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19卷 第6期
Vol.19 No.6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1年 11月
Nov. 2011
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丽君1,2,程林梅2,杜建中2,李贵全1*,孙 毅1,2*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081)
摘要:以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叶片为试验材料,接种于含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 MS培养基上
进行愈伤组织、芽分化以及根再生的诱导,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以及根再生效
果的影响。以已经建立的再生体系为基础,以农杆菌菌株LBA4404(含质粒pBin438-TaNHX2)侵染转化普那菊
苣,探索普那菊苣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对外植体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2~3d,与农杆菌的共培养时间也
应控制在2~3d;侵染时间控制在8min左右;卡那霉素(Km)阳性筛选的适宜选择浓度为60mg·L-1。乙酰丁香
酮(AS)200μmol·L
-1是促进农杆菌转化的最佳浓度,200W 超声波处理、20次负压处理也可提高农杆菌转化率
效果。26mg·L-1 Km是野生型普那菊苣苗能够存活的上限,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噻肟钠在500~1000mg·L-1浓度
范围内、羧苄青霉素300mg·L-1和氨苄青霉素在40~60mg·L-1浓度范围内均能较好的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芽。
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Na+/H+逆向转运蛋白(vacuolar Na+/H+exchanger or antiporter,简称NHX,
NHE或NHA)导入普那菊苣;经抗生素筛选以及针对TaNHX2基因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获得
了28株转TaNHX2基因的普那菊苣植株。
关键词:普那菊苣;组织培养;植株再生;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TaNHX2
中图分类号: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1)06-1042-09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Puna Chicory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with Agrobacterium-mediated Method
ZHANG Li-jun1,2,CHENG Lin-mei 2,DU Jian-zhong2,LI Gui-quan1*,SUN Yi 1,2*
(1.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Shanxi Province 030031,China;
2.Shan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gu,Shanxi Province 030081,China)
Abstract:Chicory(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leaf segments from aseptic seedlings were used as ex-
perimental materials.The explants were inoculated onto the MS medium with various phytohormone com-
binations to induce calus formation,and bud and root regeneration.Effects of phytohormone concentra-
tions and combinations on the induction of calus,buds and roots were analyzed.Agrobacterium tumefa-
ciens LBA4404(harboring plasmid pBin438-TaNHX2)was used to infect Puna Chicory explants based on
the regeneration system that had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ltivar.
Result showed that both suitable pre-culture time and co-culture time of explants with Agrobacterium tu-
mefaciens were 2~3days.The infection time was 8minutes and Kanamycin concentration used for selec-
ting positive regenerated buds was 60mg·L-1.Effects of acetosyringone(AS)and ultrasonication on the
rate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acetosyringone
of 200μmol·L
-1 was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for enhancing Agrobacterium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and ultrasonication treatment of 200Wand negative pressure of 20times also improved the transformation
rate.The maximum kanamycin concentration for wild type Puna chicory survival was 26mg·L-1;and 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Cefazolin sodium,cefotaxime sodium,carbenicilin and Benzylpenicilin for indu-
cing calus formation and bud differentiation were 500~1000,500~1000,300and 40~60mg·L-1,re-
spectively.The vacuolar Na+/H+exchanger gene(TaNHX2)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hicory cultivar,
and 28trans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by PCR detection an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1-03-09;修回日期:2011-08-20
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3-017B);山西省农科院攻关项目(Ygg0912)资助
作者简介:张丽君(1981-),女,河北行唐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与育种,E-mail:lijun.zhang911@163.com;*通信作者 Au-
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li-gui-quan@126.com;sunyi692003@yahoo.com.cn
第6期 张丽君等: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Key words:Puna chicory;Tissue culture;Plant regeneration;Agrobacterium-mediated;Genetic transforma-
tion;TaNHX2
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是
菊科菊苣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20世纪80
年代新西兰科工部草地研究所培育出的菊苣饲用新
品种,1985年正式鉴定通过并推广利用[1]。普那菊
苣中的提取物如醇、正己烷等是重要的免疫促进及
免疫调节剂。普那菊苣嫩叶及利用普那菊苣肉质根
软化栽培获得的芽球可食用,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
食、利尿消肿的作用,是新兴的特种蔬菜;普那菊苣
的根、茎、叶还可做饲草;此外,普那菊苣花蕾紫蓝
色,花期长,可用于绿化美化环境[2~4]。目前,有关
普那菊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栽培技术、生理生化
和药用价值方面,少量的有关普那菊苣组织培养的
报道也不够系统[5~7]。本研究以普那菊苣叶为外植
体,进行不同培养基的筛选,建立其离体培养再生和
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来自小麦(Triti-
cum aestivum)植株体内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
因[8],旨在获得抗旱、耐盐碱等抗逆转基因菊苣植
株,以提高其在逆境胁迫下的生存能力。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及供体质粒
1.1.1 植物材料 供试植物材料为普那菊苣种子
(2n=2x=18),种子由山西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友情提供。
1.1.2 质 粒 图 谱 及 来 源 逆 向 转 运 蛋 白
(TaNHX2)基因由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
803组陈受宜研究员提供,其载体质粒pBin438-
TaNHX2的启动子为 CaMV35S,终止子为 Nos。
转化用农杆菌菌株是LBA4404,抗生素抗性基因为
卡那霉素(Km),质粒图谱如图1所示。
图1 质粒pBin438-TaNHX2构建图谱
Fig.1 pBin438-TaNHX2expression vector utilized in experiments
1.2 方法
1.2.1 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为 MS1:MS+3%蔗
糖+0.6%琼脂,pH5.8。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筛选培
养基为 MS2:MS1+不同的激素(表1);根诱导筛选
培养基为 MS3:MS1+不同的激素(表2);共培养培
养基为 MS2;选择培养基为 MS4:MS2+Km+抑菌
抗生素(表3)。农杆菌菌液培养用LB培养基。具
体成分如表1~3所示。
表1 愈伤组织和芽诱导培养基
Table 1 Media for calus and buds induction
培养基编号 No.of medium 培养基成分Component of medium
MS2-1 MS+6-BA 1.5g·L-1+IBA 0.2mg·L-1
MS2-2 MS+6-BA 1.5mg·L-1+IBA 0.2mg·L-1+AgNO30.5mg·L-1+Vc 0.3mg·L-1
MS2-3 MS+6-BA 1.5mg·L-1+IAA 0.2mg·L-1
MS2-4 MS+IAA 0.3mg·L-1+ KT 1.0mg·L-1+CH 100mg·L-1
MS2-5 MS+6-BA 1.5mg·L-1+NAA 0.2mg·L-1
MS2-6 MS+KT 1.0mg·L-1+NAA 0.2mg·L-1
MS2-7 MS+TDZ 0.5mg·L-1+NAA 0.2mg·L-1
MS2-8 MS+BA 0.5mg·L-1+2,4-D丁酯1.6mg·L-1
MS2-9 MS+6-BA 2.0mg·L-1+NAA 0.5mg·L-1+Vc 100mg·L-1+VB1100mg·L-1+Hpro 300mg·L-1
1.2.2 外植体制备及预培养 选取无菌苗顶部幼
嫩平展的叶片按1cm×1cm大小切段制备外植体,
并置于 MS2培养基上预培养。培养条件(下同):温
度(28±1)℃,光照强度1300~1500lx,光照时间
16/8h。每个处理重复5次(5个培养皿),每次接
种20个外植体。培养7d后统计出愈率,30d后统
3401
草 地 学 报 第19卷
计不定芽再生率。再生频率=再生芽的外植体数/
接种外植体数×100%。
表2 根诱导培养基
Table 2 Media for root induction
培养基编号
No.of medium
培养基成分
Component of medium
MS3-1 MS+IAA 0.1~0.3mg·L-1
MS3-2 MS+NAA 0.1~0.3mg·L-1
MS3-3 MS+IBA 0.1~0.3mg·L-1
表3 5种抗生素的浓度
Table 3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s
solution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抗生素Antibiotics 浓度 Concentration/mg·L-1
卡那霉素kanamycin 0 10 20 30 40 50
头孢唑林钠 Cefamezin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头孢噻肟钠 Claforan 0 200 400 600 800 1000
羧苄青霉素 Carbenicilin 0 200 400 600 800 1000
氨苄青霉素 Ampicilin 0 20 40 60 80 100
1.2.3 抗生素筛选压及抑制农杆菌过度生长的抗
生素的选择 Km,Cef,Claf,Carb和Amp共5种抗
生素(均购自太原阳光),分别制成100mg·L-1母
液置于-20℃冰箱贮存备用。Km 用于筛选抗性
苗;Cef,Claf,Carb和Amp用于抑制农杆菌的过度
生长,分别探讨4种抑菌剂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和
对外植体发育的影响。抗生素种类及浓度梯度如表
3所示,记录和统计不同抗生素和在其不同浓度下
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抗性苗的发育状况。
1.2.4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从平板挑取含质粒农杆
菌接种到附加有20mg·L-1利福平(rif)和 50
mg·L-1 Km的 LB液体培养基中,于28℃,150
r·min-1振荡培养16~24h。农杆菌的二次活化是
将上述培养菌液按2%的比例接入上述LB液体培
养中,28℃(12h)振荡至对数生长期。收集菌液于
4℃,13000g离心1min,弃去上清,菌体用适量 MS
液体培养基重悬,并直接用于对外植体的遗传转化。
1.2.5 AS、超声波和负压处理对转化的影响 为
分析乙酰丁香酮(AS)对农杆菌介导转化频率的影
响[9],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①在感染前30min,
向菌液中加入AS;②在共培养基中添加 AS;③菌
液和共培养基中都不添加 AS(CK);④两者中都添
加AS。AS终浓度设置为:200和400μmol·L
-1。
超声波处理[10]时为避免探头与加有菌液的处
理物间的交叉污染,特将待处理的溶液放置于一个
体积较小的烧杯中,再将这个小烧杯放置于另一个
较大体积的加有无菌水的烧杯中,探头直接伸入无
菌水,待处理材料是通过接受处理无菌水的超声波
的传播波来得到处理的。超声波处理时把三角瓶放
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央进行超声波处理,工作频率设
置7个处理,分别为0(CK),100,200,300,400,
500,600 W;工作时间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0
(CK),2,4,6,8,10min,外植体在菌液中浸染时间
10min(包括超声波处理时间)。
负压处理时将外植体与30mL菌液混合于50
mL的无菌注射器中,密封后反复抽拉,以抽拉次数
代表负压处理强度[11],设0(CK),10,20,30,40,50,
60次处理,每次抽拉距离为6cm,每次间隔时间2
s,在菌液中浸染时间10min(包括负压处理时间),
选定适合外植体芽诱导的负压处理强度[12]。
以上每个处理设5次重复,每个重复含20个外
植体,接种7d后统计出愈率,30d后统计不定芽再
生率。
1.2.6 抗性植株的获得 经过30d的筛选后,待
芽长2~3cm时,转入生根培养基,待生根完全后将
小苗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载于花盆中。移栽14d
后取样(叶片)按CTAB方法提取植物总DNA。
1.2.6.1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用于检测TaN-
HX2基因片段的引物序列如下:
Primer 1:5′-ATGGGGTACCAAGTGGTGGC-3′
Primer 2:5′-TAAACACTCCAAGGAAGGTG-3′
PCR反应体系:DNA 100~150ng、TaKaRa
Taq 2U、总体积20μL;PCR热循环条件:94℃,30
s;56℃,30s;72℃,50s;30个循环,反应所用的Taq
DNA聚合酶和dNTP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
服务有限公司。
1.2.6.2 转化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 采用
DIG High Prime DNA Labling and Detection Star-
ter Kit I(Roche),按其说明书进行Southern杂交检
测外源DNA片段。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植体的诱导与分化
外植体脱分化试验中,单独添加细胞分裂素(6-
BA,KT,TDZ)或生长素(NAA和IBA)诱导能力较
差;而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配合使用对再分化影
响较大:6-BA与 NAA或IAA的组合诱导效果较
差,且易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状物;6-BA与IBA的
组合,能较好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或芽的分化,但
愈伤容易玻璃化和褐化,添加AgNO3和Vc能明显
4401
第6期 张丽君等: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的改善此现象的发生;KT与 NAA或IAA的组合
诱导效果较好,出现芽点的时间较早,芽生长正常;
TDZ与NAA的组合虽然诱导效果好,生长势强,出
现芽点的时间早,但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愈伤组
织逐渐老化,从底部开始缓慢褐化,芽生长受到影
响,且大多出现玻璃化苗。结合试验结果观察得出
(表4):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 MS2-
4,即:MS+IAA 0.3mg·L-1+ KT 1.0mg·L-1
+CH 100mg·L-1培养基。
表4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phytohormones combination on calus induction and bud differentiation
培养基
Medium
外植体数
No.of explant
愈伤组织数 No.of calus 分化芽数 No.of different buds
均值±标准差 Mean±SD P<0.01 均值±标准差 Mean±SD P<0.01
MS2-1 20×5 8.03±2.85 B 15.40±6.11 BCD
MS2-2 20×5 15.86±2.49 A 26.47±6.00 AB
MS2-3 20×5 6.57±1.61 B 13.40±4.68 CD
MS2-4 20×5 16.46±1.97 A 30.28±3.36 A
MS2-5 20×5 4.09±1.67 B 6.81±2.42 DE
MS2-6 20×5 17.08±3.51 A 22.22±5.72 ABC
MS2-7 20×5 5.49±2.85 B 12.37±6.12 CD
MS2-8 20×5 17.78±4.40 A 0±0 E
MS2-9 20×5 1.64±0.91 B 4.77±3.13 DE
2.2 再生芽的生根诱导
IAA,NAA和IBA共3种激素都可诱导根的
生成。在添加IAA的生根培养基中,7d左右诱导
形成根原基,此时IAA因光照大部分分解,使其含
量降低到不利于根的伸长生长。其中 MS+NAA和
MS+IBA培养基更适合生根,生根率达98%(图2)。
图2 不同激素对根的生长状况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phytohormones combination on rooting induction
注:左:NAA;中:IBA;右:IAA
Note:Left:NAA;middle:IBA;right:IAA
2.3 外植体的选择
叶片发育年龄和外植体的类型对诱导率有明显
的影响。较幼嫩的外植体易被农杆菌感染致死,基
本上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发育时间较长的外植体,细
胞分化程度较高,造成褐化严重;只有发育时期适
中,如20d龄的叶片,方可高频率产生不定芽,而且
不定芽形成速度快。
2.4 抗生素对再生频率的影响
选择培养基加入Km后,随着Km浓度增加,野
生型植株由于不具有Km抗性而逐渐死亡,而转化
植株由于Km抗性基因的导入和表达能正常生长发
育,一般当Km浓度恰好达到使野生型植株全部死
亡时的浓度称之为该植物转化植株的筛选压。由图
3可知,Km对野生型植株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强
烈的抑制作用,在Km浓度为20mg·L-1时,愈伤
组织的相对增长量就明显降低,而转化植株的愈伤
组织在Km浓度为70mg·L-1时,愈伤组织的相对
增长量才明显降低。为了严格地筛选抗性植株,本
研究中愈伤组织分化时Km浓度定为60mg·L-1,
不定芽生根时Km浓度定为80mg·L-1。
共培养后愈伤组织表面及浅层组织中共生有大
量农杆菌,为了杀死和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必须进行
脱菌培养。常用的抑菌抗生素有Cef,Claf,Carb和
5401
草 地 学 报 第19卷
Amp等。抗菌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因抗菌素的
种类及浓度不同而异。试验结果表明(表5),Cef和
Claf在500~1000mg·L-1浓度范围内、Carb为
300mg·L-1和Amp在40~60mg·L-1浓度范围
内均对诱导愈伤组织和出芽无影响。但随着浓度的
增加,它们对普那菊苣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抑制作
用也在增强,表现为普那菊苣外植体的出愈率和出
芽率均降低。而且普那菊苣外植体愈伤组织和芽的
诱导率的这种降低差异较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要
高于芽的诱导率,说明愈伤组织对抗生素反应比较
迟钝,而芽则相对比较敏感。
图3 普那菊苣在不同Km浓度下的分化出芽
Fig.3 Shoot induction rate of Puna Chicory leaves on media with different Kanamycin concentration
表5 几种抗生素对离体叶片再生频率的影响
Table 5 Effect of several antibiotics on the regeneration frequency of explants
抗生素
Antibiotics
浓度
Concentration/mg·L-1
外植体数
No.of explants
再生芽数/个No.of adventitious shoots
均值±标准差 Mean±SD P<0.01
再生频率/%
Regeneration frequency
CK 0 20×5 15.66±2.79 A 78
头孢唑林钠Cefamezin 200 20×5 14.64±1.58 AB 68
400 20×5 16.31±1.96 A 79
600 20×5 12.19±1.68 ABC 60
800 20×5 12.47±2.08 ABC 59
1000 20×5 11.24±1.99 ABC 56
头孢噻肟钠Claforan 200 20×5 12.59±2.04 ABC 61
400 20×5 14.71±1.99 AB 69
600 20×5 14.07±2.50 AB 66
800 20×5 11.04±2.24 ABC 55
1000 20×5 10.41±2.55 ABC 52
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in 200 20×5 13.61±2.92 ABC 66
400 20×5 13.05±4.61 AB 66
600 20×5 7.04±1.14 CD 34
800 20×5 2.01±1.49 D 10
氨苄青霉素Ampicilin 20 20×5 14.22±3.01 AB 70
40 20×5 15.44±1.65 A 76
60 20×5 17.50±1.40 A 82
80 20×5 13.41±1.57 AB 66
100 20×5 8.69±2.03 BC 41
2.5 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
果的影响
经过不同时间预培养(0~5d)处理的外植体其
生长状况、转化率及愈伤组织形成等方面都有差别。
在农杆菌感染之前将外植体预培养2~3d,可以减
少伤害胁迫,调整细胞生理状况,从而有利于农杆菌
的感染,同时可以减轻经农杆菌浸染后的腐烂褐化。
预培养时间过长,会造成伤口的愈合化,不利于农杆
菌的浸染。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2~3d。菌液的浸
染时间对转化有一定的影响。若浸染时间太短,农
6401
第6期 张丽君等: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杆菌尚未侵入伤口,在共培养时无农杆菌生长,不能
产生转化体;若外植体在菌液中浸染时间过长,不仅
造成后期生长农杆菌无法抑制且易导致外植体的腐
烂褐化死亡。浸染叶片时间应控制在8min左右、
叶柄控制在6~8min之间,叶茎控制在6min左
右。共培养的前2d是携带外源基因的农杆菌进入
植物细胞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发生之后,农杆菌
的继续存在已没有必要,且它的生长速度远比愈伤
要快,农杆菌的过度生长只会加大对愈伤组织的损
伤,并导致愈伤中已转化的细胞死亡,所以共培养时
间以2~3d较为合适。
2.6 AS的添加方式、超声波和负压处理对转化率
的影响
乙酰丁香酮(AS)是双子叶植物细胞壁合成的前
体[13],通常单子叶植物在转化过程中不产生AS等酚
类物质,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为添加AS可以促进根
癌农杆菌感染单子叶植物。AS的添加方式对普那菊
苣的感染率也有较大影响。仅在感染前活化菌中添
加AS和仅在共培养基上添加AS时,与对照相比并
没有明显提高,在活化菌液中和共培养基中都添加
AS能明显促进转化。但是随着AS浓度的提高其转
化率不再升高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 AS
是一种酚类物质,太高的浓度会对植物组织有伤害作
用,对接下来的愈伤组织诱导有害,因此本研究中使
用的AS浓度为200μmol·L
-1。试验结果表明,接
触AS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明显多于没有接触
AS的外植体,因此,在双子叶植物中补充 AS也可
以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适宜的超声波处理功率和时间可以提高转化
率[14],但是超声波处理本身会对外植体组织造成伤
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植体的坏死率。在不使
用超声波处理时,叶片的坏死率很低,随着超声波功
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外植体的坏死率也相应地增
加。试验结果表明,低强度(200W)超声波和较短
时间处理对转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工作功率过
高(600W)反而降低了转化率,超声波处理最佳工
作功率为200W,工作时间为6min。
不同强度负压处理对转化率的影响不同,当10
≤负压强度≤20次时,愈伤组织的芽诱导率和存活
率随着负压强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低强度的负压
处理对外植体的伤害较小,对外植体的芽诱导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当30≤负压强度≤40次时,愈伤组
织的芽诱导率呈下降趋势;当负压强度>30次时,
愈伤组织为淡黄色的疏松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愈
伤组织褐化严重,芽诱导率降为0,表明过高的负压
处理强度会对外植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从而抑制了
芽的再生。因此在本研究后续的负压辅助的转化试
验中使用抽拉20次的负压强度。据报道,水稻
(Oryza sativa)材料转化的最佳负压处理强度为40
次[11],说明不同的植物种类对负压处理的敏感性具
有差异。
2.7 转化体的检测及转化植株的获得
经农杆菌转化和再生体系再生得到一些疑似转
化植株(图5),用 TaNHX2基因的引物分别对这
些植株的总DNA进行PCR检测,从300株疑似转
化植株中扩增出有预期大小(700bp)扩增片段的植
株73株。部分PCR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而野生
型植株则没有特异扩增条带。
对PCR检测呈阳性结果的植株的DNA用限
制性内切酶 HindⅢ消化,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
分析,CSPD染色,X光胶片曝光显示,这些植株的
DNA中有28株的杂交结果呈阳性,说明通过农杆
菌介导法转化普那菊苣获得了转基因植株。部分转
化植株的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如图6所示,杂交
分析结果表明TaNHX2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
的基因组中。
3 讨论
建立良好的外植体再生系统是普那菊苣基因转
化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转化的难易和转化频率
的高低。
在目前已建立的以普那菊苣花瓣、叶片、叶柄、
茎段等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中,由于品种的不同,其
再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15]。一般来说,愈伤组织
诱导的培养基和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应该不同,愈
伤组织诱导需要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比值较
大,而芽诱导分化则需要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
比值较大。但是本试验建立的普那菊苣高效再生体
系,外植体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可以完成愈伤组织诱
导和芽的分化。在已报道的农杆菌介导的普那菊苣
遗传转化中,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抑菌
剂的选择与浓度、筛选剂浓度都会影响转化效率。
本试验优化了转化参数,获得了较高的转化率。同
已报道的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相比,本试验建立
的转化体系具有转化频率高、受基因型制约小、试验
周期短和再生植株变异小等优点。
7401
草 地 学 报 第19卷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在转基因工作中是十分重
要的。在筛选阶段,若没有高效的筛选体系,会造成
大量未成功转化的植株逃逸筛选压,加大了研究的
工作量。若一味的加大筛选压,可以将非转化细胞
杀死,但同时也严重影响和抑制转化细胞的生长和
再生能力,死亡的细胞对邻近的转化细胞会产生一
种抑制作用,干扰转化细胞的生长代谢,从而降低了
转化效率。在普那菊苣筛选培养时宜在生芽培养基
中加入60mg·L-1的Km进行筛选,在以后的继代
培养基中依次加入50mg·L-1和40mg·L-1的
Km,并一直维持40mg·L-1 Km的水平,在生根培
养基中加入80mg·L-1的Km作为筛选压。
AS对农杆菌转化植物的作用因植物种类而异,
当受伤植物细胞产生的酚类物质不足以诱导农杆菌
vir基因活化时,AS等酚类物质能够帮助诱导这些基
因的活化,从而促进 T-DNA向植物基因组的转
化[16],提高转化频率;反之,再加入AS就不一定能进
一步提高转化率,甚至会产生毒害作用降低农杆菌对
植物的转化率。本试验中在菌液和共培养基中都添
加200μmol·L
-1的AS则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过程中进行超声波和
负压处理时都是在外植体的表面形成许多细小的伤
口,并导致组织液大量外流,这种“伤流液”中可能含
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可以大大刺激农杆菌的转化活
力[12]。此外,大量细小伤口的存在为农杆菌的感染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外源基因容易进入,但同时这
些处理也会对植物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在此
过程中伤害太大,就会影响植株的再生,继而影响转
8401
第6期 张丽君等: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化苗的获得,因此在实际利用时需要测定超声波处
理的时间和负压强度。
4 结论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向植物中导入TaNHX2基
因,培育出抗盐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使其在盐渍化
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对盐碱地的改良和畜牧业的发
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普那菊苣外植体
再生体系、转化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为获得更多的普
那菊苣转基因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永芬,舒健虹,陈培燕.黔引普那菊苣开花特性及种子形成规
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2):90-91
[2] Kim Meehye,Shin Hyun Kyung.The water-soluble extract of
chicory influences serum and liver lipid concentrations,Cec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fecal lipid excretion in
rats[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1998,128:10
9401
草 地 学 报 第19卷
[3] 王小芬,尚靖,杨洁,等.菊苣药理药效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
药,2006,24(3):80-82
[4] 程林梅,曹秋芬,高洪文,等.菊苣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 A FL2
基因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4,12(3):199-203
[5] Varotto S,Lucchin M,Parrini P.Immature embryos culture in
Italian red chicory[J].Plant Ce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0,62(1):75-77
[6] 程林梅,高洪文,赵茂林.菊苣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J].
草业学报,2002,11(4):105-107
[7] 程林梅,孙毅,王亦学,等.菊苣农杆菌介导转化受体系统的研
究(简报)[J].草业学报,2008,17(1):130-134
[8] Yu J N,Huang J,Wang Z N,et al.An Na+/H+ antiporter
gene from whe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ss tolerance
[J].Journal of Biosciences,2007,32(6):1153-1161
[9] 邸宏,刘昭军,卢翠华,等.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玉米幼胚
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2):150-154
[10]杨茹,袁庆华,曹致中,等.农杆菌介导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
体系的建立[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1):26-31
[11]刘志学,马向前,何艺园,等.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辅助处理
方法的改良[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5):
601-604
[12]邹湘辉,庄东红,胡忠,等.负压和超声波处理对农杆菌介导的
花生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
(1):12-16
[13]董喜才,杜建中,王安乐,等.乙酰丁香酮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
的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32(5):292-299
[14]葛锋,陈朝银,王晓东,等.超声波对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生
长和紫草素合成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8,8(1):115-
119
[15]潘瑞炽.植物组织培养[M].第3版.江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3:35-36,39,56-57
[16]赵红娟,张博,李培英,等.农杆菌介导犁苞滨藜 NHX基因转
化苜蓿的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07,15(5):418-422
(责任编辑 吕进英
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
)
(上接1029页)
[7] 胡章立,李琳,荆家海,等.水分胁迫对玉米幼叶生长区质膜
H+-ATPase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3,19(2):
1101-1104
[8]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3:191-205
[9] Palmgren M G.Plant plasma membrane H+-ATPases:
powerhouses for nutrient uptake[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01,52:817-845
[10]Briggemann W,Janiesch P.Properties of native and solubi-
lized plasma membrane ATPase from the halophyte Plantago
crassifolia,grown under saline and non-saline conditions[J].
Physiologia Plantarum,1988,74:615-622
[11]余叔文,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8:307-318
[12]韩建秋.渗透胁迫对白三叶幼苗根系离子分泌和质膜ATP酶
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02-205
[13]刘君,高俊凤,王燕凌.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根质膜ATP酶活
性与膜透性的关系[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59-
63
[14]龚月桦,高俊凤.干旱胁迫下植物质膜功能蛋白研究现状[J].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3):682-692
[15]Mito N,Wimmers L E,Bennett A B.Sugar regulates mRNA
abundance of H+-ATPase gene family members in tomato[J].
Plant Physiology,1996,112(3):1229-1236
[16]Luis R Osses,César Godoy.Characterizing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in two varieties of coffee leaf(Coffea arabica
L.)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n elicitor fraction from the orang-
erust fungus(H.vastatrix Berk and Br.)race II[J].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6,44:226-235
[17]石永红,万里强,刘建宁,等.干旱胁迫对6个坪用多年生黑麦
草品种抗旱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17(1):52-57
[18]万里强,石永红,李向林,等.PEG胁迫下3个多年生黑麦草品
种抗性生理研究[J].草地学报,2009,17(4):440-444
[19]李造哲.10种苜蓿品种幼苗抗旱性的研究[J].中国草地,
1991,16(3):1-3
[20]谷艳蓉,张国芳,孟林,等.4种牧草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
其抗旱性[J].四川草原,2005(4):4-7
[21]韩德粱,王彦荣,余玲,等.离体干旱胁迫下三种紫花苜蓿相关
生理指标的测定[J].草原与草坪,2005(2):38-42
[22]赵丽英,邓西平,山仑.活性氧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
[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413-418
[23]Mittler R.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 and stress tolerance
[J].Trends Plant Science,2002,7(9):405-410
[24]杨淑慎,高俊凤.Influence of active oxygen and free radicalson
plant senescence[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15-220
(责任编辑 李美娟)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