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茵陈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全 文 :茵陈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曲 毅1, 2, 刘太华1, 王伽伯1, 金 城1, 何永志2, 肖小河1Ξ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02 医院 全军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039; 2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摘 要: 目的 对茵陈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蒿属香豆素, 展开剂为石油醚 (60~
90 ℃) 2醋酸乙酯2丙酮 (6∶3∶015) , 检测波长为 365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蒿属香豆素, 色谱柱: Λ2Bonda2
pak C18柱 (300 mm ×319 mm , 5 Λm ); 流动相: 甲醇2水 (40∶60) ; 检测波长: 344 nm ; 柱温: 室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
法定量总黄酮, 检测波长为518 nm。采用酸碱滴定法定量总有机酸。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中, 在供试品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H PL C 法测定蒿属香豆素的量分别为01178、01173、01180 m gömL ; 紫外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分别为 01633、01634、01653 m gömL ; 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的量分别为 01146、
01147、01142 m gömL。建立各指标的检测下限, 其中蒿属香豆素的量不得低于 0117 m gömL , 总黄酮的量不得低于
0163 m gömL , 总有机酸的量不得低于 0114 m gömL。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作为茵陈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控
制标准。
关键词: 茵陈注射液;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 H PL C; 酸碱滴定; 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 R 286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8) 03- 0383- 03
  茵陈蒿汤源自张仲景《伤寒论》, 主要是由茵陈、
栀子、大黄 3 味中药组成, 该方及其加减方具有清
热、除湿、利胆、退黄的功效,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
性肝炎、胆石症、胆囊炎、高血脂症及恶性肿瘤等。在
茵陈蒿汤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而成的复方茵陈蒿注射
液、茵栀黄注射液对于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等急危重肝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据目前文献分析
和实验研究表明: 方中大黄有一定的遗传毒性风
险[1 ] , 全方研发成注射剂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栀子苷
口服利胆作用好, 但注射给药效果较差; 全方药味偏
多, 制备工艺复杂, 制剂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
不适合开发成现代中药注射剂等。笔者初步研究发
现, 无论口服还是注射给药, 单味茵陈利胆退黄效果
显著, 可与茵陈蒿汤疗效相媲美。因此, 从利胆退黄
的角度考虑, 可以将茵陈蒿汤 3 味药精简优化为单
味茵陈, 提取精制茵陈的主要有效部位, 从而开发成
单味茵陈注射液[2 ]。该注射液含有多种利胆成分, 包
括蒿属香豆素、总黄酮和总有机酸等, 可明显增加胆
酸、胆固醇等脂类成分的分泌量, 使胆汁流量增
加[3, 4 ]。本实验对茵陈注射液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W 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 (包括 484 型检测器、
U 6k 型进样阀) ; H P8452A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剂
均为分析纯; 甲醇 (色谱纯, 美国F isher 公司) ; 蒿属
香豆素 (自制, 经UV、IR、M S、1H 2NM R 确定其结
构, 采用高效液相分离, 面积归一化法计算蒿属香豆
素的质量分数为9919% , 可做定量之用) ; 芦丁 (批号
008029705)、绿原酸 (批号 07532200111) 对照品均购
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茵陈注射液规格为 (10
mL , 解放军第302 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制备)。
2 方法与结果
211 TL C 鉴别: 吸取茵陈注射液 1 mL , 挥干, 加甲
醇 10 mL ,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蒿属香豆素对照
品, 加甲醇制成 0105 m gömL 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5 ] 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2 ΛL , 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
胶G 薄层板上, 以石油醚 (60~ 90 ℃) 2醋酸乙酯2丙
酮(6∶3∶015) 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置紫外
光灯 (365 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见图1。
212 茵陈注射液中蒿属香豆素的测定
21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Λ2Bondapak C 18柱 (300
mm ×319 mm , 5 Λm ) ; 流动相: 甲醇2水 (40∶60) ; 检
测波长: 344 nm ; 体积流量: 1 mL öm in; 柱温: 室温。
色谱图见图2。理论塔板数按蒿属香豆素峰计算, 应
不低于2 000。
21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蒿属香豆素对
照品 1316 m g, 置 100 mL 量瓶中, 加甲醇 50 mL 超
·383·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
Ξ 收稿日期: 2007205220
基金项目: 全军“十五”杰出人才基金项目 (01J019) ; 军队“九五”科技基金项目 (98M 125)
作者简介: 曲 毅 (1981—) , 男, 辽宁省丹东市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E2m ail: yifo rever2000@ho tm ail1com3 通讯作者 肖小河 T el: (010) 66933322 E2m ail: pharm acy302@ 1261com
12蒿属香豆素对照品 2~ 42茵陈注射液
12scoparone reference substance 2—42Yinchen In jection
图 1 茵陈注射液的TLC 鉴别
F ig11 TLC Iden tif ica tion of Y inchen In jection
töm in3 2蒿属香豆素3 2scoparone
图 2 蒿属香豆素对照品 (A)和茵陈注射液 (B)的
HPLC 图谱
F ig12 HPLC Chromatogram s of scoparone reference
substance (A) and Y inchen In jection (B)
声溶解, 放冷,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5
mL , 转移至 10 mL 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
匀, 即得 (含蒿属香豆素01068 m gömL )。
21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注射液2 mL ,
置 100 mL 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到刻度, 摇匀,
0145 Λm滤膜滤过, 即得。
2121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 68 ΛgömL 蒿属香
豆素对照品溶液1、2、6、10、14、16 ΛL , 按上述色谱条
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进样量为横坐
标, 绘 制 标 准 曲 线, 计 算 得 回 归 方 程 为 Y =
4 557 04118X - 3 5691855 5, r = 01999 9, 结果表
明, 蒿属香豆素在 01068~ 11088 Λg 具有良好的线
性关系。
2121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 68 ΛgömL 蒿属香豆
素对照品溶液 10 ΛL , 依上述色谱条件, 重复进样 6
次, 测定峰面积, 结果其R SD 为0151%。
2121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分别于配
制后0、2、4、8、24 h 进样10 ΛL , 记录峰面积, 结果蒿
属香豆素峰面积的R SD 为0160% , 表明供试品溶液
在24 h 内稳定。
21217 重现性试验: 同一注射液按供试品溶液制备
方法平行制备6 份, 测定蒿属香豆素峰面积, 计算蒿
属香豆素质量浓度, 结果蒿属香豆素质量浓度的
R SD 为2101%。
21218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蒿
属香豆素对照品 54 m g, 置于 100 mL 量瓶中, 加甲
醇超声溶解, 放冷后,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取同
一供试品溶液 5 份, 分别精密加入蒿属香豆素对照
品溶液10 mL , 制成加样回收率供试液, 按上述色谱
条件测定, 计算回收率。结果蒿属香豆素平均加样回
收率为99148% , R SD 为1184%。
21219 样品测定: 分别取3 批不同批号的茵陈注射
液 (批号: 021017、021027、021121) , 按上述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 直接进样 10 ΛL 测定蒿属香豆素峰面
积, 每批样品测定3 份, 以3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
为测定值, 计算蒿属香豆素质量浓度, 结果蒿属香豆
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1178、01173、01180 m gömL。
213 茵陈注射液中总黄酮的测定
213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 120 ℃减压
干燥至恒重得芦丁对照品 2212 m g, 置 100 mL 量瓶
中, 加甲醇 70 mL , 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 放冷, 加甲
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含芦丁01222 m gömL )。
21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注射液2 mL ,
置100 mL 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到刻度, 摇匀, 即得。
2131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 01222 m gömL 芦
丁对照品溶液 0、1、2、4、8、10 mL , 分别置 25 mL 量
瓶中, 各加水至6 mL , 加5% 亚硝酸钠溶液1 mL , 使
混匀, 放置6 m in, 加10% 硝酸铝溶液1 mL , 摇匀, 放
置6 m in, 加氢氧化钠试液10 mL , 再加水至刻度, 摇
匀, 放置 15 m in, 参照分光光度法在 518 nm 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质量浓度为横
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为Y = 01012 878
8 + 01440 846 X , r = 01999 6, 结果表明, 芦丁在
01222~ 11332 m gömL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131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 01222 m gömL 芦丁
对照品溶液 3 mL , 按上述的测定方法, 重复操作 5
次, 计算, 结果吸光度R SD 为0173%。
2131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mL , 按上
述的比色方法操作, 比色后分别于 10、20、30、40、50
m in 测定吸光度, 结果吸光度的R SD 为 0128% , 表
明供试品溶液在50 m in 内稳定。
21316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mL , 测定
吸光度, 结果总黄酮质量浓度的R SD 为0186%。
21317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芦丁
·483·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
对照品1614 m g, 置于100 mL 量瓶中, 加甲醇50 mL
超声溶解,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芦丁对照品
溶液。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份, 分别精密吸取5 mL ,
置于25 mL 量瓶中, 再加入对照品溶液5 mL , 制成加
样回收率供试液。按上述的测定方法操作, 测定吸光
度, 计算回收率。结果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样回
收率为99171% , R SD 为0170% (n= 5)。
21318 样品测定: 分别取3 批不同批号的茵陈注射
液 (批号 021017、021027、021121) , 制备成供试品溶
液, 吸取5 mL , 测定吸光度。每批样品测定3 份, 以3
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结果总黄酮质量
浓度分别为01633、01634、01653 m gömL (n= 3)。
214 注射液中总有机酸的测定
21411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 取氢氧化钠液适
量, 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 冷却后, 置聚乙烯
塑料瓶中, 静置数日, 澄清后备用。取澄清的氢氧化
钠饱和溶液516 mL , 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 mL ,
即得011 mo löL 氢氧化钠滴定液。
21412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标定: 精密称取在 105 ℃
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01102 8 g, 加新
沸过的冷水50 mL , 振摇, 使其尽量溶解, 加酚酞指示
液2 滴, 用本液滴定, 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 mL
氢氧化钠滴定液 (011 mo löL ) 相当于20142 m g 邻苯
二甲酸氢钾。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体积4144 mL , 计
算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为01113 mo löL。
214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茵陈注射液 2
mL , 挥干, 加水溶解, 上预处理好的D 2101 大孔树脂
柱, 收集过柱液、水洗液50 mL , 即得到供试品溶液。
21414 样品测定: 在供试品溶液中, 加入酚酞指示
液2 滴, 用标定好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01113 mo löL )
滴定, 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 mL 氢氧化钠滴定
液 (01113 mo löL ) 相当于 40104 m g 绿原酸, 总有机
酸以绿原酸计, 结果总有机酸质量浓度分别为
01146、01147、01142 m gömL。
3 讨论
本实验建立了茵陈注射液内在质量控制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蒿属香豆素的量, 紫外分光
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 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
的量, 质量标准符合《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要
求》, 为茵陈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参考文献:
[ 1 ] M ueller S O , Schm itt M , D ekan t W , et a l1 O ccurrence of
emodin, ch rysophano l, and physcion in vegetab les, herbs
and liquo rs1 Geno tox icity and an ti2geno tox icity of the an
th raqu i2nones and of the w ho le p lan ts [J ]1 F ood Chem T ox i2
col, 1999, 37 (5) : 4811
[ 2 ] 刘太华1 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 [D ]1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1
[ 3 ] 张启伟1 滨蒿中利胆成分的含量测定 [J ]1 药学学报, 1986,
21 (12) : 92229271
[ 4 ] 曾美怡1 茵陈的化学成分和质量评价研究 [J ]1 国外医学: 中
医中药分册, 1987, 9 (6) : 1271
[ 5 ] 中国药典 [S ]1 一部1 20051
欢迎订阅《中草药》杂志1997- 2007 年增刊
为了扩大学术交流, 提高新药研究水平, 经国家科技部同意, 我部从 1996 年起, 每年出版增刊一册。
1997 年第 28 卷增刊 包括紫杉醇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科研论文, 并特邀国内从事紫杉醇研究的
知名专家撰写综述文章, 充分反映了紫杉醇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动态。共收载论文 92 篇。
1998 年第29 卷增刊 以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银杏叶为专论重点, 包括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质量控制、药理作用
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充分反映了国内银杏叶开发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动态。共收载论文 80 篇。
1999 年第 30 卷增刊 为“庆祝《中草药》杂志创刊 30 周年”会议论文集, 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
评审中心及知名专家就中药新药研究热点问题撰写了综述文章。共收载论文 160 篇。
2000 年第 31 卷增刊 以“中药新理论、新剂型、新工艺和新技术”为主要内容, 共收载论文 112 篇。
2001 年第 32 卷增刊 特邀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就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入世后中药产业的发展新对策及西
部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撰写综述文章。共收载论文 140 多篇。
2002 年第 33 卷增刊 以“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指纹图谱”为主要内容, 收载论文 107 篇。
2003 年第 34 卷增刊 包括中药创新药物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中药现代化研究; 有关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和中药专利的申
请等内容, 共收载论文 176 篇。
2004 年第 35 卷增刊 以“新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 共收载论文 120 篇。
2005 年第 36 卷增刊 以中药现代化和中药走向国际等热点为主要内容, 共收载论文 150 余篇。
2006 年第 37 卷增刊 以药理会议专栏及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包括药材资源种植和可持续利用、提取工艺技术、质量控
制、疗效评价、中药理论和中药产业管理现代化等方面内容, 共收载论文 135 篇, 摘要 88 篇。
2007 年第 38 卷增刊 以推动中药行业实现自主创新, 促进中药新药研发理论为主题, 共载文 170 篇。
以上各卷增刊选题广泛、内容新颖、学术水平高、科学性强, 欢迎广大读者订阅。以上增刊为我部自办发行, 邮局订阅《中
草药》不含增刊, 但能提供订阅凭证者, 购买增刊 7 折优惠, 款到寄刊。
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 308 号  邮编: 300193     网 址: www. tj ipr. com
电话: (022) 27474913 23006821 传真: (022) 23006821 E-ma il: zcyzzbjb@ sina. com
·583·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3 期 2008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