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vestigation of Coptis chinensis on jaundice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 deficient neonates from Guigang, Guangxi province

黄连对广西贵港地区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影响的调查研究



全 文 :#临床 #
黄连对广西贵港地区 Šy°⁄缺乏新生儿溶血性
黄疸影响的调查研究
林秀兰 t o林 娜 u3 o刘春芳 u o刘 源 u o梁植然 t o万 蓉 u o孔祥英 u
ktq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o广西 贵港 xvztss~
uq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 o北京 tsszssl
≈摘要   目的 }考察黄连对葡萄糖 2y2磷酸脱氢酶 kŠy°⁄l缺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有无不良影响 ∀方法 }根据
黄疸出现前是否服用过黄连 o将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t|||年 t月至 ussw年 ts月间收住的 tuu例 Šy°⁄缺乏新生
儿病理性黄疸病例 o分为黄连组 k出生后于黄疸出现前应用过黄连者 lyu例与无黄连组 k未使用者 lys例 o回顾性研
究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初见时间 !持续时间 !血液相关指标 !核黄疸发病与治疗转归等情况 ∀结果 }与无黄连组相
比 o黄连组 Šy°⁄缺乏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晚 !持续时间短 ∀同期血液检测 }黄连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血清总胆红
素及结合胆红素均有降低趋势 ∀黄连组 yy个病例中无核黄疸发生 ∀黄连组与无黄连组在治疗转归上未见明显差
异 ∀结论 }调查结果不支持黄连会加重 Šy°⁄缺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诱发核黄疸的观点 ∀
≈关键词   黄连 ~Šy°⁄缺乏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中图分类号   • u{x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uv2uxwv2sw
≈收稿日期   ussz2s{2u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kvsvztz{xl
≈通讯作者   3 林娜 oר¯}kstslywstty|uo∞2°¤¬¯} ¬¯±±¤{{{ƒ
tyvq¦²°
自 t|z{年新加坡卫生部发布文告宣布小檗碱
k黄连 l能引起葡萄糖 2y2磷酸脱氢酶 kŠy°⁄l缺乏者
的红细胞严重破坏 !导致脑黄疸损伤而禁用黄连以
来 o有关黄连是否能引起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问题
一直争论不休 ∀广西贵港市是 Šy°⁄缺乏的高发
区 o其民间历来有给新生儿服用黄连的习俗 ∀为了
解黄连对 Šy°⁄缺乏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影响 o在
该地区进行了相关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和研究 ∀
1 临床资料
1q1 一般资料
1q1q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 t|||年
t月 ∗ ussw年 ts月期间 o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儿科
住院 Šy°⁄缺乏新生儿患儿 o共 tzx例 o其中符合纳
入病例标准的共 tuu例 ∀根据黄疸出现前是否应用
过黄连分为 u组 ∀黄连组 }新生儿黄疸出现前曾应
用过黄连 o共 yu例 ∀其中男性 w{例 o女性 tw例 o男
Β女为 v1wvΒt~日龄 t ∗ x §者 wt例 oy ∗ ts §者 tw
例 ott ∗ tx §者 w例 o∴ ty §者 v例 o平均日龄 x1vs
§~民族分布汉族 yt例 o壮族 t例 ~出生时足月儿 yu
例 ~治疗前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vsh 者 t{例 o
vth ∗ zwh者 ww例 ∀无黄连组 }新生儿黄疸出现前
未曾应用过黄连 o共 ys例 ∀其中男性 wx例 o女性
tx例 o男 Β女为 vΒt~日龄 t ∗ x §者 vz例 oy ∗ ts §
者 tv例 ott ∗ tx §者 v例 o∴ ty §者 z例 o平均日龄
y1w| §~民族分布汉族 xx例 o壮族 x例 ~出生时足月
儿 xv例 o早产儿 z例 ~治疗前高铁血红蛋白还原
率 vsh者 us例 ovth ∗ zwh者 ws例 ∀ u组病例
在性别 !日龄 !民族 !出生时情况以及治疗前高铁血
红蛋白还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o有可比性 ∀
1q1q2 黄连组病例应用黄连情况 出生后用黄连水
滴眼者 wy例 o次数 t ∗ v次不等 o用量每只眼每次
t ∗ u滴不等 ~滴鼻者 t例 o次数与用量同上 ~出生后用
黄连煎水顿服或分次口服者 t例 o剂量不详 ~滴眼 !涂
口同时进行者 tu例 ~滴眼 !滴鼻同时进行者 t例 ~滴
眼与口服同时进行者 v例 ~滴眼 !滴鼻和涂口同时进
行者 u例 ∀用药目的均认为可以保健 !清火明目 ∀
1q2 诊断标准
1q2q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tou  ≠ 足月
儿出生后 uw «内出现黄疸 o胆红素浓度  tsu1y
Λ°²¯# pt ky °ª# §pt l~uw ∗ w{ «血清胆红素 
#vw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
txw Λ°²¯# pt k| °ª# §pt l~w{ «以上血清胆红
素 uus1y Λ°²¯ # pt ktu1| °ª# §pt l~早产儿以
上时间段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  tvy1{ Λ°²¯ # pt
k{ °ª# §pt lousx1u Λ°²¯ # pt ktu °ª# §pt lo
uxy1x Λ°²¯# pt ktx °ª# §pt l~ 血清胆红素上
升每天  {x1x Λ°²¯# pt kx °ª# §pt l~≈ 血清结
合胆红素 vw1u Λ°²¯ # pt ku °ª# §pt l~…黄疸
持续时间较长 o超过 u ∗ w周 o或黄疸退后复现 o或进
行性加重 ∀新生儿黄疸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均可诊断
为病理性黄疸 ∀
1q2q2 Šy°⁄缺乏诊断标准 ≈v  ≠ 高铁血红蛋白
还原率  zxh ∀  Šy°⁄活性测定  v sss ˜# ªpt
‹¥k正常值 w wss ∗ tt sss ˜# ªpt l∀ ≈ Šy°⁄活性
测定 k杜传书 o四氮唑蓝定量测定法 lo正常新生儿
tt1z ∗ vs ˜o中间缺乏值 t1z ∗ y1y ˜o显著缺乏 
t1y ˜∀有其中 t项者诊断即可成立 ∀
1q3 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 Šy°⁄缺乏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
准而无其他明显诱因者均可纳入 ∀
1q4 病例排除标准
由下列因素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因素 o
„…’血型不和 !• «系统 ! ‘系统 !Ž¨¯¯系统 !⁄∏©©¼系
统等 ~药物因素 o黄胺类 !呋喃类 !噻嗪类 !抗疟药 !解
热镇痛药 !萘啶酸 !维生素 Žv !苯甲酸钠咖啡因 !新生霉
素 !氯霉素 !四环素 !水合氯醛 !珍珠粉 !熊胆 !含萘制剂
k如樟脑 l等 ~≈食物因素 o蚕豆类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病 ∀ …围产因素 o高龄产妇 !糖尿病 !高血压 !重度贫
血 !孕早期阴道出血 ~母亲用药 o催产素 !安定 !氯丙嗪 !
丁哌卡因 !避孕药 k卵受精期 l~分娩方式 o羊水早破 !产
钳助产 !胎头吸引 !臀位助产 !脐带结扎过晚 ~新生儿 o
低锌 !低镁 !低体重产儿 !酸中毒 !头颅血肿 !以及胎粪
排除延迟 !母乳喂养 o热卡摄入不足 !窒息 !低氧血症 ∀
 其他疾病 o细菌感染的支气管炎 !肺炎 !胃炎 !肠炎 !
痢疾 !脐炎 !中耳炎 !新生儿败血症 ~常见病毒的单纯疱
疹病毒 !肝炎病毒 k多见于甲 !乙 !戊 l!新生儿肝炎综合
征 !巨细胞病毒 !柯萨奇病毒 !∞…病毒 !梭状芽孢病毒 !
流感病毒等 ~明确因同族免疫性溶血 !红细胞形态异
常 !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增多症 !血管外溶血 ∀
2 方法
2q1 病例收集方法
本研究均采取回顾性调查 o凡符合入选标准的 o
每例患儿均由调查人员负责填写 t份调查表 o摘录
入选患儿病历中入院时初见黄疸时间 !黄疸持续时
间 o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含量 !血红蛋
白水平及出院时治疗转归和核黄疸诊断情况 ∀
2q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中药茵栀黄针或中药复方
治疗 o并配合蓝光照射和白蛋白输入 o部分患儿加用
能量合剂和鲁米那 ∀
2q3 统计方法
采用 ≥³¶¶tv1s进行统计学处理 o计数资料采用
ςu检验 o计量资料采用 τ检验 ∀
3 结果
3q1 初见黄疸时间
黄连组初见黄疸时间以  u §最多 o占本组总
例数的 yt1u|h ~无黄连组初见黄疸时间以 [ u §最
多 o占本组总例数的 zv1vvh ~无黄连组初见黄疸时
间较早 o黄连组则明显较晚 ∀见表 t∀
表 t u组病例初见黄疸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不同时间初见黄疸的新生儿例数[ t § t ∗ uk含 ul §  u §
初见黄疸时间 r§
最短 ∗最长 平均 k cξ ? σl
黄连 yu x t| v{ t ∗ us v1us ? u1xutl
无黄连 ys tz uz ty s1sw ∗ z u1sz ? t1uw
注 }与无黄连组相比 tl Π  s1stk下同 l
3q2 黄疸持续时间
两组病例黄疸持续时间均以 y ∗ ts §居多 o分
别为 x{1syh及 vy1yzh ~其中黄连组黄疸持续时间
最短 v §o最长 t| §o无黄连组最短 v §o最长 uy §~与
无黄连组相比 o黄连组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见
表 u∀
表 u u组病例黄疸持续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持续不同时间的黄疸新生儿例数
[ x § y ∗ tsk含 tsl § ts ∗ txk含 txl §  tx §
黄疸持续时间 r§
最短 ∗最长 平均 kcξ ? σl
黄连 yu tx vy y x v ∗ t| z1sx ? u1x|tl
无黄连 ys tu uu tw tu v ∗ uy ts1{t ? x1||
#ww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
3q3 血清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含量
两组病例血清胆红素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比较 o
黄连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含量较无黄
连组有降低趋势 o但无统计学差异 o黄连组血红蛋白含
量较无黄连组明显升高 o有极显著性差异 ∀见表 v∀
3q4 治疗转归
表 v 两组病例血清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含量比较
组别 例数 胆红素 kcξ ? σ) rΛ°²¯# 
pt
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血红蛋白
平均含量 kcξ ? σl rª# pt 正常值范围例数 低于正常值范围例数
黄连 yu uw{1xz ? txx1zvv vs1us ? t{1tx tzz1v| ? t{1{stl xz x
无黄连 ys u{v1zx ? ttx1vzs vu1|z ? uv1xs txz1uz ? uy1zt uz vv
黄连组黄疸治愈 wz例 kzx1{th lo好转 tw例
kuu1x{h lo死亡 t例 kt1yth lo无核黄疸病例出
现 ~无黄连组黄疸治愈 vz例 kyt1suh lo好转 uu例
kvy1yzh lo死亡 t 例 k t1yzh l核黄疸 u 例
kv1vvh l∀两组治疗转归比较 o黄连组与无黄连组
转归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 w∀
表 w 两组病例治疗转归 kνl比较
组别 例数
核黄疸
例数
治疗转归例数
治愈 好转 死亡
黄连 yu s wz tw t
无黄连 ys u vz uu t
4 讨论与小结
黄连性味苦寒 o有清热燥湿 o泻火解毒之功效 o
为很多解毒方剂的重要组成 o也是治疗黄疸的常用
药之一 ∀ 5汤液本草 6中有黄连治新生儿斑疮的记
载 ~5幼幼新书 6 ! 5普济方 6 ! 5证治准绳 6等收有古
人对新生儿所立的 /黄连法 0}/初生儿恶汁留胸膈
壅塞 o易生蕴热 o惊痫 o疮疖 ∀用好肥黄连数块 o槌
碎 o绵裹如奶头状 o汤内浸成黄汁 o拈摭一 o二点儿口
中 o恶食自下 o乳食便美 0 ∀现在我国南方民间仍有
给新生儿服用黄连及含黄连方剂的习俗 ∀然而 o新
加坡卫生部认为黄连会加重新生儿黄疸 o甚至引起
核黄疸 o于 t|z{年发布禁用黄连的公告 o虽受到中
医药界的强烈抗议 o但至今仍未解禁 ≈w  ∀为了向新
加坡药物咨询委员会提呈有科学根据的研究报告 o
多年来 o国内外学者围绕黄连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相
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x2ts  ∀
研究室曾就新生儿服用黄连情况在浙江丽水 !江
西德兴 !湖南长沙 !福建邵武及永定等地区进行回顾
性调研 o结果表明治疗量的黄连不会引起新生儿溶血
或诱发核黄疸 ≈tt2tx  ∀本次调研以 Šy°⁄缺乏的新生
儿为研究对象 o进一步观察黄连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的影响 ∀结果显示 o与无黄连组相比 o治疗量的黄连
不但不会引起 Šy°⁄缺乏的新生儿溶血或诱发核黄
疸 o而且能使黄疸出现时间延后 o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o
血清胆红素 k包括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l水平呈下
降趋势 ∀临床上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和持续的时
间往往可以反映血清胆红素产生和代谢的情况 ∀一
般来说 o新生儿黄疸出现越早 o持续时间越长 o发生重
症新生儿黄疸甚至核黄疸的可能性越大 o反之亦然 ∀
本次调研中发现未应用黄连的患儿组出现 u例核黄
疸 o而黄连组内未发现核黄疸患者 ∀虽然所观察的病
例数有限 o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黄连调整体内胆
红素代谢紊乱 !预防 Šy°⁄缺乏新生儿重症黄疸发生
的可能性 ∀当然 o黄连对体内胆红素的调节作用和机
制如何 o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此外 o
还发现黄连组 |sh以上的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在正常
值范围之内 o与未用黄连组相比显著升高 o这与本研
究室前期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tt  o也从侧面为 /黄连溶
血问题 0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参考 ∀
综之 o调研结果不支持黄连会导致 Šy°⁄缺乏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诱发 Šy°⁄缺乏新生儿核黄疸
的观点 ∀
≈参考文献  
≈t  金汉珍 o黄德珉 o宫希吉 q实用新生儿学 ≈  qu版 q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ot||z}utzq
≈u  吴晓翠 o陈 新 q新生儿黄疸 ≈  q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ousst}
wvq
≈v  张之南 q血液学诊断及疗效标准 ≈  qu版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
t||{}|yq
≈w  • ²±ª‹ …q ≥¬±ª¤³²µ¨ ®¨ µ±¬¦·¨µ∏¶≈ q ≥¬±ª¤³²µ¨  §¨ o t|{sout
kvl}xxyq
≈x  廖昌立 o乐俊仁 o刘 森 o等 q茵陈蒿汤与单味黄连对中国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k胎黄 !胎疸 l之初步观察 ≈ q私立中国医药学院研究
年报 k台湾 lot|{uoktvl}tq
≈y  ƒ²® × ƒq ‘¨ ²±¤·¤¯ ­¤∏±§¬¦¨2·µ¤§¬·¬²±¤¯ ≤«¬±¨ ¶¨ ° §¨¬¦¬±¨ ¤³³µ²¤¦«
≈ q ³¨ µ¬±¤·²¯o usstout ≥∏³³¯ t}≥|{q
≈z  ≠ ∏¨±ª≤ ≠ q Œ±©¯∏¨ ±¦¨ ²©¶²°¨≤«¬±¨ ¶¨ ·µ¤§¬·¬²±¤¯ ³µ¤¦·¬¦¨¶²± ¦«¬¯§
«¨ ¤¯·«≈ q „¦·¤° ¤¨§≥¬±o t|{{ou|k≥∏³³¯ …l}vv…q
≈{  杨守业 o冯卫红 o王旭华 o等 q黄连和小檗碱诱发新生儿黄疸的实
验研究总结报告 ≈ q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k科技快报 lot||you
ktul}tuq
≈|  高晓山 o陈馥馨 o杨守业 o等 q黄连致溶血性黄疸毒性及其防治研
究综合报告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uouzktl}zsq
#xw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
≈ts  林 娜 o高晓山 o李建荣 o等 q黄连和小檗碱对实验性 Šy°⁄缺陷大
鼠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o中国中药杂志 ot||{ouvk|l}xyuq
≈tt  叶爱莲 o高晓山 q浙江丽水新生儿服用黄连情况调查报告 ≈ q中
国中药杂志 ot||{ouvk|l}xywq
≈tu  汪长生 o高晓山 q江西德兴市新生儿服用黄连情况调查报告 ≈ q
中国中药杂志 ousssouxkttl}vtxq
≈tv  刘克丽 o高晓山 q长沙地区新生儿服用黄连情况的回顾性调查报
告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souxkttl}y|{q
≈tw  姜国峰 o高晓山 q福建省邵武市新生儿服用黄连情况回顾性调查
报告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touykvl}us{q
≈tx  黄佛生 o高晓山 o胡更英 o等 q福建省永定市新生儿服用黄连情况
回顾性调查 ≈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touyk{l}xzuq
Ινϖεστιγατιον οφΧοπτισ χηινενσισ ον ϕαυνδιχε οφ γλυχοσε2y2πηοσπηατε
δεηψδρογενασε (Γ yΠ∆ ) δεφιχιεντ νεονατεσ φροµ Γ υιγανγ , Γ υανγξι προϖινχε
Œ‘÷¬∏2¯¤±t o Œ‘‘¤u o Œ˜ ≤«∏±2©¤±ªu o Œ˜ ≠∏¤±u o Œ„‘Š «¬2µ¤±t o • „‘ • ²±ªu o Ž’‘Š ÷¬¤±ª2¼¬±ªu
(t. Πεοπλε. σΗοσπιταλοφ Γυιγανγ , Γυιγανγ xvztss, Χηινα;
u.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Χηινα Αχαδεµ ψ οφ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αλΣχιενχεσ, Βειϕινγ tsszss,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ª¤·¨ ·«¨ ©¨©¨¦·²©Χοπτισ χηινενσισ ²± ­¤∏±§¬¦¨ ²©Šy°⁄ §¨ ©¬¦¬¨±·± ²¨±¤·¨¶q Μετηοδ : tuu
Šy°⁄ §¨ ©¬¦¬¨±·± ²¨±¤·¨¶º¬·«­¤∏±§¬¦¨ º«² º µ¨¨ ¬± ° ²¨³¯ .¨ ¶‹²¶³¬·¤¯ ²©Š∏¬ª¤±ª²©Š∏¤±ª¬¬³µ²√¬±¦¨ ©µ²° ¤±∏¤µ¼ t||| ·² ’¦·²¥¨ µ
ussw º µ¨¨ §¬√¬§¨ §¬±·²·º² ªµ²∏³¶} Χ1 χηινενσι󪵲∏³kyu ± ²¨±¤·¨¶º¬·« Χ1 χηινενσισ ¤§°¬±¬¶·µ¤·¬²± ¥¨ ©²µ¨ ­¤∏±§¬¦¨ . ¶¤³³¨ ¤µ¤±¦¨l
¤±§±²±¨Χ1 χηινενσι󪵲∏³kys ± ²¨±¤·¨¶º¬·«²∏·Χ1 χηινενσι󤧰¬±¬¶·µ¤·¬²± ¥¨ ©²µ¨ ­¤∏±§¬¦¨ . ¶¤³³¨ ¤µ¤±¦¨lq ׫¨ ¬±¬·¬¤¯ ·¬° o¨ §∏µ¤2
·¬²± ²©­¤∏±§¬¦¨o «¨ °²ª¯²¥¬± ¤±§¶¨µ∏° ¥¬¯¬µ∏¥¬± ¯¨ √¨¯ ¤±§·«¨ ¬±¦¬§¨ ±¦¨ ²©®¨ µ±¬¦·¨µ∏¶º µ¨¨ ¤±¤¯¼½¨ §¥¨ ·º¨¨ ± ·«¨ ·º²ªµ²∏³¶q Ρ εσυλτ:
׫¨ ¬±¬·¬¤¯ ·¬°¨²©­¤∏±§¬¦¨ ¬¶¶¬ª±¬©¬¦¤±·¯¼ ¤¯·¨µ¤±§·«¨ §∏µ¤·¬²± ²©­¤∏±§¬¦¨ ¬¶°¤µ®¨ §¯¼ ¶«²µ·¨µ¬± ·«¨ ± ²¨±¤·¨¶º¬·«Χ1 χηινενσι󷫤±
·«¤·º¬·«²∏·Χ1 χηινενσισq ≥¬°∏¯·¤± ²¨∏¶¯¼o ·«¨ ¯¨ √¨¯ ²©«¨ °²ª¯²¥¬± ¬¶¶¬ª±¬©¬¦¤±·¯¼ ¬±¦µ¨¤¶¨§o ¤±§·«¨ µ¨ ¬¶¤ ²¯º ·¨±§¨ ±¦¼ ²©¶¨µ∏° ·²·¤¯
¥¬¯¬µ∏¥¬± ¤±§§¬µ¨¦·¥¬¯¬µ∏¥¬± ¯¨ √¨¯ ¬± Χ1 χηινενσι󪵲∏³¤¶¦²°³¤µ¨§·²·«¤·¬± ±²±¨Χ1 χηινενσι󪵲∏³q  ²µ¨²√ µ¨o ·«¨ µ¨ ¬¶±² ®¨ µ±¬¦2
·¨µ∏¶¬± Χ1 χηινενσι󪵲∏³¤±§±²§¬©©¨µ¨±¦¨ ¬± ·«¨ ·µ¨¤·¬±ªµ¨¶∏¯·²∏·²©«²¶³¬·¤¯ ¥¨ ·º¨¨ ± ·«¨ ·º²ªµ²∏³¶q Χονχλυσιον: ’∏µµ¨¶∏¯·¶§²
±²·¶∏³³²µ··«¨ √¬¨º ·«¤·Χ1 χηινενσισ¦²∏¯§¤ªªµ¤√¤·¨ ­¤∏±§¬¦¨ ²©Šy°⁄ §¨ ©¬¦¬¨±·± ²¨±¤·¨¶q
[ Κεψ ωορδσ] Χοπτισ χηινενσισ~ Šy°⁄ §¨ ©¬¦¬¨±¦¼~ ± ²¨±¤·¤¯ ­¤∏±§¬¦¨ ≈责任编辑 刘  
5中国中药杂志 6uss{年征订启事
5中国中药杂志 6系中国科协主管 o中国药学会主办 o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中药学术期刊 ∀ t|xx年 z
月创刊 o为中国创刊最早 !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术刊物 o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科研最高学术水平 ∀
主要报道该领域新成果 !新技术 !新方法与新思路 o内容包括栽培 !资源与鉴定 !炮制 !药剂 !化学 !药理 !不良反应 !临床等 ∀
设有专论 !综述 !研究论文 !研究报告 !临床 !学术探讨 !药事管理 !经验交流 !信息等栏目 ∀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管理部门 !研究
院所 !大专院校 !工厂企业以及医院等从事中医药科研 !管理 !生产 !医院制剂及临床等方面的人员 ∀
目前 o本刊在国际国内医药学 !生物学等相关科技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 }在国际上 o被美国医学索引  ∞⁄Œ‘∞数据库以
及美国 5化学文摘 6k≤„lo5生物学文摘 6k…„lo5国际药学文摘 6kŒ°„lo5分析文摘 6k„„lo俄罗斯 5文摘杂志 6k„lo荷兰 5医
学文摘 6k∞ lo波兰 5哥白尼索引 6kŒ≤l等权威性专业文摘收录 ~在国内 o为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0和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
价数据库 0来源期刊 o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o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o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o统计源期刊 o并且被 5中国学术期刊
文摘 6中 !英文版收录 ∀
本刊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o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以岭杯 0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选一等奖 o第五届
中国百种重点学术期刊 o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
本刊为半月刊 o大 ty开 otus页 o每期定价 tu元 k全年 u{{元 l∀国内邮发代号 u2wxo国外邮发代号 ≥ v||∀欢迎广大读
者通过当地邮局或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 ∀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 ty号 o邮编 }tsszsso电话 r传真 }kstslywswx{vsr{wsv{y{wo∞2°¤¬¯}¦­¦°°ussyƒ tuyq
¦²°o网址 }ºººq中国中药杂志 q¦²°~ºººq¦­¦°°q¦²°q¦±∀
5中国中药杂志 6在线编辑系统已经开通 o欢迎登录 £kºººq中国中药杂志 q¦²°oºººq¦­¦°°q¦²°q¦±l进行网上投稿 ∀
#ywxu#
第 vu卷第 uv期
ussz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v
⁄ ¦¨¨°¥¨ µ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