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iscussion on implications and research ideas of toxic theory in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中药药性理论中“有毒无毒”涵义辨析
及其研究思路探讨



全 文 :

http://www.cjcmm.com.cn ·480·
Vol.34,Issue 4
February,2009
第 34 卷第 4 期
2009 年 2 月
·学术探讨·
中药药性理论中“有毒无毒”涵义辨析
及其研究思路探讨
吴嘉瑞,张 冰*,常章富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2)
[摘要] 中药药性中“毒”的涵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毒”即指药物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性质。广义的“毒”
主要有两种涵义,包括药物的总称和药物的偏性。欲全面揭示中药药性理论中“有毒无毒”的科学内涵,应在中医辨证论治
思想指导下,开展中药毒性与机体状态相关性研究,并在系统论和信息学指导下,进行中药毒性信息的综合挖掘研究。
[关键词] 中药药性;毒性;涵义;辨析

6 中药药性是中药特有的属性,是中药区别于化学药物
及世界其他民族传统草药的根本特征。中药药性理论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它以性味理论为核心,又有“有毒无毒”等理
论。诚如我国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云:“药有
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其中
“有毒无毒”是与用药安全相关的理论精华,着重探讨中药
“毒”的临床内涵及相关知识,对于指导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
义。然而,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毒”
的涵义和现代药学“毒”的涵义不尽相同。因此,正确理解
中药的“毒”与“毒性”对全面认识中药药性和确保中药临
床应用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中,笔者从“毒”字本意,中
药“毒”的涵义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中药毒性研究的相关思
考。
1 “毒”字本意的考证
中医药学中的毒是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的概念。欲准确理
解其涵义,首先应该明确汉字中“毒”字的本意。汉代许慎
《说文解字·第一篇》[1]云:“‘毒’,厚也。害人之草,往
往而生。从‘艸’,毐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第
一篇》[1]中具体解释道:“‘毒’兼善恶之辞,犹‘祥’兼吉
凶,‘臭’兼香臭也。”又云:“字义训厚,字形何以从艸?
因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往往犹历历也。其生蕃多,则其害尤
厚,故字从艸,引申为凡厚之意。”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所谓“毒,厚也”的厚,本意应该是一个中性形容词,表示
“多也”、“重也”、“剧也”、“峻也”等。据此推之,“恶而
厚”可谓之“毒”,“善而厚”亦可谓之“毒”。
然而,语言文字是随着文化变迁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

[收稿日期] 2008-07-1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2007CB
512605)
[通信作者] *张冰,Tel:(010)84738606,E-mail:zhangbing6@263.net
“毒”字的涵义已多指“恶而厚”(害,毒害),而极少指“善
而厚”(利,有益)。故尔,大多数人只知道“毒”字有“恶”
的含义,却不知道其为中性形容词,表示“多也”、“厚也”
等,还有“善”的含义。中医学在论述病因、病机时,常以
“毒”冠名,如“诸毒”、“毒气”、“蛊毒”、“鬼毒”、“湿毒”、
“寒毒”、“火毒”、“风毒”、“痰毒”、“痧毒”、“斑毒”、“胎
元之毒”、“毒涎”、“毒壅”、“毒瘀”、“毒滞”、等[1]。这些
关于中医病因、病机的“毒”显然当属“毒”字“恶而厚”
(毒害)的涵义。然而,中药药性理论中“毒”的内涵更加
丰富,应兼顾考虑“毒”字的双重涵义予以理解。
2 中药“毒”涵义的辨析
2.1 中药“毒”认识的历史源流 中药学对“毒”和“毒
性”的认识源远流长,历代本草医籍中蕴含着大量有关中药
“毒”的精辟论述。汉代,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
草经》按有毒无毒将 365 种药物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
上品“无毒”,中品“有毒或无毒”,下品“多毒”。不仅如
此,《神农本草经》[2]还明确提出了配伍禁忌和配伍减毒思
想,云:“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并提出服用毒药时应遵循的剂量原则,云:“若用毒药疗病,
先起如黍粟,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以上记载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懂得通过药物配伍和控制药物剂量的方
法来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逐一标明收载药物
的“有毒”或“无毒”,并在《神农本草经》[2] “毒药疗病,
先起如黍粟”论断的基础上,对服用毒药的剂量原则作了进
一步阐述,云:“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细麻;二物一毒,服
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胡豆;四物一毒,服四丸
如小豆;五物一毒,服五丸如大豆,六物一毒,服六丸如梧
子;从此至十,皆如梧子,以数为丸。而毒中又有轻重,且
如狼毒、钩吻,岂同附子、芫花辈耶?凡此之类,皆须量宜。”


http://www.cjcmm.com.cn ·481·
Vol.34,Issue 4
February,2009
第 34 卷第 4 期
2009 年 2 月
意思是说,使用毒药治病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斟酌药
物中含毒量或药物的毒性大小决定服药剂量的大小。
唐代王冰在《次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 论》[3]中
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
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
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就安全用药而言,这显
然比《神农本草经》中所云“取去为度”更加科学。王冰又
云:“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3]”。意思是说,临床
用药时应根据患者对“毒”的耐受能力,审慎选取药物。
明代张景岳强调凡药皆有毒,如《景岳全书·卷四十
八·木草正》[4]云:“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
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又如
《类经·卷十二·论治类·五方病治不同》[5]云:“毒药者,
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清代医药学家对药物毒性分级的认识更加细化,如汪昂
《本草易读》突破前世本草四级分类法,将有毒药物分为大
毒、毒、小毒、微毒和微有小毒五个等级。一些清代著作从
药物偏性角度阐释药物毒性,并提出警示。如景东阳《嵩厓
尊生书》[6]云:“一药之生,其得寒热温凉之气,各有偏至,
以成其体质,故曰药。药者,毒之谓。”
2.2 中药“毒”内涵的广义与狭义理解 综合历代本草医
籍中有关中药“毒”的阐释。笔者认为,中药的“毒”有狭
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毒”,即指药物可以对人体造
成伤害的性质。有毒的药物,大多性质强烈,作用峻猛,极
易损害人体,常用治疗量范围较小,安全性低。药量稍微超
过常用治疗量,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正如隋代《诸病源候
论·卷二十六》[7]云:“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
于人为害,亦能杀人”。明代《类经·卷四》[6]云:“毒药,为
药之峻利者。”据此推断,砒石、雄黄、轻粉、千金子、巴
豆、芫花等有毒中药即为“药之峻利者”,而其中“毒”即
为狭义概念,指药物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性质。
所谓广义的“毒”主要有两种涵义①药物的总称。即“毒”
与“药”通义。如《周礼·天官·冢宰》[8]云:“医师掌医
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明代《类经·卷十二》[5]云:“毒
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类
经·卷十四》[5]又云:“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以上文献中,“毒”即是指“药”。②药物的偏性。中医药学
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他具有某种偏性。临
床用药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纠正阴阳
盛衰,调整气血紊乱,最终达到愈病蠲疾、强身健体之目的。
古人常将药物的这种偏性称之为“毒”。如金代《儒门事亲·卷
二》[9]云:“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为之毒,甘草、苦
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明代《类经·卷十四》
[5]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
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正气。气味之偏者,
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
病在阴阳偏胜尔。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
及也。”可见,每种药物都具有各自的偏性,中药理论将这
些偏性统称为“毒”。
3 中药“毒性”研究思路探讨
在中医辨证思想指导下,开展中药毒性与机体状态相关
性研究 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十分重视患者机体状态对
药物反应的影响,认为同一药物应用于不同证候或体质的
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历代本草医籍中记载的大量中
药证候禁忌论述即是鲜活例证。如《本草经疏》中论述黄芩
时云:“苦寒能损胃气而伤脾阴,脾肺虚热者忌之[10]”。又
如《本草害利》中论述金银花时云:“其气寒凉,凡虚寒体
及脾胃薄弱者勿服。恐有寒中腹痛,便溏泄泻之患[11]。”,论
述黄芪时云:“能补阳,阳盛阴虚,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
均忌[11]。”临床实践亦表明,中药的毒性表达的确受到机体
状态因素的影响。如素体脾胃虚寒者,用苦寒之品易伤脾败
胃;脾热胃火盛者,用辛热之品易生热助火;气虚阴亏者,
用辛温之品,易重伤气阴。
现代药学认为,机体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载体,是药物作
用的对象,也是功效产出的依托。不同状态机体内部的代谢
生态环境不同,不同的体内生态环境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
布和代谢,最终导致药物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因此,笔者认
为,中药毒性研究不能脱离机体状态,必须重视机体状态和
体内代谢环境的重要作用,应采用“毒性成分→机体状态(含
体内药代生态)→生物效应→生物数学分析”的研究路径,
探讨不同机体状态下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综合生物学
效应,强调机体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2-14]。如在建立寒热
证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毒理学和代谢基因组学方法,观察
不同药性的药物对寒热证动物模型体内代谢的影响,探索与
毒性产生有关的关键靶点及生化学指标,进而阐述毒性产生
的物质基础及其体内作用规律,为中药毒性实质的阐明提供
有力佐证。
在系统论和信息学指导下,开展中药毒性信息的深入挖
掘研究 系统论认为,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
叠加,而是各部分要素间相互关联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
整体功能不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有
机结合基础上的新性质、新功能。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从系
统整体出发,始终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从而综合地处理问题,以达到最佳目的的一种科学方法
[15-16]。信息学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规律的
一门新兴学科,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等技术为研
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获知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
性学科。
笔者认为,中药毒性的产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
表现,是药物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因素和临床用药因素共同
影响作用下的复杂系统性动态过程。其中,药物毒性成分,
患者机体状态,生物学效应等多重环节都会影响药物毒性的
产生与否及毒性的大小程度。而中药毒性的最终表达则是这
些因素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中药毒性研究应该紧扣


http://www.cjcmm.com.cn ·482·
Vol.34,Issue 4
February,2009
第 34 卷第 4 期
2009 年 2 月
这些环节展开。然而,这些构成“中药毒性复杂系统”的因
素与环节之间密切联系,具有动态相关性,无法用单一的毒
理学或流行病学试验进行研究,只能在综合获取相关研究信
息的基础上,借助数学手段进行深入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必
需以系统论和信息学思想为指导,开展中药毒性数据挖掘研
究。具体而言,首先应全面收集中药毒性相关研究文献,遴
选其中高质量文献作为数据库信息源,进而在数据规范化的
前提下,构建高质量毒性信息数据库平台,采用决策树、贝
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算法,建立模拟中药毒性发
生的数学模型,探讨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中药毒性产生机
制。
4 结语
中药药性理论源远流长,其中“有毒无毒”是中药药性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本草医籍中蕴含着大量与“毒”、
“毒性”相关的论述,这些文献是我们进一步开展中药毒性
研究的宝贵思想源泉,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
“毒”之狭义、广义阐释即蕴含着中药有毒与无毒相对而论
的辨证思想,这不仅对中药毒性试验研究,而且对临床研究
亦具有重要理论启发意义。
当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医学领域知识的不断拓
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药毒性的发生与诸多因素
相关。传统的割裂式的单一毒理试验研究已无法满足人们对
中药毒性深层次研究的需要。因此,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开展中药毒性与机体状态相关性研究,并在系统论和信息学
指导下,进行中药毒性信息的综合挖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
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常富业. 毒相关名词历史沿革[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31(1):30.
[2] 唐慎微. 证类本草[M]. 尚志钧校点.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6,
7,8,9,58.
[3] 王冰注解. 宋·林亿补注.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孙国中,
方向红点校.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11,513.
[4] 张景岳. 景岳全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37.
[5] 张景岳.类经评注[M]. 郭教礼点校.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88,136,370.
[6] 高晓山. 中药药性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16.
[7]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M]. 丁光迪等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741.
[8] 周礼[M]. 崔高维点校.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8.
[9] 王 军辑校.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儒门事亲[M]. 天津:天津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95.
[10] 缪希雍. 本草经疏[M]. 郑金生校注.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2:38.
[11] 凌 奂. 本草害利[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1.
[12] 张 冰,翟华强,林志健,等. 从“三要素”理念探讨中药药性
之核心构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656.
[13] 王普霞,周春祥. 基于“证-药效-药性”观念及“药性本质多元”
假说探讨中药药性本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
345.
[14] 马 伟,王建华. 中药“证治毒理学”假说[J]. 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1999,5(2):88.
[15] 王永炎,张启明. 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39.
[16] 王永炎. 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J]. 首都医科
大学学报,2007,28(2):138.



Discussion on implications and research ideas of toxic theory in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U Jiarui,ZHANG Bing*,CHANG Zhangfu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poisonou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dern medicine.
Narrow meaning of “poisonous” in TCM refers to harmful reaction to human body. Otherwise,generalized meaning
of“poisonous”has two main implications: general title of drug and eccentric nature for drug. To fully reveal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Chinese herbal toxic theory,we should carry out our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herbal toxicity and body stat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CM theory. Moreover,comprehensive study on toxic information is also necessary for clarifying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Key words]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toxcity;implications;discriminate
[责任编辑 周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