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 vivo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kinetics of schizonepetin in rats

荆芥内酯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1384·
荆芥内酯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耿 婷 1,朱 慧 1,张 丽 1,单鸣秋 1,丁安伟 1, 2*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2.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目的 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方法 应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采用酚红标记法校正肠循环液的体
积,HPLC 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胃肠循环液中荆芥内酯的质量浓度。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1.84、3.68、7.36 μg/mL)的荆芥内
酯在大鼠胃部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19.47±0.69)%、(21.66±1.92)%、(26.51±1.25)%;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速率常数(Ka)
分别为(0.203±0.007)、(0.159±0.011)、(0.134±0.012)h−1,各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荆芥内酯在大鼠胃
部的吸收可能为被动转运,在肠道的吸收可能为主动转运。
关键词:荆芥内酯;在体胃肠吸收;吸收动力学;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中图分类号:R28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7 - 1384 - 05
In vivo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kinetics of schizonepetin in rats
GENG Ting1, ZHU Hui1, ZHANG Li1, SHAN Ming-qiu1, DING An-wei1, 2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46, China
2. 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 Research,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kinetics of schizonepetin in rats. Methods The drug concentration by
in situ perfusion in rats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nd the volume of perfusion fluid was adjusted by Phenol red labeling. Results The
hourly absorption percentages of three different drug concentrations (1.84, 3.68, and 7.36 μg/mL) in stomachs were (19.47 ± 0.69) %,
(21.66 ± 1.92) %, and (26.51 ± 1.25) %, respectively. The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s (Ka)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intestine
were (0.203 ± 0.007), (0.159 ± 0.011), and (0.134 ± 0.012) h−1, respectively, 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m (P<0.05).
Conclusion Schizonepetin might be absorbed in stomachs via passive transport mechanism and in intestine via active transport
mechanism.
Key words: schizonepetin; in situ perfusion; absorption kinetics; passive transport; active transport

荆 芥 为 唇 形 科 一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荆 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
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之功效[1]。荆芥内酯(schizonepetin,结构式见图 1)
是从荆芥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单
体化合物。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具有良
好的抗病毒活性以及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抗
过敏等作用[2-3]。药动学研究表明,荆芥内酯在大
鼠体内吸收迅速、消除较快,无明显的蓄积作用,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 69%,说明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
吸收较好,有利于口服剂型的开发[4]。然而有关荆
芥内酯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至今尚未见报道。探明
该成分在胃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为
提高荆芥内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剂型设计提供生
物药剂学依据。本实验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
对荆芥内酯在胃肠道中的吸收特征进行探讨。

图 1 荆芥内酯的结构
Fig. 1 Structure of schizonepetin

收稿日期:2010-10-1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候选药物研究(2009ZX09103-339)
作者简介:耿 婷(1984—),江苏省徐州市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与复方研究。Tel: 18994018107 E-mail: yilinger110@126.com
*通讯作者 丁安伟 Tel: (025)85811523 E-mail: awding105@163.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1385·
1 材料
1.1 仪器
LC—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2401 型紫外分光
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752 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
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1515 型兰格蠕动泵
(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SZ—1 型快速混匀器
(江苏金坛市全城国胜实验仪器厂),AS20500A 超
声波清洗器(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AnkeTGL—16C 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
厂),Libror Ael—40SM 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荆芥内酯对照品(本实验室自制[2-3],质量分数
为 99.76%,批号 20091021),酚红(上海三爱思试
剂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他试
剂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动物
健康 SD 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50±20)
g,购自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 SCXK(浙)
2008-0033。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2.1.1 人工胃液的配制 按《中国药典》2005 版二
部附录 XA 项下配制不含胃蛋白酶的人工胃液。
2.1.2 Hank’s 平衡盐溶液(HBSS)的配制 准确
称取 MgSO4·7H2O 0.247 g、KCl 0.402 g、NaCl 9.170
g、KH2PO4 0.062 g、Na2HPO4·12H2O 0.125 g、
NaHCO3 0.373 g、CaCl2 0.142 g、D-葡萄糖 4.505 g、
HEPES 5.964 g,依次溶解于超纯水中,定容至 1 L,
用 1 mol/L HCl、1 mol/L NaOH 调节 pH 值为 7.4。
2.1.3 荆芥内酯储备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荆芥内酯
对照品适量,置于 10 mL 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
并定容至刻度,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 1.84
mg/mL 的荆芥内酯储备液。
2.1.4 酚红储备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酚红适量,置
50 mL 量瓶中,用空白 HBSS 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
度,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 1.03 mg/mL 的酚红储
备液。
2.1.5 胃灌注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吸取荆芥内酯储
备液适量,用人工胃液稀释成荆芥内酯质量浓度分
别为 1.84、3.68、7.36 μg/mL 的胃灌注液。
2.1.6 肠循环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吸取荆芥内酯储
备液适量,用 37 ℃含有酚红(20 μg/mL)的 HBSS
溶液稀释成荆芥内酯质量浓度分别为 1.84、3.68、
7.36 μg/mL 的肠循环液。
2.2 肠循环液中酚红的测定
2.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酚红,
用空白 HBSS 溶解,配成一定浓度的酚红溶液。以
HBSS 溶液为空白,于波长 200~800 nm 进行全波
长扫描,可知酚红于 558 nm 处有最大吸收,因此
选择 558 nm 作为酚红的吸收波长。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酚红,
用空白 HBSS 溶液配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5、10、20、
30、40 μ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吸取 0.5 mL
于 10 mL 试管中,加入 1 mol/L 的 NaOH 溶液 5.0
mL,混匀,以同浓度的 NaOH 溶液为空白,在 558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A)值,以 A 值为纵坐标(Y),
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得其标准
曲线方程:Y=0.014 7 X+0.013 9,r=0.999 9,表
明酚红在 5~40 μg/mL 线性关系良好。
2.2.3 酚红质量浓度的测定 取肠循环液 0.5
mL,加入 1 mol/L NaOH 溶液 5.0 mL,混匀,以
同浓度的 NaOH 溶液为空白,在 558 nm 处测定 A
值,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肠循环液中酚红的
质量浓度。
2.3 荆芥内酯的测定
2.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anbon Kromasil C18柱
(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
(47.5∶52.5),体积流量 0.8 mL/min,检测波长 216
nm,柱温 40 ℃,进样量 20 μL。
2.3.2 样品的预处理 胃内容物中荆芥内酯的测
定:取实验完成后的胃,将内容物完全转移至 10 mL
量瓶中,用人工胃液少量多次洗涤胃内部,洗涤液
一并转入量瓶中,最后用人工胃液定容,摇匀,高
速离心(15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 0.4 mL,
加入 0.8 mL 甲醇,涡旋 10 s,混合均匀,再次离心
(15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进样 20 μL。
肠循环液中荆芥内酯的测定:分别于不同时间
点取大鼠在体肠循环液样品 0.5 mL,加入 0.5 mL
甲醇,涡旋 10 s,混合均匀,高速离心(15 000 r/min,
10 min),取上清液,再次离心(15 000 r/min,10
min),进样 20 μL。
2.3.3 专属性考察 分别取空白人工胃液、空白肠
循环液、含荆芥内酯的人工胃液、含荆芥内酯的肠
循环液、循环后的样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
定,得相应的色谱图,见图 2。结果表明,荆芥内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1386·

* 荆芥内酯
* schizonepetin
A-空白人工胃液 B-荆芥内酯+空白人工胃液 C-胃灌注后样品溶液 D-空白肠循环液 E-荆芥内酯+空白肠循环液 F-肠循环后样品溶液
A-blank stomachal perfusion solution B-schizonepetin in blank stomachal perfusion solution C-sample of schizonepetin in stomachal perfusion solution
D-blank intestinal circulation solution E-schizonepetin in blank intestinal circulation solution F-sample of schizonepetin in intestinal circulation solution
图 2 荆芥内酯的 HPLC 图
Fig. 2 HPLC chromatogram of schizonepetin
酯的保留时间为 12.1 min,空白溶液在此条件下对
荆芥内酯的测定无干扰。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胃灌注液:分别精密吸取
一定量的荆芥内酯储备液,用人工胃液配成质量浓
度分别为 0.46、0.92、1.84、3.68、7.36、14.72 μ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分别精密吸取标准溶液 0.4 mL,
加入甲醇 0.8 mL,涡旋 10 s,高速离心(15 000 r/min,
10 min),取上清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各进样
20 μL,记录峰面积,以荆芥内酯峰面积(Y)为纵
坐标,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得其标准曲线方
程:Y=27 003 X-3 346.9,r=0.999 9,线性范围
为 0.46~14.72 μg/mL。
肠循环液:分别精密吸取一定量的荆芥内酯储
备液,用空白 HBSS 溶液配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0.23、
0.46、0.92、1.84、3.68、7.36 μg/mL 的系列标准溶
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各进样 20 μL,记录峰面
积,以荆芥内酯峰面积(Y)为纵坐标,质量浓度
(X)为横坐标,得其标准曲线方程:Y=79 002 X+
315.33,r=0.999 9,线性范围为 0.23~7.36 μg/mL。
2.3.5 检测限及定量限 分别取“2.3.4”项下标准溶
液,用相应溶剂逐级稀释,进样 20 μL,记录峰面
积,在信噪比 S/N=3 时测得最低检测限为 0.023
μg/mL,在信噪比 S/N=10 时测得最低定量限为
0.077 μg/mL。
2.3.6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分别取荆芥内酯质量
浓度为 0.92、3.68、14.72 μg/mL 的胃灌注液和荆芥
内酯质量浓度为 0.46、1.84、7.36 μg/mL 的肠循环
液,各进样 20 μL。每一质量浓度进行 5 样本分析。
以同 1 d 内测得同一样品 5 次的结果计算回收率和
日内精密度,以连续 5 d 测定同一样品的结果计算
日间精密度。结果表明,胃灌注液中 1.84、3.68、
7.36 μg/mL 荆芥内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80±
0.99)%、(98.54±0.96)%、(99.90±1.26)%,日
内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 1.90%、0.80%、1.15%,日
间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 1.16%、1.71%、1.87%。肠
循环液中 1.84、3.68、7.36 μg/mL 荆芥内酯回收率
分别为(99.66±1.25)%、(99.76±0.29)%、(100.05±
0.66)%,日内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 1.33%、0.51%、
0.98%,日间精密度的 RSD 分别为 1.39%、0.97%、
1.27%。
2.3.7 稳定性考察 取荆芥内酯质量浓度为 0.92、
3.68、14.72 μg/mL 的胃灌注液,于 37 ℃水浴中孵
育,分别于 0、0.5、1.0、1.5、2.0 h 取样,测得荆
芥内酯质量浓度的 RSD 分别为 1.38%、1.69%、
2.24%,说明荆芥内酯在胃灌注液中 2 h 内较稳定。
另取荆芥内酯质量浓度为 0.46、1.84、7.36 μg/mL
的肠循环液,于 37 ℃水浴中孵育,分别于 0、0.5、
1.0、1.5、2.0、2.5、3.0 h 取样,测得荆芥内酯质量
浓度的 RSD 分别为 0.66%、2.01%、1.39%,说明荆
芥内酯在肠循环液中 3 h 内较稳定。


0 4 8 12
0 4 8 12 0 4 8 12 0 4 8 12
0 4 8 12 0 4 8 12
A B C
*
D E F
*
* *
t / min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1387·
2.4 大鼠在体胃吸收[5]
2.4.1 胃吸收方法 选实验前禁食 18 h(自由饮水)
的 SD 大鼠(雌雄各半),ip 10%水合氯醛 3 mL/kg
麻醉,固定。沿腹中线切开腹腔,暴露胃,在贲门
和幽门处各切一小口,用玻璃管插入幽门并结扎,
用人工胃液将胃洗净,再排净残留液体,然后结扎
贲门。用注射器吸取胃灌注液 4 mL,注射到胃内,
结扎幽门。将胃放回腹腔,保持体温 37 ℃。2 h 后
将胃剪下,将胃内容物按“2.3.2”项下方法操作,
测定荆芥内酯的质量浓度(终质量浓度)。根据初始
药量和终末药量(初始质量浓度×初始体积-终质
量浓度×终体积)之差计算药物吸收量。
2.4.2 胃壁对荆芥内酯物理吸附的考察 剪取大鼠
胃,纵向剖开后用人工胃液洗净,分别置于荆芥内
酯质量浓度为 1.84、3.68、7.36 μg/mL 的胃灌注液
中,于 37 ℃水浴中孵育 2 h,取样,测定荆芥内酯
的质量浓度。结果 2 h 后荆芥内酯质量浓度分别为原
来的(100.5±1.00)%、(97.86±2.36)%、(98.38±
2.51)%(n=6),可知大鼠胃壁对荆芥内酯无明显
的物理吸附作用。
2.4.3 荆芥内酯质量浓度对胃吸收的影响 分别将
荆芥内酯质量浓度为 1.84、3.68、7.36 μg/mL 的胃
灌注液进行胃吸收试验,考察质量浓度对胃吸收的
影响,结果见表 1。可见荆芥内酯在大鼠胃部的吸
收较好,每小时吸收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
大。对荆芥内酯不同质量浓度组之间的吸收率进行
方差分析,可知低质量浓度与中质量浓度之间差异
不显著(P>0.05),低质量浓度与高质量浓度、中
质量浓度与高质量浓度之间差异均显著(P<0.01)。
将药物质量浓度与每小时吸收率进行相关性回归分
析,r=0.999 7,显示给药质量浓度与每小时吸收率
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提示在选择的质量浓度范围
内,荆芥内酯在大鼠胃部的吸收方式为被动转运。
表 1 荆芥内酯大鼠在体胃吸收结果 ( 4=± n , sx )
Table 1 Absorption of schizonepeti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stomach of rats
( 4=± n , sx )
ρ/(µg·mL−1) 每小时吸收率/%
1.84 19.47±0.69**
3.68 21.66±1.92**
7.36 26.51±1.25
与 7.36 µg·mL−1 组比较:**P<0.01
**P<0.01 vs 7.36 µg·mL−1 group
2.5 大鼠在体肠吸收[6-8]
2.5.1 肠吸收方法 选实验前禁食 18 h(自由饮水)
的 SD 大鼠(雌雄各半),ip 10%水合氯醛 3 mL/kg
麻醉,固定,在腹腔中下部,沿腹中线切开腹部约 4
cm,自十二指肠上部和回盲肠末端插管并结扎,用
预热至 37 ℃的生理盐水轻缓地将肠内容物冲洗干
净,用浸有生理盐水的脱脂棉覆盖保湿,红外灯下
保温,装好回流装置。取预热至 37 ℃的空白 HBSS
缓冲液回流 15 min 平衡肠道,然后给予含有药物的
循环液 60 mL,组成闭合回路,先以体积流量 5
mL/min 循环 10 min 后,调节为 2.5 mL/min,立即
自循环液中取样两份(各 0.5 mL),分别作为测定
零时刻药物和酚红质量浓度的样品,补加不含荆芥
内酯的酚红液 1 mL,其后每隔一定时间按同法取样
并补加酚红液,循环 3 h 后,中止实验。按“2.3.2”
项下方法操作,分别测定各时间点样品中荆芥内酯
和酚红的质量浓度。
根据 Fick 方程原理,以肠循环液中剩余药量的
对数(lnX)对取样时间(t)作图,得到一条直线,
从直线斜率可求吸收速率常数(Ka),计算吸收半衰
期(t1/2=0.693/Ka),单位时间吸收率=(C0×V0-
Ct×Vt)/(C0×V0×t)(C0:肠循环液零时刻药物质量
浓度;V0:肠循环液零时刻药物体积;Ct:肠循环
液 t 时刻药物质量浓度;Vt:肠循环液 t 时刻药物体
积;t:循环液循环时间)。
2.5.2 肠壁对荆芥内酯物理吸附的考察 剪取用空
白 HBSS 溶液清洗后的小肠段,用玻璃棒将黏膜层
翻出,分别置于荆芥内酯质量浓度为 1.84、3.68、
7.36 μg/mL 的 HBSS 溶液中,于 37 ℃水浴中孵育 3
h,取出肠段,测定荆芥内酯的质量浓度。3 h 后,
荆芥内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原来的(99.21±1.03)%、
(98.43±0.80)%、(99.75±1.25)%(n=6),结果
表明大鼠小肠壁对荆芥内酯无明显的物理吸附
作用。
2.5.3 荆芥内酯质量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 分别将
荆芥内酯质量浓度为 1.84、3.68、7.36 μg/mL 的肠
循环液进行肠吸收实验,考察质量浓度对药物肠吸
收的影响。荆芥内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曲线见图 3,
Ka、t1/2 和单位时间吸收率见表 2。对荆芥内酯不同
质量浓度组之间的 Ka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各组之间
的 Ka值差异均显著(P<0.05),且随质量浓度的增
加,Ka值逐渐减小,可认为在此质量浓度范围内荆
芥内酯的转运方式可能为主动转运。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7 期 2011 年 7 月

·1388·

图 3 不同质量浓度荆芥内酯的肠吸收曲线
Fig. 3 Intestinal absorption curves of schizonepeti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rats
表 2 荆芥内酯大鼠肠吸收参数 ( 4=± n , sx )
Table 2 Intestinal absorption parameters of schizonepeti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rats ( 4=± n , sx )
ρ/(µg·mL−1) Ka/h−1 t1/2/h 吸收率/%
1.84 0.203±0.007**▲▲ 3.421±0.119 27.57±0.45**▲▲
3.68 0.159±0.011* 4.378±0.315 24.95±0.81
7.36 0.134±0.012▲ 5.194±0.452 23.50±1.23
与 7.36 µg·mL−1 组比较:*P<0.05 **P<0.01
与 3.68 µg·mL−1 组比较:▲P<0.05 ▲▲P<0.01
*P<0.05 **P<0.01 vs 7.36 µg·mL−1 group
▲P<0.05 ▲▲P<0.01 vs 3.68 µg·mL−1 group
3 讨论
大鼠在体吸收实验是研究药物胃肠吸收的重要
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9]。通过测定循环液中
剩余药物的量计算吸收参数,能排除肝首过效应的
影响,更真实地反映药物的透膜特性。但此法个体
差异较大,需要对受试动物的数量和实验技能有一
定要求,才能保证差异较小。另外,若不能排除小
肠内细菌和酶对药物的分解,而将肠腔侧药物减少
都看作是被吸收的部分,结果仍会造成很大误差。
因此,有研究者通过考察肠道菌群的破坏是否影响
药物吸收来排除干扰[10-11]。
伴随药物吸收的也有水分的吸收和损失,导致
供试液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吸收量测定的
准确性。因此,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酚
红作为指示剂,测定不同时间点的酚红质量浓度,
根据酚红质量浓度的变化计算不同时间点供试液的
体积,并结合药物的质量浓度,准确求算出不同时
间点小肠中剩余的药量或被吸收的药量。
大鼠在体胃吸收实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在大
鼠胃部的吸收较好,每小时吸收率随质量浓度的升
高而增大,推测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转运。在体
肠吸收实验结果显示,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荆芥内
酯,随着质量浓度增加,Ka下降、t1/2 延长、吸收率
降低,说明荆芥内酯大鼠在体肠吸收存在饱和现象,
提示荆芥内酯在肠道内的转运机制可能为主动转
运。研究荆芥内酯在胃肠道中的吸收特征,对合理
选择处方,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延长药物在吸收部
位的滞留、溶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0.
[2] 张 丽. 荆芥药材及其饮片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
[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3] 张 敏. 荆芥内酯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冻干粉末的药
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4] 孙 熠, 耿 婷, 姚卫峰, 等. 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药
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
27(3): 421-424.
[5] 刘太明, 蒋学华. 黄芩苷和黄芩素大鼠在体胃、肠的吸
收动力学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12): 999-
1001.
[6] 王春英, 李 敏, 袁志芳, 等. 二苯乙烯苷大鼠在体胃
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J]. 中草药 , 2008, 39(8): 1215-
1219.
[7] 王宇红, 张水寒, 杨永华, 等. 心宁复方有效部位在大
鼠胃肠中的吸收动力学 [J]. 中成药, 2007, 29(6): 815-
819.
[8] 沈 凯, 王景田. 药物肠吸收实验研究方法进展 [J].
中国新药杂志, 2003, 12(12): 988-991.
[9] 朱容慧, 赵军宁, 毕岳琦, 等.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
究进展 [J]. 药物评价研究, 2010, 33(1): 25-29.
[10] 邝枣园, 高智群, 张 韧, 等. 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小鼠
肠道菌群失调规律的研究 [J]. 吉林医学, 2009, 30(13):
1230-1231.
[11] 唐 灿.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灯盏花素肠吸收
动力学的研究 [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
0 1 2 3 4
t / h
7.36 µg·mL−1
3.68 µg·mL−1
1.84 µg·mL−1
3.0
2.5
2.0
1.5
1.0
ln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