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的研制
葛月宾 o陈大为 o李智博 o马 燕 o宋华先 o胡海洋
k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院 o辽宁 沈阳 ttsstyl
≈摘要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的处方和滴制工艺 ∀方法 }分别以银杏总黄酮溶出百分量和丸重差异
为 评价指标 o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处方和工艺优化 ∀结果 }优化结果表明 o滴丸平均 Τxs为v qyu °¬± o平均丸重差异为
u q{s h ∀结论 }所研制的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能明显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 o达到制剂目的 ∀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速释滴丸 ~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 u{v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x2swts2sw
银杏系多年生木本植物 o在我国已有 yss多年
的药用历史 ∀近 ts多年来 o世界各国掀起了银杏研
究高潮 ∀银杏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k©¯¤√²±ª¯¼2
¦²¶¬§¨¶l和萜烯内酯类k·¨µ³¨ ±¨ ¤¯¦·²±¨ ¶l化合物 ∀银
杏叶标准提取物中黄酮类含量高达 uw h以上 o银杏
黄酮具维生素 °样作用 o能增加血液流量 o同时具有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作用 ~萜烯内酯类含量在 y h以
上 o是具有高度专属性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 ∀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 !高血压 !高
血脂症及脑出血痉挛等症 o防治中风 !心肌梗塞 !老
年脑血管病 !痴呆 !大脑脑外伤后遗症 !大脑紊乱
等≈t2v ∀
本文针对目前银杏叶口服固体制剂普遍存在溶
出速率慢等缺点 o以银杏总黄酮为控制指标 o制备了
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 o该剂型制备工艺简便 o能明
显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 o改善其吸收 ∀
1 仪器与试药
• ƒ2{ss⁄u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k北京第二
分析仪器厂l o ⁄y2
型药物溶出仪k上海黄海药检
仪器厂l o× vu{ 型分析天平k上海仪器制造厂l o
±2xs
型超声波发生器k江苏昆山超声波仪器
厂l o滴丸锅k自制l ∀
银杏叶提取物k以下简称为 ∞¥o山东祥和集团
股份 有 限 公 司 天 然 植 物 制 品 公 司 o批 号
usstttut ol o对照品芦丁k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
学教研室l o聚乙二醇 ysssk中国医药集团上海试剂
≈收稿日期 ussv2st2ts
≈通讯作者 ר¯ }ksuwluv{wvzutt2vy{z ∞2°¤¬¯}§∏¦®¼ªµ¨ ±¨
¼ ¤¨«q±¨ ·
厂l o硬脂酸k沈阳试剂一厂l o泊洛沙姆 t{{k沈阳药
科大学制药厂l o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2 q1 含量测定
采用络合2比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银杏总
黄酮的含量≈w ∀取一定量银杏叶滴丸 o精密称定k约
相当于 ∞¥ tus °ªl o置于 ux °量瓶中 o加入
zs h乙醇溶液 us °o超声 x °¬±使之溶解 o用 zs h
乙醇稀释至刻度 o摇匀 ~经 s q{ Λ°微孔滤膜过滤 o精
密吸取续滤液 w qs °o置于 ux °量瓶中 o用 zs h
乙醇稀释至刻度 o摇匀 ~精密吸取稀释液 x qs °o置
于 ux °量瓶中 o加入显色剂 x h ¤u 溶液 t qs
°o摇匀 o放置 y °¬±~ts h k¯vlv溶液 t qs °o
摇匀 o放置 y °¬±~¤ 试液 ts qs °o用 zs h乙醇
稀释至刻度 o摇匀 o放置 tx °¬±后 o于 xtt ±°处测
定吸收度 Α值 o根据对照品芦丁含量 Χk°ª#ptl
与吸收度 Α值的回归方程Χ z| qt{ Α p s qs|zw o
ρ s q||| | o线性范围为 ts qty ∗ ys q|y °ª#pt ∀
计算样品中银杏总黄酮的含量 ∀该方法的加样回收
率为 tss qs{ h o ≥⁄为 t q|{ h k ν xl ∀
2 q2 溶出度的测定
采用络合2比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银杏总
黄酮的溶出度 ∀取银杏叶滴丸k约相当于 ∞¥ {s
°ªl o置于溶出仪转篮中 o转速为ktss ? ul µ#°¬±p t o
以水 uss °为溶出介质 o温度为kvz ? s qxl ε ∀在
u ox ots ous ovs owx oys °¬±分别取样 v °o并补充溶
出介质 v °∀样品液经 s q{ Λ°微孔滤膜过滤 o精
密吸取续滤液 u qs °o置于 ts °试管中 o加入显
色剂 x h ¤u 溶液 s qv °o摇匀 o放置 y °¬±~
#st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 qx
¤¼ oussv
ts h ¯kvlv 溶液 s qv °o摇匀 o放置 y °¬±~
¤ 试液 v qs °o摇匀 o放置 tx °¬±后 o于 xtt
±°测定吸收度 Α值 o根据对照品芦丁浓度 Χk°ª#
pt l与吸收度 Α值的回归方程 Χ z| qt{ Α p
s qs|z w oρ s q||| | o线性范围为 ts qty ∗ ys q|y
°ª#pt o计算样品中银杏总黄酮的含量 ∀
3 处方和滴制条件的设计与优化
3 q1 滴丸的制备方法
称取 ∞¥粉末和辅料k过 {s目l适量 o通过对
流法和过筛法将其混合均匀 o置于一定温度水浴中 o
加热使之熔融 ~将熔融液倾倒入滴丸锅中 o保温 ts
°¬±o以一定速度滴入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 ~待其成
型后 o收集滴丸 o用滤纸吸除表面的二甲基硅油 o即
得 ∀
3 q2 银杏叶提取物速释滴丸的处方设计
初步固定滴制条件如下 }药液温度 {s ∗ {x ε o
滴距 w ¦° o冷却柱长 xs ¦° o滴速为每分钟 x滴 o滴
口内径 s qy °° o冷却剂二甲基硅油温度 ts ∗ tx ε o
进行银杏叶滴丸的处方设计与优化 ∀经过大量单因
素试验 o以滴丸的粒径 !圆整度 !丸重及溶出曲线为
指标 o确定了主要辅料类型 !用量范围 o在此基础上
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筛选处方 ∀对载药量 !硬脂酸
用量和泊洛沙姆 t{{用量按正交设计 |kvwl表作 v
因素 v水平试验 o以 Τxs和 • ¬¨¥∏¯¯分布相关系数为
试验指标 o考察和筛选银杏叶滴丸的基本处方 ∀
|kvwl正交试验设计因素和水平见表 t o正交试
验测定结果见表 u ∀溶出曲线见图 t ∀
表 t 正交设计的因素水平表
水平
Α
提取物
r h
Β
硬脂酸
r h
Χ
泊洛沙姆 t{{
r h
t us u s
u ux x u qx
v vs { x
注 }其余辅料为 °∞ ysss
对不同处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o比较处方
因素对药物溶出快慢的影响 ∀结果见表 v ∀
如表 v所示 o因素 Β对 Τxs有显著性影响 o因素
Α , Χ对 Τxs无显著性影响 o各因素对 Τxs的影响大
小顺序为 }Β Χ Α o最优组合为 Αv Βt Χuks号处
方l o即载药量为 vs h o硬脂酸用量为 u h o泊洛沙姆
t{{用量为 u qx h ∀
表 u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²q Τxsr°¬± Ρu
t x qxt s q|xs z
u x qsx s q|vu w
v | qyw s q|xz v
w v qvw s q||{ z
x w qzu s q|zs w
y { qv| s q|{y z
z v qzv s q|yv y
{ x qyt s q|{t t
| x q|t s q|ys x
图 t 银杏总黄酮的溶出曲线
表 v 方差分析结果
因素 方差 自由度 Σu Φ
Α w qwwx u u quuv w qwsx
Β uv qvxu u tt qyzy uv qtwvtl
Χ w q{vy u u qwt{ w qz|v
误差 t qss| u s qxsx
注 } tl Π s qst
表 w s号和 w号处方的比较
处方
粒径
r°° 圆整度
丸重
r°ª
Τxs
r°¬±
s u q|us ? s qtxs s q|t|s ? s qsvus ty quvz ? s qy{s v qxt
w u q{z{ ? s qsxy s q|{u| ? s qss|x tx q|tw ? s qzzy v qvw
图 u s号和 w号处方的溶出曲线比较
按上述最优组合 Αv Βt Χu 滴制滴丸处方 s号 o
与正交试验中 w号处方进行粒径 !圆整度 !丸重 !Τxs
及溶出曲线的比较 ∀结果表明 ow号处方粒径 !圆整
度 !丸重均优于最优组合处方 s号 oΤxs则无明显差
#tt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 qx
¤¼ oussv
异 o因此选用 w号处方作为基本处方 ∀结果见表 w
和图 u ∀
3 q3 滴制条件的优化
滴丸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丸重差异的衡
量 o丸重差异越小 o含量分布越均匀 o剂量更准确 ∀
影响丸重差异的因素有熔融药液温度 !滴口内外径 !
滴速 !冷却柱长 !冷却剂温度 !滴距等 ∀通过反复预
试验并结合实际条件 o固定滴口内径为 s qy °° o冷
却剂温度为 ts ∗ tx ε o以丸重差异为指标 o对药液
温度 !滴距 !冷却柱长按正交设计 |kvwl表作 v因素
v水平试验筛选 ∀
|kvwl正交试验设计因素和水平见表 x o正交试
验测定结果见表 y ∀
表 x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水平
Α
药液温度
r ε
Β
滴距
r¦°
Χ
冷却柱长
r¦°
t zs ∗ zx u tx
u {s ∗ {x w vs
v |s ∗ |x y xs
如表 y 所示 o极差的大小反映各因素对指标影
响的程度 o各因素对丸重差异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
Β Χ Α o最优组合为 Αt Βv Χv o即药液温度 zs ∗
zx ε o滴距 y ¦° o冷却柱长 xs ¦° ∀其中 Α因素极
差大大小于空白列极差 o这表明 Α因素对指标几乎
无影响 ∀同时温度为 zs ∗ zx ε 时药液粘稠 o在上述
正交设计中滴速难以考察 o因此选用药液温度 {s ∗
{x ε o滴距 y ¦° o冷却柱长 xs ¦° o在此基础上进行
滴速因素的考察 ∀结果表明滴速为每分钟 ts 滴时 o
滴制滴丸的丸重差异较小 ∀当滴速为每分钟 tx o
ts ox滴时 o丸重差异分别为w qw{v h ov qt|v h o
v qzxt h ∀
表 y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
²q 丸重差异r h
t w qwz|
u x qusx
v u qv|s
w x qxwy
x v qzsw
y w q|xv
z x qwws
{ w qxsy
| v q{yt
经处方和工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o初步确定银
杏叶滴丸的基本处方如下 }载药量为 vs h o硬脂酸
用量为 u h o泊洛沙姆 t{{用量为 u qx h ~制备工艺
如下 }药液温度 {s ∗ {x ε o滴速为 ts滴r°¬±p t滴距
y ¦° o冷却柱长 xs ¦° o滴口内径为 s qy °° o冷却剂
温度为 ts ∗ tx ε ∀
3 q4 3 批样品重现性试验
按确定的处方制备 v批银杏叶滴丸 o进行外观
评价和溶出度测定 ∀结果表明批次之间滴丸外观和
体外药物的溶出无明显差异 o设计与优化结果是可
靠的 ∀结果见表 z和图 v ∀
表 z v批样品重现性试验
批号 粒径r°° 圆整度 丸重r°ª 丸重差异r h Τxsr°¬±
suszxt v qswz ? s qss{ s q||su ? s qssuw t| qvyw ? s qxw| u q{w v qyx
suszxu v qtv| ? s qsuu s q||sy ? s qssyz us qzw| ? s qxx| u qy| v q|t
suszxv u q|z{ ? s qsxy s q||u| ? s qsszx t| q|tw ? s qxzy u q{| v qu|
图 v v批样品的溶出曲线
4 讨论
目前普遍采用 °≤ 法≈x 测定银杏叶中银杏总
黄酮的含量 o本文采用络合2比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原
理为黄酮母核中含碱性氧原子 o多带酚羟基 o能与铝
离子生成黄色络合物 o在亚硝酸钠溶液中呈红橙色 ∀
在测定波长下制剂辅料无干扰 o同时对显色剂用量 !
显色反应稳定性及精密度 !加样回收率等进行考察 o
表明该法简便 !迅速 o能满足分析测定要求 ∀
滴丸制剂是一种固体分散体技术 o药物高度分
#ut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 qx
¤¼ oussv
散于制剂之中 o并与辅料形成不同类型的结合形式 o
从而显著增加药物的溶出 ~同时固体分散体普遍存
在/老化0现象 o本文对银杏叶滴丸的稳定性研究k包
括光照 !加速试验条件下滴丸外观 !含量 !释药等变
化情况l还在进一步考察之中 ∀此外 o固体分散体的
速释机理还应结合熔点 o相图 o⁄≥≤ o o÷2射线衍射
等手段加以验证阐述 ∀
≈参考文献
≈t 钱天秀 o杨世林 o徐丽珍 o等 q银杏研究现状 q国外医药#植物药
分册 ot||z otukwl }txz q
≈u 王锡田 o杨学义 o吴楚绶 o等 q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 !血脂过多 !
血液粘度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q新药与临床 ot||x otwkvl }txt q
≈v 沈连忠 o崔艳英 o王淑仙 q银杏叶提取物血液流变学研究 q中国
中药杂志 ot||{ ouvktsl }yuu q
≈w 丁青龙 o赵勇 o刘树东 q不同厂家银杏叶制剂中总黄酮含量的测
定 q中国新药杂志 ot||z oykyl }wxx q
≈x ≥·¬¦«¨µq±∏¤¯¬·¼ ²© ¬±®ª² °µ¨³¤µ¤·¬²±¶q °¯ ¤±·¤ §¨ot||v ox|
ktl }u q
Στυδψ ον τηε Πρεπαρατιον οφ Ραπιδ2δισσολυτεδ ΕΓβ ∆ροππιλλσ
∞ ≠∏¨2¥¬± o≤ ∞⁄¤2º ¬¨o «¬2¥²o ≠¤± o≥ ∏¤2¬¬¤± o ¤¬2¼¤±ª
k≥¦«²²¯ ²© °«¤µ°¤¦¼ o≥«¨ ±¼¤±ª °«¤µ°¤¦¨∏·¬¦¤¯ ±¬√ µ¨¶¬·¼ o≥«¨ ±¼¤±ª ttssty o¬¤²±¬±ª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¼·«¨ ©²µ°∏¯¤·¬²± ¤±§·¨¦«±¬´∏¨ ²©³µ¨³¤µ¤·¬²± ²©µ¤³¬§2§¬¶¶²¯∏·¨§∞¥k∞¬·µ¤¦·²© ¬±®ª²¥¬¯²2
¥¤l §µ²³³¬¯¯¶q Μετηοδ : פ®¬±ª·«¨ §¬¶¶²¯∏·¬²± ³¨µ¦¨±·¤ª¨ ²©·²·¤¯ ©¯¤√²±²¬§¶¬± ∞¥¤±§ º ¬¨ª«·√¤µ¬¤·¬²± ¤¶¬±§¨ ¬o·«¨ ©²µ°∏¯¤·¬²±
¤±§·¨¦«±¬´∏¨ ²© ∞¥§µ²³³¬¯¯¶º µ¨¨ ²³·¬°¬½¨ §¥¼·«¨ ²µ·«²ª²±¤¯ ¬¨³¨µ¬° ±¨·q Ρεσυλτ : ×xs º¤¶v qyu °¬± ¤±§ ° ¤¨± º ¬¨ª«·√¤µ¬¤·¬²±
º¤¶u q{s h qΧονχλυσιον : ¤³¬§2§¬¶¶²¯∏·¨§∞¥§µ²³³¬¯¯¶¦¤±¬±¦µ¨¤¶¨ ·«¨ §¬¶¶²¯∏·¬±ªµ¤·¨ §¬¶·¬±¦·¯¼ ¤±§µ¨¤¦«·«¨ ³∏µ³²¶¨ ²©³µ¨³¤µ¤2
·¬²±q
[ Κεψ ωορδσ] ∞¬·µ¤¦·²© ¬±®ª² ¥¬¯²¥¤k∞¥l ~§µ²³³¬¯¯¶~²µ·«²ª²±¤¯ ¬¨³¨µ¬° ±¨· ≈责任编辑 刘
≤ u超临界流体技术
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萃取的实验研究
邹节明 o梁芳琳 o吴广雄 o严 海
k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o广西 桂林 xwtsswl
≈摘要 目的 }通过 ≤ u超临界流体对含醌类物质的虎杖 !丹参药材的萃取 o探讨该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萃取的
一些特点 ∀方法 }不同萃取压力 !温度 !夹带剂 !萃取时间等因素下进行萃取 o对提取物中有效成分进行薄层鉴别及含
量测量 o考察萃取效果 ∀结果 }≤ u超临界流体萃取兼具提取与分离作用 o可得到不同纯度的提取物 o在我们进行的实
验条件下 o对丹参中丹参酮 µ 有较好的萃取作用 o对虎杖中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有一定程度的萃取作用 ∀结论 }≤ u
超临界流体萃取对脂溶性物质萃取效果较好 o在中药萃取中 o个性化较强 o工业应用应根据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及生
产性等综合考虑 ∀
≈关键词 ≤ u超临界流体萃取 ~丹参 ~虎杖 ~丹参酮 µ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中图分类号 u{w qt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vlsx2swtv2sy
≈收稿日期 ussu2tu2sx
≈通讯作者 ר¯ }kszzvlx{wvtsy ƒ¤¬}kszzvlx{vytst
∞2°¤¬¯}®¼¶ ¶¤¬± q¦²° q¦±
超临界流体萃取k¶∏³¨µ¦µ¬·¬¦¤¯ ©¯¬∏§ ¬¨·µ¤¦·¬²±o
简称 ≥ƒ∞l o是近 us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
萃取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体k≥≤ƒl兼有液体和气体
双重特性 o密度与液体相近 o渗透性好 ~黏度与气体
#vtw#
第 u{卷第 x期
ussv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 o¶¶∏¨ qx
¤¼ ou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