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1·
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刘 意 1,成 亮 1,延在昊 2,何泉泉 2*,孔德云 1*
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40
2. 爱茉莉太平洋(上海)研发有限公司,上海 201801
摘 要:蕨麻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已有 1 200 多年的药用历史。蕨麻为鹅绒委陵菜 Potentilla anserina的膨大的块根,鹅绒委
陵菜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近年来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缺氧、抗氧化、保肝、增强免
疫力等作用。现对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鹅绒委陵菜;三萜;皂苷;黄酮;抗缺氧;抗氧化;保肝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08 - 1251 - 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08.029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otentilla anserina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LIU Yi1, CHENG Liang1, YEON Jae-ho2, HE Quan-quan2, KONG De-yun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and Pharmaceutical Process,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hanghai 200040,
China
2. Amorepacific Shanghai R&I Center, Shanghai 201801, China
Abstract: Potentilla Anserinae Radix used as both food and medicine over 1 200 years is the root tubers of Potentilla anserine.
Triterpenoids, saponins, and flavonoids are 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P. anserine. P. anserine shows the activities of
anti-hypoxia, antioxidation, liver-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immunity in the recent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 anserine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re review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plant.
Key words: Potentilla anserine L.; triterpenoids; saponins; flavonoids; antihypoxia; anti-oxidation; liver-protection
鹅绒委陵菜 Potentilla anserina L. 为蔷薇科委
陵菜属植物。蕨麻 Potentilla Anserinae Radix为鹅绒
委陵菜的膨大块根,又名人参果、延寿草、蕨麻委
陵菜等,藏语中称为“戳玛”“卓老沙僧”,是藏医
习用草药,药用至少有 1 200 多年的历史。《青海高
原药物图鉴》[1]记载其为“常用上药”,性味甘、温,
收敛止血、止咳利痰,治诸血及下痢,亦有滋补之
效。《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新华本草纲
要》《中华本草》等均收载蕨麻。蕨麻分布极广,横
跨欧、亚、美洲的北半球温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等西南各省。为了更好地
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本文对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
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目前,对鹅绒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黄酮、三萜及皂苷类成分,此外,从该植物的地
上部位分离得到单萜、倍半萜和绿原酸衍生物等化
学成分。
1.1 黄酮类成分
鹅绒委陵菜的黄酮类成分主要的结构类型有黄
酮、黄酮醇、异黄酮和黄烷-3-醇等,其糖基部分多
数为葡萄糖、鼠李糖或葡萄糖醛酸。鹅绒委陵菜黄
酮苷类成分的母核主要为芹菜素(apigenin)、木犀
草素( luteol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
(quercetin)、杨梅素(myricetin)等。鹅绒委陵菜
中黄酮骨架见图 1,具体的化学结构及名称见表 1。
收稿日期:2014-09-15
作者简介:刘 意(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药学及天然产物化学。Tel: 18818279289 E-mail: liuyi.9999hi@163.com
*通信作者 何泉泉 Tel: 13818489708 E-mail: hequanquan@sina.com
孔德云 Tel: (021)62790148 E-mail: deyunk@aliyun.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2·
1~10 11~26 27~30
31 32 33
图 1 鹅绒委陵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Fig. 1 Structural skeletons of flavonoids from P. anserine
表 1 鹅绒委陵菜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
Table 1 Flavonoids from P. anserine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文献
1 apigenin-6-C-(2″-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 R1=H, R2=H, R3=Rha (1→2) Glc, R4=H, R5=H 2
2 vicenin II R1=Glc, R2=H, R3=Glc, R4=H, R5=H 2
3 apigenin-6-C-β-D-glucopyranos-yl-8-C-β-D-xylopyranoside R1=Xyl, R2=H, R3=Glc, R4=H, R5=H 2
4 schaftoside R1=Ara, R2=H, R3=Glc, R4=H, R5=H 2
5 isovitexin R1=H, R2=H, R3=Glc, R4=H, R5=H 2
6 isoscutellarein-8-O-β-D-glucopyranoside R1=Glc, R2=H, R3=H, R4=H, R5=H 2
7 luteolin-3′-O-β-D-glucopyranoside R1=H, R2=H, R3=H, R4=H, R5=OGlc 2
8 luteolin-7-O-β-D-glucuronide R1=H, R2=Glu A, R3=H, R4=OH, R5=H 2
9 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 R1=H, R2=Glc, R3=H, R4=OH, R5=H 2
10 luteolin R1=H, R2=H, R3=H, R4=OH, R5=H 2
11 kaempferol-3-O-β-D-(6-O-trans-p-coumaroyl) glucopyranoside R1=H, R2=H, R3=CA (1→6) Glc, R4=H, R5=H 2
12 kaempferol-3-O-β-D-(2-O-trans-p-coumaroyl) glucopyranoside R1=H, R2=H, R3=CA (1→2) Glc, R4=H, R5=H 2
13 kaempferol-3-O-β-D-glucoside R1=H, R2=H, R3=Glc, R4=H, R5=H 3
14 rutin R1=H, R2=H, R3=Rha (1→6) Glc, R4=OH, R5=H 2
15 quercetin-3,7-di-O-β-D-glucopyranoside R1=Glc, R2=H, R3=Glc, R4=OH, R5=H 2
16 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 R1=Glc, R2=H, R3=H, R4=OH, R5=H 2
17 astragalin R1=H, R2=H, R3=Glc, R4=H, R5=H 2
18 reynoutrin R1=H, R2=H, R3=Xyl, R4=OH, R5=H 2
19 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 R1=H, R2=H, R3=Glu A, R4=OH, R5=H 2
20 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ide R1=H, R2=H, R3=Rha, R4=OH, R5=H 2
21 quercetin R1=H, R2=H, R3=H, R4=OH, R5=H 2
22 quercetin-3-O-β-D-glucoside R1=H, R2=H, R3=Glc, R4=OH, R5=H 3
23 quercetin-3-O-β-D-sambubioside R1=H, R2=H, R3= Xyl (1→2) Glc, R4=OH, R5=H 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3·
续表 1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文献
24 isorhamnetin-3-O-β-D-glucuronide R1=H, R2=H, R3= Glu A, R4=OCH3, R5=H 3
25 myricetin-3-O-α-L-rhamnoside R1=H, R2=H, R3=Rha, R4=OH, R5=OH 3
26 myricetin-3-O-β-D-glucuronide R1=H, R2=H, R3= Glu A, R4=OH, R5=OH 3
27 daidzin R1=H, R2=Glc, R3=H 4
28 puerarin R1=Glc, R2=H, R3=H 4
29 3′-methoxypuerin R1=Glc, R2=H, R3=OCH3 4
30 daidzein-8-C-apiosyl (1→6) glucoside R1=Api (1→6) Glc, R2=H, R3=H 4
31 catechin 3
32 gallocatechin 3
33 potentilin A 2
O
HO
OH
OHCA(1→6)Glc =
O
O
OH
O
OH
OH
CA(1→2)Glc =
OH
O
O
OH
1.2 萜类及其皂苷类成分
鹅绒委陵菜中的萜类成分主要是三萜及其皂苷,
其母核结构是以乌苏烷型的五环三萜为主,及少数的
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另从地上部位中
分离得到 3 个单萜和 1 个倍半萜。鹅绒委陵菜中萜类
骨架见图 2,具体的化学结构及名称见表 2。
HOOC
R1OOC
HO
COOR2
H
H
H
34~47 48~50 51
52~54 55 56
HO
HO
COOGal
HO
H
H
H
57 58 59 60 61
图 2 鹅绒委陵菜中萜类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Fig. 2 Structural skeletons of terpenoids from P. anserine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4·
表 2 鹅绒委陵菜中的萜类化学成分
Table 2 Terpenoids from P. anserine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文献
34 ursolic acid R1=H, R2=β-OH, R3=H, R4=H 5
35 pomolic acid R1=H, R2=β-OH, R3=H, R4=OH 5
36 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 R1=H, R2=β-OH,R3=Glc, R4=OH 6
37 euscaphic acid R1=α-OH, R2=α-OH, R3=H, R4=OH 5
38 kajiichigoside F1 R1=α-OH, R2=α-OH, R3=Glc, R4=OH 5
39 tormentic acid R1=α-OH, R2=β-OH, R3=H, R4=OH 5
40 rosamultin R1=α-OH, R2=β-OH, R3=Glc, R4=OH 5
41 2-oxopomolic acid R1=oxo, R2=β-OH, R3=H, R4=OH 6
42 2-oxo-pom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 R1=oxo, R2=β-OH, R3=Glc, R4=OH 7
43 2α-hydroxyursolic acid R1=α-OH, R2=β-OH, R3=H, R4=H 6
44 2α,19α-dihydroxy-3-oxours-12-en-28-oic acid R1=α-OH, R2= oxo, R3=H, R4=OH 6
45 potentillanoside A R1=α-OH, R2= oxo, R3=Glc, R4=OH 6
46 potentillanoside B R1= oxo, R2=α-OH, R3=Glc, R4=OH 6
47 potentillanoside C R1=α-OH, R2=β-OH, R3=6-O-Ac-Glc 6
48 potentillanoside D R1=H, R2=Glc 6
49 potentillanoside E R1=CH3, R2=Glc 6
50 cecropiacic acid R1=R2=H 6
51 potentillanoside F 6
52 maslinic acid R1=R2=R3=H 6
53 24-deoxy-sericoside R1=H, R2=Glc, R3=OH 6
54 arjunglucoside I R1=OH, R2=Glc, R3=OH 6
55 alphitolic acid 6
56 anserinoside 7
57 potentilla anserina galactoside 8
58 2,6-dimethyl-2,3-dihydro-4-oxo-4H-pyran-2-acetic acid 2
59 loliolide 2
60 isololiolide 2
61 dehydroeomifoliol 2
1.3 多酚类化合物
徐建富[9]从该植物的地上部位分到 17 个多酚
类化合物,其多酚类化合物骨架见图 3,具体的化
学结构见表 3。
62~64 65~66 67~78
图 3 鹅绒委陵菜中多酚类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Fig. 3 Structural skeletons of polyphenols from P. anserine
1.4 其他
鹅绒委陵菜中还含有包括腺苷[4],只从细菌等
低等生物中分离得到过的 2-pyrone-4,6-dicarboxylic
acid[10]、绿原酸及其衍生物 crytochlorogenic acid 和
neochlorogenic acid[9]、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1]、
鹅绒委陵菜多糖[11-12]及大量的油脂类化合物[13-14]。
2 药理作用
2.1 抗缺氧与抗氧化
李灵芝等[15]在研究蕨麻乙醇提取物时发现其
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后,进一步研究了乙醇提取
物的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抗缺氧活性及其作
用机制。研究发现[16-17],蕨麻石油醚部位具有明显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5·
表 3 鹅绒委陵菜中的多酚类化学成分
Table 3 Polyphenols from P. anserine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文献
62 ellag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R1=Glc, R2=H 9
63 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 R1=Xyl, R2=H 9
64 3′-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R1=Glc, R2=CH3 9
65 brevifolincarboxylic acid R=COOH 9
66 brevifolin R=H 9
67 vanill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R1=OMe, R2=Glc, R3=H, R4=COOH 9
68 picein R1=H, R2=Glc, R3=H, R4=Ac 9
69 4-glucosyloxybenzoic acid R1=H, R2=Glc, R3=H, R4=COOH 9
70 3,4-dihydroxybenzoic acid R1=OH, R2=H, R3=H, R4=COOH 9
71 caffeic acid R1=OH, R2=H, R3=H, R4=AA 9
72 4-hydroxycinnamic acid R1=H, R2=H, R3=H, R4=AA 9
73 4-hydroxybenzoic acid R1=H, R2=H, R3=H, R4=COOH 9
74 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 R1=OH, R2=H, R3=H, R4=EF 9
75 syringic acid R1=OMe, R2=H, R3=OMe, R4=COOH 9
76 β-hydroxypropiovanillon R1=OMe, R2=H, R3=H, R4=HP 9
77 4-hydroxybenzaldehyde R1=H, R2=H, R3=H, R4=CHO 9
78 4-hydroxyacetophenone R1=H, R2=H, R3=H, R4=Ac 9
COOH
H
AA=
C
O
OHHP=
的抗缺氧作用,作用机制是体外具有清除氧自由基
的能力,石油醚部位还具有特异的抗羟自由基(•OH)
作用。蕨麻正丁醇部位(NP)对模拟高原缺氧损伤
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红景天组和高剂量 NP 组可显
著降低减压缺氧小鼠脑含水量(P<0.05、0.01),提
高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
0.01),减少小鼠脑组织丙二醛(MDA)的产生(P<
0.05、0.01),提高小鼠血清 SOD 活力(P<0.01),
减少小鼠血清 MDA 的产生(P<0.05、0.01),降低
小鼠血清中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P<0.05、
0.01)。HE 染色显示,NP 及红景天胶囊可减轻小鼠
低压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18]。杨虎等[19]研究蕨麻对
急性低压缺氧造成的组织损伤作用,发现蕨麻可以
有效保护急性低压缺氧造成的组织损伤,可能与其
抑制血清内皮素-1(ET-1)的释放,促进降钙素基因
相关肽(CGRP)释放,维持 ET-1 和 CGRP 的动态
平衡有关。高菲等[20]研究发现,蕨麻醇提取物可拮
抗连二亚硫酸钠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缺氧损伤
效应,保护神经元。此外,有文献报道[21],不同浓
度乙醇溶液蕨麻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
(DPPH•)清除率依次是 75%乙醇>50%乙醇>30%
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
龚海英等[22]研究了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内皮细
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蕨麻正丁醇部
位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
制之一可能是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自由基堆
积,减少 ET-1 的释放,增加 NO 分泌,从而减轻内
皮细胞损伤。
张盈等[23]研究蕨麻对低压缺氧大鼠脑组织脑
红蛋白(Ngb)表达的影响,发现低压缺氧可刺激
脑组织表达 Ngb,蕨麻乙醇提取物在低压缺氧时可
通过促进 Ngb 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Qin 等[24]发现蕨麻能够保护缺氧的海马神经
元,缺氧的海马神经元经过正丁醇部位各剂量预处
理后,提高了细胞的活力及 caspase-9 和 caspase-3
mRNA 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 C、caspase-9 和
caspase-3 蛋白水平均降低,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线
粒体细胞的凋亡。
2.2 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2.2.1 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李建宇等[25]
采用原代培养的 SD 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损伤实
验模型,通过 MTT 法测定各组细胞代谢率,生化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6·
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释
放量以及细胞内 SOD 活性和 MDA 量。蕨麻醇提物
在 24、12、6 g/L 质量浓度能显著减少缺氧损伤心
肌细胞 LDH 和 CK 的外漏量,并可显著提高细胞内
SOD 活性,减少 MDA 的产生。因此,蕨麻对心肌
细胞缺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
能是抑制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自由基堆积,减少脂
质过氧化。为了进一步观察蕨麻对缺氧诱发乳鼠心
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发现蕨麻醇提物干预组可
有效减轻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肿胀变形、细胞质空
泡化及 DNA 凝集等损伤变化,并可显著降低 p53
蛋白的表达。在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中,p53 是缺
血、缺氧损伤中的关键调控因子,p53 蛋白表达上
调,将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研究表明,心肌细胞
缺氧后 p53 蛋白水平升高,蕨麻干预后则可显著降
低 p53 蛋白的表达,提示下调 p53 蛋白表达可能是
蕨麻抑制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另一条途径[26]。
李灵芝等[27]研究发现,蕨麻正丁醇部位可通过
降低 caspase-3、caspase-9 基因表达及产物蛋白的水
平,减弱 caspases 级联反应,从而抑制缺氧诱导的
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发展。王鲁君[28]研究发现,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所致钙超载有
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L 型钙通道,减
少外钙内流,从而减少由此诱导的肌浆网钙大量释
放;提高肌浆网钙泵活性,改善肌浆网钙的重摄取
能力,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降低钙依赖性
的蛋白水解酶(μ-calpain)的表达,起到保护心肌
细胞的作用。
2.2.2 对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吕琪等[29]研
究表明,蕨麻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保护急性心肌缺
血所致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不同剂量蕨麻干
预后,心肌损伤后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
量 4 972)剂量依赖性下降。
李建宇等[30]研究发现,蕨麻正丁醇提取部位对
垂体后叶素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高、中剂量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
中 SOD 活性,减少 MDA 的产生,提示可能通过增
强心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抗缺血所致的氧化损
伤。张晶晶等[31]提出,ET-1 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损伤过程中表达上调,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
ET-1 的表达,间接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简乐乐[32]
提出,蕨麻正丁醇除了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
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还可能通过上调磷酸化 αB-晶
体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
及 caspase-3 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保护大
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2.3 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闵光涛等[33]研究发现蕨麻多糖(PAP)低、中、
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 CCl4 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
织中的 MDA 量(P<0.05),提高损伤肝组织中 SOD
的活性,增加谷胱甘肽量(P<0.05),光镜下可观
察到 PAP 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组织的损伤,并提出
PAP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保护
细胞膜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张新全等[34]发现蕨麻素具有促进肝脏糖原合
成和提高血清蛋白量的作用,可明显降低肝匀浆脂
质过氧化产物 MDA 的量,提高血清和肝脏内过氧
化物酶活力,可使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伤小鼠的碱
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下降,并降低血清中三
酰甘油(TG)的量,说明蕨麻素能通过影响肝脏代
谢机能,加强解毒能力,对化学性肝损伤有明显保
护作用。Morikawa 等[6]发现蕨麻的甲醇提取物有对
抗半乳糖胺(D-GalN)/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肝损伤
的作用,4 个乌苏烷型三萜皂苷 potentillanoside A
(IC50=46.7 μmol/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IC50=9.5 μmol/L)、rosamultin(IC50=35.5
μmol/L)和 kajiichigoside F1(IC50=14.1 μmol/L)
对半乳糖胺诱导的原代肝细胞有细胞毒性;此外,
potentillanoside A 和 kajiichigoside F1 在口服剂量
50~100 mg/kg 时,有保肝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小
半乳糖胺导致的细胞毒性。
2.4 增强免疫力
陈炅然等[35]研究发现,PAP 能明显提高正常小
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
增强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菌酶活力,尤
其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增强作用更明显,表明该多
糖可对抗环磷酰胺(Cy)所致的免疫抑制,明显地
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此外,研究发现 PAP 还能提高
脾脏中 LDH 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水平,提升免
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 γ干
扰素(IFN-γ)水平,研究结果表明,PAP 的免疫调
节作用能使其作为潜在的免疫增强剂进行研究[36]。
帅学宏等[37]研究发现,PAP 对 H2O2 介导的淋
巴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
系。H2O2 引起凋亡主要是通过其所产生的氧自由基
发挥作用的,因此 PAP 可对抗活性氧介导的淋巴细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7·
胞的凋亡,通过抗氧化机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张霞[38]研究发现,PAP 能协同促进刀豆蛋白 A
(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能促
进和调节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恢复至正常值,此
外,还影响并介入多种细胞因子及其他因素作用网
络,共同协调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能促进和调
节 IL-6、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机体
内分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PAP 具有调节和恢复机
体至正常功能的作用。
2.5 抗病毒作用
蔡光明等[39]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蕨麻
的有效部位总皂苷类成分。通过建立以乙肝病毒
(HBV)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2.2.15 为体
外模型,静脉感染鸭血清 DHBV DNA 呈强阳性的
一日龄北京雏鸭为体内模型,发现蕨麻有效部位对
HBV 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陈芳等[40]报道蕨麻素具有
抑制 HBV 复制,保肝降酶,提高免疫力,增强肝
脏解毒和代谢等作用。Zhao 等[41]从蕨麻中分离得到
的 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酸 -28-O-β-D-葡萄糖苷
(rosamultin)能够减少 HBsAg、HBeAg 和 HBV DNA
在 2.2.15 细胞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机制是该化合
物具有抑制鸭 HBV DNA 复制的作用。
刘铁军等[42]发现,利用 MT-4 细胞和 TZM-bl
细胞测得蕨麻提取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HIV-1)实验室适应株 SF33 的 IC50 及选择性指数
(SI)分别为 6.2 μg/mL、26.4 和 4.7 μg/mL、73.5。
蕨麻提取物对 HIV-1 临床分离株 XJDC257 和
020100968 的 IC50 和治疗指数(TI)分别为 2.1
μg/mL、70.6 和 1.9 μg/mL、77.6;对 HIV-1 假病毒
颗粒 9-14、18-36、74-2 和 Z20-11 的 IC50分别为 1.8、
1.0、3.4、3.5 μg/mL,Tl 分别为 81.9、147.5、43.4
和 42.1。所以,蕨麻提取物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抑制
HIV-1 复制活性。
2.6 其他
研究还发现,蕨麻具有减肥及调血脂[43]、补
血[44]、抗衰老[45]、抑菌及抗癌等作用[46]。此外蕨
麻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大鼠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
过程中 TNF-α 的表达和 ET-1 的表达[47-48]。
3 前景与展望
本文较系统地归纳总结了从鹅绒委陵菜中分离
得到的三萜、皂苷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且对其药
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蕨麻
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对其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对
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对于从中分
得单一成分的药理作用更有待深入研究,为其开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奠定科学基础。
蕨麻富含淀粉、脂肪酸及人体所需的 18 种氨基
酸和多种维生素[49],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
很有价值的保健品,可以通过进一步药理实验,开
发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的保健品,将有
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因此,全面综合开发利用
蕨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同仁县隆务诊疗所. 青海高原药
物图鉴 (一) [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72.
[2] Xu J F, Zheng X P, Liu W D, et al. Flavonol glycosides
and monoterpenoids from Potentilla anserine [J]. J Asian
Nat Prod Res, 2010, 12(6): 529-534.
[3] Kombal R, Glasl H. Flavan-3-ols and flavonoids from
Potentilla anserine [J]. Planta Med, 1995, 61(5):
484-485.
[4] 王 舒. 蕨麻正丁醇层化学成分及抗缺氧活性研究
[D]. 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 2009.
[5] 褚 良, 王立波, 张 哲. 藏药蕨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现代中药, 2008, 10(3): 10-12.
[6] Morikawa T, Ninomiya K, Imura K, et al.
Hepatoprotective triterpenes from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Potentilla anserine [J]. Phytochemistry, 2014,
102: 169-181.
[7] 洪 霞, 蔡光明, 肖小河. 藏药蕨麻中三萜类化合物的
结构研究 [J]. 中草药, 2006, 37(2): 165-168.
[8] 洪 霞, 蔡光明, 韩 晋, 等. 新化合物蕨麻苷的结构
鉴定 [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 20(6): 411-414.
[9] 徐建富. 传统中药白背叶和鹅绒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及
生物活性研究 [D].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08.
[10] Wilkes S, Glasl H.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2-pyrone-4,6-dicarboxylic acid in
Rosaceae [J]. Phytochemistry, 2001, 58(3): 441-419.
[11] 杨 桦, 贾 旭, 易 红. 藏药蕨麻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研究 [J]. 中草药, 2001, 32(1): 29-31.
[12] 夏 莲, 孙志伟, 李国梁, 等. 藏药蕨麻多糖的光谱性
质及单糖组成分析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
23(3): 453-457.
[13] Xia L, Song C H, Sun Z W, et al. Determination of free
fatty acids in Tibet folk medicine Potentilla anserina L.
using a new labeling reagent by 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online atmospheric
chemical ionization-MS identification [J].
Chromatographia, 2010, 71(7/8): 623-631.
[14] 杨 晰, 杨继涛, 赵 琦. 蕨麻挥发性物质的提取与分
析 [J]. 甘肃科技, 2012, 28(15): 156-158.
[15] 李灵芝, 张 丽, 龚海英, 等. 蕨麻醇提取物的抗缺氧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卷 第 8期 2015年 4月
·1258·
与抗氧化研究 [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17(4):
306-308.
[16] 李灵芝, 张 丽, 龚海英, 等. 蕨麻石油醚部位的抗缺
氧及其初步机制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19):
1462-1464.
[17] 张 丽, 李灵芝, 龚海英, 等. 蕨麻石油醚部位的抗氧
化活性研究 [J]. 中草药, 2007, 38(6): 889-891.
[18] 王鲁君, 张 岭, 李灵芝, 等.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急性
低压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 [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3): 169-172.
[19] 杨 虎, 张永亮, 李灵芝. 蕨麻对急性低压缺氧大鼠的
保护作用及对血清 ET-1、CGRP 水平的影响 [J]. 武警
后勤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12, 21(4): 229-231.
[20] 高 菲, 黄宏生, 何文彤, 等. 蕨麻醇提取物对缺氧诱
发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效应的拮抗作用 [J]. 环境
与健康杂志, 2012, 29(12): 1066-1069.
[21] 李园媛, 袁勤生. 青藏高原蕨麻植物抗氧化作用的研
究 [J]. 药物生物技术, 2004, 11(1): 25-28.
[22] 龚海英 , 张 岭 , 李灵芝 , 等 .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
EAHY926 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武警后
勤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12, 21(6): 401-404.
[23] 张 盈, 李灵芝, 杨 虎, 等. 蕨麻对低压缺氧大鼠脑
组织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天津中医药 , 2013,
30(4): 224-227.
[24] Qin X J, Li L Z, Lv Q, et al.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protection from hypoxic injury seen with n-butanol
extract of Potentilla anserine L. in hippocampal neurons
[J]. Neural Regen Res, 2012, 7(33): 2576-2582.
[25] 李建宇, 李灵芝, 张永亮, 等. 蕨麻醇提物对心肌细胞
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12):
944-946.
[26] 李建宇, 李灵芝, 龚海英, 等. 蕨麻对缺氧诱导心肌细
胞凋亡的影响 [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9(9): 619-622.
[27] 李灵芝, 韦 薇, 龚海英, 等. 蕨麻正丁醇部位抑制缺
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 Caspase 3/9 表达 [J]. 中华中
医药学刊, 2013, 8(31): 1573-1575.
[28] 王鲁君. 蕨麻正丁醇部位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所致钙
超载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D]. 天津: 天津武警医
学院, 2009.
[29] 吕 琪, 秦晓静, 张新宁, 等. 蕨麻对大鼠缺血心肌的
保护作用及其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J]. 武警医学
院学报, 2011, 20(6): 429-433.
[30] 李建宇, 李 怡, 龚海英, 等. 蕨麻正丁醇提取部位对
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J]. 中西医结合学
报, 2009, 7(1): 48-52.
[31] 张晶晶, 董化江, 单娜娜, 等. 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对大
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1 的影响 [J]. 新乡医学
院学报, 2012, 29(5): 324-326.
[32] 简乐乐. 蕨麻正丁醇部位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
胞凋亡的研究 [D].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 2014.
[33] 闵光涛, 冯 颖, 闵广宁, 等. 蕨麻提取物保护小鼠四
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J]. 兰州大学学报: 医
学版, 2012, 38(1): 49-56.
[34] 张新全, 赵艳玲, 山丽梅, 等. 蕨麻素对化学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J]. 解放军药学学报 , 2004,
20(4): 54-55.
[35] 陈炅然, 胡庭俊, 张瑞孝, 等. 蕨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
能的影响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2): 14-16.
[36] Chen J R, Yang Z Q, Hu T J, et al.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otentilla anserine [J]. Fitoterapia, 2010, 81(8):
1117-1124.
[37] 帅学宏, 胡庭俊, 张 霞, 等. 蕨麻多糖组分抑制过氧
化氢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 [J]. 药学学报,
2009, 44(9): 987-993.
[38] 张 霞. 蕨麻多糖免疫调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39] 蔡光明, 赵燕玲, 袁海龙, 等. 鹅绒委陵菜有效部位
(总皂苷) 的分离与抗鸭乙肝病毒 (DHBV-DNA) 作用
[J]. 中南药学, 2003, 1(1): 17-21.
[40] 陈 芳, 蔡光明, 夏新华. HPLC 测定蕨麻素缓释微丸
中蕨麻苷的含量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6, 41(6):
473-474.
[41] Zhao Y L, Cai G M, Hong X, et al.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ies of triterpenoid saponin compound from
Potentilla anserine L. [J]. Phytomedicine, 2008, 15(4):
253-258.
[42] 刘铁军, 黄 洋, 徐维四. 蕨麻提取物的体外抗 HIV-1
活性及毒性研究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18(4):
214-217.
[43] 张 勇. 西藏蕨麻降血脂减毒有效部位及减毒机理的
初步研究 [D]. 沈阳: 辽宁师范大学, 2005.
[44] 回 晶. 西藏蕨麻补血机能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D].
沈阳: 辽宁师范大学, 2003.
[45] 谢学渊, 王 强. 蕨麻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研究 [J]. 重
庆医学, 2007, 36(8): 734-736.
[46] 陈修红, 胡锦蓉, 苑 蘅, 等. 蕨麻提取物体外抑菌与
抗癌细胞活性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4):
12000-12002.
[47] 邹晓萍, 董化江, 单娜娜, 等. 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对急
性卵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 的影响
[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 31(5): 321-323.
[48] 邹晓萍, 董化江, 单娜娜, 等. 蕨麻正丁醇提取物对卵
巢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素-1 的影响 [J]. 新乡医学
院学报, 2014, 31(9): 682-684.
[49] 王 晋, 张 坚, 康胜利, 等. 青海产蕨麻营养成分的
研究 [J]. 青海医药杂志, 1998, 28(2):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