΠz1t
ussx年桐柏栽培种子 ≤∏¯·¬√¤·¨§¶¨ §¨¶²©×²±ª¥¤¬oussx p p s1stwΠs1sss u1vzΠs1sw u1zxΠs1sv ty{Π{1u
核桃油 3 ’¬¯ ²© ϑυγλανσρεγια s1|uv x t1wzx t p s1x x1t t|w1x
文冠果油 3 ’¬¯ ²© Ξαντηοχερασσορβιφολια s1|tz v t1wzv s p p u1y t|t1u
中国沙棘油 3 ’¬¯ ²© Ηιπποπηαε ρηαµνοιδεσ s1|ut w t1wzz y s1tu| t t1|z |1zx t|y
初榨橄榄油 3 ≤µ∏§¨ ²¬¯ ²© Ολεα ευροπαεα s1|ts { t1wy| t s1ssu [ t1x [ y1y t|s
≠ 表中带/ 3 0数据摘自文献王振宇 oussv ~张凤云等 ot||z ~王军宪等 ot||w ~张子荣等 ot|{t ~毕绘蟾等 ot|{s ∀ ׫¨ §¤·¤ ¤¯¥¨¯¨ §º¬·« / 3 0
º µ¨¨ ¬¨¦¨µ³·¨§©µ²° • ¤±ª ≠ oussv ~«¤±ªƒ ≠ ετ αλqot||z ~ • ¤±ª ÷ ετ αλqot||w ~«¤±ª • ετ αλqot|{t ¤±§…¬‹ ≤ ετ αλqot|{s1 • ⁄} • ¨¯¤·¬√¨
§¨ ±¶¬·¼o¦²°³¤µ¨§·² º¤·¨µ§¨±¶¬·¼ ∏±§¨µus ε ~ •Œ} • ©¨µ¤¦·¬√¨¬±§¨¬o·¨¶·¨§∏±§¨µus ε ~°’∂ } °¨ µ²¬¬§¨ √¤¯∏¨ ~ ˜≥ } ˜±¶¤³²±¬©¬¤¥¯¨ °¤·¨µ¶~ „∂ } „¦¬§
√¤¯∏¨ ~≥∂ }≥¤³²±¬©¬¦¤·¬²± √¤¯∏¨ q
w 讨论
411 省沽油种子油脂类型
省沽油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其他几种常见食用或保健用植物油脂进行对比k表 zl ∀从表中可以
看出 o茶籽油 !橄榄油和文冠果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具有相同特征 o即主要由油酸和亚油酸组成 o且油酸的
含量较多 ∀根据油脂中脂肪酸类型划分三者均归属于油酸 p亚油酸类油脂k倪培德 oussv ~陈洁 ousswl ∀省
沽油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亚麻酸类油脂的核桃油 !小麦胚芽油非常接近 o亚麻酸含量较高 o含大量
油酸和亚油酸 o且亚油酸含量大于油酸 ∀故省沽油种子油应归为亚麻酸类油脂 ∀
412 省沽油种子油脂营养价值
自 us世纪 zs ) {s年代 …¤±ª等kt|{sl和 ⁄¼¨ µ¥ª等kt|zyl提出因纽特人较低的心血管死亡率可能与其食
用含高浓度的多不饱和脂肪酸k°˜ƒ„l海生食物有关以来 o对 °˜ƒ„ 的研究重新成为热点k⁄¼¥¨µª ετ αλqo
t|zy ~…¤±ª ετ αλqot|{s ~蔡双莲等 oussvl ∀°˜ƒ„的系列分类和食物来源 }±p v系列脂肪酸的前体物是Αp亚
ux 林 业 科 学 ww卷
表 7 几种植物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
Ταβ .7 Χοµ ποσιτιον ανδ χοντεντ οφ φαττψ αχιδσιν διφφερεντ κινδσ οφ πλαντ οιλσ
油脂种类
×¼³¨ ²© ¬¯³¬§
主要脂肪酸组成与含量 ≤²°³²¶¬·¬²± ¤±§¦²±·¨±·²© °¤¬±©¤·¼ ¤¦¬§¶Πh
软脂酸 tyΒs
°¤¯°¬·¬¦¤¦¬§
硬脂酸 t{Βs
≥·¨¤µ¬¦¤¦¬§
油酸 t{Βt
’¯ ¬¨¦¤¦¬§
亚油酸 t{Βu
¬±²¯ ¬¨¦¤¦¬§
亚麻酸 t{Βv
¬±²¯ ±¨¬¦¤¦¬§
省沽油种子油 ’¬¯ ²© Σταπηψλεα βυµαλδα {1v ∗ vs1v u1u ∗ tt1w |1x ∗ tw1| vs1z ∗ xz1y x1| ∗ ts1t
茶籽油 3 ’¬¯ ²© Χαµελλια ολειφερα y1s ∗ {1s s1z ∗ t1x zs1s ∗ {x1x z1s ∗ tw1s s1x ∗ t1s
核桃油 3 ’¬¯ ²© ϑυγλανσρεγια x1x ∗ x1{ u1t ∗ u1z tu1s ∗ vy1s xw1v ∗ zv1s |1t ∗ ty1{
橄榄油 3 ’¬¯ ²© Ολεα ευροπαεα z1x ∗ us1s s1x ∗ x1s xx1s ∗ {v1s v1x ∗ ut1s s1z ∗ s1|
文冠果油 3 ’¬¯ ²© Ξαντηοχερασσορβιφολια x1s ∗ y1| u1s vs1s ∗ xz1u vy1| ∗ wu1| s1v
小麦胚芽油 3 ∞°¥µ¼²²¬¯ ²© º«¨ ¤· tx1{ ∗ t{1x s1w tu1z ∗ tz1v xz1s ∗ ys1s x1s ∗ tt1s
≠ 表中带/ 3 0数据摘自文献倪培德 oussv ~吴时敏 ousst ~张镜澄 ousss ∀ ׫¨ §¤·¤ ¤¯¥¨¯¨ §º¬·« / 3 0 º µ¨¨ ¬¨¦¨µ³·¨§©µ²° ‘¬° ⁄oussv ~ • ∏
≥  ousst ~«¤±ª≤ ousss1
麻酸k„„l o„„仅在少数陆地植物种少量存在 o机体内不能合成 o二十碳五烯酸k∞°„l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k⁄‹„l在自然状态下仅存在于深海鱼类中 o机体内可由 „„在去饱和酶的作用下合成 ~另一类 ±p y系列脂
肪酸的前体物是亚油酸k„l oΧp亚麻酸kŠ„l和花生四烯酸k„„l在植物中含量较为丰富 ∀省沽油种子油
脂中 °˜ƒ„含量为 x|1w h ∗ yz1z h o其中 ±p v系列的 „„占 x1| h ∗ ts1t h o比茶籽油和橄榄油高出 ts ∗ tx
倍 ∀因此 o从稀有 „„资源的角度来说 o发掘野生木本油料树种省沽油 o可以为开发 ± p v系列脂肪酸产品
提供新原料 ∀
同时 o研究发现摄取 °˜ƒ„时 o除了考虑绝对摄取量 o还应考虑摄取脂肪酸的平衡 o即饱和脂肪酸k≥ƒ„l !
单不饱和脂肪酸kƒ„l和 °˜ƒ„三者之间的比例以及 ± p v系列 °˜ƒ„Π± p y系列 °˜ƒ„比例的平衡k∏±± ετ
αλqoussy ~≥¬°²³²∏¯²¶oussul ∀省沽油种子油脂中 ±p y系列 °˜ƒ„与 ± p v系列 °˜ƒ„比值为 x1u ∗ y1u o完全
符合发达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类膳食中 ± p yΠ± p v的推荐值k表 {l ~其 ≥ƒ„ƒ„Β°˜ƒ„ 为
tΒks1w ∗ s1|lΒks1{ ∗ y1yl o具有 ƒ„含量低 !°˜ƒ„含量高的特点 ∀
表 8 部分组织提出的 ν − 6Πν − 3 推荐值 ≠
Ταβ .8 ς αλυε οφ ν − 6Πν − 3 ρεχοµ µενδεδ βψ διφφερεντ οργανιζατιονσ
组织
’µª¤±¬½¤·¬²±
提出时间
׬°¨²©³∏·¬±ª
©²µº¤µ§
±p yΠ±p v值
∂¤¯∏¨ ²©
±p yΠ±p v
组织
’µª¤±¬½¤·¬²±
提出时间
׬°¨ ²©³∏·¬±ª
©²µº¤µ§
±p yΠ±p v值
∂¤¯∏¨ ²©
±p yΠ±p v
英国营养基金会
׫¨ …µ¬·¬¶«‘∏·µ¬·¬²± ƒ²∏±§¤·¬²± t||u yΒt
加拿大科学综述委员会
≤¤±¤§¬¤± ≤²°°¬¶¶¬²± ²± ≥¦¬¨±¦¨ • √¨¬¨º t||s kx ∗ ylΒt
加拿大健康委员会
≤¤±¤§¬¤± ≤²°°¬¶¶¬²± ²± ‹ ¤¨¯·« t||{ kw ∗ tslΒt
日本第 y次新修订脂质所需量
׫¨ y·« • √¨¬¶¨§¬³¬§„°²∏±·¬± ¤³¤± usss wΒt
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
∞∏µ²³¨¤± ≤²°°¬¶¶¬²± ²± ƒ²²§≥¦¬¨±¦¨ t||v kw ∗ w1xlΒt
ƒ„’Π• ‹’人类营养油脂委员会
ƒ„’Π• ‹’ ≤²°°¬¶¶¬²± ²± ‹∏°¤± ‘∏·µ¬·¬²± ¬³¬§ t||w kx ∗ tslΒt
≠ 表中数据摘自文献k吴时敏 ousstl ∀׫¨ §¤·¤¬± פ¥q{ º µ¨¨ ¬¨¦¨µ³·¨§©µ²° • ∏≥  ousst1
因此 o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 o省沽油种子油的营养价值能与核桃油 !小麦胚芽油等功能性植物油相媲
美 o比油酸 p亚油酸类型的茶籽油 !橄榄油和文冠果油等价值更高 o用其开发 ±p v系列脂肪酸营养保健产品
有着巨大潜力 ∀
x 结论
tl 省沽油种子出仁率 !种子出油率以及种仁出油率分别为 w|1z{ h ∗ xt1|s h !uz1{u h ∗ vu1zu h 和
xx1{| h ∗ yv1vt h o其出油率与文冠果 !榛子相当 o比核桃稍高 o属于高含油量种子 ∀人工栽培驯化能够提高
种子出油率 ∀
ul 省沽油种子油脂部分理化常数分别为相对密度 s1|tu x !折光指数 t1wzu v !过氧化值 s1stu ∗ s1st{ ª#
ktss ªlpt !不皂化物 u1vz h ∗ v1yy h !酸值 u1t{ ∗ u1zz °ª#ªpt Ž’‹ 和皂化值 txv ∗ t{v °ª#ªpt Ž’‹ o与核桃
油 !文冠果油 !中国沙棘油以及初榨橄榄油相比 o具有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的特点 ∀
vl 省沽油种子油含有 tu种主要脂肪酸 o其中饱和脂肪酸以软脂酸和硬脂酸为主 o不饱和脂肪酸以油
酸 !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 ∀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 zs1u h ∗ {s1v h o且栽培种子含量比野生种子高 ∀
wl省沽油种子油中脂肪酸属于亚麻酸类油脂 o油脂中 °˜ƒ„占 x|1w h ∗ yz1z h o±p y°˜ƒ„Π±p v°˜ƒ„为
vx 第 u期 刘正祥等 }省沽油种子油脂分析与功能特性评价
x1u ∗ y1u o≥ƒ„ƒ„Β°˜ƒ„为 tΒks1w ∗ s1|lΒks1{ ∗ y1yl o营养价值高 o可用来开发功能性植物油脂 ∀
参 考 文 献
毕绘蟾 o贺善安 o顾生明 qt|{s1 我国橄榄油质量的研究初报 q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owkul }xs q
蔡双莲 o李 敏 qussv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q生命科学研究 ozkwl }u{| p u|s q
陈 洁 qussw1 油脂化学 q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ouux p uuz q
何照范 o张迪清 qt||{1 保健食品化学及其检测技术 q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ot|u p uxy q
贾春晓 o毛多斌 o孙晓丽 o等 qussw1 省沽油种子油中亚麻酸 !亚油酸的分析 q营养学报 ouykxl }wts p wtt q
毛多斌 o贾春晓 o金保全 o等 qussw1 省沽油种子油中脂肪酸的 Š≤ p ≥分析 q中国油脂 ou|kvl }yw p yy q
倪培德 qussv1 农产品现代加工技术丛书 ) ) ) 油脂加工技术 q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ouu ou| ot|t p t|u ouxs ouxx p uxy q
孙 平 qussw1 食品分析 q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ov{ p w| otu{ p tvt q
王军宪 o李星海 o朱周才 o等 qt||w1 中国沙棘种子油成分分析 q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okvl }wz p w| q
王振宇 qussv1 食用植物资源学 ) ) ) 食用植物开发利用原理 q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ouu ouw q
吴时敏 qusst1 功能性油脂 q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otx o{| ov{z q
张凤云 o王国礼 o张和平 o等 qt||z1 扁桃种仁化学成分研究 q西北农业学报 oykvl }{u p {w q
张镜澄 qusss1 超临界流体萃取 q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o|t q
张子荣 o陈奇相 qt|{t1 橄榄油及其制取 q中国油脂 okvl }ys q
周 芳 qussw1 汉中山区山野菜资源调查及特色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q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q
…¤±ª ‹ ’ o⁄¼¥¨µªo≥±¦¯¤¬µ‹  qt|{s1 ׫¨ ¦²°³²¶¬·¬²±²©·«¨ ∞¶®¬°²©²²§¬± ±²µ·«º ¶¨·¨µ± Šµ¨ ±¨¯¤±§q≤¤±¤§¬¤±²∏µ±¤¯ ²©„±¬°¤¯ ≥¦¬¨±¦¨ ovv }uyxz p uyyt q
⁄¼¥¨µªo…¤±ª ‹ ’ o ‹²µ±¨ ‘qt|zy1 ׫¨ ¦²°³²¶¬·¬²± ²©©²²§¦²±¶∏°¨ §¥¼ Šµ¨ ±¨¯¤±§∞¶®¬°²¶²¶q„¦·¤  §¨≥¦¤±§ouktl }y| p zx q
∏±± o׫¨ ²¥¤¯§ ‹ ∞qussy1 ׫¨ «¨ ¤¯·« ©¨©¨¦·¶²©§¬¨·¤µ¼ ∏±¶¤·∏µ¤·¨§©¤·¼ ¤¦¬§¶q‘∏·µ¬·¬²± …∏¯¯¨·¬±ovtkvl }tz{ p uuw q
≥¬°²³²∏¯²¶„ ° qussu1 ׫¨ ¬°³²µ·¤±¦¨ ²©·«¨ µ¤·¬²²©²° ª¨¤2yΠ²°¨ ª¤2v ¶¨¶¨±·¬¤¯ ©¤·¼ ¤¦¬§¶q…¬²°¨ §°«¤µ°¤¦²·«¨µoxyk{l }vyx p vz| q
k责任编辑 郭广荣l
5工程索道与柔性吊桥 ) ) ) 理论设计案例6
5工程索道与柔性吊桥 ) ) ) 理论设计案例6k周新年著 o人民交通出版社 ouss{l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
合 o注重理论推导 !工程设计和案例分析 ∀在结合作者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o前 u章阐明工程索道的基
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基本结构和架设技术 ~后 x章为客运索道设计 !滑索设计 !林业索道设计 !货运索道设计
和柔性吊桥设计等 o主要阐述各种工程索道和柔性吊桥的配套设备与设施的设计 o尤其注意案例解析 ∀本书
适用于交通运输 !土木工程 !森林工程 !采矿工程 !冶金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工程 !农业建筑与能源工程
等大学本科专业教学用书 ∀后 x章可作为硕士研究生教材 o也可供工程索道与柔性吊桥的科研 !工程设计和
管理人员参考 ∀著者主持的/工程索道0课程 oussx年获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立项建设 oussz年获福建
省本科精品课程 ∀
订购者通过邮局汇款 o并请注明/购书款0 o详细收书地址 o以及平装 !精装册数 o款到立即邮书 ∀单价k含
邮资l }平装 wv qss元 ~精装 xv qss元 ∀收款地址 }vxsssu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 周新年 ∀
wx 林 业 科 学 ww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