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riterpenes from roots of Actinidia deliciosa

美味猕猴桃根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8 期 2013 年 4 月

·935·
• 化学成分 •
美味猕猴桃根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徐一达,尹 莲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 95%乙醇为提取溶剂,经多种色谱方法分离,根
据理化性质,结合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美味猕猴桃根中分离得到 3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β, 3β, 28-
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1)、2α, 3β,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2α, 3β, 23, 27-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
结论 化合物 1 为 1 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命名为猕猴桃素 A。
关键词:美味猕猴桃;三萜;2β, 3β, 28-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羽扇豆烷;猕猴桃素 A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3)08 - 0935 - 0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08.002
Study on triterpenes from roots of Actinidia deliciosa
XU Yi-da, YIN Lian
College of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Actinidia deliciosa. Methods With 95% ethanol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 various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constituents and the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spectroscopic data. Results Thre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A. deliciosa and identified as
lupa-12, 20(30)-diene-2β, 3β, 28-triol (1), 2α, 3β, 19α, 24-tetrahydroxy-12-en-28-ursolic acid (2), and 2α, 3β, 23, 27-tetrahydroxy-12-
en-28-ursolic acid (3). Conclusion Compound 1 is a new triterpenoid named actinidin A.
Key words: Actinidia deliciosa C. F. Liang; triterpenes; lupa-12, 20(30)-diene-2β, 3β, 28-triol; lupane; actinidin A

美味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C. F. Liang 为猕
猴桃科落叶藤本植物。猕猴桃根俗称猫人参[1],民
间用其治疗水肿、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猕猴桃根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
于治疗肝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症[2]。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猕猴桃根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
护肝、抗氧化作用[3]。目前文献报道猕猴桃根中含
有大量的乌苏酸类化合物,并认为乌苏酸是抗癌、
抗肝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3-5]。本研究从美味猕猴桃
根中分离得到 2 个乌苏酸类化合物,鉴定为 2α, 3β,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α, 3β, 19α, 24-
tetrahydroxy-12-en-28-ursolic acid,2)、2α, 3β, 23, 27-
四 羟 基 -12- 烯 -28- 乌 苏 酸 ( 2α, 3β, 23, 27-
tetrahydroxy-12-en-28-ursolic acid,3);同时分离到
1 个新的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鉴定为 2β, 3β,
28-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 [lupa-12, 20(30)-
diene-2β, 3β, 28-triol,1],命名为猕猴桃素 A。
1 仪器与材料
核磁共振仪 Brucker Avance 500(Bruker 公司),
XT4—100A 显微熔点测定仪,Bruker Esquire 2000 质
谱仪(瑞士 Bruker 公司),AB-8 型大孔树脂(天津南
开大学化工厂),ODS色谱柱填料(Nacalai Tosoh Inc),
MCI 色谱柱填料(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薄层色谱用高效硅胶板(GF254 山东烟台芝罘化工
厂),试剂三氯甲烷、甲醇、正丁醇(AR 级,国药集
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95%乙醇为工业级。
本实验所用原料美味猕猴桃根由湖南老爹公司
提供,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増莱教授鉴定为
美味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C. F. Liang 的根。
2 提取与分离
美味猕猴桃根 30 kg,粉碎,过 30 目筛,每批
10 kg 投入到 100 L 提取罐中,按料液比 1∶7 加入

收稿日期:2013-02-27
作者简介:徐一达(1992—),男,本科生。Tel: 14751765525 E-mail: wxxuyida@yahoo.com.cn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8 期 2013 年 4 月

·936·
95%乙醇,回流提取 3 次,每次 2 h。合并清液,减
压浓缩至一定体积,上大孔树脂柱(1 500 mm×100
mm,AB-8),用 60%~90%乙醇-水梯度洗脱,TLC
检测,合并 Rf 值相同的组分,收集到 7 个组分 A~
G。结合抗肝损伤药理实验,将有活性的 E 段减压
回收乙醇,得浓缩液,上 MCI 柱,用 75%~90%
乙醇-水梯度洗脱,得 3 个不同组分 I~III,将组分
II 上 ODS 柱,用 75%~90%乙醇-水反复洗脱,经
TLC 纯度鉴定,得到化合物 1(55 mg)、2(141 mg)
和 3(193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白色无定形粉末,溶于醋酸乙酯、甲
醇、乙醇等溶剂,熔点 249 ℃,Ehrlich 反应呈阳性,
[α] 20D +51.6 (c 0.30,MeOH),HR-ESI-MS m/z:
455.680 7 [M-H]−(计算值 455.689 3)。分子式为
C30H48O3。1H-NMR (500 MHz, C5D5N) δ: 5.47 (1H, s,
H-12), 4.92 (2H, d, J = 11.0 Hz, H-29), 4.61 (1H, d, J =
10.7 Hz, H-28a), 4.46 (1H, d, J = 5.6 Hz, H-2), 4.21
(1H, d, J = 5.6 Hz, H-3), 4.08 (1H, d, J = 10.7 Hz,
H-28b), 2.33 (1H, m, H-19), 1.24 (3H, s, H-29), 1.20
(3H, s, H-25), 1.14 (3H, s, H-23), 1.06 (3H, s, H-24),
1.10 (3H, s, H-26), 0.94 (3H, s, H-27)。13C-NMR 数据
见表 1。
在化合物 1 的 1H-NMR 谱,δ 5.47 有 1 个烯氢
信号,δ 4.92 有 2 个烯氢信号,说明可能有 2 个双
健存在。δ 4.61, 4.46, 4.21, 4.08 各有 1 个氢信号,推
测为含氧碳上的氢信号。δ 1.24, 1.20, 1.14, 1.06,
1.10, 0.94 各有 1 个单峰甲基信号,提示有 6 个甲基
存在。由氢谱数据结合 Ehrlich 化学反应及猕猴桃根
已有的大量乌苏酸及其衍生物报道[5-8],进一步判断
该化合物为三萜类化合物。
在 13C-NMR (125 MHz, C5D5N) 谱中出现 30 个
碳信号,δ 154.5, 139.6, 126.1, 105.4 应为 4 个双键碳
信号,表明有 2 个双键,这与氢谱信号相对应[9],
从 DEPT 谱中看到 δ 154.5, 139.6 为季碳,δ 105.4
为CH2碳信号,说明存在末端双键。δ 80.3, 69.5, 64.8
应为连氧碳信号,推测有 3 个羟基取代存在[8],其
中 δ 64.8 为 CH2 碳信号,说明甲基上有羟基取代。
δ 56.2, 48.7 为 2 个 CH 碳信号。δ 48.7, 48.5, 48.3 的 3
个碳信号中,δ 48.5 为 CH2碳信号,说明其邻位有羟
基取代,δ 48.3 为季碳信号,这一季碳信号可能为
C-17。δ 24.1×2, 17.9, 17.8, 17.1, 14.8 共 6 个甲基(以
DMSO-d6 为溶剂时可见到 δ 24.1, 21.6, 17.9, 17.7,
表 1 化合物 1~3 的 13C-NMR 数据 (C5D5N)
Table 1 13C-NMR data of compounds 1—3 (C5D5N)
碳位 1 2 3
1 48.5 (CH2) 43.2 (CH2) 42.0 (CH2)
2 69.5 (CH) 66.4 (CH) 66.4 (CH)
3 80.3 (CH) 74.4 (CH) 77.4 (CH)
4 40.2 (C) 43.3 (C) 41.3 (C)
5 56.2 (CH) 49.8 (CH) 42.8 (CH)
6 19.6 (CH2) 19.2 (CH2) 18.2 (CH2)
7 33.3 (CH2) 33.9 (CH2) 33.9 (CH2)
8 40.4 (CH) 40.4 (C) 40.4 (C)
9 48.7 (CH) 48.6 (CH) 48.6 (CH)
10 38.5 (C) 38.9 (C) 38.9 (C)
11 23.4 (CH2) 24.6 (CH2) 24.6 (CH2)
12 126.1 (CH) 127.4 (CH) 125.9 (CH)
13 139.6 (C) 139.9 (C) 137.9 (C)
14 43.0 (C) 42.3 (C) 43.3 (C)
15 29.1 (CH2) 29.2 (CH2) 29.2 (CH2)
16 25.4 (CH2) 26.5 (CH2) 24.5 (CH2)
17 48.3 (C) 48.5 (C) 46.2 (C)
18 41.5 (CH) 54.5 (CH) 52.5 (CH)
19 38.3 (CH) 30.4 (CH) 39.7 (CH)
20 154.5 (C) 38.8 (C) 39.6 (CH)
21 30.4 (CH2) 35.2 (CH2) 29.2 (CH2)
22 30.1 (CH2) 38.8 (CH2) 31.8 (CH2)
23 24.1 (CH3) 65.3 (CH2) 69.3 (CH2)
24 24.1 (CH3) 14.3 (CH3) 17.3 (CH3)
25 17.1 (CH3) 17.1 (CH3) 17.1 (CH3)
26 17.8 (CH3) 17.6 (CH3) 17.6 (CH3)
27 14.8 (CH3) 24.9 (CH3) 74.4 (CH2)
28 64.8 (CH2) 181.0 (C) 181.2 (C)
29 17.9 (CH3) 27.9 (CH3) 17.9 (CH3)
30 105.4 (CH2) 17.9 (CH3) 23.9 (CH3)

17.3, 16.7 共 6 个碳信号)。从 δ 154.5, 105.4 末端双键
推测该化合物具有羽扇豆烷型三萜的结构特征[7-8],而
δ 139.6, 126.1 碳信号又类似于乌苏酸的特征[7-8]。进
一步分析得知 δ 69.5 为 C-2 信号,即 C-2 位上有羟
基取代,由于羟基取代的 β 效应,导致 C-3 化学位
移向低场位移到 δ 80.3,同样 C-1 也向低场位移。
δ 48.5 的 CH2 碳信号应为 C-1,δ 56.2 的 CH 信号为
C-5,同时判断 C-23 和 C-24 的 2 个甲基上没有羟基
取代,δ 48.7 的 CH 信号为 C-9。
从 HMBC 谱中可以看到 δ 2.24 的氢 (H-11,
CH2) 与碳信号 δ 126.1、δ 0.94 的氢 (H-27, CH3) 与
碳信号 δ 139.6 有远程相关性,推断 δ 126.1 应为
C-12、δ 139.6 的季碳信号应为 C-13。在 HMBC 谱
中还可见到 δ 2.59 (H-18) 与 δ 139.6 (C-13) 有远程
相关,δ 2.33 (H-19) 与碳信号 δ 154.5 (C-20) 有远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4 卷 第 8 期 2013 年 4 月

·937·
程相关,从 HMQC 中可知 δ 2.59 的 H 对应的碳信
号为 δ 41.5, δ 2.33 的 H 对应的碳信号为 δ 38.3。碳
谱中,非连氧碳中除了 2 个 CH 信号 δ 56.2 (C-5),
48.7 (C-9) 外,只有 2 个 CH 信号 δ 41.5, 38.3,因
此 E 环只能是羽扇豆烷型三萜的结构[6]。其中 δ 41.5
为 C-18 信号,δ 38.3 为 C-19 信号,这 2 个碳信号
比羽扇豆烷型三萜相应的值要低,推断可能是受
C-12, C-13 双键影响而向高场位移。另从 HMBC 谱
中可知 δ 4.08 (H-28b), 4.61 (H-28a) 与季碳信号 δ
48.3 (C-17) 有远程相关性,表明被羟基取代的甲基
与C-17相连。根据以上分析推断化合物1为2, 3, 28-
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
从化合物 1 的 H-3 的二重峰共振信号 (δ 4.21, d,
J = 5.6 Hz) 来看,C-2 上也有羟基存在,这与碳谱结
果相吻合,而且 H-2 与 H-3 为 a-e 耦合,表明化合物
C-2和C-3上的2个羟基为2α, 3α构型或2β, 3β构型。
根据文献对三萜 A 环上取代基构型的分析[10],若
C-2 和 C-3 上的 2 个羟基为 2α, 3α构型,其 H-2β和
H-3β的化学位移应在 δ 4.85~5.02,不会有 δ 4.21
的二重峰 H-3,故化合物 1 的 C-2 和 C-3 上的 2 个
羟基应为 2β, 3β构型。H-19 (δ 2.33, m) 的化学位移
与峰的裂分情况与文献报道一致[8],得出 C-19 上的
异丙烯基为 α构型。故鉴定化合物 1 为 2β, 3β, 28-
三羟基-12, 20(30)-羽扇豆二烯,为一新化合物,命
名为猕猴桃素 A。结构见图 1。

图 1 化合物 1 的结构和 HMBC 相关
Fig. 1 Structure and key HMBC correlations of compound 1
化合物 2:白色粉末。1H-NMR (400 MHz,
CDCl3) δ: 0.82 (3H, s, H-29), 0.86 (3H, s, H-30), 0.93
(3H, s, H-23), 1.09 (3H, s, H-25), 1.15 (3H, s, H-26),
1.23 (3H, s, H-27), 2.43 (1H, s, H-18), 2.98 (1H, d, J =
11.0 Hz, H-3), 3.69 (1H, dt, J = 11.0, 4.0 Hz, H-2), 4.04
(1H, d, J = 11.4 Hz, H-24b), 4.27 (1H, s, H-24a), 5.22
(1H, brt, J = 4.2 Hz, H-12)。13C-NMR 数据见表 1。综
合氢谱与碳谱数据,并参考文献报道[11],鉴定化合物
2 为 2α, 3β, 19α, 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
化合物 3:白色粉末。1H-NMR (400 MHz,
CDCl3) δ: 0.76 (3H, d, J = 7.0 Hz, H-29), 0.82 (3H, d,
J = 6.0 Hz, H-30), 0.91 (3H, s, H-24), 1.07 (3H, s,
H-25), 1.13 (3H, s, H-26), 2.44 (1H, d, J = 11.2 Hz,
H-18), 2.96 (1H, d, J = 10.7 Hz, H-3), 3.71 (1H, dt,
J = 10.7, 3.8 Hz, H-2), 4.06 (1H, d, J = 11.3 Hz,
H-23b), 4.21 (1H, d, J = 11.8 Hz, H-27b), 4.38 (1H, d,
J = 11.3 Hz, H-23a), 4.51 (1H, d, J = 11.8 Hz, H-27a),
5.36 (1H, brt, J = 4.1 Hz, H-12)。13C-NMR 数据见表
1。综合氢谱与碳谱数据,并参考文献报道[11],鉴定
化合物 3 为 2α, 3β, 23, 27-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
参考文献
[1] 袁 珂, 朱建鑫, 张 耀, 等. 猫人参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 2008, 39(4): 505-507.
[2] 宋祖利. 湖北几种常用民间药的应用及其性状鉴别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2(1): 33-34.
[3]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 [M]. 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1977.
[4] 王鑫杰, 缪浏萍, 吴 彤, 等.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
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中草药 , 2012, 43(6):
1233-1238.
[5] 来 燕, 徐德平. 美味猕猴桃根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药材, 2007, 30(2): 166-168.
[6] 梁 洁, 甄汉深, 李生茂, 等. 广西产美味猕猴桃根正
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33(11): 1275-1277.
[7] 吴寿金, 赵 泰, 秦永祺. 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8] 于德泉, 杨峻山. 分析化学手册 (第七分册) [M].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9] 方 琴, 黄初升, 陈希慧. 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
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 [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
然科学版, 2007, 24(4): 53-60.
[10] 覃益民, 陈希慧, 蔡民廷, 等. 中越猕猴桃根三萜化学
成分的研究 [J]. 中草药, 1999, 30(5): 323-326.
[11] 刘国华, 徐德平. 猕猴桃根抗肝损伤活性的研究 [J].
食品与机械, 2009, 25(4):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