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 1933 •
苇叶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小龙,张海涛,纪兰菊*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
摘 要:目的 研究苇叶獐牙菜 Swertia phragmitiphylla 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
波谱解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苇叶獐牙菜中分离到 17 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 9 个化合物,分别为 β-谷甾醇(1)、1, 7-
二羟基-3, 8-二甲氧基呫吨酮(2)、1, 3, 8-三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4)、1, 7, 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5)、1, 5, 8-三羟基-3-
甲氧基呫吨酮(6)、1, 3, 5, 8-四羟基呫吨酮(7)、8-O-β-D-吡喃葡萄糖-1, 5-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8)、8-O-β-D-吡喃葡萄
糖-1, 3, 5-三羟基呫吨酮(9)、芒果苷(10)。其余 8 个还在鉴定中。结论 化合物 1~10 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苇叶獐牙菜;呫吨酮;呫吨酮苷;1, 3, 8-三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1, 3, 5, 8-四羟基呫吨酮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10 - 1933 - 0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wertia phragmitiphylla
ZHANG Xiao-long, ZHANG Hai-tao, JI Lan-ju
Northwest Plateau Institute of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ning 810001, China
Key words: Swertia phragmitiphylla T. N. He et S. W. Liu; xanthone; xanthone glucoside; 1, 3, 8-trihydroxy-7-methoxyxanthone;
1, 3, 5, 8-tetrahydroxyxanthone
苇叶獐牙菜 Swertia phragmitiphylla T. N. H et
S. W. Liu 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产于我国西藏等
地,为传统藏药,是民间用于治疗肝炎的草药[1],
但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更充分地利
用该药用植物的丰富资源,为其用药提供科学依
据,本实验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
究。从苇叶獐牙菜中分离到 17 个化合物,鉴定了
其中的 9 个化合物,分别为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1)、1, 7-二羟基-3, 8-二甲氧基呫吨酮(1, 7-dihydroxy-
3, 8-dimethoxyxanthone,2)、1, 3, 8-三羟基-7-甲氧
基呫吨酮(1, 3, 8-trihydroxy-7-methoxyxanthone,4)、
1, 7, 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1, 7, 8-trihydroxy-
3-methoxyxanthone,5)、1, 5, 8-三羟基-3-甲氧基呫
吨酮(1, 5, 8-trihydroxy-3-methoxyxanthone,6)、1,
3, 5, 8-四羟基呫吨酮(1, 3, 5, 8-tetrahydroxy-
xanthone,7)、8-O-β-D-吡喃葡萄糖-1, 5-二羟基-3-
甲 氧 基 呫 吨 酮 ( 8-O-β-D-glucopyranosyl-1, 5-
dihydroxyxanthone,8)、8-O-β-D-吡喃葡萄糖-1, 3, 5-
三 羟 基 呫 吨 酮 ( 8-O-β-D-glucopyranosyl-1, 3,
5-trihydroxyxanthone,9)、芒果苷(mangiferin,10)。
其余 8 个还在结构鉴定中。化合物 1、2、4~10 均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1 仪器与材料
核磁共振(1H-NMR 和 13C-NMR)谱仪:Bruker
DRX400 型;显微熔点仪,DMSO-d6 和 CDCl3 为溶
剂,TMS 为内标;薄层硅胶、柱色谱硅胶 100~200、
200~300 目购于青岛海洋化工厂,MCI(75~150 μm)
购于 Mitsubiishi Chemical;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苇叶獐牙菜 Swertia phragmitiphylla T. N. He et
S. W. Liu 于 2007 年采自西藏,由中国科学院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卢学峰研究员鉴定。
2 提取与分离
苇叶獐牙菜全草 2.3 kg 寸断,用甲醇浸泡 12 h,
加热回流提取 3 次,每次 2 h,冷藏 48 h 后,离心,
减压回收甲醇得浸膏 2.3 L。将浸膏分散于水中,以
等体积的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多次萃取,得
到 4 个部分萃取物,石油醚部分 15.7 g、醋酸乙酯
部分 55.4 g、正丁醇部分 63.8 g、水部分 115.5 g。
收稿日期:2011-01-28
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青海省龙胆科主要药用植物指纹图谱研究”(2004-N-142)
作者简介:张小龙(1980—)女,陕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
*通讯作者 纪兰菊 Tel: (0971)5366052 E-mail: Jilanju@eyou.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 1934 •
取石油醚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依次用石油
醚-氯仿(10∶0→0∶1)梯度洗脱,得化合物 1、2。
醋酸乙酯部分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依次用石油
醚-氯仿(10∶0→0∶1)梯度洗脱,再用氯仿-甲醇
(10∶0→0∶1)梯度洗脱,得化合物 2~6。正丁醇
部分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用石油醚-氯仿(10∶
0→0∶1)梯度洗脱,再用氯仿-甲醇(10∶0→0∶1)
梯度洗脱,得化合物 5~9。水部分先用大孔吸附树
脂进行粗分,再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 5%乙醇
水溶液洗脱部分和 95%乙醇水溶液洗脱部分进行
细分,5%乙醇水溶液洗脱部分细分得化合物 10~
15,5%乙醇水溶液洗脱部分细分得化合物 16、17。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白色无定形粉末,mp 140~141 ℃。
与 β-谷甾醇对照品混合熔点不下降。与 β-谷甾醇对
照品共薄层,在相同 Rf 值处呈现相同颜色斑点。
1H-NMR 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2],故鉴定化合物 1
为 β-谷甾醇。
化合物 2:黄色针晶(95%乙醇),mp 192~193
℃。 MeOHmaxUV λ (nm): 237, 265, 311, 374;1H-NMR (300
MHz, CDCl3)、13C-NMR (75 MHz, CDCl3) 核磁共振
谱数据见表 1、2,与文献报道一致[3],鉴定化合物
2 为 1, 7-二羟基-3, 8-二甲氧基呫吨酮。
化合物 4:淡黄色针状结晶(95%乙醇),
MeOH
maxUV λ (nm): 237, 262, 324。1H-NMR (300 MHz,
DMSO-d6)、13C-NMR (75 MHz, DMSO-d6) 核磁共
振谱数据见表 1、2,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3],故鉴
定化合物 4 为 1, 3, 8-三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
化合物 5:黄色针状结晶(95%乙醇),mp 226
℃, MeOHmaxUV λ (nm): 239, 267, 312, 330。1H-NMR (300
MHz, CDCl3)、13C-NMR (75 MHz, CDCl3) 核磁共振
谱数据见表 1、2,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4],鉴定化
合物 5 为 1, 7, 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
化合物 6:淡黄色粉末(95%乙醇),mp 207~
210 ℃。 MeOHmaxUV λ (nm): 229, 254, 279, 334。1H-NMR
(300 MHz, DMSO-d6)、13C-NMR (75 MHz, DMSO-d6)
核磁共振谱数据见表 1、2,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5-6],
鉴定化合物 6 为 1, 5, 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
化合物 7:淡黄色粉末(95%乙醇),mp 260~
262 ℃, MeOHmaxUV λ (nm): 252, 274, 334。1H-NMR (300
MHz, DMSO-d6)、13C-NMR (75 MHz, DMSO-d6) 核
磁共振谱数据见表 1、2,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5-6],
表 1 化合物 2、4~9 的 1H-NMR 数据
Table 1 1H-NMR data of compounds 2 and 4―9
位置 2** 4* 5** 6* 7* 8* 9*
2 6.35 (d, J =
2.22 Hz)
6.41 (d, J =
2.01 Hz)
6.34 (d, J =
2.01 Hz)
6.37 (d, J =
2.01 Hz)
6.22 (d, J =
2.19 Hz)
6.38 (d, J =
2.19 Hz)
6.18 (d, J =
2.19 Hz)
4 6.38 (d, J =
2.22 Hz)
6.62 (d, J =
2.01 Hz)
6.41 (d, J =
2.01 Hz)
6.58 (d, J =
2.01 Hz)
6.41 (d, J =
2.19 Hz)
6.58 (d, J =
2.19 Hz)
6.38 (d, J =
2.19 Hz)
5 7.18 (d, J =
8.94 Hz)
6.65 (d, J =
8.79 Hz)
6.84 (d, J =
8.79 Hz)
6 7.36 (d, J =
8.94 Hz)
7.26 (d, J =
8.79 Hz)
7.30 (d, J =
8.79 Hz)
7.29 (d, J =
8.79 Hz)
7.24 (d, J =
8.76 Hz)
7.27 (d, J =
8.97 Hz)
7.25 (d, J =
8.97 Hz)
7 6.89 (d, J =
8.79 Hz)
6.63 (d, J =
8.76 Hz)
7.13 (d, J =
8.97 Hz)
7.12 (d, J =
8.97 Hz)
1′ 4.81 (d, J =
7.50 Hz)
4.77 (d, J =
7.50 Hz)
2′ 3.2~4.6 3.2~4.6
-OH 13.1 (s)
—
11.9 (s)
11.1 (s)
9.70 (s)
11.9 (s)
11.8 (s)
—
11.9 (s)
11.6 (s)
9.37 (s)
11.9 (s)
11.2 (s)
11.1 (s)
9.61 (s)
13.1 (s)
10.0 (s)
13.1 (s)
11.0 (s)
9.94 (s)
-OCH3 4.05 (s)
3.90 (s)
3.90 (s) 3.90 (s) 3.89 (s)
*溶剂为 DMSO-d6, **溶剂为 CDCl3, 表 2 同
*Solvent is DMSO-d6, **Solvent is CDCl3, Table 2 is same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10 期 2011 年 10 月
• 1935 •
表 2 化合物 2、4~9 的 13C-NMR 数据
Table 2 13C-NMR data of compounds 2 and 4―9
位置 2** 4* 5** 6* 7* 8* 9*
C=O 181.1 184.0 184.4 184.2 183.7 181.0 180.7
1 163.6 161.9 161.7 161.8 162.2 162.7 163.0
2 97.4 97.2 97.3 97.1 98.4 97.1 98.2
3 166.8 167.0 167.0 167.0 166.4 166.3 165.5
4 92.7 92.9 93.0 92.7 94.3 92.2 93.5
4a 157.6 157.3 157.6 157.6 137.2 156.4 156.5
4b 147.7 148.0 148.0 147.0 157.4 145.0 144.9
5 113.8 106.0 106.4 140.6 143.2 140.9 141.0
6 125.3 123.8 122.5 124.1 123.6 121.1 121.0
7 146.5 137.4 140.4 107.3 109.4 112.3 112.2
8 150.7 147.1 147.1 147.9 151.8 149.4 149.4
8a 115.6 107.3 107.3 105.9 107.3 111.9 111.8
8b 104.0 102.1 101.9 101.7 101.2 103.1 102.6
OCH3 56.6 56.2 55.9 56.2 56.1
1′ 103.5 103.3
2′ 73.5 73.5
3′ 76.1 76.0
4′ 69.7 69.7
5′ 77.4 77.4
6′ 60.8 60.8
故鉴定化合物 7 为 1, 3, 5, 8-四羟基呫吨酮。
化合物8:淡黄色粉末(95%乙醇), MeOHmaxUV λ (nm):
251, 270, 332。1H-NMR (300 MHz, DMSO-d6)、
13C-NMR (75 MHz, DMSO-d6) 核磁共振谱数据见
表 1、2,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7],鉴定化合物 8 为
8-O-β-D-吡喃葡萄糖-1, 5-二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
化合物9:淡黄色粉末(95%乙醇)。 MeOHmaxUV λ (nm):
252, 275, 334, 390。1H-NMR (300 MHz, DMSO-d6)、
13C-NMR (75 MHz, DMSO-d6) 核磁共振谱数据见
表 1、2,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8],故鉴定化合物 9
为 8-O-β-D-吡喃葡萄糖-1, 3, 5-三羟基呫吨酮。
化合物 10:淡黄色针晶,mp 252~254 ℃。
MeOH
maxUV λ (nm): 239, 257, 318, 366。与芒果苷对照品
共薄层,在相同的 Rf 处呈现相同的斑点。1H-NMR
(500 MHz, DMSO-d6) δ: 6.36, 6.85, 7.38 (各 1H, s)
4.59 (1H, d, J = 9.5 Hz),与芒果苷数据一致[9-10],故
鉴定化合物 10 为芒果苷。
参考文献
[1] 杨永昌. 藏药志 [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1.
[2] 艾风伟, 张 嵩, 马英丽, 等. 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 2010, 41(2): 201-203.
[3] 纪兰菊, 丁经业, 孙洪发, 等. 细萼扁蕾的化学成分研
究 [J]. 植物学报, 1992, 34(3): 203-207.
[4] 孙洪发, 丁经业. 川西獐牙菜中 酮成分的分离与鉴
定 [J]. 植物学报, 1981, 23(6): 464-469.
[5] Sakamoto I, Tanaka T, Tanaka O, et al. Xasnthone
glucosides of Swertia japonica Makino and a related
plant: Structure of a new glucoside, isoswertianolin and
structure revision of swertianolin and norswertianolin [J].
Chem Pharm Bull, 1982, 30(11): 4088-4091.
[6] 谭 沛, 刘永隆, 侯翠英. 紫红獐牙菜中紫药甙的结构
[J]. 药学学报, 1992, 27(6): 476-479.
[7] 胡伯林, 孙洪发, 丁经业, 等. 红直獐牙菜的 酮成分
[J]. 植物学报, 1992, 34(11): 886-888.
[8] 曾光尧, 谭桂山, 徐康平, 等. 川东獐牙菜水溶性化
学成分 [J]. 药学学报, 2004, 39(5): 351-353.
[9] 周慧敏, 刘永隆. 大籽獐牙菜中大籽獐牙菜苷的结构
[J]. 药学学报, 1990, 25(2): 123-126.
[10] 许旭东, 杨峻山. 毛獐牙菜中 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5, 40(9): 65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