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综述 #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
陈 栋 3 o周永传
k华东理工大学 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 o上海 ussuvzl
≈摘要 作者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酶解作用机制 !提取工艺以及目前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情况进
行文献综述 o分析酶法用于中药提取的现存问题 o并对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酶法 ~中药提取
≈中图分类号 |w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su2ss||2sw
≈收稿日期 ussx2tu2sz
≈通讯作者 3 陈栋 o ר¯ } tv{tyxvz{u{ o ∞2°¤¬¯ } ©µ¨ ¦¨§ussw
tyv1¦²°
为了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o减低毒性 o选用合理的提取
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提取方法 k如煎煮 !回流 !浸渍 !渗
漉等 l在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方面 o存在着损失大 !周期长 !工
序多 !提取率不高等缺点 ∀ us世纪 |s年代中期以后 o我国陆
续有报道将酶用于中药的提取制备中 o并且取得较好的效
果 ∀作者对酶法在中药提取液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
1 中药提取过程中的酶分解技术
111 酶法提取原理的研究
中药中植物药占 |sh o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及原生质体组
成 o细胞壁是由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质 o木质素等物质构
成的致密结构 o一般分为 v层 o即胞间层 !初生壁和次生壁 ∀
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为果胶质 ∀初生壁主要由纤维素 !半纤维
素和果胶质组成 ∀初生壁的结构甚为复杂 o由纤维素分子组
成的微纤丝构成了其基本骨架 o在微纤丝之间的空隙中 o填
着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的胶体状物质 ∀和初生壁一样 o次生壁
的骨架也是由纤维素分子组成的微纤丝构成的 ≈t ∀
在中药提取过程中 o细胞原生质体中的有效成分向提取
介质扩散时 o必须克服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的双重阻力 ∀通过
选用一些恰当的酶类 o如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果胶酶等作
用与药用植物细胞 o使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 !半纤
维素 !果胶等物质降解 o破坏细胞壁的致密结构 o引起细胞壁
及细胞间质结构产生局部疏松 !膨胀 !崩溃等变化 o减小细胞
壁 !细胞间质等传质屏障对有效成分从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
的传质阻力 o从传质角度促使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 ≈u ∀
112 酶法提取技术的优点
11211 对原料进行酶解预处理 o不仅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
取率 o而且改善了有效组分的分布 o提高了产品的药用价值 ∀
陈启超 ≈v 等采用复合酶解法提取香菇多糖蛋白 o与单纯热水
浸提法等其他方法相比 o总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提高
u倍以上 o香菇多糖含量提高了 w倍 o还大大强化了抗肿瘤 !
抗病毒多糖的分布 ∀
11212 酶法提取缩短了提取时间 o同时又提高了有效成分
的提取率 o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张欣 ≈w 等利用复合酶解法
结合热水浸提法提取香菇多糖 o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 o提
取时间缩短了一半 o提取率提高 u倍 ∀
11213 酶解法反应条件温和 o能保持天然产物的构象 o不破
坏其立体结构和生物活性 o有利于保持有效成分原有的药
效 ∀比如有些植物药经过醇处理以后 o其有效成分发生了不
同程度的改变或丢失 o影响了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
再如在有些含特定立体旋光的真菌类多糖的提取中 o有时需
要用酸处理 o由于酸能破坏多糖的苷键 o形成较多的单糖和
低聚糖 o从而使多糖含量降低 ≈x ∀
11214 酶解法在原工艺基础上仅增加 t个操作单元 o而勿
须对原有工艺进行大的改变 o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o对设备的
要求不高 ∀
11215 近几年有人提出 /仿生提取 0的构想 ∀它模拟人体
胃 !肠的内环境 o提出用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在低温下提取中
药 o并且引进酶催化 o使药物转化成人体易综合利用的活性
混合物 ≈y ∀酶法的引入有利于实现低温下中药有效成分的
提取 ∀
2 酶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211 酶法提取的工艺流程
酶法提取过程一般分成 u个步骤 o一是酶解处理 o用酶
降解细胞壁和胞间连接物 ~二是提取有效成分 o然后通过提
高温度使酶失活 o再用溶剂浸提有效成分 ∀
212 酶法提取的影响因素和优化
21211 酶的种类和配比 中药材的品种不同 o其生物体细
胞结构和有效成分也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o在酶类的选择方
面 o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酶类 o以达到最佳的提取
效果 ∀目前 o采用的酶类主要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o此外也
#||#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 u
¤±∏¤µ¼o ussz
有中性蛋白酶等 ∀例如在提取茶叶中的茶总糖 ≈z !葛根中的
总黄酮 ≈{ !三七中的三七皂苷 ≈| 时采用纤维素酶 ~在提取羊
肚菌中的多糖 ≈ts !山楂叶中的总黄酮 ≈tt !葵花籽中的绿原
酸 ≈tu !银杏叶中的总黄酮 ≈tv 时均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
复合酶 ~在提取某些药用菌多糖如金耳多糖 ≈tw 时也都使用
纤维素酶 !果胶酶 !中性蛋白酶的复合酶等 ∀
21212 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及其优化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
剂 o反应的 ³值 !温度 !酶的浓度 !配比和作用时间 o激活剂
和抑制剂等都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o从而影响整个提取过
程 ∀所以应根据实验来对酶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o确定
各参数的最佳值 ∀从目前的研究看 o酶法提取工艺条件的优
化有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 ∀徐大伦 ≈tx 等研究了纤维
素酶法提取浒苔多糖的工艺条件 o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
验 o确定了最适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 }加酶量为 {h o温度为
wsh o³ x1so提取时间为 u1x «o浒苔多糖的提取率为
us1uuh ∀
21213 酶法提取成分分析 马田田 ≈ty 等用黄柏提取小檗
碱 o将加酶与未加酶工艺得到的提取物与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做薄层色谱 o结果表明 u种方法提取的结果一致 ∀
21214 酶法提取和其他技术的结合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提
取的效率和质量 o国内一些学者把酶法与其他一些新的提取
工艺如膜分离技术 !超声提取技术 !微波技术 !大孔树脂分离
技术等相结合 o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薛伟明 ≈tz 等提出了酶
法提取与超滤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 o并且对提取过程进行了
研究 ∀于淑娟 ≈t{ 等用酶法结合超声技术提取灵芝多糖 o提
高了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和产品质量 o同时加快了灵芝多糖的
释放 o缩短了提取周期 ∀赵功玲 ≈t| 研究了酶法结合微波技
术的新工艺 o结果表明 o微波酶法提取工艺相对于单纯的有
机溶剂提取工艺 !酶法提取工艺及微波法提取工艺有较好的
提取率 o并缩短了提取时间 ∀王兴文 ≈us 独创的水提三七总
苷工艺结合生物酶工程 !絮凝技术 !膜分离 !大网格组合大孔
吸附树脂技术 o提出了中药水提取 !分离工艺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 o并已实现产业化 ∀
3 酶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311 酶法在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31111 酶法在真菌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沈爱英 ≈ut 等比较
了热水浸提法 !碱浸提法 !酸浸提法 !复合酶法浸提等多种提
取方法提取姬松茸子实体多糖 ∀结果表明 o采用复合酶法浸
提 o即采用由纤维素酶 !果胶酶和蛋白酶按一定比例组成的
复合酶 o对姬松茸子实体在 wx ε 酶解 ws °¬±o然后升温至 {x
ε 热水浸提 ¯«o多糖提取率为 tx1yzh o所需时间为单纯热
水浸提的一半 o而提取率明显高于水浸提 o也高于酸 !碱浸
提 ∀而且采用复合酶法提取能保持天然产物的构象 o不破坏
其生物活性 ∀崔蕊静 ≈uu 等研究了银耳多糖的多种提取工
艺 o结果表明 o酶法浸提效果最佳 o碱浸提法其次 o两者均优
于热水浸提法 ∀通过实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银耳多糖溶液的
最适条件为 }加水量 tΒxso加入 th的果胶酶 o置于 wx ε 水
浴锅中恒温酶解 wx °¬±o然后迅速升温至 |{ ε 灭酶 o并保温
浸提 ys °¬±∀
31112 酶法在植物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吴茄笛 ≈uv 等在苦
瓜水溶性多糖的浸提及脱蛋白过程中分别加入纤维素酶和
中性蛋白酶 o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分别为 }纤
维素酶 o提取温度 xs ε o³ y1so酶用量 xh ~中性蛋白酶 o水
解时间 w{ «o³ z1so酶用量 tsh ∀与常规的水溶醇沉法相
比 o双酶法苦瓜水溶性多糖的收率提高了 t倍多 o含糖量提
高了 tt1xh o蛋白含量降低了 zx1uh ∀陈学伟 ≈uw 等采用纤
维素酶提取黄芪多糖 o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条件
为 tus °¬±o酶用量 s1{h o酶解温度 zx ε o提取多糖含量
|1z{h o总糖质量分数 xs1uh o与传统水煮醇沉法相比 o分别
提高了 v倍 !t1v倍 ∀
31113 酶法在动物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孙兴权 ≈ux 等采用
酶制剂 k胰匀浆 l提取林蛙多糖 k×≤°≥lo通过正竞试验确定
了提取林蛙多糖 k×≤°≥l的适宜条件为 }酶制剂用量 ush o
³ |1so水解温度 xs ε o水解时间 y «∀最后 o×≤°≥粗提物
的产率按鲜组织计算达 t1wh o高于其他条件的 u ∗ v倍 ∀
312 酶法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奚奇辉 ≈uy 等对
竹叶经过纤维素酶处理后 o再进行水回流提取竹叶总黄酮 o
并与未加酶的提取进行对比实验 o结果发现总黄酮含量比直
接水提提高 uv1xh ∀经 τ检验 ou种提取方法的 Π s1sst∀
王晖和刘佳佳 ≈uz 研究了银杏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 ∀银
杏叶原料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浸提 o其总黄酮得率可达到
u1s h¯ o比直接醇水提取 kt1u|th l提高 xx1y|h ∀实验对
酶解工艺的各单因素影响条件 o如酶用量 !酶解温度 !溶剂
³值 !酶解时间等进行逐一考察 o确定了其酶解工艺的最优
参数为 }料液中酶浓度为 s1ux ª# 2t o酶与底物配比为
tΒt usso酶解温度 wx ε o自然 ³值 o酶解时间 u «∀高保
英 ≈u{ 等对酶法及微波法提取甘草黄酮进行比较 ∀通过单因
素实验确定复合酶法提取甘草黄酮的最佳条件为 }酶解温度
ws ε o³ x1so时间 v «o浓度 s1x °ª# °2t o甘草黄酮得率为
ty1xh o与微波法提取的 ty1yh 的得率相当 ∀微波法提取
中溶剂的影响相当大 o乙醇的浓度越高 o提取率越高 o提取成
本也高 o提取过程中耗能大 o而复合酶法仅以水做溶剂 o在温
和的反应温度下 o即可达到微波提取的效果 ∀酶法提取与微
波法提取相比 o提取成本低 o耗能低 o为提取甘草黄酮提供了
一种新方法 ∀日本的高根芳春 ≈u| 采用葡萄糖苷酶或转糖苷
酶 o同时提取出银杏叶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有效成分 o使银杏
总黄酮的提取率增加 o而且在体内的吸收率大为提高 ∀
313 酶法在皂苷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杨军宣 ≈tt 等将
纤维素酶用于三七总皂苷的提取 o并且对加酶和不加酶 u种
提取方法行比较研究 o结果发现加酶组的三七皂苷提取率比
不加酶组提高了 uv1xh ou种提取方有显著性差异 kΠ
s1sstlo薄层色谱检验 ou种方法所得成分没有差异 o说明酶
#s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 u
¤±∏¤µ¼o ussz
的加入对所提有效成分没有影响 ∀张黎明 ≈vs 等研究了酶解
结合水浸提法从脱脂胡芦巴种子中提取薯蓣皂苷元的工艺 o
与水浸提法相比 o采用酶解法有利于提高皂苷元的提取率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酶解法与酶解结合水浸提法 u种工艺
对薯蓣皂苷元提取效果进行比较 o结果表明酶解结合水浸提
工艺的平均提取率为 |u1|h o明显高于单纯酶解 k{v1{h lo
用 θ检验法进行检验 kΠ s1stlou种工艺差异极显著 ∀
314 酶法在其他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薛伟明 ≈vt 等采
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提取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 o与传统水
浸提取工艺相比 o提取率提高了 |1wsh ∗ tv1vxh ∀马桔
云 ≈vu 等在用穿心莲提取穿心莲内酯之前 o用纤堆素酶进行
酶解 o结果发现可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收率 ∀经薄层色谱色
谱检验 o酶的加入对所提有效成分没有影响 ∀
4 酶法提取技术的展望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o并且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酶法用于中药提取可以破坏植物
细胞壁 o有利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 o故酶法不失为一种最大
限度从植物体内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之一 o是一项很有前途
的新技术 ∀在国内 o上海中药一厂首先应用酶法成功地制备
了生脉饮口服液 ≈vv o是酶法产业化的一个成功范例 ∀但是
目前对酶法中药提取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实验室的很小
规模上 o且主要针对某些单个具体提取对象进行简单的工艺
条件试验 ∀
酶法提取技术需要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在酶类方面 o需
进一步研究不同种中药提取的酶类选择的依据 o并且通过基
因工程等技术构建高产高酶活的产酶菌株 o降低酶法提取成
本 ∀在酶法工艺方面 o需改进对原有的提取工艺 o开发出新
型的酶解反应装置 o严格控制酶解反应的条件 o使酶发挥最
大的活性 ∀药液中的残留酶的分离去除也将成为一个新的
课题 ∀
此外 o酶应用中条件的掌握也十分关键 o否则效果可能
适得其反 ∀比如苷类化合物 o应用不当可能造成苷类中水
解 o得不到原有的成分 ∀
≈参考文献
≈t 李雄彪 o吴 奇 1植物细胞壁 ≈ 1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o
t||v} yz1
≈u 余洪波 o张晓昱 1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 1中成
药 o ussxo uzkxl} x|t1
≈v 陈启超 o林宇野 o谢必峰 o等 1复合酶解法提取香菇多塘蛋
白的研究 ≈ 1生物工程进展 ot||xo txktl} wz1
≈w 张 欣 o苏 菊 o韩增华 o等 1酶法提取香菇柄多糖 ≈ 1生
物技术 o t|||o |ktl} ut1
≈x 杨吉霞 o蔡俊鹏 o祝 玲 1纤维素酶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
用 ≈ 1中药材 o ussxo u{ktl} yw1
≈y 贾立革 o刘锁兰 o李秀青 o等 1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
进展 ≈ 1解放军药学学报 o usswo uskwl} uz|1
≈z 傅博强 o苏菊 o谢明勇 o等 1纤维素酶法提取茶多糖 ≈ 1无
锡轻工大学学报 o ussuo utkwl} vyu1
≈{ 邢秀芳 o于宏芬 o马桔云 o等 1纤维素酶在葛根总黄酮提取
中的应用 ≈ 1中草药 o ussto vuktl} vz1
≈| 杨军宣 o尹蓉莉 o杨 胜 o等 1纤维素酶在三七提取工艺中
的应用 ≈ 1中国中医药科技 o ussto {kxl} ƒssv1
≈ts 李 洁 o邱德江 1酶法提取羊肚菌多糖的研究简报 ≈ 1河
北林业科技 o ussxoktl}t1
≈tt 王 晓 o张红侠 o马小来 o等 1酶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
研究 ≈ 1食品工业科技 o ussuo uvkvl} vz1
≈tu 王志华 o王东洁 o赵晋府 1葵花籽绿原酸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 1食品科学 o usswo uxktl} |z1
≈tv 纵 伟 1酶法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 1山西食品工
业 o ussso ktl} tv1
≈tw 汪 虹 o瞿传菁 o曹群华 o等 1酶法提取金耳多糖的研究简
报 ≈ 1食用菌 o ussuo uwkul}z1
≈tx 徐大伦 o欧昌荣 o杨文鸽 o等 1纤维素酶法提取浒苔多糖的
工艺条件 ≈ 1海洋渔业 o ussxo uzktl} {x1
≈ty 马田田 1纤维素酶用于中药提取的初步研究 ≈ 1中草药 o
t||wo uxkvl} tuv|1
≈tz 薛伟明 o张效林 o刘袖洞 o等 1酶 2膜法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
取分离过程应用研究 ≈ 1 西北大学学报 k自然科学版 lo
t||zo uzkyl} w|w1
≈t{ 于淑娟 o高大维 o李国基 o等 1超声波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
机制研究 ≈ 1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k自然科学版 lo t||{o uy
kul} tuvz1
≈t| 赵功玲 o娄天军 o赵大克 o等 1微波酶法对提取番茄红素效
率的影响研究 ≈ 1食品与机械 ousswo ktl} {1
≈us 王兴文 1水提三七总甙 ≈ 1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oussto uw
kvl} t1
≈ut 沈爱英 o谷文英 1复合酶法提取姬松茸子实体多糖的研究
≈ 1食用菌 o ussto uvkvl} z1
≈uu 崔蕊静 o李春华 1银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 ≈ 1
中国食用菌 o usswo uvkul} v|1
≈uv 吴笳笛 o阚国仕 o陈红漫 o等 1双酶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苦瓜
多糖的研究 ≈ 1安徽农业科学 o ussxo vvktl} zv1
≈uw 陈学伟 o马书林 1酶法提取黄芪多糖的研究 ≈ 1上海中医
药杂志 o ussxo v|ktl} xy{1
≈ux 孙兴权 o付 蕾 o曹云龙 o等 1林蛙多糖 k×≤°≥l提取工艺的初
步研究 ≈ 1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o ussto uvkwl} ts{1
≈uy 奚奇辉 o李士敏 1纤维素酶在竹叶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 ≈ 1
中草药 o usswo vxkul} tyy1
≈uz 王 晖 o刘佳佳 1银杏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 1中药
材 o ussvo uyktul} {{z1
≈u{ 高保英 o张晓昱 o余洪波 1复合酶法及微波法提取甘草黄酮
的比较研究 ≈ 1湖北中医杂志 o usswo uykyl} xu1
≈u| 李兆龙 o虞杏英 1用树脂法和酶法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
合物的专利介绍 ≈ 1中成药 o t||wo tyktsl}xu1
≈vs 张黎明 o张露亿 o杜连祥 1酶解法提取胡芦巴种子中薯蓣皂
苷元的工艺研究 ≈ 1农业工程学报 o ussxo utkul} tyt1
k下转第 tt|页 l
#t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 u
¤±∏¤µ¼o ussz
3q5 由于 吸收光谱与 ∂吸收光谱性质类似 o
也可考虑使用加权相关分析法加以处理 ∀
3q6 ∂ 光谱测定操作简单 o实验条件极易控制 o
结果的重现性很高 o这对于建立计算机光谱数据库 o
从而进行大量样品的自动比较十分有利 ∀
≈参考文献
≈t 莫志江 o张丽娟 q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 k滴丸 l紫外吸收光谱的
相关分析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xovskzl}xszq
Αππλιχαβιλιτψ οφ ωειγητεδ χορρελατιον αναλψσισυσεδ φορ υλτραϖιολετ αβσορπτιον
σπεχτρυµ ιν ιδεντιφιχατιον οφ σοµ ε Χηινεσε πατεντ µ εδιχινεσ
² «¬2¬¤±ª
(∆επαρτµ εντ οφ Πηαρµ αχψ, Τηε ΠεοπλεjσΗοσπιταλοφ Γυανγξι Ζηυανγ Αυτονοµ ουσ Ρεγιον, Ναννινγ xvssut,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³³¯¬¦¤¥¬¯¬·¼ ²©º ¬¨ª«·¨§¦²µµ¨ ¤¯·¬²± ¤±¤¯¼¶¬¶k¥¤¶¨§²± ¦²µµ¨ ¤¯·¬²±o º¬·« ¤¯µª¨ µº ¬¨ª«·¨§
√¤¯∏¨ ¤µ²∏±§·«¨ ³¨ ¤®¶¤±§ √¤¯¯¨ ¼¶²©∏¯·µ¤√¬²¯ ·¨l ∏¶¨§ ©²µ·«¨ ∂ ¤¥¶²µ³·¬²± ¶³¨ ¦·µ∏° ¬± ·«¨ ¬§¨ ±·¬©¬¦¤·¬²± ²©≤«¬± ¶¨¨ ³¤·¨±·° §¨¬2
¦¬± ¶¨1 Μετηοδ : ∂ ¤¥¶²µ³·¬²± ¶³¨ ¦·µ∏° ²©¦²°³²¶¬·¨⁄¤±¶«¨ ± ·¤¥¯ ·¨¶¤±§³¬¯¯¶©µ²° ¬¨ª«·°¤±∏©¤¦·∏µ¨µ¶k¦²§¨ §¤¶o
o ≤o ⁄o ∞o
ƒo o ¤±§ o µ¨¶³¨ ¦·¬√¨¯¼lo ¤±§²·«¨ µ§µ∏ª¶k¦²§¨ §¤¶o ¤±§o µ¨¶³¨ ¦·¬√¨¯¼l º µ¨¨ §¨ ·¨µ°¬± §¨∏¶¬±ª∏¯·µ¤√¬²¯ ·¨¶³¨ ¦·µ²³«²·²° ·¨¨µ
kº¤·¨µ¤¶·«¨ ¶²¯√ ±¨·l1 ׫¨ ¶³¨ ¦·µ¤¯ §¤·¤º µ¨¨ ¤±¤¯¼½¨ §¥¼ º ¬¨ª«·¨§¦²µµ¨ ¤¯·¬²±1 ° ¤¨µ¶²±j¶Ρ ¤±§∃Ρ k§¨ ©¬± §¨¤¶·«¨ ¤¥¶²¯∏·¨ √¤¯∏¨ ²©
·«¨ §¬©©¨µ¨±¦¨ ¥¨ ·º¨¨ ± ° ¤¨µ¶²±j¶Ρ ¤±§¬·¶°¬µµ²µ¬°¤ª¨ ¬± ·«¨ ¦²µµ¨ ¤¯·¬²± ·¤¥¯ l¨ º µ¨¨ ¦¤¯¦∏¯¤·¨§¤±§∏¶¨§©²µ¤¶¶¨¶¶¬±ª·«¨ ¶³¨ ¦·µ¤¯ ¶¬°2
¬¯¤µ¬·¼ ¥¨ ·º¨¨ ± ·«¨ §µ∏ª¶1 Ρ εσυλτ: ׫¨ ¶³¨ ¦·µ¤¯ ¶¬°¬¯¤µ¬·¼ ¥¨ ·º¨¨ ± §¬©©¨µ¨±·¥¤·¦«³µ²§∏¦·¶©µ²° ·«¨ ¶¤°¨°¤±∏©¤¦·∏µ¨µº¤¶¶¬ª±¬©¬¦¤±·¯¼
«¬ª«º¬·«° ¤¨µ¶²±j¶Ρ s1||x p s1||| |o∃Ρ s p s1sss syo ¤±§·«¨ ¶¬°¬¯¤µ¬·¼ ¥¨ ·º¨¨ ± ·«¨ ¶¨ ³µ²§∏¦·¶ko
o≤o⁄o∞oƒoo¤±§ l
º¤¶«¬ª«º¬·«° ¤¨µ¶²±j¶Ρ s1|u p s1||z ¤±§∃Ρ s1sss us p s1su1 ± ¦²°³¤µ¬¶²± º¬·« ¦²°³²¶¬·¨ ⁄¤±¶«¨ ± ·¤¥¯ ·¨¶¤±§³¬¯¯¶o ·«¨
¶³¨ ¦·µ¤¯ ¶¬°¬¯¤µ¬·¼ ²©·«¨ ·«µ¨¨³µ²§∏¦·¶ko ¤±§lº«²¶¨ «¨ µ¥¤¯ ³µ¨¶¦µ¬³·¬²±¶º µ¨¨ §¬©©¨µ¨±·©µ²° ·«¨ ¶¨ ³µ¤§∏¦·¶º¤¶µ¨ ¤¯·¬√¨¯¼ ²¯º
º¬·«° ¤¨µ¶²±j¶Ρ s1ux p s1|{ ¤±§°²¶·¯¼ ∃Ρ s1su1 Χονχλυσιον: ׫¨ µ¨¶∏¯·¶¶∏ªª¨ ¶··«¤·º ¬¨ª«·¨§¦²µµ¨ ¤¯·¬²± ¤±¤¯¼¶¬¶¦¤± ³µ¨¦¬¶¨ ¼¯
° ¤¨¶∏µ¨ ·«¨ ¶³¨ ¦·µ¤¯ ¶¬°¬¯¤µ¬·¼ ¤°²±ª≤«¬± ¶¨¨ ³¤·¨±·° §¨¬¦¬± ¶¨o ¤±§¬¶¶∏¬·¤¥¯¨©²µ·«¨ ¬µ¬§¨ ±·¬©¬¦¤·¬²± ¤±§ ∏´¤¯¬·¼ ¦²±·µ²¯1
[ Κεψ ωορδσ] ∂ ¤¥¶²µ³·¬²± ¶³¨ ¦·µ∏°~ • ¬¨ª«·¨§¦²µµ¨ ¤¯·¬²± ¤±¤¯¼¶¬¶~ ° ¤¨µ¶²±j¶Ρ~ ≥¬°¬¯¤µ¬·¼ ≈责任编辑 鲍 雷
k上接第 tst页 l
≈vt 薛伟明 o张效林 1红花黄色素的酶法提取应用研究 ≈ 1化
学工程 o t|||o uzktl} wu1
≈vu 马桔云 o吕 芳 1纤维素酶用于中药穿心莲提取的初步研究
≈ 1黑龙江医药 o ussso tvktl}ty1
≈vv 杨庆隆 o许顺荣 1浅谈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1中成药 o
t||xo tzkyl} w1
∆εϖελοπµ εντ ον αππλιχατιον οφ ενζψµ ε το εξτραχτιον
οφ Χηινεσε τραδιτιοναλµ εδιχινε
≤«¨ ± ⁄²±ªo «²∏≠²±ª2¦«∏¤±
(Εαστ Χηινα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Μοδερν Ενγινεερινγ
Χεντερφορ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Σηανγηαι ussuvz,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³³¯¬¦¤·¬²± ¤±§³µ²ªµ¨¶¶²± ·«¨ ¬¨·µ¤¦·¬²± ³µ²¦¨¶¶²©·µ¤§¬·¬²±¤¯ ≤«¬± ¶¨¨ ° §¨¬¦¬±¨º¬·« ±¨½¼°¤·¬¦° ·¨«²§1׫¬¶³¤2
³¨ µ¶∏°°¤µ¬½¨ §·«¨ ¤³³¯¬¦¤·¬²± ²© ±¨½¼°¤·¬¦° ·¨«²§·²·«¨ ¬¨·µ¤¦·¬²± ²©·«¨ ≤«¬± ¶¨¨ ·µ¤§¬·¬²±¤¯ ° §¨¬¦¬± 1¨ ׫¨ ±¨½¼°²¯¼¶¬¶° ¦¨«¤±¬¶°o
¬¨·µ¤¦·¬²± ³µ²¦¨¶¶¤±§¤³³¯¬¦¤·¬²± ²© ±¨½¼°¤·¬¦° ·¨«²§·² ¬¨·µ¤¦·¬²± ²©·«¨ ©¨©¨¦·¬√¨¦²°³²± ±¨·¶²©¤°¼¯ ²¶¨o ©¯¤√²± o¨ ¶¤³²±¬± º µ¨¨ §¨ °2
²±¶·µ¤·¨§1 ׫¨ ¬¨¬¶·¬±ª³µ²¥¯ °¨¶²± ·«¨ ¤³³¯¬¦¤·¬²± ²© ±¨½¼°¤·¬¦° ·¨«²§·² ·«¨ ¬¨·µ¤¦·¬²± ³µ²¦¨¶¶²©·«¨ ·µ¤§¬·¬²±¤¯ ≤«¬± ¶¨¨ ° §¨¬¦¬±¨
º µ¨¨ §¬¶¦∏¶¶¨§¤±§·«¨ ³µ²¶³¨ ¦·º¤¶¬¯¯∏°¬±¤·¨§1
[ Κεψ ωορδσ] ±¨½¼°¨ ¬¨·µ¤¦·¬²±~ ¤³³¯¬¦¤·¬²±~ §¨ √¨¯²³° ±¨· ≈责任编辑 鲍 雷
#|t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 u
¤±∏¤µ¼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