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喃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7期2007年7月·1087·
因其成分类型不复杂,经过试验选择甲醇一水(65:
35)分析时间70min,即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多
个样本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系统产生的HPLC图
谱能够标示出胡椒的HPLC指纹特征,放被选用。
3.4检测波长的选择: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波长考
察指纹图谱的出峰效果,结果表明254nm测定的
信息量多,特征最为明显,图谱中的各指纹峰信号
强,分离效果较好。因此,选用该波长作为检测波长。
3.5提取溶剂的选择:胡椒中主要含胡椒碱类生物
碱成分,经过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溶剂提取试验,
甲醇提取部分成分相对多,量高,故选择甲醇提取。
3.6提取方法选择:采用超声提取与回流提取两种
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提取时间,前者提
取胡椒碱的峰面积高,而且一步完成操作减少转移
过程的损失,又节约能源,故选择超声提取。并对比
了样品的粉碎粒度,超声提取时间,最终选择用过
i00目筛的胡椒细粉,在棕色量瓶中直接加入溶剂
超声提取30min,滤过后取续滤液直接测试。
通过以上10批胡椒的HPLC指纹相似度结果
可以看出,海南岛内不同来源的胡椒指纹图谱相似
度较高,均大于0.99,说明药材组成一致性较好,质
量较稳定;但个别成分与胡椒碱的量比例有些不同,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所需成分量的高低。此外,还
对比分析了市售新鲜胡椒、经加热干燥的胡椒、黑胡
椒的指纹图谱,与胡椒药材共有模式的对照HPLC
指纹图谱比较其相似度均大于o.99,无明显区别,
只是黑胡椒各成分的量低于白胡椒;此外,陈年胡椒
(Ha)指纹图谱中各成分与胡椒碱峰面积相对比值
略低于存放时间短的各批,提示胡椒存放不宜过久。
References:
[1]DelectisFloraeR ipublicaePopularisSinieia,Agendae
AcademiaeS nicaeEdita.F/oran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
(中国植物志)EM].Toums20.Beijing:SciencePress,
1982.
E2]ChP(中国药典)Esl.VolI.2005.
E33CuinGZ,LiJ,ZhangZY,eta1.Influenceofpip rineo
CNS[J].ChinPharm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
269—170.
[4]CuiGZ,PeiYQ.AnalysisonAnti—experimentalepilesyac—
tionofpiperinea ditsmechanism口].ChinPharmacolBull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5):675~680.
[53BaiYZ.Preventiveeffectsofpiperineof xperimental
atherosclerosisinhypercholesterolemiarabbitsEJ].JMed
PharmChinMinor(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8(3):35—
36.
[6]RaoGX,YuanZG,WangJ P,eta1.Determinationof
piperineinm dicinalpl ntofPiperaceae[J].YunnanColl
TraditChinMed(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4):7-8.
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比较研究
杨全1’2,王文全p,魏胜利1,解军波1,陈千良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2.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目的对人工栽培群体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的量进行分析,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为甘草
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甘草苷、甘草酸量为检测指标,对变异类型甘草药材样品进
行比较分析。结果 甘草苷、甘草酸量在各变异类型甘草药材中的量存在较大差异。绿茎茎光滑类型、绿茎叶片皱
褶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较高。结论甘草表型的变异已经引起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通过遴选优良的
变异类型,培育高产、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
关键词:变异类型甘草;甘草苷;甘草酸
中圈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7)07—1087—04
Comparisoncontentsbetweenliquiritinandglycyrrhizicacidindifferent
variantGlycyrrhizauralensis
YANGQuanl一。WANGen—quanl,WElSheng—lil,XIEJun_b01,CHENQfan—lian91
(1.SchoolofChineseMateriaMedica,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102,China;
2.SchoolfChineseMateriaMedica,GuangdongParmaceuticalUn 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Keywords:variantof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liquiritin;glycyrrhizicacid
收稿日期:2006—1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58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042021)
作者简介:杨全(1972一),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开发及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yangquan7208@vip.163.com
*通讯作者王文全Tel;(010)84738623E—mail:wwq57@126.tom
万方数据
·1088· 中草115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7期2007年7月
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具有清热解
毒、止咳祛痰、补膊和胃、调和诸药等功效[1],为常用
大宗药材,是国家二级野生药材保护物种。由于过渡
采挖,野生资源大幅减少,而人工栽培甘草因种子混
杂、退化以及受生态环境、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等因
素影响,导致甘草药材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制约
着人工甘草大面积栽培。如何提高栽培甘草的药材
质量,缓解甘草的供需矛盾是甘草研究中亟待解决
的关键问题。通过药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对栽培药
用植物进行遗传改良,是提高栽培药材质量的根本
有效措施[z]。目前,甘草还未有新品种育成的报道,
通过从现有野生群落或人工栽培群体中筛选药材质
量优良的变异类型,培育成优良品种的方法是最为
快速有效的途径[3]。目前通过对菊花、人参、绞股蓝
等药用植物优良变异类型的选择逐渐培育成优良品
种已有报道[4~6]。甘草在野生群落和人工栽培群体
中,存在丰富的变异分化,不同甘草个体之间在根、
茎、叶、花、荚果等器官外观形态存在显著的差异[7]。
这些不同变异类型间有效成分量是否存在差异未见
报道。本实验以栽培管理措施一致的4年生人工栽
培群体中不同变异类型的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
HPLC法对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的
量进行分析。揭示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与有效成分的
相关性,筛选优良的变异类型,为甘草优良栽培品种
的选育奠定理论依据。
1药材、仪器与试剂
药材为2005年8月采自内蒙古杭锦旗人工甘
草栽培试验基地4年生不同变异类型的甘草,由北
京中医药大学刘春生副教授鉴定。
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5BDAD
型紫外检测器,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色谱柱
DikmaC18(250mm×4.6mm,5/1m);BP211D型电
子分析天平;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甘草苷、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11610,110731;甲醇、乙腈
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高纯水。
2方法
2.1 变异类型的划分:以文献对甘草形态特征的描
述[8]为依据,选择容易观察的茎表皮颜色、叶片平展
或皱褶、茎表皮刺毛密度等3项指标进行变异类型的
划分,设定每平方厘米的茎表皮刺毛数小于10根为
稀刺毛,大于10根为密刺毛,无刺毛为茎光滑。共划
分6个类型,类型名称见表1。取样时分株进行编号,
测定。测定部位均为主根。
表1甘草不同变异类型形态特征
Table1 Charactersofdifferentvarianttypes
ofG.uralensis
2.2 甘草苷的HPLC分析条件[1]及标准曲线的制
备:流动相为乙腈一0.5%冰醋酸(30:70);体积流量
1.0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25℃;进样量
10_uL。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06566、0.3283、
0.656、0.9849、1.3132、1.6415mg/mL的一系
列甘草苷对照品溶液,进行HPLC分析,以甘草苷峰
面积(y)对甘草苷量(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
y一1602.3X一1.2355(r=0.9999),甘草苷进样
量在0.657~16.415p-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
性关系。5号样品加样回收率在96.94%~100.20%
(纷一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2%,RSD为
1.28%,甘草苷的HPLC图见图1。
A
1
‘ l
0 10 18 O 10 18
f/mln
1一甘草苷
1-liquiritin
图1甘草苷对照品(A)及样品(B)色谱图
Fig.1Chromatogramsfliquiritin(A)andsample(B)
2.3 甘草酸的HPLC分析条件[1]及标准曲线的制
备:流动相为甲醇一0.2mol/L醋酸铵一冰醋酸(61:
39:1),检测波长250D.m;进样量25肚L,其他条件
同2.2项。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0884 、0.4424、
0.8848、1.327、1.769、2.212mg/mL的对照品
溶液,进行HPLC分析,以甘草酸峰面积(y)对甘草
酸量(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Y一787.47X一
14.974(r=0.9999),甘草酸进样量在2.21~55.30
弘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药材5
号样品加样回收率在97.90%~100.01%(咒=5),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5%,RSD为1.27%。甘草
酸的HPLC图见图2。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7期2007年7月·1089·
B
t/min
1一甘草酸
1-glycyrrhizicacid
圈2甘草酸对照品(A)及样品(B)色谱图
Fig.2Chromatogramsf lycyrrhizicacid(A)
andsample(B)
2,4统计处理:用SPSSll.5forwindows软件进
行数据处理。LSD法分析变异类型间甘草苷、甘草
酸量差异。
3结果与分析
各类型药材中甘草苷、甘草酸量见表2,方差分
析结果见表3。
3.1甘草苷量比较:6个类型药材样品中甘草苷量
变化较大,在0.75%~2.45%,平均为1.33%。量最
高的是绿茎茎光滑类型为2.45%,超过《中国药典》
规定的不低于l%标准的近2.5倍。而绿茎茎密刺
表2不同变异类型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比较(弛一6)
Table2 ComparisonofcontentsbetweenliquiritinandglycyrrhizicacidindifferentvariantG.uralensissamples(弹一6)
表中同列不同字母表示显著差异(P<0.01)
Differentl t ersinsamelineindicate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
表3变异类型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方差分析表 角度看,其可以作为优良变异类型培育优质的甘草
Table3 Variancea alysisofliquiritinandglycyrrhizic栽培品种。
acidinvariantG.uralensissamples
类别 ss f MS F P
甘草苷组间
组内
甘草酸组间
组内
14.031
0,087
20.841
0.662
5 2.806974.980
5 4.168188.958
毛类型、紫红茎茎光滑类型、紫红茎基茎光滑类型的
甘草苷量较低,没有达到《中国药典》的标准。
3.2甘草酸量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药材
中甘草酸量变化在1.55%~3.69%,平均为
2.33%。其中绿茎茎光滑类型甘草苷量最高,超过
《中国药典》规定量的近1.5倍,量最低的是绿茎茎
密刺毛类型。
4讨论
4.1 甘草苷及甘草酸是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其量
的高低可以判断甘草药材质量的优劣。上述研究结
果表明,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二者的平均量分别达
到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规定的1%、2%的
最低标准。但是,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变异类
型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及甘草酸的量变化较大。绿茎
茎光滑类型、绿茎叶片皱褶类型甘草中甘草苷、甘草
酸的量均高于其他变异类型,从有效成分量的高低
4.2甘草不同变异类型间甘草苷、甘草酸量的高低
差异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说明甘草表型变异(分化)已
经引起了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这就为甘草品种选育
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优良变异类型的遴选,
培育优质高产甘草栽培品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4.3培育高产优质的品种是最基本、最可靠、最经
济有效的增产手段,药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与
农业和林业相比相对滞后,而药用植物品质(产量及
药用成分)的优良性、均一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是保
证中药生产和中成药疗效的首要环节。甘草年需求
量巨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甘草从野生到栽
培没有经过系统的人工选择,在生产上还没有真正
意义上的栽培品种。本实验的结果为甘草选择育种
提供了参考。
References:
[1]ChP(中国药典)[s].V01.I.2005.
[2]WeiSL.Studyonlieoriceresourcesandtheirsustainable
utilizationince terandwesterna eaofChina[J].ChinaJ
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02—206.
[3]ChenxH,WeiSL,WangWQ,Germplasmresourcesand
qualityofChinesecruderugs[J].ResInfTraditChinMed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5(4);11.14.
r4]GuoQS,QianDW,HeXY,eta1.Comparativestudyon
万方数据
·1090· 中草菊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7期2007年7月
internalqualityoffourcultivarsofChrysanthemummorifoli-
um[J].ChinaJ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2002,27
(12):896—898.
E5-1ZhaoSJ,LiuYZ,ZhaoYH,eta1.Multi—charactergeneral
evaluationofJilinyellowfruitginsengEJ3.SpecWildEcon
nimalP antRes(特产研究),1998,4:1_6.
E6]XiangSR,HuWX,ZhangRF,eta1.BreedingofEliteGy—
nostemmapentaphyllumvarietiesLJ].ActaAgricJiangxi
(江西农业科学),1998,10(4):38—45.
[7]WangWQ.Studieson cologicalch ractersofGlycyirrhiza
uralensisFi eh.andeffectsofecologicalevironmentonits
medicalm tericalquality[A].Be缔ngFor stryU iversity
DoctoralDissertation(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ED].Bei—
jing: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2000.
[8]DelectisFloraeR 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Agendae
AcademiaeSinicaeEdita.FloraR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
(中国植物志)[M].Tomus42(2).Beijing:SciencePress,
1998.
决明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丁如贤1,郑水庆,邢爱婷1,张汉明1,陈万生2
(1.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lL.
或小决明C.tora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我国常用
中药。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肾、大肠经。具有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
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不适症状。现代药
理研究证明决明子具有明目、降血压、降血脂、保肝、
泻下等药理作用[1]。
多倍体植物由于其遗传物质的剂量效应,植物
的营养器官变大,有效成分增加,抗逆性增强,对以
收获根、茎、叶的药用植物来说其巨大的优越性为广
大的科研工作者所接受[2]。这种技术已成功地应用
于多种药用植物的育种,获得了许多新的品系和种
质资源。同时许多学者认为,并且大多数的实验也证
实:人工诱导的多倍体种子发芽率低,种子的粒重增
加,但整株乃至亩产的产量是呈下降趋势,认为对以
收获果实和种子的药用植物来说这是致命的缺点,
也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其成功的育
种增产报道并不多见[3“]。本研究进行化学多倍体诱
变育种,以期获得多倍体决明,提高中药材决明子的
产量,改善质量,获得新的种质资源,为获取以收获
种子为目的的高产、优质人工多倍体药用植物提供
理论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决明种子购自河北安国药材种植试
验场,经笔者鉴定为决明C.obtusifoliaL.。
1.2多倍体诱导:将决明种子播种于泥炭土一蛭石
(3:1)中,置25℃左右温度下萌发,当两片子叶完
全展开后,用滴管将秋水仙碱溶液滴于顶芽,并罩上
罩子。当溶液蒸发变少时,继续滴加,直至达到所需
处理时间。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处理部位。在室温生
长20d,然后移栽进大田,生长发育直至获得种子,
完成整个生长周期,以获得多倍体决明种子。
1.3处理幼苗的生物学性状:定期观察记录幼苗生
长发育情况,于花期测量叶长、叶宽、株高、植株分支,
并记录花期、果期和果实形态,测量果实、种子大小。
1.4染色体鉴定:将处理后得到的诱导株种子和未
处理的对照决明种子,于25。C温水浸种后,置培养箱
发芽,约5d后胚根长至1~2cm时,剪下用0.2%
秋水仙碱溶液于4℃预处理(最好8:Oo~9:00)2
h左右。然后用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一冰醋酸,3:
1)固定24h,经固定后的材料转人50%乙醇,然后
用蒸馏水清洗,再用1mol/L盐酸60℃解离10
min。解离后的材料用蒸馏水洗3次,转入45%醋酸
中软化10rain,碱性品红染色压片。经镜检挑选染
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经二甲苯浸泡,再用光学树胶
封片,观察并摄影。
2结果与分析
2.1 染色体鉴定结果:观察50个以上可准确计数染
色体的分裂中期细胞,对照决明染色体数目为2n=
2X一---28,与文献报道一致[5],诱导株的染色体数目为
2n一4x一56,见图1。
2.2秋水仙碱处理时间的影响:根据诱导其他植物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丁如贤(1963一),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生物工程工作。
Tel:(021)25074572E—mail:rxding@smmu.edu.ca
*通讯作者郑水庆Tel:(021)25074574E—mail:sqzheng@smmu.edu.en
万方数据
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比较研究
作者: 杨全, 王文全, 魏胜利, 解军波, 陈千良, YANG Quan, WANG Wen-quan, WEI
Sheng-li, XIE Jun-bo, CHEN Qian-liang
作者单位: 杨全,YANG Quan(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王文全,魏胜利,解军波,陈千良,WANG Wen-quan,WEI Sheng-li,XIE Jun-
bo,CHEN Qian-liang(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7,38(7)
被引用次数: 11次
参考文献(8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05
2.Wei S L Study on licorice resources and thei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center and western area
of China[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3(03)
3.Chen X H;Wei S L;Wang W Q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quality of Chinese crude drugs[期刊论文]-中药研
究与信息 2003(04)
4.Guo Q S;Qian D W;He X Y Comparative study on internal quality of four cultivar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2(12)
5.Zhao S J;Liu Y Z;Zhao Y H Multi-character general evaluation of Jilin yellow fruit ginseng
1998(04)
6.Xiang S R;Hu W X;Zhang R F Breeding of Elite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varieties 1998(04)
7.Wang W Q Studies on ecological characters of Glycyirrhiza uralensis Fisch.and effects of
ecological evironment on its medical materical quality 2000
8.Delectis Florae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Agenda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中国植物志 1998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中甘草苷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实验室2009,26(6)
2. 杨全.王文全.魏胜利.解军波.陈千良 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比较研究[会议论文]-2006
3. 张崇禧.杨春花.蔡恩博.丛登立.鞠会艳.郑友兰.ZHANG Chong-xi.YANG Chun-hua.CAI En-bo.CONG Deng-li.JU
Hui-yan.ZHENG You-lan HPLC分析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8)
4. 张文娟.房敏峰.赵新锋.李云峰.郑晓晖.王亚洲.Zhang Wenjuan.Fang Minfeng.Zhao Xinfeng.Li Yunfeng.
Zheng Xiaohui.Wang Yazhou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期刊论文]-中国药业
2008,17(17)
5. 杨全.王文全.魏胜利.闫永红.刘春生.郭萌.李健 甘草不同类型间总黄酮、多糖含量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中国
中药杂志2007,32(5)
6. 陈云华.赵晓霞.王文全.段天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的含量[期刊论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
引证文献(11条)
1.王丹.万春阳.侯俊玲.王文全.李卫东.魏胜利 钼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
影响[期刊论文]-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0(11)
2.杨全.魏胜利.王文全 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研究[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09(2)
3.张科卫.崔小兵.吴皓 双波长梯度洗脱法测定栀子柏皮汤制剂中栀子苷、甘草苷的含量[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8(11)
4.马春英.梁虹.王文全 不同花色甘草种质的质量分析及其HMGR基因特征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3)
5.王丹.万春阳.王文全.侯俊玲.彭芳.刘凤波 基于物质组分分配研究钼对甘草酸积累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3(8)
6.孙玉琴.陈中坚.黄天卫.崔秀明.王朝梁 三七不同变异类型中皂苷的差异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0(6)
7.许丽雯.奚之骏.杨铭.陶建生 RP-HPLC法同时测定镇惊泻火颗粒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甘草苷[期刊
论文]-中成药 2013(10)
8.齐凤琴.李廷利.张冰.张博.郭冷秋.黄莉莉 RP-HPLC法测定酸枣仁汤中甘草苷的含量[期刊论文]-现代生物医学进
展 2011(13)
9.马春英.王文全.张学静.赵玉新 乌拉尔甘草花部特征和开花结荚特性的研究[期刊论文]-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2)
10.柴娜.张颖.王景安 不同基因型甘草品质及产量的比较[期刊论文]-草业科学 2011(9)
11.曹海禄.周应群 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09(2)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7070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