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化学成分·
丹参中的一个新化合物及其抗 H IV 活性
秦德华, 陈鸿珊3 , 彭宗根, 郭志敏Ξ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50)
摘 要: 目的 研究甘西鼠尾草S a lv ia p rz ew alsk ii 根的化学成分, 检测抗H IV 活性。方法 用溶媒法、色谱法提取
分离单体, 光谱法分析鉴定结构。用艾滋病毒 1 型整合酶 (H IV 21 IN )和艾滋病毒 1 型逆转录酶 (H IV 21 R T )测定抗
H IV 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 4 个化合物, 分别鉴别为 82{[7′2(3′, ′42二羟基2苯基) 29′2氧代27′2丙烯基 ]氧}232(1″2O 2Β2D 2葡萄糖基) 242羟基2[R 2(E ) ]2苯丙酸 (É ) , 迷迭香酸 (Ê ) , 紫草酸 (Ë ) 和紫草酸B (Ì )。结论 É 为新化合物,Ê~ Ì 为已知化合物。均具有抗H IV 活性。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酚酸; 丹酚酸糖苷; 抗 H IV 活性
中图分类号: R 2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4) 07 0725 04
A new com pound from Sa lvia p rzewa lsk ii and its an ti-H IV effect
Q IN D e2hua, CH EN Hong2shan, PEN G Zong2gen, GUO Zh i2m in
( Inst itu te of M edicinal B io techno logy, Ch inese A cadem y of M edical Sciences and
Pek ing U nion M edical Co llege, Beijing 100050, Ch ina)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chem ical con st ituen ts in the roo t of S a lv ia p rz ew ask iiM ax im. and exam 2
ine their inh ib ito ry act ivity on H IV 2IN and H IV 2R T 1M ethods Compounds w ere iso la ted and pu rif ied by
ch rom atography1 T heir st ructu res w ere determ ined by spectra l analysis and chem ical evidence1 A n ti2H IV
act ivit ies of the compounds w ere ob served in v itro1 Results Fou r compounds w ere ob ta ined1 T heir st ruc2
tu res w ere iden t if ied as benzenep ropano ic acid, 82{[ 7′2( 3′, ′42dihydroxy2phenyl) 29′2oxo27′2p ropenyl ]
oxy }232( 1″2O 2Β2D 2glucopyrano syl) 242hydroxy2[R 2( E ) ] ( É ) , ro sm arin ic acid ( Ê ) , litho sperm ic acid
(Ë ) , and litho sperm ic acid B (Ì ) 1 Conclusion Compound É is a new one, Ê - Ì are the know n com 2
pounds w ith the an t i2H IV effects1
Key words: S a lv ia p rz ew a lsk ii M ax im. ; pheno lic acid; sa lviaf lasides; an t i2H IV act ivity
丹参是我国传统医药学中广泛使用药物之一,
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
历史悠久。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的药理活性主
要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包括扩张血管、加快血
流、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黏滞性、抗氧化、抗凝血、
增加心肌供血、供氧量, 且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肝
纤维化等。主要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肝纤维化、
肾衰等疾病的治疗。1996 年, 陈鸿珊等发现丹参提
取物具有抗艾滋病和乙型肝炎活性[1 ] , 同时, 新的化
合物不断被发现[2 ]; 一些丹酚酸苷类 (sa lviaf lasides)
的化合物也相继报道[3, 4 ]。本实验研究从丹参水溶性
部位分离得到 4 个化合物, 鉴定为 82{[ 7′2(3′, ′42二
羟基2苯基) 29′2氧代27′2丙烯基 ]氧}232( 1″2O 2Β2D 2 葡萄糖基) 242羟基2[R 2(E ) ]2苯丙酸 (É ) , 迷迭香酸(Ê ) , 紫草酸 (Ë )和紫草酸B (Ì )。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查新 (编号: G031400) , É 为新化合物, 已经申请了中国专利[5 ] , Ê~ Ì 鉴别数据与迷迭香酸、紫草酸和紫草酸B 相一致[6 ] , 均具有抗H IV 活性[2, 7 ]。化合物É 为棕黄色粉末, FeC l3 呈阳性; 熔点:129~ 132 ℃。FAB 质谱分析表明,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522, HR FAB2M S 分析其钠盐分子离子峰实际值: m öz = 5451125 9 (理论值: m öz = 5451451 4) , 分子式为C24H 26O 13N a。分子不饱和度为 12。É 溶于水、稀碱溶液、低级醇、酮和酯等。其溶液用氨水中和, 经处理得深黄色粉末, FAB 2M S 分析获得弱的分子离子峰, m öz = 541; IR 图谱中, 在1 601 cm - 1出现了强
·527·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7 期 2004 年 7 月
Ξ 收稿日期: 2003212220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重大专题创新药物中药现代化 (2004AA 223342)
作者简介: 秦德华 (1952- ) , 陕西人, 副研究员, 从事天然产物研究。 T el: (010) 63022900 E2m ail: qindehua163@ tom. com3 通讯作者 T el: (010) 63010984 E2m ail: Chens 10@ 163. com
的羧酸盐特征宽峰, 表明为É 的铵盐, 推测其分子式
为C24H 30NO 13。1H 2NM R、13C2NM R 谱分析表明: 化
合物É 的结构中有 2 个组成偶合常数 J = 16 H z 的
AB 系统的烯氢, 化学位移 ∆7′- H = 7149 和 ∆8′- H =
6126。HM Q C 和D EPT 谱分析表明它们相应的C2
13 信号为次甲基碳, 化学位移为 ∆7′- CH = 148148,∆8′- CH = 117177。在 HM BC 中该AB 系统质子与位
于低场羧基季碳 ∆9′- C 171158 相关, 构成如下结构片
段 (A )。1H 2NM R、13C2NM R和D EPT
谱分析表明: 化合物É 结构中有 12 个芳香碳信号,
分别为 4 个连氧季碳, 2 个连碳季碳和 6 个次甲基
碳。化学位移分别为: ∆3- C = 146164, ∆4- C = 145148,∆3′- C = 147163, ∆4′- C = 151107; ∆1- C = 133107, ∆1′- C =
129186; ∆2- CH = 120106, ∆5- CH = 119149, ∆6- CH =
124158, ∆2′- CH = 118174, ∆5′- CH = 119102, ∆6′- CH =
128117。其中 ∆1′- C = 129186 处的季碳在HM BC 中
与AB 系统的烯氢明显相关, 表明含该碳的芳环与
结构片段A 相连接。与该碳 (C21′)相关的除∆2′- H =
7133 次甲基氢外, 还有化学位移在 ∆6191 的H 25′和∆7109 的H 26′, 相应的次甲基碳化学位移为 ∆5′- CH =
119102 和 ∆6′- CH = 128117。H 25′和 H 26′相互偶合,
J = 8 H z, 表明H 25′和H 26′为邻位取代。经详细分析
表明结构中苯烯基的存在, 且在 ∆3′- C = 147163 的
C23′和 ∆4′- C= 151107 的C24′上连有氧。其余的 6 个
芳 香 碳 信 号, 经 1H 2NM R、13C2NM R、HM BC、
D EPT、GCO SY 和 HM Q C 谱分析表明亦有 1、3、4
取代的现象, 但不同的是 1 位芳香碳与化学位移为
3101 的 H a27 和 3113 的 H b27 的亚甲基氢相关, 在
HM BC 中这 2 个亚甲基氢与另一最低场的羧基季
碳 ∆9- C = 179199 明显相关, 1H 2NM R 中与∆H - 8=
5105 的H 28 亦明显相关, 同时在HM BC 中可见H 2
8 与 9 位羧基季碳存在弱的相关; 经 1H 2NM R、
13C2NM R的数据比较, 结合与 FeC l3 呈阳性反应、成
盐和 FAB 碎片离子峰m öz = 163, 表明化合物É 分
子中存在从丹参中分离出的已知成分迷迭香酸相似
部 分[6 ]; 在 1H 2NM R、13C2NM R 和 D EPT 谱 中∆1″- CH = 104108, ∆2″- CH = 78136, ∆3″- CH = 75176,∆4″- CH = 72138, ∆5″- CH = 79119 的次甲基碳和∆6″- CH 2=
63143 亚甲基碳信号及相应的 5103、3165、3165、
3163、3164、3196 和 3177 的氢信号表明结构中有一
个葡萄糖基, 它的端基碳 ∆1″- CH = 104108 化学位移
表明为 Β2D 2葡萄糖基[8 ]; 且在 HM BC 中, ∆3- C =
146164 的 C23 与 ∆1″- CH = 104108 的 ∆5103 的 H 21″
相关。同时, 也排除了葡萄糖基连接在 4 位氧上的可
能性, 这是因为 ∆3- C = 146164 的 C23 除与上述∆1″- CH = 104108 的 H 21″偶合外还与 ∆5- CH = 119149
的相应质子∆H - 5= 6186 的H 25 偶合。而 4 位碳和 2,
6 位碳上的氢偶合, 2, 6 位碳又和 7 位碳上的氢偶
合。质谱中,m öz = 163 和m öz = 359 的碎片离子峰,
也表明葡萄糖基连接在无双键的羟基苯丙酸上, 反
之, 碎片离子峰则应为m öz = 196 和m öz = 326。余
下的还有C28 位的构型, 如前所述迷迭香酸为一已
知化合物[3, 6 ] , 与迷迭香酸苷不同处只是后者在C23
位氧上连接一个葡萄糖基。因此, 推测化合物É 的结
构见图 1。
图 1 化合物É 的结构
F ig11 Structure of compound É
化学名为 82{[ 7′2( 3′, 4′2二羟基2苯基) 29′2氧
代27′2丙烯基 ] 氧}232( 1″2O 2Β2D 2葡糖基) 242羟基2
[R 2(E ) ]2苯丙酸 (É ) , 命名为迷迭香酸苷, 具体数
据见表 1, 裂解示图见图 2 (D EPT , HM Q C 和CO SY
谱略)。
1 仪器和材料
熔点用北京光电科学仪器厂XTR - É 显微熔
点测定仪测定; 质谱用 A u to spec - U lt im a ETO F
FAB 测定; 核磁共振用 INOVA - 500 V arian 公司
核磁共振仪测定; IR 用 In let FT 红外仪测定; TL C
板用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的硅胶高效板 G; 大
孔树脂 X25 为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产品; L H 20 为
法玛希亚公司产品。丹参根 1997 年购于云南昆明,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物研究所连
文琰、童玉懿研究员先后鉴定为唇形科丹参属甘西
鼠尾草S a lv ia p rz ew a lsk ii M ax im. , 样品存于本室。
艾滋病毒É 型整合酶系由本室克隆表达制备并
纯化。COVAL IN K N H 酶标板为丹麦N unc 公司产
品。EDC [ 12ethyl232(32dim ethyl am inop ropyl) 2car2
bodiim ide ]美国 Sigm a 化学公司产品; 甲基眯唑为
A CRO S 公司产品, pN PP 为Roche 公司产品; H IV 2
1 R T P66öP51 为本室制备并纯化; po ly (A ) (dT ) 15
为 Boeh ringer M annheim Gm bH 公 司 产 品 ;
·627·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7 期 2004 年 7 月
表 1 化合物É 的核磁共振光谱数据 (在重水中)
Table 1 1H-NM R, 13C-NM R, and HM BC data
of compound É ( in D 2O )
N o 13C2NM R 1H 2NM R HM BC (H→C)
1 133107 5, 7, 8
2 120106 6191 (s) 6, 7
3 146164 5, 1″
4 145148 2, 6
5 119149 6186 (s, J = 8) 6
6 124158 6179 (s, J = 8) 2, 5, 7
7 39171 3113 (d, a, J = ) ,
31007 (t, b, J = 12, J = 9) 2, 6, 8
8 791333 5105 (m , J = 9) 7
9 179199 7, 8
1′ 129186 2′, 5′, 7′, 8′
2′ 118174 7133 (s) 6′, 7′
3′ 147163 2′, 5′
4′ 151107 2′, 5′, 6′
5′ 119102 6191 (s, J = 8) 6′
6′ 128117 7109 (d, J = 8) 2′, 5′, 7′, 8′
7′ 148148 7149 (d, J = 16) 2′, 6′, 8′
8′ 117177 6126 (d, J = 16) 7′
9′ 171158 7′, 8′
1″ 104108 5103 (m ) 2″, 3″, 5″
2″ 78136 3165 (m ) 1″, 3″, 4″
3″ 75176 3165 (m ) 1″, 2″, 4″, 5″
4″ 72138 3153 (m ) 1″, 2″, 5″, 6″
5″ 79119 3164 (m ) 3″, 4″, 6″
6″ 63143 3196, 3177 (d, J = 12) 1″, 4″, 5″
图 2 裂解示图
F ig12 Fragmen tation illustration
3H 2dT T P为N EN 公司产品; 牛血清白蛋白D T T 为
天象人公司产品; 磷甲酸钠 (PFA ) , 常州第一制药厂
生产; 阳性对照奈韦拉平 (nevirap ine, NV P) 购自南
京泽众医化信息研究中心 (批号 0301001) ; 其余试
剂均为国产分析纯产品。
2 提取和分离
丹参粗粉 2 kg, 60% 丙酮液提取 3 次, 减压浓缩
回收丙酮液得 4 L 水液, 加入 4 L 氯仿, 振摇提取,
出现乳化, 沉淀、静置过夜。分出氯仿液、水液, 弃沉
淀。水液调pH 310~ 315 加入 4 L 醋酸乙酯, 分出水
液。醋酸乙酯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得固体, 用L H 20
分离, 70% 乙醇洗脱, 得到化合物Ê、Ë 和Ì。水液调
pH 到酸性, 再加入 4 L 醋酸乙酯提取, 醋酸乙酯提
取液于 40 ℃减压浓缩至干, 得固体。该固体用少量
稀氨水溶解近中性, 上X25 大孔树脂柱, 用水洗脱,
分份收集, 合并含迷迭香酸苷部分。合并水液调pH
值到酸性, 用醋酸乙酯提取, 提取液同上浓缩至干。
样品用少量稀氨水溶解近中性, 用L H 20 分离, 水洗
脱, 合并迷迭香酸苷部分浓缩至干 (整个过程用
TL C 检查、酶测活跟踪) , 得到化合物É。
2 结构鉴定
化合物É : 为棕黄色粉末, FeC l3 呈阳性反应;
熔点: 129~ 132 ℃ (温度计未校正) ; (+ ) FAB 2M S:
m öz = 523 为分子离子峰 [M + 1 ], HR FAB 2M S 给
出其钠盐相对分子质量实际值: m öz = 5451125 9
(理论值: m öz = 5451451 4) , 分子式为C 24H 26O 13N a。
分子不饱和度为 12。化合物É 溶于水、稀碱溶液、低
级醇、酮和酯等。 1H 2NM R 谱、13C2NM R、HM BC 谱
和质谱裂解示图数据见表 1 和图 2。
3 抗 H IV 活性测定
311 H IV 21 逆转录酶抑制活性3H 标记检测方法:
将标定浓度的基因工程H IV 21 逆转录酶 (p 66ö51)、
不同浓度的药液、反应缓冲液和3H 2dT T P加入后,
混合, 37 ℃反应 30 m in, 0 ℃终止反应。反应液滴加
滤纸片上, 冷三氯乙酸洗 3 次, 乙醇脱水后烤干。液
闪仪测定 cpm 值, 同时设酶对照和空白对照和药物
对照, 计算 IC 50。活性见表 2。
表 2 药物抑制 H IV-RT 和 H IV- IN 活性的测定结果 (x±s)
Table 2 Results of H IV-RT and H IV- IN
inh ibited by drug in vitro (x±s)
化合物
IC50ö(Λg·mL - 1)
H IV 2RT H IV 2INÉ 239164 9123± 8102 (n= 3)Ê > 200 24195±17168 (n= 4)Ë > 200 9133± 3151 (n= 3)Ì > 200 16184± 9174 (n= 5)
312 H IV 21 整合酶抑制活性 EL ISA 检测方法[9 ]:
将供体底物包被试验板, 洗板后加入反应缓冲液、不
同浓度药液和标定浓度的基因H IV 整合酶, 37 ℃
反应 1 h。加入靶底物, 混合 37 ℃反应 1 h。洗板, 加
入BSA (牛血清蛋白) , 室温 30 m in。洗板, 加入碱性
磷酸酶标记的亲和素, 室温反应 1 h。洗板, 加显色
底物显色 30 m in, 加 011 mo löL N aOH 终止显色反
应。酶标仪 405 nm 测定吸光度值。同时设酶对照和
空白对照, 计算 IC 50。活性见表 2。
致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仪器分析室
梁峰测定质谱, 王映红、贺文艺测定核磁共振谱, 于
·727·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7 期 2004 年 7 月
德泉院士在结构核定中给予指导, 中国科学院化学
研究所仪器分析室测定离分辩质谱。
References:
[ 1 ] Chen H S, Yan X G, Zhang X Q , et a l1 T he use of an ti2H IV
and HBV by D anshen [P ]1 CN : 9510590215, 19962092061
[ 2 ] H an M K, L i P1 Compounds ob tained from S a lv ia species
having an tiviral activity [P ]1 CN : 998097716, 20012062021
[ 3 ] Yasuh iro T , Rena K, J ian X L , et a l1 Constituen ts of roo ts
of S a lv ia d eserta Schang1 (X in2jiang2D anshen) [J ]1 Chem
P harm B u ll, 1998, 46 (1) : 10721121
[ 4 ] Rena K, Ken T , Yasuh iro T , et a l1 Comparative study of
seven teen S a lv ia p lan ts: aldo se reductase inh ib ito ry activity
of w ater and M eOH extracts and liqu id ch rom atography2m ass
spectrom etry (L C2M S) analysis of w ater ex tracts [J ]1 Chem
P harm B u ll, 1998 (3) : 50025041 [ 5 ] Q in D H , Chen H S, Peng Z G, et a l1 Iso lation and p repara2t ion ro sm arin ic acid2glucopyrano side and app lication in an ti2A ID S [P ]1 CN : 20031011734915, 20032122111[ 6 ] W u Z J, O uyang M A , Yang C R 1 Po lypheno lic constituen tsof S a lv ia sonch if olia [J ]1 A cta B ot Y unnan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21 (3) : 39323981[ 7 ] A bd2E lazem I S, Chen H S, Bates R B, et a l1 Iso lation oftwo h igh ly po ten t and no2tox ic inh ib ito rs of hum an imm uno2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 IV 21) in tegrase from S a lv ia m ilti2orrh iz a [J ]1 A ntiv ira l R es, 2002, 55 (1) : 9121061[ 8 ] Yao X S1 N atu ra l D rug s Chem istry (天然药物化学) [M ]1Beijing: Peop le’s M edical Pub lish ing House, 19991[ 9 ] Guo Z M , Chen H S1 H IV 21 in tegrase enzym elinked im 2m uno so rben t assay and inh ib ito rs [J ]1 Ch in J E xp C lin V irol(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2002, 16 (2) : 11921231
广西血竭化学成分的研究
申秀民1, 王竹红1, 陈 程1, 何 兰13 , 屠鹏飞2Ξ
(11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系, 北京 100875; 21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目的 对广西血竭D racaena coch inch inensis 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色谱, 制备 TL C,
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 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广西血竭中分离并鉴定了 6 个脂溶性化合
物, 分别为: 1, 2, 4, 52四氯23, 62二甲氧基苯 (É )、胆甾24Α2甲基272烯23Β2醇 (Ê )、胆甾24Α2甲基272烯232酮 (Ë )、正二
十六烷 (Ì )、胆甾272烯23Β2醇 (Í )、胆甾272烯232酮 (Î )。结论 化合物Ì~ Î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广西血竭; 正二十六烷; 胆甾272烯23Β2醇; 胆甾272烯232酮
中图分类号: R 2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4) 07 0728 03
Chem ica l con stituen ts from resin of D racaena coch inch inens is
SH EN X iu2m in1, W AN G Zhu2hong1, CH EN Cheng1, H E L an1, TU Peng2fei2
(11 D epartm ent of Chem isity, Beijing N o rm al U 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 ina; 21 Co llege of Pharm acy,
M edical A cadem y of Pek ing U 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 ina)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chem ical con st ituen ts of D racaena coch inch inensis (L ou r1) S1 C1
Chen1 M ethods T he con st ituen ts w ere iso la ted on silica gel ch rom atography, p repara t ive TL C, and spec2
t ra l da ta1 Results Six compounds w ere iso la ted and iden t if ied from the resin of D 1 coch inch inensis as: 1,
2, 4, 52tet rach lo ro23, 62dim ethoxybenzene (É ) , cho lest24Α2m ethyl272en23Β2o l (Ê ) , cho lest24Α2m ethyl272
en232one (Ë ) , hexaco sane (Ì ) , cho lest272en23Β2o l (Í ) , cho lest272en232one (Î ) 1 Conclusion Com 2
pounds Ì - Î w ere iso la ted from D 1 coch inch inensis fo r the first t im e1
Key words: D racaena coch inch inensis (L ou r1) S1 C1 Chen; hexaco sane; cho lest272en23Β2o l; cho lest272
en232one
广西血竭D racaena coch inch inensis (L ou r. ) S1
C1 Chen 为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 其含脂木材的乙 醇提取物称为广西血竭, 是卫生部于 1991 年批准的一类新药材。内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外用
·827·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 i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 35 卷第 7 期 2004 年 7 月
Ξ 收稿日期: 20032092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070088)
作者简介: 何 兰 (1961- ) , 女, 浙江绍兴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
T el: (010) 62206222 E2m ail: helan1961@Ho tm ail1com3 通讯作者