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综述#
中药微粉化的现状与分析
徐月红 o王宁生 3
k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 o广东 广州 xtswsxl
≈摘要 微粉化是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o中药微粉化是中药现代化新技术的研究热
点 ∀作者对国内中药微粉化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o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微粉化对药物有效成分或部位的体外
溶出及药效的影响 o提出中药微粉化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有 }微粉化制备工程学研究 !微粉的稳定性研究 !微粉
最适粒度的筛选和确定等 ∀
≈关键词 中药微粉化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 u{v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wlsy2sw|z2sw
微粉化是以先进的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物料制备成微
米级或以下粉体的过程 ∀中药微粉化是指在遵循中医药用
药理论的前提下 o采用现代粉体技术 o将中药材 !中药提取
物 !中药制剂微粉化 o结合中药物料的特点 o中药微粉目前比
较公认的粒径范围s qt ∗ zx Λ°≈t o粒度分布中心 ⁄xs Υ
ts ∗ tx Λ°≈u ∀中药微粉化又被称之为中药超微粉碎 !细胞
级微粉碎 ~所得中药微粉亦称为中药超细粉体 !细胞级微粉 !
微米中药 !单味中药超微饮片等 ∀微粉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
冶金 !陶瓷 !纺织 !食品 !医药 !化妆品和航空等领域 o是近几
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 ∀中药行业引进微粉化技术
始于 us世纪 |s年代末 o虽然该技术在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应
用研究刚起步 o但作为中药现代化突破口之一 o已成为近几
年来中药界的研究热点 ∀中药微粉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
增大药物颗粒的比表面积 o增强药物的吸收 o提高中药的生
物利用度 o从而提高药效 o节省药材资源 ~另外 o在中药微粉
的基础上 o运用现代制剂技术 o能有效改善中药制剂的外观
及应用新剂型 o进一步促进中药现代化 ∀
1 中药微粉化的研究现状
目前许多学者对一些单味动 !植 !矿物药及部分复方从
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o见表 t !表 u !表 v的总结和
分析 ∀
从表 t可看出 }≠ 微粉技术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加
工过程 o缺乏针对药材特性进行的粉碎过程的研究 ~ 微粉
与粗粉的尺寸都缺乏较统一的标准范围 ~≈ 微粉化对不同药
物的指标成分体外溶出作用差别较大 o多数促进指标成分溶
出 o但也有的药材微粉化对溶出表现出抑制作用 ∀
表 t 中药微粉化对体外溶出的影响
药物 粉碎方法tl 微粉r粗粉ul 微粉效果 文献
天麻 wss目rtss ∗ tus目kv{ Λ°rtux ∗ txs Λ°l 天麻素溶出时间显著缩短 ≈v
ts ∗ wx Λ°rtux ∗ t{s Λ° 相同时间内天麻素溶出量高 o为普通粉 t q|倍 ≈w
当归 ts q{s Λ°r{u q{x Λ° 溶出量增加 t qt ∗ t qu倍 o溶出时间缩短 trv ≈x
川芎 ts Λ°rtxs Λ° 阿魏酸溶出量为 t q{倍 ≈y
三七 ts Λ°rtss目kts Λ°rtxs Λ°l 总溶出物 !三七皂苷为 t qt倍 ≈z
川贝母 振动磨 vss目r{s目kxs Λ°rt{s Λ°l w «时总生物碱溶出量为 u qv倍 ≈{
决明子
ƒ p y
vss目rws目kxs Λ°rvys Λ°l 总大黄酚溶出量增加 ≈|
细辛
ƒ vss目rws目kxs Λ°rvys Λ°l 挥发油为粗粉的 t qv倍 ≈ts
西洋参 超微粉rtss目k超微粉rtxs Λ°l 人参皂苷 ¥t为粗粉的 s q|倍 ≈tt
六味地黄方 气流粉碎 [ zs Λ°rtss目k [ zs Λ°rtxs Λ°l 熊果酸溶出量为 t qw倍 o丹皮酚溶出量为 t qt倍 ≈tu
当归散 t ∗ u{ qw Λ°r传统散剂 总溶出物 !含氮量 !阿魏酸等约为 t qu倍 ≈tv
二妙丸 xss目rys目kvs Λ°ruxs Λ°l 溶出速率显著加快 o溶出量增加 ≈tw
注 }tl
ƒ 为倍力粉体机k振动磨粉碎l ~ul括号内数据为作者换算k表 u o表 v同l
≈收稿日期 ussv2tu2us
≈通讯作者 3 王宁生 oר¯ }ksuslvyx{xxvu o∞2°¤¬¯}º¤±ª±¶
tyv q±¨ ·
表 u所研究的各种动 !植 !矿物药 o其参比对象为传统饮
片 o溶出方法为 }微粉经沸水浸泡 o传统饮片组水煎煮 o所用
水量 !处理时间和次数均一致 o结果表明微粉化后指标成分
#z|w#
第 u|卷第 y期
ussw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y∏±¨ oussw
溶出量较传统饮片显著升高 ~微粉粒径作为微粉化的重要指
标几乎都未作详细地报道 ∀
从表 t !表 u还可看出 }判断微粉化是否有利于体外溶
出 o与溶出方法密切相关 o应研究较客观地接近临床使用的
溶出方法 ∀
从表 v可看出微粉化能增强单味药及复方的药效 o但与
粗粉相比具显著性差异的不多 ~另外也说明目前对微粉化的
单味药及复方的药理研究不够深入 o很少进行统计学比较 o
而且微粉化对药物毒理作用的影响尚未进行研究 ∀此外 o缺
乏对微粉粒度与药效关系的优化研究 o如针对某一药材或复
方 o是否存在最适粒度 ∀
单味药或复方是否须微粉化 o关键在于微粉化是否有利
于中药药效的发挥 o分析表 t !表 u !表 v的研究结果 o表明 }应
综合考虑微粉化对中药体外指标成分溶出的促进及体内药
理作用增强两方面 ∀分析目前中药微粉化的研究现状 o可看
出目前微粉化技术在中药材及复方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
对溶出特性的提高及药理作用的增强上 o而对一些基础性问
题尚缺乏研究 ∀
表 u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单味中药超微饮片0研究
药物 粉碎方法 微粉r粗粉 微粉效果 文献
炮山甲 气流粉碎
t o
u o
v o
wr传统饮片
w超微粉水浸液含氮量是煎煮液的 t q{v倍 ≈tx
全蝎等 z 味
动物药材
气流粉碎
微粉后以总氮计算出蛋白质含量与文献报道基本
一致 o说明 z味动物药超微饮片方便服用 !药物疗效
稳定
≈ty
黄芪 气流粉碎 ÷t o÷u o÷v o÷wr传统饮片 ÷v黄芪甲苷为传统饮片 u quy倍 ≈tz
黄柏 ≠t o≠u o≠v o≠wr传统饮片 ≠v盐酸小檗碱为传统饮片 t qwx倍
知母 !穿心莲
气流粉碎
t ou ov ow
知母 v粉菝葜皂苷为传统饮片 u qsu倍 o穿心莲 v
粉穿心莲内酯为传统饮片 t q{z倍
≈t{
仙茅
气流粉碎
仙茅苷的含量比传统饮片增加了 ut qux h o水溶性
浸出物含量为传统饮片 t qv|倍
≈t|
人参 !红参 !
三七
气流粉碎
t ∗ zx Λ°r传统饮片
水溶性浸出物为传统饮片 t qxz ot qyy ot qxy倍 ~人参
皂苷 ªt分别为传统饮片 u qx ou quz ot q{y倍
≈us
肉桂 气流粉碎 uss ∗ vss目kzx ∗ xs Λ°l 超微粉碎对挥发油影响很小 ≈ut
沉香 气流粉碎 t ou ov u挥发油为传统饮片 v qu{倍 ≈uu
厚 朴 !金 银
花 !藁本 !苍术
气流粉碎
超微粉碎对挥发油影响很小
≈uv
紫石英 !寒水
石
气流粉碎
tss ouss ovss owss目r传统饮片
wss目kv{ Λ°l微粉 ≤¤u n分别为传统饮片 u qx ou qy倍
≈uw
银翘解毒汤
气流粉碎
t ∗ zx Λ°r传统饮片
水溶性浸出物为传统饮片 t qzt倍 o总挥发油量
v qvv倍 o绿原酸 t q|u倍 o连翘苷 t qwv倍
≈ux
表 v 中药微粉化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 粉碎方法 微粉r粗粉 微粉效果 文献
羚羊角 wss目rtss ∗ txs目kv{ Λ°rtxs ∗ |s Λ°l 镇痛解热作用稍强 ≈uy
水蛭
ƒ p y xs Λ°r txs Λ° 抗凝 !抗出血 !抗拴作用稍强 ≈uz
天麻
ƒ p y ts ∗ wx Λ°rtux ∗ t{s Λ° 镇痛作用增强 ≈u{
半夏抗肿瘤复方 zw Λ°rtzt Λ° 抗肿瘤差异不显著 ≈u|
糖泰胶囊
ƒ p y 降糖作用增强 ≈vs
诚年月泰k外用l
ƒ p y 镇痛作用显著增强k Π [ s qsxl ≈vt
芩莲胶囊 抗菌 !抗炎作用略强 ≈vs
复方抗癌一号 t qs ∗ u qs Λ° 对 ≥t{s肉瘤有显著抑制作用 ≈vu
妇康丸 破壁r未破壁 抗/血虚0作用显著增强k Π [ s qsxl ≈vv
当归散
ƒ p y x ∗ ts Λ°r{s ∗ tss Λ° 抗贫血 !安胎作用显著增强k Π [ s qsxl ≈vw
2 中药微粉化亟待解决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2 q1 微粉化制备工程学研究 结合药材或复方的物性特
点 o如纤维型 !刚柔混合型 !黏性和韧性等 o对具体药材或复
方的制备方法进行选择及制备过程中参数的设置 ∀目前用
于中药微粉化的粉碎方法主要有机械粉碎 !振动磨粉碎及气
流粉碎≈vx o其中机械粉碎因粉碎过程易发生温升现象ktss ∗
uxs ε l o对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选择 ~振动磨通过磨介的高
频振动对物料作冲击 !摩擦 !剪切等作用来粉碎物料 o并通过
调节运动加速度 !振动时间 !磨介与料之比来控制微粉的粒
度 o一般在 t ∗ ws Λ° o并且还可以与冷冻粉碎结合 o将温度控
#{|w#
第 u|卷第 y期
ussw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y∏±¨ oussw
制到 s ε 以下对中药进行粉碎 o特别适合一些对热敏感的药
物 ∀如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振动磨 ) ) ) 贝利粉体机
k
ƒl系列 ∀气流粉碎通过超音速气流对物料进行撞击粉
碎 o粉碎粒度可达 t ∗ ts Λ° o是目前能达到最细的物理超细
加工方法 o但该粉碎工艺需分级等设施相配套 o否则粉碎出
的微粉粒度分布太宽 o均一性不好 ∀
中药微粉化必须根据具体品种 o针对具体要求进行粉体
加工 o粉碎过程需要进行试验和粉碎参数调节 o以保证微粉
的质量均一 !稳定 !可控 ∀中药微粉化是粉体技术与中药学
相交叉的新领域 o需从事粉体工程技术和药学的人员相互配
合 o共同努力 ∀
2 q2 微粉的稳定性研究 微粉的最典型特征是粉末比表面
积增大 o表面能升高 o使粉末处于非稳定状态 o易聚集 !流动
性和分散性很差 o使微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制剂成型 !服
用时分剂量及体内吸收等十分困难 o甚至失去了作为超细粉
体的许多优越性 o其效能不能充分发挥 o因此为有效地使用
微粉 o必须提高微粉的聚集稳定性 ∀
粉体技术中通常采用表面改性技术来达到改善或改变
粉体粒子在使用介质中分散性的目的 ∀表面改性的方法主
要有物理法 !化学法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物理化学方法≈vy o
在实际应用中则要求根据体系性质以及改性目的 !要求和成
本来确定 ∀药物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 }≠ 制粒 ∀通过制
粒控制微粉的表面形状 o提高球性度 o改善流动性 ∀ 加入
分散剂 o特别是表面活性剂 o使其吸附在微粉的表面 o抑制微
粉的聚集 ∀如微粉化冰片时加入 ts h的硬脂酸镁 o可防止冰
片微粉再聚集而保持其微粉状态≈vz ∀ ≈ 微粉采用喷雾干燥
法或冷冻干燥法干燥较烘干法更易得到分散性好的产
品≈v{ ov| ∀
中药微粉比表面积的增大是否会影响药物中有效部位
或指标成分对光 !湿 !热 !空气的稳定性 o是否有新的物质溶
出 o对药物的毒理作用有何影响等也是微粉稳定性研究的重
要内容 ∀另外 o中药复方微粉化过程中 o各药味在混炼过程
中是否发生包合 !固体分散体形成或其他变化等 o目前尚未
见研究报道 ∀
2 q3 微粉最适粒度的筛选和确定
运用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法 o针对某药材或复方 o筛选
出最适粒度 o使微粉在该粒度下体外溶出和体内药效最佳 o
且能保持有效部位或成分的稳定性 o又能克服聚集 !具有适
宜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o并对毒理无影响 ∀开展此研究将对建
立微粉产品的可控标准提供基础 ∀
微粉技术介入中药具有广阔的前景 o这些问题的成功解
决将更进一步促进现代新技术在中药饮片及方剂的应用 o加
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
≈参考文献
≈t 陈 力 o吴懿平 q微米中药及其制备技术 q中草药 oussu ovv
ktsl }{yx q
≈u 元英进 o刘明言 o董岸杰 q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 q北京 }化
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出版社 oussu qz{ q
≈v 陈长洲 o孙冬梅 o张笑娟 q天麻超细粉体的显微和溶出特征 q中
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oussu otvkwl }uxt q
≈w 刘 智 o王 丽 q天麻细胞级微粉碎和普通粉碎质量标准对比
实验研究 q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oussu ot|kyl }wzw q
≈x 孙晓燕 o袁宏宇 o郭立玮 o等 q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及其制剂溶
出速率的影响 q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t{
kwl }ut| q
≈y 刘 莉 o徐新刚 o高 鹏 o等 q川芎不同入药形式的体外溶出与
药效学比较 q中成药 oussu ouwkwl }uwy q
≈z 刘产明 o杨洪元 q不同粉碎度三七体外溶出实验 q中成药 ot||{ o
uskul }tz q
≈{ 肖 丹 o马 莉 o何兴国 q川贝粉和川贝微粉释药性能比较实
验 q时珍国医国药 oussu otvkxl }uyx q
≈| 李晓明 o王跃生 o闫 寒 o等 q超微粉碎决明子对其大黄酚溶出
量的影响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t ozkyl }y q
≈ts 姚玉霞 o李泽鸿 o肖 军 o等 q不同粒径细辛成分含量的测定 q
特产研究 oussu okvl }wt oxv q
≈tt 朱卫丰 o黄 洁 o傅国强 o等 q西洋参超微粉与普通粉的溶出度
及药效学比较 q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oussv otxkul }xs q
≈tu 宋丽丽 o张启明 o范丙义 o等 q六味地黄方超微细粉的有效成分
熊果酸与丹皮酚溶出特性研究 q中成药 oussu ouwkzl }w|{ q
≈tv 葛付存 o王爱武 o段义焕 o等 q超微粉碎对当归散水溶性组分溶
出特性的研究 q山东中医杂志 oussv ouuktl }wu q
≈tw 袁红宇 o黄 芳 o郭立玮 o等 q苍术 !黄柏及二妙丸超细粉的生
物药剂学研究k µl ) ) ) 超细粉二妙丸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q中
草药 oussu ovvk|l }z|s q
≈tx 张水寒 o肖 娟 o杨永华 q炮山甲超微速溶饮片不同粉末粒径
氮含量测定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u ot{kxl }us q
≈ty 罗新建 o蔡 萍 o单志宏 o等 q七味超微粉动物药含氮量的研
究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t otzkyl }xt q
≈tz 张水寒 o肖 娟 o杨永华 q微粉化对黄芪 !黄柏中主要化学成分
的影响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u ot{kyl }xx q
≈t{ 何亚辉 o罗新建 o陈双君 o等 q微粉化对知母 !穿心莲中主要化
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u ot{kyl }xw q
≈t| 唐正平 o李秀兰 o周晓非 o等 q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茅超微饮
片中仙茅苷的含量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u ot{kwl }xu q
≈us 徐华雄 o蔡光先 q含人参皂苷类超微饮片与其传统饮片的化学
对比研究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u o{kxl }tv q
≈ut 王实强 o杨玉英 o舒建斌 o等 q °2°≤ 法测定肉桂超微饮片中
桂皮醛的含量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u o{kxl }tx q
≈uu 何亚辉 o蔡 萍 o杨永华 q微粉化对沉香挥发油等成分的影响 q
湖南中医杂志 ousst otzkyl }xt q
≈uv 陈新元 o王实强 o刘亚雄 o等 q超微粉碎对厚朴金银花藁本苍术
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q湖南中医杂志 oussu ot{kvl }yz q
≈uw 张水寒 o李跃辉 o杨永华 o等 q紫石英和寒水石超微饮片粉末粒
径的研究 q中成药 oussv ouxkvl }usy q
≈ux 蔡光先 o杨永华 o陈燕军 o等 q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
的化学对比研究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u o{kyl }x q
#||w#
第 u|卷第 y期
ussw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y∏±¨ oussw
≈uy 周瑞玲 o陈玉兴 o陈长洲 q羚羊角超细粉体于粗粉镇痛及解热
作用对比研究 q时珍国医国药 oussv otwkul }tuv q
≈uz 吕文海 o邱福军 o王作明 q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
初步实验研究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t ouykwl }uwt q
≈u{ 刘 智 o李诚秀 o李 玲 q天麻粉不同粒径的镇静镇痛作用研
究 q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oussu ot|kxl }v{v q
≈u| 王明艳 o许冬青 o詹秀琴 o等 q不同粒径半夏抗肿瘤复方对人食
道癌 ∞¦¤2ts|细胞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q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k自然科学版l oussu ot{kul }|u q
≈vs 张兰英 o王法平 o王 曦 o等 q原生药材微粉化制剂对药效作用
的影响 q中国粉体技术 ousst ozktl }v{ q
≈vt 杜晓敏 o刘 璐 o何 煜 q原生药材超细微粉制剂的药效学研
究 q中草药 ot||| ovsk|l }y{s q
≈vu 初 侃 o师建国 o闫庆国 q微粉中药复方抗癌一号延长荷瘤小
鼠存活时间的可能机制 q中国临床康复 oussv ozk{l }tuy{ q
≈vv 李宗铎 o李文超 o许嘉民 o等 q妇康丸微粉与药粉药理作用比
较 q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oussu o{kyl }vy q
≈vw 王爱武 o徐济萍 o张 敏 q当归散超微粉碎对养血安胎作用的
影响 q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oussu ottkuvl }uvux q
≈vx 葛晓陵 q中药的超细加工与其应用的探讨 q中成药 oussu ouw
k{l }yt| q
≈vy 刘 恒 o李大成 o张汉威 q粉体及超微粉体材料的表面处理 q四
川有色金属 ot||w ov }tv q
≈vz 黄耀洲 o吴霆霆 o王兴至 q冰片微粉化的实验研究 q中成药 o
t||w otykwl }u q
≈v{ 袁凤英 o秦清风 q超细炸药粉体团聚 ) ) ) 分散机理研究 q火工
品 oussv ou }vu owy
≈v| 马文有 o田 秋 o曹茂盛 o等 q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研究进展 ) ) )
分散方法与机理ktl q中国粉体技术 oussu o{kvl }u{ q
Ρεϖιεω ανδ αναλψσισ οφ πρεσεντ στατυσ οφ τηε µιχρονιζατιον
οφ Χηινεσετραδιτιοναλ µεδιχινε
÷ ≠∏¨2«²±ªo • ¬±ª2¶«¨ ±ª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Χλινιχ Πηαρµαχολογψ, Γυανγζηου Τραδιτιοναλ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Υνιϖερσιτψ, Γυανγζηου xtswsx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µ²±¬½¤·¬²±¬¶²±¨ ²©·«¨ ° ·¨«²§¶·²¬°³µ²√¨·«¨ ¶²¯∏¥¬¯¬·¼ ¤±§¥¬²¤√¤¬¯¤¥¬¯¬·¼ ²©§µ∏ªo·«¨ °¬¦µ²±¬½¤·¬²± ²©×≤ ¬¶¤±¨ º
·¨¦«²±²¯²ª¼ ²©×≤ °²µ§¨±¬½¤·¬²±q¶·¤·∏¶¬± ∏´²²©×≤ °¬¦µ²±¬½¤·¬²± º¤¶µ¨√¬¨º §¨¤±§¤±¤¯¼½¨ §q∞©©¨¦·¶²© °¬¦µ²±¬½¤·¬²± ²±·«¨ §¬¶¶²¯∏·¬²±
²©¤¦·¬√¨¬±ªµ¨§¬¨±·¶¤±§³«¤µ°¤¦²¯²ª¬¦¤¯ ¤¦·¬²± º µ¨¨ º¬§¨ ¼¯ ¶·∏§¬¨§o«²º √¨ µ¨¶²°¨©∏±§° ±¨·¤¯ ¤¶³¨¦·¶o¶∏¦«¤¶ ±¨ª¬±¨ µ¨¬±ª©¤¦·²µ¶²©¶∏³¨µ©¬±¨
³²º§¨µ³µ¨³¤µ¤·¬²±o¶·¤¥¬¯¬·¼ ²©·«¨ ° ¤±§·«¨ ²³·¬°¤¯ ³¤µ·¬¦¯¨¶¬½¨ o¤µ¨ ∏µª¨ ±·¯¼·² ¥¨ ¶·∏§¬¨§q
[ Κεψ ωορδσ] °¬¦µ²±¬½¤·¬²± ²©·µ¨§¬·¬²±¤¯ ≤«¬±¨ ¶¨ ° §¨¬¦¬±¨ ~³µ¨¶¨±·¶·¤·∏¶~¤±¤¯¼¶¬¶
≈责任编辑 袁桂京
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0学术研讨会
为了探索 ut世纪药用植物科学的发展与战略 o总结和交流近年来药用植物研究领域的工作进展 o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
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定于 ussw年 ts月 uv ∗ ux日在南京举行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与植物药学0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题是
/药用植物学研究与中药现代化0 ∀会议将就以下专题开展学术交流 ∀
t q药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u q°与中药现代化 ~v q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w q中药质量控制 ~x q植物药临床研究 ~y q
植物园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 ~z q民族植物药
会议将邀请孙汉董院士 !裴盛基研究员 !周荣汉教授 !万德光教授 !郑汉臣教授等知名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 o届时将有来
自全国各地k包括香港 !澳门l的药用植物学专家及研究工作者到会 ∀会议论文将被整理 o出版5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6
一书k希望论文被收入本书的作者务必于 ussw年 {月 tx日前提交论文全文l ∀会后将组织去九华山 !黄山进行为期 v天的科
学考察 ∀
会议注册费 }每人 yss元人民币k学生减半l ∀会后考察费 }约 wss ∗ yss元k自理l ∀联系 人 }曾虹 o地址 }南京市中山门外
前湖后村 t号 o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o邮编 }utsstw o电话 }ksuxl{wvwtxsx o{wvwzstx o传真 }ksuxl{wvwzstx o¨ p °¤¬¯}
½¨ ±ª«²±ªtsts ¼¤«²²q¦²° q¦±∀
#ssx#
第 u|卷第 y期
ussw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y∏±¨ ou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