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fluence of ultrafine grinding on micromeritic properties of Zhengfupian

微粉化对蒸附片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1·
微粉化对蒸附片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韩 雪 1,张定堃 1,杨 明 2*,郑全福 1,郭治平 3,柯 刚 2,邹文铨 4,傅超美 1
1.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4
3. 四川厚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731
4.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目的 研究微粉化对蒸附片粉体学性质的影响,为其制剂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微粉碎机制备 3 种不
同粉碎时间的蒸附片粉末,检测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流动性、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吸湿性及溶出速率等性质,
再对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中粉、微粉 I 与微粉 II 的粒径逐渐减小,形态及结构趋于均匀化,但粒
子易黏附聚集;同时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增大;压缩度增大,休止角增大;红外光谱无明显变化;吸湿性无显著差异;溶出速
率加快。结论 综合蒸附片粉体学特征及溶出速率,蒸附片入丸散剂粉末超微粉碎时间宜控制在 25 min 左右,粒径 d0.9宜
在 100.46 μm 左右。
关键词:蒸附片;超微粉碎;粉体学性质;溶出速率;孔隙度;微粉化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13 - 1901 - 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3.008
Influence of ultrafine grinding on micromeritic properties of Zhengfupian
HAN Xue1, ZHANG Ding-kun1, YANG Ming2, ZHENG Quan-fu1, GUO Zhi-ping3, KE Gang2, ZOU Wen-quan4,
FU Chao-mei1
1.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CM,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3. Sichuan Houde Medicin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611731, China
4. College of Chemistr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ltrafine grinding on the micromeritic properties of Zhengfupian (steamed pieces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Three kinds of
Zhengfupian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ultrafine grinding mill. Their micromeritic properties, including size distribution,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flowabilit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infrared spectrum,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dissolution rate were detected.
Then the effect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inding time, the powder’s particle size decreased,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tended to be uniform,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increased, the particles assembled easily, the
compressibility and the angle of repose increased, the dissolution rat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nfrared spectrum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Conclusion As the micromeritic properties and dissolution rate of Zhengfupian are
considered, Zhengfupian’s ultrafine grinding tim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bout 25 min, particle size d0.9 should be around 100.46 μm.
Key words: Zhengfupian; ultrafine grinding; micromeritic properties; dissolution rate; porosity; ultrafine grinding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子根的加工品,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药”。
生附子毒性极大,临床用药需经炮制后方可入药。
统计《新编国家中成药》[1]所收载的 7 260 种中成

收稿日期:2015-0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3115);四川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项目(2011ZY00299)
作者简介:韩 雪(1992—),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制剂新技术。Tel: (028)61800127 E-mail: 851238189@qq.com
*通信作者 杨 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制剂、新技术、新剂型及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研究。
Tel: (0791)7119118 E-mail: yangming16@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2·
药后,发现制附子/制附片(附子炮制品的总称)在
丸散剂中应用较为普遍,在丸剂中有 89 个品种用到
附子,在散剂中有 19 个品种用到附子。但很多处方
都标注为制附子,并未指明是附子何种炮制品,企
业多依据当年的新药研究资料选择以黑顺片投料。
传统附片,如黑顺片、白附片等均经过胆巴浸
泡后处理得到,近年来,因退胆不净甚至是故意添
加胆巴增加质量,导致胆巴超量引起的严重胃肠道
反应,已成为有胆附片的主要不良反应,加之国家
及地方饮片标准仅对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
加以控制,而未规定胆巴定量限度。因此,行业内
普遍认为,无胆附片是今后附片的主流形式。蒸附
片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规格,由生附子切片
后蒸制而成,工艺简便,有效成分损失较小,无胆
无硫。根据课题组前期的产地与市场调研,蒸附片
流通量非常大,临床应用广泛。同时课题组前期研
究发现黑顺片的双酯型生物碱的量比蒸附片平均高
0.006 7%,单酯型生物碱的量则平均低 0.004 5%,
表明蒸附片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基于以上原因,
笔者认为中成药生产中以蒸附片替代黑顺片投料更
为适宜。鉴于蒸附片粉碎后投料的工艺特性,为探
究最佳的投料粒径,本实验制备了 3 种不同粒径的
粉末(中粉、微粉 I、微粉 II),并从系列粉体学性
质与溶出速率方面对粒径规格进行了筛选,以期为
蒸附片在中成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SYFM-8II 型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济南倍力
公司;MS2000 型激光粒度仪,美国马尔文公司;
TriStar3000 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测定仪,美国
麦克公司;JSM-7500F SEM 扫描电镜,日本电子公
司;E-1010 离子溅射装置,日本日立高新技术那珂
事业所;ZRS-8L 智能溶出实验仪,天津市盛鑫通
达科技有限公司;Spectrum Two FT-IR 光谱仪,美
国PerkinElmer公司;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 μm);Sartorius-BS110S 十万分之
一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KQ-500DB 型数
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DZF-6050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
限公司。
蒸附片,四川江油中坝附子有限公司,批号
140722,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润春副教授鉴定为毛
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的子根
的加工品。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批号 111795-201102)、苯
甲酰乌头原碱(批号 111794-201303)、苯甲酰次乌
头原碱(批号 111796-201303)、次乌头原碱对照品
(批号 110798-201106),质量分数≥98%,中国食品
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色谱纯,Fisher Scientific
公司;醋酸铵、氨水、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
盐酸、二氯甲烷,均为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
剂厂;纯水(自制)。
2 方法与结果
2.1 蒸附片粉末的制备[2]
将蒸附片投入超微粉碎机中,振幅 6 mm,常
温粉碎,柱状不锈钢介质,介质填充率 80%,分别
粉碎 6、15、25 min,制得中粉、微粉 I、微粉 II。
2.2 粒径分布测定[3]
采用马尔文 MS2000 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
SCIROCCO2000 干法分散,每种粉末测量 3 次。结
果见图 1 和表 1。表 1 中 d0.1、d0.5、d0.9 分别表示小
于某粒径的微粒在全微粒群中的质量分数为 10%、
50%、90%,Span 代表粒径分布跨度。由图 1 和表
1 可知,随着粉碎时间增长,蒸附片粉末粒径逐渐
变小,分布趋于均匀。
2.3 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测定[3]
每种粉末各取 1.5 g 左右装入测量瓶中,置于配
套的 Smart Prep065 预处理系统中,在 60 ℃加热条
件下用 N2 吹至恒定质量,将样品置于 TriStar3000
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测定仪,利用 BET 法测定
比表面积与孔隙度的相关信息,每个样品完成 55 个





图 1 蒸附片粉末粒径分布图
Fig. 1 Particle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Zhengfupian
powders
中粉
微粉 I
微粉 II
0.1 1 10 100 1 000
粒径/n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3·
表 1 粒径分布测定结果 ( x ±s, n = 3)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size distribution ( x ±s, n = 3)
样品名称 d0.1/μm d0.5/μm d0.9/μm Span 峰
中粉 19.618±0.094 87.666±0.793 196.944±3.945 2.022±0.074 单峰
微粉 I 10.007±0.077 53.186±0.155 126.468±0.792 2.190±0.008 单峰
微粉 II 7.076±0.026 40.186±0.136 100.457±0.401 2.324±0.001 单峰

点的 BET 比表面积分析,平行 3 次,结果见图 2
和表 2。BET 比表面积与 Langmuir 比表面积是采用
N2 吸附法表征物料比表面积的核心指标,比表面积
越大,物体与外环境的接触空间越大,更多的反应
区域;单点总孔体积是表征物料孔隙度的重要参数,
该值越大,物料的孔隙度越高[2]。由表 2 可知,随
着粉碎时间的增加,粉末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增加,
由于 Langmuir 比表面积计算模型为多层吸附,BET
模型为单层吸附,因而 Langmuir 比表面积高于 BET
比表面积。从图 2 看出,3 种粉末的吸附-解吸等温
线都属于 IV 型,均存在一个吸附稳定段,说明样
品的孔结构良好。在高压部分曲线陡然增加,表明
样品中均存在大孔。中粉与微粉 I 曲线接近重合,



图 2 蒸附片粉末的吸附-解吸等温线
Fig. 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of Zhengfupian
powders
表 2 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测定结果 ( x ±s, n = 3)
Table 2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 x ±s, n = 3)
组别 BET 比表面积/(m2·g−1) Langmuir 比表面积/(m2·g−1) 单点总孔体积/(mm3·g−1) 平均吸附孔径/nm
中粉 0.689 7±0.128 4 0.958 6±0.188 8 2.235 5±0.362 7 12.996 7±0.315 3
微粉 I 0.852 8±0.046 5 1.189 2±0.074 0 3.137 5±0.072 8 14.729 9±0.462 8
微粉 II 1.118 9±0.036 8 1.666 3±0.023 2 6.805 0±0.275 8 24.324 2±0.185 2

说明 2 种粉末孔结构相似。微粉 II 的孔隙度最大,
与其他两者有明显差异。3 种粉末对 N2 吸附量依次
增加,则孔隙度增大,而 N2 吸附量与粉体的比表面
积相关,与表 2 中比表面积逐渐增大结果相吻合。
2.4 密度、压缩度与休止角的测定[2]
利用 GTB-粉体流动性测定仪,采用固定圆锥
法测定蒸附片 3 种粉末的休止角,在一定振动频率
下使待测粉末通过漏斗均匀流出,直到获得最高的
圆锥体,测量圆锥体斜面与平面的夹角即为休止角
(θ)。使粉末均匀流入一个 100 mL 铁筒中,用刮片
刮掉铁筒上面多余的粉末,称质量(m1),松密度=
m1/100 mL。在粉末均匀流入 100 mL 铁筒的同时,
给予铁筒 60 次/min 的撞击,刮掉铁筒上面多余的
粉末,称质量(m2),振实密度=m2/100 mL。压缩
度为粉体在压力下体积减少的能力,压缩度=(振实
密度-松密度)/振实密度。每个样品平行测量 3 次。
结果见表 3。
随着粉碎时间增加,粒径减小,中粉、微粉 I、
微粉 II 松密度、振实密度逐渐减小,压缩性与休止
角变大,说明粉体流动性逐渐变差,微粉化对蒸附

表 3 密度、压缩度与休止角的测定结果 ( x ±s, n = 3)
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density, compressibility, and angle of repose ( x ±s, n = 3)
组别 松密度/(g·mL−1) 振实密度/(g·mL−1) 压缩度/% θ/(°)
中粉 0.656±0.067 0.908±0.110 27.75 45.000±0.707
微粉 I 0.526±0.032 0.886±0.084 40.63 52.100±0.224
微粉 II 0.450±0.014 0.856±0.083 47.43 52.500±0.354
中粉
微粉 I
微粉 II
5
4
3
2
1
0




ST
P)
/(m
3 ·g
−1
)
0 0.2 0.4 0.6 0.8 1.0
相对压力(P/P0)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4·
片粉末的流动性有不利影响。可能是由于粒径变小,
黏附性增强,故显示出较差的流动性。
2.5 红外光谱(IR)的测定[2]
分别取 3 种粉末少许置于 Spectrum Two FT-IR
光谱仪上,测定 IR 图,结果见图 3。从 IR 图谱看
出,3 种粉末在波数 3 289 cm−1(不饱和 C-H)、



图 3 蒸附片粉末 IR 图
Fig. 3 IR spectrograms of Zhengfupian powders
2 938 cm−1(饱和 C-H)、2 333 cm−1(C ≡ C)、1 660
cm−1(C=C)、1 000 cm−1(C-O)有较强的信号振动,
可判断 3 种粉末的 IR 一致,超微粉碎未引起蒸附片
发生显著的化学结构变化。
2.6 微观形态测定
取 3 种粉末各少许分别置于离子溅射装置中,
在粉末表面镀上 2 nm 厚金颗粒,电子扫描显微镜
(SEM)观察外观形貌特征。见图 4。由图 4 可知,
随着粉碎时间增长,粉末颗粒变小,与粒径分布测
定结果一致。但微粉 I、微粉 II 仍有一些较大颗粒,
可能是由于微粉粒度小,粉体比表面积大,表面能
增加,使颗粒处于非稳定状态,因而会促使粒子团
聚而达到稳定状态[4],在 4-B、C 图可清晰看出粒子
的聚结。
2.7 吸湿性考察[5]
取 3 种蒸附片粉末约 2.0 g,精密称定,平铺于
已干燥至恒定质量的扁形称量瓶中,放置于干燥器
内脱湿平衡 12 h。平衡后置于底部盛有 NaCl 过饱
和溶液的干燥器中,将干燥器置于 25 ℃恒温环境,




A1-中粉×50 倍,A2-中粉×1 000 倍,A3-中粉×2 000 倍;B1-微粉 I×50 倍,B2-微粉 I×1 000 倍,B3-微粉 I×4 000 倍;
C1-微粉 II×50 倍,C2-微粉 II×1 000 倍,C3-微粉 II×4 000 倍
A1-middle powder × 50, A2-middle powder × 1 000, A3-middle powder × 2 000; B1-ultrafine powder I × 50, B2-ultrafine powder I ×
1 000, B3-ultrafine powder I × 4 000; C1-ultrafine powder II × 50, C2-ultrafine powder II × 1 000, C3-ultrafine powder II × 4 000
图 4 蒸附片粉末 SEM 图
Fig. 4 SEM of Zhengfupian powders
4 000 3 000 2 000 1 000
ν/cm−1
中粉
微粉 I
微粉 II
A1 C1B1
A2
A3
B2
B3 C3
C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5·
于 0、4、8、12、24、48、72、96 h 精密称量,每
种粉末平行 3 份。计算吸湿率并绘制吸湿-时间曲
线,吸湿率=(吸湿后样品质量-吸湿前样品质量)/
吸湿前样品质量。结果见图 5。
图 5 显示,在整个过程中,微粉 II 吸湿率均高
于中粉、微粉 I;在 12 h 内,中粉吸湿率略大于微
粉 I;12 h 后,微粉 I 吸湿率大于中粉。但总体看来,
3 种粉末吸湿率无明显差异。将吸湿率-时间曲线进
行拟合得到吸湿方程,t=0 时,求得吸湿初速度;
对时间 1 阶求导得吸湿速率方程,由此得到吸湿加
速度,结果见表 4。由表 4 可知,随着粒径的减小,
吸湿初速度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每种粉体的吸



图 5 蒸附片粉末吸湿率曲线
Fig. 5 Curv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of Zhengfupian
powders

表 4 蒸附片粉末吸湿数据回归分析 ( x ±s, n = 3)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on moisture absorption data of Zhengfupian powders ( x ±s, n = 3)
组别 吸湿方程 吸湿速率方程 吸湿初速度/(g·h−1) 吸湿加速度/(g·h−2)
中粉 y1=−0.001 1 t12+0.167 4 t1+3.403 2 ν1=−0.002 2 t1+0.167 4 3.403 2 −0.002 2
微粉 I y2=−0.001 2 t22+0.180 0 t2+3.223 4 ν2=−0.002 4 t2+0.180 0 3.223 4 −0.002 4
微粉 II y3=−0.001 2 t32+0.175 2 t3+3.451 9 ν3=−0.002 4 t3+0.175 2 3.451 9 −0.002 4

湿加速度均小于 0,说明吸湿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
减小。当吸湿速率 ν=0 时,吸湿达到平衡,由吸湿
速率方程计算可知,吸湿平衡时间大小为中粉(76
h)>微粉 I(75 h)>微粉 II(73 h)。说明蒸附片粉
碎时间越长,抗吸湿性越差,可能是粉体粒径变小,
提供了更大的吸附表面和更大的水分扩散空隙[5]。
2.8 HPLC 测定 4 种生物碱的定量方法[6]
2.8.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Phenomenex Gemini
C18 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4
mol/L 醋酸铵溶液(浓氨溶液调 pH 值至 10.0)1∶3
为 A 相,乙腈-0.04 mol/L 醋酸铵溶液(浓氨溶液调
pH 至 10.0)65∶35 为 B 相,梯度洗脱:0~20 min,
90%~78% A;20~30 min,78%~63% A;30~40
min,63%~52.5% A;40~45 min,52.5%~48% A;
45~65 min,48%~40% A;65~75 min,40%~25%
A;75~80 min,25%~5% A;检测波长 235 nm;
体积流量 0.8 mL/min;柱温 30 ℃;进样量 10 μL。
色谱图见图 6。
2.8.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苯甲酰新
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次乌头碱对照品适量于 10 mL 棕色量瓶中,加甲醇-
盐酸(100∶0.05)超声溶解并定容,得质量浓度分
别为 40.4、10.9、43.2、10.0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过 0.22 μm 微孔滤膜,既得。




1-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2-苯甲酰乌头原碱 3-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4-次乌头碱
1-benzoylmesaconine 2-benzoylaconitine 3-benzoylhypacoitine
4-hypaconitine

图 6 混合对照品溶液 (A) 和供试品溶液 (B) 的 HPLC 图
Fig. 6 HPLC 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 (A) and
sample (B)

2.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蒸附片粉末(过 3 号
筛)约 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氨试液
1.5 mL,精密加入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溶
液 25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 300 W,频
率 40 kHz,水温在 25 ℃以下)30 min,放冷,再
称定质量,用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溶液补
1
2
3
4
1
2
3
4
A
B
0 20 40 60 80
t/min
10
8
6
4
2
0

湿

/%

中粉
微粉 I
微粉 II
0 20 40 60 80 100
t/h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6·
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10 mL,
通风橱中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精密加入异丙醇-二氯
甲烷(1∶1)混合溶液 3 mL 溶解,过 0.22 μm 微孔
滤膜,即得。
2.9 3 种蒸附片粉体溶出度的测定[7]
采用桨法测定 3 种粉末的溶出度;量取 900 mL
经超声脱气处理的蒸馏水,注入溶出杯中,(37±
0.5)℃保温 0.5 h,调整转速使其稳定在 100 r/min。
每种粉体准确称取 6 份,每份 9 g[8],平行投入 6 个
溶出杯中,分别于第 15、30、45、60、90 分钟定点
定时取样 1 mL,过 0.22 μm 微孔滤膜,取续滤液注
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照“2.8.1”项色谱条件测定,
以峰面积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溶出率。绘制累积溶
出率曲线,结果见图 7。由图 7 可见,蒸附片微粉
II 的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溶出度
显著增大,可能是由于粒径降低、比表面积与孔隙
度增大,使得粉末与溶出介质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引
起的,与表 2 和图 2 中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显著增大
结果一致。
3 讨论
物料在粉碎过程中,其粒径的变化会经历“快
速变化区-缓慢变化区-平衡区-逆粉碎区”4 个阶段。





图 7 蒸附片粉末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A) 和苯甲酰次乌
头原碱 (B) 在水中的溶出曲线
Fig. 7 Dissolution curves of benzoylmesaconine (A) and
benzoylhypacoitine (B) of Zhengfupian powders in water
4 个阶段的演进时间长短是由物料性质以及机械做
功能力决定的。当机械参数不变时,主要由物料性
质决定[9]。蒸附片由生附片经过长时间加热而成,
淀粉失水糊化变性,形成角质样结构。角质样结构
韧性强,脆性弱,抵抗外界机械做功能力强,粉碎
较粉性强的生附片更为困难。对于一般的粉碎设备
而言,将其完全粉碎成细粉较为困难,多是粗粉与
中粉的混合物,采用超微振动磨则能有效解决该问
题。超微振动磨利用不锈钢介质的高频振动,每分
钟上万次的剧烈运动,加之介质与物料接触点位很
多,能产生强大的剪切研磨力,使物料沿着张力较
小的方向破碎变形;扫描电镜照片发现蒸附片微粉
呈片状,就证明了该理论。但这种变化,仅是物料
组织结构的变化,IR 实验也证实并未引起化学成分
的改变。观察粉碎时间与粒径的变化规律,可以发
现,前 6 min,粒径快速降低,由小块饮片变为中
粉,6~25 min,粒径变化速率降低,明显进入缓慢
变化区甚至是平衡区,借此也可大致判断粉碎终点。
随着粉碎时间增长,物料粒径通常逐渐减小,
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增大,流动性变差,吸湿性增大,
活性成分溶出速率加快。物料比表面积、孔隙度越
大,与空气接触面积就越大,发生水交换的频率就
相应增大,物料的吸湿性增强。蒸附片微粉 II 的比
表面积、孔隙度明显增大,而吸湿性却无较大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在高强度的作用力下,药材的成分在
细胞内和细胞间发生迁移,使得亲水性成分与亲油
性成分在某些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作用下相互作
用,产生了“均质化”的超微粉,粉体表面的亲酯
型成分分布增多,相应的减少了亲水性成分与空气
的接触点;当粉末粒径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粉末之
间的附着性和聚集作用也相对较强,互相团聚,从
而使接触空气面积较少[10-11]。
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泥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
碱主要为新乌头碱与次乌头碱,乌头碱的量较低,
一般仅为 10%左右。经过炮制制备成蒸附片后,
HPLC 能检测到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
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次乌头碱 4 种生物碱,主
要为新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水解产物苯甲酰新乌头
原碱与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因为新乌头碱与乌头碱
的水解速率快于次乌头碱,在炮制过程中几乎完全
转化水解或部分流失,几乎检测不到。在溶出度测
定过程中,由于苯甲酰乌头原碱与次乌头碱在溶出
介质中的量极低,不能达到定量要求,故仅测定了
中粉
微粉 I
微粉 II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

A
B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

0 20 40 60 80 100
t/min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3 期 2015 年 7 月

·1907·
2 个主要单酯型生物碱的溶出度。通过定量测定,
发现蒸附片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平均为 0.021 7%,满
足《中国药典》2010 年版[8]的质控要求,属于合格
药材。同时结合蒸附片无胆无硫、临床应用广泛、
中成药投料中一般入丸散剂的特点,将蒸附片微粉
化入药具有现实意义。
由 IR 与 HPLC 分析结果知,超微粉碎未破坏
蒸附片化学结构,未引起成分改变。因此蒸附片微
粉化具有可行性,为其入药于丸散类中成药提供保
障。综合蒸附片粉体学特征及溶出速率,蒸附片入
丸散剂粉末超微粉碎时间宜控制在 25 min 左右,粒
径 d0.9 宜在 100.46 μm 左右。
参考文献
[1] 宋明宪, 杨 明. 新编国家中成药 [M]. 第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 张定堃, 林俊芝, 秦春凤, 等. 微粉化对穿心莲内酯粉
体学性质和溶出度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2014, 45(4): 325-329.
[3] 张定堃, 秦春凤, 韩 丽, 等. 粒子设计对口腔溃疡散
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3):
334-340.
[4] 赵修华, 刘 影, 王卫国, 等. 微粉化反式肉桂酸的反
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与表征 [J]. 中草药, 2014, 45(15):
2165-2171.
[5] 王念明, 张定堃, 杨 明, 等. 超微粉碎对黄芩粉体学
性质的影响 [J]. 中药材, 2013, 36(4): 640-644.
[6] 陈东安. 附子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及煎煮动态变化规
律研究 [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7] 廖正根, 陈绪龙, 赵国巍, 等. 超微粉碎对骨碎补理化
性质的影响 [J]. 中草药, 2011, 42(3): 461-465.
[8]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0.
[9] 赵国巍, 张晓辉, 廖正根, 等. 中药超微粉碎的影响因
素研究概况 [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11, 23(1):
98-100.
[10] 韩 丽. 实用中药制剂新技术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3.
[11] 陈 菲, 艾 国, 盛柳青, 等. 浙贝母、天麻和红景天
最细粉的稳定性研究 [J]. 中草药 , 2014, 45(23):
3397-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