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Evaluationongermplasmresourcesofmainproductionareaof
ArtemisiaannuainChina
WEIShugen2,MAXiaojun1,3,FENGShixin1,HUANGRongshao2,DONGQingsong1,YANZhigang1,HUANGQiuyin1
(1.GuangxiBotanicalGardenofMedicinalPlants,Nanning530023,China;
2.Agriculturecolegeof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5,China;
3.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9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evaluateandselectexcelentgermplasmresourcesofArtemisiaannuaL.,providingbasicdatafor
databaseandbreedingofA.annua.Method:SeventytwogermplasmsofA.annua,whichwerecolectedfrommainproductionareas,
wereplantedingermplasmresourcesgardeninJingxiandNanningunderthesameconditions.Thesamplesweregatheredinthesqua
ringstage.Artemisininwasextractedbysupersonicwaveanddeterminedby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ry.Result:Theleaf'syieldand
thecontentofartemisinininthesamplesofdiferentgermplasmswerevariedsignificantly.Efectofenvironmentonartemisinincontent
wasmorethanthatofhereditaryfactors.ThecontentofartemisininwasdiferentwhenthesamematerialofA.annuagrewindiferent
place.Thecontentofartemisinininnextyear'splantwasdecreasing.Conclusions:SevengermplasmsfromsouthofChinahavebeen
selected,theircontentofartemisininwasabove0.9% andcalculatedyieldwasmorethan2250kg·hm-2.Thecontentofartemisinin
hasbeenafectedbyhereditaryfactorsandvariationofthegrowthenvironment.
[Keywords] Artemisiaannua.;germplasmsresource;evaluation
[责任编辑 张宁宁]
多伦野生芍药中芍药苷含量动态变化
冯学锋,胡世林,张永欣,赫 炎,张启伟,格小光,杨京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 目的:探讨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含量动态变化。方法:定株、定时原产地多样本采样,用 HPLC测定
芍药苷含量,数据经统计分析。结果:5月(苗期)采集的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质量分数平均值最低(305%),8,9
月(幼果期和果期)采集的含量较高(472%,458%);6~10月平均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别。野生芍药个体差异
很大,当根直径范围<1mm(051~060cm)时,芍药苷含量变异系数可达4717%。结论:野生芍药显蕾以后至枯
萎前均可采挖,农闲采挖的现实情况是可行的。首次报告和提出野生芍药株间芍药苷含量差异很大,取样不当,植
株个体差异可能影响芍药苷动态变化测定结果。
[关键词] 多伦赤芍;芍药;芍药苷;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03024404
[收稿日期] 20061202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701A52)
[通讯作者] 张启伟,Tel:(010)640144112848,Email:zhan
gqw19550805@163.com
赤芍主要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lacti
floraPal.的根,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常用中药。
芍药自然分布原本广及洞庭湖畔,但现已缩小到我
国长城内外至大小兴安岭一带,内蒙古多伦所产赤
芍被认为是优异品质的道地药材,但已处于生产性
濒危状态,即不再能供应中医用药。迄今为止,芍药
苷含量动态研究多取材于观赏栽培芍药[1]或野生
移栽品[2],而野生与栽培芍药在药性和遗传特征上
·442·
第33卷第3期
2008年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3
February,2008
均有显著不同[36],可见原产地野生芍药(赤芍)中
芍药苷含量动态研究还是空白点,这对于确定赤芍
合理采收期是不利的,故有必要进行研究。从取样
方法来看,上述文献取样后混合测定或仅取3株测
定,计算其平均值,有背于生命活动研究的基本原
则:以个体对象,以足够多的个体来统计其规律性。
本实验定株、定时在原产地采样,用HPLC测定芍药
苷含量,数据经统计分析,力求最接近或符合芍药苷
动态积累的客观规律。
1 材料、仪器与试药
1.1 材料 从3个多伦赤芍药材个体(同一植株)
上,选择2~3条不同粗细的根或侧根;分别测定根
直径和芍药苷的含量,进行多伦赤芍根直径与含量
关系考察。
在内蒙古多伦县蔡木山定点(面积 <200m2)
选定的13株野生芍药挂牌,分别于2004年7月7
日,8月7日,9月11日,10月10日,2005年5月15
日和6月15日,采集其根的一部分,晾干,做为研究
材料,进行根直径和芍药苷含量测定,探讨芍药苷含
量动态变化。此13株芍药仍在原地良好生长。
芍药样品及多伦赤芍药材样品,均采自内蒙古
自治区多伦县,由本所胡世林研究员鉴定为毛茛科
植物芍药P.lactiflora的根。标本存中国中医科学
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标本馆。
1.2 仪器与试药 Waters600型四元液相色谱泵,
996型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ilennium2010色
谱管理系统;甲醇(色谱级),高纯水,其他试剂均为
分析纯。芍药苷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
号07369912,供含量测定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
(33∶67∶02),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30nm。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
适量,加甲醇制成约60μg·mL-1溶液备用。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药材粉末(过60目
筛)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三角瓶中,准确加
入50mL甲醇,称重,超声提取30min,取出,放至室
温后再称重,补足失重,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
滤过,作为供试品试液。
2.4 样品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6μL和供试
品溶液5~10μL,分别进样测定。采用外标一点法
计算含量。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重
复进样5次,测定各次峰面积,RSD12%。
2.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芍药苷对照品溶液
2,4,6,8,10μL,分别进样,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
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以测得峰面积为纵坐
标(Y),绘制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 Y=1621×
106X+2503×104,结果表明,进样量在014~069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2.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
8,12,24,48h进样测定,所测峰面积 RSD值为
20%,表明样品在48h内稳定。
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样品粉末5份,分别制备
供试品溶液,在所选色谱条件下测定峰面积,计算所
得平均含量为247%,RSD21%,表明该方法重复
性较好。
2.9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芍药苷1325mg,
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量瓶中。精密称取5份
已知含量的药材粉末,每份约50mg,置50mL三角
瓶中,分别准确加入上述芍药苷溶液5mL和甲醇
20mL,摇匀,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多伦野生芍药中芍药苷加样回收率(n=5)
称样量
/mg
样品中含量
/mg
测定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5352 1322 2622 981 989 24
5452 1347 2640 976
5387 1331 2622 974
5293 1307 2673 1031
5125 1266 2570 984
注:加入量1322mg
2.10 多伦芍药根直径与芍药苷含量关系考察 对
同一株赤芍不同粗细的根或侧根、同一根不同粗细
的部位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赤芍
株间和同株不同粗细根之间的芍药苷含量差异很
大,见表2。每株的根直径与芍药苷含量做相关性
分析,3株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r1=-09615,r2=
05925,r3=-09542,结果呈负相关;在做大样本
(多个不同植株)统计时,相关性降低,r=
-03372。
2.11 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含量的株间变化 在实
验过程中发现野生芍药的个体差异很大。用部分测
定数据进行离散趋势分析,不同个体按根直径分3
·542·
第33卷第3期
2008年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3
February,2008
表2 多伦野生芍药根的直径与芍药苷质量分数相关性
样品编号(株根部位) 直径/cm 质量分数/%
11 051 623
12 073 247
13 080 266
21 054 538
22 070 613
23 099 476
311 083 199
312 057 252
321 092 201
322 060 236
组,直径032~050cm组,有5份样品,芍药苷含
量RSD5976%;直径051~060cm组,8份样品,
RSD4717%;直径 064~083cm组,6份样品,
RSD4615%,每组测定数据都显示出较大的离散
性。结果提示测定芍药苷动态变化要尽可能排除生
物个体差异。
2.12 多伦野生芍药不同生长期芍药苷动态变化
13株多伦芍药不同生长期根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见
表3,计算平均值,并与采集时间做折线图,见图1。
从6个采集时间点13份样品芍药苷含量的平均值
看,5月(苗期)采集的含量最低(305%),8,9月(幼
果期和果期)采集的含量较高(472%,458%)。
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采用RepeatedMeasures
withinsubjectdesign(ANOVA)方法,由statistica30
软件完成。结果F=386,P<001,表明在不同采集
时间(5~10月)样品含量总体有非常显著的差别;但
在6~10月样品平均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3 讨论
关于芍药苷动态变化规律,以往多取3~5株栽
培芍药进行,实际上并不能代表野生芍药中芍药苷
动态的真实情况。本实验在多伦偏僻的蔡木山丘陵
地区定点、定13株取样,5~10月每月1次的方法,
填补了野生芍药中芍药苷含量动态变化数据的空
白,首次报告和提出野生芍药株间芍药苷含量差异
很大,加之野外样品采集会有很大的偶然性,植株个
体差异可能影响芍药苷动态变化结论。在表述方式
上,以个体与总体的比值来表示其规律性或趋势,更
加客观,如5月(苗期)8/13表示13株中有8株含
量值在此时最低;花果期也有最低的,但属个体差
异;花蕾期和花期相加8/13表示13株中有8株含
量值在此时最高;幼果期和果期相加5/13表示13
株中有5株含量值在此时最高。
表3 多伦芍药不同生长期根芍药苷的质量分数 %
编号
采样时间及物候
20050515苗期 20050615花蕾期 20040707花期 20040807幼果期 20040901果期 20041010枯萎期
1 260 452 323 498 461 480
2 425 500 291 670 358 321
3 210 392 732 603 597 447
4 260 370 526 393 391 463
5 413 580 820 509 441 671
6 423 460 548 480 356 473
7 190 222 332 472 461 478
8 150 454 224 201 364 242
9 449 398 326 283 462 415
10 431 591 219 502 548 471
11 180 419 264 381 339 338
12 260 673 602 593 623 474
13 320 338 332 547 556 339
M 305 450 426 472 458 432
图1 多伦芍药生长期平均含量折线图
关于赤芍的采收期,单纯以芍药苷含量高低而
言,本测定结果表明在6~10月13株平均含量之间
没有显著差别,即花果期含量最高,到枯萎时,多数
个体芍药苷含量下降并不明显。因此显蕾以后至枯
萎前均可挖根,农民根据农活的忙闲,灵活安排;从
野外采集的实际出发,花蕾期和花期容易发现,采集
效率较高,枯萎期根的折干率较高,这些都是农民总
结的经验,看来都是可行的,故不必特别定显蕾就
·642·
第33卷第3期
2008年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3
February,2008
采。
一般认为芍药苷含量与根的直径有负相关,即
根直径粗含量低,直径细含量高[2,7]。本实验结果
显示,在做单株小样本时,芍药苷含量与根的直径的
确表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但在做大样本 (多个不
同植株)统计时,相关性系数降低,芍药苷含量与根
的直径不表现相关性(表2),此结果与以往认识不
同。个体间差异大,掩盖直径与含量的相关性;样本
量小,都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在被引据的西泽信
文章中[7]虽然有皮部比木部芍药苷含量高、细根比
粗根含量高的结果,但也有主根上部(粗)比下部
(细)含量高的结果。因此,芍药根的直径与芍药苷
是否有负相关性问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致谢] 多伦县科技局郭本芳、苏志发、董占有、唐怀
东、叶鹏勇等协助采集实验样本。
[参考文献]
[1] 金昌东,范卓文,朴 春.毛果芍药根中芍药甙含量的动态变
化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60.
[2] 张桂贤,张淑晶,蔡云芝.黑龙江产三种芍药不同物候期的芍
药甙含量测定[J].中国林副特产,1999,(1):4.
[3] 廖福龙,李 文,殷小杰,等.用扫描仪评价不同产地赤芍提取
物对红细胞聚集的抑制作用[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
11(3):175.
[4] 李 文,殷小杰,廖福龙,等.六种产地赤芍对大鼠抗凝血及抗
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
(6):30.
[5] 周红涛,胡世林,郭宝林,等.芍药野生与栽培群体的遗传变异
研究[J].药学学报,2002,37(5):383.
[6] 周红涛,骆亦奇,胡世林,等.赤芍与白芍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
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9):654.
[7] 西泽 信,山岸 乔,堀越司,他.芍
の化学的研究(第一报)
芍
中の配糖体の定量[J].生
学
#
?,1979,33(2):65.
DynamicchangeofpaeoniflorincontentinrootofPaeonialactiflora
growingatDuolunCounty,InnerMongolia
FENGXuefeng,HUShilin,ZHANGYongxin,HEYan,ZHANGQiwei,GEXiaoguang,YANGJingyu
(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Abstract] ToexplorethedynamicchangeofpaeoniflorincontentinrootofPaeonialactiflora.Method:Thesampleswerecol
lectedandpaeoniflorincontentwasdeterminedbyHPLC.Result:Theresultsshowedthattheaveragecontentofpaeoniflorinwasthe
lowestat3.05% intherootscolectedinMay,andduringthefruittimeitwasratherhighinAugustat4.72%,andinSeptemberat
4.58%.TheaveragecontentshowednosignificantdiferencesduringJunetoOctober.Conclusion:WildplantofP.lactifloramight
becolectedformedicaluseduringbloomingstageuntilwiltingstage.
[Keywords] DuolunChishao;Paeonialactiflora;paeoniflorin;dynamicchange
[责任编辑 张宁宁]
《中国中药杂志》近况简介
《中国中药杂志》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并且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收录。在国际上,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及《化
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国际药学文摘》(IPA)、《分析文摘》(A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荷兰《医学文摘》
(EM),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权威性专业文摘收录。
据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结果:《中国中药杂志》在Medline收录中国论文的期刊中名列第4位,
为524篇。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发布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中药杂志》总被引频
次为3260;影响因子为0.634;基金论文比例0.48。另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6):《中国中药杂志》总被引频
次为4676,影响因子为0938,5年影响因子1224,基金论文比047。
《中国中药杂志》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选一
等奖,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742·
第33卷第3期
2008年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3
Februar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